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雄 (北朝)

王雄(507年—565年1月25日),胡布頭,一作雄胡布頭[1]代人[2]太原郡(今山西省太原市晉中市呂梁市一帶)人,北魏西魏北周官員,西魏十二大將軍之一。

生平

王雄的父親是王侖,因為王雄的傑出功績,獲追贈柱國大將軍、少傅、安康郡公[3][4]

王雄身材魁梧,年輕時就有謀略。永安三年(530年),王雄跟從賀拔岳進入關中,出任征西將軍金紫光祿大夫永熙三年(534年),魏孝武帝西遷,王雄出任都督,封臨貞縣伯,食邑五百戶。大統初年,王雄進爵為臨貞縣公,增加食邑二百戶,出任武衛將軍,加驃騎將軍,增加食邑八百戶,進位大都督,很快加儀同三司,增加食邑三百戶。王雄又升任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外任岐州刺史,進爵武威郡公,進位大將軍,代理同州刺史。大統十七年(551年)十月,宇文泰派王雄率軍出子午谷,包圍南梁的上津、魏興[5][6][7]。西魏廢帝元年(551年)春,王雄攻克上津和魏興,以該地設置東梁州。當年八月,東梁州的安康人黃眾寶反叛西魏,進攻魏興郡,俘虜太守柳檜宇文泰派遣王雄和宇文虬將東梁州討伐平定[8][9][10][11]西魏恭帝拓跋廓元年(554年),王雄獲賜姓可頻氏。周孝閔帝宇文覺登基,王雄出任少傅,增加食邑兩千戶。周明帝二年九月辛卯(558年9月28日),王雄進位柱國[12][13]武成元年九月辛未(559年11月2日),王雄進封庸國公[14],很快外任涇州總管諸軍事、涇州刺史[15][16]

保定四年(564年),王雄跟隨晉公宇文護東征北齊。王雄在途中患上疾病,儘自己的力量前進。軍隊到達邙山,十二月壬戌(565年1月25日),王雄與北齊將領斛律光交戰。王雄馳馬衝擊,殺死齊軍三人,斛律光後退逃走,王雄追擊斛律光。斛律光的侍從都四散逃走,箭又快射完,只剩下一個奴僕和一支箭在身旁。王雄手持長矛準備刺殺斛律光,但還差一丈多刺不到斛律光,王雄說:「可惜不能殺你,但是要活捉你去見天子。」斛律光反身射向王雄,射中王雄的額頭,王雄抱住馬返回,到軍營就死了[17][18][19][20][21],時年虛歲五十八。朝廷贈予使持節太保、同華等二十州諸軍事、同州刺史,諡號。保定五年正月甲申朔(565年2月16日),北周因為王雄死於朝廷大事,停止朝會[22][23]。王雄的兒子王謙繼承爵位[24][25]

家庭

子女

  • 王謙,北周上柱國、益州總管、十八州諸軍事、庸國公
  • 王震,第三子,北周安樂縣伯[26]

延伸閱讀

[]

 周書·卷19》,出自令狐德棻周書

參考資料

  1. ^ 《周書校勘記··卷十九·列傳第十一·六二》:字胡布頭 北史卷六0王雄傳作「字雄胡布頭」
  2. ^ 《通志略·氏族略第五》:可頻氏 (《周書·王雄傳》雲,太原人。唐《貞觀志》雲,代人。雄涇州總管庸國公,西魏賜姓可頻氏。生謙,周益州總管,阻兵,為隋文帝所滅。宋朝建中中,藍田尉可頻瑜,其後也。
  3. ^ 《周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一》:王雄,字胡布頭,太原人也。父侖以雄著勛,追贈柱國大將軍、少傅、安康郡公。
  4. ^ 《北史·卷六十·列傳第四十八》:王雄字雄胡布頭,太原人也。父侖,以雄著勛,追贈柱國大將軍、少傅、安康郡公。
  5. ^ 《周書·卷二·帝紀第二》:冬十月,太祖遣大將軍王雄出子午,伐上津、魏興;大將軍達奚武出散關,伐南鄭。
  6. ^ 《北史·卷九·周本紀上第九》:十月,帝遣大將軍王雄出子午,伐上津、魏興,大將軍達奚武出散關,伐南鄭。
  7. ^ 《資治通鑑·卷一百六十四》:魏太師泰遣大將軍達奚武將兵三萬取漢中,又遣大將軍王雄出子午谷,攻上津。
  8. ^ 《周書·卷二·帝紀第二》: 魏廢帝元年春,王雄平上津、魏興,以其地置東梁州。夏四月,達奚武圍南鄭。月余,梁州刺史、宜豐侯蕭循以州降。武執循還長安。秋八月,東梁州民叛,率眾圍州城。太祖復遣王雄討之。
  9. ^ 《北史·卷九·周本紀上第九》: 廢帝元年春,王雄平上津、魏興,以其地置東梁州。四月,達奚武圍南鄭。月余,梁州刺史宜豐侯蕭修以州降武。八月,東梁州百姓圍州城,帝復遣王雄討之。
  10. ^ 《周書·卷二十九·列傳第二十一》:十七年,與大將軍王雄征上津、魏興等,並平之。又於白馬與武陵王蕭紀將楊干運戰,破之。虬每經行陣,必身先卒伍,故上下同心,戰無不克。尋而魏興復叛,虬又與王雄討平之。
  11. ^ 《資治通鑑·卷一百六十四》:八月,魏安康人黃眾寶反,攻魏興,執太守柳檜,進圍東梁州。令檜誘說城中,檜不從而死。檜,虬之弟也。太師泰遣王雄與驃騎大將軍武川宇文虬討之。
  12. ^ 《周書·卷四·帝紀第四》:九月辛卯,以大將軍楊忠、大將軍王雄,並為柱國。
  13. ^ 《北史·卷九·周本紀上第九》:九月辛卯,以大將軍楊忠、王雄並為柱國。
  14. ^ 《周書·卷四·帝紀第四》:辛未,進封輔城公邕為魯國公,安城公憲為齊國公,秦郡公直為衛國公,正平公招為趙國公。封皇弟儉為譙國公,純為陳國公,盛為越國公,達為代國公,通為冀國公,逌為滕國公。進封天水公廣為蔡國公,高陽公達奚武為鄭國公,武陽公豆盧寧為楚國公,博陵公賀蘭祥為涼國公,寧蜀公尉遲迥為蜀國公,化政公宇文貴為許國公,陳留公楊忠為(隋)〔隨〕國公,昌平公尉遲綱為吳國公,武威公王雄為庸國公。邑各萬戶。
  15. ^ 《周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一》:雄儀貌魁梧,少有謀略。永安末,從賀拔岳入關,除征西將軍、金紫光祿大夫。魏孝武西遷,授都督,封臨貞縣伯,邑五百戶。大統初,進爵為公,增邑二百戶。拜武衛將軍,加驃騎將軍,增邑八百戶,進大都督。尋拜儀同三司,增邑三百戶。遷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出為岐州刺史。進爵武威郡公,進位大將軍,行同州事。十七年,雄率軍出子午谷,圍樑上津、魏興。明年,克之,以其地為東梁州。尋而復叛,又令雄討之。魏恭帝元年,賜姓可頻氏。孝閔帝踐阼,授少傅,增邑二千戶,進位柱國大將軍。武成初,進封庸國公,邑萬戶。尋出為涇州總管諸軍事、涇州刺史。
  16. ^ 《北史·卷六十·列傳第四十八》:雄儀貌魁梧,少有謀略。魏末,從賀拔岳入關,除金紫光祿大夫。孝武西遷,封臨貞縣伯。大統中,進爵武威郡公,累遷大將軍,行同州事。恭帝元年,賜姓可頻氏。周孝閔帝踐阼,授少傅,進位柱國大將軍。武成初,進封庸國公,邑萬戶。出為涇州總管。
  17. ^ 《周書·卷五·帝紀第五》:壬戌,齊師渡河,晨至洛陽,諸軍驚散。尉遲迥率麾下數十騎扞敵,得卻,至夜引還。柱國、庸國公王雄力戰,死之。
  18. ^ 《北史·卷十·周本紀下第十》:壬戌,齊師度河,晨至洛陽,諸軍驚散。尉迥帥麾下數十騎捍敵,得卻,至夜引還。柱國王雄力戰,死之。
  19. ^ 《北齊書·卷十七·列傳第九》:是年冬,周武帝遣其柱國大司馬尉遲迥、齊國公宇文憲,柱國庸國公可叱雄等,眾稱十萬,寇洛陽。光率騎五萬馳往赴擊,戰於邙山,迥等大敗。光親射雄,殺之,斬捕首虜三千餘級,迥、憲僅而獲免,盡收其甲兵輜重,仍以死者積為京觀。
  20. ^ 《北史·卷五十四·列傳第四十二》:河清三年,周大司馬尉遲迥、齊公憲、庸公王雄等眾十萬攻洛陽。光率騎五萬馳往,戰於芒山,迥等大敗。光親射雄殺之,迥、憲僅而獲免。仍築京觀。
  21. ^ 《資治通鑑·卷一百六十九》:王雄馳馬沖斛律光陳,光退走,雄追之。光左右皆散,唯餘一奴一矢。雄按槊不及光者丈余,謂光曰:「吾惜爾不殺,當生將爾見天子。」光射雄中額,雄抱馬走,至營而卒。
  22. ^ 《周書·卷五·帝紀第五》:五年春正月甲申朔,廢朝,以庸國公王雄死王事故也。
  23. ^ 《北史·卷十·周本紀下第十》:五年春正月甲申朔,以柱國王雄死王事故,廢朝。
  24. ^ 《周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一》:保定四年,從晉公護東征。雄在途遇病,乃自力而進。至邙山,與齊將斛律明月接戰。雄馳馬沖之,殺三人。明月退走,雄追之。明月左右皆散,矢又盡,惟餘一奴一矢在焉。雄按槊不及明月者丈余,曰:「惜爾不得殺,但任爾見天子。」明月反射雄,中額。抱馬退走,至營而薨。時年五十八。贈使持節、太保、同華等二十州諸軍事、同州刺史,諡曰忠。子謙嗣,自有傳。
  25. ^ 《北史·卷六十·列傳第四十八》:保定四年,從晉公護東征,至芒山,與齊將斛律明月戰。退走,左右皆散,矢又盡,唯餘一奴一矢在焉。雄案稍不及明月者丈余,曰:「惜爾,不得殺,但生將爾見天子。」明月反射雄中額,抱馬走至營,薨。贈使持節、太保、同華等二十州諸軍事、同州刺史,諡曰忠。子謙。
  26. ^ 《北史·卷六十·列傳第四十八》:保定二年,父雄封庸國公,以武威郡公回封謙,安樂伯回封第三弟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