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留
汐留(日语:汐留/しおどめ Shiodome */?)是位于日本东京都港区的街区,范围大致为银座以南、筑地以西、新桥以东、滨松町以北一带,东南侧隔着滨离宫恩赐庭园与隅田川、东京湾相邻。行政区划上曾设有隶属于港区的汐留町,现今则分属港区的东新桥一丁目、二丁目,以及海岸一丁目的一部分。
汐留是日本铁路事业的发祥地,过去整个区域长期做为日本国铁(今 JR)货运站使用,即汐留货运站,曾是东京的铁路货运枢纽。1986年汐留货运站废止后,自1990年代中期起在此进行大规模的都市再开发计划,打造多功能复合都市地带“SIO-SITE”(シオサイト),被称为“都心部最后的超大型再开发计划”,至今已大致成型。现在与六本木新城、台场等地成为东京新兴观光景点。
历史
“汐留”这个地名最早起源于江户时代初期:今天的汐留地区,在当时原本还只是流入江户湾(今 东京湾)的内海—“日比谷内江”的一部分。德川家康入主江户(今 东京),成立德川幕府后第三年(1606年),首次以“天下普请”的方式,向全国募集人力、物力与财力投入江户城的建设,将日比谷内江填平即为其中一个建设项目。与此同时,替代用的新水道—与当时海岸线大致平行的外濠挖掘完成,并另行挖掘水道,自江户湾引水进入外濠,还在引水道出海口附近沿岸兴筑土堤。由于海水总是随着潮汐拍击堤岸,“汐留”由此得名;连接外濠与江户湾的引水道也被称为“汐留川”(现已填平成为首都圈高速道路用地)。原本属于日比谷内江一部分的地带被填平后,结合原有土地,之后长年成为出身自龙野藩、仙台藩与会津藩等藩地的诸侯(大名),位于江户的宅邸(屋敷)所在地;以水道与宅邸群相隔,当时称为“滨御殿”的滨离宫恩赐庭园也随后落成。
德川幕府瓦解,进入明治时代后,1870年,诸侯的宅邸用地被明治政府接收,旋即规划为铁道用地,并进行用地整理以兴建车站。1872年10月14日,日本第一条铁路——新桥(在当时为包含汐留在内的泛称)至横滨(车站约位于现在的樱木町站)间约29公里的路段正式通车,成为明治维新的重要成就之一。由美国建筑师设计,建筑正面大致呈扁平“凹”字型的砖造洋楼——新桥停车场(在当时的西化风潮下,有时亦写作“新橋ステーション”;ステーション为衍生自英文“Station”的日文外来语)也在当天启用。因为是离中心街区最近的车站,而且北侧不远处即为改建过后,成为新商业中心和日本第一座西式街道的“银座砖瓦街”南端,因此成为当时东京对外交通的主要门户,并留下“汽笛一声过新桥”(汽笛一声新橋を…)的歌谣名句。
随着铁路路线向北延伸与高架化,以及位于丸之内的东京站落成,1914年当时已经称为新桥站的新桥停车场改名为汐留站,并改为专营货运的车站,不再办理客运(与此同时,离汐留站不远处,位于高架化铁路新线上的“乌森站”则改名新桥站至今)。原本的新桥停车场建筑依旧保留,但该建筑后来在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中完全损毁。战后,初期拜铁路货运发达之赐,汐留货物站成为东京最大的物流集散地,货运量于1960年代达到高峰。自日本各地经由铁路运达的货物皆在此分装;此外还有通往筑地市场的侧线。只是到了后来,铁路货运终究还是不敌公路货运的竞争。1986年,随着国铁即将于次年分割民营化为JR,汐留货物站正式废止,货运的机能移转至位于品川区八潮的东京货物总站(東京貨物ターミナル駅)。
1992年,在东京都埋藏文化财中心(東京都埋蔵文化財センター)主导下,货物站旧址范围内的大规模历史遗迹调查开始进行,不但挖掘出许多江户时代与明治时代遗留下来的各式器物,还发现了新桥停车场与江户时代宅邸的残余基础结构,以及部分公共设施的旧迹。与此同时,“汐留地区土地区划整理事业与再开发地区计划”经议决成为城市规划项目之一,再开发地区总面积达30.9公顷。之后国铁清算事业团渐次拍卖该区土地,土地区划整理事业也随之展开,经由拍卖取得土地所有权或地上权的新业主们并组成协会,进行街区规划工作。
再开发地区的实际建设工作从1999年开始进行,到了2002年10月,由日本最大广告公司电通投资兴建的总部大楼落成,成为首栋完工启用的大楼;11月,都营地下铁大江户线与百合鸥号(ゆりかもめ)汐留站通车,可转乘前往新宿、六本木、台场等地;此时并决定以“SIO-SITE”作为再开发地区的昵称,多间企业与机构如日本电视台、Panasonic电工(进驻当时仍以松下电工为名)、资生堂、共同通讯社…等,以及国际级大饭店纷纷进驻。次年,大致依昔日格局与外观重新修建的旧新桥停车场原地重现,多栋大楼也陆续完工启用,形成巨大的高层建筑群,但也因此招致部分人士批评:建筑群阻挡了自东京湾吹向陆地的海风,造成热岛效应。
2011年(平成23年)12月22日,东京都提案将此地划入属国家级国际战略总合特区之一的亚洲总部特区。
沿革
- 江户时代以前,汐留是江户内海(东京湾)岸边湿地。
- 庆长8年(1603年)以后,德川家康发令天下普请,完成汐留埋立地。
- 享保9年(1724年),成立汐留三角屋敷。
- 明治元年(1868年),东京府成立,归属东京府,改为东京府汐留三角屋敷。
- 明治2年(1869年),汐留三角屋敷与周边的芝口新町等合并成立汐留町。
- 明治5年(1872年),日本最早的铁道起点新桥站(后来汐留货物站)开业。汐留町编入周边武家地,铁道用地,成立新的汐留町一丁目,二丁目。
- 明治11年(1878年),芝区成立,汐留町归属芝区,为东京府芝区汐留町。
- 明治22年(1889年),东京市成立,东京市芝区汐留町。
- 大正3年(1914年),东京站开设,新桥站废止客运业务,新的汐留货物站开业。同时乌森站改称新桥站。
- 大正12年(1923年)9月1日,关东大地震,汐留站消失,新桥地区化为焦土。
- 昭和7年(1932年)12月1日,关东大震灾后进行重建,汐留町与周边地区成立新的芝区汐留。
- 昭和22年(1947年),芝区与赤坂区、麻布区合并成立港区。町名冠上“芝”,称东京都港区芝汐留。
- 昭和40年(1965年)7月1日,实施住居表示,芝汐留与芝新桥一 - 六丁目的第一京滨(国道15号)东侧地区编入东新桥一 - 二丁目。汐留从港区的官方地名中消失。
- 昭和61年(1986年)11月1日,国铁汐留货物站废止。
- 平成7年(1995年),汐留货物站旧址进行再开发,挖掘出江户时代仙台藩上屋敷迹等遗迹。
- 平成14年(2002年),再开发地区的区划整理结束,称为汐留SIO-SITE。都营地下铁大江户线、百合鸥号汐留站开业。
- 平成15年(2003年),电通总部大厦、日本电视台大厦、汐留城市中心等主要大楼竣工。“乌龟汐留”开幕。
- 平成16年(2004年),汐留住友大楼竣工,Hotel Villa Fontaine Shiodome开幕。
- 平成17年(2005年),东京汐留大厦竣工,东京康莱德酒店开幕。
- 平成18年(2006年),汐留芝离宫大楼竣工。
- 平成19年(2007年),汐留大厦竣工。
- 平成20年(2008年),汐留大厦1、2楼商业区的“HAMASITE Gurume”开幕。
主要建筑与设施
(以下编号对照上图排列)
①汐留城市中心 ②日本电视台总部大楼 ③汐留之塔大楼 ④电通总部大厦 ⑤汐留媒体塔
⑥凸版资讯(TOPPAN FORMS)总部大楼 ⑦东京汐留大楼 ⑧汐留住友大楼 ⑨东京Twin Parks(分开出售型高层住宅)Acty汐留及La tour汐留
汐留SIO-SITE共分为五个主要街区,各街区的建筑型态多为较具规模的综合商业大楼,只有南侧的“3区”与“4区”的一部分为高层住宅大楼,以及西侧的“5区”为意大利式街景造街区。以下仅列出部分街区的主要建筑与设施:
1区
- A街区:
- B街区:
- C街区:
2区
- D北1街区:
- 东京汐留大楼
- 软件银行本社
- SOFTBANK BB本社
- Softbank Telecom本社
- SOFTBANK MOBILE本社
- WILLCOM本社
- 东京港丽酒店(CONRAD TOKYO)
- Pedi汐留(ペディ汐留)
- 东京汐留大楼
- D北2街区:
- D北3街区:
- 日本通运本社大厦
- E街区:
3区
- D南街区:
- 东京Twin Parks
- 左栋+右栋
- 东京Twin Parks
- H街区:
- 汐留H街区超高层大楼
- Acty汐留
- La Tour Shiodome(ラ・トゥール汐留)
- Maruetsu Petit(24小时超市)
- 汐留H街区超高层大楼
- 意大利公园:
- 意大利公园(港区立公园)
4区
- I-2街区(港区海岸1丁目):
5区
- 西街区:
- 意大利街(イタリア街;Citta' Italia)
交通
道路交通
- 巴士(搭至新桥站下车,步行前往)
- 东京都交通局都营巴士
- 道路
- 第一京滨(国道15号)
- 昭和通、海岸通(东京都道316号日本桥芝浦大森线)
- 城市规划道路补助313号线(银座ー滨松町线)2010年4月ー2012年1月 拓宽、新干线拥壁建设工程
- 新大桥通(东京都道、千叶县道50号东京市川线)
- 高速道路
- 首都圈高速道路(1号)都心环状线(汐留出口)
- 东京高速道路会社线(新桥出口)
铁路车站
- 大江户线汐留站与浅草线新桥站间,有地下通道连接,步行时间约需3~5分钟。
参考资料
- 成美堂出版编辑部,《東京・首都圏未来地図》,成美堂出版,2004年
- 《ぴあmap—首都圏版(2005 - 2006)》,ぴあ株式会社,2005年
外部链接
- 汐留SIO-SITE官方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日语)
- Comune汐留[永久失效链接](“意大利街”营建单位)(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