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金剛大戰金手指 (小說)
《鐵金剛大戰金手指》(英語:Goldfinger)是英國作家伊安·法蘭明創作的第七本占士·邦系列小說,1958年1至2月寫就,1959年3月23日經莊拿芬·凱普出版社在英國首發。小說講述秘密情報局特工占士·邦調查奥里克·金手指的黃金走私活動,秘密情報局懷疑此人與蘇聯反間諜機構施密爾舒有關。占士發現金手指不但利用世界巨富的背景走私黃金,而且還有更大的陰謀:從諾克斯堡盜取美國黃金儲備。
鐵金剛大戰金手指 | |
---|---|
作者 | 伊安·法蘭明 |
類型 | 諜報小說 |
系列 | 占士·邦 |
語言 | 英語 |
故事背景地點 | 邁阿密 |
發行資訊 | |
封面設計 | 李察·喬平 |
出版機構 | 莊拿芬·凱普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1959年3月23日 |
出版地點 | 英國 |
媒介 | 印刷(精裝和平裝本) |
系列作品 | |
前作 | 鐵金剛勇破神秘島 |
續作 | 最高機密 |
規範控制 | |
OCLC | 220354671 |
占士在本書中的人物形象比過去小說更加複雜和豐滿,法蘭明將他塑造成聖佐治式人物,並以英國特工解決美國問題的情節呼應。與其他占士小說一樣,法蘭明在書中沿用現實生活中認識或知道的人名,小說同名大反派鐵金剛大戰金手指就源自同姓建築師恩諾·戈德芬格。戈德芬格得知後威脅起訴,雙方達成庭外和解。奧里克·鐵金剛大戰金手指對黃金非常痴迷,而且粗魯無禮,生活習慣和愛好與眾不同;法蘭明很可能是根據美國黃金大鱷小查理斯·恩格哈德創作這個角色。法蘭明還像過去的小說那樣在書中應用親身經歷,占士和金手指打高爾夫球的情節源自1957年伯克郡高爾夫俱樂部賽事,法蘭明當時的球友是英國高爾夫球公開賽冠軍彼得·湯遜。
《鐵金剛大戰金手指》出版後馬上登頂暢銷書排行榜並廣受好評,評論員認為小說與赫爾曼·西里爾·麥克尼爾和約翰·布肯等驚慄小說家的作品相比也毫不遜色。《鐵金剛大戰金手指》在《每日快報》連載,後又改編成連環漫畫。1964年,小說改編成同名電影,是占士·邦系列電影第三彈,辛·康納利飾演占士。2010年,小說又改編成英國廣播公司電台節目,托比·史提芬斯詮釋占士,伊恩·麥基倫飾鐵金剛大戰金手指。
內容簡介
- 偶然
英國秘密情報局特工占士·邦破壞墨西哥海洛英走私活動後在邁阿密轉機,他遇到曾在《皇家賭場》短暫相識並打過牌的美國富商朱尼烏斯·杜邦(Junius Du Pont)。正與奥里克·金手指(Auric Goldfinger)玩凱納斯特紙牌的杜邦請占士幫忙看看對手是如何出千,占士很快就發現金手指不過是利用助手吉爾·馬斯特頓(Jill Masterton)偷看杜邦的牌。占士逼迫金手指承認出千,把贏的錢還給杜邦,占士順便還與馬斯特頓風流一場。秘密情報局主管M派剛剛返回倫敦的占士調查金手指是如何把黃金偷運出英國,懷疑此人與蘇聯反間諜機構施密爾舒有關,用黃金資助該機構在西方國家的運作。接下來占士前往英格蘭銀行,了解黃金走私手段。
- 巧合
占士製造巧合,與金手指打起高爾夫球。金手指想作弊贏球,但還是被占士搶到先手。鐵金剛大戰金手指隨後邀請占士前往他位於里卡爾弗(Reculver)的豪宅作客,占士在外面窺探時差點被監控鏡頭發現。進入毫宅後,金手指向占士介紹家中北韓裔勤雜工奧德賈伯(Oddjob)。
占士駕駛秘密情報局配備的阿斯頓·馬田DB Mark III轎車與金手指賽車,奧德賈伯駕駛老闆的復古型勞斯萊斯銀鬼(改配裝甲和防彈玻璃)獲勝。占士和金手指都經客貨空運前往瑞士,占士跟蹤金手指抵達日內瓦某處倉庫,發現勞斯萊斯銀鬼裝甲其實是表面鍍銀的黃金,在金手指位於肯特郡的精煉廠鑄造成板。汽車送到瑞士的工廠後,金手指又把裝甲板內的黃金鑄入飛機座椅,再裝上他擁有大量股份的航空公司飛機,走私的黃金最後賣到印度牟取暴利。金手指此前在吉爾·馬斯特頓身上塗滿金漆令其死亡,吉爾的妹妹蒂莉(Tilly)想殺他報仇但被占士阻止。警報響起,兩人逃跑不及被抓。
- 敵人作崇
占士拒不承認跟蹤金手指,奧德賈伯對他極力折磨。為免被電鋸鋸成兩段,占士表示願為金手指效勞,金手指起初嗤之以鼻,但後來接受。金手指把占士和蒂莉帶到紐約倉庫,這裏正是他的行動總部。金手指與眾多犯罪團伙會面,安排占士和蒂莉充當秘書,原來他招募大批流氓、暴徒和黑幫分子協助「大滿貫行動」,計劃偷走諾克斯堡的黃金儲備。幫派老大赫爾穆特·斯普林格(Helmut Springer)拒絕參與,隨即被奧德賈伯殺害。占士得知-{鐵金剛大戰金手指}+計劃朝諾克斯堡供水系統投毒殺害所有守衛,他設法將情報藏在鐵金剛大戰金手指私人飛機的廁所,希望他人發現信息後通知平克頓偵探事務所,他的朋友、曾經合作的前聯邦調查局特工菲力士·拉塔(Felix Leiter)此時就在該事務所工作。
大滿貫行動開始後,諾克斯堡守軍反擊有力,顯然拉塔發現占士的情報後採取行動。眼見形勢不妙的鐵金剛大戰金手指溜之大吉,蒂莉是同性戀,希望女同性戀竊賊團伙頭目普茜·嘉蘿爾(Pussy Galore)能保護他,但被奧德賈伯殺害。鐵金剛大戰金手指、奧德賈伯和黑幫老大在混戰中逃脫,準備坐飛機回英格蘭的占士被藥迷倒,醒來時發現已遭鐵金剛大戰金手指所擒,對方還劫持英國海外航空班機並對機組人員下毒。占士設法打破飛機窗戶,失控減壓將奧德賈伯吸出機外,占士接下來打倒鐵金剛大戰金手指並將他勒死。接下來他用槍逼迫機組人員在加拿大近海迫降,眾人隨後獲附近的氣象船救援。
背景和創作過程
1958年1月,作家伊安·法蘭明已經連續五年各出版一部小說,分別是1953年的《皇家賭場》、1954年的《生死關頭》、1955年的《鐵金剛勇破太空城》、1956年的《金剛鑽》和1957年的《俄羅斯之戀》。第六本小說《鐵金剛勇破神秘島》已在編輯準備印刷。[2][3][注 1]法蘭明這個月前往牙買加新鐵金剛之金眼睛莊園,開始創作新書並保持前幾部小說的創作效率。1963年5月,他在《書與書蟲》(Books and Bookmen)雜誌介紹寫作技巧,自稱「早上大概寫三個鐘頭……晚上六到七點再寫一小時。我從不修改,也從不回頭檢視寫出來的東西……照我的辦法,你一天也能寫兩千字。」[5]他帶着270頁打字稿同年三月返回倫敦,比之前的小說都長[6]。作者原定書名是《世界首富》(The Richest Man in the World)[7],初稿與成書內容基本一致[6]。
法蘭明的小說中沒有明確說明日期,但有兩位作家根據所有占士·邦系列小說反映的情節和局勢推導出時間軸。約翰·格里斯沃爾德(John Griswold)和亨利·錢斯洛(Henry Chancellor)都曾代表伊安·法蘭明出版社創作圖書,錢斯洛認為《鐵金剛大戰金手指》的故事發生在1957年,格里斯沃爾德的推斷更精確,認為是在這年四月下旬到六月上旬。[8][9]
法蘭明一直對黃金非常着迷[10],他收藏西班牙達布隆金幣[11],還從皇家打字機公司訂購鍍金打字機[12],只是從沒用過[10][注 2]。他用金尖圓珠筆寫作,許多小說都有巧取豪奪黃金的情節[11][注 3]。法蘭明向倫敦同業公會負責化驗貴金屬純度的專家發去調查問卷,詢問黃金特徵、行業應用背景及走私等信息,為小說創作打基礎[15]。
作者原計劃將撲克牌局寫入另一部短篇小說,後來才決定用於推進占士與鐵金剛大戰金手指首度接觸的情節[10]。建築師恩諾·戈德芬格(Ernő Goldfinger)得知書中反派使用他的姓氏後威脅起訴,此時小說已經印刷但尚未出版,法蘭明於是反過來威脅會給書加入勘誤表,把「戈德芬格」(字面意為「鐵金剛大戰金手指」)改成「戈德普里克」(Goldprick,字面意為「金陰莖」、「金蠢貨」、「金笨蛋」、「金白痴」等),旁邊還會註明是因戈德芬格的威脅改名[16],最後雙方達成庭外和解,莊拿芬·凱普出版社(Jonathan Cape)承擔恩諾的法庭開支並送他六本《鐵金剛大戰金手指》,還承諾書中每次提到鐵金剛大戰金手指都用全名[17][18]。
法蘭明覺得《鐵金剛大戰金手指》的創作比之前六部小說都要輕鬆,但寫完時自認已靈感枯竭。作家威廉·普洛默(William Plomer)是法蘭明的朋友,曾校對所有占士系列小說,占士在寫給他的信中表示《鐵金剛大戰金手指》是「最後一部篇幅達到長篇標準的占士小說……將來或許我還能想出情節,但再也沒法一次寫出七萬字。」[19]
發展
情節靈感
書中部分情節源自法蘭明現實生活中看到的消息。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歐洲某歌舞女郎在身上塗滿油漆導致喪命[20],飛機失控減壓是作者原計劃用在其他作品中的情節。法蘭明總覺得坐飛機不舒服,他得知多年前有飛機在黎巴嫩上空失控減壓,導致美國乘客吸出窗外後就把事件記錄下來,打算將來創作時借鑑。[10]與前幾部小說一樣,法蘭明也在本書借用熟人的名字。軍情五處間諜兼牛津大學學者約翰·馬斯特曼爵士(Sir John Masterman)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維持雙重間諜體系運作,書中吉爾與蒂利·馬斯特頓姐妹便是借鑑他的姓氏。皇家聖佐治高爾夫俱樂部職業選手阿佛烈·懷廷(Alfred Whiting)便是書中的阿佛烈·布萊金(Alfred Blacking),[21]皇家聖佐治高爾夫俱樂部變成占士和鐵金剛大戰金手指比賽的皇家聖馬克高爾夫俱樂部[22]。
1957年6月,法蘭明曾於1957年6月參加伯克郡高爾夫俱樂部的鮑梅克職業對業餘高爾夫錦標賽,他的搭檔是英國高爾夫球公開賽冠軍彼得·湯遜(Peter Thomson),此次經歷大部分背景信息融入占士與鐵金剛大戰金手指的比賽[2][6]。布蘭奇·布萊克威爾(Blanche Blackwell)是法蘭明在牙買加的鄰居,後來成了他的姘頭,是書中普茜·嘉蘿爾(Pussy Galore)的原型[23],但名字「普茜」源自作者朋友的夫人普茜·迪肯("Pussy" Deakin),原名利維亞·斯特拉(Livia Stela),曾是特別行動執行處特工[21]。
約翰·布萊克威爾(John Blackwell)是法蘭明的高爾夫球友,也是布蘭奇·布萊克威爾的堂兄弟,他還是恩諾·戈德芬格的親家兄弟。約翰很討厭戈德芬格,法蘭明正是因為他才想起戈德芬格。作者本人也不喜歡戈德芬格,覺得他不該摧毀過去的維多利亞風格建築,用自家現代主義設計代替,而且特別反感漢普斯特德楊柳路2號的戈德芬格私宅排屋。[24]《鐵金剛大戰金手指》開頭的海洛英走私販姓布萊克威爾,妹妹吸毒成癮[25]。
恩諾·戈德芬格與奧里克·鐵金剛大戰金手指都是20世紀從東歐移民英國的猶太人,均信奉馬克思主義[16][17],但兩人體型差異很大[17]。歷史學家亨利·錢斯洛推測鐵金剛大戰金手指的外型源於美國黃金大鱷小查理斯·恩格哈德(Charles W. Engelhard Jr.)[10],作者曾於1949年結識[17]。恩格哈德創辦貴金屬開發公司,規避許多出口限制將金錠直接銷往香港[26]。
人物
《鐵金剛大戰金手指》中占士的人物發展比前六部小說更加充分,歷史學家謝洛美·布萊克(Jeremy Black)認為本書中的占士「更加複雜」[27]。多年後親自投身占士小說創作的作家雷蒙德·本森(Raymond Benson)指出,《鐵金剛大戰金手指》屬於過渡作品,書中占士與過去小說相比更真實,全書更加關注現實生活中平凡真切的一面[28]。這種特點在小說開頭便有體現,占士在邁阿密機場回想他和墨西哥暴徒的打鬥直到殺死對手。本森還覺得《鐵金剛大戰金手指》中的占士更有幽默感,他用言辭污辱奧德賈伯只是覺得好玩。[29]
人類學家安東尼·辛諾特(Anthony Synnott)認為許多占士小說情節體現種族主義思想,並且覺得本書「最明目張胆」,而且全部涉及北韓裔[30]。辛諾特特別指出書中占士認為「奧德賈伯或其他所有北韓裔」「在哺乳動物中等級低於猿猴」的描寫為證[31]。本森也認為這一段令占士頗顯偏執,所有占士小說中只有此處貶低整個種族[29]。
安東尼·伯吉斯1984年的著作《九十九部小說》(Ninety-nine Novels)指出,法蘭明筆下反派都是「不可理喻的惡棍,處處與民主為敵,狂妄自大」,這其中又以鐵金剛大戰金手指最為顯著[33]。本森稱讚鐵金剛大戰金手指的反面形象塑造比過去六部小說都要出色[29],人物出場始終表現出多種性格缺陷。布萊克認為鐵金剛大戰金手指可能因身材矮小導致自卑,進而心理扭曲,[34]與作者其他小說中體型特別龐大的反派相反。他的體型很奇怪,身體各部分都不成比例[35]。文學分析家勒羅伊·潘尼克(LeRoy L. Panek)在檢視20世紀英國諜報小說的著作中指出,法蘭明在許多小說沿用外型與心理截然相反的簡單心理遊戲[36]。作者本人也稱「占士從不信任矮子,他們抱着自卑感長大……拿破崙就很矮,希特拉也是。世界上所有的麻煩都是矮子引起。」[37]布萊克認為,如此觀點反映出二十世紀早期文學的「種族主義和原始心理學」[34]。
與作者筆下其他大部分反派一樣,鐵金剛大戰金手指不是土生土長的英國人(但擁有英國公民身份),其他的反派有蘇聯人、德國人、猶太人、華裔德國人,甚至還有奴隸[38][39][注 4]。辛諾特發現包括《鐵金剛大戰金手指》在內的許多占士小說「醜陋、邪惡往往與外國人共存而且相輔相成,醜陋象徵邪惡,而且醜陋和外國人就是邪惡的象徵」[40]。
法蘭明用慣常套路表現鐵金剛大戰金手指的邪惡,例如他玩牌或打球時都會出千,潘尼克認為這是人物不善交際的傳統特徵[41]。布萊克聲稱,法蘭明筆下的鐵金剛大戰金手指為人掃興,他不像當時大部分人那樣吸煙或喝酒,而是付錢找妓女,這都是作者眼中人物慾望不正常的體現[34]。
《羅馬評論》(Romanic Review)總編伊利沙伯·拉登森(Elisabeth Ladenson)認為,普茜·嘉蘿爾很可能是占士小說「最令人難忘的外圍人物」[42]。書中以占士勾引她來證明男主角的男子氣概足以令女同性戀動心[26],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作者的個人看法,在書中融入占士的思想表達出來,「女人的參政權導致她們搞不清自身性取向」[43]。此外,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言:「占士感受到所有漂亮女同性戀對男人的性挑戰」[44]。拉登森指出,嘉蘿爾在《鐵金剛大戰金手指》中的地位至關重要,遠不像許多邦女郎那樣純屬花瓶:正是她改變心意才促使正義最終戰勝邪惡[45]。文化史學家珍納特·伍拉科特(Janet Woollacott)和東尼·貝內特(Tony Bennett)聲稱,占士小說有許多女角色與作者認可的文化規範不符,例如身為女同性戀的嘉蘿爾和蒂莉。這其中與占士上床的女人又會增加故事背景,解釋為什麼她們又能得到占士認可。例如嘉蘿爾就是被叔叔強姦後變成同性戀。文學和文化史學家史提芬·希思(Stephen Heath)指出,嘉蘿爾的女同性戀傾向可以用遭遇強姦後反感男人解釋,書中台詞解釋她與占士上床的原因:「我以前從未遇到真正的男人」。[46][47]占士將身為同性戀的嘉蘿爾「轉變」成床伴,如此情節「反映出法蘭明的性愛政治」[27],在布萊克看來,這屬於簡單粗暴的「大團圓結局」[27]。
風格
傳媒史學家占士·查普曼(James Chapman)認為,法蘭明從第六部占士小說《鐵金剛勇破神秘島》開始採用「奇妙且天馬行空的情節」[48],《鐵金剛大戰金手指》保持如此趨勢[48],而且程度和其他作品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49]。本森也覺得小說情節不切實際,「有時各情節間毫無邏輯可言」[29],多年後投身占士小說創作的金斯利·艾米斯稱,《鐵金剛大戰金手指》是情節「最令人難以置信」的占士小說[50]。潘尼克認為,法蘭明的作品往往有共通情節,例如《鐵金剛大戰金手指》、《皇家賭場》和《鐵金剛勇破太空城》都有的牌局[51];本森認為本作的共通情節比之前幾部更多[52]。
法蘭明將小說分成三大塊:「偶然」、「巧合」與「敵人作崇」,鐵金剛大戰金手指以此描述占士與他三次看似隨機的碰面[52]。就像《鐵金剛勇破神秘島》一樣,前期看來無關緊要的情節——例如本書中的撲克牌局——最後引出查普羅所稱的「宏大犯罪陰謀」[48]。布萊克感覺小說結局過於倉促,令人意猶未盡[53],全書對「孤膽英雄」的塑造過於張揚[53]。
本森與為法蘭明立傳的馬菲·帕克(Matthew Parker)認為《鐵金剛大戰金手指》是最令人目不暇接的占士小說,節奏很快,動作場面豐富[52][54]。占士先在邁阿密,再從紐約趕到倫敦,然後到肯特郡、法國北部和瑞士,回到紐約又趕赴肯塔基州,接着又回紐約再前往哥倫比亞特區,最終飛機在北大西洋迫降[55][56]。
主題
與《皇家賭場》類似,賭博是《鐵金剛大戰金手指》的主題,除以高爾夫球賽賭錢外,小說開頭就是凱納斯特紙牌。本森指出,占士調查鐵金剛大戰金手指的時機也是賭博,用擲硬幣來決定戰術。[52]書中占士身為英國間諜,最後卻為美國解決大問題,如此設定與《生死關頭》和《鐵金剛勇破神秘島》 異曲同工[57]。占士還在書中警告鐵金剛大戰金手指不要小看英格蘭,這可以視為法蘭明對1956年蘇彝士運河危機期間美國拒不支持英國的看法[58]。
本森指出,《鐵金剛大戰金手指》中的占士類似聖佐治,這在所有占士小說中都有體現,但本書是作為占士的想法明確表達,即鐵金剛大戰金手指透露計劃用核裝置打開金庫後。[59]「占士疲倦地嘆口氣。朋友們,又到了這樣的關鍵時刻!這次就真的是聖佐治與龍決戰了,聖佐治必須採取行動。」[60]布萊克指出,這幅「現代聖佐治」的形象「所指的依然是英格蘭,而非英國」[53]。拉登森聲稱,占士成為聖佐治後,鐵金剛大戰金手指就像巨龍一樣不過是聖佐治前進路上障礙,光榮的騎士拯救女子前必須將它打倒[45]。
拉登森指出,鐵金剛大戰金手指對黃金極其痴迷[61],姓氏和名字都有黃金之意(奧里克在英語中意為金離子,也是黃金的形容詞),他的衣裝、頭髮、汽車和貓都是金色或類似顏色,他的北韓裔爪牙是黃種人[62][63],他和女人(大多是妓女)上床前還要把她們塗成金色[64]。
像其他占士小說一樣,作者將反派與第二次世界大戰聯繫起來,方便戰後讀者更加直觀地理解這些反派到底有多壞。鐵金剛大戰金手指的部下來自德國空軍、日本和北韓,[58]他準備在大滿貫行動中使用的沙林毒氣也是納粹發明[58]。嘉蘿爾為首的全女子犯罪集團部分成員看起來「就像黨衛隊青年」[65],強調她們的邪惡[58]。
出版和反響
出版史
1959年3月23日,莊拿芬·凱普出版社(Jonathan Cape)在英國發行《鐵金剛大戰金手指》精裝本,全長318頁,售價15先令[66]。小說封面與過去四部作品一樣由法蘭明親自設計,主體是人類頭骨,齒間連出玫瑰,他聘請李察·喬平(Richard Chopping)落實設計。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的莊拿芬·霍普森(Jonathan Hopson)指出,封面以「可怕且令人難忘的象徵圖案表達小說主題:貪婪、性與死亡」。[11][67]小說附有說明,向「親愛的讀者威廉·普洛默」致敬[68]。《鐵金剛大戰金手指》出版後馬上登頂暢銷書排行榜[69],法蘭明參加部分促銷活動,如電視節目《書蟲》(The Bookman)[4],哈蘿兒百貨公司的簽名售書會[70]。1961年5月,Pan圖書出版社在英國發行小說平裝本,這年結束前就售出16.1萬本[71]。此後小說除多次再版精裝本和平裝本外,還翻譯成多種語言且從未絕版[72][73]。
專業評價
法蘭明的上一部小說《鐵金剛勇破神秘島》在英國惡評如潮,《鐵金剛大戰金手指》的情況要好得多。《觀察家報》刊登莫里斯·李察森(Maurice Richardson)的評論,稱「法蘭明先生看起來與現實漸行漸遠,開始朝麥克尼爾的原子化、複雜化方向發展」[74]。他稱讚作者在情節脫離現實,「哪怕像舌頭分叉伸出臉頰」這麼誇張的情況下,小說依然寫得讓人停不下來[74]。在他看來,與過去的占士小說相比,本書「展示法蘭明先生超級惡魔博物館的手段最荒誕不經」[74]。此外,他還覺得從文學角度來看,占士最顯著的問題就是人物塑造就像人工合成產物般越來趨於僵化,但這不一定是缺點[74]。羅伊·佩羅特(Roy Perrott)在《曼徹斯特衛報》發文,稱「《鐵金剛大戰金手指》……不會讓(占士的)仰慕者失望」[75]。佩羅特認為,小說整體表現再度證明作者狀態極佳,與約翰·布肯那些在歐洲各地追車的作品相比毫不遜色[75],新書令人「愛不釋手」,哪怕是對那些想要證明自己極具品味,不看這類作品的讀者也不例外[75]。
《泰晤士報》稱讚法蘭明的創作引人入勝,讀者對占士的經歷身臨其境;評論認為小說宏大的情節值得稱道,但更出色的還是作者文筆[76]。《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的米高·笠臣(Michael Robson)認為,小說「塑造出全新的占士形象,身為特工,他更放鬆、更純粹,男子氣概更加張揚[66]。在他看來,小說文筆更加揮灑自如,但也意味着作者的敘事手法略有不同,直到鐵金剛大戰金手指公佈邪惡計劃才恢復以往作品的風格[66]。《標準晚報》(The Evening Standard)列出占士小說的成功原因:「性、性虐待、金錢的粗俗一面,權力崇拜、行為和道德標準匱乏」[10]。《星期日泰晤士報》認為《鐵金剛大戰金手指》中的占士就在罪孽邊緣徘徊[10]。《曼徹斯特晚報》(The Manchester Evening News)發文指出,只有法蘭明才能把如此不可思議的情節寫得既邪惡又風趣,給人狂熱的興奮感[10]。
法蘭明的傳記作者約翰·皮爾森(John Pearson)聲稱,《紐約時報》評論員安東尼·布徹(Anthony Boucher)堪稱「徹頭徹尾的反占士兼反法蘭明狂熱分子」[77],但他的評論也對《鐵金剛大戰金手指》讚賞有加:「整個幻想雖然荒誕,但在我看來依然非常有趣」[68]。《紐約先驅論壇報》(The New York Herald Tribune)刊登占士·桑多(James Sandoe)的文章,稱讚本書是「我們最重要文學魔術師最高質量的驚慄傑作」[78]。
伯吉斯將《鐵金剛大戰金手指》列入1939年以來最優秀的99部英語小說:「法蘭明以強化新聞風格的出色寫作功底提升間諜流行小說水準,他創作的政府特工占士·邦(007)形象複雜而豐滿,足以強迫我們踏上所有歷險旅程」[33]。
改編
1959年3月18日,《鐵金剛大戰金手指》開始在《每日快報》連載,每日更新[79],隨後又改編成連環漫畫並通過該報全球同步發行,同樣每日更新,從1960年10月3日開始連載到第二年4月1日,這在占士小說中尚屬首次[80]。英國漫畫發行為法蘭明增收1500英鎊,全球同步發行給予抽成[81][注 5]。漫畫由亨利·加米奇(Henry Gammidge)創作,約翰·麥克盧斯基(John McLusky)繪圖[80],後於2005年與《鐵金剛勇破神秘島》、《金剛鑽》和《俄羅斯之戀》的連環漫畫集結成《鐵金剛勇破神秘島》選集,由泰坦圖書(Titan Books)出版[83]。
1964年,《鐵金剛大戰金手指》改編成同名電影,是占士·邦系列電影第三彈,辛·康納利飾演占士,德國男演員傑特·弗羅比(Gert Fröbe)詮釋鐵金剛大戰金手指[84]。電影與小說情節接近,吉爾與蒂莉姐妹的姓氏改為「馬斯特森」(Masterson),同時在片中的死亡時間推遲。盜取諾克斯堡黃金的情節改成用髒彈輻射污染金庫[85]。亞倫·巴恩斯(Alan Barnes)和馬庫斯·海恩(Marcus Hearn)認為電影的情節更出色,避免原作部分「可笑的觀念」。兩人認為,除以輻射污染黃金外,嘉蘿爾組織成員化身特技飛行員也比原著中假扮護士更好。[85]
1973年,基斯杜化·卡贊諾夫(Christopher Cazenove)在英國廣播公司紀錄片《綜合:英國英雄》(Omnibus: The British Hero)出演《鐵金剛大戰金手指》部分精彩片段中的占士,例如小說中他面對電鋸命在旦夕的情節,沒有考慮電影版及《金剛鑽》採用的激光[86]。
2008年是法蘭明誕辰一百周年,除《鐵金剛勇破神秘島》的改編劇作在BBC廣播四台播出外,Eon製片公司還同意該台改編《鐵金剛大戰金手指》。節目於2010年4月3日播出,《新鐵金剛之不日殺機》中扮演反派的托比·史提芬斯飾演占士[87],露莎蒙·碧姬扮演普茜·嘉蘿爾,伊恩·麥基倫詮釋鐵金剛大戰金手指。阿奇·史葛尼(Archie Scottney)將原著改編成節目劇本,馬田·賈維斯(Martin Jarvis)執導[88]。
註釋
- ^ 《鐵金剛勇破神秘島》於1958年3月底出版[4]。
- ^ 1995年,在電影中扮演占士的男演員皮雅斯·布士南買下這台鍍金打字機[13]。
- ^ 如《生死關頭》中的海盜寶藏金幣,《鐵金剛勇破爆炸黨與黎明生機》(Octopussy and The Living Daylights)里納粹掠奪的財寶,以及《金槍人》(The Man with the Golden Gun)中大反派法蘭西斯科·斯卡拉曼加(Francisco Scaramanga)使用的鍍金柯爾特左輪手槍,使用的子彈也是鍍銀純金材質[11][14]。
- ^ 分別指《俄羅斯之戀》的羅莎·克萊布(Rosa Klebb、《鐵金剛勇破太空城》的雨果·德拉克斯(Hugo Drax)、《皇家賭場》的勒·利志弗(Le Chiffre)、《鐵金剛勇破神秘島》的鐵金剛勇破神秘島,以及《霹靂彈》(Thunderball)、《你只能活兩次》(You Only Live Twice)和《鐵金剛勇破雪山堡》(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中的布洛費爾德(Blofeld)[39]。
- ^ 根據通貨膨脹和消費物價指數折算,1960年的1500英鎊相當於如今的37,000[82]。
參考資料
腳註
- ^ Fleming(2006a年),第222–223頁
- ^ 2.0 2.1 Lycett(1996年),第315頁
- ^ "Ian Fleming's James Bond Titles". Ian Fleming Publications.
- ^ 4.0 4.1 Lycett(1996年),第345頁
- ^ Faulks & Fleming(2009年),第320頁
- ^ 6.0 6.1 6.2 Benson(1988年),第17頁
- ^ Chancellor(2005年),第128頁
- ^ Griswold(2006年),第9頁
- ^ Chancellor(2005年),第99頁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Chancellor(2005年),第129頁
- ^ 11.0 11.1 11.2 11.3 Hopson(2019年)
- ^ Benson(1988年),第4頁
- ^ "Irish buyer for Bond typewriter". The Irish Times.
- ^ Fleming(2006b年),第29頁
- ^ Lycett(1996年),第327頁
- ^ 16.0 16.1 Lycett(1996年),第328頁
- ^ 17.0 17.1 17.2 17.3 Macintyre(2008年),第92頁
- ^ Warburton(2005年),第3頁
- ^ Pearson(1967年),第361, 369頁
- ^ Gant(1966年),第137頁
- ^ 21.0 21.1 Chancellor(2005年),第113頁
- ^ Macintyre(2008年),第180–183頁
- ^ Thomson(2008年)
- ^ Macintyre(2008年),第90–91頁
- ^ Ezard(2005年)
- ^ 26.0 26.1 Lycett(1996年),第329頁
- ^ 27.0 27.1 27.2 Black(2005年),第40頁
- ^ Benson(1988年),第114頁
- ^ 29.0 29.1 29.2 29.3 Benson(1988年),第116頁
- ^ Synnott(1990年),第420頁
- ^ Fleming(2006a年),第244頁
- ^ Fleming(2006a年),第36頁
- ^ 33.0 33.1 Burgess(1984年),第74頁
- ^ 34.0 34.1 34.2 Black(2005年),第37頁
- ^ Eco(2009年),第40頁
- ^ Panek(1981年),第218頁
- ^ Fleming(2006a年),第37頁
- ^ Parker(2014年),第158頁
- ^ 39.0 39.1 Bennett & Woollacott(1987年),第72–73頁
- ^ Synnott(1990年),第413頁
- ^ Panek(1981年),第208–209頁
- ^ Ladenson(2003年),第221頁
- ^ Black(2005年),第106頁
- ^ Fleming(2006a年),第265頁
- ^ 45.0 45.1 Ladenson(2003年),第230頁
- ^ Fleming(2006a年),第354頁
- ^ Heath(1982年),第98–99頁
- ^ 48.0 48.1 48.2 Chapman(2009年),第79頁
- ^ Chapman(2009年),第80頁
- ^ Amis(1966年),第155頁
- ^ Panek(1981年),第212頁
- ^ 52.0 52.1 52.2 52.3 Benson(1988年),第115頁
- ^ 53.0 53.1 53.2 Black(2005年),第39頁
- ^ Parker(2014年),第243頁
- ^ Black(2005年),第35頁
- ^ Chancellor(2005年),第114–175頁
- ^ Black(2005年),第38–39頁
- ^ 58.0 58.1 58.2 58.3 Black(2005年),第38頁
- ^ Benson(1988年),第231頁
- ^ Fleming(2006a年),第284頁
- ^ Ladenson(2003年),第222頁
- ^ Ladenson(2003年),第223頁
- ^ Fleming(2006a年),第164, 167頁
- ^ Chancellor(2005年),第116頁
- ^ Fleming(2006a年),第304頁
- ^ 66.0 66.1 66.2 Robson(1959年),第198頁
- ^ Chancellor(2005年),第111頁
- ^ 68.0 68.1 Benson(1988年),第18頁
- ^ Macintyre(2008年),第198頁
- ^ "Tea with an Author". The Observer.
- ^ Bennett & Woollacott(2009年),第17頁
- ^ "Goldfinger". WorldCat.
- ^ "Goldfinger". Goodreads.
- ^ 74.0 74.1 74.2 74.3 Richardson(1959年),第25頁
- ^ 75.0 75.1 75.2 Perrott(1959年),第8頁
- ^ "New Fiction". The Times.
- ^ Pearson(1967年),第99頁
- ^ Benson(1988年),第218頁
- ^ "James Bond meets Auric Goldfinger". Daily Express
- ^ 80.0 80.1 Fleming,Gammidge & McLusky(1988年),第6頁
- ^ Pearson(1967年),第356頁
- ^ Clark(2018年)
- ^ McLusky等(2009年),第190頁
- ^ "Goldfinger (1964)". British Film Institute.
- ^ 85.0 85.1 Barnes & Hearn(2001年),第32頁
- ^ "The British Hero". Radio Times.
- ^ Hemley(2009年)
- ^ "Goldfinger". BBC.
參考書目
- Amis, Kingsley. The James Bond Dossier. London: Pan Books. 1966. OCLC 154139618.
- Barnes, Alan; Hearn, Marcus. Kiss Kiss Bang! Bang!: the Unofficial James Bond Film Companion. London: Batsford Books. 2001. ISBN 978-0-7134-8645-2.
- Benson, Raymond. The James Bond Bedside Companion. London: Boxtree Ltd. 1988. ISBN 978-1-85283-233-9.
- Bennett, Tony; Woollacott, Janet. Bond and Beyond: The Political Career of a Popular Hero. London: Routledge. 1987 [2020-12-09]. ISBN 978-0-4160-1361-0.
- Bennett, Tony; Woollacott, Janet. The Moments of Bond. Lindner, Christoph (編). The James Bond Phenomenon: a Critical Reader.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 978-0-7190-6541-5.
- Black, Jeremy. The Politics of James Bond: from Fleming's Novel to the Big Screen. Lincoln, N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05 [2020-12-09]. ISBN 978-0-8032-62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5).
- Burgess, Anthony. Ninety-nine Novels. New York: Summit Books. 1984 [2020-12-09]. ISBN 978-0-6715-2407-4.
- Chancellor, Henry. James Bond: The Man and His World. London: John Murray. 2005. ISBN 978-0-7195-6815-2.
- Chapman, James. Licence to Thrill: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James Bond Films. New York: I.B. Tauris. 2009. ISBN 978-1-84511-515-9.
- Eco, Umberto.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Ian Fleming. Lindner, Christoph (編). The James Bond Phenomenon: a Critical Reader.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 978-0-7190-6541-5.
- Faulks, Sebastian; Fleming, Ian. Devil May Care. London: Penguin Books. 2009. ISBN 978-0-14-103545-1.
- Fleming, Ian; Gammidge, Henry; McLusky, John. Octopussy. London: Titan Books. 1988. ISBN 1-85286-040-5.
- Fleming, Ian. Goldfinger. London: Penguin Books. 2006a. ISBN 978-0-14-102831-6.
- Fleming, Ian. The Man with the Golden Gun. London: Penguin Books. 2006b. ISBN 978-0-14-102823-1.
- Gant, Richard. Ian Fleming: Man with the Golden Pen. London: Mayflower-Dell. 1966. OCLC 487676374.
- Griswold, John. Ian Fleming's James Bond: Annotations and Chronologies for Ian Fleming's Bond Stories. Bloomington, IN: AuthorHouse. 2006 [2020-12-09]. ISBN 978-1-4259-3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9).
- Heath, Stephen. The Sexual Fix. London: Macmillan. 1982 [2020-12-09]. ISBN 978-1-349-16767-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5).
- Ladenson, Elisabeth. Pussy Galore. Lindner, Christoph (編). The James Bond Phenomenon: a Critical Reader.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978-0-7190-6541-5.
- Lycett, Andrew. Ian Fleming. London: Phoenix. 1996. ISBN 978-1-85799-783-5.
- Macintyre, Ben. For Your Eyes Only.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08. ISBN 978-0-7475-9527-4.
- McLusky, John; Gammidge, Henry; Hern, Anthony; Fleming, Ian. The James Bond Omnibus Vol.1. London: Titan Books. 2009. ISBN 978-1-84856-364-3.
- Panek, LeRoy. The Special Branch: The British Spy Novel, 1890–1980. Bowling Green, OH: Bowling Green University Popular Press. 1981 [2020-12-09]. ISBN 978-0-87972-178-7.
- Parker, Matthew. Goldeneye. London: Hutchinson. 2014. ISBN 978-0-09-195410-9.
- Pearson, John. The Life of Ian Fleming: Creator of James Bond. London: Jonathan Cape. 1967. OCLC 923185831.
- Warburton, Nigel. Ernö Goldfinger: the Life of an Architect. London: Routledge. 2005. ISBN 978-0-4153-7945-8.
報刊雜誌
- The British Hero. Radio Times. 1973-10-04: 74–79.
- Hemley, Matthew. James Bond to return to radio as Goldfinger is adapted for BBC. The Stage. 2009-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8).
- Synnott, Anthony. The Beauty Mystique: Ethics and Aesthetics in the Bond Gen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ety. Spring 1990, 3 (3): 407–426. JSTOR 20006960. doi:10.1007/BF01384969.
- Ezard, John. How Goldfinger nearly became Goldprick. The Guardian. 2005-06-03 [2020-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6).
- Irish buyer for Bond typewriter. The Irish Times. 1995-05-06: 10.
- James Bond meets Auric Goldfinger. Daily Express. 1959-03-17: 1.
- New Fiction. The Times. 1959-03-26: 15.
- Perrott, Roy. Seven days to Armageddon. The Manchester Guardian. 1959-03-26: 8.
- Richardson, Maurice. Sophisticated Sapper. The Observer. 1959-03-22: 25.
- Robson, Michael. On the Seamy Side. 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1959-04-03: 198.
- Tea with an Author. The Observer. 1959-04-05: 20.
- Thomson, Ian. Devil May Care, by Sebastian Faulks, writing as Ian Fleming. The Independent. 2008-06-06 [2020-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9).
網頁
- Clark, Gregory. The Annual RPI and Average Earnings for Britain, 1209 to Present (New Series). MeasuringWorth. 2018 [2020-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30).
- Goldfinger. BBC. [2020-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4).
- Goldfinger. WorldCat. [2020-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5).
- Goldfinger > Editions. Goodreads. [2020-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5).
- Goldfinger (1964). Screenonline.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6).
- Hopson, Jonathan. The Midas Touch: 60 Years of Goldfinger.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2019-03-22 [2020-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3).
- Ian Fleming's James Bond Titles. Ian Fleming Publications. [2016-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