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討論:格式手冊/化學
維基百科:格式手冊/化學
維基百科:格式手冊/化學草稿供大家參考集思廣議,望形成共識後成正式指引。
為方便行政員按照理據和共識做出裁決,此次提案採論點為主,投票為輔的討論形式,希望大家能採下列方式進行討論。
- 第一階段(約一個月)採理據方式列出正反意見,請在#格式手冊/化學理據中列出相關正反理據,第一階段的目標在於形成一份最大共識正式指引的定稿;
- 第二階段(約一個月)僅就有最大共識正式指引的定稿在#格式手冊/化學投票區進行投票,唯進行投票的用戶必需在正反理據加入相關{{anchor}}模版說明其對正反理據的判斷,如此才能方便行政員按照理據和共識做出裁決
格式手冊/化學理據
- 在首句應納入化學符號或化學式
- 贊成理據:國際通用。
- 用戶❦‽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5日 (五) 19:12 (UTC)同意;
- 反對理據:(請加入理據)。
- 用戶 蘇州宇文宙武 2015年6月6日 (六) 11:43 (UTC)留言反對:hanteng「...,甚為可恥」(蘇州未提供對事不對人理據) 見#蘇州宇文宙武。
- 贊成理據:國際通用。
- 在信息框中的enname使用IUPAC名稱
- 贊成理據:IUPAC名稱為國際通用之英文名。
- 用戶❦‽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5日 (五) 19:12 (UTC)同意;
- 反對理據:(請加入理據)。
- 用戶 蘇州宇文宙武 2015年6月6日 (六) 11:43 (UTC)留言反對:hanteng「...,甚為可恥」(蘇州未提供對事不對人理據) 見#蘇州宇文宙武。
- 贊成理據:IUPAC名稱為國際通用之英文名。
- 首句中,按照Wikipedia:命名常規關於外文的指引,可以酌情納入IUPAC名稱;
- 贊成理據:IUPAC名稱為國際通用之英文名,而在中國及台灣的化學專家也都表達#IUPAC名稱的優先性。
- 用戶❦‽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5日 (五) 19:12 (UTC)同意;
- 反對理據:(請加入理據)。
- 用戶 蘇州宇文宙武 2015年6月6日 (六) 11:43 (UTC)留言反對:hanteng「...,甚為可恥」(蘇州未提供對事不對人理據) 見#蘇州宇文宙武。
- 贊成理據:IUPAC名稱為國際通用之英文名,而在中國及台灣的化學專家也都表達#IUPAC名稱的優先性。
- 關於化學元素條目首句中,按照Wikipedia:命名常規關於外文的指引,除了可以酌情納入IUPAC名稱,亦可酌情納入和有化學符號直接關係的拉丁文。
- 贊成理據:在中國及台灣的化學專家也在表達#IUPAC名稱的優先性後,亦對使用拉丁文做為酌情補充表達正面看法。
- 用戶❦‽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5日 (五) 19:12 (UTC)同意;
- 反對理據:(請加入理據)。
- 用戶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2015年6月6日 (六) 11:43 (UTC)留言反對:hanteng「...,甚為可恥」(蘇州未提供對事不對人理據) 見#蘇州宇文宙武。
- 贊成理據:在中國及台灣的化學專家也在表達#IUPAC名稱的優先性後,亦對使用拉丁文做為酌情補充表達正面看法。
- 在提案人擅自主張的情況下統統(-)反對:自己的方案沒有通過就另開方案,變着法子推銷自己的方案,不尊重投票結果,輸打贏要,甚為可恥。如果一定要制定相關方針指引,應以兩次投票結果為準,而非個人擅自原創總結,強姦民意。——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1:43 (UTC)
- 條目討論那邊hanteng君對自己開的投票的結果還沒有什麼承認,就直接跑到方針這邊來強推自己的主張,要是這麼玩,條目探討頁面可以直接保留作歷史頁面算了,大家辛辛苦苦花了那麼長時間投的票說不管就不管,社群共識什麼的竟然可以說無視就無視,真的是醉。在hanteng君承認那邊的投票結果之前,這裏堅決(-)反對任何繞過共識強推自己觀點的行為。--門可羅雀的霧島診所歡迎光臨神社的羽毛飄啊飄 2015年6月6日 (六) 12:04 (UTC)
- (-)反對Hanteng「父不允則求母」。---Zwd626(留言)歡迎參與第十三次動員令籌備及地理學專題 2015年6月12日 (五) 09:23 (UTC)
格式手冊/化學投票區
(請耐心等待#格式手冊/化學理據形成最大共識)
IUPAC名稱的優先性
根據以下專家的說法,IUPAC名稱在化學相關條目具有優先性:
- 位於台灣的國家教育研究院(國教院)化學名詞委員會一致傾向於採用IUPAC的版本(Alfredo ougaowen詢問的結果)
- 北大化學教授王穎霞(一直參與關於化學名詞的修訂和新元素命名審核工作,所以主要關注中文命名的原則及IUPAC的命名):若本人主編一本讀者設定在非化學專業大學知識水平的化學專業術語的字典或百科全書,「採用IUPAC/IUPAP的建議名稱就行,沒必要用拉丁文。」元素歷史介紹如涉及到拉丁文,那介紹一下拉丁文無妨。
- 位於台北的中國化學會(CSLT)理事長陶雨臺博士的回信:
感謝您對本會的肯定。就您的問題本會回覆如下:從教育及知識推廣的角度,我們的作法會以IUPAC的建議名稱為優先。如果內容有化學史等等,有拉丁文也很不錯。
--❦‽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5日 (五) 19:22 (UTC)
化學專業術語投票
雖然我還是傾向共識決而不是投票,但為了避免部份維基編輯反智的行為造成中文維基的笑話,我嚴肅的簡要提案:
投票規則我照抄User:蘇州宇文宙武的規則:
- 公示一天(以這個時間點[1]開始計時),24小時後開始投票,體現公平公正公開。投票不設反對票,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投票人的投票資格為自動確認用戶資格,即以投票發起一刻計算,在中文維基百科註冊滿7天,並有至少50次修改行為;每人限投一票,不得使用傀儡參與投票,否則有關帳戶將很可能被封禁。有需要時會進行用戶查核。投票為期兩個星期。
- 註:此投票結束時間為(UTC+0)2015年5月30日 (六) 10:03 ,也即北京時間的18:03。
hanteng提案
在化學相關條目,首句可以(非必要)提供化學專業術語,在條目標題後以括號納入專業術語,可包括國際專業學會的控制詞彙及國際通用的化學符號、分子式等等,以專業權威、控制詞彙表、及避免地域中心為主要考量。
示範例子如下(IUPAC名稱僅為國際通用專業術語之一,若有其他符合要件的專業術語,亦可納入,不限IUPAC):
- 鐵(IUPAC名:iron),化學符號為Fe(拉丁語:ferrum).........(說明:只納入IUPAC名於括號中可)
- 二氧化碳(IUPAC名:carbon dioxide),分子式為CO2.........(說明:只納入IUPAC名於括號中可)
- 鐵(IUPAC名:iron,化學符號 :Fe).........(說明:將化學符號也納入括號中亦可)
- 二氧化碳(IUPAC名:carbon dioxide,分子式:CO2).........(說明:將分子式納入括號中亦可)
補充說明:此方案文字僅規範「可以」提供化學專業術語事項,至於細部如何處理,按各別條目及各維基編輯按常規以討論出共識決定,#SzMithrandir的提案以及鋼琴小子的建議案分別整理了一套相容的細部建議(非規範)可以做為具體實踐及討論的初步參考。
下面請投票:
- (+)支持:提案人票,回歸知識及專業術語,採國際通用標準、避免地域中心及無謂的中文v英文(假)爭議,以促進知識的書寫、流通、及交換。--❦‽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7日 (日) 05:50 (UTC)
- (+)支持:Hanteng的論證非常完整且具國際觀點,提出高質量的可靠來源,就蘇州所堅持見解一一充分回應,相當清晰。此提案,是目前方案中,在下認為最好、且道理上能說清楚的。支持,並敬佩Hanteng的超級耐心、非常修養。Wetrace 歡迎參與WP:人權專題(留言) 2015年5月20日 (三) 01:30 (UTC)
- (+)支持:列出通行國際標準。--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5年5月20日 (三) 05:13 (UTC)
- (+)支持:應在首段標註擁有特殊地位的IUPAC英文命名,這是公正、客觀的標準,不存在英文中心的問題。具體原因請見SzMithrandir提案的討論區。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5月20日 (三) 08:36 (UTC)
- (+)支持。--Mewaqua(留言) 2015年5月20日 (三) 11:40 (UTC)
- (+)支持。--Zetifree(留言) 2015年5月20日 (三) 13:37 (UTC)
- (+)支持:基於Yinweichen的意見;我的方案可以被hanteng的方案接受。--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0日 (三) 19:06 (UTC)
- (+)支持:國際通用標準,且並不排斥拉丁文的存在。我所有的物理與化學專業的同學都不贊同以拉丁文取代IUPAC名,但也請雙方不要以「反智」「鬧劇」互相攻擊,請善意推定。-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5月21日 (四) 06:58 (UTC)
- (+)支持:IUPAC名就是國際標準,不存在地域中心問題,而拉丁語有需要時標一下無妨。-Choihei(留言) 2015年5月22日 (五) 03:11 (UTC)
- (+)支持,這顯然是一個較合理和彈性的方案,IUPAC是國際機構,是權威的,正如SI Unit一樣。另認同上述意見,拉丁原文在一定情況可用作標註,例如在IUPAC名字不同時用作讓讀者理解化學符號的來源 (如下面的Fe不是由Iron產生、Gold是Au、銅是Cu等等),總之未能從IUPAC名聯繫的化學符號便可考慮標註拉丁文 (但並非必然,還是應以IUPAC為主、拉丁僅為輔)。--JK~搵我 2015年5月22日 (五) 07:31 (UTC)
- 感謝 Choihei 和 JK的理據和意見,和專家看法相符,在此順帶說明一事,本人方案並沒有禁止在首句標註拉丁文或原文,但蘇的方案的確禁止/排除了IUPAC命名在首句/導言出現,我已於數處點出蘇的前提錯誤之處,請小心不要被誤導去支持蘇的方案,因為該方案會限制其他編輯使用IUPAC名稱在首句說明專業術語的需要。--❦‽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2日 (五) 10:15 (UTC)
- (+)支持,意見同SzMithrandir。Luuva(留言) 2015年5月22日 (五) 18:18 (UTC)
- (+)支持,支持此方案。--春日クリス 敲敲 2015年5月23日 (六) 08:50 (UTC)
- (+)支持,按照現在的文本,我會支持。但是如果什麼時候變成了首段一定要加IUPAC名,我會反對。另外對chromium一類的元素,可以不加注語言是英語還是拉丁語。--William915(與我討論) 2015年5月24日 (日) 01:27 (UTC)
- @William915:別擔心,一定要加IUPAC名的地方最多只是信息框,不管是SzMithrandir還是Yinweichen|鋼琴小子都有提細部行動案建議什麼時候不應該加,什麼時候應該加,我個人相信個別的編輯在個別條目應可以形成一些共識,必要性與否是可以進一部細緻討論的。--❦‽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5日 (一) 21:05 (UTC)
- (+)支持:僅僅是為了條目。另請雙方停止為爭論而爭論,這是探討,不是辯論,更不是駁倒對方,萬事也要理性和平的行事,抑制名為憤怒的心魔。--bilibiliξGespräch 2015年5月26日 (二) 15:35 (UTC)
- (+)支持:採用國際標準--太刻薄(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04:34 (UTC)
- (+)支持:可採北大教授說法。--拆哪(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10:40 (UTC)
- (+)支持:英文作品可融入中國元素(蘇州大學刊),英文元素名可融入中國作品。--海上花列傳(留言) 2015年5月29日 (五) 11:40 (UTC)
- (+)支持:可依中國大百科全書. --魯秘(留言) 2015年5月29日 (五) 23:10 (UTC)
- (+)支持:不排擠寫入拉丁文的前題下改投票,借鏡中國大百科全書的寫法。--護國大將軍(留言) 2015年5月30日 (六) 06:38 (UTC)
討論區
- (!)意見:只是現在已經有投票了,這樣做是不是有些浪費社群資源啊?會有人覺得有輸打贏要之嫌的。閣下是不是考慮一下在原投票下面提出自己的意見呢?--1=0,歡迎參與WP:模仿專題 2015年5月16日 (六) 11:42 (UTC)
- (:)回應:@Alexander_Misel:只是投票的重要根據Berzelius以拉丁文命名元素現在看來不是事實,閣下編輯過數學類條目應該知道爆炸原理吧?基於錯誤事實的投票已無任何意義。既然這個投票是你最先提出的,而且你提出的也不僅僅是條目首句的格式,接下來何去何從你給個建議吧。128.112.17.154(留言) 2015年5月17日 (日) 02:13 (UTC)
- (:)回應:你把我誤認為是提案者了,@Hanteng:請Hanteng(真正的提案者)做出回應。--1=0,歡迎參與WP:模仿專題 2015年5月17日 (日) 02:28 (UTC)
- @Alexander_Misel:我指的是第一個(蘇州的)投票,如有誤解請原諒。另外請留意上面提出的新證據證明Berzelius並未統一用拉丁文命名化學元素,請獨立思考判斷後再回應該投票以及化學格式手冊其他項目的落實方式。128.112.17.154(留言) 2015年5月17日 (日) 02:49 (UTC)
- Berzelius以拉丁文命名元素現在看來不是事實?你不要自說自話好不好?——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17日 (日) 02:38 (UTC)
- Berzelius以拉丁文統一命名元素的說法,是蘇州根據1988年《中學化學教學參考》 出版的一篇科普文化學元素命名趣談,蘇州 至今不放棄這說法,但也沒有其他更好的獨立來源佐證。我找到的根本判斷來源是2013 年《BBC Science》科普文The periodic table: how elements get their names,〈週期表:元素如何被命名〉則Wikipedia:互助客棧/條目探討不但提出更現代的說法,是IUPAC從1947年起有權責批淮元素名稱,為每一個元素決定國際通用的單一符號,並且裏面還有更多事實挑戰了Berzelius以拉丁文統一命名元素的說法。詳見#蘇州不敢承認錯誤,IUPAC從1947年起有權責批淮元素名稱,包括之前有150年沒有辦法統一命名的元素41。--❦‽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7日 (日) 09:11 (UTC)
- (:)回應:你把我誤認為是提案者了,@Hanteng:請Hanteng(真正的提案者)做出回應。--1=0,歡迎參與WP:模仿專題 2015年5月17日 (日) 02:28 (UTC)
- (:)回應:@Alexander_Misel:只是投票的重要根據Berzelius以拉丁文命名元素現在看來不是事實,閣下編輯過數學類條目應該知道爆炸原理吧?基於錯誤事實的投票已無任何意義。既然這個投票是你最先提出的,而且你提出的也不僅僅是條目首句的格式,接下來何去何從你給個建議吧。128.112.17.154(留言) 2015年5月17日 (日) 02:13 (UTC)
- (!)意見,首先非常感謝hanteng君在在下的討論頁留言,邀請在下前來參與討論。不過既然原有的討論已經進行了這麼長時間,hanteng君直接要求撤銷原有討論,確實有點浪費社群資源。關於這一點,在之前的討論中曾有人提出的暫停投票的問題山在下已經做出過回復,這裏就不再多說了。之前的投票在在下看來並沒有什麼不妥的地方,無論是暫停、撤銷還是收回觀點個人認為都是不必要的,有新觀點直接在原投票下提出參與討論就好了嘛。如果哪位對這一點有什麼異議,請恕在下忙於日常生活,將無法及時回復。鞠躬。--門可羅雀的霧島診所歡迎光臨神社的羽毛飄啊飄 2015年5月16日 (六) 12:58 (UTC)
- 這投票看來不只含化學元素,還包括其他如化合物的條目。--1.214.91.26(留言) 2015年5月16日 (六) 13:19 (UTC)
- Hanteng不要對投票抱太大期望了,「投票者不給理由任意投票、為特定目的故意投贊成或反對票、基於人情投票的情況常見」——《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會訊》104年4月號。--Mewaqua(留言) 2015年5月16日 (六) 13:33 (UTC)
- 不過Hanteng搜集的一大堆資料不會白費,至少可以在歷史留一個見證,見證若干中文維基百科用戶對特定事物略知皮毛或根本不懂就輕率投票。--Mewaqua(留言) 2015年5月16日 (六) 18:09 (UTC)
- (!)意見-Hanteng應該是「不得已」才提案...。還牽扯到「中文百科能否使用英文」。另外,從Hanteng的說明,在下看到,另一方的作法或有「以中國大陸特定觀點的地域中心」的情形。另外,在下也在此一併強調:中文維基百科條目應當仍可使用「英文」,教科書、百科使用「外文」是很常見的事,也有助於學術上的嚴謹。Wetrace 歡迎參與WP:人權專題(留言) 2015年5月16日 (六) 21:44 (UTC)
- 不過Hanteng搜集的一大堆資料不會白費,至少可以在歷史留一個見證,見證若干中文維基百科用戶對特定事物略知皮毛或根本不懂就輕率投票。--Mewaqua(留言) 2015年5月16日 (六) 18:09 (UTC)
回應各位,@Alexander_Misel:、@128.112.17.154:、@霧島聖:、@1.214.91.26:、@Mewaqua:、@Wetrace:
- 範圍:此投票案包括所有化學相關條目(包括如鹽酸),且專提「術語」及國際通用為原則,避免中文v英文的問題,而着重知識的globalize避免地域中心,像鹽酸其IUPAC命名就和英文不同[2]。這是範圍比蘇案廣,但作法比蘇案軟的提案,相當不同,所以請投票,本人並沒有浪費社群資源。
- 英文v術語問題:IUPAC的命名不是英文,是國際化學專業學會產生出來的國際通用術語。
- 事實錯誤:#蘇州不敢承認錯誤,IUPAC從1947年起有權責批淮元素名稱,包括之前有150年沒有辦法統一命名的元素41。
--❦‽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7日 (日) 05:46 (UTC)
- @hanteng:那麼金、銀、鐵呢?也請你示範一下例子,因為雖然我不知道IUPAC是怎麼對它們命名的,但我只知道大多數人熟知的英文名稱(雖不是最多人使用的語言,但英文畢竟是很強勢的國際共通語言)gold、silver、iron是看不出元素符號Au、Ag、Fe來源的。-游蛇脫殼/克勞棣 2015年5月17日 (日) 09:07 (UTC)
- @克勞棣:,見#新來源證據推倒蘇州的方案的基本論點中BBC Science的報導摘出的BBC-2和BBC-3斷言,這些IUPAC採用了Anglo-Saxon的詞,而元素符號則保留拉丁文源起。至於IUPAC怎麼命名,BBC Science有描述一些程序、組織及刊物,你也可以參考一下。--❦‽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7日 (日) 09:16 (UTC)
- 我是希望你仿照前述鹽酸、二氧化碳、氧、鈇的示範例子,告訴我金、銀、鐵你開頭打算怎麼寫。謝謝!-游蛇脫殼/克勞棣 2015年5月17日 (日) 09:35 (UTC)
- 喔,先說我這提案只是說「首句可以(非必要)提供化學專業術語」,比較嚴的部分是來源,至於怎麼寫只要有來源證明是國際專業通用術語,我覺得就可以加,以上和以下只是IUPAC為例,,
- 字源段落要怎麼寫,此提案並沒有說什麼,個人主張只要有來源去說某個元素的化學符號是拉丁文/希臘文/現代組織縮寫人造命名就應該可以納入。按BBC-1的斷言,化學命名反映了化學知識個別歷史時空的特性,我想此提案只說首句可以加專業劃一無岐義的國際術語通用名稱而已,至於其他字源說明不管是拉丁文/希臘文/現代組織縮寫人造命名,雖然個人傾向放在另一字源段落,但此提案亦沒有禁止其他編輯要加入首句挑明直接相關的字源如:
- 我也不會反對這樣的編輯,但這必需要有可供查證的來源,如[3]。就和我說過的,我的提案#化學專業術語投票若要和蘇的提案相比,範圍更廣(含元素、化合物等化學專業語),編輯要求更軟(首句可以(非必要)提供化學專業術語),來源要求更嚴(包括國際專業學會的控制詞彙及國際通用的化學符號、分子式等等,以專業權威、控制詞彙表、及避免地域中心為主要考量)--❦‽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7日 (日) 09:59 (UTC)
- 補充一下,你可以簡單在此網站查找如鐵:[4],找到IUPAC Name。該資料庫還有一系列元資料和圖檔,其實對條目擴張或有幫助。--❦‽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7日 (日) 10:05 (UTC)
- 我是希望你仿照前述鹽酸、二氧化碳、氧、鈇的示範例子,告訴我金、銀、鐵你開頭打算怎麼寫。謝謝!-游蛇脫殼/克勞棣 2015年5月17日 (日) 09:35 (UTC)
- Hanteng你說的不是特別對。個人覺得,所謂「IUPAC名」來源於習慣,不像動植物的學名是專門規定的。不能把英文硬說成是IUPAC名。你應該說,因為IUPAC現在的實際情況,我們可以很安心的在括號中加入英文,因為英文的通用度/「關注度」(在科學中)是如此之高。但現在你的這種格式是不行的。 鐵(英語:iron),化學符號為Fe(拉丁語:ferrum) 這樣會比較對;注意化學符號放出來,寫在「外面」。--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17日 (日) 14:07 (UTC)
- @SzMithrandir:IUPAC名主要是專業國際共通術語,您可以前往PubChem查的到,是其欄位名為 IUPAC Name,比如說你點這個元素41[5],其3.1.1元資料欄位名就是IUPAC Name,其內容就是niobium。專業國際共通術語的意思就是可以使用在不限於英文的語境下,你可以參考法文維基百科直接用Niobium而不是把其標成英文的作法:fr:Niobium,可見IUPAC的國際共通性。至於IUPAC名是否只是習慣名,我想不是,IUPAC名的確是「像動植物的學名是專門規定的」,你可以參看#新來源證據推倒蘇州的方案的基本論點摘出的BBC-5到BBC-10斷言,你會發現的確元素的命名現在是專門由IUPAC規定的。化學符號我建議寫在裏面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單一符號現在也是專門由IUPAC規定的,這樣下註腳比較簡單,若你覺得要把化學符號放在外面我也不是很在意,我的提案只有規定可以事項,沒有規定否定事項,以下也都可以:
- --❦‽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7日 (日) 14:46 (UTC)
- @克勞棣:,見#新來源證據推倒蘇州的方案的基本論點中BBC Science的報導摘出的BBC-2和BBC-3斷言,這些IUPAC採用了Anglo-Saxon的詞,而元素符號則保留拉丁文源起。至於IUPAC怎麼命名,BBC Science有描述一些程序、組織及刊物,你也可以參考一下。--❦‽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7日 (日) 09:16 (UTC)
- 目前大家都認可。@hanteng:能否稍微修改一下你的提案,以吸收眾人的合理建議?128.112.17.154(留言) 2015年5月17日 (日) 22:20 (UTC)
- 「目前大家都認可」?你不要自說自話好不好?都認可的話為什麼Hanteng的方案到現在只有他自己支持?——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18日 (一) 01:34 (UTC)
- 請不要偷換概念,我是說大家都同意我上面說的那個方案,那個正是在hanteng原來的方案基礎上吸收大家的合理意見改進的。另外我說的目前是指我發言的時候,我可無法預言Shizhao會有自己的意見。128.112.17.154(留言) 2015年5月18日 (一) 02:36 (UTC)
- 已修,請投票。--❦‽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8日 (一) 08:27 (UTC)
- 請不要偷換概念,我是說大家都同意我上面說的那個方案,那個正是在hanteng原來的方案基礎上吸收大家的合理意見改進的。另外我說的目前是指我發言的時候,我可無法預言Shizhao會有自己的意見。128.112.17.154(留言) 2015年5月18日 (一) 02:36 (UTC)
標IUPAC名的質疑和理據
- 為什麼要標出IUPAC名這個奇怪的東西?在中文語境裏,都是用的中文命名法命名的方式來稱呼?元素的話「鐵(化學符號:Fe)」就行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5月18日 (一) 02:08 (UTC)
- 閣下意思是既不要英文也不要拉丁文?這個我也可以接受。另外閣下能否將提案填在上面以供大家討論呢?128.112.17.154(留言) 2015年5月18日 (一) 02:36 (UTC)
- 為什麼要標出IUPAC名這個奇怪的東西?在中文語境裏,都是用的中文命名法命名的方式來稱呼?元素的話「鐵(化學符號:Fe)」就行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5月18日 (一) 02:08 (UTC)
- (!)意見:管理員User:Shizhao已經將Hanteng的投票公示刪除([6]),所以Hanteng製造的這個鬧劇沒有必要繼續下去了,大家都散了吧。——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18日 (一) 03:27 (UTC)
- 這很正常,公示已經結束了嘛,有什麼大驚小怪的?128.112.17.154(留言) 2015年5月18日 (一) 03:31 (UTC)
- 那就繼續好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18日 (一) 04:41 (UTC)
- 這很正常,公示已經結束了嘛,有什麼大驚小怪的?128.112.17.154(留言) 2015年5月18日 (一) 03:31 (UTC)
- @Shizhao:IUPAC命名的全球權威性,說明IUPAC有最終裁決權,裁決誰發現及誰命名,並產出國際認可的標準術語(the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standard nomenclature)。關於標準術語是否國際認可,若不信本人最近增修的化學元素內容及來源,請洽IUPAC會員中國化學會求答案。按維基方針,術語不可濫用,但出現在條目內文出現一次,及在適當的元資料欄位出現,有助於開放知識的open linked data的發展,若有相關疑問可以問我,不信我可以問Wikipedia研究論壇。--❦‽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8日 (一) 08:17 (UTC)
- IUPAC命名寫在信息框裏就好了。這裏並未否認IUPAC的權威性,只是在中文語境下,中文有一套自己的,根據IUPAC規範的命名規則,而且中文語境下,幾乎不會直接用IUPAC名,而是用中文名。這和物種的情況是完全不一樣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5月19日 (二) 01:24 (UTC)
- @Shizhao:所以就你之前發言,你是建議什麼拉丁文、IUPAC都不要寫入首句,寫入化學符號就可以,而現在你建議IUPAC寫入信息框,是吧?那你對蘇堅持的辭海拉丁文有什麼建議?不要寫?納入信息框? --❦‽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9日 (二) 05:44 (UTC)
- IUPAC命名寫在信息框裏就好了。這裏並未否認IUPAC的權威性,只是在中文語境下,中文有一套自己的,根據IUPAC規範的命名規則,而且中文語境下,幾乎不會直接用IUPAC名,而是用中文名。這和物種的情況是完全不一樣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5月19日 (二) 01:24 (UTC)
- @Shizhao:的話提醒了我,大部分人不知國際純化學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為何物,更不知道它的縮寫IUPAC啥東東了,對於它的命名也不會想了解,只會想了解化學元素的符號及其來源,而只有化學元素符號是國際通用的,IUPAC規定的只是元素的英文名,並不通用。所以,我已經調整了首段格式,以尋求共識,同時作為妥協,並不反對在正文中加入IUPAC規定的元素的英文名,只要有可靠來源。——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19日 (二) 07:18 (UTC)
- 借用 和平奮鬥救地球 貼的
- Interdivisional Committee on Terminology, Nomenclature and Symbols (ICTNS)說,
「This is a core activity in the area in which IUPAC is recognized as the world authority on chemical nomenclature, terminology, standardized methods for measurements, atomic weights, etc.」。
- @和平奮鬥救地球:,你現在您懂 蘇州宇文宙武 的手法了嗎?--❦‽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9日 (二) 09:11 (UTC)
- 我稍早有批評過 蘇州宇文宙武 的錯誤宣言是反智或無知的宣言,不承認錯誤還繼續堅持錯誤是他的選擇,但是他上面說的
- 大部分人不知國際純化學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為何物
- 對於它的命名也不會想了解
- IUPAC規定的只是元素的英文名,並不通用
- 這些說法是否反智或無知,各位可以公評。--❦‽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9日 (二) 09:15 (UTC)
- 不是化學專業的人如果沒有看到過這個詞,誰會知道IUPAC是啥?不知道當然就不會想了解。IUPAC規定的是元素的英文名是它自己承認的,你沒看Mewaqua給我們的那個pdf麼?——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19日 (二) 15:26 (UTC)
- (!)意見-在下提醒社群用戶,注意在討論時,不應針對「個人」,應尊重文明方針、避免人身攻擊。不同意見者,應提出「實質理由」具體回應。Hanteng那樣完整的理據、理直氣和的討論;能用「鬧劇」來形容?Wetrace 歡迎參與WP:人權專題(留言) 2015年5月20日 (三) 01:34 (UTC)
- (!)意見-是否可以給出IUPAC的漢化簡稱?--老陳(留言) 2015年5月22日 (五) 04:56 (UTC)
- (:)回應@老陳:國際純化學與應用化學聯盟,好像沒看過簡稱(國際化聯?)-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5月22日 (五) 05:26 (UTC)
- (!)意見-不知改成這樣如何:鐵(國際名稱:iron,國際符號 :Fe)?--老陳(留言) 2015年5月22日 (五) 05:43 (UTC)
- User:蘇州宇文宙武可能會不同意,因為他認為IUPAC只規定英文名而非國際名稱。-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5月22日 (五) 08:00 (UTC)
- 感謝幾位@老陳:@和平奮鬥救地球:的討論,針對事項分做說明:
- @SzMithrandir:和我正討論IUPAC的中文名稱和漢化簡稱,這個不一定要用原文,不過目前兩岸譯法好像不太一樣,目前是採UN文件全名,若沒有非地域中心的共同簡稱,那麼先採IUPAC做縮寫簡稱應該也行
- 可考量使用Template:IUPAC(我已美化將IUPAC名幾字變小),像這個{{IUPAC|Wikium}},效果:IUPAC名:Wikium,注意我目前的模版連結是連到此國際純化學和應用化學聯合會#.E5.91.BD.E5.90.8D這樣讀者就可以知道這命名的背景。
- 和平奮鬥救地球考量 蘇州宇文宙武 可能反對是確實的,就看 蘇州宇文宙武 有沒有理性妥協,若他無法理性討論,我們也沒法子納入他的看法,若他可以理性討論,那麼他堅持IUPAC命名非國際名稱(雖然不是正確的),我們也不用要他承認錯誤,就用IUPAC名就可以。--❦‽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2日 (五) 09:21 (UTC)
- (!)意見-不知改成這樣如何:鐵(國際名稱:iron,國際符號 :Fe)?--老陳(留言) 2015年5月22日 (五) 05:43 (UTC)
- (:)回應@老陳:國際純化學與應用化學聯盟,好像沒看過簡稱(國際化聯?)-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5月22日 (五) 05:26 (UTC)
@老陳、和平奮鬥救地球: 剛看到#中國大百科全書作法,或許不標IUPAC或英文的標籤直接列名字是可以的,只是這樣做需要確立化學格式手冊,確定說明沒標的名字指的是IUPAC名/英文。--❦‽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7日 (三) 20:20 (UTC)
- 使用模版的效果
- 鐵(IUPAC名:iron),化學符號為Fe(拉丁語:ferrum).........(說明:使用{{IUPAC}}模版的效果)
- 二氧化碳(IUPAC名:carbon dioxide),分子式為CO2.........(說明:說明:使用{{IUPAC}}模版的效果)
--❦‽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2日 (五) 09:25 (UTC)
- (!)意見-請問我們是否在為IUPAC做廣告?為什麼每一個元素都要添加一個IUPAC標記?難道沒有任何較為不直接的表達方式?--老陳(留言) 2015年5月25日 (一) 21:51 (UTC)
- @Hanteng、Yinweichen:是啊,我也是比較擔心這點,果然有人會如此說。這也是為什麼我的方案中沒有包含「IUPAC名」這個詞。--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6日 (二) 02:19 (UTC)
- @SzMithrandir、老陳:個人覺得廣告問題不大,其實也有先例,如模板{{IPA}},這也是我做模板{{IUPAC}}的基礎。至於要怎樣標,本人方案無硬性規點,而蘇的方案是門都沒有。--❦‽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6日 (二) 14:12 (UTC)
- 也行吧;這個跟IPA還是有幾分相似的。話說我才去看了一下你的IUPAC的模板美化,font那一串好長啊,font-family:Charis SIL, Segoe UI, Arial, Arial Unicode MS, ... sans-serif; 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是什麼含義呢?這些font都包含於其中麼?--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6日 (二) 14:37 (UTC)
- @SzMithrandir、老陳:個人覺得廣告問題不大,其實也有先例,如模板{{IPA}},這也是我做模板{{IUPAC}}的基礎。至於要怎樣標,本人方案無硬性規點,而蘇的方案是門都沒有。--❦‽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6日 (二) 14:12 (UTC)
- @Hanteng、Yinweichen:是啊,我也是比較擔心這點,果然有人會如此說。這也是為什麼我的方案中沒有包含「IUPAC名」這個詞。--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6日 (二) 02:19 (UTC)
- (!)意見-根據英文維基的維基百科不是什麼:Wikipedia neither endorses organizations nor runs affiliate programs(維基百科既不贊同機構組織也不管理其隸屬方案)。請問這種極為直接的標示方式會不會牴觸了英文維基的方針?--老陳(留言) 2015年5月28日 (四) 05:52 (UTC)
蘇州宇文宙武提案
本來已經有投票了,不想再浪費社群時間精力,但現在Hanteng執意要另開一個投票,為了不讓Hanteng到時候說「我的方案支持者最多(其實就他一個方案),應該以我的方案為準」之類的話,我還是把自己的方案重新展示一下,並且加上對於化合物的寫作規範。我的方案不需要公示,大家如果支持的話直接投票就好了。(後期補充:為了彌合分歧,而且Hanteng等反對者也都承認貝采利烏斯提出的化學元素符號統一來源於元素的拉丁文名且沿用至今並給出來源,所以微調首段的語序)
- 首先是元素的命名:首段加入元素的拉丁文名稱(標明是拉丁文或新拉丁文),並加上《辭海》的來源(因為《辭海》的來源既有拉丁文,也有元素的符號,加上去很統一很美觀也足夠權威)。寫法如下例子: 鐵(化學符號:Fe,源於拉丁文:Ferrum[1])是一種化學元素,云云。 其中[1]標明的是《辭海》來源以及可以證明拉丁文名準確性的可靠來源。正文第一段使用「發現和命名」之類的一級標題,列出元素命名的原因和在各主要語言中的形式,但前提是這些語言的形式也要有來源(詞源),最好與元素的統一命名和發現有密切的關係(拉丁文沒有問題,要是最初用其他語文命名的,應該介紹它在這種語文中的詞源),否則只列出各語言的形式沒有任何意義,因為維基百科是百科不是詞典,要看其他不相關語言的形式請點擊左邊。舉例: 鉻由發現者法國化學家路易-尼古拉·沃克蘭用法文命名為chrome,源自希臘語χρώμα(拉丁化:chrōma),字面意思是顏色或顏料,因為由這種元素構成的化合物擁有許多不同顏色。[1]Chromium是chrome的拉丁文形式,成為鉻的拉丁文名稱[2],也是鉻的化學符號Cr的來源。[3] [1]~[3]都是來源。注意:此命名只到111號元素,因為我手中的《辭海》最新版只到111號元素,其餘元素暫不做規定,待《辭海》更新再說。
- Hanteng的方案並非一無是處,至少他提出了化合物命名這個新的領域,毫無疑問IUPAC是規範化合物命名的權威機構,但我要說的是,這個規範的名稱就是英文而不是其他文,所以直接用英文就行,不用遮遮掩掩的。化合物的命名我基本同意Hanteng的方案,寫法如下例子:二氧化碳(英語:carbon dioxide,分子式:CO2[1])是一種無機化合物,云云。 其中[1]標明的是IUPAC來源。
- (+)支持:提案人票。在此再次召喚@Alexander Misel:@霧島聖:@Ds950524:@Ab3080888:@脳內補完:@DeBit:@Gszq:@Theodoreianmo2:等支持者一觀。這一方案是對上一方案的補充,因為上一方案只針對元素,這一方案增加了對化合物條目寫作的首段規定,兩者並不矛盾和衝突。——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18日 (一) 08:56 (UTC)
- (+)支持,二位真是夠可以的……這裏來一次那裏來一次什麼的……看完您二位的投票真的明白了什麼是「寫得太長看不了」……唉,再投一次票算了,表明態度……--門可羅雀的霧島診所歡迎光臨神社的羽毛飄啊飄 2015年5月18日 (一) 13:19 (UTC)
(+)支持,居然有那麼多人支持蘇先生違反方針的用戶頁,看來蘇的背景比較大,靠譜點。Juncta In Uno Omnia(留言) 2015年5月20日 (三) 14:42 (UTC)- 的確,因為害怕得罪大佬就支持,這是不合理的。本人決定暫且撤銷此投票,待仔細審閱雙方觀點合理性後在進行研判。給各位造成困擾實在抱歉。Juncta In Uno Omnia(留言) 2015年5月21日 (四) 13:56 (UTC)
- (-)反對:如之前討論可知,並不是每個化學元素名稱及符號都是源自拉丁文,辭海當作唯一來源,見解狹隘。--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5年5月20日 (三) 05:17 (UTC)
- (+)支持:我們初中和高中課本上學的元素符號都是拉丁文的,支持拉丁文名稱。--Ds950524 2015年5月20日 (三) 14:48 (UTC)
- (:)回應@Ds950524:1.元素符號與名稱是不同的事,對符號部分二方案皆同。2.名稱部份我們這邊都是IUPAC名。-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5月21日 (四) 07:03 (UTC)
- (:)回應:我真是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Ds950524你們是不是以為我們不知道化學元素有拉丁文名稱?是不是以為我們是只知道英文的小學生?你這算不算是因為懷念中學課本而投票,「反正我也沒見到哪裏有標出外文,就選與元素符號相近的吧」?除此之外我不知你邏輯何在。--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1日 (四) 17:41 (UTC)
- @SzMithrandir:並非懷念中學課本,而是在中國大陸的各種課本對於元素符號只教元素符號而不會教其英文名稱,作為基礎教育課本,應該算是權威了。--Ds950524 2015年5月24日 (日) 03:34 (UTC)
- @Ds950524:果然是這樣。我認為你這個理由是不成立的。維基百科上很多(就說化學)東西都超出了高中課本,甚至會與高中課本相衝突;而且就算是化學符號,也不需要高中課本作為來源,任何一本字典都有這個功能(當然不是說要把字典當做標準來源)—— 起碼中國化學會就有統一的出版物《化學名詞》。話說這個裏邊就全用的英文;但我的方案沒有用這個來支持英文的使用。--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04:29 (UTC)
- @SzMithrandir:雖然說很多專業化學知識已經超出了基礎教育的內容,但是不能以此說明基礎教育對元素名稱的認定有問題。國家教育部編訂的基礎教育課本並沒有教授英文名稱(或什麼iupac名),維基百科作為一個百科全書是面向普通大眾的,對於接受過基礎教育的大眾,他們所接受的知識就是把元素符號和元素名稱等同。而且沒有名稱又何來符號?如果把iupac名放在前頭普通讀者肯定會有這種疑惑:Fe是如何與iron聯繫起來的?--Ds950524 2015年5月24日 (日) 05:51 (UTC)
- 因為中國大陸的中學教科書不標注英文(或IUPAC名),所以就不准在「面向包括港澳台及世界各地讀者在內」的中文維基百科條目開首標注英文(或IUPAC名),是何道理?(即使是《中國大百科全書》也有標詞條的英文名。)在香港,即使是中文中學也會加注英文名稱,例如[7]。--Mewaqua(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07:37 (UTC)
- @SzMithrandir:雖然說很多專業化學知識已經超出了基礎教育的內容,但是不能以此說明基礎教育對元素名稱的認定有問題。國家教育部編訂的基礎教育課本並沒有教授英文名稱(或什麼iupac名),維基百科作為一個百科全書是面向普通大眾的,對於接受過基礎教育的大眾,他們所接受的知識就是把元素符號和元素名稱等同。而且沒有名稱又何來符號?如果把iupac名放在前頭普通讀者肯定會有這種疑惑:Fe是如何與iron聯繫起來的?--Ds950524 2015年5月24日 (日) 05:51 (UTC)
- 感謝你的答覆,讓我弄清楚了你們的立場的起源。的確,如果(IUPAC推薦的)英文名與元素符號無關,那拉丁文(或元素符號的來源文字)就有必要加入到首句;這也正是為什麼我的方案里包含了這種情況。金銀銅鐵、鉛錫銻汞、鈉鉀鎢,我一共列舉了11個,據我所知已經是全部了;前4個我還專門分出,首段不加入任何外文,統一放到詞源段落。希望你們能仔細閱讀各個提案人的方案。—— 另一方面,(後7者)添加英文也不是隨意的;就是因為英文和拉丁文不同,所以有必要讓讀者在第一句就知道這個事實,以避免看到腳註中大量的英文文獻標題中的tin mercury potassium 而感到混亂和不理解。【如果你不明白為什麼文獻大都是英文,或者不相信這個事實,你可以去翻看一下en:List of chemistry journals,看看這些期刊裏邊,有多少是其他語言的?這些英文期刊的影響力都有多大?為什麼中國化學會出版的雜誌(在中文維基)都沒有被建立條目?也可參見Category:化學期刊】—— 總之,我認為對於後7個元素,中文維基百科有必要讓讀者既知道化學符號的來源,也知道通用的可能會經常見到的英文名。—— 至於剩下的大多數元素,名稱都基本一樣(除了 hydrogen/hydrogenium 之詞尾區別),就是如何標註語言的問題了(但請不要發明歷史);我的方案也早已說明。--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12:36 (UTC)
- @Ds950524:果然是這樣。我認為你這個理由是不成立的。維基百科上很多(就說化學)東西都超出了高中課本,甚至會與高中課本相衝突;而且就算是化學符號,也不需要高中課本作為來源,任何一本字典都有這個功能(當然不是說要把字典當做標準來源)—— 起碼中國化學會就有統一的出版物《化學名詞》。話說這個裏邊就全用的英文;但我的方案沒有用這個來支持英文的使用。--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04:29 (UTC)
- @SzMithrandir:並非懷念中學課本,而是在中國大陸的各種課本對於元素符號只教元素符號而不會教其英文名稱,作為基礎教育課本,應該算是權威了。--Ds950524 2015年5月24日 (日) 03:34 (UTC)
- (+)支持:我覺得這個提案是很好的。完全同意。Shwangtianyuan(留言) 2015年5月21日 (四) 01:56 (UTC)
- (+)支持:比較認同蘇州的方案,對雙方都比較有利。--Herfjotur(留言) 2015年5月21日 (四) 02:05 (UTC)
- (:)回應:呵呵,怎麼就對雙方都比較有利了?@Herfjotur你真的看了方案嗎?--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1日 (四) 17:41 (UTC)
- (:)回應:Hanteng的方案也包含了對元素詞源的解釋呀。不同的是,蘇州方案的目的是排斥IUPAC名顯示在導言當中。你的票是對這一目的的支持嗎?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5月21日 (四) 08:18 (UTC)
- (+)支持:蘇州的方案包含了對元素詞源的解釋,可使讀者更好地知曉元素符號的來源,支持。另:討論區裏有人把「鐒」(Lr)的元素符號錯打成了「銪」(Eu),那個不在西亞。廿五冤魂仇得報 三八死靈不輪迴(留言) 2015年5月21日 (四) 02:54 (UTC)
- (:)回應:@Erquanmen你這也算理由?我們就不解釋元素符號來源了?--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1日 (四) 17:41 (UTC)
- @SzMithrandir:你們?下面的提案只有你一個人提的吧?Hanteng的提案和你的可不一樣啊,你的我還能看明白,他那個除了列出一個IUPAC我是沒看出來解釋什麼。廿五冤魂仇得報 三八死靈不輪迴(留言) 2015年5月22日 (五) 01:36 (UTC)
- @Erquanmen:Hanteng的有「鐵(IUPAC名:iron),化學符號為Fe(拉丁語:ferrum)」,見上面。-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5月22日 (五) 01:42 (UTC)
- @Erquanmen:好,你要是看過我的方案,那還是十分感謝。經Yinweichen(鋼琴小子)提醒,現在我已加入Hanteng方;因為我的方案細則不會得到蘇州的兼容,而Hanteng的可以。不知你如何考慮? 總之,你若是閱讀方案並思考後決定支持蘇州(並簡要給出原因),我也沒有意見。—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SzMithrandir(對話|貢獻)於2015年5月22日 (五) 01:47 (UTC)加入。
- @SzMithrandir:你們?下面的提案只有你一個人提的吧?Hanteng的提案和你的可不一樣啊,你的我還能看明白,他那個除了列出一個IUPAC我是沒看出來解釋什麼。廿五冤魂仇得報 三八死靈不輪迴(留言) 2015年5月22日 (五) 01:36 (UTC)
- (:)回應:@Erquanmen你這也算理由?我們就不解釋元素符號來源了?--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1日 (四) 17:41 (UTC)
(+)支持--護國大將軍(留言) 2015年5月21日 (四) 05:58 (UTC)不排擠寫入拉丁文的前題下改投票,借鏡中國大百科全書的寫法。--護國大將軍(留言) 2015年5月30日 (六) 06:38 (UTC)- (+)支持:導言用拉丁文。--V (1984) 2015年5月21日 (四) 06:15 (UTC)
- (+)支持:我現在念的書是這樣子滴!--One jar ball(留言) 2015年5月22日 (五) 11:48 (UTC)
- (:)回應:@One jar ball:你說「我現在念的書是這樣子滴」,請問你說的「這樣子」具體是什麼樣子?是人教版還是什麼版本?是說化學符號,還是說拉丁文?而且是否有說「拉丁文元素名稱是現行的國際標準/通用的」或者類似的話?希望能夠說明。--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2日 (五) 18:47 (UTC)
- (+)支持:蘇州的方案解釋了元素名稱來源,很好。Hanteng要在首段加IUPAC名這個奇怪的東西,說白了就是加英文名,拉上IUPAC虛張聲勢。而我一向反對在與英語無關的事物加注英文。DeBit(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00:55 (UTC)
- (+)支持:我是現役高中生。我認為就元素的部分以拉丁文為主會比較好(如果詞源非拉丁文,建議放原文上去),畢竟在元素部分IUPAC命名就只是幾乎等於英文名。而IUPAC命名提及的時機點應當在有機物的命名而非元素的命名。--東東※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01:27 (UTC)
- (:)回應@aa1388zz:的確「IUPAC命名法」大多數情況下是指化合物的命名,包括有機和無機。但這裏Hanteng說的是IUPAC推薦的元素名稱。至於「IUPAC名」這個說法是否正確,我認為可以繼續商榷(見我在Hanteng提案下的註解);某種程度上這個稱呼都是被「去英文黨」逼的,我也不完全同意弄出一個新名稱。 你說的「如果詞源非拉丁文,建議放原文上去」這句話,恰好針對了hydrogen oxygen boron 等元素,這些元素的拉丁文只是變換了詞尾,是英文/法文確定之後才造出的詞;因此應當標註為英文。 然後就是大多數新的元素,你認為Thulium Uranium Californium 等等是拉丁文嗎?是英文嗎?或者有必要標出語種嗎?或者還是IUPAC名比較好?我覺得,這個事情並不是「以拉丁文為主會比較好」那麼簡單吧?--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14:01 (UTC)
- @aa1388zz:您說「如果詞源非拉丁文,建議放原文上去」,但你知道你現在投的這個案是禁止放非拉丁文的原文於導言的嗎?另外請查看這頁北大化學王教授的回信。--❦‽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5日 (一) 21:13 (UTC)
- (+)支持:認同這個方案。--蘓言竹者(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02:43 (UTC)
- (:)回應@蘇你妹~:請問閣下有仔細看過鄙人(在樓下)的方案嗎?希望你能說明一下原因。--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13:22 (UTC)
- (+)支持:拉丁文名是很多元素的本來命名,英文名反而是後來的,故首段首句用一次英文既已構成濫用。--Zwd626(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13:46 (UTC)
- (:)回應@Zwd626:敢問什麼叫濫用英文?首段只出現一次的元素名稱?而且對於大多數比較新命名的元素,元素名稱是國際通用的,並不屬於英文/拉丁文/某特定語種。具體細則請見本人(樓下)的提案。--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14:01 (UTC) (~)補充:你說「拉丁文名是很多元素的本來命名,英文名反而是後來的」,敢問你說的是哪個元素?什麼時候會有這種情況?希望你不要信口雌黃謝謝。--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14:22 (UTC)
- (+)支持,本來不想投的,不過現在決定前來圍觀某位「專業人士」。--CHEM.is.TRY 2015年5月24日 (日) 15:37 (UTC)
- (:)回應@Jsjsjs1111:化學前輩你好。我是實在苦於參與者都對方案不聞不問,只是簡單的「應當標出拉丁文」「課本里是這樣」,只好反覆提及本人的專業程度。本人不是真正的競賽黨,只是多倫多大學Materials Science專業本科生,在維基上對化學條目的貢獻也有限,但一直在關注化學相關內容(化學物質專題等);我對人名反應命名的爭議也有印象,持中立態度,大致認可社群的共識。煩請閣下對我的方案進行具體指正,謝謝!--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16:05 (UTC)
- (+)支持:可能不能支持IUPAC起/批准的名字獨佔首句,故只能到此投票。似乎下文鋼琴小子的方案有所兼顧,可以參考。順帶提醒某人不要持續打斷投票,有意見請到討論區。-Gap496(留言) 2015年5月26日 (二) 15:18 (UTC)
- (~)補充:在目前共識難以形成情況下,建議除無中文名者外,首句暫時排除任何外文(除元素符號外),並提醒某」反信息框妥協論「者,信息框已經是在最上(例如移動版)而且最受關注,地位高於首句,所以意見是有意義的。
- 謝謝你的指正,Alfredo君。-Gap496(留言) 2015年5月30日 (六) 10:26 (UTC)
- (:)回應,IUPAC投票通過的名稱,很多是來自原始發明者提出的名稱,來自於各語種,但是新拉丁文名稱則不一定可以兼顧。以辭海的新拉丁文為主,無法達到名從主人原則。在鎢,鋯,鉻等元素條目可以看到。--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02:08 (UTC)
- (+)支持:其實覺得蘇州兄如果能搬出《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卷》和《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就更好--Fayhoo(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08:08 (UTC)
- @Fayhoo:《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卷》第 968 頁「鐵( iron )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 Fe ,原子序數 26 ,原子量 55... ... ... 化學符號 Fe 來自鐵的拉丁文名 ferrum」改票嗎?還是你的票不意外也是人情票?--175.200.69.234(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10:25 (UTC)
- 請不知真身的IP君停止懷疑」人情票「問題,偏離主題。-Gap496(留言) 2015年5月30日 (六) 10:26 (UTC)
- @Fayhoo:感謝IP君拿出證據證明Fe來源於Ferrum,這正好證明了在首段加入拉丁文名的必要性。至於人情票問題,我想一個不知從哪裏跑出來還不敢露真身的IP君的話可以無視。——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27日 (三) 11:21 (UTC)
- Yo...你是當別人讀不懂是吧,第 968 頁鐵字後面接的是什麽文( iron )?
- 比照#蘇州就化學元素條目首段格式問題致中文維基社群的公開信的話,
中文維基《中國大百科全書》乾脆改名英漢或者漢英維基《英漢或者漢英大百科全書》得了。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不應該有任何討論的餘地,而應該堅決對加英文派說不。
- @Fayhoo:《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卷》第 968 頁「鐵( iron )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 Fe ,原子序數 26 ,原子量 55... ... ... 化學符號 Fe 來自鐵的拉丁文名 ferrum」改票嗎?還是你的票不意外也是人情票?--175.200.69.234(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10:25 (UTC)
- 事實是,《中國大百科全書》在第一句就用了英文,按蘇州的公開信,我們應該堅決對《中國大百科全書》加英文派說不。中國可以說不,什麽《中國大百科全書》?只是加英文派走★,別在我們大中文維基中出現。
- 抵制實為《英漢或者漢英大百科全書》的《中國大百科全書》,支持中文維基清洗英文派走★的光榮任務。
- 讓我們一起來投蘇州一票,群眾們擦亮眼間,跟隨蘇州偉大領導,走進中文維基光榮的革命新歷史。--122.155.168.29(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12:10 (UTC)
- 信息框白紙黑字的iron,從來沒刪除,我不知道從哪裏看出我反對加英文了,我只是反對加英文派所有條目都加英文的行徑。不敢露真身的IP君啊,要斷章取義、煽動仇恨請隨意,反正你沒露真身的膽子。——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27日 (三) 12:56 (UTC)
- (:)回應,IP兄斷章取義了吧,你難道不知道中國大百科全書幾乎對每個條目都加該條目名稱自身的英文翻譯嗎?我的意思是參考中國大百科全書條目本身的正文表述以及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卷中的元素周期表--Fayhoo(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13:03 (UTC)
- (:)回應這是雙重標準:
- 鐵( iron )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 Fe ,原子序數 26.... 《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卷》
- 鐵( iron )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 Fe ,原子序數 26.... 《中文維基》
- 這是兩相矛盾:
- ←蘇州宇文宙武: 我只是反對加英文派所有條目都加英文的行徑。
- →Fayhoo: 中國大百科全書幾乎對每個條目都加該條目名稱自身的英文翻譯
- 說說看為什麽《中國大百科全書》加了★文可以,不算英文派,《中文維基》加了★文就不可以?難道《中文維基》比《中國大百科全書》更不自由?--175.114.255.241(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16:32 (UTC)
- (+)支持--飛賊燕子(留言) 2015年5月28日 (四) 09:14 (UTC)
- @飛賊燕子:閣下可有仔細看過各個提案人的方案?投票理由是什麼?另外請看樓下的關於中國大百科全書的新動態。--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9日 (五) 01:11 (UTC)
- (+)支持正如生物學中的雙名法命名生物一樣,使用拉丁語的好處在於,它基本已經是一種「死」的語言,不再用作口語,因此相對穩定。AsdZhang(留言) 2015年5月30日 (六) 05:37 (UTC)
- (+)支持:個人認為蘇州的方案很完美,統一了格式又消除了歧義。周子儀※浪漫謊言 2015年5月30日 (六) 08:54 (UTC)
- (+)支持:此方案格式較為統一--Alvin Lee 酒逢知己千杯少
話不投機半句多2015年5月30日 (六) 09:26 (UTC) - (+)支持:意見大致同上,個人覺得這個方案比較理想。資料框裏面就已經列出了IUPAC名,只是沒明說這是IUPAC名,而且資料框的位置也不是不顯眼,很不明白對家為甚麼不斷聲稱「蘇州方案排斥IUPAC名」。--春卷柯南夫子 ( 論功行賞 ) 2015年5月30日 (六) 09:59 (UTC)
討論區
中國大百科全書:有pdf有真相
- 鋅(zinc) 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 Zn,原子序數 30,原子量 65.39,屬周期系ⅡB 族。//發現// 13 世紀印度最早冶煉出純鋅,15 世紀中國開始用鋅鑄幣,...
- 鎢(tungsten)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 W,原子序數 74,原子量 183.85,屬周期系ⅥB 族。//詞源// 鎢有兩個外文名稱,即 wolfram 和 tungsten。wolfram 來源於德文,原意為「煙灰和污垢」。英美等國通常把鎢稱為 tungsten,這個名詞來源於瑞典文,原意為「沉重的石頭」。1959 年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曾提出統一採用 wolfram 這個名詞,然而英美等國仍採用 tungsten。現在兩個名稱都被主要的科學團體所承認。
- 銀(silver)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 Ag,原子序數 47,原子量 107.8682,屬周期系 IB 族。//發現// 銀在古代已被發現。元素的化學符號來自銀的拉丁文名argentum。5 000~6 000 年前,埃及人已使用銀。中國古代的琥珀金實際是銀金合金(內含銀、金、汞、銅、鉑);春秋時期(公元前 8~前 5 世紀)已有「錯金銀」工藝。
- 鐿(ytterbium)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 Yb,原子序數 70,原子量 173.04,屬周期系ⅢB 族,是鑭系元素之一。1878 年 J.C.G.de 馬里尼亞克從鉺土中分離出鐿的氧化物,稱為鐿土。1907 年 G.於爾班和 C.A.von 韋耳斯拔指出馬里尼亞克分離出的鐿土是氧化鑥和氧化鐿的混合物。元素英文名來源於鐿土的發現地 Ytterby(於特比),它是瑞典斯德哥爾摩附近的一個村莊。
- 氧(oxygen)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 O,原子序數 8,原子量 15.9994,屬周期系ⅥA 族。為典型的非金屬。//發現// 1774 年英國 J.普里斯特利用一塊透鏡把太陽光聚焦在氧化汞上,發現一種能強烈幫助燃燒的氣體。同時期 C.W.舍勒也進行類似的實驗,發現了氧。A.-L.拉瓦錫研究了此種氣體的性質,並正確地解釋這種氣體在燃燒過程中的作用,指出它與其他元素結合時,有形成酸的傾向,因此命名為oxygene,來源於希臘文 oxysgenēs,原意為「酸形成者」。
- 錫(tin)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 Sn,原子序數 50,原子量 118.71,屬周期系ⅣA 族。在約公元前 2000 年,人類就開始使用錫。其化學符號來源於錫的拉丁文名 stannum。
- 硒(Selenium)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 Se,原子序數 34,原子量 78.96,屬周期系ⅥA 族。1817 年 J.J.貝采利烏斯從硫酸廠的鉛室泥中發現一種與碲相似的元素,命名為 selenium,來源於希臘文 selēnē,原意是「月亮」。
- 釷(thorium)一種天然放射性元素。化學符號 Th,原子序數 90,原子量232.0381,屬錒系元素,為銀白色金屬。以北歐神話中的戰神 Thor 命名。發現釷是瑞典化學家 J.J.貝采利烏斯於 1828 年發現。--5.165.83.216(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18:39 (UTC)
- @蘇州宇文宙武:那麼你能不能回答一下:
- 在化學知識方面,《中國大百科全書》的化學專卷和《辭海》哪一個比較權威?比較是百科全書?
- 為什麼《中國大百科全書》每一個元素條目首句列英文/IUPAC名和元素符號
- 為什麼《中國大百科全書》不是每個元素都列出拉丁文,而且列出拉丁文的,不常是在首句
- 為什麼中文維基編輯一定只能學《辭海》、根據《辭海》,而不能學和根據《中國大百科全書》
- 為什麼你不用鋼琴小子建議的台階下呢?--❦‽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7日 (三) 20:13 (UTC)
- 右邊信息框已有IUPAC規定的英文名且沒有改動,所以你的指責都是徒勞的,恕不再回復。——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28日 (四) 01:39 (UTC)
- @蘇州宇文宙武:上面1-5是問句,並非指責,請回答。--❦‽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8日 (四) 08:15 (UTC)
- @蘇州宇文宙武:那麼你能不能回答一下:
- 我的天,沒想到中國大百科居然是這樣標。這下來源黨還有什麼話說?名從主人?拉瓦錫vs貝采里烏斯vs戴維,拳皇來一發再決定?
- (!)意見:不過,這樣的話問題就應當回到本人的想法,也即「中文維基百科特有的情況綜合考慮多方因素,產生的專有的格式,獨立於任何其他來源」——我其實是不想矯枉過正的,我還是保留我的(專門針對鉛錫銻汞鈉鉀鎢的)「雙語」方案。另外,大家也能看到,維基百科在內容(長度和深度)上已經超過傳統紙質百科了——至於某些人突然拿infobox來當擋箭牌虛晃一招,我只想說,這個方案就是針對正文的,為何要以infobox為藉口?試問重要性和吸引眼球方面,infobox難道蓋過首段首句?(-)反對infobox妥協論,本人還是堅持首段之方案;當然infobox也要繼續美化。--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8日 (四) 01:54 (UTC)
舊討論
- 鉝和鈇怎麼處理?按你的方案如何標?
- 是否獨尊《辭海》來源?若《辭海》沒標拉丁文的元素,若有其他可靠來源有其他命名,可否加?
- 可否按維基指引和方針的格式和寫法,把你的提案簡單化並適當排版。
- 化合物如鹽酸若IUPAC名和英文名不同怎麼處理?
--❦‽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8日 (一) 09:37 (UTC)
- 我說了對111號元素以後的暫不做規定。在首段只加《辭海》來源不代表正文不能加其他可靠來源,我的方案也兼顧正文。我的方案格式是綠色所標示的,是按照SzM君的建議,大家應該能看得懂。鹽酸那個我覺得你再好好查查,chlorane在英文維基中重新定向到的不是鹽酸而是氯化氫,一個是混合物一個是純淨的化合物,我建議你使用IUPAC的可靠來源而非那個美國網站。——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18日 (一) 09:49 (UTC)
- 你對chlorane的說法顯然你對專業術語的認知不足,專業術語的命名和維基中的連結和定向是兩碼事。回歸正題,為什麼首句只能加《辭海》來源,其他來源包括IUPAC的都不行?詳見#辭海IUPAC比一比,請述說你方案為何禁止除了加入《辭海》來源所列的拉丁文的理由,和其違反WP:地域中心(辭海單一來源及語文觀點)及近用的問題,有太多的實際例子說明,維基人要近用辭海的不易,而且全球各地要近用辭海會導致更明顯的地域性系統偏差。為什麼在「中文維基百科化學條目首句中不能加入國際通用的統一元素名稱及符號,一定要加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的辭海中的拉丁文」?更多點此--❦‽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8日 (一) 10:15 (UTC)
- 你錯了,chlorane到底說的是純淨的化合物氯化氫還是混合物鹽酸,你沒有回答。其餘問題已經通過Talk:化學元素#蘇州的統一回應一一作答,在此不再贅述。莫學祥林嫂到處招搖,社群自有公斷。——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18日 (一) 12:32 (UTC)
- @Hanteng:請拿出IUPAC的權威來源證明chlorane說的是混合物鹽酸而非純淨物氯化氫。——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19日 (二) 07:00 (UTC)
- @Shizhao::編輯格式的要求,是否可以挾帶限制編輯只能使用某一單一來源如《辭海》?--❦‽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8日 (一) 10:19 (UTC)
- 你對chlorane的說法顯然你對專業術語的認知不足,專業術語的命名和維基中的連結和定向是兩碼事。回歸正題,為什麼首句只能加《辭海》來源,其他來源包括IUPAC的都不行?詳見#辭海IUPAC比一比,請述說你方案為何禁止除了加入《辭海》來源所列的拉丁文的理由,和其違反WP:地域中心(辭海單一來源及語文觀點)及近用的問題,有太多的實際例子說明,維基人要近用辭海的不易,而且全球各地要近用辭海會導致更明顯的地域性系統偏差。為什麼在「中文維基百科化學條目首句中不能加入國際通用的統一元素名稱及符號,一定要加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的辭海中的拉丁文」?更多點此--❦‽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8日 (一) 10:15 (UTC)
@蘇州宇文宙武:關於近現代發展的元素如鋯、鎢、銪、鈥、釕、鉲、鎢,請給《辭海》所提供的「拉丁文」以利本人多方查證是否《辭海》提供的為正確的拉丁文。--❦‽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8日 (一) 10:30 (UTC)
- 你怎麼能證明正確與否?沒有必要。——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18日 (一) 12:32 (UTC)
- @蘇州宇文宙武:若你要執行你的方案,早晚要加,不如把資料貼上來。雖然我已畢業,但我可以取得主要拉丁文及新拉丁文的權威字典,就可以查找無誤,至少我可以比對一下,若你不相信外來出版物,同樣的字你也可以自己查找各種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的字辭典。這總比你以後你加了你的《辭海》的拉丁文,然後我又找到資料說那不是拉丁文把它改成別的好吧?--❦‽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8日 (一) 18:25 (UTC)
- 那到時候再說好了。我現在已經微調首段語序,並且不反對加入其他證明元素拉丁文名準確性的可靠來源。——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19日 (二) 06:48 (UTC)
- @蘇州宇文宙武:若你要執行你的方案,早晚要加,不如把資料貼上來。雖然我已畢業,但我可以取得主要拉丁文及新拉丁文的權威字典,就可以查找無誤,至少我可以比對一下,若你不相信外來出版物,同樣的字你也可以自己查找各種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的字辭典。這總比你以後你加了你的《辭海》的拉丁文,然後我又找到資料說那不是拉丁文把它改成別的好吧?--❦‽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8日 (一) 18:25 (UTC)
- 現在就可以說啊,按中華民國國家教育研究院的「雙語詞彙資料庫」就可以查了:http://terms.naer.edu.tw/search/?q=加上繁體字
- 雖然我還是主張標用IUPAC名較權威,但現在上面中華民國國家教育研究院的「雙語詞彙資料庫」的術語資料庫說明,標的是英文而不是拉丁文,那麼在化學元素條目上不用英文名,也可以說是違反WP:避免地域中心的方針。
- 延伸的問題就會是,以上的名字 蘇州宇文宙武 真的100%確定也是拉丁文嗎?真的標拉丁文不會覺得誤人子弟/妹而心虛嗎?--❦‽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9日 (二) 09:07 (UTC)
按 蘇州宇文宙武 的方案
- 鎢(化學符號:W,源於拉丁文:Wolframium)...。 【人名→德語】→拉丁語
- 鉲(化學符號:Cf,源於拉丁文:Californium)...。 【地名】→拉丁語構詞
- 銪(化學符號:Eu,源於拉丁文:Europium)...。 【地名】→拉丁語構詞
- 鋯(化學符號:Zr,源於拉丁文:Zirconium)...。 【敘利亞語→阿拉伯語→德語Zirkon→英語】→拉丁語
- 鐒(化學符號:Lr,源於拉丁文:Lawrencium)...。 【人名】→拉丁語構詞
- 【以上由本人註釋。--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1日 (四) 18:13 (UTC)】
那麼這些元素的拉丁文來源在哪裏?上面可是IUPAC命名或英文啊,這些名字 蘇州宇文宙武 真的100%確定也是拉丁文嗎?真的寫源於拉丁文心裏不虛嗎?就拿鎢來說,真的這樣寫沒問題嗎?見鎢。
有興趣知道這些名稱的來源及語言的,可以看本人擴張的化學元素#元素名稱詞源並查來源。--❦‽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9日 (二) 09:24 (UTC)
- @Hanteng:你第一個寫錯了。元素的化學符號來源於拉丁文名是你自己證明了的,至於拉丁文名來源於哪裏可以在正文裏寫明,這個在我的方案里也規定了要寫明。你如果覺得這些不是拉丁文名,請給出可靠來源。——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19日 (二) 15:16 (UTC)
- @蘇州宇文宙武:,問題在於技術類條目的「可讀性」和「專門性」,目前現代化學的發展是靠IUPAC的名稱和符號,IUPAC的化學名稱和符號才是專業的國際共通術語,至於拉丁文和其他語文的源起和化學符號的關係應該另外一段落緊密說明,否則新讀者會問,為什麼前面寫源自拉丁文,後面又說寫源自德文,是不是哪裏有錯。若你要談格式、易讀、和術語來說,首句本來就應該放專門術語和符號,後面才提符號和字源,不這樣分,可讀性降低而增加了潛在的誤讀可能。--❦‽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9日 (二) 15:25 (UTC)
- 可是IUPAC的命名並不能追溯它成立以前已經命名的元素(它自己說的,可以查Mewaqua給大家的pdf),而且它自己說了自己命名的是英文名。化學符號源自拉丁文名這本沒有錯,後面寫明拉丁文名源自德文或其他文就好了嘛,我不相信大家這點都能理解錯,至於在正文還是首段,還是可以商量的嘛。——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19日 (二) 15:32 (UTC)
- 這裏是百科,不是字典,我的出發點是在於讀者第一句要看到什麼,若是知識>字源,那麼很清楚的應該是專業術語,那麼在化學元素方面,現代的專業術語就是IUPAC定義的化學符號,我們更要整體考量化學條目知識的各條目間的互通,其他化學合成物的命名也是由IUPAC定義的話,那麼整套化學知識的條目應該是在第一句話就交待相關術語,以成一個系統。至於化學符號的源起,我已在化學元素加了兩個來源做了說明,這個知識不需要在每一個條目的首句重覆了。這裏是百科,不是字典,若你把知識放高一點,字源放低一點,就會瞭解我的堅持和語文無關,而是和術語相關。--❦‽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9日 (二) 15:48 (UTC)
- 再說一遍,IUPAC規定的是英文名,並不在全世界通用,若你堅持用它可能存在英文中心問題。我覺得我已經足夠妥協,或者照Shizhao說的把IUPAC名稱放在右邊那個概況表裏我還是可以接受的,但不會進一步妥協。PS:你最後一個元素的符號寫錯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19日 (二) 15:54 (UTC)
- 再說一遍,已有編輯指出台版的辭海是用IUPAC,台灣國家教育院的專門網站[14]用的是英文,若你堅持獨尊中國版辭海而不顧國際標準和台灣使用習慣,則是違方地域中心。談到此,要嘛首句一起列,要哪首句只寫符號如Shizhao建議,我是不會接受你獨尊辭海違反方針的作法。--❦‽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9日 (二) 16:07 (UTC)
- 都說不只是《辭海》了,只要能證明是拉丁文的正確寫法就行,還有什麼地域中心?你堅持只加入美國網站的來源,是不是美國中心、英文中心?你會接受就不用投票了。真是雞同鴨講。再見!——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19日 (二) 16:11 (UTC)
- 重點是你的方案不當排擠IUPAC命名,而這在化學專業條目上,就是強加中國版《辭海》處理化學條目的編輯政策(只用拉丁文),而不顧及台灣版及台灣官方術語資料庫用IUPAC命名的編輯政策。另外一個更強的論點,譯編過40個元素條目的鋼琴小子也說了,在化學條目「應在首段標註擁有特殊地位的IUPAC英文命名,這是公正、客觀的標準,不存在英文中心的問題」。--❦‽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0日 (三) 09:23 (UTC)
- 我不明白的是,為甚麼蘇州兄對拉丁文那麼執著。拉丁文在化學命名上難道有像英文一樣的權威地位?另外我希望提醒各位,維基百科的討論目的是尋求最大程度的共識,而共識是需要各方儘可能妥協的。宣告「不可妥協」是不健康的態度,是違背維基百科合作的宗旨的。我同情蘇州兄最早的初衷,但經過冗長的辯論,可以發現詞源可以十分微妙。如果蘇州兄選擇拉丁文的原因是基於詞源的,那麼日後爭議還會復發。但如果有一個全球公認為權威的來源,就可避免「拉丁文是否某某元素名的詞源」這樣的爭論了。至於為蘇州兄方案投票的其他用戶,我希望你們了解一下IUPAC在化學領域的全球性和權威程度,這是一本字典、一本百科全書、一本教科書所不能攀比的。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5月20日 (三) 18:26 (UTC)
- 重點是你的方案不當排擠IUPAC命名,而這在化學專業條目上,就是強加中國版《辭海》處理化學條目的編輯政策(只用拉丁文),而不顧及台灣版及台灣官方術語資料庫用IUPAC命名的編輯政策。另外一個更強的論點,譯編過40個元素條目的鋼琴小子也說了,在化學條目「應在首段標註擁有特殊地位的IUPAC英文命名,這是公正、客觀的標準,不存在英文中心的問題」。--❦‽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0日 (三) 09:23 (UTC)
- 都說不只是《辭海》了,只要能證明是拉丁文的正確寫法就行,還有什麼地域中心?你堅持只加入美國網站的來源,是不是美國中心、英文中心?你會接受就不用投票了。真是雞同鴨講。再見!——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19日 (二) 16:11 (UTC)
- 再說一遍,已有編輯指出台版的辭海是用IUPAC,台灣國家教育院的專門網站[14]用的是英文,若你堅持獨尊中國版辭海而不顧國際標準和台灣使用習慣,則是違方地域中心。談到此,要嘛首句一起列,要哪首句只寫符號如Shizhao建議,我是不會接受你獨尊辭海違反方針的作法。--❦‽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9日 (二) 16:07 (UTC)
- 再說一遍,IUPAC規定的是英文名,並不在全世界通用,若你堅持用它可能存在英文中心問題。我覺得我已經足夠妥協,或者照Shizhao說的把IUPAC名稱放在右邊那個概況表裏我還是可以接受的,但不會進一步妥協。PS:你最後一個元素的符號寫錯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19日 (二) 15:54 (UTC)
- 這裏是百科,不是字典,我的出發點是在於讀者第一句要看到什麼,若是知識>字源,那麼很清楚的應該是專業術語,那麼在化學元素方面,現代的專業術語就是IUPAC定義的化學符號,我們更要整體考量化學條目知識的各條目間的互通,其他化學合成物的命名也是由IUPAC定義的話,那麼整套化學知識的條目應該是在第一句話就交待相關術語,以成一個系統。至於化學符號的源起,我已在化學元素加了兩個來源做了說明,這個知識不需要在每一個條目的首句重覆了。這裏是百科,不是字典,若你把知識放高一點,字源放低一點,就會瞭解我的堅持和語文無關,而是和術語相關。--❦‽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9日 (二) 15:48 (UTC)
- 唉,不得不說,人們投票,真的有認真看,或者看懂兩邊嗎?還是說都是投感情票.. = = || --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1日 (四) 02:37 (UTC)
- 我對維基用戶的學歷感到堪憂,bog太多了。--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1日 (四) 17:41 (UTC)
- 可是IUPAC的命名並不能追溯它成立以前已經命名的元素(它自己說的,可以查Mewaqua給大家的pdf),而且它自己說了自己命名的是英文名。化學符號源自拉丁文名這本沒有錯,後面寫明拉丁文名源自德文或其他文就好了嘛,我不相信大家這點都能理解錯,至於在正文還是首段,還是可以商量的嘛。——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19日 (二) 15:32 (UTC)
- @蘇州宇文宙武:,問題在於技術類條目的「可讀性」和「專門性」,目前現代化學的發展是靠IUPAC的名稱和符號,IUPAC的化學名稱和符號才是專業的國際共通術語,至於拉丁文和其他語文的源起和化學符號的關係應該另外一段落緊密說明,否則新讀者會問,為什麼前面寫源自拉丁文,後面又說寫源自德文,是不是哪裏有錯。若你要談格式、易讀、和術語來說,首句本來就應該放專門術語和符號,後面才提符號和字源,不這樣分,可讀性降低而增加了潛在的誤讀可能。--❦‽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9日 (二) 15:25 (UTC)
- 致蘇州宇文宙武:如果你要繼續用含糊語句去曲解Nomenclature of Inorganic Chemistry IUPAC Recommendations 2005第46-47頁內容,我以前已經說過的話在上面可找到,不再重複了,但是請不要繼續提「Mewaqua給大家的pdf」這類的話,我的用戶名被你的詭辯利用對我造成困擾,請改用"Nomenclature of Inorganic Chemistry IUPAC Recommendations 2005",謝謝。--Mewaqua(留言) 2015年5月19日 (二) 18:26 (UTC)
- (!)意見:個人覺得字源應該屬於歷史段落。--老陳(留言) 2015年5月22日 (五) 05:04 (UTC)
請停止在投票下面策反
@SzMithrandir:跟你說過多少遍,這裏是投票不是討論,上面那個投票也說了吧,你有沒有聽進去?你看我有沒有到Hanteng方案投票區策反?你要策反,這裏有討論區隨你討論。我會隱藏討論內容。——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22日 (五) 01:57 (UTC)
- 我不反對策反,反對斷掉的對話,若你覺得長最多用hide系列模版並加標題列出回應人ID及發言前十字。--❦‽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5日 (一) 20:46 (UTC)
移動自樓上
- 註:此段落指向蘇州的投票區;由於蘇州要求格式,特此分區
- 我不反對策反,反對斷掉的對話,故移回,若發現移回位置有誤請幫忙修正。--❦‽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5日 (一) 20:46 (UTC)
- (:)回應@Gap496:按閣下的要求,我重新開區討論。我好奇閣下說的「名從主人」是指什麼?是說元素的名稱「本來」是拉丁文嗎?--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6日 (二) 23:26 (UTC)
蘇州就化學元素條目首段格式問題致中文維基社群的公開信
首先,本人就該問題造成互助客棧條目探討版嚴重擁堵並有可能涉及擾亂和破壞禮儀而致歉,但本人聲明這並非本人的初衷,如有打擾還請社群的各位海涵。本人認為有必要將此問題的來龍去脈向大家說明,並提出本人的個人看法,供社群就解決此問題作為參考。
該問題本來不應該成為問題,緣起本人與User:Alfredo ougaowen君關於Doctrina條目的一場爭議,雙方爭議的焦點在於標題到底是使用拉丁文源詞還是英文,或者使用其中一個中文意思作為標題。在該問題還未解決的情況下,本人突然發現本人使用的Chrome瀏覽器來源於化學元素鉻的英(法)文名,點開鉻,發現其首段外文名Chromium未標註語言名稱,想起看到過家中的1999年版《辭海》附錄《國際原子量表》中各元素除了列出化學符號外就只列出了拉丁文名稱,其中鉻的拉丁文名貌似就是Chromium,而且本人雖然不是化學本科出身,但對於化學一向很感興趣,初中時化學是全班第一,中考全市第一(99分,無100分),高中時為班級化學課代表,本人很清楚地記得老師說過元素的化學符號就來源於拉丁文名,而當初元素周期表草創時期,拉丁文也是國際科技通用語文(類似地,在生物學界學名也是用拉丁文)。因此,本人很自然地在鉻條目首段的Chromium前加了拉丁文。然後就受到了Alfredo ougaowen的跟蹤,他質疑並回退了本人的編輯,他認為Chromium不是拉丁文,本人就又找出最新的《辭海》的pdf版給出來源,但他還是半信半疑。本人發現很多元素的條目都在首段加入英文,這不符合元素符號來源於拉丁文的常識,就想乾脆在所有元素條目首段加入拉丁文和《辭海》來源並刪除英文,又在氧等條目執行加入拉丁文的想法,但一直受到Alfredo ougaowen的跟蹤和質疑。Alfredo ougaowen持續地將問題反應到Wikipedia:互助客棧/條目探討,本人每改一個元素他就加一個討論,還不停地@本人,讓人不勝其擾。之後User:Hanteng等人加入討論,對我加拉丁文的行為口誅筆伐,本人也予以還擊,並提出了投票解決的方案,該問題遂演變成現在這個局面。
這位始作俑者User:Alfredo ougaowen是個標準的加英文派,常常在編輯的一些條目中加入不必要的英文,如在意大利半島、亞得里亞海、雲豹、奈梅亨、東方狍等與英文或英語國家沒有半毛錢關係的條目加入英文,屢教不改。他還創建了標準藏語、原始漢藏語、文藝復興拉丁語等語言類條目,也都是與英文無關的,他偏偏要加入英文。對於鉻的首段,他堅持Chromium是英文,卻對本人拿出的《辭海》來源證明Chromium是拉丁文一再懷疑。因為該問題一再擴大,才形成了今天這個局面。Alfredo ougaowen加入英文的理由很簡單,說加入英文有助於讀者閱讀,對於本人刪除他所加英文的舉動,他認為是妨礙編輯的行為而一再回退。對於他的行為,本人還是一句話,要看英文的請去英文維基,這裏是中文維基,不是英文維基中文版,沒有必要在與英文或英語國家無關的條目中加入英文。對於是否加英文的問題,在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關於在非英語條目添加英語名已基本討論完畢達成共識,基本上參與編輯的資深編輯和多數管理員都認可沒有必要在與英文或英語國家無關的條目中加入英文,但是Alfredo ougaowen的行為與此認可是背道而馳的。其實Alfredo ougaowen等加英文派的理由十分牽強,要說加英文便於閱讀和編輯,那為何不加德文、法文、西班牙文等其他大語種呢?如果一定要加英文才能便於閱讀和編輯的話,乾脆在每個條目的中文正文下加上英文譯文,這樣就完全能「便於閱讀和編輯」,豈不更好?那樣的話,中文維基幹脆改名英漢或者漢英維基得了。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不應該有任何討論的餘地,而應該堅決對加英文派說不。
至於該問題所涉及的另一位維基人User:Hanteng君,想必大家對於本人與他的恩恩怨怨並不陌生。在這個問題發酵初期,Hanteng與本人在獨裁政體條目是否存在中立性問題這個問題上又發生了爭執。眾所周知,我們兩人的政治立場大相逕庭,爭議是難免的,而Hanteng一向什麼事都愛插一腳,對於本人的任何看法從來都是反對的。既然Hanteng重新開始活躍,那麼他反對本人在化學元素條目首段格式問題的立場也是非常正常的。Hanteng的長處在於找資料,但他的短處是不會長話短說,而且喜歡長篇大論,到處口誅筆伐,重複話題(我戲稱為「祥林嫂」式的抱怨,以及「貼大字報」),他一下子開了N個(本人沒數)相關話題對本進行「討伐」,以至於管理員User:Shizhao也看不下去,對他進行了警告(請集中在一個章節討論,不要到處開新章節。再這樣下去,應該算是擾亂維基百科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5月20日 (三) 01:57 (UTC))。都說太長不看,加上本人處於畢業答辯的最後關鍵時期,難以一一予以回應,但這樣反而給大家一個印象——Hanteng比本人更有道理。實際上,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兩人都有道理,完全不是Hanteng單方面宣稱的那樣本人的討論都是「誤導」和「謊言」,甚至是「無知」和「反智」。
Hanteng一再宣稱的本人有關「貝采利烏斯用拉丁文名統一元素的名稱」是「原創研究」,然而本人確實提供了來源,並且在此來源可能不足以證明「貝采利烏斯用拉丁文名統一元素的名稱」的情況下修改了本人所提的方案的格式,即使貝采利烏斯並未用拉丁文名統一元素的名稱,本人也沒有「原創研究」。Hanteng也一再宣稱IUPAC對於元素的規定命名不局限於英文,然而根據IUPAC自己的官方文件第46-47頁關於元素命名的問題,IUPAC規定的就是元素的英文名而非其他語文的名稱。而它在表I(第248頁)中列出的是批准的在化合物組成的各原子的英文名稱,但它只是建議其他語言中所用的原子的名稱儘量與表中的英文名稱相似,同樣承認過去的非英文命名且與英文名稱相差較大的其他語言中的原子名稱,也就是說它並不規定元素一定要用英文,更沒有規定非英語國家和地區的元素也要以英文為標準或者使用英文名稱,所以使用英文是說不過去的。該表I不過列出了元素的英文名而已,沒有強制對元素進行自己的命名,因為這個組織主要是規範化合物命名的,要規範化合物的英文命名自然要先列出化合物組成各元素的英文名,不過也就僅此而已,它的這個表也不具有約束力,在英文國家和地區以外的國家和地區未必會用英文名。舉個很簡單的例子鎢,在德國等德語國家和地區,就不會用IUPAC的英文命名Tungsten,而會用德文Wolfram。同樣的例子有金、銀、銅、鐵、錫、鉛、鉀等,其他元素也有很多在非英語國家有着與英文不同的詞語形式,如此多的元素在非英語國家並未使用IUPAC的英文命名,這與Hanteng等IUPAC英文名支持者所稱IUPAC英文名是世界通用的情況完全不同。還是老話,英語只在英語國家是正式的通用語言,而在全世界它只不過是通用語的一種(儘管可能是最為流行的),但其他通用語還有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所以為什麼一定要加英文呢?
對於Hanteng宣稱的本人使用大陸版《辭海》作為來源是「地域中心」,本人已經修改方案,允許加入其他可靠來源來證明這元素的拉丁文是正確的,而且《辭海》也曾在香港出版,所以根本沒有所謂「地域中心」的問題。至於Hanteng所宣稱的本人排擠IUPAC的英文名,也是無中生有的,本人的方案一開始就允許在正文部分加入元素在各種語言中的形式,當然包括了IUPAC的英文名。而且,現在元素的基本信息框內只列出元素的英文名(也就是IUPAC規定的英文名),已經涉嫌英文中心主義,再在首段首句列出,豈不重複而且過分?而Hanteng在搜集一系列資料試圖「討伐」我後,同樣得出了結論,那就是貝采利烏斯採用的元素的化學符號都來源於元素的拉丁文名且沿用至今,那麼在首段化學符號之後加入拉丁文名以示讀者這個化學符號是來源於哪個拉丁文,這應該是相當正常的,為什麼要反對呢?
綜上所述,本人支持任何全球視野的可靠來源,從來沒有只用《辭海》來源而造成所謂的」地域中心「,也從來未排擠IUPAC規定的元素的英文名,但一則英文名並非強制在全世界通用,二則現在元素的信息框已經有英文名了,所以沒有必要再在首段首句加入英文名,當然本人也不反對在正文加入英文名及其詞源。既然元素的化學符號都來源於其拉丁文名,那麼在首段首句加入拉丁文名是有必要的。本人一向為中文維基前途着想,不想因此問題而導致社群的混亂,故而在共識難以達成開投票以求最終解決問題,完全是為了中文維基好,希望大家不要因為本人的政治立場而反對本人(本人知道本人的政治立場在這裏不討喜)。因為本問題涉及的討論很長,本人的回應也相對較長,如有打擾,還望海涵,也請大家至Wikipedia:互助客棧/條目探討/存檔/2015年6月#化學專業術語投票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投票,謝謝!PS:因為User:和平奮鬥救地球君已經四處拉票,為公平起見,本人也只好拉票,還請見諒。————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23日 (六) 16:51 (UTC)
對蘇州的公開信的回復
- SzMithrandir
-
- 註:鄙人力求言簡意賅,也希望其他人不要跟過來水帖,結果長篇大論。
蘇州,我仔細讀了你的發言,基本上還是有道理的;我還是相信你是講道理的人。但是你的有些說法還是有漏洞,不能令人信服。在此我分條列出:
- 首先,IUPAC 的確「沒有規定元素在其他語言的名稱是什麼」;其實這是廢話,各國的語言都已經形成,不需要IUPAC去規定(除了偶爾發生的轉譯混亂)。但是除了本國語言之外,國際學術上用什麼交流呢?用俄文、阿拉伯文或者西班牙文嗎?還是你覺得英文並不是國際通用?或者說你覺得IUPAC沒有「明確表態」,規定英文是國際通用?—— IUPAC只列出了英文名稱的推薦,我想他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而且近年來ferric/ferrous 等傳統命名也逐漸在被iron(III)/iron(II) 取代(雖然我個人並不贊同),這說明中文維基百科也應當接納IUPAC之推薦,也即英文。—— 你還有一句是「在英文國家和地區以外的國家和地區未必會用英文名」,那我想說,拉丁文不也一樣嗎?任何國家現在都沒有正式使用拉丁文,這更差吧?為何厚此薄彼?—— 所以我的意見是,要標外文,就必須有英文(常用性壓倒);要麼就都不標,尤其是金銀銅鐵這四個,標出來是有點傻,像小學生一樣。但其他元素不能圍着拉丁文轉。
- 現在我繼續解釋為何「不能圍着拉丁文轉」:「貝采利烏斯採用的元素的化學符號都來源於元素的拉丁文名且沿用至今」——這句話不假,我們也都知道,但敢問是什麼範圍,是118個元素嗎?還是只是周期表前面的一些,加上金銀鉛汞幾個重金屬?你不能說,因為Berzelius發起了這套方案,所以後面不斷命名的就都是拉丁文;這顯然是沒有道理的。因為構詞法而認為元素名都是拉丁文,這一點簡直可以說是發明歷史;-ium 主要是為了表達「金屬」之義(取其陽性)。—— 所以為什麼我的方案中反覆提及不必標出語種,就是為了規避這個無意義的「孔子屬於韓國」一般的說法。(要標就標IUPAC名或者ISV)
- 第三點就說到為什麼我要分類對待。敢問參與討論的各位,有誰能拿着一張白紙,在3分鐘之內默寫出元素周期表(只寫符號)?有誰能把所有的英文默寫出來,並且拉丁文不同的也寫出來?—— 如果你們有起碼試過抄寫,並逐一查找詞源,你們就會明白分類是很有必要的,而不是像門外漢一樣置若罔聞。 在此重新說一遍本人的方案:第一類是古代元素,IUPAC紅皮書裏也說了古代元素的特殊性;我在此基礎上還將金銀銅鐵單獨踢出(不標任何外文),剩下的鉛錫銻汞,如我方案第一條所說,有必要科普,標出英文和拉丁文。【到目前為止,這些例子幾乎都是由我舉出,雙方拿去作為論據的;這充分說明了多數編者對化學元素並不了解】 第二類是近代元素,特點是詞源都相近但是拼寫可能不同,或者有的用本國語言意譯,比如Sauerstoff(酸素)、Wasserstoff(水素)等;這類應當標出英文,因為拉丁文只是把詞尾變換了一下(hydrogenium oxygenium manganum zincum chlorum fluorum),根本沒有什麼命名的「地位」。硼等其他元素恕不一一羅列方案,可參見本人方案和之前的發言。鈉Na鉀K鎢W三個另算,更靠近第一類的方案。 第三類是現代元素,我上段也說到了,不必標出語種,要標就標IUPAC名或者ISV。
正好鄙人的方案就在樓下,方便查看。如果有人懷疑我這是原創研究,我可以明確告訴你,我這的確是原創,但並不是「研究」,而是原創編輯格式,是本人根據中文維基百科特有的情況綜合考慮多方因素,產生的專有的格式,獨立於任何其他來源(包括英文維基百科);這(「原創」編輯)是百科編纂工作必要的要素,沒有這個要素才是抄襲!
再次聲明,本人沒有什麼政治立場,只是對化學元素就事論事;本人這次支持Hanteng閣下,只是因為覺得我的方案可能會被Hanteng包容。本人的發言也並不多,可以在此頁面Ctrl+F搜索SzMithrandir,正好你也是chrome瀏覽器。【Hanteng的獨裁政體我當時都參與過編輯,我並不認同某個殺馬特非主流來源,也曾提過意見;但後來覺得無意義+本人非專業,沒有繼續關注】【至於Alfredo ougaowen閣下是否過度添加英文,本人沒有全面了解過,只記得幾個政治條目,在我看來主要是為了按照現代政治學理論將概念清晰地區分開,以與英文(以及多個歐洲語言)維基進行wikidata對應】—— 但這個的對錯先按下不提,在化學元素條目中ougaowen閣下的編輯並無問題。你要不信,你可以再看一看我的方案,是否有「英文中心」。
你也說了,這次完全是其他地方引來的戰火,chrome瀏覽器引發的血案。我想說,雖然維基百科是大家的,整個社群要協作、監督,共同形成方針,但是爭論過後,各就各位,化學元素的條目終歸還是化學愛好者來長期維護。我算不上對化學條目做了很多貢獻,但我是可以給出具體的編輯方案的。我不是自吹自擂,但我覺得如果我苦思冥想設計出的方案卻得不到實施/禁止被實施,那實在是太可笑了;如果一個領域的專業人士(本科也算吧?)由於某些無關的社群爭執而無法編輯相關條目(我倒是還沒敢試,怕被誰回退了),那是不是需要行政員出面擺平了?
總而言之,希望社群的各位早日停止無謂的爭論,將編輯權利歸還給化學愛好者。--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01:12 (UTC)
鋼琴小子的總結和呼籲
我希望作為化學元素條目的主要貢獻人對整個辯論中的社群意見進行總結,通過尋求最大共識的手段,使爭吵可以立刻結束。(我的貢獻程度可見我用戶頁之週期表。)
以下是對討論中的各方論點的羅列,不僅限於我的個人觀點:
- 除了(各個)中文名必須標出之外,對於大部份非中文固有的元素名,有必要標出一個或多個外文名。
- 化學元素名的「詞源語言」非常廣泛和複雜。除了各語言固有的古老元素名外,還有希臘文、拉丁文、德文、梵文、阿拉伯文以及各國人名地名。
- 貝采利烏斯最早的元素符號取自元素當時的拉丁文命名,其中不少已改變,大部份被IUPAC沿用至今。
- 在與英文沒有直接關係的條目上,避免僅因為「最常用語言」而在首段加入英文名。
- 在化學元素命名上,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也是我翻譯的條目),簡稱IUPAC,擁有最終裁決權。中國大陸和台灣都是成員。
- IUPAC的唯一官方語言為英文,不對其他語言作任何建議,但在實際操作上新的中文命名是以英文命名標準為參照的。
最終的方案,須考慮到以下的原則:
- 條目須呈現以中文作為表達語言的國際通用性觀點,納入外文需有合理基礎。
- 維基百科不是詞典,不應只以「很多人用這個語言」而盲目納入外文。
- 首段須精簡,避免括號和外文過於臃腫難讀。
- 標註的外文應能反映出化學符號的全稱。
- 方案的穩定性──儘量減少日後的爭論或編輯戰。
我根據以上各點,具體寫出了每一個元素的首句,請見User:Yinweichen/Testpage2。每個元素都有錯綜複雜的命名歷史,融合Hanteng和蘇州兩大方案時,不少元素都是特殊個案,我都有作詳細註釋。我作為這幾年來化學元素條目的最大貢獻者,懇請大家能在這一折中方案的基礎上作少量修改,不要再拔河了。一旦社群仍無法達成共識,我只能提議所有元素條目首句一律不加外文,待正文「詞源」一段詳細解釋。
蘇州的出發點我是贊同的──在瀏覽中文維基百科時,我也常會移去不恰當的英文標註(特別是數學和物理領域)。然而這次的爭議其實複雜得多,這是最早Alfredo和蘇州雙方可能沒有考慮到的(由於不甚熟悉化學元素命名的歷史背景)。兩大方案幾天來的支持票數不相上下,可惜我猜測有一些投票者對爭議主題也不夠了解。在看了蘇州的公開信後,我深信大家的本意都是善良的,只是在面對別人質疑和反駁時表現出猜忌、成見的態度,導致了雙方都不能下臺階。這點我們都可以做得更好。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5月25日 (一) 08:24 (UTC)
- 蘇州的提案阻絕了許多User:Yinweichen/Testpage2這裏的用法,本人hanteng的提案未就細部編輯表示意見,只是避免國際專業術語被蘇的提案全面禁止寫入首句。
- 在此感謝鋼琴小子此頁User:Yinweichen/Testpage2的努力,這揭明了需要彈性依化學條目的特性給予適當的專業術語知識
- 在目前只有我的方案可以允許鋼琴小子上述的建議的情況下,我沒有什麼下 臺階的問題
- 鋼琴小子此頁User:Yinweichen/Testpage2的建議如同SzMithrandir的補充說明建議(雖兩者有些許衝突),都是很好的新共識討論起點,我個人相信這是可以有共識形成的,然而 蘇州的提案 完全阻絕了這些可能新共識的形成。
- 所以鋼琴小子很友善地給了 蘇州 臺階下,問題是,蘇州會不會用?--❦‽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5日 (一) 13:25 (UTC)
- 想知道@蘇州宇文宙武:對User:Yinweichen/Testpage2的看法,希望大家能盡早達成共識。我個人覺得是還可以,而且好像也符合了避免英文中心與標明詞源等閣下的看法。-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5月25日 (一) 13:47 (UTC)
- (*)提醒各位關注此項提議。-Gap496(留言)
- 暫時(+)支持此方案(我並未認真重看其他方案的討論,太長了)。雖然此方案令元素首段無法統一格式,但因元素命名的由來各有千秋,實難統一,故此方案最能兼顧各項要求,應採用之--Temp3600(留言) 2015年5月26日 (二) 17:58 (UTC)
SzMithrandir的提案
我的方案總體偏向Hanteng。但我的方案是,對不同的元素應當區分對待,將元素至少分成三類: (一)古老的元素,「金銀銅鐵鉛錫銻汞」等,世界各語言中名稱都不相同的; (二)現代化學誕生之後開始分離或發現的,名稱來源(拼寫或含義)相同,但(歐洲)各語言中不完全相同的,硼(en:Boron, fr:Bore, de:Bor, es:Boro, la:Borium)或者氮(fr:Azote/Nitrogène, en:Nitrogen, de:Stickstoff)氧(fr:Oxygène, en:Oxygen, de:Sauerstoff)等,主要集中在周期表前面的一些; (三)現代化學發展起來以後,(歐洲)各語言中基本相同、構詞法也是拉丁文的,但並不是真正的拉丁文。 這樣分類是十分有必要的,因為顯而易見,這三種情況的條目編寫會完全不一樣,因此也沒有必要去製造一個一刀切的、迷信一方來源的編寫方針。以下列出我對這三類的分別提案(參見#化學元素討論段的舊方案,基本照搬,合併了一下):
一、「古代」就發現的這一批「老」元素(金銀銅鐵、鉛錫銻汞 等等)的英文與拉丁文名稱十分不同,提議:
- 金銀銅鐵已經耳熟能詳,因此首段沒必要加入英文,此時也不應添加拉丁文(WP:UNDUE),因此使用文內#連結,寫為 金[[#前往词源段落的链接|元素名称]]是一種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Au,云云 —— 相比IUPAC,我已經是對此做出讓步;要是有人不信IUPAC現在是以常用性壓倒,可以看en:Chemical element#Element names一段。 For purposes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rade, the official names of the chemical elements both ancient and more recently recognized are deci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IUPAC), which has decided on a sort of 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drawing on traditional English names even when an element's chemical symbol is based on a Latin or other traditional word, for example adopting "gold" rather than "aurum" as the name for the 79th element (Au).
二、「近代」這類可以繼續細分:
- 各語言拼寫均不同但詞根相同的元素(主要是非金屬多),比如硼(en:Boron, fr:Bore, de:Bor, es:Boro, la:Borium),有可能比較難落實是哪個語言「先到先得」(形成正式的元素名稱)的,但是並不影響元素符號,如何判斷? 提議:標出英文,常用性壓倒;然後在詞源段慢慢解釋。 硼(英語:boron)是一種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B,云云
- 氫(水素)氧(酸素)氮(窒素)等-gen系列(包括碳),英法系和德-日系明顯不同,但元素符號(以及拉丁文)採用了英系。 提議:同上,標出英文,常用性壓倒;然後在詞源段慢慢解釋。
- 鈉Na鉀K兩個和鎢W:德系被採用了元素符號。 提議:按照(一)B(銻那樣),標出英文和拉丁文;然後在詞源段慢慢解釋。
三、「現代」這類方針相同,但根據時間可以細分:
- Chromium 和 Calcium 這樣的19世紀發現的、外表是拉丁語構詞、實際是來自於具體某國家(英國、法國等)的詞,應當如何判斷? 提議:不必標出語種(但可以用lang模板控制字體)。 鈣(calcium)是一種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Ca,云云
- 最後,20世紀尤其是二戰之後,一大批新元素的名稱(錒系及之後),基本都是在英文環境中誕生的,但構詞法是拉丁文。 提議:同上,不必標出語種。
其實,從某種程度上說,我的方案就是首先得遵循英文是國際科學技術主流語言的事實,然後只有在拉丁文和英文不同的時候有必要(在首段)標出拉丁文 —— 但也並沒有這麼誇張,因為110多個元素里,大部分是不必標出的,大部分是新時代的統一命名,沒有必要去爭是哪個語言,反正是羅馬字母拼寫的西方文字,用-ium也都是為了表達金屬的意思;堅持這是拉丁文並沒有必要(WP:UNDUE),聲稱這是英文也未免有點地域中心(雖然其實英語已經不等於英語國家了)—— 還有一大系列沒有提及,那就是俄系(比如олово和сурьма);但我稍微翻了一下,與標準名不同的也就還是那幾個「老的元素」,沒有通用性;其他要麼跟英法要麼跟德國。畢竟科技名詞,不會有太多來源的。
投票的話,請就在這下面投票。為了格式與前兩位保持一致,討論請到討論區。特此邀請 之前的支持者@Mewaqua、Alfredo ougaowen、和平奮鬥救地球 繼續投支持票;之前的反對者@Alexander Misel、Ds950524、DeBit、霧島聖、Ab3080888、@脳內補完、Temp3600、Gszq、Theodoreianmo2 簡閱我的提案並重新考慮一下;中立的@Jimmy Xu、Shizhao和新加入的@Wetrace各位希望能參與投票。當然還有兩位提案者@Hanteng和@蘇州宇文宙武。謝謝大家!--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0日 (三) 02:48 (UTC)
(+)支持:提名人票。--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0日 (三) 02:48 (UTC)(+)支持:用拉丁文構字規則構造新字,之後說這是拉丁文,對我來說這種說法無說服力。在有爭議時,我希望採用最具包容力的方案,SzMithrandir的提案適度包容了各種意見,又不失準確性,希望能以此來解決爭議。--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5年5月20日 (三) 05:07 (UTC)- (*)提醒:這三個方案是並立的,只能選擇其中一個,並且不設反對票。——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20日 (三) 06:30 (UTC)
- 感謝提醒,因為hanteng閣下的提案可以包涵SzMithrandir閣下的提案,根據能採用最具包容力方案的原則,我選擇支持hanteng閣下的方案。--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5年5月20日 (三) 11:10 (UTC)
補充
- stackexchange問到的結果:
- 「無圖不信」在蘇來看就是,我蘇大用戶在維基上年資老人脈多,我給你頁碼就是真相,別找我要圖,任何人以外的只要和我蘇大用戶不同的意見,都要給圖
- 的確,我在chemistry.stackexchange問到的結果也是建議維基百科在化學元素條目不要用拉丁文而用IUPAC,Berzelius方案統一的是化學符號,而化學元素名稱則並未被Berzelius或拉丁文統一。
- 現在的主要問題是,蘇州宇文宙武 的「Berzelius以拉丁文統一化學元素名稱」之說法,是其個人的WP:原創總結,詳見#統一斷言的說明和討論。--❦‽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9日 (二) 05:38 (UTC)
討論區
作為翻譯了40個元素條目的維基人,我覺得我有一定的發言權。抱歉這段時間因繁忙而未能更進這場辯論。首先須釐清幾項事實(一些來源上面已有給出,不再此重複):
- IUPAC是國際上擁有元素及化合物命名決定權的權威機構。
- IUPAC的唯一官方語言是英文,因此不對化學物在其他語言的命名作任何建議或規範(見Lost in Nomenclature Translation)。
- IUPAC元素名稱不一定是拉丁文,或起源於拉丁詞。
由此可見,英文在化學命名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而不只是一個「科技範疇中默認的外文」。因此標註「銣(IUPAC名:Rubidium)」與諸如「空氣(英文:Air)」這種不恰當、不必要的英文標註有根本性質上的差異。為了凸顯這種性質的不同,有必要寫上「IUPAC名:」,而不只是「英文:」,以避免人們質疑我們在外文的選擇上有偏頗。IUPAC對所有元素只有一套標準命名:銣的「Rubidium」和鐵的「Iron」地位是一樣的。因此IUPAC名應在所有元素條目中一概標上,無須在決定是否標註或標註甚麼語言上,把其詞源歷史研究一番。這樣一視同仁的做法,是公正、客觀的,可以避免日後在個別條目中無必要的爭吵。至於書生所提出的「IUPAC名只放在Infobox,不放在首段」,在爭持不下的時候可以考慮,但我認為標準命名的重要性足以讓它出現在首段。
tl;dr:應在首段標註擁有特殊地位的IUPAC英文命名,這是公正、客觀的標準,不存在英文中心的問題。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5月20日 (三) 08:31 (UTC)
- 同意鋼琴小子 的判斷,編輯作法上我也可以接受其建議「IUPAC名應在所有元素條目中一概標上,無須在決定是否標註或標註甚麼語言上,把其詞源歷史研究一番」,在此也感謝鋼琴小子翻譯了40個元素條目做出的貢獻。--❦‽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0日 (三) 09:15 (UTC)
- @SzMithrandir:我的方案只是開了一道門讓編輯可以使用IUPAC專業術語,並沒有硬性要求或禁止其他編輯針對各別條目特性不同的條款,所以你的方案大多數內容可以在我的方案通過後執行,唯一的差別是在首句術語的編輯用的是IUPAC名,而非英文,至於要不要加語種在首句或其他段落,我個人覺得你的方案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細部處理。希望這說明你能體會,並考量這裏投票規則的差異。蘇案主要是強制並限縮編輯使用專業術語的自由,我的案主要是明文保障編輯少量使用專業術語(外文/原文)的規定,落實WP:命名方針的要求,你的案則是很好的細部編輯建議,你可以問這個問題:若通過蘇的方案你能不能執行你的建議,若通過我的方案你能不能執行你的所有建議,這樣子或許就有答案。--❦‽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0日 (三) 09:39 (UTC)
- (:)回應@Hanteng、Yinweichen:可以,我已在Hanteng的提案下投票。但是,我希望能落實「IUPAC名」之地位;就現在的來源,我還不太確定IUPAC名是否有被IUPAC明確「欽定」過。如果的確有一套現代的國際通用名稱,那的確是最好了,我們都不用爭了——但那樣的話,可能就要考慮首段加入「IUPAC名」是否WP:UNDUE;不加的話主要是美觀。 另外,拉丁文之重要性,除了元素符號,還有化合物命名(IUPAC採用的英文名都會涉及到:ferric/ferrous, stannic acid -> stannate, etc);所以金銀銅鐵、鉛錫銻汞等元素(好像就這8個了),其拉丁文最好在顯眼的地方出現(最合適的地方可能就是緊跟着元素符號的括號了);另外還有鈉Na鉀K鎢W三個。 忍不住又說到細節了哈哈。--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0日 (三) 19:26 (UTC)
- 為何要注英文?中文語境下根本不需要英文。首段只要註明元素符號就好。--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5月25日 (一) 02:22 (UTC)
- 額,書生你意思是完全不標外文嗎?這樣也未必.. —— 我想起來了,你有說過infobox的事情。但我還是想引用樓上Yinweichen的話:「標準命名(無論 英文/拉丁文/IUPAC名稱)的重要性足以讓它出現在首段」。—— 要我說的話,我還是想着科普的重要性。最佳例子就是鉛錫銻汞這4個和鈉鉀鎢3個,對大多數讀者而言英文和拉丁文都比較陌生,而①遇到英文文獻和其他英文語境的可能性很,而②化學元素又並不是來源於英文名稱,所以都有必要標出。要是較冷門元素的話,查閱那些條目的讀者,可能多半也希望能在顯眼的位置看到外文名稱吧。
中國有句古話叫「因重二」,因為很重要所以說兩遍;這裏也是一樣的考慮,在首段和infobox都出現。不知閣下怎麼看。--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5日 (一) 02:44 (UTC)
- 額,書生你意思是完全不標外文嗎?這樣也未必.. —— 我想起來了,你有說過infobox的事情。但我還是想引用樓上Yinweichen的話:「標準命名(無論 英文/拉丁文/IUPAC名稱)的重要性足以讓它出現在首段」。—— 要我說的話,我還是想着科普的重要性。最佳例子就是鉛錫銻汞這4個和鈉鉀鎢3個,對大多數讀者而言英文和拉丁文都比較陌生,而①遇到英文文獻和其他英文語境的可能性很,而②化學元素又並不是來源於英文名稱,所以都有必要標出。要是較冷門元素的話,查閱那些條目的讀者,可能多半也希望能在顯眼的位置看到外文名稱吧。
Tigerzeng的提案
在此附上User:Tigerzeng在我的討論頁提出(見編輯歷史)的提案:
以上。(注意:這不是我的提案,只是Tigerzeng請我代為轉達而已)-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5月22日 (五) 11:55 (UTC)
- 感謝@和平奮鬥救地球:。剛剛大概看了上面的爭論,發現問題和在下原先收到通知時理解的有所不同。內容中增加拉丁文詞源十分必要,另外英語作為在中文界十分常用的語言之一,加入進去也並無不妥。有些元素名稱是來自希臘語等等的,最好是把詞源的語言加入。至於辭海和iupac,則可以同時加入,註明來源即可。
- 其實這個問題根本不至於引發如此爭論的,同類條目內容格式上有些不同也很正常,不必一一整理。讀者關注的是信息是否豐富且有可靠來源,而不是要不要英語之類的問題。請各位保持參與維基百科初心,以及多站在讀者的角度思考。--Tiger(留言) 2015年5月22日 (五) 14:07 (UTC)
- 感謝 @和平奮鬥救地球: 和 @Tigerzeng:的理據和意見,的意見,建議Tigerzeng 和其他編輯用戶思考下列問題
- hanteng的方案(主張IUPAC等專業術語可以加入首句)是否有禁止或排擠其他專業術語或外文? 我認為完全沒有
- 蘇州的方案(主張只有拉殅文可以加入首句)是否有禁止或排擠其他專業術語或外文? 我認為有,蘇的方案的確禁止/排除了IUPAC命名(以及其他字源的相關語言)在首句/導言出現
- 所以請發揮各位的獨立判斷,做出相關選擇,這投票對化學條目科普的重要性亦可參見#投票之外:專家看法。--❦‽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2日 (五) 14:54 (UTC)
- 感謝 @和平奮鬥救地球: 和 @Tigerzeng:的理據和意見,的意見,建議Tigerzeng 和其他編輯用戶思考下列問題
(!)意見 @Tigerzeng:外文名稱肯定都有可靠來源,這個不必擔心。現在爭執的點在於,「中文語境下應以拉丁文為準(辭海等)」或「IUPAC採用英文為通用名稱」是否有來源,或者哪個來源權威;以及伴隨着的關注度的問題(IUPAC使用英文就是因為「關注度」)。 從來源角度講,IUPAC應當是權威,而且IUPAC有明說英文,但辭海沒有明說拉丁文,貝采里烏斯只能是歷史貢獻,不能指導當代的方針;從關注度講,英文是(二戰後)科學技術(甚至人文社科)領域的國際主流語言,因此應當放心地標出。 至於標出何等語種(「英文」還是「IUPAC名」),我覺得這是細節問題,可以商榷。具體細節也請參照鄙人在樓上的反覆修改後的提案(在引用框內)。--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2日 (五) 17:06 (UTC)
- (!)意見(這裏不一一@了):導言部分可以用這樣的表述:「X,是第N號元素,IUPAC名xx,詞源來自拉丁語xxx(或者是其他語言)」。排除合理的有用信息而為某種格式或要求(比如只出現辭海的拉丁文)是不合理的。--Tiger(留言) 2015年5月23日 (六) 15:26 (UTC)
- @Tigerzeng:你這個格式恐怕不是特別好。如果你後面那個「來源於」是選填,那還可以;不過還是分不清你這詞源是指向IUPAC名還是元素符號。使用括號是現有的做法,顯得更緊湊,應當保持。我感覺你可能不太熟悉110多個已命名元素的具體(外文)情況,如果是這樣的話建議你去翻一翻列表(en:List of chemical element name etymologies以及la:Categoria:Elementa chemica) --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3日 (六) 15:53 (UTC)
- @SzMithrandir:剛看了hanteng的方案,完全同意。(話說這些條目原本的形式也沒什麼問題,蘇州覺得缺拉丁語直接加入就行了,何必去除其他內容…)--Tiger(留言) 2015年5月23日 (六) 16:04 (UTC)
- (+)贊成「覺得缺拉丁語直接加入就行了」。兩種名稱並存即可,不用爭來爭去。 --碸中嘌呤的白磷萃取 打譜 2015年5月24日 (日) 03:32 (UTC)
- @WhitePhosphorus:所以白磷你不投下你的票麼~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12:38 (UTC)
- (+)贊成「覺得缺拉丁語直接加入就行了」。兩種名稱並存即可,不用爭來爭去。 --碸中嘌呤的白磷萃取 打譜 2015年5月24日 (日) 03:32 (UTC)
- @SzMithrandir:剛看了hanteng的方案,完全同意。(話說這些條目原本的形式也沒什麼問題,蘇州覺得缺拉丁語直接加入就行了,何必去除其他內容…)--Tiger(留言) 2015年5月23日 (六) 16:04 (UTC)
- @Tigerzeng:你這個格式恐怕不是特別好。如果你後面那個「來源於」是選填,那還可以;不過還是分不清你這詞源是指向IUPAC名還是元素符號。使用括號是現有的做法,顯得更緊湊,應當保持。我感覺你可能不太熟悉110多個已命名元素的具體(外文)情況,如果是這樣的話建議你去翻一翻列表(en:List of chemical element name etymologies以及la:Categoria:Elementa chemica) --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3日 (六) 15:53 (UTC)
其他維基人提案
(請提案)
投票之外:專家看法
我在貼以下資料前,請尊重幾個前提:
- 不管您同不同意專家看法,請您就事論事,勿對專家進行任何形式的人身攻擊
- 我個人也歡迎維基編輯找尋更多專家看法
- 我公開本人全部去信內容,對於對專家的回信我採摘要而關鍵字詞部分採引言,若有懷疑本人造假之處,可以商情行政員或監督員做中介,比較認證本人在此摘要內容和原信內容
hanteng去信
教授您好,
想請教您一件事,在中文維基化學條目的編輯上,正進行一項討論關於化學專業術語的外文原文選取,涉及到了使用拉丁文取代IUPAC命名的建議。
關鍵的事實的爭議點是:(1)貝采利烏斯用拉丁文統一命名 (2)IUPAC命名是臨時的。而我查找的中英文資料是(1)貝氏方案(建議以拉丁文名稱產生)統一了化學元素符號,(2)「IUPAC產出國際認可的標準術語(the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standard nomenclature),它對於元素命名和符號有最終決定權,見化學元素及#IUPAC命名的全球權威性」
我在StackExchange的化學版有提出問題並獲取了答案見此: http://chemistry.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31653/did-berzelius-unify-the-names-of-chemical-elements-using-the-latin-language
唯這以上的答案仍非中文亦未必是權威專家的看法,因為看見您在一些科普新聞接受過訪問,所以想問您的看法。
若您不方便回應,可以提供中國化學會的連結方式嗎?
最後,想問一下,若您主編一個化學專業術語的字典或百科全書,讀者設定在非化學專業大學知識水平,您會同時使用IUPAC命名和拉丁文嗎?您會只使用拉丁文嗎?
以上問題還請您抽空回答。
教授回信內容摘要
- 本人這些年一直參與(hanteng補註:在中國)關於化學名詞的修訂和新元素命名審核工作,所以主要關注中文命名的原則及IUPAC的命名。
- 元素的命名:元素名字各有來源。因為冷戰時期歐美蘇聯各自命名,命名混亂,所以IUPAC曾建議不再命名新元素,改用編號代之。這做法顯然太機械,後來IUPAC還是命名(這些歷史改變都有文獻)。
- 元素符號的確定:書寫化學變化方程式為簡潔明確,用簡單的符號,這應是貝采利烏斯最早提議,沿用至今。
- 目前,元素命名及元素符號的確定,參照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IUPAC)與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聯合會(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Physics, IUPAP)發佈的元素命名準則,由一個聯合工作小組(joint working party,JWP)進行新元素的審定,一般由元素的發現者給出建議名稱,JWP審核、確認並發佈。
- 若本人主編一本讀者設定在非化學專業大學知識水平的化學專業術語的字典或百科全書,「採用IUPAC/IUPAP的建議名稱就行,沒必要用拉丁文。」元素歷史介紹如涉及到拉丁文,那介紹一下拉丁文無妨。
--❦‽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1日 (四) 12:19 (UTC)
意見
- 雖然不能以此就下定論,但至少信件確定IUPAC名稱的權威性和通用性,鞏固了在導言寫進IUPAC名的論點。相比之下,拉丁文就只是詞源上的關係了,在導言是否納入可以另作考量。另外,可否公開這位教授的身份,或至少是對他工作的概述?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5月21日 (四) 12:42 (UTC)
- 值得注意的是這位王教授有參與中國相關化學命名的工作,在此我懇請各位若能多方徵詢專家意見,或許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紛爭。中文維基有科普的工作,說來有一點心虛,我在化學方面條目貢獻絕對不如 鋼琴小子 等用戶來的多,不過這位教授回信第一句是:
- 「編輯中文維基化學條目,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科學工作,辛苦了!」
- 在此借花獻佛鼓勵曾為及將為中文維基化學條目做出貢獻的編輯用戶。--❦‽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1日 (四) 13:19 (UTC)
對於Hanteng去信和專家意見的回應及其他
首先聲明,本人無意挑戰專家的權威性,只是就事論事,就理說理。Hanteng的去信顯然忽略了《辭海》的問題,既然他一直懷疑《辭海》的權威性,何不去信專家求一結論,即使這只是一家之言?本人覺得是非常可惜的,不知他是有意還是無意沒有問《辭海》的問題。Hanteng還所說現在爭議的問題之一是「IUPAC命名是臨時的」純屬對本人的話的誤解,本人是說IUPAC系統命名法是臨時的,難道有錯?另外,Hanteng一直逢人就說IUPAC命名不止是英文,本人的方案排擠IUPAC命名而獨尊拉丁文,實際上經過多次討論,本人早已不反對在正文部分加入包括IUPAC規定名稱在內的其他語文形式,更何況現在元素首段的信息框中用的就是IUPAC規定的英文名,我也沒改,何來排擠一說?至於IUPAC命名是否英文,本人在上面的公開信中已經用IUPAC自己的官方文件證明了這是英文,所以英文中心主義的問題才是此次投票的焦點問題。專家的回答顯然指的是IUPAC成立以後、尤其是冷戰時期及其以後的化學元素命名問題,但是很多元素是在IUPAC成立以前就已經發現並正式命名的,IUPAC並無任何權力對它們重新命名,而且本人上面的公開信也明確表明IUPAC尊重已經命名的元素,尤其是與英文形式有很大差別的命名,那麼統一加入所謂「IUPAC命名」之類的形式顯然是不合適的。冷戰後IUPAC對於元素的命名確實具有最終仲裁權力,這點我不否認,但一來那些元素基本上英文名和拉丁文名是一樣的,二來那些元素都是由發現者命名的,IUPAC只是確認和仲裁,這與IUPAC親自來命名是兩碼事,所以再次表明加入所謂「IUPAC命名」之類的形式是不合適的。可喜的是,這位專家證實了元素符號的確定:書寫化學變化方程式為簡潔明確,用簡單的符號,這應是貝采利烏斯最早提議,沿用至今。而貝采利烏斯所規定的元素符號正是來源於元素的拉丁文名,所以在元素符號後面加入其來源的拉丁文名是必要的。這位專家可能不是拉丁文方面的專家,不知道IUPAC在成立後確定的元素的名稱不但是英文,在拉丁文中也是同樣的形式,所以才會說:「採用IUPAC/IUPAP的建議名稱就行,沒必要用拉丁文。」事實上,本人對於IUPAC成立後確定的那些元素的命名基本上沒有異議(因為基本上英文和拉丁文是相同形式),只是對一些拉丁文名和英文名形式不同的元素有異議,因為它們的名稱是在IUPAC成立前就已經確定了的,與IUPAC根本沒有關係。綜上所述,本人對於Hanteng去信和專家意見部分贊同,但也有一些異議,還請「專業人士」予以批評指正。本人正處於畢業答辯的最後關鍵時期,如有回覆不及時的情況,還請見諒。如有打擾,還望海涵。——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24日 (日) 17:12 (UTC)
關於拉票及其他
你不需要繼續使用詭辯手段或是一再重複你自己在上面下面已經提過無數次的論點,只要周圍拉票還不是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結果嗎?--Mewaqua(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17:23 (UTC)
- 是否詭辯不是你說了算的,而且你要搞清楚是你們先開始拉票的,不要弄得好像你們很公正似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24日 (日) 17:30 (UTC)
- @蘇州宇文宙武:請別昧於事實說「我們」在拉票云云,我本人沒有和其他人在這議題上有站外討論,我也沒有拉票,我只有被蘇ping到時才補上個人回應於其他編輯用戶討論頁。--❦‽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6日 (二) 14:20 (UTC)
- @Hanteng:我說你拉票了嗎?請勿對號入座好嗎?和平奮鬥救地球不是站在你們那一邊的麼?——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26日 (二) 14:24 (UTC)
- @蘇州宇文宙武:這你不用回答,我只是想讓旁觀者知道你的論述手法及品質。投票在維基是對事不對人,你硬要分敵我是把維基投票的文化往人情票走,旁觀者看的很清楚支持你方案的投票特性,特別是我發起的這個投票。--❦‽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6日 (二) 14:28 (UTC)
- 什麼叫我「不用回答」?你根本沒問我問題好不好?明明是支持你方案的這一方先拉票,你還有理了?你這個人越來越不可理喻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26日 (二) 14:38 (UTC)
- @蘇州宇文宙武:這你不用回答,我只是想讓旁觀者知道你的論述手法及品質。投票在維基是對事不對人,你硬要分敵我是把維基投票的文化往人情票走,旁觀者看的很清楚支持你方案的投票特性,特別是我發起的這個投票。--❦‽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6日 (二) 14:28 (UTC)
- @Hanteng:我說你拉票了嗎?請勿對號入座好嗎?和平奮鬥救地球不是站在你們那一邊的麼?——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26日 (二) 14:24 (UTC)
- @蘇州宇文宙武:請別昧於事實說「我們」在拉票云云,我本人沒有和其他人在這議題上有站外討論,我也沒有拉票,我只有被蘇ping到時才補上個人回應於其他編輯用戶討論頁。--❦‽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6日 (二) 14:20 (UTC)
@蘇州宇文宙武:所以你現在可以承認「貝采利烏斯用拉丁文統一命名[來源請求]」是沒有來源支撐且不符事實的吧?(亦見#貝采利烏斯統一命名)--❦‽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6日 (二) 14:25 (UTC)
- 這個只能說暫時發現的來源是孤證,而不能說不符合事實,更不能說沒有來源支撐,請勿咬文嚼字,妄下論斷。——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26日 (二) 14:27 (UTC)
- 你只要不承認一次,我只好就再貼一次證據#實事、#統一斷句及#蘇州宇文宙武的原創總結被證偽。--❦‽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6日 (二) 14:30 (UTC)
- 所以你就是這麼讓人討厭,你可以繼續到處貼大字報,隨你的便,反正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26日 (二) 14:38 (UTC)
- 你只要不承認一次,我只好就再貼一次證據#實事、#統一斷句及#蘇州宇文宙武的原創總結被證偽。--❦‽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6日 (二) 14:30 (UTC)
- 據說黑雪姬以前開了三千多個帳號(是黑雪姬委託蘇州宇文宙武轉述的,見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存檔/2013年6月#以下內容複製自黑雪姬的用戶討論頁),不知道有沒有一兩個出來投票呢?上面有的隔了一年未有編輯突然出來投票,也有5月7日才註冊然後編輯幾十次成為自動確認用戶後又來投票。我純粹是提醒一下,不要以為「投票萬能」而已,不是要求「用戶查核」。--Mewaqua(留言) 2015年5月26日 (二) 17:51 (UTC)
- Special:用戶貢獻/Gap496?蘇州宇文宙武 和 黑雪姬 若在站外持續有連絡應不是意外的事(一樣的愛國份子 「人民戰爭同樣適用於維基百科。」)。或許是黑雪姬和hanteng 之間的恩恩怨怨要 蘇州宇文宙武 斗到底?若Gap496是 黑雪姬 那可熱鬧了。人民戰爭開啟,愛國就不能加英文。--175.114.255.241(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16:55 (UTC)
- 是為了維基內容呢?還是為了展示朋黨集結鬥爭的實力?--❦‽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7日 (三) 19:58 (UTC)
- Special:用戶貢獻/Gap496?蘇州宇文宙武 和 黑雪姬 若在站外持續有連絡應不是意外的事(一樣的愛國份子 「人民戰爭同樣適用於維基百科。」)。或許是黑雪姬和hanteng 之間的恩恩怨怨要 蘇州宇文宙武 斗到底?若Gap496是 黑雪姬 那可熱鬧了。人民戰爭開啟,愛國就不能加英文。--175.114.255.241(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16:55 (UTC)
回到事情本質:
- 蘇州宇文宙武 「暫時發現的來源是孤證,而不能說不符合事實,更不能說沒有來源支撐」
- hanteng: 「證據#實事、#統一斷句及#蘇州宇文宙武的原創總結被證偽」
旁觀者可以自行對 蘇州宇文宙武的「孤證」=1988年05期《中學化學教學參考》出的化學元素命名趣談和我在化學元素我最新的擴充中有三個以上的獨立來源及找到的2013《BBC Science》 The periodic table: how elements get their names的內容來做比較。我和蘇都是短暫的維基用戶,但人類知識會一直往不斷除錯的方向前進。--❦‽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7日 (三) 20:04 (UTC)
維基人Carrotkit的公開信
恕我直言。此事根本不是化學元素命名的爭議,也不是您們兩人之間的紛爭。
您們兩人素來不和,這大概是由於政治立場上的不同吧。Hanteng君,您看到蘇州君捲入紛爭,被人指責,很高興是吧?於是您立即去火上加油,加入抨擊蘇州君。蘇州君,您看見「Hanteng」這個用戶名,簡直氣得出不了聲,於是您與他干戈相向,目的就是把他罵得面子全失。您們去看看這裏的標題:「蘇州不敢承認錯誤」-「我沒有錯為什麼要承認」、「蘇州的統一回應並沒有實質回應」-「我已經實際回應」,這明顯是意氣之爭。
蘇州君,您向來是我尊敬的維基人。我早前被人侮辱,條目受無理反對,是閣下堅決地支持我,永遠站在我一邊。因此,我由衷感謝您。Hanteng君,雖然我們未有過合作,還曾經有小爭執,但我看過您個人網站上的研究,知道您為建設維基百科而付出很多心力,所以我也欣賞您。可是,您們兩人近日做的事兒,教我無法苟同。
前車可鑒。唐朝有牛李兩派官僚,出身不同,爭執不休;結果是唐朝亡於藩鎮手上,此後戰事頻繁。宋朝有改革、保守兩派人,政見不同,藉故爭辯;結果是宋朝亡於外族手上,朝廷威望盡失。您們看啊,意氣之爭沒有好下場。
Carrotkit~維基和平約章~維基佈告板 2015年5月24日 (日) 02:03 (UTC)
- 非常感謝User:Carrotkit的直言,就如本人所陳述的事實那樣,此事到了今天這個地步,實非本人初衷。而您說此事更多的含有本人與Hanteng的意氣之爭,本人願意承認確實有時有非理性的舉動,但都是Hanteng首先挑釁,而本人被迫回擊,實屬無奈。本人昨晚所發的公開信,也是在Hanteng這一方開始拉票後才開始的,拉票只是目的之一,但更多地是說理,是讓大家明白整件事的來龍去脈,然後做出自己的判斷,如有打擾,還望見諒。現在既然已經開了兩個投票,而且上面一個投票已經結束了,雖然說下面一個投票和上面那個衝突,實際上沒有什麼效力,但既然已經進行到一半了,那就再等等結果,也好為解決這個問題做個參考。我還是那句話,這件事本來就沒有什麼問題,要不是加英文派的跟蹤破壞,還有後來Hanteng的加入,本來都是很好解決的問題。在此再次就社群因此問題而陷入紛爭致歉,儘管這紛爭並非我所願,也請User:Carrotkit息怒。——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24日 (日) 02:18 (UTC)
- 這不是閣下一個人的錯。您們兩派都有理性和不理性的維基人,但不理性的也在影響他人,結局就是整個社群都變成不理性分子。我不是在指責您們,也不是在宣洩情緒,只是想社群有更多明眼人。--Carrotkit~維基和平約章~維基佈告板 2015年5月24日 (日) 02:24 (UTC)
- (+)同意,希望大家不要再吵了,理性解決問題吧。-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5月24日 (日) 07:16 (UTC)
- (+)同意,意氣之爭,終究兩敗俱傷;而且此事已經明顯過於繁雜。Zwd626(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13:34 (UTC)
- (-)反對:此事並不複雜,只是蘇州把戰火引到了化學條目,然後Hanteng也加入進來了而已。如果把編輯權歸還給「我們」專業人士,這個問題早就解決了。--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13:46 (UTC)
- 閣下在這裏不贊成理性解決,與上面自己的回應自相矛盾,所以事情才會變成今天這個地步。到底是誰先挑起「戰火」的還能顛倒黑白,我看閣下因為反對本人偏心已經到一定的地步了,所以也沒啥好說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25日 (一) 14:22 (UTC)
- 我說的是「引來戰火」,不是挑起。而且我並不只是反對你,我反對任何門外漢指點江山。--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5日 (一) 15:28 (UTC)
- (*)提醒:先生這裏火藥味有點濃。我們至少可以肯定,無論專業程度如何,討論都不應當摻雜過多「指點」意味,包括雙方在內。我看到長達幾百行的討論時,也感到此事過多消耗了社群的精力——畢竟這只是涉及一百個左右條目的問題——但我還是以儘量平和的方式表達一點意見。在這裏,至少希望您不要持續打斷上文投票,您這麼做可能促進了「專業」,但靜待投票完成,由合適的人凝聚共識之後,問題才有解決可能。跟着意見不同者後面一而再地反對是沒有助益的,退一步講,確實有意見,投票區也不是適合表達的地方。謹此。-Gap496(留言) 2015年5月26日 (二) 15:46 (UTC)
- 黑話而已,沒聽過就算了。以及你也是厲害,湊了50個編輯,然後理性客觀。你可以仔細把整版的對話都看完,再來評價。(客觀括弧笑) --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6日 (二) 22:59 (UTC)
- 我本來以為先前真正看過之後發言會於事有補呢,沒想到先生火氣似乎未消,這點上您的編輯數當然比我多出若干倍,我不否認閣下的一些貢獻。但閣下如果僅僅堅持您的方案,不做過多回復,事情也許會有更多餘地,可惜一切都是完成時了。至於「黑話」為何,已經並不重要了。-Gap496(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16:09 (UTC)
- (~)補充關於方案本身,——您的方案細則將元素依時代分為古代、近代、現代三類。評:古代元素部分——可以贊成;近代元素部分:以英文常用性為由在信息框之外重複加入英文,此舉沒有足夠必要性。我認為,暫時只適合在正文解釋詞源,細節上首句只保留「詞源」內部連結,以示提醒。(這在鋼琴小子的方案中也有涉及)既然一些元素來源語言不清,信息框又已給出英文,則首句不應重複。現代元素部分——可以贊成,但同上,最好不列出外文,仍應給出」詞源「段連結。-Gap496(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16:09 (UTC)
- 我之所以給蘇州投票,不過注意到其方案,有首句不拘泥於一種文字的優勢,並不是無條件支持其方案(《辭海》通用權威性,根據討論,似乎無法完全肯定)。鋼琴小子的方案稍加改動補充之後可能更具優勢,只可惜對其投票亦無影響而改投蘇州。謹此。-Gap496(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16:09 (UTC)
- @Gap496:汝道:蘇州方桉〝對各種元素有首句不拘泥於一種文字的優勢,〞怎不問蘇州,能不能在其方桉下加入非拉丁文的其他外文?蘇州方桉正是有首句〝拘泥於一種文字〞。--175.114.255.241(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16:44 (UTC)
- @175.114.255.241:有請IP君亮明身份。(~)補充請IP君注意一下,蘇州沒有禁止其他外文,你相信的話當然可以說。-Gap496(留言) 2015年5月30日 (六) 09:29 (UTC)
- @Gap496:汝道:蘇州方桉〝對各種元素有首句不拘泥於一種文字的優勢,〞怎不問蘇州,能不能在其方桉下加入非拉丁文的其他外文?蘇州方桉正是有首句〝拘泥於一種文字〞。--175.114.255.241(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16:44 (UTC)
- 不好意思我想「呵呵」,還以為閣下有什麼高見;別的先不說,你的名從主人我可以原樣奉還給你嗎?#中國大百科全書:有pdf有真相 --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8日 (四) 04:33 (UTC)
- 無所謂,這句可以撤銷,細節問題。冷嘲熱諷、吞吞吐吐意義不大,有什麼意見請指出來。架子可以放一放了。-Gap496(留言) 2015年5月30日 (六) 09:29 (UTC)
- 我說的是「引來戰火」,不是挑起。而且我並不只是反對你,我反對任何門外漢指點江山。--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5日 (一) 15:28 (UTC)
- 閣下在這裏不贊成理性解決,與上面自己的回應自相矛盾,所以事情才會變成今天這個地步。到底是誰先挑起「戰火」的還能顛倒黑白,我看閣下因為反對本人偏心已經到一定的地步了,所以也沒啥好說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25日 (一) 14:22 (UTC)
- (-)反對:此事並不複雜,只是蘇州把戰火引到了化學條目,然後Hanteng也加入進來了而已。如果把編輯權歸還給「我們」專業人士,這個問題早就解決了。--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13:46 (UTC)
- (+)同意:每人狗咬狗骨,互咬尾巴,本來是好好的化學條目探討,卻變成互找缺點、互相批判的罵戰,既傷感情也使對立雙方互相憎恨對方,值得麼?如果是政治因素那又怎樣?政治觀不同又怎樣?不能交朋友嗎?政治,從來就不是阻礙人民交流的工具。阻礙你的,是個人的價值觀與尊嚴。我希望看到的絕不是充滿戰火的維基,而是互相包客共處的維基。--bilibiliξGespräch 2015年5月26日 (二) 15:28 (UTC)
- (+)同意:希望某一方停止大批量堆積含有敵視意味的文字,尤其是以濫開標題的形式!這已經干擾了閱讀及問題解決。相信協商,哪怕是最後的其他措施,也比現在這樣鬧得烏煙瘴氣要好得多。須知,「退一步海闊天空」;又雲,「當局者迷」。一百個化學元素條目,沒有什麼涉及根本價值的原則性問題,還望雙方、尤其是某一方的一些人冷靜為上,就事論事!@Carrotkit:--Gap496(留言) 2015年5月26日 (二) 15:56 (UTC)
@Carrotkit:我沒有這麼重要,我只是(1)在知識上不能容忍重大錯誤,(2)在維基文化上喜歡共識而非投票。我已企圖用鋼琴小子的台階及北京大學化學教授的建議來說明這不是我的找蹅,而是對知識/事的堅持。蘇州 無視 鋼琴小子的台階,和對北大化學教授的建議的避重就輕,你可以自行判斷這是不是和我的言行對等。(更不用提蘇的方案基本上是禁止性方案,我的方案不涉禁止,包容性及開放性差異立見)。 順@Gap496:這事有沒有「涉及根本價值的原則性問題」,在我看有,涉及到中文維基中的討論及投票文化,旁觀者可以觀察兩方案投票理據的水平,以及維基人群用戶的多樣性程度來做自我判斷。--❦‽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7日 (三) 19:56 (UTC)
投票已經結束,這裏是總結
首先公示投票結果:
Hanteng | 蘇州 | Sz | Tiger |
---|---|---|---|
17 | 20 | 0 | 1 |
這次投票歷時兩個星期,參與人數較多,從最終結果的票數來看,蘇州的提案以1票領先支持數第二的Hanteng君。為了社群發展,我認為可以按照蘇州的提案實行下去;當然,其實Hanteng的方案也有與蘇州重合的成分,只是在IUPAC方面有些許不一致,不妨在化學元素的模板上涉及IUPAC的名稱,這樣也能照顧Hanteng支持者方面的意見。二人的意見在化合物方面基本無衝突。
我個人其實比較傾向SzMithrandir的方案的,但最終還是決定不參與投票。個人希望此次爭論沒有必要再持續,最好3天以內能夠存檔。--1=0,歡迎參與WP:模仿專題 2015年5月30日 (六) 11:41 (UTC)
- (?)疑問:20對19,這個票比是否算作勝出?最後四票是臨時跟上的,而且投票理據難以令人信服。雖然翻看了一下都不是傀儡,但不參與討論而在最後時刻冒出來投票,這是否有些太聰明了? 投票查核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本人認為簡單的一句「格式統一比較好」是對條目編輯者意見的漠視。且不說這個拉丁文「格式」本來就是無中生有(中國大百科全書vs辭海),本人反覆提及的「不同元素的情況不同,應當區別對待」並沒有得到明確的回應。敢問蘇州這邊的方案是什麼?只對首段英語/雙語否定,只破不立? 本次討論的長度對很多人來說都是tl;dr,這個我不否認;但既然要投票就應當仔細通讀,至少通讀投票所涉及的方案。如果強制執行此方針,我不得不說對於編輯者這難以接受。--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30日 (六) 20:17 (UTC)
- (:)回應:然而Hanteng方面的投票好像有3票(User:拆哪、User:魯秘、User:護國大將軍)被查出是傀儡所投,按閣下所言,是否又能作數呢?我其實對閣下提到的「區別對待」十分有好感呢(個人觀點)。另外,針對閣下提出的最後四票的問題,是否叫他們@Q714182379、周子儀、Alvin Lee、春卷柯南:出來解釋呢?--1=0,歡迎參與WP:模仿專題 2015年5月31日 (日) 01:25 (UTC)
- (:)回應:呵呵,輸打贏要就直說,不用遮遮掩掩。說我們這方最後四票是「臨時跟上」的,也不看看這幾票除了最後兩票,其他兩票都離截止時間差了一小時以上,一小時能夠寫的東西太多了,真能昧着良心說「臨時跟上」麼?說「投票理據難以令人信服」,貴方的投票理據就「令人信服」了?我看也有很多根本沒參加討論,理由也不充分嘛,更不用說有三票根本就是傀儡所投,被管理員封禁了。再說投票和方案,Tiger和SzM的方案你們倆自己都不支持,居然還要別人支持你們的方案,這真的說得過去麼?元素符號來源於拉丁文,這是歷史事實,也是由貴方拿出大量可靠證據證明的,何來「無中生有」之說?為什麼一定要回應?支持我方而非貴方的方案就是對你意見最好的回應。我的方案已經白紙黑字寫明了,反而貴方的方案語焉不詳,這樣可以,那樣也可以,如果貴方方案通過了,最後怎麼樣還不是貴方說了算?怎麼讓人信服?想要歪曲事實也請找一個更好的理由。這個投票本來就是貴方發起的,規則也是貴方制定的,哪方票數多就用哪方方案也是貴方制定的,白紙黑字不容抵賴。之前已經有一個投票了,是我方獲勝,但貴方不服氣,強行另開投票,先不論有沒有效力,但結果又是我方獲勝,貴方還是不服氣,請問貴方還想怎麼樣?最後一天投票的四位也不用解釋了,跟他們這幫輸打贏要的人沒啥好說的,按照通過的規則執行,他們敢阻饒就是破壞。——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31日 (日) 02:45 (UTC)
- 從投票來看,的確「是在下輸了」。不假,玩民主是要玩得起,在規則生效前我儘量跟你口水戰,但規則生效後我也只能認,最多進行迴避和「不合作抵抗」——後者其實不存在,因為鄙人和Yinweichen的方案都在wiki上,都是公開的。 你說的「語焉不詳」現象,只是因為隨着主編者(即Ywc)的加入,細節被重新討論;三大分類的基本框架Ywc一直都同意,User:Yinweichen/Testpage2中的方案與本人也只有一兩點差別。倒是閣下的方案一直都是大而化之,最近由於中國大百科全書的實例而又做了調整,加上了「infobox採用IUPAC名」,但尚未聽到明確的關於首段首句括號中添加何種外文——我們尤其關心的是對於(en)oxygen (en)carbon (de)wolfram 等是否會加入 oxygenium carbonium wolframium。 至於你說我自己都不支持自己的方案,我早已說明在投票上與Hanteng合併,這個並不構成問題。
- 以上。現特此召集@Hanteng、Alfredo ougaowen、Mewaqua、Yinweichen:
若無其他額外問題,則蘇州之方案即將生效;鄙人建議諸位遵守維基百科之規則,按照社群共識和方針進行編輯,如果不願合作可以迴避元素條目。此次討論大致結束,不應影響其他條目的討論和編輯。
- --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31日 (日) 03:53 (UTC)
- 「禁止在化學元素條目正文開首標注元素IUPAC名」投票本身就是荒謬。期間沒有任何一位管理員有勇氣出來制止這種鬧劇進行,是中文維基百科的悲哀。"to defeat relativity one did not need the word of 100 scientists, just one fact"——愛因斯坦。--Mewaqua(留言) 2015年5月31日 (日) 04:19 (UTC)
(※)注意:討論的最後狀態是,我(鋼琴小子)鑒於兩個方案票數接近而對Hanteng和蘇州之觀點結合,形成折中方案於User:Yinweichen/Testpage2。這是尊重維基百科的社群共識。請不要退回到之前的討論狀態,片面執行單個方案。由於在我提出這種方案之後沒有得到任何反對意見,也已通知Hanteng、蘇州和SzMithrandir等人,所以應以User:Yinweichen/Testpage2的做法為準,對元素條目進行更新。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5月31日 (日) 09:05 (UTC)
- 投票是不設反對票的,我沒有回應不代表我認同你的方案。我的態度是,你的方案可以加在正文中,但不能加在首段。請不要自認為是什麼「折中」方案,更惶論你的方案都沒有付諸表決。——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31日 (日) 09:14 (UTC)
- 懇請管理員們的介入。請注意,對一系列條目進行的批量更改,須反映「社群共識」。以上投票差距只有一票,你真的覺得是共識的表現嗎?我,包括在投票之時,從沒有認為該投票是「最終的」、「決定性的」,所以才一直努力建議折中方案,嘗試結合各方觀點,並邀請所有編者幫助改善此方案。突然實施蘇州的方案,甚至沒有對格式手冊中的具體字句進行討論,是讓我大吃一驚的。請務必看清維基百科:不要為闡釋觀點而擾亂維基百科,不要把化學元素條目變成自己證明「反英文派」觀點的戰場!我已友善地邀請你對我的努力(User:Yinweichen/Testpage2)作出評價和建議,所以我非常希望你能夠放下零和遊戲的態度,以真正改善條目為目標,不要因死守某些所謂的原則而擾亂了我們在自己本行條目的正常編輯!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5月31日 (日) 11:11 (UTC)
- 呵呵,什麼事情都要管理員管,我看管理員還沒這麼空閒,而且社群和方針也沒有賦予管理員這樣的權力。維基百科的所有條目都是大家的,不存在什麼自己本行條目!我還想(*)提醒的是,投票是Hanteng博士開的,規則是Hanteng博士定的,Hanteng博士在投票開頭白紙黑字寫着:「投票不設反對票,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我想Hanteng博士不會否認吧?人無信不立,我想Hanteng應該不會對不起你牛津大學博士的稱號吧?我想其他人也不願意做無信的人吧?其他的我也不多說了,我不想跟沒有信用的人多費唇舌。——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31日 (日) 14:27 (UTC)
- 「人無信不立」,但我從頭到尾都是堅持達成共識比投票還重要,所以沒有這個問題。對於這次的投票結果,我表示尊重,也希望這些爭論能盡早結束。但在雙方支持者數量旗鼓相當之時,還是建議User:蘇州宇文宙武等用戶能盡可能讓大家達成共識,避免只以些微票數差異來壓過不同意見的聲音,免得日後增添不少麻煩,而且才能真正一勞永逸的解決此類爭議。-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6月1日 (一) 01:10 (UTC)
- 想要賴皮就明說,不用拿什麼「共識」當擋箭牌。如果能夠達成共識,要投票幹嘛?投票開始時的規則也都白紙黑字,如果你「堅持達成共識比投票還重要」,那你投什麼票?反正要根據兩個投票的結果執行,想要搗亂就是破壞,我們依規矩辦事就行。我這不是跟你辯論,是通知你接下來要怎麼做,請好自為之。——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1日 (一) 01:18 (UTC)
- 以上投票當然並非一無是處,對我來說是個衡量社群意見的重要指標。我以此嘗試建立折中方案,相信我的方案在雙方的投票者中都會有理解和支持者的。投票並沒有規定結果須寫入格式手冊,因此我認為突然增訂一份反映社群共識的文件是魯莽的作法。這樣,蘇州,我對IUPAC名的大力支持,是對立於你所提倡的「必須用拉丁名,不可加入英文或IUPAC名」。照我以往的做法,首段基本上是不加元素外文名的。相信我倆都希望爭議結束,再加上社群確實無法作任何的妥協,所以我向你提議:「首句只寫上元素中文名和化學符號,而不標註外文名。有需要時在正文詳細解釋即可。」你看可不可以。蘇州從頭到尾就是為了抗衡維基社群中某些人對英文的「偏愛」,所以執意要證明拉丁文在元素命名上的重要性。按照這一萬不得已的最後方案,該可以滿足你的初衷了吧?我費盡苦心尋求和解、妥協,請大家也看在維基百科安寧的份上,別再爭下去了!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1日 (一) 06:46 (UTC)
- 我(+)支持上述提案。另外我也(+)贊成「想要搗亂就是破壞,我們依規矩辦事就行」,不爽的人自動迴避就好。其實依我看來正反方其實各有其優缺點,所以這個結果對我而言還算是能接受,反正雙方不要再吵下去就好。另外我就知道蘇州君大概會問我這樣還投票幹嘛,這還不是因為就如同蘇州君所說「如果能夠達成共識,要投票幹嘛?」。因為暫時很難有共識,只好先表達我的偏好(而且反正那也不是我的方案,我那麼在意做什麼)。但是也希望不要因為很難所以就放棄達成共識的可能,今日換作是Hanteng的方案以1票之差勝過閣下的方案,閣下難道不會試圖去尋求一個大家都更能接受的方式嗎。也希望閣下不要用「好自為之」這類的詞,因為我相信多數用戶應該還是會尊重這次的結果來執行。-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6月1日 (一) 07:58 (UTC)
- 不可能,請願賭服輸,不要耍性子。如果Hanteng的方案勝出,我自然會遵照他的方案,可惜沒有如果。我已經說過了,鋼琴小子的方案可以在正文或者導言除首段的其他部分反映出來,相信也不會枉費他的一番努力。——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1日 (一) 12:48 (UTC)
- 以上投票當然並非一無是處,對我來說是個衡量社群意見的重要指標。我以此嘗試建立折中方案,相信我的方案在雙方的投票者中都會有理解和支持者的。投票並沒有規定結果須寫入格式手冊,因此我認為突然增訂一份反映社群共識的文件是魯莽的作法。這樣,蘇州,我對IUPAC名的大力支持,是對立於你所提倡的「必須用拉丁名,不可加入英文或IUPAC名」。照我以往的做法,首段基本上是不加元素外文名的。相信我倆都希望爭議結束,再加上社群確實無法作任何的妥協,所以我向你提議:「首句只寫上元素中文名和化學符號,而不標註外文名。有需要時在正文詳細解釋即可。」你看可不可以。蘇州從頭到尾就是為了抗衡維基社群中某些人對英文的「偏愛」,所以執意要證明拉丁文在元素命名上的重要性。按照這一萬不得已的最後方案,該可以滿足你的初衷了吧?我費盡苦心尋求和解、妥協,請大家也看在維基百科安寧的份上,別再爭下去了!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1日 (一) 06:46 (UTC)
- 想要賴皮就明說,不用拿什麼「共識」當擋箭牌。如果能夠達成共識,要投票幹嘛?投票開始時的規則也都白紙黑字,如果你「堅持達成共識比投票還重要」,那你投什麼票?反正要根據兩個投票的結果執行,想要搗亂就是破壞,我們依規矩辦事就行。我這不是跟你辯論,是通知你接下來要怎麼做,請好自為之。——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1日 (一) 01:18 (UTC)
- 「人無信不立」,但我從頭到尾都是堅持達成共識比投票還重要,所以沒有這個問題。對於這次的投票結果,我表示尊重,也希望這些爭論能盡早結束。但在雙方支持者數量旗鼓相當之時,還是建議User:蘇州宇文宙武等用戶能盡可能讓大家達成共識,避免只以些微票數差異來壓過不同意見的聲音,免得日後增添不少麻煩,而且才能真正一勞永逸的解決此類爭議。-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6月1日 (一) 01:10 (UTC)
- 呵呵,什麼事情都要管理員管,我看管理員還沒這麼空閒,而且社群和方針也沒有賦予管理員這樣的權力。維基百科的所有條目都是大家的,不存在什麼自己本行條目!我還想(*)提醒的是,投票是Hanteng博士開的,規則是Hanteng博士定的,Hanteng博士在投票開頭白紙黑字寫着:「投票不設反對票,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我想Hanteng博士不會否認吧?人無信不立,我想Hanteng應該不會對不起你牛津大學博士的稱號吧?我想其他人也不願意做無信的人吧?其他的我也不多說了,我不想跟沒有信用的人多費唇舌。——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31日 (日) 14:27 (UTC)
- 懇請管理員們的介入。請注意,對一系列條目進行的批量更改,須反映「社群共識」。以上投票差距只有一票,你真的覺得是共識的表現嗎?我,包括在投票之時,從沒有認為該投票是「最終的」、「決定性的」,所以才一直努力建議折中方案,嘗試結合各方觀點,並邀請所有編者幫助改善此方案。突然實施蘇州的方案,甚至沒有對格式手冊中的具體字句進行討論,是讓我大吃一驚的。請務必看清維基百科:不要為闡釋觀點而擾亂維基百科,不要把化學元素條目變成自己證明「反英文派」觀點的戰場!我已友善地邀請你對我的努力(User:Yinweichen/Testpage2)作出評價和建議,所以我非常希望你能夠放下零和遊戲的態度,以真正改善條目為目標,不要因死守某些所謂的原則而擾亂了我們在自己本行條目的正常編輯!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5月31日 (日) 11:11 (UTC)
- 我沒有賭,也沒有甚麼輸要服。難道你在維基上的參與,不是為了條目最終的好,而是為了爭個輸贏?既然你有一個希望付諸實行的方案,就請先展示出方案的具體可行性──請寫出每一個元素的條目首句,就像User:Yinweichen/Testpage2上的一樣(至少要寫出有代表性的元素)。要顯示外文標註在哪(或不標註),是否標出語言(及甚麼語言),以及整體的客觀規則(要能應用於每一個元素條目)。反正這樣的過程,到最終還是要做的。我一直以來的擔心是,你(以及不少投票者)都沒有意識到個別元素名稱由來的複雜性,以致以上籠統措辭的方案看似不錯,卻其實不可行。你如果能這樣做,就至少可證明你方案的可執行性。與其費盡口舌地爭論,不如呈上實質的東西。我可以等著,或者協助,你說行嗎?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1日 (一) 17:05 (UTC)
- 又不回應了?我每一次提出實質的建議時,都得不到對方的建設性回應,不知是否對條目的真正改善不感興趣?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4日 (四) 06:59 (UTC)
- (~)補充:抱歉不知User:蘇州宇文宙武最近不能編輯,我先收回對你的誤解批評。我期盼看到你的方案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須要幫助找資料請通知我。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4日 (四) 07:22 (UTC)
- @Yinweichen:我從小黑屋裏出來了。說實話我很喜歡你的方案,可惜不能加入首段開頭,但我保證一定在除首段開頭之外的其他顯眼位置加入這些信息。其實自這個投票結束以後我都沒有動一下任何化學元素條目,就是因為我想抽出時間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緒,也讓大家能夠在冷靜之後表示服氣,證明我可不是逼迫大家。至於具體的方案,我會先找那幾個最先引發爭議的條目(鉻、氧等)下手,到改的時候就通知閣下,請閣下看看合適不合適。——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4日 (四) 14:50 (UTC)
- 這樣的做法可以,希望可以先集中到一個臨時頁面上進行,免得散落在眾多元素條目中難以追蹤,甚至在那些頁面上引發編輯戰。有進展請通知。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4日 (四) 15:14 (UTC)
- 好的。近期因為畢業,事情比較多,所以可能暫時不會大規模修改。——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4日 (四) 16:34 (UTC)
- (+)支持User:Yinweichen和User:蘇州宇文宙武的共識,也希望大家都能整理一下思緒,冷靜一下。-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6月5日 (五) 01:45 (UTC)
- @Yinweichen、和平奮鬥救地球:謝謝,希望我們能夠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這種方案,我亦佩服二位願賭服輸的氣度。當然像Hanteng那樣輸打贏要的,我就不會有任何意願與他達成所謂的「共識」,因為他的態度根本不可能讓人有達成共識的心情。PS:所謂「IUPAC名」這樣的提法到底是原創,已經有很多人提出了,也證明Hanteng的方案實際上是不可行的,我們可以想想其他提法加入信息框內。——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5日 (五) 10:07 (UTC)
- 真的沒有賭,也不存在服輸,只是不應以吵架的口氣提出異議。我是想親眼看一下實際會執行的具體方案,看看某些元素標上不常見的拉丁文,會不會感到彆扭,同樣更適合放在正文。也想看看外文會標在甚麼位置,是對元素中文名的註釋,還是對化學符號的註釋。最重要的是要看看蘇州的方案可否應用在所有的元素上,特別是貝采里烏斯時期還沒有被發現的大部份元素,以及名稱或簡稱已自此改變過的那些。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5日 (五) 13:25 (UTC)
- 有沒有賭、服不服輸我覺得已經不重要了,重點就像蘇州君說的「希望我們能夠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這種方案」,這是最好的。-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和地質專題 於 2015年6月5日 (五) 13:29 (UTC)
- @Yinweichen、和平奮鬥救地球:「願賭服輸」一詞旨在稱讚二位拿得起放得下的胸襟,並不意味着投票是一場豪賭。不過Hanteng似乎並不這麼看,他又在變着法子推銷自己的方案,似乎不用他的方案不罷休,我認為二位可以去勸導一下。——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2:01 (UTC)
- 「希望我們能夠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這種方案」,我只是就目前有的共識和分岐來說,那麼我的努力只是再形成此方案的共識,問題是,蘇州宇文宙武 一方面要排擠本人參與討論,一方面又要全面排擠IUPAC名於首句,我想Yinweichen不會接受全面排擠IUPAC名於首句吧?所以形成共識是可以按事證來討論的,未必要受到因錯誤資訊誤導的意向投票所左右。請就事論事,IUPAC名為啥不能像《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卷一樣納入首句?--❦‽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21:34 (UTC)
- 有沒有賭、服不服輸我覺得已經不重要了,重點就像蘇州君說的「希望我們能夠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這種方案」,這是最好的。-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和地質專題 於 2015年6月5日 (五) 13:29 (UTC)
- 真的沒有賭,也不存在服輸,只是不應以吵架的口氣提出異議。我是想親眼看一下實際會執行的具體方案,看看某些元素標上不常見的拉丁文,會不會感到彆扭,同樣更適合放在正文。也想看看外文會標在甚麼位置,是對元素中文名的註釋,還是對化學符號的註釋。最重要的是要看看蘇州的方案可否應用在所有的元素上,特別是貝采里烏斯時期還沒有被發現的大部份元素,以及名稱或簡稱已自此改變過的那些。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5日 (五) 13:25 (UTC)
- @Yinweichen、和平奮鬥救地球:謝謝,希望我們能夠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這種方案,我亦佩服二位願賭服輸的氣度。當然像Hanteng那樣輸打贏要的,我就不會有任何意願與他達成所謂的「共識」,因為他的態度根本不可能讓人有達成共識的心情。PS:所謂「IUPAC名」這樣的提法到底是原創,已經有很多人提出了,也證明Hanteng的方案實際上是不可行的,我們可以想想其他提法加入信息框內。——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5日 (五) 10:07 (UTC)
- (+)支持User:Yinweichen和User:蘇州宇文宙武的共識,也希望大家都能整理一下思緒,冷靜一下。-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6月5日 (五) 01:45 (UTC)
- 好的。近期因為畢業,事情比較多,所以可能暫時不會大規模修改。——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4日 (四) 16:34 (UTC)
- 這樣的做法可以,希望可以先集中到一個臨時頁面上進行,免得散落在眾多元素條目中難以追蹤,甚至在那些頁面上引發編輯戰。有進展請通知。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4日 (四) 15:14 (UTC)
- @Yinweichen:我從小黑屋裏出來了。說實話我很喜歡你的方案,可惜不能加入首段開頭,但我保證一定在除首段開頭之外的其他顯眼位置加入這些信息。其實自這個投票結束以後我都沒有動一下任何化學元素條目,就是因為我想抽出時間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緒,也讓大家能夠在冷靜之後表示服氣,證明我可不是逼迫大家。至於具體的方案,我會先找那幾個最先引發爭議的條目(鉻、氧等)下手,到改的時候就通知閣下,請閣下看看合適不合適。——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4日 (四) 14:50 (UTC)
- 我沒有賭,也沒有甚麼輸要服。難道你在維基上的參與,不是為了條目最終的好,而是為了爭個輸贏?既然你有一個希望付諸實行的方案,就請先展示出方案的具體可行性──請寫出每一個元素的條目首句,就像User:Yinweichen/Testpage2上的一樣(至少要寫出有代表性的元素)。要顯示外文標註在哪(或不標註),是否標出語言(及甚麼語言),以及整體的客觀規則(要能應用於每一個元素條目)。反正這樣的過程,到最終還是要做的。我一直以來的擔心是,你(以及不少投票者)都沒有意識到個別元素名稱由來的複雜性,以致以上籠統措辭的方案看似不錯,卻其實不可行。你如果能這樣做,就至少可證明你方案的可執行性。與其費盡口舌地爭論,不如呈上實質的東西。我可以等著,或者協助,你說行嗎?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1日 (一) 17:05 (UTC)
IUPAC名原創?
蘇州宇文宙武說:
IUPAC名」這樣的提法到底是原創,已經有很多人提出了,也證明Hanteng的方案實際上是不可行的...
- 你 蘇州宇文宙武 有沒有看User:Yinweichen/Testpage2啊?IUPAC標法沒有什麼絕對可行不可性的,但標IUPAC的命名是可行的
- 你 蘇州宇文宙武 有沒有看懂我提過的東西?我已說了可參考中國大百科化學卷的作法,直接在中文元素名標英文/IUPAC名,不一定要標出IPUAC並給連結,但最好還是在格式手冊/化學明說用 英文/IUPAC名 。
- 你 蘇州宇文宙武 說說看是誰說「IUPAC名這樣的提法到底是原創」,我想在台北和北京的中國化學會專家不會說IUPAC名是我原創的,別再胡說了。--❦‽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5日 (五) 15:09 (UTC)
- 請Hanteng「博士」睜大眼睛看清楚,我自始至終沒有說過IUPAC的命名是不可行的,我只說「IUPAC名」這樣的提法是你Hanteng「博士」原創,難道有錯?上面已經有人提到這個問題,你又聽進去多少?不管你心裏是不是想要標出IUPAC的連結,但是你的方案上面都有「IUPAC名」這樣的原創提法,你說可行不可行?難道你要讓你的支持者們支持一個你自創的名詞「IUPAC名」麼?——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5日 (五) 15:28 (UTC)
- 毛主席教導我們「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即使蘇州宇文宙武真的對所謂的「英文霸權」恨之入骨,也不應該繼續創作新的「明顯事實錯誤」作為自己的論據。「IUPAC名」不是Hanteng原創,見[15]、[16],還有朝陽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系碩士論文《Flurbiprofen 水性藥膠布配方改良及品管方法建立》(例如第16頁就有提及「IUPAC名」)。--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5日 (五) 19:28 (UTC)
- 身為香港居民居然也知道毛主席的經典語錄,也是奇聞一件。先不論為何Hanteng為何自己不舉出理據,而要你舉出理據來證明大家(之前不只是我,老陳也有過)的質疑。老陳等人對「IUPAC名」的提法質疑了好久,卻遲遲不見Hanteng拿出證據反駁,你認為原因是什麼?至於你所舉出的前兩個連結(IUPAC name/names),指向是IUPAC命名法,而這命名法是給化合物而非元素制定的,那篇論文16頁同樣是化合物的命名,所以請你不要再誤導大家。——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01:43 (UTC)
- 1. 針對蘇州宇文宙武在上面說的「我只說「IUPAC名」這樣的提法是你Hanteng「博士」原創,難道有錯?」,所以我舉出"IUPAC name"和"IUPAC names"的Google搜尋結果,以及有提及「IUPAC名」的碩士論文,以證明你的上述宣稱不實。2. 元素也有「IUPAC名」,見下列各化學書籍有針對元素提及"IUPAC name":Competition Science Vision、Chemistry Vol (1 & 2)、Fundamentals of Inorganic Chemistry、Excel With Inorganic Chemistry For IIT-JEE (New Pattern) & Other Competitive Examinations、Comprehensive Chemistry XI。當然,我不是管理員,不能阻止你繼續拋出不符事實的宣稱以及曲解我和其他人的論點。--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6日 (六) 02:42 (UTC)
- Hanteng那就是原創,並不因你在之後提供來源而洗刷原創的「罪名」,因為他創造出這個「IUPAC名」時根本沒有參考你給出的這些來源,否則老陳等人也不會一直到現在還質疑。至於你舉出的所謂元素也有「IUPAC名」,我仔細看看,除了最後一個我沒看到外,其他三個都是為新發現元素制定的臨時的IUPAC元素系統命名法,根本不是我們現在討論的IUPAC為已命名元素規定的英文名。我不是管理員,不能阻止你繼續拋出的偷換概念的宣稱以及曲解我和其他人的論點。——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02:57 (UTC)
- 就這個討論(包括已存檔內容)而言,蘇州宇文宙武多次反駁都帶有錯誤事實或曲解。各位如果懷疑我的論點,而又已具備高中程度化學知識的話,可以點擊我在多次留言內提供的連結查看(大部分是英文),再自己思考。--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6日 (六) 03:16 (UTC)
- (*)提醒:就拿[17]來說,已發現的第101號元素已經有正式名稱Mendelevium了,書中也寫明這是正式IUPAC名。第102至110號元素都是已發現和有正式IUPAC名,不詳說了。--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6日 (六) 03:37 (UTC)
- 你也就會咬文嚼字了,可惜咬文嚼字的功力還不夠,看這裏給的IUPAC official name是否就是「IUPAC名」,中間多了個「official」一詞,意思完全不同,肯定不是「IUPAC名」。你要找出中文的「IUPAC名」提法應用於元素中才能證明Hanteng不是原創。可惜的是,Hanteng提出這個名詞時根本沒有中文的來源,所以他還是原創,即使你找到了來源,當時的他還是原創。——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0:07 (UTC)
- 你的說法,用善意推定的話是「鑽牛角尖」、「吹毛求疵」,不用善意推定的話是「詭辯」。--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6日 (六) 13:11 (UTC)
- Chemistry Vol (1 & 2):"Table 3.4. IUPAC Names of Some Elements"。Fundamentals of Inorganic Chemistry: An Introductory Text for Degree Studies的Table 3.4也有"IUPAC Name"。--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6日 (六) 13:39 (UTC)
- 有完沒完?還沒有翻你的舊帳「貝氏以拉丁文統一元素命名」的蘇大博士的原創總結 (你蘇大博士的論文是不是用英文寫的啊,是不是用英文答辯的啊,說一下吧,不然別人怎麼能判斷你堅定的反英文立場呢?)至於IUPAC名的事見下面#標用IUPAC名。--❦‽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4:06 (UTC)
- 你也就會咬文嚼字了,可惜咬文嚼字的功力還不夠,看這裏給的IUPAC official name是否就是「IUPAC名」,中間多了個「official」一詞,意思完全不同,肯定不是「IUPAC名」。你要找出中文的「IUPAC名」提法應用於元素中才能證明Hanteng不是原創。可惜的是,Hanteng提出這個名詞時根本沒有中文的來源,所以他還是原創,即使你找到了來源,當時的他還是原創。——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0:07 (UTC)
- @蘇州宇文宙武:我老早在化學元素擴張時就有說了,IUPAC Name不是本人原創,在PubChem這全球最大的化學開放資料庫中也有,再次警告你,不要再任意以括號博士的方式稱呼我,如 蘇州宇文宙武「博士」、蘇州宇文宙武大蘇州宇文宙武、等等,若你這麼信博士(你不是將是一個博士,非常好奇你的博士論文是不是反英文倒底的呢?分享一下吧,既然你在中文維基怎麼反英文,我倒想知道你怎麼寫你的博士論文的?)--❦‽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4:06 (UTC)
- IUPAC name不是你原創,但「IUPAC名」就是你原創。至於私隱,我不便透露,虧你還是在西方讀的博士,一點禮貌也沒有。——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4:25 (UTC)
- China REACH- 中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 新化學物質簡易申報申請表(2010 New)「英文名稱(□IUPAC 名;□CAS 名): English Name: (□IUPAC Name;□CAS Name)」
-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附錄一 指導方法, 本附錄包括包括網站、數據庫和手冊清單,它們可以用來查找合適的IUPAC,CAS和EC名稱,CAS和EC號, 分子式和結構式,包括SMILES符號和物質識別必需的其他參數。不包括商業數據庫和指導方法。」
- 我已說了,在一般情況我不會問的,但對於你做的以下行為,讓我會不斷繼續問你請問您蘇大博士的論文是用什麼語文寫的?(除非你停止以下行為):
- 您不禮貌地用博士一詞粗體加引號的反諷我
- 您不禮貌地在中文維基對於堅持知識專業術語的人添加英文中心的攻擊。--❦‽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9:40 (UTC)
- IUPAC name不是你原創,但「IUPAC名」就是你原創。至於私隱,我不便透露,虧你還是在西方讀的博士,一點禮貌也沒有。——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4:25 (UTC)
- Hanteng那就是原創,並不因你在之後提供來源而洗刷原創的「罪名」,因為他創造出這個「IUPAC名」時根本沒有參考你給出的這些來源,否則老陳等人也不會一直到現在還質疑。至於你舉出的所謂元素也有「IUPAC名」,我仔細看看,除了最後一個我沒看到外,其他三個都是為新發現元素制定的臨時的IUPAC元素系統命名法,根本不是我們現在討論的IUPAC為已命名元素規定的英文名。我不是管理員,不能阻止你繼續拋出的偷換概念的宣稱以及曲解我和其他人的論點。——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02:57 (UTC)
- 1. 針對蘇州宇文宙武在上面說的「我只說「IUPAC名」這樣的提法是你Hanteng「博士」原創,難道有錯?」,所以我舉出"IUPAC name"和"IUPAC names"的Google搜尋結果,以及有提及「IUPAC名」的碩士論文,以證明你的上述宣稱不實。2. 元素也有「IUPAC名」,見下列各化學書籍有針對元素提及"IUPAC name":Competition Science Vision、Chemistry Vol (1 & 2)、Fundamentals of Inorganic Chemistry、Excel With Inorganic Chemistry For IIT-JEE (New Pattern) & Other Competitive Examinations、Comprehensive Chemistry XI。當然,我不是管理員,不能阻止你繼續拋出不符事實的宣稱以及曲解我和其他人的論點。--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6日 (六) 02:42 (UTC)
- 身為香港居民居然也知道毛主席的經典語錄,也是奇聞一件。先不論為何Hanteng為何自己不舉出理據,而要你舉出理據來證明大家(之前不只是我,老陳也有過)的質疑。老陳等人對「IUPAC名」的提法質疑了好久,卻遲遲不見Hanteng拿出證據反駁,你認為原因是什麼?至於你所舉出的前兩個連結(IUPAC name/names),指向是IUPAC命名法,而這命名法是給化合物而非元素制定的,那篇論文16頁同樣是化合物的命名,所以請你不要再誤導大家。——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01:43 (UTC)
- 毛主席教導我們「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即使蘇州宇文宙武真的對所謂的「英文霸權」恨之入骨,也不應該繼續創作新的「明顯事實錯誤」作為自己的論據。「IUPAC名」不是Hanteng原創,見[15]、[16],還有朝陽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系碩士論文《Flurbiprofen 水性藥膠布配方改良及品管方法建立》(例如第16頁就有提及「IUPAC名」)。--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5日 (五) 19:28 (UTC)
標用IUPAC名
基本事實
- 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元素條目外文使用的是IUPAC名和英文,只是沒標出來而已(總不能在化學只看辭海,不看中國大百科全書吧?)
- Google搜「Iron(英語、IUPAC名)」,可以看到日本的文獻,如此[18]
所以基本上中國、日本、台灣專家及文獻都使用IUPAC名,我不懂蘇大博士(不知蘇州宇文宙武的姓為何,博士為何,只有聽說他的博士是在澳洲念的)的反英文情結為什麼發作成這麼利害,希望他在澳洲能順利答辯取得博士學位,但我在想,在那裏不是就要用英文寫論文用英文答辯嗎?很好奇他論文會怎麼處理術語的。--❦‽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4:06 (UTC)
就 蘇州宇文宙武 在此議題的反智傾向,只好再次總結站外專家說法,根據以下專家的說法,IUPAC名稱在化學相關條目具有優先性(相對於拉丁文名稱):
- 北大化學教授王穎霞(一直參與關於化學名詞的修訂和新元素命名審核工作,所以主要關注中文命名的原則及IUPAC的命名):若本人主編一本讀者設定在非化學專業大學知識水平的化學專業術語的字典或百科全書,「採用IUPAC/IUPAP的建議名稱就行,沒必要用拉丁文。」元素歷史介紹如涉及到拉丁文,那介紹一下拉丁文無妨。(hanteng詢問的結果)
- 位於台灣的國家教育研究院(國教院)化學名詞委員會一致傾向於採用IUPAC的版本(Alfredo ougaowen詢問的結果)
- 位於台北的中國化學會(CSLT)理事長陶雨臺博士的回信(Alfredo ougaowen詢問的結果):
感謝您對本會的肯定。就您的問題本會回覆如下:從教育及知識推廣的角度,我們的作法會以IUPAC的建議名稱為優先。如果內容有化學史等等,有拉丁文也很不錯。
--❦‽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03:47 (UTC)
- 根據投票結果按規矩辦事,否則就是破壞,你叫破喉嚨也沒有用。——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0:07 (UTC)
- 好不容易平靜一點,怎麼又吵起來了。我想勸勸大家說話不要激發對方的防禦心理,且要理解對方也是誠心希望展現事實的。指責「反智」、「破壞」都是於事無補的。然而我還是要講清楚。「IUPAC名」是對「IUPAC所批准和建議的元素英文命名」的簡稱,正如「IUPAC名」同樣可以是「IUPAC所建議的化合物英文名稱」的縮寫一樣,應該不是Hanteng一人憑空原創出來的。在中文語境內,特別是有篇幅限制時,這樣的縮寫我認為是可以接受的。當然,只因為稱呼上的爭議而否決整套方案未免有些魯莽。我建議蘇州在詳列元素條目首句時,也能理性地考慮社群的其他合理觀點,特別是「IUPAC所批准和建議的元素英文命名」在中文化學界的重要性,不要僅因為它是英文而拒之門外。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4:06 (UTC)
- 見#標用IUPAC名,至少日本人的文獻有這樣用,至於中國大百科化學卷直接用IUPAC名不標出也是事實。--❦‽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4:09 (UTC)
- 這裏是中文維基,不是日文維基,你舉日文文獻有什麼用?而且我看不到那個文獻。之前再說有人質疑你原創時,你為什麼沒有舉出這些例子?這不正是說明你之前是原創麼?——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4:30 (UTC)
- 來源很多,中文維基不只靠中文來源,百科是「人類知識的總和」(見啟蒙時代),我已說了,IUPAC Name在PubMed有,這種中文翻譯沒有什麼高深知識的難度,就是IPUAC名而己。IUPAC Name本來就存在,不是我的原創。--❦‽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9:25 (UTC)
- 這裏是中文維基,不是日文維基,你舉日文文獻有什麼用?而且我看不到那個文獻。之前再說有人質疑你原創時,你為什麼沒有舉出這些例子?這不正是說明你之前是原創麼?——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4:30 (UTC)
- 不是我想吵,而是有人不承認投票結果(這個投票還是他自己開的,規則是他自己制定的),輸打贏要,我不得不反擊。我的底線是在首段首句以外的其他地方可以標註IUPAC規定的英文名(不管如何我們自己捏造的簡稱「IUPAC名」實在不妥),其他的不要跟我說。投票已經結束了,回應完畢。——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4:19 (UTC)
- 見#標用IUPAC名,至少日本人的文獻有這樣用,你叫破喉嚨也沒有用這句話還是少在維基討論區用吧,不然好像 蘇州宇文宙武 要對我做出什麼暴力的舉動似的。你 蘇州宇文宙武 的底線未必是社群共識,所以別再討價還價,共識是與時併進的,要考來源和內容的。--❦‽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4:29 (UTC)
- 有相關投票不承認,自己另開投票,自己定規則,投票結束後自己卻不承認結果,也是維基一絕。對於這種人,我沒有什麼好說的,今後這種人的任何提議我都會毫無保留地反對到底。如果問我為什麼,因為這種人人品不行,所以他不值得大家信任,他的所有提議也必定不行。——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4:33 (UTC)
- 蘇州道出了我很不願意看到的情況。竟「對人不對事」,作為協作平台的維基百科,本不該如此呀。平心靜氣地提出異議,與蘇州務實商討,給他一點妥協的空間,才會有實質的進展。互相人身攻擊,只會牽連到無辜的化學元素條目,乃至撕裂社群。我作為一個維基人和不少元素條目的主編者,是不願見到這種情況的!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5:27 (UTC)
- @Yinweichen:因為Hanteng的所作所為已經讓我沒有耐心跟他繼續折騰,你不要怪我。不與Hanteng對話不影響方案的實施,我們還是自己商量出大家都能接受的具體格式好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5:34 (UTC)
- @Yinweichen、蘇州宇文宙武:,我很早就有明示暗示要 蘇州宇文宙武 用 鋼琴小子 設的台階下,現在事到如今,我和Alfredo ougaowen都已問了專家,也證實 鋼琴小子 的IUPAC名的堅持是有道理的,而 鋼琴小子 和 SzMithrandir 方案亦不是像中國大百科化學卷全標IUPAC名(但不標出「IUPAC名:」這個字)。--❦‽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9:31 (UTC)
- @Yinweichen:因為Hanteng的所作所為已經讓我沒有耐心跟他繼續折騰,你不要怪我。不與Hanteng對話不影響方案的實施,我們還是自己商量出大家都能接受的具體格式好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5:34 (UTC)
- 蘇州道出了我很不願意看到的情況。竟「對人不對事」,作為協作平台的維基百科,本不該如此呀。平心靜氣地提出異議,與蘇州務實商討,給他一點妥協的空間,才會有實質的進展。互相人身攻擊,只會牽連到無辜的化學元素條目,乃至撕裂社群。我作為一個維基人和不少元素條目的主編者,是不願見到這種情況的!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5:27 (UTC)
- 有相關投票不承認,自己另開投票,自己定規則,投票結束後自己卻不承認結果,也是維基一絕。對於這種人,我沒有什麼好說的,今後這種人的任何提議我都會毫無保留地反對到底。如果問我為什麼,因為這種人人品不行,所以他不值得大家信任,他的所有提議也必定不行。——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4:33 (UTC)
- 見#標用IUPAC名,至少日本人的文獻有這樣用,你叫破喉嚨也沒有用這句話還是少在維基討論區用吧,不然好像 蘇州宇文宙武 要對我做出什麼暴力的舉動似的。你 蘇州宇文宙武 的底線未必是社群共識,所以別再討價還價,共識是與時併進的,要考來源和內容的。--❦‽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4:29 (UTC)
- 見#標用IUPAC名,至少日本人的文獻有這樣用,至於中國大百科化學卷直接用IUPAC名不標出也是事實。--❦‽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4:09 (UTC)
- 好不容易平靜一點,怎麼又吵起來了。我想勸勸大家說話不要激發對方的防禦心理,且要理解對方也是誠心希望展現事實的。指責「反智」、「破壞」都是於事無補的。然而我還是要講清楚。「IUPAC名」是對「IUPAC所批准和建議的元素英文命名」的簡稱,正如「IUPAC名」同樣可以是「IUPAC所建議的化合物英文名稱」的縮寫一樣,應該不是Hanteng一人憑空原創出來的。在中文語境內,特別是有篇幅限制時,這樣的縮寫我認為是可以接受的。當然,只因為稱呼上的爭議而否決整套方案未免有些魯莽。我建議蘇州在詳列元素條目首句時,也能理性地考慮社群的其他合理觀點,特別是「IUPAC所批准和建議的元素英文命名」在中文化學界的重要性,不要僅因為它是英文而拒之門外。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4:06 (UTC)
- 感謝蘇州刪除過長的討論,也提醒蘇州不要以為自己的話刪了別人就看不見了:「注意:由於第一個投票雙方均未撤銷方案,故而此投票結果立即生效。下一個投票與此投票有部分重複,重複部分結果不具有效力,但仍具有參考價值。欲投票者請移步,謝謝!——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24日 (日) 14:28 (UTC)」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李4(對話|貢獻)於2015年6月2日 (二) 00:23加入。
- @李4:那是我為了避免頁面過長而建議他存檔的,還是看的見,在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冊/化學#化學元素。-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6月2日 (二) 02:14 (UTC)
- 謝謝你提供存檔連結以及修正格式排版。李4(留言) 2015年6月2日 (二) 04:23 (UTC)
- @李4:那是我為了避免頁面過長而建議他存檔的,還是看的見,在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冊/化學#化學元素。-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6月2日 (二) 02:14 (UTC)
@SzMithrandir、Alfredo ougaowen、Mewaqua、Yinweichen、蘇州宇文宙武:恕在下近三十個小時在坐長途歐洲巴士無法參與討論,現在已總體摘要如此#投票意向總結:分岐和共識,望有志協作者能繼續參與討論、提供來源(貼圖、pdf等等)、以幾個條目開始試作並在有共識的部份先執行,無共識的部份繼續討論。--❦‽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31日 (日) 10:01 (UTC)
投票意向總結:分岐和共識
首先,程序上,這次投票是出現在「條目探討」,並無涉及方針、指引、或格式手冊,Wikipedia:投票不能代替討論有明白說明,此類非正式投票是用來「最終達成真正的共識,而不是試圖壓下相反意見」。
另外,按Wikipedia:決議產生的程序的元老意見,基本上正式方針投票的目標是為了共識的形成「建議在投票時儘量說出自己的理由,當投票人數中超過2/3的人意見一致,則採納其意見。否則繼續進行討論,有了一些新的結果後,再次進行投票,如此反覆。以達到最大程度的一致。」
所以,朝向未來正式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的明文化,吾人可以從此次投票發現以下重大分岐和共識:
- 重大分岐
- 拉丁文v英文(IUPAC名)的是否納入首句?都不納?只納一個?兩個都納?看化學元素內容為主來決定?
- 拉丁文v英文(IUPAC名)的納入首句的優先順序
- 重大共識
- 化學元素符號可以出現在首句無異議
- 信息框使用英文(IUPAC名)
其中重大共識無更多異議,建議寫入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成為格式手冊正式指引。
其中重大分岐應該繼續討論,目前個人建議討論的方向可以聚焦在
- 統一格式的需要(如Alvin Lee、春卷柯南、及周子儀等三人最後在意向投票的意見)
- 內容多元的需要(如鋼琴小子User:Yinweichen/Testpage2及#SzMithrandir的提案)
宏觀而論,此次討論是在社群中去/留英文化的大討論燒至化學這個專業術語內容,鋼琴小子及SzMithrandir對於化學條目的認識較深,着力也較多,應該給於他們更多有關於因個別化學元素條目內容不同,而有不同編輯處理的要求,至於統一格式的需求(雖本人不苟同),但也是另一方的主要意見,本人覺得是社群對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需要的一種反映,但是否以蘇版的《辭海》拉丁文案,或以我案的IUPAC名案,或著投票後其快結束才出現的《中國大百科》的不標明英文或IUPAC直接列出名字於括號中也是另外一種方案,都是可以繼續討論的。(相信蘇不會質疑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卷的權威性或中國官方性,貌似中國大百科全書比《辭海》更官方,而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卷比《辭海》更化學。)
行動來說,(1)我們可以做的是把重大共識寫入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成為格式手冊正式指引,(2)在統一格式和內容多元的需要方向,借用周子儀的微言大義「統一了格式又消除了歧義」,我們得要小心「消除的是不是歧意,而是重要的化學知識微義(nuances that are critical to chemistry)」,建議就按鋼琴小子及SzMithrandir對於化學條目的眾多分類來分別進行書寫和討論,如SzMithrandir所提的三個例子
- 氧 oxygenium[來源請求]、oxygen[來源請求]
- 碳 carbonium[來源請求]、carbon[來源請求]
- 鎢 wolframium[來源請求]、wolfram[來源請求]、tungsten[來源請求]
我請求貼上《辭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卷、等等來源的「條目正文內容」,來看其(一)提供的外文、(二)外文出現的位置、(三)是否對外文進行標誌如「拉丁文」、「英文」、「IUPAC」等等。這些重要資訊將有助於解決分岐,建立最大共識。
在此個人覺得有必要貼上Lorenzarius 2003年於Wikipedia:決議產生的程序的發言:
所以我認為投票是一種非常差的決議形式,雖然它是很快,但它強行把所有人分到不同的類別中(但事實上人的意見不是如此壁壘分明的,而應該是像一個spectrum一樣),造成分化和對立,而這與Wiki的協作精神相差太遠了—— --Lorenzarius 17:41 2003年12月10日 (UTC)
希望本人以上的投票意向總結,是符合Wiki的協作精神。已計票但沒有結論的前例早已存在,如Wikipedia:投票/中醫模板,若真需要有結論,那麼符合Wiki的協作精神的共識產生是必要的。這次投票的過程產生不少有趣的新提案和新素材可參考,雖沒有在重大分岐上有共識,但對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的發展應有重大紥根的意義。--❦‽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31日 (日) 09:50 (UTC)
- 呵呵,Hanteng博士耍賴皮我一點都不奇怪,但我想(*)提醒的是,投票是Hanteng博士開的,規則是Hanteng博士定的,Hanteng博士在投票開頭白紙黑字寫着:「投票不設反對票,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我想Hanteng博士不會否認吧?人無信不立,我想Hanteng應該不會對不起你牛津大學博士的稱號吧?其他的我也不多說了,我不想跟沒有信用的人多費唇舌。——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31日 (日) 14:27 (UTC)
- 同樣的話不要貼兩遍,謝謝!李4(留言) 2015年6月2日 (二) 00:27 (UTC)
沒有投票的原因,是自己對化學而言,是個外行。但是維基也賦予每一位符合投標資格的編輯有平等投票權,如果被要求投票,我會投蘇州。僅僅因為過去的七八年維基編輯經歷,已經讓我不得不旁觀了無計其數的「金玉其表、敗絮其中」。--Walter Grassroot (♬) 2015年5月31日 (日) 15:16 (UTC)
- 太長不讀,就好奇一點。上面這麼多討論裏面究竟有多少是化學領域的人?在下作為外行不願意亂下結論出洋相(被人批不作為也沒辦法了),而投票的人里有幾個是真的搞明白了才投的呢? --Kuailong™ 2015年6月2日 (二) 04:01 (UTC)
總體(:)回應:
- 這不應該是 我 hanteng 和 蘇州宇文宙武 的個人意氣之爭,建議詳讀#鋼琴小子等着實質的東西,和我上面有關共識和投票的關係,這裏的討論在化學條目的實質貢獻最多的用戶應該就是 鋼琴小子 。至於北大化學教授的意見,我已經貼在客俴,請找,我不重覆了。
- 就算要變成 我 hanteng 和 蘇州宇文宙武 的爭論 ,那我建議就以學術來討論,反正 蘇州宇文宙武 也即將要成為博士,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我向 蘇州宇文宙武 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請教 蘇州宇文宙武 在此的立論是否符合基本學術嚴謹度要求,同樣的,我也可以請我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做見證,來就 蘇州宇文宙武 對我在此的論證向我的指導教授提出質疑。這樣就可以確保兩個雖然是外行,但是至少在考證來源及引用方面,可以有最基本學術的要求。(博士沒什麼了不起,只是從見習研究者變成可以獨立研究的專業研究者,指導教授自然就有負責把關品質的要求。)
- 若以上第二點如此公平及對等的方式未能被 蘇州宇文宙武 接受,那麼我只能選擇懷疑 蘇州宇文宙武 在學術可信度的受公評性。借用Walter Grassroot說的無計其數的「金玉其表、敗絮其中」,學術能被公開檢驗的就是發表的文章等等,目前我個人使用實名並有cv 可以查,但 蘇州宇文宙武 仍並沒有把其學術聲譽押上來,我想不管是金玉、還是敗絮,都要經過公開檢驗才是。
- 順便給各位公開檢驗本人最新研究,經同儕評審論文接受率在20%以下的ACM Web Science Conference,出版稿定案前一版草稿已公開上網[19],歡迎批評指教。
個別(:)回應:
- @Kuailong:請洽詢鋼琴小子和北大化學教授
- @Walter Grassroot:請洽詢鋼琴小子和北大化學教授,若你所言的「金玉其表、敗絮其中」也包括本人的話,你可以選擇不信我,但做為一個負編輯及言論責任的資深編輯,詢問多方專業意見或許是必要的。--❦‽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2日 (二) 13:43 (UTC)
- 既然投票已經完成了,就以投票結果為準吧。學術水平什麼的,貌似和客棧討論的流程沒有什麼關係。要是這麼玩,客棧裏面的條目探討區可以撤掉了。--門可羅雀的霧島診所歡迎光臨神社的羽毛飄啊飄 2015年6月2日 (二) 14:15 (UTC)
- @霧島聖:請洽詢鋼琴小子和北大化學教授。維基不是只是維基規則遊戲地,要怎麼玩要不要撤你可以儘量說去,無助於開放知識和共識的形成。--❦‽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2日 (二) 19:39 (UTC)
- Jimbo說過僅僅以多數決決定公議,無視另一方的意見,強推較多人贊同的意見,就是多數人的暴政;個人也認為可以以蘇州方案為基礎,考慮Hanteng方案,再做修訂。不過既然博士了解甚麼是「Wiki的協作精神」,還要跟着照抄「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這個規矩,我着實無語。希望博士不要過河拆橋,輸打贏要。--春卷柯南夫子 ( 論功行賞 ) 2015年6月2日 (二) 15:09 (UTC)
- @春卷柯南:您批評的極是:還要跟着照抄「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這個規矩,我着實無語,問題在於你又回到了什麼「過河拆橋,輸打贏要」遊戲維基規則的問題。若你覺得這樣做「無語」,應該知道這種作法的荒謬性和不合維基協作精神的問題(先不談在這化學專業的議題上,就算是外行人看到參與中國相關命名的北大化學教授和中國大百科的化學卷的作法,亦應該有合理的推斷),而不是指控我過河拆橋。您該做的事應該是笑笑我和蘇在這事情程序上處理的水平(不夠),要求社群對化學專業編輯的進行更深討論,而不是要讓您「着實無語」的 遊戲維基規則 實踐,成為維基社群新標準不是?程序上的笑話我想原創「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這個規矩的人(=蘇州)是夠讓人笑話的,同樣的,我照抄蘇州的原創規矩,別人要笑話我也認為這是值得訕笑的,不過,要是您的結論是這個程序大笑話要變成新維基社群處理爭議的新基準點,那麼您真的是也在製造一個更大的笑話了,一個我笑不太出來的維基荒謬劇。--❦‽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2日 (二) 19:54 (UTC)
- 維基是一個圈子,娛樂也是一個圈子,政治也是一個圈子,學術也是一個圈子,各有各自的遊戲規則。這裏出現爭議了,解決不了,於是把對方拉到自己最擅長的圈子中,之後利用充分的經驗勝了對手。這算是維基的勝利,還是政治的勝利,亦或學術的勝利呢?--Walter Grassroot (♬) 2015年6月2日 (二) 15:24 (UTC)
- 圈子有分配資源和位置,但開放知識和開放科學的規則不是一種「限圈」的封閉系統,而是一個開放的系統。@Walter Grassroot:你若指我只是「轉移戰場到利於我的地方」。只能回你(1)這不是知識戰,維基百科做為第三級來源不能進行原創研究的互相挑戰,(2)蘇州的指導教授未必是有利於我的「戰場」,(3)這裏的議題很簡單,化學專業知識術語的提供和選擇的編輯政策,這問題可以限縮在化學專業領域聽北大化學教授和鋼琴小子等專家意見(中國大百科的化學卷>辭海在於化學科普的範疇差異就不用多言了),(4)現在我們這幾個「門外漢」在這裏談維基百科化學條目的編輯政策正說明了這是開放系統,難道你要的是一個限圈於資深編輯的維基百科社群,科學界若像政治界封閉不開放那真的就不要科學界的,若維基百科社群也要封閉成一個小圈圈,那麼沒有人是勝利者,就算是那些自以為是勝利者,也只是在一個自己限圈出的小世界裏自圓其說,自我恭喜。任何領域都有擅長玩圈內遊戲規則的人,但往往做出貢獻的常是傳統知識領域小圈圈裏不舒服的知識/學術浪人。武俠小說中有各大門派但亦有遊走於各門派的投機客及大俠,至於您處於知識的江湖/武林中,眼中先看到的是圈來圈去的江湖鬥爭,還是期待有滄海一聲笑的知識交流,那麼是您個人的選擇。--❦‽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2日 (二) 20:13 (UTC)
@霧島聖、春卷柯南、Walter Grassroot:為避免我個人在各位眼中的獨特(負面)性轉移了此議題的重心,若你們有對化學相關條目進一步改進有什麼看法,請繼續參考詢鋼琴小子和北大化學教授等等多方的意見繼續發言,目前蘇案的基礎《辭海》或已被《中國大百科》化學卷取代,他的單一來源支撐其所謂「貝氏以拉丁文統一化學命名」除備受質疑且無第二個獨立來源支撐。若你們對於我這個人還有什麼看法,歡迎前往本人用戶頁提出指教,不用在此浪費保貴的社群資源。--❦‽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2日 (二) 20:20 (UTC)
- 有意思,一個被中文維基社群封禁了數十次的人,來教育一個從未被中文維基封禁的人,「什麼是維基」。我真是「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匿了。--Walter Grassroot (♬) 2015年6月2日 (二) 23:40 (UTC)
- (!)意見--雖然工作忙碌,但偶而還是上來看這一波化學議題熱烈的交流討論,在下從中學到許多。看到上面新一波討論,幾點感想:
- 許多用戶雖為化學門外漢,但畢竟至少中學也讀過化學。而此投票雙方所提依據,也並非高度專業行話,而可以依據常識理解雙方所提理由。例如:在下一票投給Hanteng及鋼琴小子等人一方的提案,是讀過雙方資訊後的判斷。
- 無論用戶投票給哪一個方案,公允相較各方的討論態度、所提理據,社群自有公評,包括近日一些用戶對Hanteng的批評。不過,在下想說幾句:在討論過程中,Hanteng雖然逐漸出現一些情緒話語/意氣,但理據上大多處於就事論事、毫不迴避、以更多可靠來源來回答問題。Hanteng的時間付出、各方溝通、理據說明、外部查證等工作,都做了非常多;特別是理據論述及外部查證,做的很好。蘇州宇文宙武也付出不少時間。
- Hanteng 照抄「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這個規矩 ,確實不需也不該照抄,這一「蘇州提出/Hanteng照抄--的投票規矩」本就不符維基。Hanteng長期在社群,是堅持維護維基百科方針的用戶;在下推測Hanteng主觀上是認為「所提方案理據充分可靠」,並引用蘇州的話來表達相對性,有點「我就照你的規矩,跟你談」的味道。但假設Hanteng方案投票中居多數,這一「規矩」未來會否被引用?
- 「關於Hanteng是否耍賴?」在下覺得,若依據蘇州方案,Hanteng也不會少一塊肉,主觀上,Hanteng是在耍賴、還是終究回歸對維基方針與總體品質負責?這他自己內心回答、社群各自判斷。但客觀上,從鋼琴小子等用戶所提的意見來看,蘇州方案、而不是(例如)折衷方案,是維基百科化學條目的最適當選擇嗎?
- 「從讀者角度想」,哪些資訊對於讀者掌握化學元素的基本,是重要的?40名用戶的投票,終局決定維基百科化學元素編寫的格式,面對讀者與知識瀚海,我們都需要更謙卑些。投票過程中的「聚焦實質」討論,無私對讀者負責,其中理由的參考價值,更為重要。
- 維基百科上,以「動員投票」取代「理性討論」的現象已存在。這次投票,有一點很值得肯定,一些用戶、包括非提出方案者,例如鋼琴小子等用戶,非常用心「聚焦在核心問題理據上討論、並從雙方方案中謀求共識方案」,而不涉及人身攻擊與批評,這些努力是可貴的、是維基的精神。Wetrace 歡迎參與WP:人權專題(留言) 2015年6月3日 (三) 00:06 (UTC)
- (!)意見--雖然工作忙碌,但偶而還是上來看這一波化學議題熱烈的交流討論,在下從中學到許多。看到上面新一波討論,幾點感想:
@霧島聖、春卷柯南、Walter Grassroot:Hanteng博士是不會有錯的,錯的都是其他人,這點我想大家都不要跟他爭了,只看一個事實就夠了。Hanteng博士一向以善於搜集資料自負,動不動就說別人原創研究(原創總結),殊不知他自己也常常原創研究,就拿他所謂的「原創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這個規矩的人(=蘇州)是夠讓人笑話的」來說,殊不知我粗略在Wikipedia:投票中一找,其中僅僅通過的投票就竟然有Wikipedia:管理員解任投票、Wikipedia:投票/首頁改名、Wikipedia:投票/巡查權及回退權的門檻、Wikipedia:投票/Wikiversity中文譯名、Wikipedia:投票/應否為巡查者及回退員設立解任程序、Wikipedia:投票/巡查權的產生辦法、Wikipedia:投票/2009年中文維基年會舉辦城市、Wikipedia:投票/突破25萬條目所用標誌、Wikipedia:投票/關於管理員罷免方針修訂的投票、Wikipedia:ACG專題/有關正式譯名/決議投票、Wikipedia:投票/開放IP創建條目權限這麼多投票都是使用半數以上即獲勝或者「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的規則,甚至不需要半數以上支持票,更不需要三分之二多數(Hanteng博士在投票結束後所「堅持」的門檻),其中不乏修改方針的重大投票,但最後大家也都遵照投票結果來執行,所以我沒有看到任何不執行這一投票結果的理由,也請Hanteng博士停止對我的誹謗。至於Hanteng博士想要賭上自己的學術信譽來跟我PK,這本身就是意氣之爭,而Hanteng自己說這不是意氣之爭,豈非自相矛盾?先不說我倆都不是化學專業的博士,這種爭論完全沒有意義。就算我答應了,我豈不是承認這是意氣之爭了?這樣對問題的解決有任何好處麼?好了,不說這麼多,看來Hanteng博士是打算賴皮賴到底了,我也不再多費唇舌,雖然我認為人品比學術水平更重要,但對於毫不吝惜人品貴重的輸打贏要分子我還是那句話,根據投票結果按規矩辦事,敢搗亂的話就是破壞,其他我不會再回復,這個問題到此為止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4日 (四) 14:37 (UTC)
- 你又用詭辯了,其它問題暫且不提,上面你列出的例子有些是「只能選擇一項」,但是「化學元素的IUPAC名與拉丁文名」顯然不是「只能選擇一項」,可以兩者同樣列出。--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4日 (四) 17:09 (UTC)
- 你才是詭辯,我和Hanteng的方案大家投票的也是兩者「只能選擇一個」支持,具體格式都在各自方案里寫明,這和以上投票的規則有什麼區別?另外,其他問題為什麼不提?比如人品問題為什麼不提?我看你是怕提。——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4日 (四) 17:18 (UTC)
- 雖然我未有逐一仔細翻查蘇州宇文宙武在上面列出的全部例子,不過我肯定Wikipedia:投票/關於管理員罷免方針修訂的投票並非單純是「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例如「第三階段」就寫有「此投票通過門檻:議案一:有效總票數:25票,66%以上支持。」。--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4日 (四) 17:24 (UTC)
- 只舉出一個例子也是夠了,沒看到這投票規則寫着「用戶只可在一個選項下投支持票。不設中立票和反對票。獲支持票過半數的選項獲勝」麼?為什麼不檢查其他的例子?你只要回答有沒有投票是使用「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規則就行,我沒有細細看,你也不用雞蛋裏挑骨頭。只要有投票使用了「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或半數以上獲勝的規則,就證明Hanteng所宣稱的「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這個規矩是蘇州的原創」以及「投票通過需要三分之二多數」是謊言,是誹謗。此外還有一個傀儡投票的問題你怎麼也不提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4日 (四) 17:42 (UTC)
- 第一,維基百科的用戶不是每一位都是律師,用戶有可能在定立某些規則時沒有律師般考慮周詳而產生問題或漏洞。第二,蘇州宇文宙武濫用拉票是顯而易見。第三,維基百科內的投票不是萬能,假設有100個帳號投票通過「相對論是偽科學」,難道各位就應該尊重該投票結果?第四,如果中文維基百科可以單純用票數決定一切,曾經積極推動某次投票的某用戶就不會被無限期封禁,我希望蘇州宇文宙武能引以為鑑,不會步上他的後塵。--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4日 (四) 18:21 (UTC)
- 多位行政員在2011年對於「投票」的意見:「在維基百科,民意調查是社群尋求達成更廣泛共識的一種方法。我們不將其稱為「投票」,是因為歸根結蒂,任何共識的決定,都應更依賴於理據的合理程度,而非人數的多寡:亦即合理的理據佔據更高的權重,不合理的理據不佔據或佔據較低的權重。行政員有責任在共識形成出現困難時,判斷哪一種理據更為合理,從而確認社群應達成什麼樣的共識。」(見Wikipedia:申請成為管理員/Bencmq/第二次#行政員的決議。)--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4日 (四) 18:40 (UTC)
- 想要賴皮就直說,規則白紙黑字寫在上面兩周了,你自己也參與投票,當時你不提出異議,現在輸了就提,有意思麼?說到拉票,要不是你們一方先拉票,我會拉票麼?我問了你多少遍,怎麼不敢回應你一方濫用傀儡投票的事了?我也不跟你多扯,還是一句話,根據投票結果按規矩辦事,敢搗亂的話就是破壞,其他我不會再回復,這個問題到此為止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5日 (五) 01:38 (UTC)
- 你對超過40位用戶留言拉票,拉票的規模遠比另一人大,內容也不止是通知而是長篇大論宣揚自己的意見。除了Hanteng早在2015年5月16日 (六) 12:06已要求中止投票,我早在2015年5月17日 (日) 08:47已對本次投票提出異議。--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5日 (五) 04:47 (UTC)
- 雖然我已說過不再回應你,但看了你的連篇謊言,我還是忍不住回應,以免你誤導大家。在我拉票以後,Hanteng立馬在我所有拉票的用戶頁留言拉票,所以我們兩方半斤八兩,不存在什麼拉票規模大小的問題。至於所謂Hanteng和你提出異議,你所顯示的連結不過證明你們質疑第一個投票(因為沒有加入Hanteng方案),並沒有質疑第二個投票(Hanteng自己開的),而且你照樣在第二個投票下面投票,要是質疑,你們投什麼票?所以不要再狡辯,想賴皮就明說,不用找冠冕堂皇的理由搪塞大家。——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5日 (五) 09:59 (UTC)
- 你對超過40位用戶留言拉票,拉票的規模遠比另一人大,內容也不止是通知而是長篇大論宣揚自己的意見。除了Hanteng早在2015年5月16日 (六) 12:06已要求中止投票,我早在2015年5月17日 (日) 08:47已對本次投票提出異議。--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5日 (五) 04:47 (UTC)
- 想要賴皮就直說,規則白紙黑字寫在上面兩周了,你自己也參與投票,當時你不提出異議,現在輸了就提,有意思麼?說到拉票,要不是你們一方先拉票,我會拉票麼?我問了你多少遍,怎麼不敢回應你一方濫用傀儡投票的事了?我也不跟你多扯,還是一句話,根據投票結果按規矩辦事,敢搗亂的話就是破壞,其他我不會再回復,這個問題到此為止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5日 (五) 01:38 (UTC)
- 多位行政員在2011年對於「投票」的意見:「在維基百科,民意調查是社群尋求達成更廣泛共識的一種方法。我們不將其稱為「投票」,是因為歸根結蒂,任何共識的決定,都應更依賴於理據的合理程度,而非人數的多寡:亦即合理的理據佔據更高的權重,不合理的理據不佔據或佔據較低的權重。行政員有責任在共識形成出現困難時,判斷哪一種理據更為合理,從而確認社群應達成什麼樣的共識。」(見Wikipedia:申請成為管理員/Bencmq/第二次#行政員的決議。)--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4日 (四) 18:40 (UTC)
- 第一,維基百科的用戶不是每一位都是律師,用戶有可能在定立某些規則時沒有律師般考慮周詳而產生問題或漏洞。第二,蘇州宇文宙武濫用拉票是顯而易見。第三,維基百科內的投票不是萬能,假設有100個帳號投票通過「相對論是偽科學」,難道各位就應該尊重該投票結果?第四,如果中文維基百科可以單純用票數決定一切,曾經積極推動某次投票的某用戶就不會被無限期封禁,我希望蘇州宇文宙武能引以為鑑,不會步上他的後塵。--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4日 (四) 18:21 (UTC)
- 只舉出一個例子也是夠了,沒看到這投票規則寫着「用戶只可在一個選項下投支持票。不設中立票和反對票。獲支持票過半數的選項獲勝」麼?為什麼不檢查其他的例子?你只要回答有沒有投票是使用「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規則就行,我沒有細細看,你也不用雞蛋裏挑骨頭。只要有投票使用了「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或半數以上獲勝的規則,就證明Hanteng所宣稱的「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這個規矩是蘇州的原創」以及「投票通過需要三分之二多數」是謊言,是誹謗。此外還有一個傀儡投票的問題你怎麼也不提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4日 (四) 17:42 (UTC)
- 雖然我未有逐一仔細翻查蘇州宇文宙武在上面列出的全部例子,不過我肯定Wikipedia:投票/關於管理員罷免方針修訂的投票並非單純是「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例如「第三階段」就寫有「此投票通過門檻:議案一:有效總票數:25票,66%以上支持。」。--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4日 (四) 17:24 (UTC)
- 你才是詭辯,我和Hanteng的方案大家投票的也是兩者「只能選擇一個」支持,具體格式都在各自方案里寫明,這和以上投票的規則有什麼區別?另外,其他問題為什麼不提?比如人品問題為什麼不提?我看你是怕提。——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4日 (四) 17:18 (UTC)
- #回應春卷柯南
- #IUPAC名稱的優先性
- 想問蘇州宇文宙武博士(還是博士候選人)?您的論文是中文還是英文?裏面若有英文術語怎麼處理?你的論文答辯是中文還是英文?這些問題本來不應該多問的,但由於你在中文維基的反英文立場已到了令人不可理喻的地步,所以只好問你這些問題。從現在開始,我再次要求你若要叫我就叫我hanteng,若你要叫我博士,請用英文Dr. Liao,不要用中文又粗體又框號的,謝謝。--❦‽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04:04 (UTC)
- @春卷柯南:您批評的極是:還要跟着照抄「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這個規矩,我着實無語,問題在於你又回到了什麼「過河拆橋,輸打贏要」遊戲維基規則的問題。若你覺得這樣做「無語」,應該知道這種作法的荒謬性和不合維基協作精神的問題(先不談在這化學專業的議題上,就算是外行人看到參與中國相關命名的北大化學教授和中國大百科的化學卷的作法,亦應該有合理的推斷),而不是指控我過河拆橋。您該做的事應該是笑笑我和蘇在這事情程序上處理的水平(不夠),要求社群對化學專業編輯的進行更深討論,而不是要讓您「着實無語」的 遊戲維基規則 實踐,成為維基社群新標準不是?程序上的笑話我想原創「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這個規矩的人(=蘇州)是夠讓人笑話的,同樣的,我照抄蘇州的原創規矩,別人要笑話我也認為這是值得訕笑的,不過,要是您的結論是這個程序大笑話要變成新維基社群處理爭議的新基準點,那麼您真的是也在製造一個更大的笑話了,一個我笑不太出來的維基荒謬劇。--❦‽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2日 (二) 19:54 (UTC)
- 我已經舉出很多例子證明「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這個規矩已有先例,你居然還說我「原創」?這不是睜眼說瞎話是什麼?這個討論已經花費過多時間,我不想跟你廢話,還是那句話,依照投票結果按規矩辦事,否則就是破壞,你自己看着辦吧,對於輸打贏要分子我不想再重複。還有一句話,你盡可以在下面繼續無理「反駁」我,但我不反駁你是因為我根本不屑反駁你,而不是因為我同意了你的觀點。——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09:59 (UTC)
- @春卷柯南:您批評的極是:還要跟着照抄「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這個規矩,我着實無語,問題在於你又回到了什麼「過河拆橋,輸打贏要」遊戲維基規則的問題。若你覺得這樣做「無語」,應該知道這種作法的荒謬性和不合維基協作精神的問題(先不談在這化學專業的議題上,就算是外行人看到參與中國相關命名的北大化學教授和中國大百科的化學卷的作法,亦應該有合理的推斷),而不是指控我過河拆橋。您該做的事應該是笑笑我和蘇在這事情程序上處理的水平(不夠),要求社群對化學專業編輯的進行更深討論,而不是要讓您「着實無語」的 遊戲維基規則 實踐,成為維基社群新標準不是?程序上的笑話我想原創「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這個規矩的人(=蘇州)是夠讓人笑話的,同樣的,我照抄蘇州的原創規矩,別人要笑話我也認為這是值得訕笑的,不過,要是您的結論是這個程序大笑話要變成新維基社群處理爭議的新基準點,那麼您真的是也在製造一個更大的笑話了,一個我笑不太出來的維基荒謬劇。--❦‽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2日 (二) 19:54 (UTC)
專家意見
我想知道專業化學家團體對這件事的看法,向幾個單位聯絡後,以下是我得到的回覆,作為社群參考用。希望社群可以接受他們的意見。--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5年6月3日 (三) 18:01 (UTC)
- 收起你那些專家的意見吧,之前Hanteng也諮詢過專家,那又如何?我的方案又沒有排除IUPAC的命名,只是位置不同,用得着為了格式死皮賴臉麼?至於Iron(Fe)根本就是英文的用法而不是中文的用法。我還是一句話,根據投票的結果按規矩辦事,敢搗亂的就是破壞,到時候不要說我沒提醒。——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4日 (四) 13:47 (UTC)
- @蘇州宇文宙武:請閱讀一下投票不能代替討論:「如果要使用非正式投票的話,投票應該協助討論者最終達成真正的共識,而不是試圖壓下相反意見。」。從這次投票,我曉得專業意見在維基上一點用也沒有,不過還是需要讓編輯知道,專業研究社群裏面是怎麼看這件事的。--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5年6月5日 (五) 02:04 (UTC)
- @蘇州宇文宙武、Alfredo ougaowen:專業意見本來在維基應該要有用,共識本來就是不斷形成和演進的,請不要反智限圈討論的可靠來源,如同條目一樣,維基的討論也是與時併進的。--❦‽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5日 (五) 10:00 (UTC)
- 和不吝惜人品的輸打贏要分子我沒有什麼好說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5日 (五) 10:03 (UTC)
中國化學會
位於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化學所的中國化學會(CSLT),理事長陶雨臺博士的回信:
感謝您對本會的肯定。就您的問題本會回覆如下:從教育及知識推廣的角度,我們的作法會以IUPAC的建議名稱為優先。如果內容有化學史等等,有拉丁文也很不錯。
台大化學系與國教院
向台大化學系主任楊吉水教授請教這個問題,楊教授將這個問題帶到國家教育研究院化學名詞委員會,他們討論之後給我的回信:
The committee members all prefer to adopt the IUPAC version as the example you have provided with Iron (Fe), since IUPAC nomenclature is widely recognized worldwide, including the education systems in Taiwan.
因為他以英文回信,以下為我的試譯:
委員會成員一致傾向於採用IUPAC的版本,就你舉鐵這個例子來說,可以列出Iron(Fe),因為IUPAC命名法獲得全世界廣泛採用,包括台灣的教育系統在內。
- (上面是Alfredo ougaowen的留言。)我的翻譯:「委員會成員一致傾向於採用IUPAC的版本,就如你在鐵(Fe)舉出的例子,因為IUPAC命名法在世界各地得到廣泛採用,包括台灣的教育系統在內。」--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5日 (五) 05:03 (UTC),後有修改
對回信的討論
@Mewaqua、Alfredo ougaowen:我們可以做一個小總結寫入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建議在方針版發起討論。--❦‽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5日 (五) 09:42 (UTC)
- 好像你們才能總結一樣。我還是一句話,你敢破壞投票結果,我就能反破壞反到底,你可以試試看。——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5日 (五) 09:52 (UTC)
- 按照新事實和證據更正錯誤的作法,不是破壞,而是形成新共識。--❦‽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5日 (五) 10:01 (UTC)
- 好笑,你說我錯了我就錯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5日 (五) 10:02 (UTC)
- 不敢,只是你說的和專家說的差很多,我等着你證明在中國和台灣的化學專家是錯的,或著說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條目用IUPAC名不用拉丁文是錯的。--❦‽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20:00 (UTC)
- 好笑,你說我錯了我就錯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5日 (五) 10:02 (UTC)
- 按照新事實和證據更正錯誤的作法,不是破壞,而是形成新共識。--❦‽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5日 (五) 10:01 (UTC)
- 根據「維基內容大師兼翻譯大師」蘇州宇文宙武先前留言的意見,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可以在「簡介段落」章節加上以下句子:「化學元素條目正文開首'''禁止標注'''該元素的[[IUPAC]]名,違者將被視為破壞而可能被封禁。」不過我私下認為這會讓中文維基百科淪為科學界笑柄。--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5日 (五) 17:51 (UTC)
- 我只有一個問題阿:萬一IUPAC名不能解釋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來源怎麼辦?例如iron跟Fe就沒半點關係,那Fe到底是怎麼來的?不用說嗎?一般外行人才不理你德文英文法文希臘文拉丁文,你只要告訴我元素符號來自哪個字就好了,這是必要非充分條件,做不到就算資訊不完整。-游蛇脫殼/克勞棣 2015年6月5日 (五) 18:56 (UTC)
- @克勞棣:若IUPAC名不能直接解釋元素符號來源,我們從來就沒有阻止任何總輯酌情在首句加入拉丁文,但是 蘇州宇文宙武 不斷以惡意的手法攻擊IUPAC命並禁止IUPAC命出現在首句,並揚言要封禁所有加入IUPAC命的編輯:至於IUPAC名和拉丁文的使用情況,你可以再次參見站外專家的看法#IUPAC名稱的優先性,還有鋼琴小子和Sz的建議案。--❦‽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03:53 (UTC)
- 投票通過的結果就是這樣,一切按規矩辦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喊破嗓子都沒用。至於鋼琴小子和SzM的建議,我和他們倆已經達成初步共識,我已經同意通過其他形式(但不是首段首句)予以納入,請你也不要再費心了。這麼長時間的討論浪費了大量時間精力,大家還是冷靜一下的好。——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0:12 (UTC)
- 聖旨到!!!威武!!!--❦‽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9:58 (UTC)
- 投票通過的結果就是這樣,一切按規矩辦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喊破嗓子都沒用。至於鋼琴小子和SzM的建議,我和他們倆已經達成初步共識,我已經同意通過其他形式(但不是首段首句)予以納入,請你也不要再費心了。這麼長時間的討論浪費了大量時間精力,大家還是冷靜一下的好。——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0:12 (UTC)
- @克勞棣:若IUPAC名不能直接解釋元素符號來源,我們從來就沒有阻止任何總輯酌情在首句加入拉丁文,但是 蘇州宇文宙武 不斷以惡意的手法攻擊IUPAC命並禁止IUPAC命出現在首句,並揚言要封禁所有加入IUPAC命的編輯:至於IUPAC名和拉丁文的使用情況,你可以再次參見站外專家的看法#IUPAC名稱的優先性,還有鋼琴小子和Sz的建議案。--❦‽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03:53 (UTC)
- 我只有一個問題阿:萬一IUPAC名不能解釋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來源怎麼辦?例如iron跟Fe就沒半點關係,那Fe到底是怎麼來的?不用說嗎?一般外行人才不理你德文英文法文希臘文拉丁文,你只要告訴我元素符號來自哪個字就好了,這是必要非充分條件,做不到就算資訊不完整。-游蛇脫殼/克勞棣 2015年6月5日 (五) 18:56 (UTC)
這裏是通知,不是討論
經過漫長的舌戰,此投票已經結束,結果也已揭曉,結果即將寫入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元素和化合物(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涵蓋面過於寬泛,此次投票只討論了元素和化合物部分,結果不宜擴展到整個化學界)。有異議者大可以繼續異議,但投票結果還是要執行。大量的毫無意義的討論浪費了太多人的精力,我希望立即結束這無聊的討論,以兩次投票結果為準制定格式手冊,這也是我與原來反對我方案的User:SzMithrandir、User:和平奮鬥救地球和User:Yinweichen等人達成的共識。具體的格式我將與原來反對我方案的User:SzMithrandir、User:和平奮鬥救地球和User:Yinweichen等人以及支持我方案的同志們協商制定,請社群予以監督。——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4:58 (UTC)
- @蘇州宇文宙武:最好不要WP:格式手冊/化學元素和化合物。WP:格式手冊/化學本來就是要包含各種化學條目的書寫規範的,我們這個討論的問題只是其中一個章節而已。至於你說的「不宜擴展到整個化學界」,本來這次討論就只是元素而已,化合物的方針雖被提及但完全沒變,人命反應和化學概念沒有被提及。這次討論等於是暴露了IUPAC的不足,居然對元素名稱沒有明文硬性規定,害得我們只能揣摩其用意以及討論通用性等等;但除此之外絕大多數名詞概念都有章可循,所以應該是無需擔心的。--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6月11日 (四) 01:01 (UTC)
- @SzMithrandir:我之所以舍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而另開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元素和化合物的原因除了這次討論的覆蓋面不廣外,還因為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已被Hanteng綁架,寫入不符合投票結果的內容,還在方針版強行表決。我覺得如果硬是要動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只會與Hanteng再次爆發無謂的衝突,故而迫不得已捨近求遠,待方針版強行表決被否定後再將內容合併,還請諒解。——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11日 (四) 12:11 (UTC)
- 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目前內容就很短,再另開一版只會令編者無所適從。另關於投票結果:本人支持Sz的方案並基於其稱廖漢騰的方案可以包容其方案而投票,對事不對人,不代表對雙方人品的看法。很高興現在閣下可以與Sz達成共識。至於方針版的表決,目前其實沒有人真正理會,閣下也可不必理會。--William915(與我討論) 2015年6月12日 (五) 04:41 (UTC)
- 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被霸佔,我另開一版是合理的,沒有啥無所適從的。關於投票結果,誰支持誰的方案不重要,關鍵是誰的方案符合規則並得到最多人的支持。我與SzM達成的共識是基於我的方案的,而不是現在的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所述的內容,所以另開一版也是沒有問題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12日 (五) 04:48 (UTC)
- 總之如果最後決定另開一版格式指引,請通知本人,本人也是化學博士生,可以給點意見。另致某人:維基有維基的規則,總是在維基強調學術權威性來壓別人是沒有意思的。--William915(與我討論) 2015年6月12日 (五) 04:55 (UTC)
- @William915:如果我在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加入基於我的方案的共識性結果(我與SzM和鋼琴小子等人達成的)而Hanteng不予以阻止,是不必開新的格式手冊的,不過就要看方針版表決何時結束了(Hanteng自定表決期為一個月)。——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12日 (五) 04:59 (UTC)
- 等一個月也沒有問題,到時可以再通知我。廖漢騰之前將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搬走也沒有共識。另外本人仍然堅持一定要在信息框內寫上IUPAC名。--William915(與我討論) 2015年6月12日 (五) 05:09 (UTC)
- 等一個月是因為既然開了討論就不能中止,也屬於無奈。我本人同意在信息框內寫上IUPAC規定的英文名,現在也是這麼做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12日 (五) 05:35 (UTC)
- 等一個月也沒有問題,到時可以再通知我。廖漢騰之前將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搬走也沒有共識。另外本人仍然堅持一定要在信息框內寫上IUPAC名。--William915(與我討論) 2015年6月12日 (五) 05:09 (UTC)
- @William915:如果我在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加入基於我的方案的共識性結果(我與SzM和鋼琴小子等人達成的)而Hanteng不予以阻止,是不必開新的格式手冊的,不過就要看方針版表決何時結束了(Hanteng自定表決期為一個月)。——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12日 (五) 04:59 (UTC)
- 總之如果最後決定另開一版格式指引,請通知本人,本人也是化學博士生,可以給點意見。另致某人:維基有維基的規則,總是在維基強調學術權威性來壓別人是沒有意思的。--William915(與我討論) 2015年6月12日 (五) 04:55 (UTC)
- 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被霸佔,我另開一版是合理的,沒有啥無所適從的。關於投票結果,誰支持誰的方案不重要,關鍵是誰的方案符合規則並得到最多人的支持。我與SzM達成的共識是基於我的方案的,而不是現在的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所述的內容,所以另開一版也是沒有問題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12日 (五) 04:48 (UTC)
- 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目前內容就很短,再另開一版只會令編者無所適從。另關於投票結果:本人支持Sz的方案並基於其稱廖漢騰的方案可以包容其方案而投票,對事不對人,不代表對雙方人品的看法。很高興現在閣下可以與Sz達成共識。至於方針版的表決,目前其實沒有人真正理會,閣下也可不必理會。--William915(與我討論) 2015年6月12日 (五) 04:41 (UTC)
- IUPAC可能也沒想過維基社群單靠《辭海》也可以吵那麼久。--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5年6月11日 (四) 06:05 (UTC)
- @SzMithrandir:我之所以舍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而另開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元素和化合物的原因除了這次討論的覆蓋面不廣外,還因為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已被Hanteng綁架,寫入不符合投票結果的內容,還在方針版強行表決。我覺得如果硬是要動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只會與Hanteng再次爆發無謂的衝突,故而迫不得已捨近求遠,待方針版強行表決被否定後再將內容合併,還請諒解。——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11日 (四) 12:11 (UTC)
這是蘇州宇文宙武大博士的聖旨,眾卿平身
純虧 蘇州宇文宙武 的#這裏是通知,不是討論用,至於中文維基要不要不顧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化學專家意見,或著要不要顧新共識的發展,就看 各位的了。以下幾點回應蘇州宇文宙武大博士的聖旨
- 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元素和化合物的內容應該要收集共識後,前往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再討論,這裏Wikipedia:互助客棧/條目探討的討論,如前所述,是意向投票,不是方針或指引投票,方針指引投票得要有個草稿文吧?
- 若您執意要把你的聖旨旨意寫入方針,記得補上你最最相信的「貝氏用拉丁文統一化學元素名稱」的來源,這樣方便給記者和史學家抄笑話。
- 若您執意要把你的聖旨旨意寫入方針,記得找一個你最相信的行政員背書,這樣也方便給記者和史學家抄笑話。
- 請儘速完成以上所有動作,我實在等不及可以在科普期刊報導分析此事,這實在太有料了,看看有多少維基編輯和管理員要站在 蘇州宇文宙武 禁止首句出現IUPAC名稱的那一方,我想連《中國大百科全書》都會怕。
- 還不快把蘇州宇文宙武大博士的聖旨,附件拷貝一本寄給《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卷怎麼可以違逆聖旨,不但沒有在所有的化學元素列出拉丁文,還在所有的化學元素中文名後直接括號加IUPAC名?--❦‽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9:55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