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礼
《仪礼》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原称为《礼》或《礼经》,内容记载着先秦的礼仪制度,其中以记载士人的礼仪为主,又称《士礼》。秦代以前篇目不详,汉代初期高堂生传今文经的《礼》17篇,传世至今。汉景帝时鲁恭王刘余毁孔子旧宅得古文经的《礼》56篇,其中有17篇与今文经的《礼》相同,余下39篇大多亡佚,属于“逸礼”。《仪礼》与《周礼》、《礼记》,并称“三礼”。
仪礼 | |
---|---|
全名:《仪礼》 | |
其他名称 | 《士礼》 |
作者 | 作者已不可考 |
语言 | 文言文 文字:中文 |
成书年代 | 秦始皇以前 |
主题 | 内容记载着先秦的各种礼仪,其中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 |
发行信息 | |
保存状态 | 篇数:十七篇 |
东汉《论衡》称其为《仪礼》。在此之前也被称为《士礼》、《礼经》等。
简介
殷商、周朝时有名目繁多的典礼,素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之称,非有专门职业训练并经常排练演习者,不能经办这些典礼。秦始皇焚书坑儒后,《礼》已不传,只有高堂生能背诵[1],汉代只剩《仪礼》17篇,分为冠婚、朝聘、丧祭、射乡等四类。《仪礼》17篇,除《士相见礼》、《大射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等四篇之外,其余各篇之末都有“记”。《丧服》一篇其下又有“传”,相传是孔子门人子夏所作。汉代初只称为《礼》,为礼的经,又称“士礼”[2]。礼学家彭林先生分析说:“一般认为,高堂生把《仪礼》传给萧奋,萧奋传给孟卿,孟卿传给后苍,后苍传给大戴(戴德)、小戴(戴圣)、庆普,这就是汉代的《礼》学的所谓五传弟子。但是,《史记·儒林传》所记,在萧奋之前还有徐氏,萧奋之《礼》当得自徐氏,徐氏与高堂生的关系不详。”
汉代五经中的《礼经》即为《仪礼》,“仪礼”一名最早出现在范晔《后汉书》中。晋代正式称汉代《仪礼》的传本有四种,即大戴本、小戴本、庆普本和刘向《别录》本。今《仪礼》所存文本为今文本。今文经只有17篇。比古文经少39篇。古文经的逸《礼》三十九篇,只有《奔丧》《投壶》《诸侯衅庙》《诸侯迁庙》《公冠》等被采入大小戴《礼记》,其余诸篇也大都湮没无闻了。[3]
《仪礼》详尽地记述了古代宫室、服饰、饮食、丧葬之制,犹如一幅古代社会生活的长卷。2世纪郑玄作注,3世纪王肃另作两篇注并批点郑玄注,不过郑玄注本成为了后世模本。《仪礼》被刻进开平石经(837),也是最早一批有木活字的文献(932-953)。唐贾公彦撰《仪礼疏》17卷,南宋时与郑玄之注合刊为《仪礼注疏》。元人敖继公《仪礼集说》一书。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宋代张淳撰《仪礼识误》。胡培翚有《仪礼正义》。
出土版本
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王莽新简《仪礼》,是迄今所见最古写本。共有469枚木、竹简,字体为隶书,简正面或背面编有顺序号码,简面有削改和勾画圈点的记号。分为甲、乙、丙三本:甲本木简398枚,每枚长55.5~56厘米,宽0.75厘米,含《士相见》、《服传》、《特牲》、《少牢》、《有司》、《燕礼》、《泰射》7篇;乙本木简37枚,长50.05厘米、宽0.5厘米,内容仅《服传》一篇;丙本竹简34枚,长56.5厘米、宽0.9厘米,内容仅《丧服》一篇。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十三辑整理报告出版,其中的《大夫食礼》凡两篇,原本编连为一卷,两篇关系也与传世《仪礼》诸篇与附经之“记”关系相似。传世文献《仪礼》十七篇中有《公食大夫礼》,记主国国君以食礼接待来聘之大夫,《大夫食礼》与该篇宾入载俎、设馔属食、三饭卒食诸仪节大体相类,也呈现出诸多不同于《仪礼》之处。[3]
内容
今文《仪礼》有17篇,分别是 《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丧服》、《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
注疏
注释
延伸阅读
[编]
- 在维基文库阅读本作品原文( 在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 《仪礼 (四部丛刊本)》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仪礼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外部链接
- 工藤卓司:〈近一百年日本《仪礼》研究概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