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讨论:避免地域中心/存档1

早期讨论

这是我刚刚想出来的,请大家讨论一下让它更完善。 --Lorenzarius 2003年7月29日 09:10 (UTC)

有些条目的命名应以中文习惯命名,例如:

抗日战争,而第二次中日战争几乎没有人知道他指的是什么--Shizhao 2003年7月29日 09:15 (UTC)

习惯只是命名时的其中一个考虑,“抗日战争”这名字正是不乎合Wikipedia的大原则:中立观点,又怎可以用来作条目的名称?要避免中国中心呀!(另外请到Wikipedia talk:命名常规讨论君主条目的命名) --Lorenzarius 2003年7月29日 09:30 (UTC)
有时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呀,所有中文的书籍里,都是用抗日战争一词--Shizhao 2003年7月29日 09:33 (UTC)
中立观点(与GFDL一样)是全Wikipedia必须遵守的政策,无论如何也不可违反。没有中立观点政策,Wikipedia就无法好好发展下去。
所有中文书籍都使用抗日战争,那是因为它们都犯了中国中心的毛病。我们不同,我们是国际协作的百科全书。 --Lorenzarius 2003年7月29日 09:41 (UTC)
抗日战争也并不见得带有偏见,对于中国人来说,抗日战争就是抵抗日本对中国进行军事攻击的战争,既形象又中立,并没有偏见--Shizhao 2003年7月29日 11:13 (UTC)
对于日本人来说呢? --Lorenzarius 2003年7月29日 11:23 (UTC)

对于日本人来说也一样,就是中国人抵抗日本对中国进行军事攻击的战争--Shizhao 2003年7月29日 12:29 (UTC)

不是,那只是中国人的看法。从日本某些人看来,那是日本帝国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一个阶段,只不过当中有些中国人反抗,所以他们要出兵震压这场支那事变。如果您在日文WP见到他们用这名称来称呼这战争,会有什么感觉?(实际上在ja:这条目是叫作日中战争) --Lorenzarius 2003年7月29日 12:55 (UTC)

那是他们对历史认识的一种似乎是中立性的偏见--Shizhao 2003年7月29日 13:35 (UTC)

又有谁人可以说“我认识的历史才是无偏见的历史”?正因各人对同样的事物有不同的意见,我们才要尽量去找一个令各人都觉得没有问题的解决方案。“抗日战争”,明显地是一个从中国人的角度出发的名字——您觉得它没有偏见,那是因为您从中国人的角度出发,但这正是我们作为一国际百科全书所要避免的。日文WP的参与者也知道“支那事变”是有观点的,所以他们才用了一个较中立的名称。 --Lorenzarius 2003年7月29日 13:57 (UTC)
历史总是单方面的历史,但是我们要看这种历史是属于大势还是少数人的坚持,完全的中立观点对于历史是不可能存在的。就像看待问题,只能是绝大多数人的看法和少数人的看法,这其中必有差异。抗日战争的命名应该从大多数国家人民的观感出发,从这点而言,我觉得用抗日战争是合适的 --Leafdown 2003年7月29日 15:09 (UTC)
不同意。看来您对Wikipedia的中立观点政策有点误会,NPOV并不是指我们只需表达某一看来较中立的观点,或是只表达大多数人的意见。中立观点其实不是一个观点。我们的做法是把各方面不同的意见都公平地表达出来,无论那意见是多数或是少数。所以您所说的“单方面的历史”在这里是不适用的。 --Lorenzarius 2003年7月29日 15:32 (UTC)

抗日战争,就是抗日战争,什么“第二次中日战争”,懂得中文的人没什么人能够看得懂。换句话说,第一次中日战争是什么?甲午海战?那个在日文叫“日清战争”。不能为了中立,而中立,而忽略了历史的真相,丧失了语言的准确。中文中,那场战争叫什么呢?就是“抗日战争”而不是什么“第二次中日战争”。这种条目的存在,与中立是不矛盾。如果这种条目不能在wikipeida中出现,那么中文用户放弃wiki,只是早晚的问题了。--221.200.6.39

有多少人会使用第二次中日战争来查找这次的资料?有多少人会使用抗日战争来查找这次的资料? -- Grid 12:27 2004年5月10日 (UTC)

我支持Lorenzarius,如果[抗日战争]该词不中立,可以考虑以第二次中日战争为主名称,抗日战争为副,把抗日战争转接到第二次中日战争。如果觉得对几乎所有华人来该战争就是抗日战争,那就把华人的观点在内容中写清楚。我们应该去追求接近真理,还是去迎合大多数华人的习惯呢。我认为中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维基的立身之本。我们所要考虑的是条目的名称是否中立,而不是其他。考虑它对中国人民来说,对日本人民来说,对全世界人民来说,是否都是中立的,不偏不倚的吗?Eastsea 13:07 2004年5月10日 (UTC)

这个想法不错,将抗日战争转入第二次中日战争真的不错,而且也宣扬了维基的中立观点。 -- Grid 13:38 2004年5月10日 (UTC)
我不同意这个意见。首先关于使用抗日战争还是使用中日战争这个名称,我们在Talk:抗日战争中已经相当详细地讨论过了。假如有人认为当时的讨论不周全的话,应该在那个基础上继续讨论,否则的话我们将不断地在不同的讨论页中兜圈子。其次,维基百科作为一个百科全书是写记录的,它写在什么名称下出了什么事。至于应该用哪个名称,那么这是一个学术上的问题,这不是一个百科全书的任务。否则的话我们自己就成为了这个学术讨论的一派了。这本身就违法了中立原则。在“抗日战争”这个问题上,我认为事实非常清楚,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这是世界上使用中文作为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的国家)官方都使用抗日战争这个词,因此我认为维基百科在这里没有必要,不对,而是不应该自立一帜。其三,中立原则不应该成为对事实描写的障碍。就抗日战争为例,当然抗日战争对中国,也对日本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但是历史事实是,日本挑起了这场战争。这是一个事实,不能说因为这场战争为日本人民带来了苦难,因此我们就得对日本的责任避而不谈了,否则的话我们不但的确违反了中立原则,我们连记实的原则都达不到了。我在这里举一个比较好的例子:在德语维基中当然对德国入侵波兰和其他国家、对被占领国家的劫掠和破坏、对犹太人、吉普塞人的屠杀也照实写了,当然这场战争对德国同样带来了巨大的苦难,但这并不能作为掩盖德国的历史责任的借口。--Wing 14:46 2004年5月10日 (UTC)
Lorenzarius所说的的确很了不起,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假如A杀了B,被C看见了,那么你要写下"C看见了A杀了B",如果A被判决是凶手,你要写"根据某月某日在某地某政府的判决,某政府的官方观点是A杀了B“然后再出各个人对这个事件是评价,无论A,B,C和你是什么关系,都要严格的遵守,即使这么做会被万人唾骂,我们的目的不是记录所谓的真理,而是把我们所知道的所有肯定的事实都记录下来。我们要记录的事情,不是我们所认为的事实,而是把所有人眼中的事实都写下来让所有人看,并且完全不在乎后果是什么,我们应该记录“在日本的一些民众看来:这场战争是日本帝国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一个阶段,只不过当中有些中国人反抗,所以他们要出兵震压这场支那事变,在绝大多数的居住在中国大陆的人看来:这是一场反对日本对中国侵略的战争”,即使所有的日本人都赞同中国人的观点,那么我们也只能写下“在居住在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绝大多数人看来: 这是一场反对日本对中国侵略的战争“,而不能只写下”这是一场反对日本对中国侵略的战争“,即使我们这么做会得罪所有的中国人,会被所有的中国人骂作”汉奸“,我们依然要这么做。这才是中立的原则。司马迁被汉武帝阉割,但是他依然记录了汉武帝的功绩,他排除了个人的好恶,我们要作的,就是超越司马迁,排除一切我们灵魂深处旧有的一切观念,不参杂任何个人感情,这才是WIKI的精神Shishishishi 07:44 2007年3月13日 (UTC)



近期我看见一些比较敏感和引起民组争议的题目如南京大屠杀抗日战争等多次被删。我们应该是不是想一想以一个中立的态度来对待这些题目。抗日战争对中国人民当然是十分痛苦的,但是对日本人民也是十分痛苦的。事实上战争对双方都是不利的。维基战区加拿大集团军司令 (对话、留言按这里) 22:58 2004年3月19日 (UTC)

“抗日战争”这个名称不够中立吗?如果此名称有违中立原则,莫非连“侵略”之类的词都要改为“进入”了?那和日本篡改教科书有什么差别?Jameswong915 01:56 2005年1月20日 (UTC)

叫“中国抗日战争”较好Wayne of Hsinchu 08:41 2005年2月12日 (UTC)

(以下“中国”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事实上我也是很厌恶看到有些以中国为中心的资料。中国政府长期以来都封锁台湾的资讯,让中国的人民一直以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却特意的封锁 *.gov.tw 的网站。 对内又宣称什么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还把台湾的总统选举讲成是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这算什么? 台湾人在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下,力拼言论自由几十年的成果,到今天台湾人想要对自已生活这么长久的土地,做任何决定还要由中国来管? 那些口口声声讲著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人,请你们能告诉我,中国哪天在台湾执政过了? 等到有天中国真的派解放军来侵略台湾,那台湾人民又会怎么想? 特别是在中国经商的台湾人,他们投资中国,自家却被侵略,又怎么想? --Rickz 14:25 2004年5月10日 (UTC)

古往今来,从来没有什么中立的观点,孔子写〈春秋〉,有春秋笔法;司马迁写〈史记〉,笔下自有褒贬。美国之音,BBC,何尝不是将西方的观点传播到东方。我认为,中文的维基百科,应体现华人同文同种的风格,应该是非分明,所谓“中立的观点”实质上是要求写作者,心平气和,少一些感情色彩,多一些事实记述。--fangz

看来您误会了维基百科的中立观点基本政策。实际上中立观点并不是一个观点,它指的并不是世上有某一个观点是中立无偏见的;中立观点政策实质上是要求写作者把争论中每一个观点都要公平地表达出来。 --Lorenzarius 10:37 2004年6月20日 (UTC)
“少一些感情色彩”是很正确的,但您话中的感情色彩并不少。“宣称什么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不是中共的“意旨”,想必您也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无反对票通过《反国家分裂法》的事情——这些代表可不全是中共党员,而据我所知,投票的确是无记名投票。关于中国的执政——你是否认为清政府/清国不是中国?那么中华民国是谁的继承者?在台湾,并不是大多数人认为“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所以,“侵略”一词我认为不合适。

关于“解放”这个词汇

刚刚看到一个问题,相声这一条中说“1949年中国解放”,其实这指的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这个词是否合适呢?是否具有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心的意味呢?--hunry 15:39 2004年9月20日 (UTC)

这个词汇绝对不中立。我可以接受把但是相对于日本侵略中国后夺回的土地称之为“解放”。——希望这个不会出现“抗日战争”这样的争坳。目前很多关于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的条目当中发现用“解放”来描述中国共产党获得某地控制权的事件,例如在格尔木。个人感觉这是严重违反中立原则的。不知道对于前一种情况,Wiki有没有约定俗成的修改惯例?“某年月日,中国共产党政权控制了某某某地?”——似乎听上去有点古怪?--咕咕咕 (What's in your mind?) 12:16 2005年6月22日 (UTC)
解放是用来表明战争的正义性的,在内战中,任何一方都是正义的一方,都可以称为“解放”,但在对外战争中就不必了,还是用“占领”合适。--222.134.118.150 09:23 2005年8月18日 (UTC)

移出的内容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在互联网上设下政治审查,除非用户懂得绕过审查的技术,否则很难在中国,就一些具争议性的条目,或与政治、历史相关的条目,取得准确的资料撰写条目,或对条目作出查核工作。一旦要对与政治、新闻、传媒等敏感问题相关条目作出编辑或删除要求,中国的维基人可以要求来自海外没有类似审查地区的用户,例如香港和台湾,替你进你进行查证工作。当然,这一切要在人身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进行,而作出这类查证工作,有可能要冒着遭到执法机关滋扰的风险。

并没有如此夸张。而且这有违维基百科的宗旨--百无一用是书生 () 09:35 2004年12月2日 (UTC)

如果中文维基要建立公信力,那你必须保证所有管理人或编辑者,可以公平无碍找到互联网一切可以找的东西。如果任由中国的维基人单凭中国Google有限经过滤的资料,评断其他人编辑的东西,那中文维基肯定成为众多语文维基中最声誉扫地的一个。

这样,我会建议繁体维基与简体维基分家。--Martinoei 12:01 2004年12月2日 (UTC)

中文版并不倾向任何政治观点,维基百科编写所使用的材料也并不仅限于互联网上的内容,您这样做就是在制造用户之间的不平等,维基百科的中立政策就是可以没有偏见的表达各种观点。何况,互联网上的资料也不能代表一切观点。而且就维基百科的立场而言,任何人都可以评断其他任何人编辑的东西,无论对错。讨论的结果只是为了让维基百科变得更好。--百无一用是书生 () 12:14 2004年12月2日 (UTC)
但问题在,一旦要投票删除或修改时怎办?--Martinoei 18:12 2004年12月2日 (UTC)
修改可以讨论,投票删除可以投票呀--百无一用是书生 () 18:24 2004年12月2日 (UTC)
但问题在于,中国用户在人数上占了绝对优势--Martinoei 05:46 2004年12月3日 (UTC)

基于中国有网络审查的现况,希望港澳台和国外的用户可以多下点工夫,讨论时尽量罗列证据,我相信理性讨论比限制投票权有助解决问题。-- Gakmo Talk [[]] 06:19 2004年12月3日 (UTC)

  • 在条目正文中适当表述观点、讨论页中讨论都不会有太大问题。维基的参与者还比较理智,若有人不讲理可到Wikipedia:聊天页面反映。我想黄先生的观点可以合理加入到神五等不同条目中,这样既能回避争议,又能达到共享知识的目标--冷玉 06:26 2004年12月3日 (UTC)


"另外请避免使用“内地”指中国大陆,“内地”仅适用于地理学上的“内陆”之意 "

——同理,是不是“大陆”二字也应被禁止呢?“大陆仅仅适用地理学上的大陆之意”

Eternal 10:53 2005年5月7日 (UTC)

可以叫“中国大陆”Armor 22:45 2005年6月12日 (UTC)

可以,但是要确保有中国二字。那也可以叫“中国内地”。--咕咕咕 (What's in your mind?) 12:16 2005年6月22日 (UTC)

中国(有歧义)就是地理上的指中国大陆,或管治上指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效管治地区,或民族上相信自己是中国人所产生的虚拟社群的主流聚居地。(not registered, 7 Dec, 23:00 HKT)

“历史例子”中的问题

历史例子 中国中心:“岳飞是抗金名将、民族英雄。” ——上面那句话是谁说的?有根据么?“民族英雄”加在岳飞头上本来就不合适。

(加注讨论) “民族”这个词语也容易成为中国中心。中国与欧洲不同,中国要到达二十世纪才普遍地有民族的观念,连毛泽东在搞湖南独立时也承认当时的中国并没有民族观念(见毛泽东早期文稿),随便把一九二零前的中国想像成一个成熟的民族国家,那是非常偏离现实。当然很多民族在未成为民族国家之前也有很多民族神话,但把地方神话与地方幻想当成事实一样陈述,例如说“女涡是中国的守护神”或“林则徐是民族英雄”,这就是涂上地方色彩了。(not registered, 7 Dec, 23:00 HKT)

避免本位中心

避免本位中心:维基百科是按照语言划分的,然而中文维基百科也仅是根据此规则使用中文,她并不是任何国家的百科条目。来自世界每个地区的参与者都要避免各自的“国家中心”。如果您是来自中国地区的参与者,请一定要努力避免“中国中心”。如果您是来自台湾地区的参与者,请一定要努力避免“台湾中心”。

--166.111.159.226 18:32 2005年10月26日 (UTC)

“避免中国中心”更名讨论

以下内容移动自互助客栈

建议 Wikipedia:避免中国中心 改为 Wikipedia:避免本位中心

避免本位中心:维基百科是按照语言划分的,然而中文维基百科也仅是根据此规则使用中文,她并不是任何国家的百科条目。来自世界每个地区的参与者都要避免各自的“国家中心”。如果您是来自中国地区的参与者,请一定要努力避免“中国中心”。如果您是来自台湾地区的参与者,请一定要努力避免“台湾中心”。

--166.111.159.226 18:36 2005年10月26日 (UTC)

同意,如果得到多人用以的话便实行吧。zzz....很困I.H.S.V. (叫醒我) 19:29 2005年10月26日 (UTC)
“避免自我中心”、“避免本国中心”如何?-- Tonync (talk) 01:30 2005年10月27日 (UTC)
  • 同意这个提议,但最后可能要投票决定最后的名称。大家可以先提可能合适的名称。--瀑布汗 瀑布屋 01:37 2005年10月27日 (UTC)
支持,符合wiki精神。--Smartneddy淘气的金丝猴 (Talk) 02:07 2005年10月27日 (UTC)
支持!地域中心并不一定是中国中心,因为维基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Wengier留言) 02:10 2005年10月27日 (UTC)
支持作变更,“本国”或“地域”都不错。--ffaarr (talk) 07:57 2005年10月27日 (UTC)
我觉得"地域中心"比较好一些,比较中性,而且充分表达了含义。"本国中心"这个用语可能会引发关于台湾属性的争议,我个人建议避免在这里引发争议。而且我们还要考虑到香港、澳门等地区。--166.111.159.226 08:45 2005年10月27日 (UTC)
支持这个意见。--Riemann 02:47 2005年10月31日 (UTC)

进一步的建议:将Wikipedia:避免地域中心(或其它的名称)作为主条目,现在的Wikipedia:避免中国中心作为子条目保留,同时建立对等的子条目Wikipedia:避免台湾中心;若在没有特指的情况下,我建议主要使用"避免地域中心"之类的用语;若没有特指,提及避免中国中心时应同时提及避免台湾中心。

--166.111.159.226 09:44 2005年10月27日 (UTC)

以上内容移动自互助客栈

中国中心这个例子我觉得不恰当:凤山:“行政划分: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凤山镇。”(非中国人不一定知道云南省在中国;况且台湾高雄县的县治亦称凤山,且有新旧之分,旧城为今左营区,今日则在凤山市) 没有中国中心:“凤山镇位于中国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政府行政中心是凤庆城。” 因为是中文维基,省级应该没有问题了,而且,云南、台湾、上海、香港、新加坡,基本上还是一个层级的,如果云南省都非要加中国不可,台湾是不是也要加上中国台湾或者中华民国台湾?非中国人不一定知道台湾在中国(中华民国)。这样有点吹毛求疵、太过了,而且显得很累赘。中文中,省级名称就足够了,毕竟不同于英语,使用英语的国家数量大概可以和使用中文的省级单位的数量差不多吧。尽管使用中文也有全球性,但是会看中文百科全书的一般都会知道某某省(以及直辖市)、以及香港、台湾、澳门、新加坡这些地方。 海纳百川如实开放包容尊重 12:52 2005年12月18日 (UTC)

所谓"避免地域中心"这一表述绝对是有语法上的问题的,让人看了觉得很别扭.应该换为"避免地域本位意识".

我省、我市

移动自Wikipedia:互助客栈/聊天 我刚才把泉州的地理一节稍微整理,主要是把段落格式和标点符号改得与维基百科其他文章一致。在修整的时候,看到文中有两个地方把“泉州市”称为“我市”。我猜这是从什么官方文件中抄下来的吧?所以会有这种情形(这样算不算出处可疑啊?)
本来很担心这种情形很多,还好,用Google去查,发现这种情形还只有几件:我省有3项、我市有8项,排除引文和讨论页的部分,算起来两者合计5项。比我想像会中应该有的数量少很多。真是万幸!--mingwangx 10:50 2006年2月16日 (UTC)

含有“我市”的福清已经被查明存在大量侵权的地方,回退到干净版本:P,看来这些“我〇”有必要注意审查,看看“我县”“我国”怎么样?--学习第一|有事找我 10:56 2006年2月16日 (UTC)
用Google查我县有2项。但是我国就多了,高达474项。这下子有的忙了。--mingwangx 11:01 2006年2月16日 (UTC)
有几个似乎是google镜像页面的问题,早已被修改,我市/我省应该已经检查完了,“我县”我这儿反而是查不到(一个没有)那个“我国”-_-||希望都只是单纯的文献引动导致的。--学习第一|有事找我 12:58 2006年2月16日 (UTC)
要不要查查本国本市本港本校等?我都改过不知多少了……--minghong 04:11 2006年2月17日 (UTC)
有些用“本国”的地方,意思是“该国”,并不一定是地域中心的用语,但当然改为“该国”会较好。--Hello World! () 08:51 2006年2月17日 (UTC)
用第三人称的“该”会比第一人称的“本”还妥当。--Ellery 06:53 2006年6月6日 (UTC)

这几篇文遣词十分古怪:韩国真耶稣教会史台湾真耶稣教会史中国真耶稣教会史 --Hello World! () 07:00 2006年2月19日 (UTC)

政治例子中的第二条例子必须删去

在中国中心的政治例子中,有这样一条:

  • 中国中心:“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 没有中国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声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但是,实际上,以这条做例子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首先,中国一词并不仅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它同样是中华民国的简称。

其次,在这个世界上,目前并不存在一个名为台湾的国家。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承认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或者承认台湾中华民国的一部分(与中华民国建交的国家)。也就是说,台湾或者是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或者是属于中华民国,但不管是哪种情况,台湾属于中国这一点是明确的、不会改变的。

虽然,持有台湾独立观点的人士并不赞同这一说法。但是,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这个论断并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仅仅是极少数人所持有的观点罢了。如果仅仅是因为这些人所持有的这种与事实不符的观点,就把该条作为中国中心的例子,是严重地违反中立观点的。

SuperMouse 15:37 2006年6月18日 (UTC)SuperMouse

想了很久,的确不太对劲。“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的确有观点上的问题,但“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台湾的主权由中华民国有效行使”是个客观的事实。而台湾属不属于中国?大哉问,Talk:台湾问题有许多评论。 我这样改如何?

中華人民共和國聲稱中國只有一個,且台灣屬於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虽然我还是没把握写的很好... --笨笨的小B | 茶饮 08:00 2006年6月24日 (UTC)

路过插咀:我认为应该简单地改为这样便可: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心:“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
  • 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声称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惟现时台湾是由中华民国实际管辖。)”括号这句可以考虑是否写出来。

-- Kevinhksouth (Talk) 08:11 2006年6月24日 (UTC)

其实上文的例子仍然是中国中心的例子,而且,未经讨论就直接删去内容,也很失礼,我认为此例应该立即补回,然后经理性讨论才给予删除。 首先指出,无论台湾国是否存在,都不影响“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中国中心性质,这是不需要涉及台独信仰才可驳斥的的非中立说法。SuperMouse 举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及其邦交国的官方立场,本身已经不自觉陷入“中国为主”的想法里。我们忘却“主权国”的国际外交游戏只不过是用来简易解决纷争的方法,把一些人群划成法人,一些人群划成非法人,因此有些人在国际政治上面前根本不是人,但在我们讨论事实,这些人仍是自然人,不需要我们承认与否,也不必理会这些自然人在联合国有没有代表。如果我们把主权国当成“必需被承认才算存在”,虽然这不算是中国中心,但仍然是一项偏见,只少在学术层面上是偏见,因为世界仍然有不需被承认的主权国理论。我们不应把大多数迷信的事说成中立事实,有些规则的订立只是为了政治方便,但在我们面前,我们只可以说联合国订立什么规则或作出什么决定是事实,但不可以等同说那些规则与决定内容本身便是事实,即是是主权也是一样,没有纷争的主权当然可以算是事实,但请勿利用“主权”这类空泛语成为压制纷争的理由。

-- (not registered, 2006-Dec-7 23:57 HKT)

这个讨论很久未有更新了。 很赞同Kevinhksouth的建议改动为: 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声称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

Scissorhands (留言) 2007年12月5日 (三) 09:12 (UTC)

正体文化中心与简体文化中心

在一些情况之下,例如“讯息”与“信息”,也会出现地域中心的问题,而且显示方式并不是政治或民族观念上的自我中心,而是出现正体文化中心不尊重简体文化,反者是简体文化中心不尊重正体文化的情形。“信息”并不是“讯息”的简化字,也不是语意相等,但是为了互相尊重,在不涉及语意差别的情形下,“讯息”在简体字中应该翻译成“信息”,反之亦然。文化上应该采用包容文化差异,不应该利用语文中显示“正体字是中文主流”或“简体字是中文主流”的心态。-- (not registered, 2006-Dec-8 1:20 HKT)

政治例子中的第五条例子必须删去

第五条例子:

  • 没有中国中心:“联合国与主流国际政权视台湾为中国的一部分。”

理由如下:

  • “主流国际政权”的定义并不明确,并且与不同时期的国际情势有关。例如苏联解体之前,应也算是主流国际政权之一。
  • 即便是公认的主流国际政权,其外交政策也不见得会维持不变。维基百科不宜基于特定时期的状况认定某政权的外交观点。
  • 联合国并无决议案做出上述的表述。

因此这个叙述仍有中国中心的嫌疑,以之作为范例似乎不妥,建议删除。


Taedlar 2007年10月9日 (二) 10:19 (UTC)

赞同。这个例子的词语有几个含糊之处。

“主流国际政权”欠清晰定义,何谓“主流”?是指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安理会成员国?七大工业国?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国家?还是其他?

另外,“中国”也是含糊的概念。因为它既可指文化上的中国(即“中华文化圈”),也可指政治上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华民国”,排名不分先后)。

还有,“视”也是一个含糊的动词,因为如果我们暂时理解“中国”为一个政权的话,据我所知,联合国并无任何相关决议、声明宣称“台湾是中国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华民国的一部分”。联合国只是在70年代末接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国”成为联合国五强之一的代表,取消了“中华民国”的会员资格,但并未因此而宣称“台湾”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华民国”的一部分。那么,“视”是什么意思?

因此,在如此含糊的语句里,即还未弄清其语句的内容时,根本谈不上这语句有没有以“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华民国)为中心”,故赞同删除此条。

Scissorhands (留言) 2007年12月5日 (三) 08:36 (UTC)

“中文是华人的语言”并无不妥

“中文是华人的语言”一句不暗示中文是华人专利,例如“日语是日本人的语言”、“基督教是美国人的宗教”等句子并无不妥,大家都只是一个事实陈述(Statement of fact)。不少外地人例如台湾、香港人也懂得日语,“日语是日本人的语言”依然是正确的,无日人中心的成分,除非句子改为“日语只是日本人的语言”。 219.78.51.128 (留言) 2009年3月22日 (日) 04:59 (UTC)

“日语是日本人的语言”是正确,但“基督教是美国人的宗教”却不正确,相当多美国人不信基督教,而且越来越多美国人不信各种宗教包括基督教。美国人也包括华裔美国人,典型的美国华人信玉帝观音而不信基督教。信基督教的不只有美国人,菲律宾人、卢旺达人之类,都有大量的信基督教。基督教是犹太民族宗教文化或者犹太教衍生出来的宗教,那是正确的。Chineseamerica (留言) 2009年3月23日 (一) 11:53 (UTC)

案例说明不要采用有争议性的案例。应采用毫无争议的典型案例。华文是华人的语言,中文是中国人的语言,都没有错误。并没后说华文是华人的语言,就不让其他人学习使用。 -Sikes (留言) 2009年3月23日 (一) 11:21 (UTC)

尽量避免任何主观的用语,如果说“英语是英国人的语言”,那么会有很多人不同意的,因为许许多多的美国人、新加坡人都说英语、以英语为母语,但他们不是英国人。反之,有些英国人如苏格兰、威尔斯人、北爱尔兰人也会不同意的,因为他们的母语是苏格兰语、威尔斯语、爱尔兰语而不是英语;
同样的,如果说“华语是华人的语言”,那么,在马来西亚东马,有不少土著原住民都会说华语写汉字的,反之,在越南、印尼、泰国、菲律宾,也有许多自认是华人的人却是不会说华语的。
真正没有民族中心的说法是,“华语是中国大陆、台湾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不少海外华人所使用的语言”等等。——白布 (留言) 2009年6月25日 (四) 14:08 (UTC)

WP:避免地域中心是否有被滥用的趋势?

这个方针在涉及两岸四地内容的讨论时经常被提出,但在下认为目前对方针的适用明显的扩大化了。

观方针中所说的各种情况,除了地理方面的第一种之外,全部符合这样一个特征:当这些文字被区域外的人使用时,有可能产生错误。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很多并不符合方针中所列特征的情况也被说成是地域中心。例如亚冠联赛中只列出了中国大陆的参赛记录所以被折叠处理,又如有人认为中国大陆乡级行政区模板中因为有注音等其他标注读音的方式所以不应该出现汉语拼音标注等等。而这些内容实际上是有用的。

我认为方针内容的扩大解读会影响编辑质量,因此希望各位考虑,是否应该把“什么不是地域中心”类似的内容在方针中更加明确(目前只有一句“在中文维基百科,一般性的条目内容上的中国中心或者华语圈中心,即侧重介绍中国或者华语圈自己的内容,是适当的”)。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Rafom对话贡献)于2009年5月21日 (四) 00:10加入。

虽然此原则的确常有遭滥用的状况,但是在处理内文编写时注重比例原则,仍然是很重要的(举例来说,如果主题是一家来自欧洲或美国的连锁零售商,但内文却全在介绍该厂商于中国大陆或台湾的展店分布且写得钜细靡遗时,这就是错误的比例)。—泅水大象 讦谯☎ 2009年5月21日 (四) 02:50 (UTC)
确实有被滥用和扩大的趋势,关键问题是:避免地域中心被曲解为避免中文中心。这里是中文百科,中文相关内容占多数是应该的,而同样非中文相关内容无论从条目数量、条目内的比例、内容质量来说都不及中文内容,也是一点都不奇怪甚至应该的。
就说亚洲冠军联赛的问题,实际上中文世界存有的绝大多数资料都是与中国大陆的球队有关的,为什么?因为这实际上是中文世界最关注的内容,直到今年新加坡有一支球队进入正赛之前,也是唯一有资格参加这一比赛的“中文系”地区。中文资料最多、最齐全,所以被收录到中文百科,有什么问题?如果有人有兴趣弄日本球队、韩国球队、伊朗球队的资料,没有人阻拦,但是并不能以没有其它地区相等内容为借口就阻止中文世界相关内容出现。这就好比说中文百科没有被英文文化视为人民英雄开山鼻祖的en:Boudica,所以我们不能写黄帝炎帝一样。
记得科举条目复审的时候的某个争议还是没有详细介绍越南科举、日本科举,被认为地域中心所以不应该作为特色条目之类。不要忘了,百科是反映、记录现实世界知识状况的,而不是主动创造知识。试问整个中文世界有多少人关心、了解越南科举?整个中文世界有多少相关文献记录越南科举?和中国科举比较一下比例是多少?当然并不是说现有中文世界相关内容少,我们就不能写。但是现有中文世界相关内容少,就不应该强求任何人写,同时不应该以“防止地域中心”为理由阻止中文世界实际大量关注的内容出现。—Msuker (留言) 2009年5月25日 (一) 06:32 (UTC)
中文维基百科反映的是全世界人类知识的摘要,而不是中文世界的人类知识的摘要--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5月25日 (一) 07:50 (UTC)
这里的问题大家都清楚,但当这个知识因为另一边的资料不够时,是不是就变成否定资料够的那一方面的理由呢?如果以维基的角度,应该是等其他人补充回缺失的部分,现在却是资料充足的部分受害,这又是不是合适的呢……--onsf (留言) 2009年6月7日 (日) 07:01 (UTC)
回应一下大象的观点,作者原意以何种比例写条目是作者的自由,只要内容本身没问题就行。至于一个条目内容不合比例可以作为评选优良和特色的一个指标,但是并不能作为不让人家写的理由。还有就是一部分内容是否写的过于琐细不是看它与其他内容比例如何而是这部分内容本身是否有如此详细书写的必要。所以即使是在欧美的连锁商条目中都只写中国分店的内容也很可能只是欧洲分店的内容还没写而已,并不一定是错误的比例。至于分店内容是否有必要写的过分详细那就是另外的问题了,跟地域中心是没有关系的。  Mu©dener  留 言  2009年5月29日 (五) 04:49 (UTC)
我想大象只是举一个例子,分店网是琐碎内容,但是在无总公司历史的情况下详细介绍该公司的大中华地区分公司历史恐怕就不太妥当了。当然,就算条目是地域中心,除非是非百科内容等提删、移除理由,否则需要的是挂上{{globalize}},然后留待其他人扩充,而不是把地域中心的内容删除。—Altt311 (留言) 2009年5月29日 (五) 12:55 (UTC)

中立、客观用语的界定

关于中华民族中心

应该扩大定义为民族主义中心,因为这可以包含如:大和民族中心,例如写入日本为单一民族国家,其实,在日本北海道与本州北部沿海就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阿伊努族(日语:アイヌ Ainu;或翻译成爱努人、爱奴人、阿衣奴人、虾夷人)。—安可(居住地:酒馆-职业:诗与歌之演者) ~更新日期: 2010年7月14日 (三) 09:08 (UTC)

( ✓ )同意-TW-mmm333k (留言) 2010年7月14日 (三) 09:21 (UTC)
( ✓ )同意,现时日本还有琉球族--Ws227 (留言) 2010年8月17日 (二) 11:34 (UTC)

关于避免地域中心方针的问题

在“避免其它地域中心”一节,说:

在中文维基百科一般性的条目内容中,中国中心或华语圈中心侧重介绍中国或华语圈区域自己的内容是适当的,而不要重点性地介绍中国或者华语圈以外的内容而造成喧宾夺主。

这种表述是否就是一种地域中心呢?在中文维基百科侧重中国中心或华语圈中心的内容是适当的?重点介绍华语圈以外的内容则是喧宾夺主?这种表述本身就存在严重的地域中心和NPOV问题。中文维基百科不应该侧重于某种文化/语言下的内容,而是应该公平表述(所谓公平表述,可以参考WP:NPOV#不合理的比重)。目前方针的这种叙述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地域中心的表现。--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1日 (日) 13:22 (UTC)

是以前反对英文中心时遗留下来的吗?—Snorri (留言) 2010年8月1日 (日) 13:43 (UTC)

我最近有将“维基百科:避免地域中心”此页面润过稿,但我基本上只有改错字和调正用法错误的标点符号与语法,并没有擅自更动语意。若是大家对于此句讨论出需要调整的方向,我可以再协助更改。-TW-mmm333k (留言) 2010年8月1日 (日) 14:30 (UTC)
  • 我想这并非是“不合理的比重”问题。对于条目名词概念本身产生重要影响的内容(即使来自华语圈以外地域),亦当可以在辞源、历史等做主要或特别介绍,以准确表述条目含意。至于举例释义部分,在中文维基百科中,以华语圈为主,我想并无不妥。

  在“政党”条目中,历史介绍基本使用了欧美地区的有关内容,因欧美地区内容被认为是对政党概念“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在产生和历史等介绍中,欧美地区为主,应属合理。但仍建议次要的加入华语圈政党产生历史的简述。

  而政党并非英美特有,今时今日,中港台政党与英美法政党并无地位的差异。在中文版条目下的对现代世界各地政党的示例介绍中(政党#世界各地的政党一节),以“中华民国政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党”、“香港政党”为主,则是本地撰写人和阅读人自然的侧重,并无不妥,并不会影响辞意绝对概念的表述,相反的,会帮助使用者更好的理解条目内容。惟应使用中立的语言词句。亦仍建议次要的加入其他现代世界主要地区政党简介。


  我经常查阅一些跨地区的条目,对于非中文区的事物,通常会去相应地区语言版本的条目去了解,比如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当我想知道其在日本的情况时,我会打开日文PHS条目,来查看它在日本的情况。

  相信其他使用者也会经常有此经历,当一个懂中文的欧美人想要在维基百科了解中港台政党概况时,他会试着打开中文版条目,如果完全没有看到中港台政党,就连举例介绍中亦全是英美法政党,会不会感到很奇怪,和觉得“噢,是不是只有英美法才有政党啊…”?


  维基百科各个语言版本,并不是简单的互相翻译,各个语言版本有所不同应属适当。对于翻译的外文条目,那个语言原先自然的地域侧重,也会在不断的改进当中, 自然的有所变化。如果如此刻意要求绝对禁止出现本区地域化内容,由于真理的一元性,维基百科各语言版本恐终将变成与机器翻译无异。

  维基百科是秉承中立的百科全书,对于百科全书而言,不应考虑词汇“敏感”与否,亦不应受到任何内容审查或“和谐”

  以下的举例未必准确而仅供参考。当我们安装中文版Windows XP,预设有注音、仓颉等中文输入法,而没有法语、日语等输入法。如要使用法语、日语输入,需人工添加。中文版Windows XP把中文输入法放在主要位置,并非是不公平设计,而是因为中文版本身是主要面对中文用户。而这并未改变Windows XP可以提供完整多语言支援的特性,且这种多语言支援并不偏向于任何一种语言。

By:Sakuradate (留言) 2010年8月2日 (一) 12:51 (UTC)

楼上说的很对。中文维基首先要考虑到中文使用人群的习惯,一味的以“防止地域中心”的名义来行事未免过于僵化。--玖巧仔留言 2010年8月2日 (一) 13:19 (UTC)

有个办法是,在介绍某事物在世界各地的情况时,把具体的内容分散到各个子条目去:正如优良条目西班牙同性婚姻那样。这样做的话,总体的介绍完全可以按照更大的地区(如东亚、北欧等等)来划分,然后通过大量的链接将读者送到他们感兴趣的子条目去。这样能在独立的子条目中完整充分地介绍单独地区的各种情况,根本不会背上地域中心的包袱。而在总体介绍上,既能解决总体介绍因侧重不同而造成的诸多争议,还可以让总体介绍避免因介绍国家不完整导致的地域中心问题。--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8月2日 (一) 13:57 (UTC)

不是不能出现本地事物,而是应该根据条目主题看是否有必要加入本地区事物。Sakuradate说的问题正是维基百科的一个大问题,也正是WP:NPOV方针所要极力避免的问题。这和windows的例子完全不同。一个理想化的维基百科条目,其最终的版本必然是各语言版本在内容上趋于一致(当然在表述上会有各种表达方式)--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3日 (二) 02:52 (UTC)
本地或华语圈事物应该要有,但不应完全侧重于本地或华语圈的内容,如果各地相关内容平均分配,那就既不会喧宾夺主,又不会地域中心。方针有必要修改--Ws227 (留言) 2010年8月3日 (二) 03:04 (UTC)
关于上述方针文字是在此时加入的[1]--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3日 (二) 03:42 (UTC)
在一个普适于整个人类的主题中,“各地相关内容平均分配”并不现实。首先,全球200多个国家地区,每个国家一句话,都要200多句,如果以一句话15个汉字算,那就要至少3000字,也就是9k字节,已经远超一个新条目推荐的字数;其次,参考WP:NPOV#不合理的比重,平均分配将是一种不公平的表述,因为少数观点与多数观点有相同的比重,违反NPOV原则--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3日 (二) 03:48 (UTC)


  • 理想化的维基百科条目各语言版本也许将是“趋于”一致的,然而由于地区性语言习惯,认知范围乃至思维方式自然产生的地域性偏重却是难免长期存在的,这并不应成为一个缺陷,相反却是遵循了Wikipedia:中立的观点#不合理的比重,也适合了用户的需求。


  1. 实际撰写能力影响:对于中文维基百科的用户而言,条目中的中港台内容也许80%的人会重点阅读,10%的人会去修改完善,而英美法内容也许只有10%的人会注意去阅读,0.1%的人能够去修改完善。使用者的关注度和实际能力决定了华语圈内容会更受到关注,和有更多机会被修改完善,所以本语言区的内容才自然的更加趋于完整、准确和具体。维基百科乃是自由的百科全书,不断接受着用户的改进,永无止境,并非类似大英百科全书仅由数名专家编篡而成,在某日定稿出版。

  2. 流行程度和更受欢迎的观点:根据Wikipedia:中立的观点#不合理的比重的有关指引,

条目不应给予少数观点与更受欢迎的观点同样多的描述,且通常根本不应包含极少数的观点

请记住,我们是根据观点在可靠来源中的流行程度来确定合理比重的,而不是靠支持它的维基百科编者来确定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文维基百科当中,现时中港台政党内容是受欢迎的,至少未沦落到“极少数”的程度,尽管在英文版中可能鲜有人问津;
  正如同:在日文维基百科当中,日本麻将内容是受欢迎的,至少未沦落到“极少数”的程度,尽管在中文版中可能鲜有人问津;
  如果在中文版政党条目因英美法对政党影响较大而仅仅允许介绍英美法政党,或在日文麻将条目中因麻将在中国诞生而禁止介绍麻将在日本的情况,海纳百川的维基百科也许会沦为历史或专业研究者才会问津的晦涩难懂的超精炼数据库。
  维基百科陆续提供了旧版界面,纯文字版,手机版;中文维基百科设计了完善的繁简转换系统,都是为了使其更易于用户使用,如果以过高的影响度等标准,一味要求将本语言区的内容删除,人为的使用户难以找到对自己有用的资料,将是有违维基百科初衷与自由特性。
  将所有地区内容全部罗列固然不现实,但本语言区的内容,经常是更受欢迎,更流行,更受关注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理应重点介绍。即使在介绍历史或起源时,全局影响较另一地区(如英美)小,亦应获“次重点”之位,并加以简单介绍。当然,这应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安排。

By:Sakuradate (留言) 2010年8月3日 (二) 12:09 (UTC)

我很难认同你的观点。维基百科开宗明义的宗旨是建立一个全人类的知识概要,而不是建立一个中国人的知识概要。如果因为是中文版就要特别关照中文圈的内容和观点,并不是一种中立的行为。或许一些观点在中文圈很流行,但是把它置于全人类的视角,或许可能就是少数观点。--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3日 (二) 12:49 (UTC)


  • 并非是“中国人”(或台湾人,香港人,以华语做为母语人士)的视角,而是在全人类视角看来(包括可理解中文的欧美人,日本人,韩国人,非洲人,爱斯基摩人等),华语圈的事物亦理应是中文条目中较受欢迎的内容--因为我想即使是非以华语做为母语人士,在特别前来检视中文内容时,亦不能不说是有对以中港台为中心的华语圈文化、社会、政治、科技、经济等进行了解的倾向。
    By:Sakuradate (留言) 2010年8月3日 (二) 15:24 (UTC)

在中文维基百科使用中文的人写的条目很容易写出与自己相关的内容和自己熟悉的观点。而在其他语言维基百科内也有类似的现象。究竟是不是应该趋同,这个不好说……--zy26 was here. 2010年8月4日 (三) 00:32 (UTC)

我觉得所谓的适当就是使本地内容和国际化的内容有一个好的平衡。只有欧美显然不行,只有华语圈的内容看似更满足于用户需求但并不符合维基的初衷。因此一半一半的分配比较恰当。如果是一些确实主要是在非华语圈的事物或者华语圈内不具代表性,可以三分之一说华语圈,三分之一说最具代表性的,三分之一说其他地区的普遍情况。当然,这个比例是需要作者自己拿捏的,也取决于作者自身了解的范围和程度--教父 (留言) 2010年8月4日 (三) 04:42 (UTC)

如此的话,将NPOV置于何境地?--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5日 (四) 02:49 (UTC)
这并非将"WP:NPOV"置于某种令人不悦之境地,而恰恰是遵循中立观点的表述方式。因为根据Wikipedia:中立的观点#不合理的比重所述:

根据吉米·威尔士在2003年9月于英语维基百科的邮件列表里给出的解释:

如果是多数观点,那么提及普遍接受的参考文字便可很容易地证实它;
如果是重要少数观点,那么很容易找到一批知名的拥护者;
如果是极少数(或极有限)观点,那么它并不属于维基百科,无论它是否真实,无论你是否能够证明它,除非它出现在一些补充条目中。

请记住,我们是根据观点在可靠来源中的流行程度来确定合理比重的,而不是靠支持它的维基百科编者来确定的。

这内容比重的决定(包括极端时“存在与否”的决定)中,流行程度乃属重要因素,并非仅根据概念影响力(无论是学术上被确认的“影响力”,或是支持它的维基百科编者所认定的“影响力”)。此时更应立足于大众立场评估流行程度。在中文维基百科条目中,阿拉伯语,泰米尔语圈的事物可能是缺乏流行性的,但华语圈的事物恐怕很难有机会缺乏流行性。反之,西亚、北非事物又是在阿拉伯语维基百科中因具有流行性而应获适当介绍的内容。 By: Sakuradate 圏外 2010年8月5日 (四) 03:22 (UTC)

这里的流行度是从全人类的角度来看的吧?我觉得你的看法有问题--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5日 (四) 07:04 (UTC)
根据上述说法,流行程度确定于“可靠来源”。这难于以特定人群界定(全人类或某一人群范围)。我认为中文维基百科自然会产生更多中文来源(无论是否有被直接选用并列于条目当中),而中文来源自然也体现中文使用圈的常见事物受一定程度关注(并非说,华语圈事物一定是一等受关注的,但在中文版中,往往受到一定程度关注,这种程度会高过其在其他语言版本的情况,而往往使其至少拥有次要位置而获得一些介绍,而不至于到“极少数”或“完全不”流行--很难想像存在一种东西,使全体华语用户都对欧美、日韩、非洲等部分感兴趣,而惟独对有关身边的描述视而不见,除非这种东西完全不存在于华语圈,如:富士山,便显然无须介绍“在中国(香港/台湾)的富士山……”)。

By: Sakuradate 圏外 2010年8月5日 (四) 11:15 (UTC)

可靠来源从未限定过必须中文,而是任何语言都可以,只要“可靠”,因此不会有你的这种顾虑。因此流行程度也是全球性的,因为可靠来源是全球性的。政党没有必要列出中文圈各地区的政党,因为他对该概念本身没有什么重要影响和极其特殊的性质,同样,其他条目也是应该这样处理,例如物理学史没有必要开几段专门讲述中文圈的物理学发展史,大爆炸完全没必要阐述中国科学家的一些观点(至少目前中国科学家在此理论上没有什么引起国际科学界关注的创见),这都是同一个道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6日 (五) 03:07 (UTC)
我想这便需要根据存在的来源,以“人之常情”来推定其流行性状态了。“大爆炸”是讲地球的起源,这并不存在于今日,也不存在于中文产生后的任何历史阶段,自然可能与中文圈没有关系,即使是“中国科学家”有重要影响,也仅应记述学术方面的内容(而非“中国的大爆炸……,在中国,大爆炸……”之类一大篇)。而“政党”,“股份有限公司”,“PHS”等则不同,因今时今日有相应事物存在于华语圈地区,且并非完全无人问津,对于中文版访问者/编辑者而言,这才是身边了解/想要了解的事物,所以固然会有关注度和流行性,且这种关注度和流行性往往会相当高。阅读者根据身边的事实,可以更易理解整个条目概念,缺乏了这些描述,访问者也许会更难于理解条目的概念。By:Sakuradate 圏外 2010年8月6日 (五) 07:22 (UTC)
我只懂中文,不懂外文。我所有资料全从中文书中文网上得到,自然无法避免地域中心,自然而然这就是中文资料的比重。地域中心是无法避免的,必然存在的。--218.174.200.209 (留言) 2010年8月6日 (五) 06:31 (UTC)
赞成修改方针内容。我觉得华语圈事物介绍比重过于详细是不理想的,但在中文维基会有这种现象是“可理解的”,作为持续修改的百科,我觉得是可接受这样情况的存在,但不应视为理所当然,应该还是要朝更不具地域中心的方向来精进。ffaarr (talk) 2010年8月6日 (五) 14:34 (UTC)
这条方针无条件“中国中心或华语圈中心”的表述方式确有不妥。有关条目对华语圈的简述,是借着其关注者所带来之“流行性”而产生足以获得篇幅的“比重”而来。对于非以华语圈为主的条目,该等篇幅得人性化安排,不宜过长,但亦不宜完全删除或禁止介绍。
  如日文条目中国信托银行,众所周知中国信托银行是一间台湾的银行,此条目亦合理的以主要篇幅介绍该银行在台湾的情况和历史,而最后仅将其在日本的一间分行用较小比重一笔带过,至于其它国家情况则未有提及。此条目既不宜将所有国家情况全部列出(因条目本身短小),又不宜对日本情况只字不提(因为即使只在东京有一间分行,也是一定程度受主要读者即日本居民关注的),也不宜对日本情况大谈特谈(因该银行的产生、主要发展和活动等皆在台湾)。By:Sakuradate 圏外 2010年8月6日 (五) 18:09 (UTC)
本讨论主题开头的那句方针里的话,查修订历史并未经过社群讨论,那么现在是否应该暂时删掉?--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10日 (二) 12:53 (UTC)
显然该删,而且我很好奇是什么人基于什么目的加入这个明显不会令所有人接受的条款的?--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8月11日 (三) 02:57 (UTC)
(-)反对宜向事主查询当时之情况及原因(因方针本不应被许可随意修改)或经社群讨论。 (!)意见现已查实为不肖人士胡乱写上(18AUG2010)
  这方针在其他数个语言版本中未发现类似内容,其表述确非十分妥当,因中文维基中对华语圈的侧重应是借着华语圈事物的较高流行性和关注度,以及欧美圈等事物流行性和关注度的欠乏,自然产生而来,而非无条件的“必以华语圈为中心”。所以,我认为应该适当修改其表达方式 由于为非法写上,即使修改,亦应重新写过(18AUG2010)。另,完全针对(direct against)上面一句:我想很难有某个条款能达到“令所有人接受(satisfy)”。
  编辑者应以尊重以普通人为主的多数用户之关注及可靠来源的流行性为出发点,而非以专业人士、学者、研究者、狂热爱好者、wikimania等之立场,或地区立场、群体立场、个人立场,来考量地区性叙述(亦包括任何其他分类性叙述)的比重,尤其在完全移除符合维基格式之内容时,要极其谨慎,避免破坏“各个观点得到充分、正确和正面地表达”。应留意,人们往往对现存的、身边的、敏感的、同自身有关的、感兴趣的事物,较之过往的、异地的、无聊的、同自身无关的、无兴趣的事物,有更多的关注。
  此外,维基百科“是按语言来区分而不是国家或地域”,中文维基百科自然会有更多的中文来源。Wikipedia:避免地域中心所述的主要出发点和意图,乃是“中立观点”和不让读者“迷惑或困扰”,主要是规范了名词和叙述方式,而并非欲令“各种语言版本在内容上趋于一致”。各语言内容一致的也许是理想的百科全书(An Ideal Encyclopedia),却不是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有大致看过一些非洲等极少数语言维基的条目,那个语言使用区的特色文化等介绍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甚至占整个语言版本的大部分内容),此时因其“在全世界人的观念下,不够重要”为由全部删除,再从英文德文法文版抄一些使用者毫无兴趣的内容,我想是相当可怕的事情,更严重些来讲,将使维基百科成为文化侵略的工具,加速少数文化的消亡。By:Sakuradate 公众Δ 2010年8月11日 (三) 09:21 (UTC)
我很奇怪:您为什么主张要咨询“事主”?方针不同于一般的页面,它里面的每项内容都应该获得大多数维基人的认可,否则就应重新讨论。如果有人故意在方针中加入一段完全与方针无关的文字,您是否认为也需要咨询事主?另外,我担心的地域中心实际是这种:像大陆教科书一样,非得在西方发展出来的某种科学理论上加上一段中国古代靠经验主义发现的类似现象或纯粹的无关而只是表象类似的事物,然后说“我们在几千年前也发现了这个定理,领先西方多少多少年”。这明显是为了证明“古代先进论”而弄出来的牵强附会,以满足一些年轻人脆弱的自尊心。这种东西实际提到一句即可,因为类似的现象在全世界许多文明中都出现过,在西方科学体系建立起来之前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经验科学,中国没什么特别突出的。--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8月14日 (六) 12:54 (UTC)
针对上段文字的答辩如下:咨询事主原因,仅是因为方针不可随意修改,故事主能够修改显然应有依据,故应查实该依据,以免遗漏重要资讯。阁下所述之“大陆教科书式”地域中心内容,确严重违背中立观点,其依据亦往往站不住脚,我非常赞同该等内容不应存在于维基百科。我只是主张对于现代的具地域别内容的条目,叙述时应考虑华语圈事物在中文维基较其在其他语言维基更具流行性(假设一个马来语条目在地域别段落叙述了马来西亚,印尼,北美,欧洲,日本内容,在中文维基也许更应叙述中港台,北美,欧洲,日本内容--亦假设该地域别内容各地地位本身完全平等)。并非“这里是中文维基,所以一定要说中国,香港,台湾等是多么重要,领先了世界多少年,中华文化是多么先进”等(从阁下提到的神舟号飞船等条目中可见,维基人能够较好的把握中立原则,该等条目并无中共媒体式充斥赞美之辞)。Sakuradate 公众Δ 2010年8月14日 (六) 17:56 (UTC)

英文维基也承认系统偏见的存在(en:WP:NPOVFAQ#Anglo-American_focus),这的确是由于主要编写者使用的语言和所在地区带来的局限性。我觉得我们对因地域中心造成的系统偏见应抱容忍而不鼓励,但绝不是禁止的态度。容忍意味着系统偏见可以存在,不鼓励意味着我们并不认为系统偏见的存在是符合NPOV的,只是由于编者的局限性而必然存在。同时,我们还应鼓励增加描述其他非中文地区的内容来平衡条目的系统偏见——而不是通过移除现有内容来实现——对某一地区过多的描述则可分离成独立的条目。--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8月12日 (四) 02:26 (UTC)

维基百科一大堆模板与东西总是以英文命名,系统就是用英文了啦,维基百科本身的结构就是英文,当然会有偏见与地域中心!!--140.130.12.80 (留言) 2010年8月12日 (四) 04:23 (UTC)
(!)意见同意菲菇的意见,适度地域偏重是自然产生的,在可容忍范围内而不鼓励的(故上述方针之表达方式应适当修改)。这些内容往往并无地域中心问题(如滥用“我国”“外国”等地域中心辞汇)及符合维基百科格式,以中立的观点或避免地域中心为由,以过高的要求,移除这些现有内容,则有破坏维基百科丰富内容之忧。应当注意,维基百科不但是中立的,同时也是自由的,海纳百川的,还应当是对用户友好的。至于适量加入其他地区内容来平衡条目,也可以更充分、正确的表达条目内容,惟不宜过于冗长。Sakuradate 公众Δ 2010年8月12日 (四) 20:58 (UTC)
您的意思是在小孔成像中花大量文字讲述墨子对这种现象的记载,而将所有光学解释都删除,只在最后提到一句:“西方在XX年也发现了类似原理,落后我国数千年”,以免“来自其他地区的内容”“过于冗长”?哦,我的天,我想您是在设想一种基于古代知识的古代维基百科。要知道:许多许多东西,在中国没有先例,而是在短短几百年内在西方出现的。如果要实现这种“不使其他地区的内容过于冗长”的目的,我建议同时恢复八股文开科取士。又或:对现代事物,集中描写跟中国有关的,比如宇宙飞船就全写神舟号,哪怕它的大多数据都没公布(而同时苏联的许多飞船的技术数字在网上都能查到了);也不顾神舟号实际是建立在联盟号的技术基础上的事实?这可真是强人所难了,而且有点向韩国起源说靠拢的意思。--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8月14日 (六) 13:03 (UTC)
针对上段文字的答辩如下:小孔成像乃属光学现象,与大爆炸类似,该等条目仅是自然相关,记述的内容应属其现象,几乎不涉及“地域别”与“语言别”之话题。至于太空飞行器,此中文条目现在十分简略,仅有概念,功能,结构介绍,而当该条目被读者不断扩充,有必要建立对著名装置进行简要列举段落之时,我认为华语圈中国大陆神舟号飞船会受大量关注,应与联盟号发现号等一并,在中文维基百科条目中有足够地位占据一席之地,惟不宜夸张、冗长或非中立叙述,至于该等飞行器之具体内容,得于专项条目撰写。
而对于政党股份有限公司PHS等条目则不同,该等条目具较强“地域别”性格,应择具流行性、受关注的地域别内容,根据需要分配适当篇幅进行列举介绍。此时,只介绍欧美政党,“Co.Ltd.”,日本WILLCOM,却删光中港台政党,中港台公司制度,大众电信和中国小灵通,显然是很荒谬的。Sakuradate 公众Δ 2010年8月14日 (六) 17:56 (UTC)
依我的观察,中文维基在避免地域中心方面并不比其他语种维基差,至少在历史类条目中要盖过英德不少。他们好多观点就只有欧洲部分。--玖巧仔留言 2010年8月13日 (五) 00:09 (UTC)
“不比别人差”不是“拒绝做得更好”的理由。顺便一提:大块头维基里地域中心问题最严重的,是日语维基百科。--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8月14日 (六) 12:39 (UTC)
将此理解为“差”“好”乃是偷换地域中心概念。请留意Wikipedia:避免地域中心是基于中立观点对用语与立场之要求,比重衡量与存废决定主要取决于流行性和关注度,而这也是基于中立观点。我不认为适宜用户使用习惯,符合流行性与关注度等优势要素可以完全无视。以日文维基最为突出的对本地区事物使用过高比例记述是自然产生,虽有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但绝不是一个“严重”到需要以牺牲用户使用习惯,不顾流行性关注度等做为代价来进行毁灭性纠正的原则性问题。维基百科是自由的百科全书,而不是用来重置人类思维方式的工具,编辑者应更人性化的,将自己从自身立场抽离,以珍惜和爱护之心去丰富它。Sakuradate 公众Δ 2010年8月14日 (六) 17:56 (UTC)
你的这番话,明显应该对我上面那个人说;把地域中心程度分等成“优良中差”是他提出的意见,我只是针对此在逻辑上提出反驳而已。就仅仅回复你的前两项:既然你也承认某些内容不该存在于维基百科,那为何还要坚持保存这样一个挡箭牌?现在我就拿这个挡箭牌来坚持我编辑的类似版本不可更改,您准备如何应付?另外,看您的意思,您是主张“中外俱有,兼容并蓄”,但这岂非本身就与这个明显是主张“中国至上”的文字冲突吗?解决“政党条目中只有欧美内容”的问题难道需要这样一个“请尽量描写中国政党”的方针?一个“尽量使各地观点同时存在”的方针已经足够了,再专门加入“中国”字眼(我是真不明白怎么连这点都有分歧的地方。人家明说了是“中国”,有人非把它曲解为“中文”,已证明“它不是地域中心”,而是参考来源的“语言倾向问题”)有何必要?同时这岂非正是与你上面说的:“某些条目充满中国内容,是因为编写者接触到的材料如何如何”冲突吗?同样的道理,我拿来就可以为“某些条目充满欧美内容”进行辩护,而且还可以完美解释成:“我不是欧美中心,只是参考来源的语言以英语为主”。您的论点可谓自相冲突。另外,对于方针的理解,证明您明显是新手。“事主能够修改显然应有依据,故应查实该依据,以免遗漏重要资讯”其实不是这样的,去翻翻互助客栈的档案,看看以前为了某些管理员擅自在方针里加入对自己观点有利的话而吵过多少次架吧!维基其实也不是幻想中那种网络伊甸园,至少互助客栈这一块,不是。关于您的其他意见,我完全赞同;我的问题就是:您的这些意见,完全可以在不保留这个充满偏见与歧义的方针的条件下加以实现。您为何不自己设想一个更明确的方针来取代这段令人质疑的话,并拿到这里讨论呢?或许我和书生都支持您设想出的新版本呢?而且这样岂不是比这个来路不明的东西好?这才是满足了“能够修改显然应有依据”的条件。--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8月15日 (日) 02:11 (UTC)
①正如阁下所述这个方针的语言欠妥(偏见与歧异),所以我才希望对方针进行修改。并担心如若这等方针直接删除,会成为删除主义者大肆删除地域别介绍段落的理由。
②无论历史上吵架与否,对于每一个案,仍应公正而不鲁莽的对待。
③您可能有些误解我的意思,我认为中文维基中重视华语圈的倾向乃是因用户对中文的通晓导致对偏重中港台资讯的中文来源的重视使得其自然更流行与受关注而自然产生,绝不是要求“因为是中文维基百科,一定要以华语圈事物为中心”。
④我无条件(unconditionally),绝对(absolutely),永远(forever)是“新手”,自己也如此认为。所以,当登入维基媒体的任何计划时,我一直站在“新手”的立场,“把自己想像的一窍不通”。其实在维基以外的网络世界,我也喜欢这个立场(互助客栈亦应有“把自己想像的一窍不通”的立场,所以我连诸如“NPOV”等方针缩写都坚持不用,而使用“Wikipedia:中立的观点”“Wikipedia:Neutral point of view”“Wikipedia:中立的な観点”这类文字,尽管会耗费更多磁盘空间,加重网络负载)。
⑤我会考虑设计一个更明确的方针来取代这段令人质疑的话,惟我是新手,以新手身份提出,会被老手当回事吗?
⑥您喝口水,慢慢讲。新手,IP用户,匿名用户,无经验者61.206.112.126 (留言) 2010年8月15日 (日) 06:40 (UTC)

(!)意见补充,模板Template:Globalize的内容

此条目仅具有一部分地区的观点或资讯,无法完整表达普世通用的观点,请协助补充以避免偏颇。 欢迎改善本文,或讨论本文任何问题。

亦是意图希望透过补充而不是删除改善地域化的内容。就算真的遇到通篇地域中心内容,亦希望编辑者将此模板加上,而非删光那些叙述,紧记地域内容亦往往是有价值的。61.206.112.126 (留言) 2010年8月15日 (日) 07:55 (UTC)

呵呵,这种感情牌不该在维基上来打。维基虽然号称自由,但在涉及准确性,版权保护,生者传记问题方面,并不是个高容忍度的媒体。“把自己想像的一窍不通”这不是个合理的立场,否则,我们也就不必来编辑一份百科全书了,在用户界面更友好的blog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不是更好?维基不是鼓励“爱护新手”,而是鼓励新手尽快变成老手。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翻翻我6年前的第一个对话页,看看我的新手阶段,也是充满各种和老手的冲突,那里也有些人是说话很不客气的。所以新手并不是个要求同情的理由。另外,请不必展示您的日本IP,我们这些有时担心被请去喝茶的大陆公民承受不起。或许暴露IP是某些人士的自由需要,但并不符合我的需要。其他方面,没有什么意见,算是你我已经达成一致了吧!请设法去写一份更好的版本吧。--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8月15日 (日) 08:31 (UTC)
不同于地域比重安排等“酌情”情况,中立、版权、传记等原则性问题确是不能高度容忍,也很容易理解是没办法亦无能力去容忍的。我还是有兴趣向事主了解一下该方针的来历。另外我想偏题太远的讨论到对话页较好。208.53.138.21 (留言) 2010年8月15日 (日) 09:51 (UTC)
这一点我也赞同,所以我才说“我很好奇是什么人基于什么目的加入这个明显不会令所有人接受的条款的”。不过书生干什么去了?我想还是他出面比较好。--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8月15日 (日) 10:05 (UTC)
又有道样岸然的家伙在假借避免地域中心的方针来实施他的阴谋论,例如中国古代历史就中国古代历史,明明就与西方很少交流,竟然写一堆中国古代与西方交流的事情,本末倒置了啦,中国的不讲,讲那个细枝末节的干啥!很多东西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然中国的会写一堆阿,搞不懂有人为什么一直找避免地域中心的理由一直要删掉中国的东西,这种去中国化的行为,不耻!就算整个篇幅有出现地域中心的问题也不应该是想着删掉中国的内容,而是加入其他观点去改善让比较平衡一点。还有人住欧美住久了就一直强硬加入一大堆西方观点西方的东西,其实你也是地域中心阿,一直都写西方观点,把非西方的放在哪去了?这是西方文化的入侵。避免地域中心这个方针本来就有极大争议性,定义模糊,标准何在,何以判定谁是谁非,没有客观标准,我要求从正式方针撤下,当作参考方针就好。--140.130.12.66 (留言) 2010年8月16日 (一) 05:16 (UTC)
你是在自我展示什么叫阴谋论呢,还是在内涵呢?如果是前者,那么百度蝗汉类贴吧可能比维基百科更适合你,你可以去那里和大批同好者一起鼓吹“西方文化入侵”嘛。不过首先就请你先不要再用西方发明的电脑了,再见。--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8月16日 (一) 10:35 (UTC)
我觉得把这句话删去,要比换一种方式阐释更好一些。--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17日 (二) 02:22 (UTC)

已成定论

一切讨论都不需要了,直接删吧。原来这段话是包括真身在内的已被永久封禁的User:十字军大屠杀的马甲User:Sikes写的。此公是著名的反西方-反基督教主义破坏者(看用户名就知道了),当年和另一个正好相反的基督教至上主义破坏者两人进行“决斗”,对维基造成严重破坏。他同时还加入了这段文字:“鉴于目前地球人类并未接触到地球以外的星球的人类,因此,一定条件下的地球中心而非宇宙中心也是适当的,比如不加定语的世界可以用来指宇宙也可以用来指地球,全球的“球”指地球而非其它星球”。但由于恶作剧的目的太明显,已经被删除了。

可以直接以破坏的理由将其删除了。这人明显是为了宣扬自己的主张而跑去方针里胡搞的。--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8月17日 (二) 03:20 (UTC)

呵呵,我倒觉得此君的这句话讲得很有道理。--inhorw (留言) 2010年8月17日 (二) 04:32 (UTC)

参考这里:Wikipedia:当前的破坏/十字军大屠杀。当时好玩的情景我还记得,正好有一个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处处和他对着干(可能也是某人的马甲),弄得成天不消停。另外此人的马甲现在可能还存在。--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8月17日 (二) 03:26 (UTC)

既然证实了这句方针是不肖人士胡乱写上去的,我支持移除它,即使是修改,亦应重新写过。至于与此有关之事项处理等宜另行具体商议。(怪不得这句方针有些不协调,我引用时还觉得纳闷,但想既然是正式方针的条文,便应该没有问题…)Sakuradate 公众Δ 2010年8月17日 (二) 18:28 (UTC)
谢谢Douglasfrankfort提醒,我也觉得纳闷呢。现在已经被其他人删掉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20日 (五) 06:45 (UTC)

另类情况:中华大一统中心

维基似乎有些支持“繁简统一”的人存在,常常刻意把简体条目名称移动到繁体,造成繁简、地区词转换皆无法正常运作。例如维琪法国的修订页就可以发现这个倾向。关于这方面是不是也应该要有个合理规范,避免这些人藉维基宣扬其意识形态?--Gonbom (留言) 2010年11月4日 (四) 07:43 (UTC)

返回到项目页面“避免地域中心/存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