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
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南陽郡西鄂縣(今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南)人[1],東漢士大夫、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數學家、科學家、發明家及文學家,官至太史令、侍中、尚書。張衡一生成就不凡,曾製作以水力推動的渾天儀、發明能夠探測震源方向的地動儀和指南車、發現日食及月食的原因、繪製記錄2,500顆星體的星圖、計算圓周率準確至小數點後一個位、解釋和確立渾天說的宇宙論;在文學方面,他創作了《二京賦》及《歸田賦》等辭賦著作,拓展了漢賦的文體與題材,被列為「漢賦四大家」之一。他開創了七言古詩的詩歌體裁,對中華文化有巨大貢獻。
張衡 | |
---|---|
字 | 平子 |
號 | 不詳 |
族裔 | 漢族 |
祖籍 | 南陽西鄂 |
出生 | 漢章帝建初三年戊寅 78年 南陽 |
逝世 | 漢順帝永和四年己卯 139年(60—61歲) 雒陽 |
生平
張衡出身於南陽大族,祖父張堪是蜀郡太守。他少年時曾到雒陽太學讀書,通曉五經[2],好學不倦,不分日夜。張衡為人謙虛,意志堅定[3]:181,淡泊名利。曾受舉薦「孝廉」,被大將軍外戚鄧騭徵召,但張衡都不接受[2]。100年,22歲的張衡出任南陽郡太守鮑德的主簿,8年後辭官讀書。鮑德升職為大司農後,熱心推薦張衡[4];111年,張衡被漢安帝所召,出任尚書台郎中,3年後遷任尚書侍郎;115年,37歲的張衡開始出任太史令,121年調職公車司馬令,126年復任太史令。任職太史令期間,他製作了渾天儀與地動儀[5]:176-178。張衡掌領太史令先後達14年之久[3]:180,這個職位相當於現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的台長[6]:52。張衡長期掌管歷史記載和曆法,沒有升官,被同僚所笑。他寫下《答難》來表明心志,不慕官位[2]。他又曾上疏痛陳事弊,提出必須禁止大臣奢侈和僭越的主張[7]。133年雒陽大地震,張衡藉此上諫,批評宦官越權,主張大權歸還天子[8]:329。同年張衡遷任侍中。因受當權宦官排斥,136年外調河間相。在河間政績良好,138年他升遷尚書,次年過世,享年61歲[5]:177-178他的傳世著作有文集11卷,《靈憲》、《渾天儀》、《玄圖》各一卷[9]:746、598、600及數學著作《算罔論》[10]:224[註 1]。
貢獻
天文學
張衡主張渾天說,認為天是球狀的,像個雞蛋,天相當於蛋殼,大地像蛋黃,天把大地包在當中,大地是平面的,周圍是水,大地浮在水上[6]:53-54。他改進西漢耿壽昌的設計,製造了渾天儀[11],並著有《渾天儀》一卷加以解說[6]:52。渾天儀一具安裝在室內,一具安裝在觀測台「靈台」之上[12]:542。渾天儀以銅鑄造,是空心球體,直徑約五尺,上畫二十八宿、中外星官及黃道、赤道;天球半露在地平圈上,半隱在地平圈下,天軸則支架在子午圈上,天球可繞天軸自行轉動[3]:179,與實際天球運動相一致,可預報天體運動情況[6]:55;其外安裝了地平環、赤道環和子午環,內部設置四遊環。有學者認為,張衡的渾天儀上面裝置了可以眺望天體位置的望筒,兼具演示和觀測效用[13]:27;也有學者認為,此渾天儀沒有望筒,只有演示作用,性質上是天球儀[14]:29。渾天儀每日均勻地繞中軸旋轉一周,以滴水為原動力[3]:179,與漏刻相連,水不斷定量而緩緩地流入刻漏的水斗中。水斗原是靜止不動的,當注水達到某個份量時,其重量就勝過渾天儀和齒輪的阻力,凸耳使齒輪轉動一齒,然後抵住下一齒而再次靜止下來,通過齒輪傳動而使渾天儀緩慢地旋轉[12]:546、550、582。張衡所造渾天儀是個原型、早期的時鐘,在五胡亂華中毀壞;在西方,類似能自動旋轉的渾象在16世紀出現[12]:95、538-539、546。
張衡在東方最早正確說明月蝕,指出月蝕是由於地球的影子「闇虛」遮掩了月亮而引起的,並測得日、月的視直徑約為 度,約等於0.5度,與現今測值相近[3]:180。張衡繪製了星圖,記錄星官124個,星星有2500顆,其中320顆有名字[15]:217,指出曆法制定必須根據實測結果,曾在123年參與曆法辯論,反對依據圖讖而制定的「甲寅曆」[16]:223,根據月亮運行有遲疾的規律,以「九道法」為基礎提出新曆,但沒有被朝廷採納[17]:51。他提出五星視運動的理論,認為就同一行星而言,其運行軌道與地面時而接近,時而遠離,「近天則遲,遠天則速」,解釋五星運行的或快或慢[3]:180;運動緩慢的外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張衡歸類為陽,運動較快的內行星水星和金星,歸類為陰[13]:39。張衡沒有認識到北極高度會隨地點而變化,定出北極高度是36度[18]:50,他也沒有認識歲差,因冬至點難以觀測,只從西漢末年所測的舊數值換算,定出冬至點以黃道度量為入斗宿20度,較當時實際情況偏東超過3度;他並根據觀測,定出冬至黃道最遠時去極115度,夏至黃道去極67度,因受儀器所限,數據稍欠精確[19]:145-146、149、147。
宇宙論
張衡雖然反對圖讖,但他的宇宙論卻受當時流行的讖緯影響[20]:256。他撰有天文學著作《靈憲》,敘述宇宙生成論,觀點接近西漢《淮南子·天文訓》。他提出宇宙形成的三個階段,首先是「溟滓」,是氣的原始狀態,什麼都沒有,是「無」的階段,道的根本;第二是「龐鴻」,是元氣開始發動、連結在一起、混沌不分的狀態;第三是「太元」,元氣分化,有剛柔清濁之分,天地各自形成,陰陽四時變化而生萬物[21]:16[22]:296。天圓地平,天是一個中空的球體,地是半球體,上平下圓,處於天體下半部[21]:17。八極約長二億三萬二千三百里,南北少一千里,東西多一千里,天地距離和地的厚度,都等於八極的一半[22]:296。他指出宇宙是無窮無極的[21]:16,肯定時間與空間的無限性,提出以「氣」為基本的自然觀,人是元氣的聚合,如水之凝結為冰,人死是元氣消散,如冰塊融化為水,復歸於元氣,與自然成為一體[22]:297、293、299。
數學
130年前後,張衡完成推算圓周率。根據三國時劉徽《九章算術注》,張衡認為立方體及其內接球體積之比,是8:5,由此推論圓周率是10的平方根: [10]:223-224。南北朝祖暅《渾天論》則提到張衡提出的另一個數字: [21]:16;有學者認為今本文獻有衍文,張衡的數字其實是較準確的 [23]:66,此說未被廣泛接受。張衡的圓周率數字其實頗為粗疏,受劉徽嚴詞批評,西漢末年劉歆指出圓周率為3.1547,已比張衡更準確;但張衡的計算並非倚靠實測,而是從理論出發,從立圓術公式推求圓周率,仍有開創性的貢獻[24]:359、361。張衡也曾研究球體體積,但沒有重大改進[25]:397。
地理學
132年,張衡發明和製造了世上第一部驗震器「候風地動儀」,形狀像圓形的酒甕,斷面直徑八尺,其內中央置有一根很重的柱子,稱「都柱」,可以向八個方向傾側或傾擺;酒甕外部的八個方向各有一個龍頭,龍頭下各有一隻蟾蜍,張口對着龍頭,八條龍各口含銅丸一顆,當都柱向某一方傾側時,該方向的龍口張開,銅丸落下,掉入蟾蜍口中。地震發生時,只有震源方向上的龍頭張口,據此可知地震的方向。范曄《後漢書》記載,地動儀放在洛陽,134年12月13日[26]:481,隴西發生地震,當時洛陽並無震動,但一個龍口掉出銅丸,其後才傳來隴西地震的消息,證實其探測地震方向的功效[6]:55-57[3]:181。而候風地動儀所謂的「候風」,是指測定風的變化,地震相信是因為陰陽兩氣相搏而形成,氣的變化會產生風;哪個地方有地震,哪個方向就有氣的變化,就有風來可以測到[27]:3。候風地動儀流傳到隋代,北朝信都芳、隋代臨孝恭都研究過,到唐代失傳[28]:356-358。
地動儀利用物體的慣性來測震,其構造學者有兩種看法,其一認為,都柱是個掛起的懸擺,又重又粗,都柱下有一小銅球,組成觸發機制,在地震波水平運動中,都柱移位,小銅球脫落,撞擊機關[26]:486、484,又或都柱帶動八條向八個方位伸出去的臂,連接扛杆,當懸擺向某一方向擺動時,龍口就會張開[28]:347-348。另一種觀點是,都柱是一種倒立的震擺,附有重錘,安裝在底座上,周圍有八組機械裝置,一旦地震,重錘傾側,都柱失去平衡,觸道機械裝置,使相應的龍口張開[28]:350[3]:180。現代中、日學者都嘗試復原地動儀[6]:57,日本學者曾以直立震擺式的地動儀模型做實驗,証明地震初震很強的話,銅丸會因初到的縱波而落下,確定地震的方向[28]:352-353;但其他地震學者卻指出,直立震擺的傾倒方向有隨機性,對震動反應遲鈍,沒有驗震作用,直立震擺底部所用的彈簧,也不可能是漢代技術水平的產物,而懸擺式的地動儀模型,在2000年代則通過中國地震學者用振動台模擬地震狀態的試驗,得到中國學術界的認可[26]:482-484、478。張衡地動儀比直至19世紀前期西方的水銀地震儀更先進[28]:362,但亦有個別學者質疑《後漢書》中有關地動儀的記載,指出從現代地震學的觀點看,若單獨一個儀器,僅在一個地點進行測量,難以測定震源[21]:251。
116年,張衡繪製和呈獻地圖「地形圖」,流傳到唐代;李約瑟推測張衡曾運用計里畫方的網格繪圖,但此說受其他學者質疑[28]:106[29]:79、135。
其他發明
渾天儀和候風地動儀以外,張衡發明了指南車、「自飛木雕」和機械日曆,並改良了漏刻的構造。指南車是雙輪馬車,內置齒輪裝置,即使行駛時多次轉向,車上人像亦永遠指向正南;張衡所造指南車在漢末戰亂中被毀。自飛木雕是一隻木鳥,有羽翼,腹內有機械,能飛起,張衡《應間》曾提到這隻能飛的木雕:「木雕猶能獨飛」。李約瑟推測自飛木雕以彈簧為動力,推動直升陀螺的螺旋槳[12]:315、638。張衡在漏刻使用虹吸管(稱為「玉虬」),代替壺底的漏咀,並在貯水壺和受水壺之間加入一個補償壺,使計時更準確;受水壺蓋上鑄有個小塑像,左手持着可以上下浮動的垂直指示桿(「漏箭」),右手則指向指示桿上的刻度[15]:342、351-353[12]:541。機械日曆「瑞輪蓂莢」像渾天儀一樣,都是水力推動的,能顯示月相和朔望月的天數[30]:363。有學者認為張衡也製造了風向儀,古書上「候風地動儀」其實是指風向儀和地動儀兩種儀器,這種風向儀是鳥狀的,能隨風轉動[3]:193。
思想
政治上,張衡堅持批判現實,對宮廷政治的污濁奸詐深感憂憤[31],反對王侯貴族的奢侈生活[32]。他受道家思想影響,傾向老、莊,主張無為,有人生無常、遁隱厭世的思想,企圖超越世俗生活,其宇宙論也體現道家觀念,晩期作品《思玄賦》道家傾向更強。他繼承了西漢儒家董仲舒的災異、天人感應之說,認為星象變異和地震等災異,是上天對世人和朝廷的譴告,促使他製造更精密的儀器去認識宇宙和偵測地震,以察知天意;但他反對讖緯預言,曾上《請禁絕圖讖疏》[21]:18-22、127-128[26]:485,指出圖讖弄虛作假,為迎合當權者而偽造。他推崇西漢揚雄的《太玄》[22]:293、298,認為「玄」是宇宙的根本原理,《太玄》一書深奧而難以理解。他相信天上有許多神、星神、四方神、天皇等等,不但天上有神,山林原野都有神靈,天體的組織,則與地上朝廷政府的組織相對應[21]:20、107、110-111,月亮上有蟾蜍,由嫦娥所變[13]:38,星星會影響人的命運[15]:217。張衡熟悉「風角」之術,認為可透過觀風而知禍福[8]:722-723,相信占卜,宇宙間有某種神秘力量,絕非所有事物都可用理性解釋[33]:113-114、123、14。
文學
張衡是辭賦名家,將漢賦推向高峰,由歌功頌德的辭賦發展為抒情小賦[21]:12,現存大致完整的作品有《溫泉賦》、《南都賦》、《二京賦》、《思玄賦》、《歸田賦》、《髑髏賦》、《天象賦》、《應間》、《七辯》九篇。《溫泉賦》描寫長安附近驪山著名的溫泉,屬早期作品;《二京賦》長達7700字[34]:150、31、117,是模倣班固《兩都賦》的大賦,辭藻典雅瑰麗,誇張鋪陳,堪稱不朽佳作[35]。《西京賦》假借憑虛公子之口,描寫長安地理形勢、漢高祖的定都、西都的豪華、宮殿的宏偉、城廓的寬大、市場的繁榮、商賈的欺詐、遊俠的作風、園林中的遊獵,《東京賦》則假借安處先生之口追溯歷史,從周、秦、兩漢各代帝王,贊頌漢高祖、漢文帝、漢武帝等,描寫雒陽形勝和漢室儀軌;二賦也描述宗教活動和民間風俗[21]:13、22,如持守色戒的西域僧人[36]:128、雜技歌舞等「百戲」表演、驅邪的大儺儀式,有其史料價值,可補正史的不足;《西京賦》即為南北朝《三輔黃圖》和北宋宋敏求《長安志》多次引用,以說明長安面貌[35]。《二京賦》引用不少五經句子,文句為何晏《景福殿賦》、左思《蜀都賦》等後世辭賦襲用[37]:881、856、865,並有東吳薛綜等人的註釋[9]:893。《南都賦》則盛讚當時被朝廷忽略的南陽城[7],但形式較呆板笨拙,語言則較艱深晦澀[34]:177。
張衡《思玄賦》是抒情表志的作品,發表自己的理想,模倣楚辭《遠遊》和班固的《幽通賦》,重覆屈原在《遠遊》中的尋求,先去東、南、北三方,登上蓬萊,在瀛州採芝,又去拜會西王母,上了仙宮「瓊宮」,盡享聲色之娛,然後回到故鄉[21]:13、95[33]:42。張衡深受楚辭影響,常引用楚地傳統的神話,《思玄賦》引用最多的就是楚辭[21]:20-21。《歸田賦》開拓辭賦中田園歸隱的主題,表達其退隱之心,反對宦官當權,政治腐敗而自己無力拯救,有不願同流合污之意[21]:11、14,文中讚美民間的田園生活,山水景色使人心曠神怡,是漢賦中罕見的短篇,啟導陶淵明《歸去來辭》等後世抒發歸隱之情的作品[38]:22,所寫自然風景歡樂和諧,也啟導王羲之《蘭亭集序》等後世文章[39]:62,文中道家思想鮮明,則可說是後世玄言詩的先驅[40]:47。《髑髏賦》以對話體擴充鋪陳《莊子·至樂》篇中的寓言,賦中的髑髏就是莊子[41]:43-45。有後人批評,張衡的辭賦缺乏獨創性,主要模倣前人著作,如《二京賦》模倣班固《兩都賦》,《南都賦》模倣揚雄《蜀都賦》,《應間》模倣東方朔《答客難》,《七辯》則模倣枚乘《七發》[21]:14。
詩歌方面,張衡初次撰寫七言古詩《四愁詩》,脫離了楚歌的句式,接近純粹的七言詩[42]:68-69[43]:246,並為後世詩人模倣,如晉代傅玄撰有《擬張衡四愁詩》[44]。張衡《同聲歌》則是新娘向新郎的傾訴,描寫新婚的優美,詩中提到房中術著作《素女經》的內容[45]:103-105。
經學、史學、美術
張衡通曉經學,曾撰寫《周官訓詁》,但稍欠特色,失傳於世。他對漢朝歷史亦相當了解,有志於史學,擔任侍中時,曾請求到東觀專心撰寫東漢史書,但不獲批准;又曾上書指摘司馬遷《史記》和班固《漢書》兩書的錯失,提出漢朝史書應有的體例[2]。張衡亦是個畫家,列為東漢六大畫家之一[3]:181,唐代《歷代名畫記》曾記載他曾用腳趾畫怪獸這一傳説[29]:160。
地位與紀念
張衡名列「漢賦四大家」之一[5]:176,受尊崇為中國歷史上的大科學家。在東漢,崔瑗稱讚他能知天文地理,製作巧奪天工,「數術窮天地,製作侔造化,與神合契」,南陽人為他修建廟宇[21]:179、45;三國時傅玄則惋惜他不在其位,工藝才華未能盡情發揮[12]:35;他的地動儀和天文學成就都沒有傳人,天文學著作殘缺不全,科學貢獻漸被後人遺忘[21]:163。有學者猜測,地動儀的原理在古代可能已輾轉傳到波斯和日本。19世紀末,西方地震學家約翰·米爾恩開始留意到張衡地動儀的開創性成就[28]:361-362、342,有學者認為,米爾恩所造的首座現代地震儀,就是受地動儀啟發的[26]:487。1920年代,中國史家也注意到張衡的科學成就,1924年,張蔭麟首先稱讚張衡為中國「第一位大科學家」,李約瑟特別推崇張衡,大部份現代中國學者亦稱張衡為偉大的科學家[21]:163-164、11、175。學者認為張衡可與西方幾乎同時代的托勒密相媲美,但在數學、幾何學、科學方法和研究成果,張衡都不如托勒密[21]:160、173。
南陽張衡墓地久已荒廢,偶有士人加以修葺,當地人亦不知墓主是誰;1956年,南陽縣政府重建張衡墓園,建立張衡博物館,附有倣漢建築與石雕[46],1988年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館內展示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渾天儀、指南車等模型[27]:4。為了紀念張衡,1970年,國際天文學界用張衡名字為月球背面一座環形山命名;1971年,以他來命名小行星1802;中國天文學會設立「張衡特殊貢獻獎」,2002年首次頒發[11];2003年,小行星9092以張衡故鄉南陽命名[47];一種銅鋅合金的天然礦物亦以張衡命名,即張衡礦[48]。此外,廣東深圳、上海浦東新區等地,均有以張衡命名的街道「張衡路」。
相關條目
註釋
- ^ 數學書籍《算罔論》至遲到唐代已經失傳,但其所作的地形圖一直流傳到唐代。
參考文獻
- ^ 范曄. 《后汉书·张衡传》.
張衡字平子, 南陽西鄂人也。
- ^ 2.0 2.1 2.2 2.3 張蔭麟. 纪元后二世纪间我国第一位大科学家--张衡. 張雲台 (編). 张荫麟文集. 教育科學出版社. 1993-04: 65–76. ISBN 978-7-5041-0858-6.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杜石然 等. 《中國科學技術史稿》 上冊.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82. ISBN 7301200013 (中文(簡體)).
- ^ 岡村繁. 《周漢文學史考》. 陸曉光譯. [2014-09-10] (中文(繁體)).
- ^ 5.0 5.1 5.2 鄭憲仁. 〈張衡「四愁詩」探究〉. 《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 2002, 13 (1): 176–191 [2022-01-17]. ISSN 1027-603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0) (中文(繁體)).
- ^ 6.0 6.1 6.2 6.3 6.4 6.5 藪內清. 《中國.科學.文明》. 梁策 等 譯.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8. ISBN 7500402759 (中文(簡體)).
- ^ 7.0 7.1 岡村繁. 《周漢文學史考》. 陸曉光 譯. [2014-09-10] (中文(繁體)).
- ^ 8.0 8.1 崔瑞德(Denis Twitchett)等 (編). 《劍橋中國秦漢史》. 楊品泉 等 譯.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8 [2014-09-14]. ISBN 750040907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14) (中文(簡體)).
- ^ 9.0 9.1 興膳宏; 川合康三. 《隋書經籍志詳考》. 東京: 汲古書院. 1995. ISBN 4762924814 (日語).
- ^ 10.0 10.1 李約瑟(Joseph Needham). 《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三卷.數學》. 翻譯小組 譯. 香港: 中華書局香港分局. 1980 (中文(簡體)).
- ^ 11.0 11.1 黃一農. 〈 張衡特殊貢獻獎〉 (PDF). 《科學人》. 2002, 3: 3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8-26) (中文(繁體)).
-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李約瑟(Joseph Needham). 《中國科學技術史.第4卷第2分冊.機械工程》. 鮑國寶 等 譯.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99. ISBN 7030075269 (中文(簡體)).
- ^ 13.0 13.1 13.2 橋本敬造. 《中國占星術的世界》. 王仲濤 譯.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2. ISBN 9787100087810 (中文(簡體)).
- ^ 藪內清. 〈漢代觀測技術和《石氏星經》的年代〉. 劉俊文 (編). 《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十卷. 杜石然 譯. 北京: 中華書局. 1992: 1–36. ISBN 7101009999 (中文(繁體)).
- ^ 15.0 15.1 15.2 李約瑟(Joseph Needham). 《中國科學技術史.第四卷.天學》. 翻譯小組譯. 香港: 中華書局香港分局. 1978 (中文(簡體)).
- ^ 彭林; 黃朴民 (編). 《中國思想史參考資料集:先秦至魏晉南北朝卷》. 北京: 淸華大學出版社. 2005 (中文(簡體)).
- ^ 藪內清. 〈漢代改曆及其思想背景〉. 劉俊文 (編). 《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十卷. 杜石然譯. 北京: 中華書局. 1992: 37–61. ISBN 7101009999 (中文(繁體)).
- ^ 孫小淳. 〈赤道式儀器〉. 《圖說中國古代科技成就》.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 50–52. ISBN 7533837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3) (中文(簡體)).
- ^ 孫小淳. 〈關於漢代的黃道坐標測量及其天文學意義〉 (PDF). 《自然科學史研究》. 2000, 19.2: 143–154 [2014-09-1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9-17) (中文(簡體)).
- ^ 呂宗力. 《漢代的謠言》. 杭州: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1. ISBN 9787308091299 (中文(簡體)).
- ^ 21.00 21.01 21.02 21.03 21.04 21.05 21.06 21.07 21.08 21.09 21.10 21.11 21.12 21.13 21.14 21.15 21.16 雷立柏(Leopold Leeb). 《張衡,科學與宗教》.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0. ISBN 780149413X (中文(簡體)).
- ^ 22.0 22.1 22.2 22.3 馮友蘭. 《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三冊.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5. ISBN 7010009910 (中文(簡體)).
- ^ 錢寶琮 (編). 《中國數學史》.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64 (中文(簡體)).
- ^ 莫紹揆. 〈論張衡的圓周率〉 (PDF). 《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6, 26 (4): 359–36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9-12) (中文(簡體)).
- ^ 杜石然. 《數學.歷史.社會》. 瀋陽: 遼寧教育出版社. 2003. ISBN 7538264604 (中文(簡體)).
- ^ 26.0 26.1 26.2 26.3 26.4 馮銳. 〈科學,激活了張衡地動儀〉 (PDF). 《物理》. 2009, 38: 476–488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9-03) (中文(簡體)).
- ^ 27.0 27.1 唐紅麗. 追踪张衡地动仪的“前世今生”. 中國社會科學報. 2011-03-15 [2014-08-20]. CN 11-0274. doi:10.28131/n.cnki.ncshk.2011.00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0) (中文(簡體)).
- ^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李約瑟(Joseph Needham). 《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五卷.地學》. 翻譯小組譯. 香港: 中華書局香港分局. 1978 (中文(簡體)).
- ^ 29.0 29.1 余定國. 《中國地圖學史》. 姜道章譯.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 ISBN 7301101694 (中文(簡體)).
- ^ 戴念祖. 《物理與機械志》.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ISBN 7208023190 (中文(簡體)).
- ^ 岡村繁. 《周漢文學史考》. 陸曉光 譯. [2014-09-10] (中文(繁體)).
- ^ 岡村繁. 《周漢文學史考》. 陸曉光 譯. [2014-09-10] (中文(繁體)).
- ^ 33.0 33.1 魯惟一(Michael Loewe). 《漢代的信仰、神話和理性》. 王浩譯.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1153611 (中文(簡體)).
- ^ 34.0 34.1 龔克昌. 《漢賦研究》. 濟南: 山東文藝出版社. 1984 (中文(簡體)).
- ^ 35.0 35.1 何沛雄. 〈《兩都賦》和《二京賦》的歷史價值〉. 中國文學網.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11) (中文(簡體)).
- ^ 鎌田茂雄. 《中國佛教通史》第一卷. 關世謙譯. 高雄: 佛光出版社. 1991. ISBN 9575432045 (中文(繁體)).
- ^ 柳存仁. 〈讀〈兩都、二京賦〉簡端記〉. 《和風堂新文集》下冊. 台北: 新文豐出版社. 1997: 851–883. ISBN 9571717142 (中文(繁體)).
- ^ 小尾郊一. 《中國文學中所表現的自然與自然觀》. 邵毅平譯.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ISBN 7532505111 (中文(簡體)).
- ^ 顧彬(Wolfgang Kubin). 《中國文人的自然觀》. 馬樹德譯.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ISBN 7208003874 (中文(簡體)).
- ^ 柳無忌. 《中國文學新論》. 倪慶餼譯.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3. ISBN 7300010350 (中文(簡體)).
- ^ 宇文所安 (Stephen Owen). 《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 鄭學勤譯. 北京: 三聯書店. 2004. ISBN 7108021633 (中文(簡體)).
- ^ 青木正兒. 《中國文學概說》. 隋樹森 譯. 重慶: 重慶出版社. 1982 (中文(簡體)).
- ^ 楊樹增; 陳桐生; 王傳飛. 《絕代風華-漢代文人的生命感嘆》. 台北: 雲龍出版社. 2003. ISBN 978-986-7938-15-2 (中文(繁體)).
- ^ 岡村繁. 《周漢文學史考》. 陸曉光譯. [2014-09-10] (中文(繁體)).
- ^ 高羅佩(R.H. van Guilk). 《中國古代房內考》. 李零等譯.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中文(簡體)).
- ^ 湯淑君. 科圣张衡与张衡墓园. 《中原文物》. 2002, (05): 84–86 [2022-01-17]. doi:10.3969/j.issn.1003-1731.2002.05.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0) (中文(簡體)).
- ^ 郭啟朝. 为纪念科学家张衡 一小行星被命名为“南阳星”. 大河報. 2003-09-22 [2014-09-16]. CN 41-009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17) –透過新浪新聞 (中文(簡體)).
- ^ 王奎仁. 新矿物——张衡矿. 《礦物學報》. 1986, 6 (3): 220–223 [2014-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5) (中文(簡體)).
延伸閱讀
[編]
- A. W. Sleeswyk; 席文(N. Sivin). "Dragons and Toads, the Chinese Seismoscope of A.D. 132". Chinese Science. 1983, 6: 1–19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1) (英語).
- 康達維(David R. Knechtges). "A Journey to Morality: Chang Heng's The Rhapsody on Pondering the Mystery". Court culture and literature in early China. Aldershot: Ashgate/Variorum. 2002: 171-182. ISBN 0860788849 (英語).
- 蕭國鴻:"Systematic Reconstruction Design of the Detecting Mechanism of Zheng Heng's Seismoscop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國立成功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
- 蕭國鴻(Hsiao Kuo-Hung); 顏鴻森(Yan Hong-Sen). "The Review of Reconstruction Designs of Zhang Heng's Seismoscope". Journal of Japan Association for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09, 9 (4): 1–10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英語).
- 蕭國鴻(Hsiao Kuo-Hung); 顏鴻森(Yan Hong-Sen). "Structural Synthesis of Zhang Heng's Seismoscope with Cam-linkage Mechanisms". Journal of Advanced Mechanical Design, Systems, and Manufacturing. 2009, 3 (2): 179–190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8) (英語).
外部連結
- 李嘯虎. 〈張衡的科學思想與技術實踐〉 (PDF). 《史林》. 1997, 4: 17–24 [2014-09-0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9-11) (中文(簡體)).
- 馮銳; 武玉霞. 〈張衡候風地動儀的原理復原研究〉. 《中國地震》. 2003, 19 (4): 358–378 [2014-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0) (中文(簡體)).
- 馮銳; 武玉霞. 〈張衡地動儀的誕生〉. 《中國地震》. 2013, 29 (2): 179–197 [2014-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0) (中文(簡體)).
- 〈張衡和他在文學上的成就〉. 中國歷史網. [2014-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11)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