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運河

隋唐期间修筑的沟通南北的运河

隋唐大運河隋代統一南北以後,將以前已有的自然河道加上隋代開鑿的運河組成了一條從江南經首都洛陽聯通關中再轉到華北漕運水道。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分別由公元584年開鑿的向西到長安廣通渠、603年開鑿的經山東臨清北上至河北涿郡永濟渠、公元605年向南開鑿到江蘇清江通濟渠山陽瀆和公元610年連接江蘇鎮江浙江杭州江南運河構成。隋朝大運河主要功能是運送京師所需的物資,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部分河段失去通航功能,隨後被元世祖忽必烈所修的京杭大運河取代,僅古邗溝、江南運河等河段與隋朝大運河有重合,兩者都是世界史上最長的運河系統。

大運河
世界遺產
大運河河道
官方名稱The Grand Canal(英文)
Le Grand Canal(法文)
位置 中華人民共和國亞洲和太平洋地區
標準文化:(i)(iii)(iv)(vi)
參考編碼1443
登錄年份2014年(第38屆會議
大運河
隋唐運河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河南省安徽省江蘇省山東省河北省
分類其他
時代春秋-
編號6-0360
認定時間2013年5月
隋唐大運河,以東都洛陽為中心,西沿廣通渠達大興城長安,北由永濟渠達涿州、南經通濟渠山陽瀆江南運河達江都、餘杭。

概況

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南至餘杭,北到涿郡。隋代的政治和軍事中心位於目前的中國渭河平原中原地區,在平定南陳期間,為了運兵南下,開始修建運河。待開皇九年(公元589年)三月平定南陳後,為了將江南的糧食和紡織品運送到北方,又陸續開鑿了數條運河,最終形成以洛陽為中心、首尾相連的幾條運河。

隋唐大運河從北向南主要分為以下河段:

除此之外,隋唐大運河在西側還有兩條支線,都屬於黃河的支流運河:

歷史

隋文帝開皇七年(587年),隋為興兵伐陳,從今淮安到揚州,開山陽瀆,和廣通渠後又整治取直,中間不再繞道射陽湖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開通濟渠,工程西段自今洛陽西郊引谷、洛二水入黃河,東段自滎陽汜水鎮東北引黃河水,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經商丘宿縣泗縣入淮通濟渠,又名汴渠,是漕運的幹道。隋煬帝大業四年608年又開永濟渠,引黃河支流沁水入今衛河天津。公元610年繼開江南運河,由今鎮江引江水經常州無錫蘇州嘉興杭州錢塘江。至此,建成以洛陽為中心,由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運河連接而成,西接大興,南通餘杭,北通涿郡,全長折今2700餘公里的大運河。

唐興,還都大興城,渭水猶不足用,高宗間,常就食洛陽。天寶元載,以韋堅為使治渠。乃佔咸陽,壅渭為堰,絕灞、滻而東,因古渠,過望春樓,注永豐倉下,復與渭合,二年而成,名曰廣運潭。是歲,渠漕山東粟四百萬石。天寶中,每歲水陸運二百五十萬石入關。唐代詩人皮日休作詩道:「萬艘龍舸綠叢間,載到揚州盡不還。應是天教開汴水,一千餘里地無山。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汴河懷古二首》)

意義

大運河為後世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在大運河修築成功和此後發揮作用的五百餘年時間之內成為溝通運河沿線的重要政治、經濟、文化的紐帶。但在隋煬帝大業年間修建過程中過重的勞役加重了普通百姓的負擔,隋煬帝太急着建運河使得民怨沸騰,成為隋末民變的誘因之一。[1]

遺址

隋唐大運河通濟渠、大部分河段已經湮沒成為遺址,僅存若干河段。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