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专题讨论:历史

          专题依照页面评级标准无需评级。
本维基专题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历史专题 (获评专题级不适用重要度
本维基专题属于历史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历史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专题级专题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维基专题无需评级。

评级问题

关于甲级历史条目与乙级历史条目的评级条件,我们要尽快开始讨论。可否为评级条件在各方面定下一些比较客观标准?好像内容全面程度,篇幅平衡程度,行文流畅程度,精确度,图片等等。我们能否草拟一些评分准则?—小为 2007年10月5日 (五) 01:39 (UTC)回复

同意,但不要太详细了。我建议:先分几个条目进去,再按照这几个条目当作样板,类比其他的条目。-下一次登录 2007年10月5日 (五) 03:47 (UTC)回复
乙级条目标准定为篇幅超过初级条目,但观点有争议、未证实、或不中立的条目。如何?甲级的标准还不确定,要多看看英语的评审。-下一次登录 2007年10月5日 (五) 08:41 (UTC)回复
可是,条目应该要有参考来源作内容证实;而内容中立也是基本要求。乙级条目可以是有一定篇幅(譬如超过3000bytes),但结构不平衡,用词不专业。—小为 2007年10月6日 (六) 02:19 (UTC)回复
我觉得不能完美主义,不是所有条目都是特色条目。内容有未证实来源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更何况这一个规则也不是维基诞生第一天就有的,是后来才确立的,因此维基里存在不少“历史遗留问题”条目,我们不能因为“未查证”而把他们都删除掉。但这些情况的存在确实影响了条目的质量,因此不能成为优良条目。但是仅仅根据条目的篇幅来评定等级是非常机械和不完善的,不能因为一个条目长,就说这个条目质量高,一个条目短,就认为它一定差。高质量的条目是中立、查证、内容范围、结构、行文等多方面的综合评定,绝对不是仅仅一个篇幅所能够反映的。我个人觉得现在的特色条目和优良条目有一点流于形式,过于看重篇幅了,我倒觉得超过30K的条目统统不能成为特色条目,因为可能没有读者有耐心读完它。-下一次登录 2007年10月7日 (日) 11:37 (UTC)回复

历史专题开通,历史主题首页新规则运行

我建立了历史专题,仿照英语维基百科的做法准备将历史相关的条目进行评审,分为“特、甲、良、乙、初、小”六个级别,对应英语的FA、A、GA、B、Start、Stub级别,敬请各位关注和参与。方法是将{{历史专题}}放入条目讨论页,并对“class”参数赋值(“特、甲、良、乙、初、小”中的一个,这六个字都没有繁简问题),如{{历史专题|class=特}}。评审完毕后在专题页进行统计,以给出维基百科历史相关内容的全貌。

另外,Portal:历史主题首页也在试运行新规则,辅助历史专题展示不同质量级别的条目,敬请关注,谢谢!-下一次登录 2007年10月5日 (五) 01:10 (UTC)回复

恭喜历史专题率先尝试条目分级制。早几个月前我曾提出条目分级制的建议,并本来打算在香港条目首先试行,但因大部分人认为中文维基现时不需要精细的条目分级,我便将之搁下来了。现在有专题能够尝试,可以看看成效如何,以便未来推广到其他专题。 -- Kevinhksouth (Talk) 2007年10月5日 (五) 13:05 (UTC)回复
现在的做法与您提出的条目分级制的建议有所不同,我设想先评审,后定标准。三个标准是有的:特、良、初,另外两个没有,先根据各人自己的判断评审,避免评审自己参与编辑的条目。等甲和乙级有了一定数量的条目后再进行统计和归纳,制订标准。即使不制订标准,大家也会按照已有的这些条目的水平进行新条目的评审。条目质量评审实际上是对条目进行统计,是大有益处的。-下一次登录 2007年10月5日 (五) 20:23 (UTC)回复
历史方面的条目可能是中文维基特色条目和优良条目里面最多的了,历史专题的良好运作将推动更多优良条目的涌现。—木木 2007年10月5日 (五) 21:33 (UTC)回复
其实我当时的建议虽然有列出标准,但并非绝对客观,还是主要靠各人自己判断去到哪个标准,而且主要目的也同样是对条目进行统计。类似做法英文维基已实行已久,因此理论上是绝对可行。 -- Kevinhksouth (Talk) 2007年10月6日 (六) 09:48 (UTC)回复
有日文相关的条目也加入了,这个主题也包含日本历史相关的条目吗?→ 啰唆的阿佳 2007年10月6日 (六) 09:58 (UTC)回复
或者应该顺便问问,各地的地区史包括在内吗?如果是的话,我也可以协助香港历史旗下条目的评级。 -- Kevinhksouth (Talk) 2007年10月6日 (六) 12:40 (UTC)回复
“历史”当然包括日本历史和香港历史,尽管参加,欢迎欢迎。如果效果好,我们再开展条目重要性评估。-下一次登录 2007年10月6日 (六) 19:42 (UTC)回复
另外还有一个提议:评审过程维基化,即一个从个人提议,到相互沟通,到达成共识的过程。任何人都可以对任何历史相关条目进行评估或者修改先前的评估,如果有争议,则进行沟通和讨论,以便在条目质量上达成Wikipedia:共识。-下一次登录 2007年10月6日 (六) 19:47 (UTC)回复

请问

  1. 这历史专题,全部搬到“无名小站”部落格的最省事方法是什么?
  2. 搬过去同时,每条目除了注明来自中文维基外,需要列出最近五位编辑者吗?
  3. 制作光碟需要很费力吗?

几个问题,尚祈回答。--winertai 2007年10月20日 (六) 03:12 (UTC)回复

一篇对中文维基百科历史类条目参考文献研究的论文

一篇对中文维基百科历史类条目参考文献研究的论文: 维基百科历史类文献的参考文献分析,指出中文维基百科历史类条目参考文献过多依赖缺乏严格同行评议的网络媒体--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12月17日 (五) 09:34 (UTC)回复

想知道到底哪50篇文章被抽到了。—Snorri (留言) 2010年12月17日 (五) 10:42 (UTC)回复
同意Snorri。好奇怪,作者的意见我是同意的,但其推论方法我却不敢苟同。一者我对量化研究有保留(先别说抽样只有五十篇,不同主题的长短引用都不一样,就算在期刊亦然,更何况期刊引用方法自有风格。有些来源在维基是要下注的,但期刊已经视为常识,也不强求要下注);兼且学术期刊的性质与维基不同(单是刊登与审核已经是两个世界,作者自己也清楚,但维基也确实有理由做得更好),这样的比较好像很牵强;更何况内容与参考引用次数并无必然关系,不论直接比较还是百字引用比较,其实都不适当;引用网页内容不等于必定比书籍期刊差(虽然在维基的应用,不少情况确是如此)。

至于维基参考未及专业、编辑难以接触商业数据库资料等,简直道出心底话了。非常有趣的文章,我总觉得作者是先立论然后再找证据支持  囧rz……Oneam 01:00 AM (留言) 2010年12月17日 (五) 12:35 (UTC)回复

维基编辑有很多是在校大学生,相对来说更好接触到商业数据库资料的吧。--快龙此致编安 2010年12月17日 (五) 12:43 (UTC)回复
向编辑部写了信要作者的联系方式,但是快一星期了,也没回应...--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12月22日 (三) 02:29 (UTC)回复
http://www.infotech.ac.cn/CN/abstract/abstract696.shtml -Gilgalad 2010年12月22日 (三) 02:40 (UTC)回复
谢谢!已经向论文作者发了邮件,希望能够得到答复--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12月27日 (一) 12:33 (UTC)回复
关注事件,认为应该听取不同人士的意见。 AlexHe34 (留言) 2010年12月27日 (一) 14:19 (UTC)回复

Template:中国历史事件系列的Template:中华民国历史事件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事件被删,个人认为不当

2012年4月7日,Template:中国历史事件系列模板被提删,其中Template:中华民国历史事件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事件是分开提删(12)的;2012年4月14日,Template:中华民国历史事件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事件被删除,其余的Template:中国历史事件系列模板就被进一步讨论,然后提删被撤回。在前面所述的再次讨论当中,对Template:中国历史事件系列模板(包括被删的中华人民和国和中华民国的模板)的提删原因是一样的。既然提删理由是一样的,那Template:中华民国历史事件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事件应该和其他Template:中国历史事件系列模板一样获得保留。请问要如要推翻这种不当操作?顺提一提,众多维基人贡献的内容被提删,提删者还说“乏人问津”,是对贡献者很不尊重的行为;对同系列模板中的成员有差别对待,提删及删除者是否有滥用职权之嫌?Ivantalk留言2012年5月28日 (一) 07:30 (UTC)回复

想确认大家认为以下地区的历史是否有需要独立条目

最近看到以下的地区历史条目

其中的兰屿乡历史是由兰屿#历史拆分出来的条目, 内容和兰屿#历史类似, 兰屿本身长度 27,920字节, 也还不到需要拆分条目的程度,龟山岛历史绿岛乡历史也有类似的情形

想问问看, 大家觉得此情形的地方历史是否有需要成为独立条目?--Wolfch (留言) 2021年1月15日 (五) 13:57 (UTC)回复

先不说适不适合成为独立条目,这些“XX县历史”其实几乎只是“XX县行政区划史”吧?!行政区划是历史很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不是历史的全部。-游蛇脱壳/克劳 2021年1月15日 (五) 16:24 (UTC)回复
(&)建议分类讨论,有拆分必要的就独立,长度不值得拆分的就没有。--Lantx有事请讲 2021年1月16日 (六) 00:35 (UTC)回复
这些条目一起列出讨论, 是因为这些历史条目的内容, 和对应地区的“历史”段落相当类似。只有花莲县历史南投县历史琉球屿历史和对应地区的“历史”段落差异较大。
看了一下, 龟山岛绿岛乡兰屿琉球屿南投县台东县的长度不到40k字节(依照Wikipedia:条目长度来看,是“长度不是拆分的理由”), 花莲县宜兰县云林县的长度在40k至60k字节之间(依照Wikipedia:条目长度来看,是“视情况而考虑拆分”), 屏东县的长度为66k字节(依照Wikipedia:条目长度来看,是“可能需要拆分”)
--Wolfch (留言) 2021年1月16日 (六) 03:11 (UTC)回复
小离题一下:逻辑上兰屿不等于兰屿乡,就好像冲绳岛不等于冲绳县一样。因此我不甚明白龟山岛历史兰屿乡历史的创建者User:Newbamboo君为什么一个用地理名词命名,一个用行政区划名称命名。-游蛇脱壳/克劳 2021年1月17日 (日) 00:04 (UTC)回复
创立“兰屿乡历史”、“绿岛乡历史”、“小琉球历史”、“龟山岛历史”确实是我操之过急,如果诸君反对拆分,我也没有异议。但我认为其他县的历史条目应予以保留。--Newbamboo(留言)2021年1月17日 (日) 04:00 (UTC)回复
我认为条目某段落内容若要独立成为条目, 至少, 原条目要有相当长度, 而且, 独立出来的条目需要和条目该段落有相当差异(可以在独立条目后再增加内容,或是精简原条目的段落),因此,我会赞成花莲县历史独立成为条目(花莲县条目40K~60K,其“历史”段落和花莲县历史差异较大), 其他的历史条目则不赞成。--Wolfch (留言) 2021年1月18日 (一) 15:40 (UTC)回复

像是小琉球历史像是剪贴滥建,内容与拉美岛事件重叠,且分类还写成桃园。其他“XX县历史”也只是从原条目“XX县行政区划史”的剪贴,看不出创立条目者真有心写好?—Outlookxp留言2021年1月18日 (一) 15:44 (UTC)回复

我在想各县历史的条目可能是因为template:台湾历史 (依行政区划分)模版而来的--Wolfch (留言) 2021年1月19日 (二) 06:38 (UTC)回复

所以就是为消红而消红?为了使这个模板全部都是蓝链而滥建条目?-游蛇脱壳/克劳 2021年1月21日 (四) 10:54 (UTC)回复
已经将各县历史进行扩充,欢迎审阅。--Newbamboo(留言)2021年1月22日 (五) 02:06 (UTC)回复
@Newbamboo:是否可以简单说明一下扩充的内容?另外, 上述有一些针对您之前建立历史条目的意见, 也请参考。--Wolfch (留言) 2021年1月22日 (五) 02:17 (UTC)回复
关于所在地原住民历史的内容和清治时期的移民开垦。以上诸君的批评我已了解,深表惭愧,我支持将“兰屿乡历史”、“绿岛乡历史”、“小琉球历史”、“龟山岛历史”并入原条目,其他县的历史我会继续扩充。另外原屏东县条目的历史部分过长,我认为需要拆分。--Newbamboo(留言)2021年1月22日 (五) 09:57 (UTC)回复
@Newbamboo克勞棣OutlookxpLantx:上述四个历史条目已重定向到对应地区的历史段落,也请大家针对其他历史条目提供意见, 谢谢--Wolfch (留言) 2021年1月25日 (一) 09:34 (UTC)回复
目前扩充结果:台东县历史(14,517字节)、花莲县历史(17,665字节)、屏东县历史(18,420字节)、云林县历史(11,003字节)、南投县历史(18,363字节)、宜兰县历史(12,623字节)--Newbamboo(留言) 2021年1月27日(三)10:54(UTC)
返回到“历史”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