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因性暴食症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19年5月22日) |
心因性暴食症[11](英語:bulimia nervosa,中國大陸作神經性貪食[9][10],台灣作心因性暴食症[11],台灣簡稱暴食症),是一種進食障礙,其特徵為患者會嘗試在暴飲暴食後試圖進行淨空行為。暴飲暴食代表在極短時間內攝取巨量食物,而淨空行為則是盡其所能消除所吃下的食物,例如透過嘔吐或服食瀉藥來達成[2],也可能透過使用利尿劑、興奮劑、持續禁食或過度運動來努力減重[2][4];不過,大部分患者的身高體重指數在正常值內[12]。如此強制性的嘔吐行為,可能導致關節皮膚增厚及牙齒破損。暴食症經常與其他精神病相關,如抑鬱、焦慮、藥物與酒精成癮等[2],亦有高風險的自殺與自殘傾向[3]。
心因性暴食 Bulimia nervosa | |
---|---|
又稱 | 暴食症 |
病患因暴食症而出現琺瑯質磨損及酸蝕現象 | |
徵狀 | 暴飲暴食 扣喉催吐或濫用瀉藥,因此體重不一定會暴增[1][2] |
併發症 | 牙齒磨損、抑鬱症、焦慮症、濫藥、自殺[2][3] |
病因 | 基因及環境因素[2][4] |
診斷方法 | 因患者病歷而異[5] |
鑑別診斷 | 厭食症、飲食失調、克萊恩-萊文綜合症、邊緣性人格障礙症[5] |
治療 | 認知行為治療[2][6] |
藥物 | SSRI、TCA[4][7] |
預後 | 半數患者經治療後十年內可康復[4] |
盛行率 | 360萬人 (2015)[8] |
分類和外部資源 | |
醫學專科 | 精神病學 |
ICD-11 | 6B81 |
ICD-10 | F50.2 |
OMIM | 607499 |
DiseasesDB | 1770 |
MedlinePlus | 000341 |
eMedicine | 806548、286485 |
如果近親有暴食症徵狀,其家族內較普遍有其他暴食症患者[2];遺傳導致暴食症的風險比例約為30%至80%[4]。其餘導致患病的風險因素包含心因型壓力、對於標準身型的社會文化壓力、自尊低落和肥胖症等[2][4]。生活環境中若有家長擔心體重的狀況或推廣節食的文化價值觀,也有風險導致罹患暴食症[4]。通常會基於個人病史來診斷是否罹患暴食症[5],但若患者否認有暴飲暴食與淨空行為時則難以確診[4]。如果病人曾被診斷為神經性厭食症,則應依照此診斷[4]。其他類似的疾病包括過胖暴食症、克萊恩-萊文綜合症和邊緣性人格障礙症等[5]。
認知行為療法是暴食症主要的治療方式[2][13]。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 (SSRI) 或 三環類抗抑鬱藥類抗抑鬱藥物通常具有一定療效[7][4] 。儘管神經性暴食症患者較神經性厭食症患者相比預後較佳,但患者的死亡風險較健康人群高[3]。約五成患者在接受治療的十年後狀況完全改善[4]。
女性的暴食症發病率約為男性的9倍,其中年輕婦女盛行率最高[5] 。 1979年,暴食症由英國精神科醫師格拉德‧羅素首次命名並描述[14][15]。
好發族群
患者多為成年的年輕女性,通常天生身材就稍微胖一點,或者根本就是標準體重,且在青少年時期(國、高中階段)曾多次嘗試減重。這些患者通常與家人相處狀況也不是很好。[來源請求]
病徵及心理
病患會在四下無人時瘋狂的吃下許多食物,接着心理產生罪惡感而去催吐(或服用瀉藥),催吐完會暫時紓解心中罪惡感。但是病患隨即會感到「催吐這種行為是可恥的」而產生焦慮,導致病患會以「吃下大量食物」來紓解焦慮。這是一個無窮的循環。通常患者吃下來的食物每次總熱量高達10000~15000 Kcal,通常是一些速食、高熱量食物。由於患者會在四下無人情況下進行這些行為,所以臨床上要檢查出來非常的困難,通常必須由好友、家人發現,另外牙醫師檢查牙齒時,亦可由牙齒琺瑯質的改變診斷出患者。另外這些患者會有過度運動情形。
對身體之傷害
- 發胖:雖然患者會自行將吃進去的食物嘔吐出,但通常仍會有約30~75%的食物被吸收。如果是吃瀉藥方式,吸收的食物高達九成。
- 運動傷害:患者擔心吃下的食物會造成發胖,所以會過度的運動。
- 心理障礙:患者易產生自卑、抑鬱之心理。
- 牙齒損傷:催吐時胃酸造成牙齒脫鈣現象。
- 心灼熱:催吐時胃酸腐蝕食道,造成心灼熱。
- 血鉀濃度過低
- 唾腺發炎:胃酸腐蝕唾腺造成。
- 便秘:由於排遺量減少造成便秘。
著名病例
參考文獻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Buli2012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Bulimia nervosa fact sheet. Office on Women's Health. 2012-07-16 [27 June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9).
- ^ 3.0 3.1 3.2 Smink, FR; van Hoeken, D; Hoek, HW. Epidemiology of eating disorders: incidence, preval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Current psychiatry reports. August 2012, 14 (4): 406–14. PMID 22644309.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Hay PJ, Claudino AM; Claudino. Bulimia nervosa. Clinical Evidence. 2010, 2010: 1009. PMC 3275326 . PMID 21418667.
- ^ 5.0 5.1 5.2 5.3 5.4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2013: 345–349. ISBN 978-0-89042-555-8.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Hay2013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7.0 7.1 McElroy, SL; Guerdjikova, AI; Mori, N; O'Melia, AM. Current pharmacotherapy options for bulimia nervosa and binge eating disorder.. Expert opinion on pharmacotherapy. October 2012, 13 (14): 2015–26. PMID 22946772.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GBD2015Pre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世界衛生組織). 06 Mental, behavioural or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06 精神、行為或神經發展疾患)//ICD-11 for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Statistics[OL],2024-01. https://icd.who.int/browse/2024-01/mms/en?secondLanguageCode=zh#50938184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術語在線:bulimia nervosa[OL]. 北京:北京市電通電話技術開發有限公司[2024]. https://www.termonline.cn/search?searchText=bulimia+nervosa.
- ^ 國家教育研究院. 樂詞網:bulimia nervos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OL]. 台北:台北院區語文教育及編譯研究中心[2024].
- ^ Bulik, CM; Marcus, MD; Zerwas, S; Levine, MD; La Via, M. The changing "weightscape" of bulimia nervosa..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October 2012, 169 (10): 1031–6. PMID 23032383.
- ^ Hay, P. A systematic review of evidence for 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in eating disorders: 2005-2012..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July 2013, 46 (5): 462–9. PMID 23658093.
- ^ Russell G. Bulimia nervosa: An ominous variant of anorexia nervosa. Psychological Medicine. 1979, 9 (3): 429–48. PMID 482466. doi:10.1017/S0033291700031974.
- ^ Palmer R. Bulimia nervosa: 25 years on.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 the Journal of Mental Science. 2004, 185 (6): 447–8. PMID 15572732. doi:10.1192/bjp.185.6.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