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熱內盧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16年2月10日) |
里約熱內盧(葡萄牙語:Rio de Janeiro,發音:[ˈʁi.u d(ʒi) ʒɐˈne(j)ɾu] (ⓘ)[2],意即「一月之河」),有時僅簡稱為里約(Rio)[3],位於巴西東南部,為里約熱內盧州首府,也是巴西人口第二多的城市,僅次於聖保羅。面積1,256平方公里,人口674.7萬人,整個都會區人口達1228萬(2020年)。
里約熱內盧 Rio de Janeiro | |
---|---|
自治市 | |
Município do Rio de Janeiro 里約熱內盧自治市 | |
在里約熱內盧州的位置 | |
坐標:22°54′40″S 43°12′20″W / 22.9111°S 43.2056°W | |
國家 | 巴西 |
大區 | 東南 |
州 | 里約熱內盧州 |
建立 | 1565年3月1日 |
政府 | |
• 類型 | 市長議會制 |
• 行政機構 | 里約熱內盧市政團 |
• 市長 | Marcelo Crivella (PRB) |
面積 | |
• 自治市 | 1,221 平方公里(486.5 平方英里) |
• 都會區 | 4,539.8 平方公里(1,759.6 平方英里) |
海拔 | 0米至1,021米 公尺(0英尺至3,349英尺 英尺) |
人口(2020)[1] | |
• 自治市 | 6,747,815人 |
• 排名 | 第二位 |
• 市區 | 11,616,000 |
• 都會區 | 12,280,702 |
• 都會區密度 | 2,705.1人/平方公里(7,006人/平方英里) |
時區 | BRT(UTC-3) |
• 夏時制 | BRST(UTC-2) |
郵政編碼 | 20000-000 |
電話區號 | +55 21 |
網站 | www.rio.rj.gov.br |
里約熱內盧由葡萄牙人於1565年建立,最初是葡萄牙帝國的里約熱內盧都督所在地。後在1763年成為葡萄牙帝國的巴西州首府,在本土被拿破崙入侵後,葡萄牙王室於1808年遷往巴西,里約熱內盧成為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一世的臨時首都所在地。[4]隨後,她在她的兒子葡萄牙攝政王若昂六世的領導下,以皇帝委任的葡萄牙總督身分開始統治城市。1822年巴西獨立戰爭後,里約熱內盧成為巴西的首都,直至1960年4月21日遷都至巴西利亞為止。
里約熱內盧的GDP在全國排名第二,2008年位居世界第30位。[5]估計約為3430億雷亞爾(近2010億美元)。[6]里約同時也是巴西石油、淡水河谷公司和環球傳媒等多間跨國傳媒集團的總部[7][8],里約市內風景優美,以其自然環境、狂歡節、森巴舞、巴薩諾瓦等文化而聞名[9],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到此觀光,市內的里約熱內盧港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而里約熱內盧基督像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2012年,該市的一部分被指定為世界遺產,命名為「里約熱內盧:從山到海之間的卡里奧卡景觀」。[10]里約亦為第31屆夏季奧運的主辦地,是第一座舉辦夏季奧運的南美洲城市。[11]
歷史
前殖民時期
里約熱內盧地區過去曾居住着圖皮人、普里人、博托庫多人和馬薩卡利人等原住民。
殖民時期
1502年1月1日[12],葡萄牙探險家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發現了現今城市的所在地瓜納巴拉灣,並稱該處為Rio de Janeiro,即「一月之河」。當時他們認為海灣實際是河口。事實上,「河」是當時任何大面積水體的通稱[12]。當時此地的原住民為圖皮人(Tupi people)、普里人、博托庫多人(Botocudo people)和馬沙卡利人(Maxakali)。[13]
隨後法國也有船隊到來,設立他們走私巴西紅木的大本營。1555年,法國海軍軍官尼古拉·迪朗·德維爾蓋尼翁帶領了600多名戰士和殖民者,在海灣內靠近里約熱內盧的Serigipe Island小島上建立了第一個歐洲人殖民地,小島上建有城堡命名為Fort Coligny,隨後控制了附近一帶。在大陸上也建起殖民地,以法國亨利二世之名命名為Henriville。這海灣的法國殖民地區,歷史上稱為「France Antarctique」。
1560年起,葡萄牙立意驅逐法國勢力,摧毀了Fort Coligny但無法驅逐法國人。1565年3月1日,葡萄牙人建立里約熱內盧城。經兩年努力後,1567年成功完全驅逐法國。此後城市經常遭遇海盜及私掠船的攻擊,特別是法國海盜。也因此自16世紀起,葡萄牙人開始在此地,包括前述的Fort Coligny遺址上建築一批城堡,用作防禦和抵抗侵略者。
在1720年後,葡萄牙人在巴西發現了黃金礦和鑽石礦。他們利用里約熱內盧作為港口,輸出黃金和鑽石至歐洲。1763年,葡萄牙的殖民地政治將行政權移到里約熱內盧。
葡萄牙王室和帝都
此城市繼續成為殖民地的首府,直到1808年為止。當時葡萄牙貴族及皇室害怕拿破崙入侵葡萄牙,乃逃亡到里約熱內盧。此地更成升格為葡萄牙首都,因此里約熱內盧是唯一一個歐洲國家在歐洲以外地區設立首都的城市,也是世界歷史上僅有的幾個殖民國遷往其殖民地的首都之一。那個時候,由於貴族突然遷徙,城市缺乏建設空間給予貴族居住。結果大量原居民被迫遷離,以留下空間予一眾葡萄牙貴族。
獨立後至今
1822年,佩德羅一世宣佈巴西獨立,他決定將里約熱內盧設為國家的首都,不過城市逐漸失去重要性,他將經濟和政治中心遷移到聖保羅。但當君主制倒臺,1889年改建巴西第一共和國,里約熱內盧仍是巴西的首都。也就在這時候,大量非洲人被運來里約熱內盧作為奴隸。在1840年,市內奴隸數目達到220,000人。
早年里約熱內盧人口都是集中於今日商業中心區一帶。直到20世紀早期,城市開始急速發展,市中心的重心開始向南和西轉移。而在市內的海灘科帕卡瓦納,也於19世紀30年代建成豪華酒店科帕卡巴納皇宮飯店(Copacabana Palace Hotel)。此酒店在多年來,是派對的主要進行點。
早於1930年代,巴西政府已着手討論遷都的問題。1955年新上任的總統儒塞利諾·庫比契克還大力推行建設新首都。儘管有很多意見認為這只是基於選舉作的舉動,但是庫比契克仍最終於1960年4月21日把首都遷入巴西利亞。
地理
里約熱內盧位於巴西大西洋沿岸地帶的最西部(位於格蘭德島以東的海峽、佛得角海岸和卡波弗里奧之間),靠近南回歸線,海岸線從東向西。城市主要朝向南方,建在瓜納巴拉灣海岸的出口處。[14] 市中心(Centro)是里約的核心位於瓜納巴拉灣西岸的平原上。城市向西北延伸的大部分地區通常被稱為北區(Zona Norte),位於由海洋和陸源沉積物組成的平原,以及丘陵和幾座山脈上。城市的南區 (Zona Sul) 則在到達公海邊緣處的海灘,與中部和北區被沿海山脈隔開。這些山脈和丘陵是西北部馬爾山脈的分支,是形成巴西高地南坡的古老山脈,由片麻岩與花崗岩構成,20世紀末,新的道路和隧道,能夠使南部地區的居民們更容易前往大西部地區(Zona Oeste),該地區長期被山區地形隔開。[15]
里約熱內盧市的人口密度為1,182.3平方公里(456.5 平方英里)[16],約為 6,000,000人。[17]大都市區的人口估計為11-1350萬人。城市的居民被稱為卡里奧卡(Carioca)。城市的官方歌曲是作曲家安德烈·菲略編曲的「Cidade Maravilhosa 」 。
公園
里約熱內盧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森林蒂茹卡國家公園,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記為環境遺產和生物保護區的公園和生態保護區:如佩德拉布蘭卡州立公園、美景公園、里約植物園[18]、動物園、恩里克·拉格公園;還有美洲最古老的公園之一的公共公園,弗拉門戈公園是市內最大的公園和休閒區[19]。從中心延伸到南部區域,除了大量植物外,周圍設施還包含博物館和紀念碑。
環境問題
由於近年來大都市區的開發,里約熱內盧面臨着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瓜納巴拉灣失去了不少紅樹林地區,並遭受工業污水、油類和重金屬的殘留物所破壞。雖然水域在到達大海時會消散,但海灣是沿其河岸、河流和溪流的盆地依然受到嚴重的影響。此外城市空氣的顆粒物含量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值的兩倍,部分原因是大量車輛流通排放的廢氣。[20]
塞佩蒂巴灣的水域沿着瓜納巴拉灣的軌跡緩慢移動,大約有129 萬居民產生的污水未經處理就排放到溪流或河流中。在工業污染方面,在國家政策監督下建造的聖克魯斯、伊塔瓜伊和新伊瓜蘇工業區的工廠,多年來曾在周圍水域傾倒含有高濃度重金屬(主要是鋅和鎘)的劇毒廢水,污水的非法排放導致藻類死亡,同時也因減少了水域的含氧量導致魚類死亡。[21][22]
2008年,里約建立的公私合作夥伴關係對羅德里戈·弗雷塔斯潟湖進行了去污行動,以確保潟湖水域乾淨。[23]
氣候
里約熱內盧屬於夏雨型暖濕氣候,終年高溫,一年中有乾季與濕季,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左右。在5月到11月的乾季,由於受副高或乾燥信風帶控制,氣流乾燥以下沉為主,不易形成降水;在12月到4月的雨季,由於受赤道低壓帶或赤道西風控制,降水豐富,降水類型多為對流雨。[24] 由於其地理條件,沿着海岸,吹向陸上和海上的微風緩和了溫度。該市經常有來自南極洲的冷鋒到達,特別是在秋季和冬季時導致天氣變化頻繁。夏季可能會有強降雨,在某些情況下會引發災難性的洪水和土石流。里約過去曾經歷過罕見的霜凍。一些地區偶爾會出現雪粒和冰粒、甚至冰雹。[25][26][27]
由於該市強烈的季節性熱帶氣候,偶爾會發生乾旱。2014年至2015年的巴西乾旱影響了整個大都市區的供水來源。[28][29][30],此外里約各地區的溫度也會因海拔、與海岸的距離以及植被或土地利用類型而異。在冬季,冷鋒和早晨的海風會帶來溫和的溫度;而冷鋒、來自亞馬遜森林的熱帶輻合帶溫帶氣旋經常會帶來陣雨或風暴。因此,類似季風的氣候具有乾燥溫和的冬季和春季,以及非常潮濕和溫暖的夏季和秋季。[31][32][33][34]
里約熱內盧是僅次於庫亞巴的巴西北部和東北部外,最熱的巴西首府;低於14 °C (57 °F) 的溫度每年都會發生,而低於11 °C (52 °F) 的溫度則較少概率發生。
里約熱內盧 (1961—1990)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40.9 (105.6) |
41.8 (107.2) |
41.0 (105.8) |
39.3 (102.7) |
36.3 (97.3) |
35.9 (96.6) |
34.9 (94.8) |
38.9 (102.0) |
40.6 (105.1) |
42.8 (109.0) |
40.5 (104.9) |
43.2 (109.8) |
43.2 (109.8) |
平均高溫 °C(°F) | 30.2 (86.4) |
30.2 (86.4) |
29.4 (84.9) |
27.8 (82.0) |
26.4 (79.5) |
25.2 (77.4) |
25.0 (77.0) |
25.5 (77.9) |
25.4 (77.7) |
26.0 (78.8) |
27.4 (81.3) |
28.6 (83.5) |
27.3 (81.1) |
日均氣溫 °C(°F) | 26.3 (79.3) |
26.6 (79.9) |
26.0 (78.8) |
24.4 (75.9) |
22.8 (73.0) |
21.8 (71.2) |
21.3 (70.3) |
21.8 (71.2) |
22.2 (72.0) |
22.9 (73.2) |
24.0 (75.2) |
25.3 (77.5) |
23.8 (74.8) |
平均低溫 °C(°F) | 23.3 (73.9) |
23.5 (74.3) |
23.3 (73.9) |
21.9 (71.4) |
20.4 (68.7) |
18.7 (65.7) |
18.4 (65.1) |
18.9 (66.0) |
19.2 (66.6) |
20.2 (68.4) |
21.4 (70.5) |
22.4 (72.3) |
21.0 (69.8) |
歷史最低溫 °C(°F) | 17.7 (63.9) |
18.9 (66.0) |
18.6 (65.5) |
16.2 (61.2) |
11.1 (52.0) |
11.6 (52.9) |
12.2 (54.0) |
10.6 (51.1) |
10.2 (50.4) |
10.1 (50.2) |
15.1 (59.2) |
17.1 (62.8) |
10.1 (50.2) |
平均降雨量 mm(吋) | 137.1 (5.40) |
130.4 (5.13) |
135.8 (5.35) |
94.9 (3.74) |
69.8 (2.75) |
42.7 (1.68) |
41.9 (1.65) |
44.5 (1.75) |
53.6 (2.11) |
86.5 (3.41) |
97.8 (3.85) |
134.2 (5.28) |
1,069.4 (42.10) |
平均降雨天數(≥ 1 mm) | 11 | 7 | 8 | 9 | 6 | 6 | 4 | 5 | 7 | 9 | 10 | 11 | 93 |
平均相對濕度(%) | 79 | 79 | 80 | 80 | 80 | 79 | 77 | 77 | 79 | 80 | 79 | 80 | 79.1 |
月均日照時數 | 211.9 | 201.3 | 206.4 | 181.0 | 186.3 | 175.1 | 188.6 | 184.8 | 146.2 | 152.1 | 168.5 | 179.6 | 2,181.8 |
數據來源:Brazili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teorology (INMET).[35][36][37][38][39][40][41][42][43] |
分區
一般而言,里約熱內盧區分為以下地區:舊市區(Centro)、方便外國遊客旅遊、擁有世界著名海灘的南區(South Zone)、工廠集中的北區,以及新市鎮的西區。
市中心
市中心(也稱舊市區)(Centro)是市內的金融中心與歷史核心。區內的名勝古蹟,包括了在葡萄牙殖民時期所建造,用作巴西總督官邸的里約熱內盧皇宮;另有許多歷史悠久的教堂,諸如坎德拉里亞教堂(意即:黑聖母教堂)、老里約大教堂以及現代的里約熱內盧主教座堂。在西尼蘭地亞廣場(意即:戲院廣場)附近有幾個屬於市內的知名地標,包含里約熱內盧市立劇院和巴西國家圖書館。在博物館中,國立美術館與歷史博物館也最具代表性。
市中心是城市的商業心臟,最具規模的巴西公司在此設立總部,包括巴西石油及淡水河谷公司(其中兩家最具規模的巴西企業)。
2024年11月18日至19日,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將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市(Rio de Janeiro)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
南區
里約熱內盧南區由幾個區域組成,包括聖康拉多、萊伯倫、伊帕內瑪、Arpoador、科帕卡瓦納和萊米,涵蓋了里約熱內盧最著名的大西洋沙灘線。其他的地區還包括了博塔弗戈、弗拉門戈以及烏爾卡,鄰接着瓜納巴拉灣和拉各亞、Gávea、Jardim Botânico以及拉蘭熱拉斯,是這座城市最富有的區域,也是里約第一個葡萄牙居民點所在之處。塔糖山是南區的重要地標,遊客可以空中纜車系統到達山頂,遙望科爾科瓦多山的城市景觀,科帕卡巴納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海灘之一,海灘周圍設有酒店,餐館,酒吧,夜總會和住宅樓等設施,每年在科帕卡巴納主辦的新年派對「雷韋隆」(Reveillon)是全世界最精彩的派對之一,有超過兩百萬狂歡者湧入沙灘,觀賞煙火表演。從2001年起,煙火改由船上發射,以增進煙火表演的安全性。[44] 自1961年以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森林佩德拉布蘭卡州立公園與蒂茹卡國家公園就位於南區附近的森林處,里約熱內盧天主教大學位於森林邊緣的加維亞區。[45]2012年,CNN將伊帕內瑪海灘推選為世界上最好的城市海灘。[46]另外巴西最大的貧民窟羅西尼亞也位於南區。
北區
北區是足球場馬拉簡拿球場所在地,曾是世界上容納觀眾最多的球場,能夠容納近199,000人,在1950年舉辦世界盃足球賽。到了現代因應球場的安全性,入場人數大幅減少,現時只能容納9萬5000名觀眾。馬拉簡拿是2007年泛美運動會與2016年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禮及閉幕禮以及足球比賽舉行的地方。
除了馬拉簡拿體育場,里約北部地區還有其他旅遊和歷史景點,如救世基督像、奧斯瓦爾多·克魯茲基金會、聖克里斯托旺宮等設施,里約熱內盧/加利昂-安東尼奧·卡洛斯·若比姆國際機場、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主校區和里約熱內盧州立大學也都在位於北區。北區也是里約熱內盧大部分森巴舞學校的所在地,此外里大約1000個山地貧民窟都位於此區域。[47]
西區
西區是里約熱內盧最新開發的地區。整區主要以高級住宅為主,但也有棚戶區。整個區域的規劃,乃類似於美國一些城市的市郊地區,但主要是高級的住宅大廈,吸引了一批富裕階層居住,並有豪華的購物中心。而沿海一帶則還有一些未開發的土地。位於此區域的佩德拉布蘭卡州立公園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州立公園[48][49],該區是2016年夏季奧運會的比賽場館和奧運村所在地。
經濟
里約熱內盧的GDP位居巴西第二大,僅次於聖保羅。根據IBGE的數據,里約熱內盧在2008年約為2010億美元,相當於全國總額的 5.1%。根據IBGE於2008年10月發佈的一項研究,考慮到大都市(覆蓋 11.3% 的人口)所施加的影響,這一比例導致里約的GDP上升到14.4%。[50]
IBGE認為,大里約熱內盧地區的GDP為1870億美元,是巴西第二大國家金融中心。[5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11,786美元。它集中了該州68%的經濟實力和該國生產所有商品和服務的7.9%。[52]服務業佔GDP的最大部分(65.5%),其次是商業(23.4%)、工業活動(11.1%)和農業(0.1%)。[53][54]
得益於長期以來(1763-1960年)擁有的聯邦首都地位,里約熱內盧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行政、金融、商業和文化中心。當里約還是巴西的首都時,就成為吸引公司開設總部的地方,因為社會和政府的重要部門都設在這個城市,即使他們的工廠位於其他城市或州份。該市被選為國有企業的總部,例如巴西石油、Eletrobras、巴西聯邦儲蓄銀行、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銀行和淡水河谷公司(在1990年代私有化)。里約熱內盧證券交易所(BVRJ) 目前只交易政府證券,是1845年在巴西成立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儘管1960年巴西將首都轉移到巴西利亞,但其中許多總部仍留在里約。
坎波斯盆地海上石油的勘探始於1968年,成為巴西石油生產的主要地點。[55]這導致許多石油和天然氣公司也將總部設在里約熱內盧,例如殼牌、EBX集團和埃索的巴西分公司。多年來,里約一直是巴西的第二大工業中心,擁有煉油廠、造船業、鋼鐵、冶金、石化、水泥、製藥、紡織、加工食品和家具行業等設施。主要的國際製藥公司在里約也設有巴西總部,例如:默克集團、羅氏、艾睿、達羅、百特國際等公司。近年較成熟的行業為電子業。建築業也是一項重要活動,為大量非技術工人提供了重要的就業來源,並受到在大里約熱內盧地區建造公寓數量的推動。
里約是巴西重要的金融中心,業務量僅次於聖保羅。證券市場雖然相對於聖保羅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但仍然具有重要意義。近幾十年來,其經濟狀況發生了急劇變化,越來越成為巴西國家服務和商業的主要中心之一。該市是不少大型電信公司的總部,巴西主要的娛樂和媒體組織都設在里約熱內盧,旅遊和娛樂是該市經濟生活的主要產業。尤其是里約在當代也是巴西人和外國人的頂級旅遊勝地。[56]
為了吸引工業,州政府將城市郊區的某些區域指定為工業區,提供基礎設施並在特殊條件下進行土地出售。來自里約熱內盧州北部海岸油田的石油和天然氣,也是里約大都市區用於發展製造業活動的主要資產,使其能夠與其他主要城市競爭新的工業投資。[57]由於靠近里約的港口設施,巴西的許多進出口公司都將總部設在該市。大里約熱內盧是巴西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區之一,零售貿易規模巨大。許多最重要的零售店都位於市中心,但其他一些則分散在其他地區提供大量貿易的商業區,購物中心、超市和其他零售企業等。
截至2014年,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第二大出口城市。每年共出口價值7.49B (USD)的商品。[58]該市出口前三位的商品是原油(40%)、半成品鐵產品(16%)和半成品鋼材(11%)。[59]礦物產品 (42%) 和金屬 (29%) 的材料類別,佔里約熱內盧所有出口的71%。[60]與其他城市相比,里約熱內盧的經濟規模位居巴西第二位,僅次於聖保羅, 2010年GDP為2019億雷亞爾,位居世界第30位。該市人均收入為2007年為22,903美元(約合14,630美元)。[61]很大程度上由於當時巴西貨幣的強勢,美世的外籍員工生活成本城市排名報告稱,里約熱內盧在2011年世界上最昂貴的城市中排名第12位,僅次於聖保羅(排名第10),領先於倫敦、巴黎、米蘭和紐約。[62][63]里約熱內盧的酒店價格在巴西也是最昂貴的,其五星級酒店的每日價格僅次於紐約,位居世界第二。[64]
旅遊
里約熱內盧是巴西最的主要旅遊勝地和度假勝地。每年共接待約282萬國際遊客。[65]這座城市擁有世界一流的酒店,如科帕卡瓦納宮、大約80公里的海灘以及著名的科爾科瓦多、舒格洛夫山脈和馬拉簡拿體育場。雖然該市過去曾擁有蓬勃發展的旅遊業,但該行業在20世紀最後一個季度進入衰退期。1985年至1993年間,每年的國際機場到達人數從621,000人次下降到378,000 人次,酒店平均入住率下降到50%。[66]首都遷至巴西利亞及聖保羅的興起被認為是里約衰退的主要原因。
此後,里約熱內盧政府致力於實現城市經濟現代化,減少長期的社會不平等,並提高其商業地位,已作為旅遊業復興計劃的一部分。[67]目前,這座城市是全球重要的LGBT旅遊目的地,每年共有100萬LGBT遊客到訪里約。[68]里約熱內盧是世界旅遊大獎中南美「最佳目的地」類別中獲獎最多的地區。[69]
社會問題
里約熱內盧是一個貧富對比鮮明的城市。儘管該市無疑屬於世界主要大都市之一,該市650萬居民中卻有高達15%的人居住條件惡劣。窮人區中條件最差的貧民窟稱為「favela」,擁擠在山坡上,在那裏不容易建造牢固的建築,遇到暴雨時經常發生事故。貧民窟地區還有毒品犯罪、集體鬥毆、警察暴力、缺乏衛生設施等各種社會問題。
里約熱內盧貧民窟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們距離富人區非常之近。上流社會的社區伊帕內瑪和科帕卡瓦納夾在海灘和群山之間,而山上就是窮人區所在。
文化
世界遺產 | |
---|---|
官方名稱 | Rio de Janeiro: Carioca Landscapes between the Mountain and the Sea(英文) Rio de Janeiro, paysages cariocas entre la montagne et la mer(法文) |
位置 | 巴西(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 |
標準 | 文化:(v)(vi) |
登錄年份 | 2012年(第36屆會議) |
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的主要文化中心。它的歷史古蹟包括建於16世紀至19世紀的教堂和建築,以及融合了20世紀現代建築的設計。里約多年來一直是葡萄牙皇室的故鄉和首都,因此在地的建築物深受着葡萄牙、英國和法國建築的影響。[70]最為著名的自然景觀為山海之間的卡里奧克景觀,能夠從山上著名的基督雕像遙望瓜納巴拉灣附近的山丘。與其說是建築遺址,此地區更為一個特殊的城市景觀,從蒂茹卡國家公園山上的最高點一路向下直到大海,激發對於里約城市的塑造和發展自然要素。
2012年7月1日,根據第36屆世界遺產委員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里約熱內盧:山海之間的卡里奧克景觀」名義將此帶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設施
里約有許多重要的文化地標,如巴西國家圖書館,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之一,藏書總量超過900萬件、市政劇院、巴西國家博物館、卡門米蘭達博物館、里約熱內盧植物園;拉格公、美景公園、里約熱內盧皇宮、巴西文學院、里約熱內盧現代藝術博物館和自然歷史博物館等文化設施。
里約也是匯集巴西影視媒體的製作中心[71]。里約熱內盧國際電影節自1999年以來每年舉辦一次。[70]以里約熱內盧為背景的主要國際電影包括《半熟米飯》;詹姆士·龐德系列電影《太空城》,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之《中央車站》,以及1959年《黑色俄耳甫斯》,描繪里約熱內盧的黑暗面為背景主題,其他國際知名的巴西電影包括《精銳部隊》和《無法無天》。
里約設有許多重要的文化地標,如國家圖書館(Biblioteca Nacional),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之一,藏書總量超過900萬件;其他著名的設施為市政劇院、國家美術館、卡門米蘭達博物館、里約熱內盧植物園、拉格公園、金塔達博阿維斯塔、帝國廣場、巴西文學院、里約熱內盧現代藝術博物館和自然歷史博物館等。
種族
里約熱內盧的大部分人口屬於葡萄牙人後裔,也有很多人是非洲人後裔,或葡萄牙人與黑人的混血。該市其他重要的族裔還有德國裔、意大利裔、西班牙裔、阿拉伯裔、猶太人、韓國裔、日本裔以及印第安人。
人口構成中,白人佔56%,混血種佔32.3%,黑人佔11.4%,亞洲裔和印第安人各佔0.1%。[72]
文化活動
里約熱內盧是南美洲最大的城市之一,但該市更為知名的是它一年中舉行的各種各樣的文化慶典活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狂歡節,在傳統的天主教四旬齋禁食期的兩周之前舉行。
屆時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來到里約熱內盧參與並見證這次狂歡。狂歡節意味着大量的人群、美食、色彩,當然還有森巴舞。狂歡節的慶祝結束於「Mardi Gras」星期二。
除了狂歡節,新年也是里約熱內盧的一個重要節日,屆時會舉辦幾場音樂會,並且在全市燃放焰火,規模最大的焰火在科巴卡巴那海灘。人們穿着白色的衣服,一些人還用跳舞祭祀葉瑪亞。
體育
里約熱內盧曾主辦2007年泛美運動會。其他知名的比賽是MotoGP巴西大獎賽及世界沙灘排球錦標賽決賽。Jacarepaguá曾是一級方程式賽車1978年-1990年賽站巴西大獎賽以及是1996-1999年Champ Car賽事舉行地點。里約熱內盧曾申辦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但申辦失敗。2006年9月16日,城市宣佈申辦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最後於2009年10月2日獲選為主辦城市,成為了第一個舉辦奧運會的南美洲國家。
體育是受歡迎的娛樂之一。最受歡迎運動是足球。里約熱內盧是四隊巴西傳統勁旅的根據地,保地花高、法林明高、富明尼斯以及華斯高。
其他受歡迎運動包括沙灘足球、沙灘排球、籃球、滑浪、風箏衝浪、懸掛式滑翔、賽車、巴西柔術。
里約熱內盧亦是攀石者的天堂,市內有數百個攀爬點。
釣魚是巴西普及的活動。在里約熱內盧,有一道地方可以找到很多巴西銅魚,又名為peixe de cobre。不少市集售賣peixes de cobre,牠們為巴西人日常主要食物。
交通
市內還有兩個港口接載乘客(里約熱內盧及Sepetiba港)。
機場
里約熱內盧內有五個機場。
- 里約熱內盧/加利昂安東尼奧·卡洛斯·若比姆國際機場:所有國際航班以及部分國內長距離航機會使用此機場。
- 聖杜蒙特機場:里約熱內盧首個機場及前國際機場。部分航班是通往里約熱內盧省,特別是北方生產石油的城市。
- Aeroporto de Jacarepaguá :位於Barra da Tijuca區。現時由Aeroclube do Brasil(巴西飛行協會)管理,負責小型飛機的升降。 - São Paulo Air Shuttle Service since it is just inside Barra, the city's fastest-growing district.
- Campo dos Afonsos:軍用機場,當巴西空軍舉行航空展時會使用。另外亦舉辦MUSAL(Museu Aero-Espacial),是拉丁美州其中一個大型航空展覽。
- Santa Cruz Air Base:軍用機場。
港口
里約熱內盧港是巴西貨運量第三大的港口,也是遊輪的中心。它位於瓜納巴拉灣的西海岸,服務於里約熱內盧、聖保羅、米納斯吉拉斯州和聖埃斯皮里圖州等地。該港口由里約熱內盧碼頭公司管理。里約熱內盧港的範圍從東部的毛亞碼頭到北部的腰果碼頭。擁有近七千公尺(2.3萬英尺)的貨櫃碼頭和一個 883公尺(2,897 英尺)的碼頭。
公共交通
在里約熱內盧,公共汽車是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除城際線路外,還有近440條市政公交線路,每天服務超過400萬人次乘客。然便宜和頻密,但是市內有交通政策以減少市內堵車及增加乘客流量。
人們在里約熱內盧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平均時間為95分鐘,例如上下班的繁忙時間。32%的公共交通乘客每天騎行超過兩個小時。人們在車站或車站等待公共交通的平均時間為19分鐘,而 35% 的乘客平均每天等待超過20分鐘。人們通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單次出行的平均距離為12.3公里,而37%的人單程出行超過12公里。[73]
當地名人
- 阿多佛·魯茲(Adolfo Lutz),物理及科學家
- 阿德里亞諾,足球運動員
- 布魯諾·巴列托(Bruno Barreto),電影導演
- 卡洛斯·查格斯·菲利歐(Carlos Chagas Filho),物理及科學家
- 卡洛斯·拉克德(Carlos Lacerda),里約熱內盧市長
- 卡羅莉娜·索爾伯格·薩爾加多(Carolina Solberg Salgado),沙灘排球運動員
- 奇哥·布亞奇(Chico Buarque),作曲家、歌手、作家
- 布魯諾·坎波斯(Bruno Campos),演員
- 菲南妲·蒙坦納葛羅(Fernanda Montenegro),演員
- 費爾南多·恩里克·卡多佐,社會學家,兩任巴西總統
- 加林查,足球運動員
- 伊斯梅爾·席爾瓦(Ismael Silva),歌手兼作曲家
- 伊莎貝爾·克拉克(Isabel Clark),滑板運動員
- 佐格·本·佐(Jorge Ben Jor),歌手及作曲家
- 馬查多·德·阿西斯,作家
- 瑪麗莎·蒙特(Marisa Monte),歌手兼作曲家
- 米爾頓·納奇曼托(Milton Nascimento),歌手兼作曲家
- 尼爾森·皮奎,賽車手
- 挪埃·何沙,歌手兼作曲家
- 奧斯卡·尼邁耶,建築設計師
- 帕烏林霍·達維奧拉(Paulinho da Viola),森巴舞高手
- 保羅·科爾賀,作家
- 羅馬里奧,足球運動員
- 羅納度(朗拿度),足球運動員
- 塞爾希奧·比埃拉·德梅洛(Sérgio Vieira de Mello),外交官
- 西爾維奧·桑托斯(Silvio Santos),電視台老闆
- 華特·沙勒斯(Walter Salles),電影導演
- 濟科,足球運動員及教練
教育
葡萄牙語是巴西官方的國家語言,因此也是里約熱內盧學校教授的主要語言。英語和西班牙語也是教育官方課程的一部分,此外里約熱內盧也設有國際學校,如里約熱內盧美國學校、仁慈聖母學校、SIS 瑞士國際學校等。[74]
教育機構
里約熱內盧設有超過137所高等學府、國立大學、私立大學、研究所等。巴西教育部已在里約認證了大約99所高等院校。其中城市最知名的大學是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UERJ)它是巴西最大的聯邦大學,也是巴西卓越的教學和研究中心之一。其他著名的大學包含里約熱內盧州聯邦大學(UNIRIO);里約熱內盧州立大學(UERJ);里約熱內盧聯邦農村大學(UFRRJ);弗魯米嫩塞聯邦大學(UFF);里約熱內盧天主教大學(PUC-Rio);熱圖利奧•瓦加斯基金會(FGV);軍事工程學院(IME);里約熱內盧電子科學高等技術學院(IST-Rio);宣傳與營銷學院(ESPM);巴西物理研究中心(CBPF);國家純粹與應用數學研究所(IMPA);里約熱內盧高等教育學院 (ISERJ) 和里約熱內盧聯邦科技教育中心(CEFET/RJ)。[75][76][77]
友好城市
姐妹城市
里約熱內盧與下列城市結成姊妹城市:
- 葡萄牙 阿加尼爾[78]
- 美國 亞特蘭大[79]
- 阿塞拜疆 巴庫[80]
- 西班牙 巴塞隆拿[80]
- 中國 北京[81]
- 黎巴嫩 貝魯特[82]
- 葡萄牙 布拉加[83]
- 阿根廷 布宜諾斯艾利斯[84]
- 南韓 釜山[85]
- 南非 開普敦[80]
- 摩洛哥 卡薩布蘭卡[86]
- 德國 科隆[80]
- 葡萄牙 基馬拉斯自治市[87]
- 中國 貴陽[88]
- 土耳其 伊斯坦堡[80]
- 烏克蘭 基輔[89]
- 日本 神戶[90]
- 巴基斯坦 拉哈爾[91]
- 葡萄牙 里斯本[92]
- 英國 利物浦[93]
- 西班牙 馬德里[94]
- 法國 蒙彼利埃[95]
- 法國 尼斯[96]
- 肯雅 奈羅比
- 美國 奧克拉荷馬市[97]
- 葡萄牙 奧良[98]
- 拉馬干[99]
- 俄羅斯 聖彼得堡[100]
- 烏茲別克 撒馬爾罕[101]
- 西班牙 聖克魯斯省[102]
- 葡萄牙 維亞納堡[103]
- 葡萄牙 維塞烏[104]
- 波蘭 華沙[105]
夥伴城市
里約熱內盧與下列城市結成夥伴城市:
伊比利亞美洲首都城市聯盟
里約熱內盧是伊比利亞美洲首都城市聯盟的一部分。[115]
參考
- ^ 2019 population estimates. Brazilian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Statistics (IBGE).. Ibge.gov.br. [30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8).
- ^ It is pronounced [ˈʁi.u d(ʒi) ʒaˈnejɾu] in the variety of Brazilian Portuguese spoken in Rio de Janeiro according to Larousse Concise Dictionary: Portuguese-English, 2008, p. 339.
- ^ Rio de Janeiro: travel guide. [14 Ma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13 June 2015).
- ^ 存档副本. [2007-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2).
- ^ Posição ocupada pelos 100 maiores municípios em relação ao Produto Interno Bruto (PDF). Instituto Brasileiro de Geografia e Estatística (IBGE). 16 December 2008 [16 December 200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19 April 2009).
- ^ The 150 richest cities in the world by GDP in 2005. City Mayors Statistics. 11 March 2007 [8 September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8).
- ^ Assessoria de Comunicação e Imprensa. Universidade Estadual de Campinas (Unicamp). 17 June 2005 [8 September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17 June 2008).
- ^ Veja o ranking das capitais mais violentas do Brasil. www.estadao.com.br. O Estado de Sao Paulo. [31 Octo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1).
- ^ "Rio de Janeiro's Beach Cultur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ayfun King, Fast Track, BBC World News (11 September 2009)
- ^ Rio de Janeiro: Carioca Landscapes between the Mountain and the Sea. UNESCO. 1 July 2012 [1 Jul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7).
- ^ BBC Sport, Rio to stage 2016 Olympic Games. BBC News. 2 October 2009 [4 Octo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3).
- ^ 12.0 12.1 Jorge Couto, 1995, A Construção do Brasil, Lisbon: Cosmos.
- ^ Encyclopedia of Consumption and Waste: The Social Science of Garbage. [2016-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8).
- ^ Where is Rio de Janeiro?. Riobrazilblog.com. 8 March 2011 [12 March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5 November 2013).
- ^ Rio de Janeiro – History.com Articles, Video, Pictures and Facts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2 August 2011.
- ^ Area Territorial Official. IBGE. [18 July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0) (葡萄牙語).
- ^ Estimativas para 1° de Julho de 2006. IBGE. [18 July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2) (葡萄牙語).
- ^ "Cochicho da Mata" recria floresta dentro da floresta. Instituto de Pesquisas Jardim Botânico do Rio de Janeiro. 7 October 2005 [15 Ma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18 January 2012) (葡萄牙語).
- ^ Parque Estadual da Pedra Branca (PEPB). Governo do Rio de Janeiro. Instituto Nacional do Ambiente. [22 Sept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12 October 2012) (葡萄牙語).
- ^ Afra Balazina. Estudo revela poluição elevada em seis capitais [Study reveals high pollution levels in six capitals]. Folha Online. 21 September 2007 [26 October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1 December 2007) (葡萄牙語).
- ^ Contexto ambiental da Baía de Sepetiba. Observatório Quilombola (OQ). 2001 [26 October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1 May 2013) (葡萄牙語).
- ^ Agência Brasil. Lagoa Rodrigo de Freitas estará despoluída até 2014, diz secretário [Rodrigo de Freitas Lagoon will be unpolluted until 2014, says secretary]. O Estado de S. Paulo. 18 May 2010 [18 Nov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18 May 2013) (葡萄牙語).
- ^ For rowers in Rio's Olympic water, it's all about avoiding the splash. Chicago Tribune. [8 Ma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0).
- ^ Alvares, Clayton Alcarde; Stape, José Luiz; Sentelhas, Paulo Cesar; de Moraes Gonçalves, José Leonardo; Sparovek, Gerd. Köppen's climate classification map for Brazil. Meteorologische Zeitschrift (E. Schweizerbart'sche Verlagsbuchhandlung). 2013, 22 (6): 711–728. Bibcode:2013MetZe..22..711A. doi:10.1127/0941-2948/2013/0507.
- ^ Hail falls in Rio de Janeiro's West Zone and Baixada Fluminense. Globo News. 12 March 2012 [15 March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 February 2015) (葡萄牙語).
- ^ Chuvinha de granizo – Nova Iguaçu 18-2-2013 [Little hail shower – Nova Iguaçu, 18 February 2013]. YouTube. 18 February 2013 [26 August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1) (葡萄牙語).
- ^ As hail falls, Rio enters a warning interval. G1. 28 January 2015 [2 Febr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1) (葡萄牙語).
- ^ Brazil drought crisis leads to rationing and tensions. The Guardian. 5 September 2014 [2 Febr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1).
- ^ Brazil's worst drought in history prompts protests and blackouts. The Guardian. 23 January 2015 [2 Febr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1).
- ^ Paraíba do Sul River might not have enough water to rescue São Paulo's Sistema Cantareira. G1. 1 February 2015 [2 Febr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1) (葡萄牙語).
- ^ Com sensação térmica de 48°C, cariocas se refugiram do calor nas praias [Feeling like 48°C, cariocas bathe in beaches trying to escape from the heat]. G1. 23 February 2010 [25 June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6 February 2010) (葡萄牙語).
- ^ Sensação térmica no Rio de Janeiro chega a 50°C nesta terça-feira [Rio de Janeiro will be feeling like 50°C this Tuesday]. Yahoo! Notícias. 25 December 2012 [25 June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6) (葡萄牙語).
- ^ Sensação térmica no Rio ultrapassa os 50 graus [Rio de Janeiro's feels like is now greater than 50 celsius]. Rede TV!. 20 February 2013 [25 June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13 December 2013) (葡萄牙語).
- ^ Sensação térmica no Rio chega aos 51 graus, diz pesquisa do Inpe [Feels like in Rio gets in 51 celsius mark, according to research]. O Globo. 3 January 2014 [12 Januar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1) (葡萄牙語).
- ^ Temperatura Mínima (°C). Brazili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teorology. 1961–1990 [8 Sept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8 August 2014) (葡萄牙語).
- ^ Temperatura Máxima (°C). Brazili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teorology. 1961–1990 [8 Sept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8 August 2014) (葡萄牙語).
- ^ Temperatura Média Compensada (°C). Brazili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teorology. 1961–1990 [8 Sept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8 August 2014) (葡萄牙語).
- ^ Precipitação Acumulada Mensal e Anual (mm). Brazili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teorology. 1961–1990 [8 Sept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8 August 2014) (葡萄牙語).
- ^ Temperatura Mínima Absoluta (ºC). Brazili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teorology (Inmet). [8 September 2014].[失效連結]
- ^ Temperatura Máxima Absoluta (ºC). Brazili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teorology (Inmet). [8 September 2014].[失效連結]
- ^ Número de Dias com Precipitação Maior ou Igual a 1 mm (dias). Brazili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teorology. [8 Sept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7 August 2014).
- ^ Insolação Total (horas). Brazili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teorology. [8 Sept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8 August 2014).
- ^ Umidade Relativa do Ar Média Compensada (%). Brazili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teorology. [8 Sept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8 August 2014).
- ^ Rio Reveillon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13 October 2007.
- ^ Engelbrecht Ferreira, Daniel Ernesto. Poluição afeta Pedra Branca. O Globo. April 2005 [18 July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7 October 2007) (葡萄牙語).
- ^ Forgan, Duncan. World's best city beaches #2. CNNGo.com. 23 May 2012 [31 Octo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1 September 2012).
- ^ "Reinventing Rio"[1]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17 June 2011., Alan Riding, September 2010, Smithsonian
- ^ Inea – Portal. www.inea.rj.gov.br. [25 Nov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9).
- ^ [PDF] Trail Guide of Pedra Branca State. [2022-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1).
- ^ History of economy. Ibge.gov.br. [17 April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3 January 2010).
- ^ Economist. Comparing Brazilian states with countries. Magazine (Economist). 30 August 2011 [3 Octo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10).
- ^ Cidade – Protected Planet. [14 Ma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5 February 2015).
- ^ Rio de Janeiro %28city%29. Gold.dreab.com. [12 March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6 April 2012).
- ^ About BCG – Rio de Janeiro. [14 Ma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1).
- ^ IBGE – Economy of Rio de Janeiro. Sidra.ibge.gov.br. [17 April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4).
- ^ Tourism in Rio. Portalemfoco.com.br. [17 April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6 July 2011).
- ^ Rio de Janeiro será a capital do petróleo entre os dias 13 e 16 de setembro – Agricultura |RuralBR. Agricultura.ruralbr.com.br. [12 March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5 November 2013).
- ^ DataViva. "2014 Brazilian Trade by Municipalit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DataViva, Retrieved on 17 June 2015.
- ^ DataViva. "Exports by Product for Rio de Janeiro (2014)"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18 June 2015., DataViva, Retrieved 17 June 2015.
- ^ DataViva. "International Trade by Section for Rio de Janeiro (2014)"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18 June 2015., DataViva, Retrieved 17 June 2015.
- ^ per capita income. Rio de Janeiro, Brazil: IBGE. 2005 [21 July 2009]. ISBN 85-240-3919-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0-07-01) (葡萄牙語).
- ^ Worldwide Cost of Living survey 2011 – Top 50 cities: Cost of living ranking. Mercer. 12 July 2011 [22 Jul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5 July 2011).
- ^ SP é a 10ª cidade mais cara do mundo para estrangeiros; RJ é a 12ª. UOL Noticias. 12 July 2011 [22 Jul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5) (葡萄牙語).
- ^ Rio de Janeiro lidera lista de hotéis mais caros do País. UOL Noticias. 23 March 2011 [22 Jul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8) (葡萄牙語).
- ^ Rio de Janeiro is the main tourist destination in the South Hemisphere. 29 January 2010 [11 Februar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18 November 2015).
- ^ Flickr roger4336. Rio de Janeiro. TouristLink. [14 Ma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9).
- ^ Boniface, Brian G.; Cooper, Christopher P. Worldwide destinations casebook: the geography of travel and tourism . Butterworth-Heinemann. 2005: 233–35. ISBN 0-7506-6440-1.
- ^ Do G1 RJ. G1 – Rio recebe quase 1 milhão de turistas homossexuais por ano, diz pesquisa – notícias em Rio de Janeiro. G1.globo.com. 24 November 2011 [31 Octo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 July 2013).
- ^ World Travel Awards. 2011 [11 Februar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7).
- ^ 70.0 70.1 FBN Summit. [14 Ma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8 March 2015).
- ^ Coming Soon page. [14 Ma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3 April 2015).
- ^ 存档副本. [2007-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04).
- ^ Rio de Janeiro Public Transportation Statistics. Global Public Transit Index by Moovit. [19 June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1). Material was copied from this source, which is available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 ^ International Schools in Rio de Janeiro. International Schools Database. [22 September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1).
- ^ Pati, Camila. As 18 melhores universidades do Brasil em 2015 - EXAME.com. abril.com.br. (原始內容存檔於16 October 2015).
- ^ QS University Rankings: Latin America 2015. topuniversities.com. 28 May 2015 [2022-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2).
- ^ OnLine – Hospedagens e Desenvolvimento de Web Sites. Faculdades reconhecidas pelo MEC, Vestibular, Apostilas, Universitário, Profissão, Professor. Ser Universitário. [14 Ma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3).
- ^ Acordos de Geminação. cm-arganil.pt. Arganil. [22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1) (葡萄牙語).
- ^ Home Page. atlantariofoundation.org. Atlanta Rio de Janeiro Sister Cities Foundation. [22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1).
- ^ 80.0 80.1 80.2 80.3 80.4 Rio + Internacional 2009–2012 / 2013–2016. rio.rj.gov.br. Rio de Janeiro: 14. [22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4) (葡萄牙語).
- ^ Sister Cities. ebeijing.gov.cn. Beijing. [2 Februar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 February 2020).
- ^ Rio-Beirut project to link up sister cities' initiatives. anba.com.br. Brazil-Arab News Agency (ANBA). 14 March 2019 [22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8).
- ^ Geminações. cm-braga.pt. Braga. [22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14 March 2016) (葡萄牙語).
- ^ Convenios Internacionales. buenosaires.gob.ar. Buenos Aires. [22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3) (西班牙語).
- ^ List of Sister Cities. english.busan.go.kr. Busan Metropolitan City. [22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6).
- ^ Rio and Casablanca are sister cities. anba.com.br. Brazil-Arab News Agency (ANBA). 16 August 2010 [22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8).
- ^ Cidades. cm-guimaraes.pt. Guimarães. [22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1) (葡萄牙語).
- ^ Sister Cities. chinadaily.com.cn. Guiyang. [22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8).
- ^ Перелік міст, з якими Києвом підписані документи про поріднення, дружбу, співробітництво, партнерство (PDF). kyivcity.gov.ua. Kyiv. 15 February 2018 [22 May 202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01-28) (烏克蘭語).
- ^ About Kobe. global.kobe-investment.jp. Global Kobe Investment. [22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8).
- ^ Lei nº 6.105/2016. camara.rj.gov.br. Rio de Janeiro. 29 November 2016 [22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6 August 2020) (葡萄牙語).
- ^ Acordos de geminação. lisboa.pt. Lisboa. [22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3 February 2020) (葡萄牙語).
- ^ Liverpool China Sister City Partnerships. trueeducationpartnerships.com. True Education Partnerships. [22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1).
- ^ Agreements with cities. madrid.es. Madrid. [22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0).
- ^ Jumelages. montpellier.fr. Montpellier. [22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6) (法語).
- ^ La Déclaration de Nice signée par la Ville de Rio de Janeiro. nice.fr. Nice. [22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8) (法語).
- ^ Our Cities. sistercitiesokc.org. Sister Cities OKC. [22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1).
- ^ Geminação entre cidades de Olhão e Rio de Janeiro vai avançar. regiao-sul.pt. DiariOnline Região Sul. 9 January 2018 [22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8) (葡萄牙語).
- ^ ערים תאומות. ramat-hasharon.muni.il. Ramat HaSharon. [22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1) (希伯來語).
- ^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 и межрегиональные связи. gov.spb.ru. Federal city of Saint Petersburg. [22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05) (俄語).
- ^ Samarkand and Gyeongju become sister cities. uzdaily.uz. UZ Daily. 3 August 2013 [22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8).
- ^ Santa Cruz de Tenerife. arandadeduero.es. Aranda de Duero. [22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1) (西班牙語).
- ^ Relações internacionais / cooperação. cm-viana-castelo.pt. Viana do Castelo. [22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1) (葡萄牙語).
- ^ Cidades Geminadas com Viseu. cm-viseu.pt. Viseu. [22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1) (葡萄牙語).
- ^ Miasta partnerskie Warszawy. um.warszawa.pl. Warsaw. [22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7 May 2021) (波蘭語).
- ^ Lei Ordinária. [14 Ma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6).
- ^ Lei Ordinária. [14 Ma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6).
- ^ Lei Ordinária. [14 Ma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4).
- ^ Lei Ordinária. [14 Ma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4).
- ^ Mairie de Paris. Les pactes d'amitié et de coopération. [14 Ma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17 January 2013).
- ^ Lei 1383/89 – Lei nº 1383 de 10 de maio de 1989. JusBrasil. [14 Ma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9 April 2015).
- ^ Lei Ordinária. [14 Ma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6).
- ^ Anabailao. [10 August 2015].[永久失效連結]
- ^ Partner cities. Yerevan Municipal Government. [18 April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9).
- ^ Ciudades miembro. ciudadesiberoamericanas.org. Unión de Ciudades Capitales Iberoamericanas. [22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1) (西班牙語).
外部連結
- 遊戲
- Template:Gangstar rio里約熱內盧聖徒之城
- 官方網站
- 教育
- CGMAX - Computer Graphics University at Rio de Janeiro
- UVA-Ri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Veiga de Almeida University of Rio de Janeiro
- PUC-Ri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the Pontifical University of Rio de Janeiro
- UFRJ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ederal University of Rio de Janeiro
- UFRRJ Rural Federal University of Rio de Janeiro
- UERJ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University of Rio de Janeiro State
- UEZ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West Zone State University
- UNIRI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Federal University of Rio de Janeiro State
- UCA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Universidade Candido Mendes
- [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Escola Americana do Rio de Janeiro [American School of Rio de Janeiro]
- [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Universidade Estácio de Sá(Estacio de Sa University)
- 圖片
- Images of Rio—Hundreds of images from the 1920s to the present
- 相片指南visual impressions of "a cidade maravilhosa"
- Corcovado Immersive Virtual Tou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旅遊
- 維基導遊上有關里約熱內盧的旅行指南
- OpenStreetMap上有關里約熱內盧的地理資訊
- Google地圖
- (葡萄牙文) Rio de Janeiro Yellow Pag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The Scandinavian Association in Rio de Janeir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Tourist Information about Rio de Janeiro
- Rio de Janeiro Travel information and pictures
- (葡萄牙文) Maplink - Rio de Janeiro Street Guide and Maps
- (葡萄牙文) Terra Brazil Institute - For finding your way around Tijuca National Park
- (葡萄牙文) 維客旅行上的里約熱內盧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