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夏
诸夏,是指中原诸侯国[1],和最初周朝同姓、姻亲与受功的诸侯[2][3],后来广义成为中原诸侯国的代称,频繁出现在春秋战国的典籍中。
历史
周人自称为“有夏”或“时夏”,在春秋战国时代,周朝诸候自称为“诸夏”或“华夏”。在周之前,在春秋战国文献中,相传另有一支称为夏的氏族人群,建立夏朝,后为商人所灭。公羊家认为,孔子作《春秋》,为新王,重新调整三统[4][5][6]。在《公羊传》中,以鲁为中国,鲁之外的其他诸侯国为诸夏,诸夏之外为夷狄[7][8]。毛诗也有类似见解[9]。
在春秋时代,魏国被认为夏朝的故地,因此在战国时代,魏国国君自称夏王[10]。1987年在宝鸡太公庙发现秦国铜器,约秦景公时代所做,其中秦公钟与秦公簋中,有“虩事蛮方”和“虩事蛮夏”铭文,专家译为“以恐惧治理蛮(方)夏”。“蛮夏”一词就是秦国周围的属邦。
《云梦睡虎地秦简》中,称秦国属邦为夏,离开属国,称为去夏[11]。臣邦人与秦国女子结婚,所生子女,称为夏子[12]。张政烺认为,秦国认为自己为中国,其周围臣属小邦则称为诸夏[13]。
《左传》以夏为中原诸邦[14]。古文经学家说法亦近似[15]。中国在汉朝之后,大体上采用古文经学家的说法[16]。
中国学者许倬云在2009年提出假说,意指曾生活在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的古代族群,又名华夏部族,为日后汉民族之主体。许倬云认为,“夏”的字形是“长面的人形,有双手环握,双足交叠。”[17],为夏族部落人的自称,不是夏的“他者”则是“夷”,字形像是背负大弓的人形。夏人最早是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居民,主体与来自川西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羌人部落有密切联系,后来才迁移到黄河中下游的所谓中原地区。[原创研究?]
参见
参考文献
- ^ Matti Puranen. Warring States and Harmonized Nations: Tianxia Theory as a World Political Argument(頁51) (PDF). University of Jyväskylä. 2020年7月17日 [2020年1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年12月14日).
- ^ 《国语郑语》史伯对曰:“王室将卑,戎狄必昌,不可逼也。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东有齐、鲁、曹、宋、滕、薛、邹、莒;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蛮、荆、戎、狄之人也。非亲则顽,不可入也。其济、洛、河、颍之间乎!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是皆有骄侈怠慢之心,而加之以贪冒。君若以周难之故,寄孥与贿焉,不敢不许。周乱而弊,是骄而贪,必将背君,君若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无不克矣。若克二邑,邬、弊、补、舟、衣、柔、历、华,君之土也。若前华后河,右洛左济,主芣、騩而食溱、洧,修典刑以守之,是可以少固。”
- ^ 《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韩地》周宣王弟友为周司徒,食采于宗周畿内,是为郑。郑桓公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何所可以逃死?”史伯曰:“四方之国,非王母弟甥舅则夷狄,不可入也,其济、洛、河、颍之间乎!子男之国,虢、郐为大,恃势与险,崈侈贪冒,君若寄帑与贿,周乱而敝,必将背君;君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亡不克矣。”
- ^ 《公羊解诂》:“孔子以春秋当新王,上黜杞,下新周而故宋,因天灾中兴之乐器,示周不复兴,故系宣谢于成周,使若国文,黜而新之,从为王者后者,记灾也。”
- ^ 《春秋繁露》:“故春秋应天,作新王之事,时正黑统,王鲁,尚黑,绌夏、亲周、故宋。”
- ^ 陈立《公羊义疏》卷49:“孔子曰:‘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著之实事。’故假鲁以立王法,所谓春秋之鲁也。以鲁当新王,故新周。新周者,新黜周等王者后也。新周则故宋,合宋、周、春秋为三统,故黜杞等之小国也。”
- ^ 《公羊传》〈成公15年〉:“《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公羊解诂》:“内其国者,假鲁以为京师也。诸夏,外土诸侯也,谓之夏者,大总之下土言之辞也。”
- ^ 《公羊传》〈成公15年〉:“王者欲一乎天下,曷为以外内之辞言之?言自近者始也。”《公羊解诂》:“明当先正京师,乃正诸夏,诸夏正,乃正夷狄,以渐治之。”
- ^ 《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中国,京师也。四方,诸夏也。”
- ^ 《战国策》〈秦策〉〈或为六国说秦王〉:“魏伐邯郸,因退为逢泽之遇,乘夏车,称夏王,朝为天子,天下皆从。”
- ^ 《云梦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臣邦人不安其主长而欲去夏者,勿许。何谓夏?欲去秦属是谓夏。”
- ^ 《云梦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何谓夏子?臣邦父,秦母是也。”
- ^ 张政烺《“十又二公”及其相关问题》:“秦与夏成为两个相对名词,推测这是秦襄公东进造成的局面。周余黎民也许已经皆成为秦人,但是周围无数小邦虽已臣属于秦而未能变成秦,就都称夏。他们受秦管治,奉行秦的法律,而秦夏之界限不泯。秦律大约通行于公元前三世纪,距春秋时期已二百余年,援引于此以供参考。可见秦国也存在内中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的问题。”
- ^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大皥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
- ^ 《说文解字》:“夏,中国之人。”
- ^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第十四: 援又为书与嚣将杨广,使晓劝于嚣,曰“...前披舆地图,见天下郡国百有六所,柰何欲以区区二邦以当诸夏百有四乎?春卿事季孟,外有君臣之义,内有朋友之道。...”
- ^ 许倬云. 我者與他者: 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 (頁30) (PDF).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9 [2020-12-14]. ISBN 978-962-996-415-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2-14).
- ^ 《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卷之一·鸿厖氏纪》壬戌元年,初炎帝神农氏三世孙帝明,生帝宜。既而南巡至五岭,接得婺仙女,生王。王圣智聪明,帝明奇之,欲使嗣位。王固让其兄,不敢奉命。帝明于是立帝宜为嗣,治北方,封王为泾阳王,治南方,号赤鬼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