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通史

清代通史》,蕭一山著,分上中下三卷,煌煌五巨冊,凡四百餘萬字。

蕭一山中學時即感於日人稻葉君山編寫的《清朝全史》(1915年)「觀點紕繆,疏舛頗多」,發憤撰寫清代史。1920年,蕭一山在山西大學預科時,即開始「專力於蒐集有關清史之資料,擬訂編寫大綱,並着手編寫導論」。1921年,考入北大政治系第一年,「課餘致力著作,於本年完成《清代通史》第一、二篇」,二年級,「完成《清代通史》第三、四篇之著作」。1923年《清代通史》上卷六篇完成,是年12月1日,梁任公為《清代通史》作序曰:「吾友蔣百里手一編見眎,則蕭子一山之清代通史,為卷三,為編十六,已寫定者僅上卷三分之二,為篇四,為文三十餘萬言。余窮一日夜力,讀卒業作而嘆曰:蕭子之於史,非直識力精越,乃其技術亦罕見也!」,1923年12月北平中華印刷局初版,當時蕭仍只是一名北京大學三年級的學生。1925年12月中華印刷局刊印中卷。

1932年蕭一山曾與批評者陳恭祿進行激烈筆戰,火藥味甚濃,至1934年雙方辯文陸續刊載於《大公報》。1963年最終完成五卷本《清代通史》,由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三卷。

《清代通史》據稱「本書參考書籍,不下六七百種」,「所述為清國史,亦即清代之中國史,而非清朝史或清室史也」,作者有強烈大一統意味[需要解釋]

蕭一山書史時政治立場鮮明,主張「民族革命史觀」,把幾乎所有漢族反清活動都視為一脈相承的「民族革命」。1933年吳宓公開批評《清代通史》「革命意味過重」。

另外蕭一山雜糅了一些傳說,《清代通史》有同治因出遊而患梅毒終致死亡的記載。

參考書目

  • 蕭一山:《清代通史下卷講稿辨論集序》
  • 蕭一山:《為〈清代通史〉批評事再致吳宓書——並答陳恭祿君》,國風4卷11期,1934年
  • 蕭立岩:《蕭一山傳略》,載《中國現代社會科學家傳略》第10輯,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