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歌
维基媒体消歧义页
驪歌,本指離別時所唱的歌,今則多指某幾首以驪歌為題的著名歌曲,常在青年學子畢業時所唱。在臺灣一提到畢業歌曲,許多人也都會想到驪歌。
先秦時代有一首逸詩(即除《詩經》305篇以外的先秦詩歌)名為《驪駒》,為古代客人離別時所唱的歌。受此典故影響,人們用「驪歌」泛指有關離別的詩歌或歌曲,如李白的詩《灞陵行送別》中寫有「正當今夕斷腸處,驪歌愁絕不忍聽」。
而在香港,驪歌常指的是《友誼萬歲》這首蘇格蘭民謠。這首歌亦被多國譜上當地語言,包括日本的《蛍の光》(螢之光)。友誼萬歲亦常在出殯演奏。
美國海軍軍樂隊演奏
著名驪歌(畢業歌)
- 《友誼萬歲》:《Auld Lang Syne》,蘇格蘭民謠,羅伯特·彭斯整理,Frank C. Stanley作曲。中文歌詞有多個版本(如《再見歌》[1][2]),越南語版本為《暫別之歌》(《Bài Ca Tạm Biệt/排 歌 暫 別》)[3],日語版本為《螢之光》(《蛍の光》)[4],韓語版本為《愛國歌》。
- 《青青校樹》原日本校園畢業歌曲,臺灣於戰後填入中文詞改編而成,其原曲來自『Song for the Close of School』1871年美國樂曲。
- 《驪歌 (歌曲)青青校樹》:J·P·奧德威作曲,郭輝作詞。[5]
- 十五所高中合唱《風箏》
- 《送別》:J·P·奧德威作曲,李叔同作詞。
- 《驪歌》:李子恆作詞,陳秀男作曲;小虎隊1991年作品。
- 《驪歌》(Aloha ʻOe),詞曲作者為夏威夷女王利留卡拉尼。
- 《驪歌》(GALA),詞曲作者趙亮,出自專輯《追夢赤子心》2011。
- 《滿滿的回憶》
- 《海頓升f小調第45號交響曲》,又稱告別交響曲,由約瑟夫·海頓於1772年創作。
- 孟庭葦《嗨 朋友》
- 蘇慧倫《檸檬樹》
- 林志炫《鳳凰花開的路口》
- 林佳儀《明天一個人的我依然會微笑》
- 丘丘合唱團《就在今夜》
- 尹詩涵《今年夏天》
- 信樂團《離歌》
- 梁詠琪《TODAY》
- 古巨基《友共情》
- 紅孩兒《故事》
- 小虎隊《紅蜻蜓》、《驪歌》、《放心去飛》、《祝你一路順風》
- 楊芳儀&徐曉菁《歌聲滿行囊》
- 張雨生《還是朋友》、《想念我》、《大海》
- 張惠妹《永遠的畫面》
- 五月天《知足》、《垃圾車》、《乾杯》
- 陳綺貞《送別》
- 張鎬哲《離別酒》
- 任賢齊《永不退縮》
- 郭靜《每一天都不同》、《仨人》
- 張韶涵《隱形的翅膀》、《有形的翅膀》、《看得最遠的地方》
- 范瑋琪《一個像夏天 一個像秋天》
- 元氣《離別歌》
- 馮曦妤(馮翠樺)《Proud of you》
- 周杰倫《蝸牛》
- 張學友《祝福》
- 葉蒨文《珍重》
- 楊培安&蕭煌奇《你一直都在》
- 《萍聚》:李翊君1987年出版的萍聚專輯,源自救國團歌曲[6]
- 《朋友》:周華健的專輯之一中的主打歌,後亦在90年代被選為驪歌。
- 《歡樂年華》:救國團歌曲中的名曲之一。
- 李克勤《告別校園時》
- 伍思凱《分享》
- 張善為《真夏的櫻花》
- 卜學亮&黃子佼《知己》
腳注
- ^ 原名《驪歌》,作詞:小池綠正、作曲:外國民謠、編曲:呂聖斐、詞:華文憲
驪歌初動,離情轆轆,驚惜韶光匆促,
毋忘所訓,謹遵所囑,從今知行彌篤;
更願諸君,矢勤矢勇,指戈長白山麓,
去矣男兒,切莫踟躇,矢志復興民族。
懷昔敘首,朝夕同堂,親愛兮未能忘;
今朝隔別,天各一方,山高兮水又長;
依稀往事,費煞思量,一思兮一心傷;
前途茫茫,何時相見,相見兮在何方。 - ^ 存档副本. [2014-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3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Đạo, Hướng, Bài Ca Tạm Biệt - Auld Lang Syne - Hướng Đạo - NhacCuaTui, [2024-03-16] (美國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螢の光/童謡・唱歌」の歌詞 って「イイネ!」. www.uta-net.com. [2024-03-16] (日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郭輝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萍聚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台灣大百科全書 Encyclopedia of Taiwan -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