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受难曲
马太受难曲(德语:Matthäuspassion) BWV 244,是一部清唱剧受难曲,由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创作于1727年(在莱比锡担任教会指挥时),内容是根据马太福音里有关耶稣的受难。马太受难曲和约翰受难曲是巴赫两部完整的受难曲作品。整部作品演出时间长达3小时[1]。
编制
作品为两个混声合唱团(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低音)和乐器组(2支长笛或者八孔长笛、2支巴洛克双簧管、2把巴洛克小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负责演出。现在则称为“双合唱团和管弦乐队”。
在第1和35段还要有Soprano in ripieno(合奏女高音)。演出传统上还会有儿童合唱团(作为两个合唱团中女声的对照),这还和巴赫当时的情况有关,当时在教堂只能动用童声女高音(就是说男性假声唱女高音和女中音)。在其中一个版本中,这部分的声音甚至为管风琴所代替。受难曲描述耶稣被钉在十字架受难的宗教音乐,马太受难曲则是以圣经“马太福音”第26、27章为歌词的大型作品,共有“最后的晚餐”、“耶稣之死”共 68 首曲子所组成,总共写了三年之久。而演出时须有二个管弦乐团、数位演唱者与一个少年合唱团,加上管风琴伴奏,演奏全曲需要约三小时[2]。
马太受难曲有以下独唱角色:
唱词
唱词一方面根据马太福音26和27章,另一方面则是巴洛克时期诗人克里斯蒂安·菲特烈·亨里奇(笔名彼康德)的诗歌。
作品由相对较短的第一部分和较长的第二部分组成。在巴赫的时代,两者之间还有长达一小时的布道。
结构与象征意义
作品的特殊编制来自于首演地点圣多马教堂位于圣坛两侧的两架管风琴与诗班席,两个合唱团和管弦乐队产生出非常特殊的音响效果,两个合唱团会进行对话,扮演不同的角色,或是唱出作为省思的评论。值得一提的是开头和结尾两个大合唱。作品中有大量的长而深沉的咏叹调,表现了耶稣的受难。全曲共分六段剧情,以五首圣咏(Chorale)分隔。其中采用哈斯勒(Hans Leo Hassler, 1564–1612)于1604年所写的德国情歌旋律,由巴赫加上和声的圣咏 O Haupt voll Blut und Wunden,被称为“受难圣咏”(Passion Chorale),以不同的调性与歌词一共出现五次,是全曲的核心。这五首圣咏分别是:
- No. 15:Erkenne mich, mein Hüter
- No. 17:Ich will hier bei dir stehen
- No. 44:Befiehl du deine Wege
- No. 54:O Haupt voll Blut und Wunden
- No. 62:Wenn ich einmal soll scheiden
受难圣咏不但出现在圣难曲中,巴赫亦在其他作品当中使用,包括“圣诞神剧”也有使用到受难圣咏。
在马太受难曲中,巴赫使用了许多音乐象征手法。例如耶稣的宣叙调有弦乐伴奏,被称为“光环”。而其他人则只有低音提琴伴奏。在耶稣被钉上十字架之后大喊“Eli, Eli, lama asabthani?”(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时,是全曲当中耶稣角色唯一没有光环的段落(No. 61a)。
有很多研究试图找出曲中数字命理学意义,但现在认为,其中的一部分现象只是偶然巧合。
马太受难曲的创作过程
根据巴赫学者Joshua Rifkin于1975年发表于《The Musical Quarterly》的“The Chronology of Bach's Saint Matthew Passion”,马太受难曲应首演于1727年的受难日(Good Friday,1727/4/11),地点在圣多马教堂。第二次演出是两年后的1729年的受难日(1729/4/25)。巴赫曾对马太受难曲做过几次改版,目前可听到的演出是以1736年的修订版为主。
巴赫在世时,马太受难曲并不受欢迎,甚至因为其中“歌剧般”的特质受到新教虔信主义的代表和莱比锡的市民敌视。当1829年3月11日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和柏林声乐学院再度演出该作品时,巴赫也在德国复活了。20世纪诞生了很多伟大的马太受难曲录音,如威廉·富特文格勒、卡尔·李希特、赫伯特·冯·卡拉扬、尼古劳斯·哈农库特、乔治·索尔蒂、汤·考普曼、海慕特·瑞霖、约翰·艾略特·加德纳都有留下非常优秀的诠释。
参考资料
- ^ Matthaus-Passion BWV 244 - conducted by Christoph Spering. Bach Cantatas website. [2017-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03).
- ^ Bach "St. Matthew Passion," BWV 244. Emmanuel Music. [2017-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