寇氏鸚鵡

寇氏鸚鵡學名Cyclopsitta diophthalma coxeni),又名雙眼無花果鸚鵡考氏亞種,是澳洲最細小的鸚鵡之一。牠們是雙眼無花果鸚鵡亞種,現正處於極危的狀況。牠們是由約翰·古爾德(John Gould)以其大舅 Charles Coxen 命名。

寇氏鸚鵡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鸚形目 Psittaciformes
科: 新世界鸚鵡科 Psittacidae
屬: 無花果鸚鵡屬 Cyclopsitta
種:
雙眼無花果鸚鵡 C. diophthalma
亞種:
寇氏鸚鵡 C. d. coxeni
三名法
Cyclopsitta diophthalma coxeni
Gould, 1867
異名
  • Cyclopsitta coxeni
  • Opopsitta coxeni

特徵

寇氏鸚鵡長約15-16厘米,比雙眼無花果鸚鵡的其他亞種大。牠們的尾巴非常短,故給人頭部很大的感覺。寇氏鸚鵡全身主要呈鮮黃綠色,前額是藍色的,被一些紅色羽毛所環繞。兩頰為橙色,其下襯有一條紫藍色的斑紋。雌鳥的外表像雄鳥,但比起雄鳥來羽毛顏色較為灰暗。與麝香吸蜜鸚鵡姬吸蜜鸚鵡比較起來,寇氏鸚鵡的身型更加肥胖、雙翼較圓,並且彷彿沒有尾巴。寇氏鸚鵡飛行速度很快,一般會在森林最高層上飛行。比起姬吸蜜鸚鵡,寇氏鸚鵡飛行時發出的聲音更為尖刺而不連貫。總之,寇氏鸚鵡細小的身形、稀少的數量、與綠葉接近的體色、等待餵食時幼鳥不尋常的安靜以及喜歡留在森林最高層的習慣,使得人們很難見到牠們的蹤影。[2][3][4]

分佈及棲息地

寇氏鸚鵡只限於昆士蘭東南部及新南威爾斯東北部,以往以金皮(Gympie)及布萊克爾山脈(Blackall Range)(可能包括瑪麗伯勒)為北界,南至麥基里河(Macleay River),西臨邦亞山(Bunya Mountains)及Koreelah國家公園。另外有些在這些地方以外的未確認報告。牠們棲息在低地及山腳的亞熱帶雨林,有時也會出沒在花園及農地。[2]

行為

繁殖

寇氏鸚鵡會在枯樹內挖穴築巢。雖然曾發現挖穴的痕跡,但卻從未發現正式的鳥巢。[3]

食性

寇氏鸚鵡主要吃無花果及其他水果,也會吃銀樺花蜜[4]

保育狀況

寇氏鸚鵡被澳大利亞昆士蘭新南威爾斯州政府列為瀕危物種,同時也被列入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在1999年頒發的《環境保護與生態多樣性保存法》指出的瀕危物種中。[3]牠們的棲息地:低地的熱帶雨林因農業耕作、房屋建築和對木材的需求而被砍伐殆盡,導致牠們的生存空間急劇減小,數量嚴重下降。[3]在2000年,尚存的成年寇氏鸚鵡估計只有少於100隻,且因為棲居地嚴重分散而還有下降的趨勢。[5]

參考

  1.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Cyclopsitta coxeni.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22, 2022: e.T22727593A211024208 [2022-09-14]. 
  2. ^ 2.0 2.1 Forshaw, Joseph M.; & Cooper, William T. Australian Parrots 2nd revised edition. Melbourne: Lansdowne Editions. 1981. ISBN 0-7018-1035-1. 
  3. ^ 3.0 3.1 3.2 3.3 Coxen's Fig-Parrot Recovery Team. Coxen's fig-parrot (Cyclopsitta diophthalma coxeni) recovery plan 2001-2005. Report to Environment Australia, Canberra (PDF). Brisbane: Queensland Parks and Wildlife Service. 2001 [2009-06-0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5-21). 
  4. ^ 4.0 4.1 Irby, Florence M. Coxen's Fig-Parrot. Emu. 1930, 29: 276–277. 
  5. ^ Garnett, Stephen T.; & Crowley, Gabriel M. The Action Plan for Australian Birds 2000. Canberra: Environment Australia. 2000 [2009-06-09]. ISBN 0-642-54683-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1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