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18A(俄語:Союз-18А),又稱聯盟18-1(俄語:Союз-18-1),是1975年蘇聯的載人宇宙飛船聯盟號飛船的一次失敗發射,同時也是第17艘聯盟號發射任務[2]。該任務處於太陽神-聯盟測試計劃前的準備階段。

聯盟18A
任務類型禮炮4號英語Salyut 4對接
營運方蘇聯太空計劃
任務時長21分鐘27秒
60天(計劃)
圈數發射失敗
亞軌道高度192.0公里 (亞軌道太空飛行)
太空船屬性
太空船聯盟7K-T型 No.39
太空船類型聯盟7K-T型英語Soyuz 7K-T
發射質量6830 kg
着陸質量1200 kg
人員
人數2
乘組成員瓦西里·拉扎列夫
奧列格·馬卡羅夫英語Oleg Makarov
呼號Урал(Ural,烏拉爾)
任務開始
發射日期1975年4月5日 11:04:54 (UTC)
運載火箭聯盟號運載火箭
發射場拜科努爾太空發射場 陣地1/5[1]
任務結束
着陸日期1975年4月5日 11:26:21 (UTC)
着陸地點哈薩克斯坦阿爾泰山
50°50′N 83°25′E / 50.833°N 83.417°E / 50.833; 83.417
軌道參數
參照系地心軌道
軌域近地軌道
傾角51.6°
週期90分鐘
禮炮4號英語Salyut 4(計劃)對接
dock前側(計劃)

從左到右:拉扎列夫、馬卡羅夫
← 聯盟17號英語Soyuz 17
聯盟18號英語Soyuz 18 →

飛船

聯盟18A飛船為聯盟7K-T型英語Soyuz 7K-T(11F615 A8系列)[註 1],其飛船編號為39[註 2]

因此次任務沒有入軌,蘇聯沒有命名正式的飛行編號,只是根據發射日期稱為「4月5日異常」,並將次月由後備乘組執行的替代任務稱為聯盟18號英語Soyuz 18(俄語:Союз-18)。西方一般將本次任務稱為聯盟18A,將次月由後備乘組執行的替代任務稱為聯盟18B[3]:229

乘組

聯盟18A的指令長與飛行工程師均為第二次執行飛行任務。他們的第一次飛行任務均為1973年9月發射的聯盟12號英語Soyuz 12[3]:218-219

崗位英語Astronaut ranks and positions Cosmonaut
指令長   瓦西里·拉扎列夫
第二次且最後一次飛行
飛行工程師   奧列格·馬卡羅夫英語Oleg Makarov
第二次飛行

後備乘組

崗位英語Astronaut ranks and positions Cosmonaut
指令長   彼得·克利穆克
飛行工程師   維塔利·謝瓦斯季亞諾夫

任務概況

於聯盟18A之前發射的聯盟17號英語Soyuz 17任務與禮炮4號英語Salyut 4太空站首次對接,兩位太空人格奧爾基·格列奇科阿列克謝·古巴列夫在太空站駐留27天、總計飛行29天,打破了太空站駐留時長的記錄[3]:223-224[註 3]。聯盟18A計劃於1975年4月初發射,6月初返回,將太空站駐留時間進一步延長至60天左右[3]:224

1975年4月5日協調世界時11時04分,聯盟號運載火箭拜科努爾太空發射場搭載聯盟18A飛船發射。發射後120秒火箭推進器分離,150秒後逃逸塔整流罩分離。發射後288秒,火箭按計劃應一級分離、二級點火,但因連接兩個芯級的6個爆炸螺栓有3個提前點火,另外3個爆炸螺栓沒有分離,導致本應分離的一節火箭仍然連接。沉重且不穩定的一節火箭引起空氣阻力增加,從而致使飛行擺動角度過大,飛船自動啟動逃逸程序[3]:224-226[4]:186-187

由於此時逃逸塔已經分離,太空人只能自己駕駛飛船返回艙返回地面。太空人啟動起爆指令讓飛船與火箭上層級分離,再將返回艙與軌道艙和推進艙分離。隨後返回艙沿彈道軌跡返回。飛船到達的最高高度為192公里。乘組成員承受了14至15個G的過載,峰值達到21.3G[註 4][3]:226-227

飛船返回艙下降過程中主傘成功打開,太空人一度擔心會着陸在中國境內。發射後21分27秒,飛船返回艙着陸於西西伯利亞山區的戈爾諾-阿爾泰斯克西南,距離發射場2574公里,距中國邊境805公里。返回艙落在一個雪坡上,距離阿列伊斯克不遠,當地氣溫為-7℃,海拔高度1200米,雪厚1.5米。隨後太空人通過無線電與搜救部隊取得聯繫。着陸一個半小時後,搜救部隊的飛機發現了太空人。第二天,西伯利亞軍區派遣的直升機將太空人救走,返回艙在隨後被回收[3]:227-229

後續

蘇聯將消息保密至4月7日、確認太空人健康狀況良好後,才將事故情況向美國通報。馬卡羅夫稱為讓一些認為他們已犧牲的美國人相信他還活着,蘇聯官方專門安排他們與美國人踢了一場足球賽以證明他們還活着。蘇聯也對聯盟號運載火箭進行修改進,確保爆炸螺栓能夠同時引爆。蘇聯於同年5月24日發射了聯盟18A的替代任務聯盟18號英語Soyuz 18,由聯盟18A的後備乘組彼得·克利穆克維塔利·謝瓦斯季亞諾夫分別擔任指令長與飛行工程師。該飛船成功與禮炮4號太空站對接,期間由另一艘飛船聯盟19號執行了太陽神-聯盟測試計劃,與美國的太陽神飛船對接。聯盟18號最後於7月26日成功返回着陸,這也是禮炮4號最後一次載人對接任務[3]:229-230[註 5]

飛船的指令長拉扎列夫此後未再執行任務。飛行工程師馬卡羅夫還先後執行了聯盟27號英語Soyuz 27聯盟T-3英語Soyuz T-3任務,訪問了禮炮6號太空站[3]:526, 531

參見

註釋

  1. ^ 用於禮炮系列太空站的聯盟號飛船。
  2. ^ 飛船編號根據飛船系列分配,存在跳號。聯盟14號英語Soyuz 14聯盟15號英語Soyuz 15聯盟16號英語Soyuz 16的飛船編號均在聯盟18A之後。編號在聯盟18A之前的飛船有的從未發射,有的冠以「宇宙」任務名作為無人飛船發射。
  3. ^ 此前駐留時間最長的是1971年的聯盟11號任務,這也是人類首次與太空站對接。三名太空人格奧爾基·多布羅沃爾斯基英語Georgy Dobrovolsky維克托·帕察耶夫弗拉季斯拉夫·沃爾科夫英語Vladislav Volkov返回時因返回艙失壓全部遇難[3]:207-212
  4. ^ 聯盟號飛船乘組坐在座椅上正常返回時的過載為3到4個G。
  5. ^ 此後禮炮4號還於1975年11月至1976年2月進行了一次無人對接任務聯盟20號英語Soyuz 20,以驗證聯盟7K-T型能否將對接時間從60天延長至90天。禮炮4號於1977年2月墜毀[3]:230

參考資料

  1. ^ Mark Wade. Soyuz 18-1. Encyclopedia Astronautica. [2022-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6) (英語). 
  2. ^ Lsquirrel. 联盟号飞船发射失败,国际空间站运作犯难. 果殼網. 2018-10-15 [2022-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9).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R·D·霍爾; 戴維·J·謝勒; 周曉飛. 联盟号飞船. 北京: 中國宇航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159-0585-3. 
  4. ^ 戴維·J·謝勒; 曹曉勇. 空间救援:确保载人航天飞行的安全 1. 北京: 中國宇航出版社. 2017. ISBN 978-7-5159-11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