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讨论:关注度/存档3

Haudai在话题“关注度目前被滥用”中的最新留言:13年前

对关注度的进一步讨论

首先,本人对使用关注度来审查某一条目是否有效持肯定态度,该方式保证了维基不是垃圾堆。但是,最近有一个大陆校园BBS条目被删除,让我觉得在特定的情况下,现在这个指导性条目所包括内容有点过于狭小,是否需要扩展“来源”的含义值得讨论。 介绍一下中国大陆的新闻评审制度。众所周知,在大陆很多东西官方不允许发表到公开信息或者新闻中,包括校园BBS一些内容,因此造成了一些校园BBS在公开的报纸新闻上并不多见,但是这个并不能否认其存在和影响力。单就这个条目来说,在google上搜索“浙大 飘渺水云间”或者“浙大 88”能得到大量内容,包括论坛上(非该BBS本身)和blog中,内容从生活/旅游/就业无所不包,但是在官方新闻媒体中,是找不到该信息的(有一些该BBS的活动介绍,但没有对该论坛的直接描述)。我们不能说,一个数万人参与的网络实体,仅仅因为政治原因,因为官方没有报道,就说他没有影响力,这个是不是在帮助官方压制言论自由?更重要的是,一个论坛,他本身有70000注册号和几千甚至上万的同时在线人数,已经不能不说没有影响力了。这点在通用关注度指引没有提到,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purefire (留言) 2010年1月15日 (五) 10:47 (UTC)

如果真的具备关注度,即便官方媒体压住不报道,不受官方控制的海外媒体也会加以报道。而且对于网站,我们有着尚未最终成型的Wikipedia:关注度 (网站)指引,如果您有兴趣,可以协助完善网站方面的关注度指引。--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1月15日 (五) 15:21 (UTC)
使用者众多的论坛不可谓不重要。对了,我发现若干较为重要的主题,如闽南语维基百科开心农场也曾被提报到关注度通报页面中,而这些都曾被主流媒体大肆报导,甚至引起一定争议(如开心农场会不会教坏小孩),看来中文维基百科果然也走上英语维基百科的错路--删除主义化了……。--RekishiEJ (留言) 2010年1月15日 (五) 17:53 (UTC)
这两者我是比较倾向于保留的。其实我认为中文维基目前的现状更像删除派和保留派在互相制衡,在存废讨论中都发挥了各自的重要作用,这是良性的竞争。--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1月15日 (五) 18:21 (UTC)
我觉得这里有一个误解,关注度不等于新闻度,一个使用广泛的论坛,不一定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比如MIT和美国几大学校的BBS,包括台湾的ppt,外国媒体未必会去关注。我觉得证明一个网站关注度的最好方法,无非是其真实的访问量;对于论坛,它上面的发贴数,活跃度都是很好的客观的证明。我会在Wikipedia:关注度 (网站)上提出这个观点。另外,谁能告诉我,现在如何继续对条目删除进行申诉?谢谢。 --purefire (留言) 2010年1月16日 (六) 02:53 (UTC)
另外,对于可靠来源,个人觉得“wiki,blog”不是可靠来源,并非绝对。如果大量的非属一个人/组织的blog都提到了某一个网站,现在这个本身就证明该网站有大量的独立访问,因而一定的关注度。--purefire (留言) 2010年1月16日 (六) 03:10 (UTC)
网络推广也可以注册很多Blog然后发表软文来宣传。--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1月16日 (六) 03:29 (UTC)
这种情况是有,但是这个blog内容有很强的指向性,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到。另外,这种blog的数量是有限的,Google得到的结果也必然是少量的。--purefire (留言) 2010年1月16日 (六) 08:29 (UTC)
(将Wikipedia:关注度 (网站)的意见也拷贝在这里,希望引起重视)个人认为,对于网站来说,外部的新闻固然是对其关注度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但是未必是最好的。这里有一个误解,关注度不等于新闻度,一个使用广泛的论坛和网站,不一定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比如MIT和美国几大学校的BBS,包括台湾的ppt,外国媒体未必会去关注,即使报道,也是因为其上面发生了一些事情,报道事情而非该网站本身。我觉得证明一个网站关注度的最好方法,无非是其真实的访问量;对于论坛,它上面的发贴数,活跃度都是很好的客观的证明。当然,网站可能“制造”访问量和发贴数,这个漏洞也需要注意。我想,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新闻媒体没有注意到但网站客观上存在大量访问和使用,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证明:
⒈查看其网站本身的访问量,注册/在线人数
⒉查看其网站本身的内容,因为内容丰富非一日之功,非一人之功
⒊使用google等搜索引擎,查看其实际的访问和内容。Google不会撒谎,一个论坛,如果常年来一直有大量访问,那么应该会有大量的,历年的搜索结果
⒋虽然blog和论坛并非“可靠来源”,但是如果有大量的blog和论坛都提到了某网站,则不太可能这些来源均为作假(这个可以人工查询判断),那么应该相信该网站已经被大量用户所使用而具有一定的关注度。
请诸君讨论。 --purefire (留言) 2010年1月19日 (二) 01:59 (UTC)
已经讨论了一段时期,不知大家有反对意见吗?如果没有,是否可以将此修改后加入到关注度正文中,并以此恢复删除?谢谢--purefire (留言) 2010年2月1日 (一) 11:48 (UTC)

关注度指引的执行问题

这两天在下参与了一下Shizhao罢免案条目的存废讨论,提出了一些已经存在于关注度指引中,但却可能被大家所忽视的看法。这与我在本页上方讨论提出的合并主义是一致的。想在这里讨论下,并增进各位对关注度指引的理解。先引用指引原文:

如果在善意的搜索后仍然无法找到相关的来源,请考虑将条目内容合并到另一篇范围更广的条目中去。

这里有个优先级的问题:是合并优先还是删除优先?我觉得应该是合并优先。其一,合并是删除与保留的妥协、中和:去掉的是条目的独立性,保留的是条目的实际内容。其二,若主题在未来具备了关注度,编者可以很容易地将合并的内容分离成独立的条目,而不必从头开始。其三,合并并不违反关注度指引,反而是现行关注度指引推荐的做法,只是被大多数人忽略了而已。

举几个案例来说:当年卫斯理系列中被删除的大量条目,完全可以合并成为一篇新的卫斯理系列作品列表;前不久被删除的众多小语种维基XX条目,完全可以合并成多篇新的各语种维基XX列表;Shizhao罢免案和此前涉及中文维基百科的诸多争议,完全可以合并成一篇完整的中文维基百科争议或者中文维基百科历史;甚至现在的一大拨神奇宝贝生物条目,也完全可以仿效英文维基合并成几大列表。

再举一些经常因为关注度被提删的通例:还没上映的电影,可以合并到(1)这部电影的前作去,如enwp对en:Star Trek 11的处理;(2)预计上映年份的条目,如2010年电影或者2010年美国电影。还没开张的商场,可以合并到某某城市商场列表。还没兴建的地铁,可以合并到某某城市地铁。云云。

上述提到的这些,都是存废讨论中经常产生关注度争议的条目。的确,如果把这些主题单独放成一个条目,有的是缺少多方来源,有的是缺少长期关注度。但是,如果把同类的主题放到一起,它们各自的来源就能共同构成多方来源,它们被关注的不同时间也能共同形成持久的关注。所以,我希望社群能够正视这个问题:维基百科的诸多争议因关注度而起;删除派与保留派的战争,也多围绕关注度而展开。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看远一点,看高一点,做个合并主义者?--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4月25日 (日) 15:34 (UTC)

以上提及的一定是大问题,在直接删除前需要经过讨论,以免被人有“一刀切”的感觉,例如有知名度临界点的事物可以考虑循序渐退的方式,内容慢慢缩减,直到不能成条目为止,例如合并到XX列表中,当然如果该事物突然有一件事情使其成名的话,就有可能成为条目,维基人可以透过讨论页提出创建条目。不过这个情况有可能会受到编辑该类条目的维基人反对。正如大家一定会反对已为任天堂吉祥物的皮卡丘条目合并。—Flame 欢迎泡茶 2010年4月26日 (一) 01:19 (UTC)
并不是完全合并。有独立关注度的条目并不能合并——它们更适合作为大主题下一段子内容的“主条目”。只有当主题必须被放在一个更大的主题下才能满足关注度时,这样的条目才需要合并(而不是删除)。这些需要合并的条目,大多处于关注度的临界状态:亦即满足关注度的部分要求而不是所有要求。如果一条要求都不满足,那么才应考虑删除。--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4月26日 (一) 04:20 (UTC)
我只能说,说得好听,条目的“所有者”照样会说出各种没有方针依据的话,想方设法来保留。--达师147228 2010年4月26日 (一) 01:53 (UTC)
合并也是想方设法保留的一个途径。--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4月26日 (一) 04:20 (UTC)
他们可是想方设法“保留这个页面”--达师147228 2010年4月26日 (一) 09:40 (UTC)
先从自己做起吧。如果起初就恶意推定,那么肯定成不了事。--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4月26日 (一) 16:32 (UTC)
支持菲菇哥哥!非黑即白要不得!--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10年4月26日 (一) 12:20 (UTC)
的确应该这样做,但是最好不要变成硬性的合并就好--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4月26日 (一) 13:54 (UTC)
肯定不能是硬性的合并。这种合并应该拿来处理关注度临界但不过线的主题,过线的(也就是满足的)就应当保留,如果差太远也应该删除(比如不该建立个中学生列表来把所有中学生的自传都列出来)。在临界的界定上,则应当依赖于存废讨论中的共识(体现灵活性)。不过我还是希望参与存废讨论的各位下手轻些,能合并再重定向的一定不要删除。--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4月26日 (一) 16:32 (UTC)
基本上我赞成菲菇的立论,但却也担忧实际执行时的困难,毕竟这一切都要建立在编辑者本身对百科条目编辑能力的掌握度。何况,通常有此类争议的都是一些比较fan取向的条目,意思是说开条或热心编辑的人本身可能比较难抱持超然的态度去看待其所编辑的条目与和其他人沟通,导致想要整编、合并时,造成反弹或导致编辑战(不是危言耸听,但类似的故事真的是不胜枚举)。我建议最好有个机制或场合能集中涉及此类状况的议题,比较多人参与提供意见,相对之下也比较容易找到一个适当、关于汇整与分条的拿捏。—泅水大象 讦谯☎ 2010年4月26日 (一) 17:49 (UTC)
早就该这么做了,不过这样可能会大幅降低条目数量。对于个别条目内容比较丰富者,暂时还是保留吧。--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4月27日 (二) 06:07 (UTC)
也要注意合并后版面的长度问题,特别是一些有关注度问题的“粉丝”页面,通常都有很长的内容;要是合并时删减,相信同样有争议。—祁勋留言 2010年4月28日 (三) 19:34 (UTC)
合并后的页面长度是个问题。如果合并后的条目过长,能否考虑像主条目空间里的分类索引一样分隔?-Mys 721tx(留言)-U18协会招人了 2010年4月30日 (五) 01:06 (UTC)
可以的,这也是有先例可循的。--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5月2日 (日) 09:08 (UTC)
提醒一下,现在合并条目已经是一项积压工作,再加负担恐怕应付不来。—〖Tlrmq^太辣·勿昆新意見RTC0152010年5月2日 (日) 18:25 (UTC)
像维基化和条目清理一样做成一个长期工作吧,这个慢慢来—Mys 721tx(留言)-U18协会招人了 2010年5月3日 (一) 02:37 (UTC)

(+)支持。鄙人在下面也提了类似的建议。—尖尖的鹿角 (留言) 2010年5月11日 (二) 17:22 (UTC)

提议编纂维基百科指引:关注度(街道)

近来发现有几个香港街道的条目因为关注度提删,提删理由多为关注度不足,查阅通用关注度指引,发现不怎么适用于街道条目,原因如下:

  1. 街道的关注度广泛存在,但具有地域性,例如在重庆某条街道因新闻事件在报纸几乎天天被提到,但在香港的维基人毫不知情。
  2. 街道本身(道路、走向、工程学)关注度应该不会很高,高的是其周围建筑、设施,或者其历史、事件。
  3. 街道是城市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规划领域、建筑学领域应该有价值。
  4. ……

在下认为,一些大城市的街道,因其周边众多居民的存在,以及街道的职能——交通通道,生而具有一定关注度,在下认为可以收录,但需要设置标准。

因此,在下提议编纂维基百科指引:关注度(街道),以解决以后类似争端,英文维基有类似指引也许可做参考,在下近日争取草拟一个出来,望诸位贤者共商此事。

NewSpeaks友爱部真理部 2010年5月31日 (一) 13:43 (UTC)

1.支持拟定关注度(街道)
2.反对搁置既有的讨论与投票。客栈的方针页上提案很多,但不总是能够得到结论,讨论到一半就不了了之的所在多有。我们若先搁置了原本正在运行的制度,若最后没拟出新的方针来又该如何?
3.所谓的关注度,和可靠来源是分不开的,而可靠来源并没有地域性的限制。关注度之高低,也就是该事物主题的相关研究、报导数量多寡。重庆某街道关注度之高低,自然是由可靠来源的数量决定,而非外地维基人知情与否。一条每天被报纸提到的重庆街道,其关注度是无庸置疑的。
4.真正具有城市规划领域、建筑学领域或其他重要价值的道路,必然会有相关的研究报导。
5.就算是当地人都听说过的一条街道,若无足够的可靠来源报导与研究,正可显示其缺少历史性、知识性与新闻性的价值,也就没有成为百科条目的必要。世上的人有六十几亿,不是人人都值得拥有一篇百科条目。同样的世上的道路也不知几十亿条,百科全书只应选择具有一定关注度的对象来撰写。—人不狂吃枉少年 (Kleistan)撂狠话 2010年5月31日 (一) 16:13 (UTC)
除非现有的制度运作上会有很大的困难,或者是产生难以回复与查询的破坏或者是资料流失的情况,那么,现有的制度不应该因为新的办法正在讨论中而暂停。现实生活当中不也是这样。-cobrachen (留言) 2010年6月2日 (三) 11:52 (UTC)

(+)支持拟定关注度标准,建议如下:

  • 街道所在地区最少需要能在Google中有200条结果
  • 街道周边需要最少有50,000人居住
  • ...

HW (讨论 - 贡献) DC8 2010年6月3日 (四) 09:18 (UTC)

在Google中有200条结果还是太少。google:"天秀路"就有1,150,000个结果,但天秀路条目仍然因关注度不足而被删除。因此我认为必须要有超过5,000,000个结果才算关注度足够。--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6月3日 (四) 09:32 (UTC)
因为那是香港的天秀路,google:"天秀路"结果里,其实有不少结果都是北京的天秀路。—Kenny584000 (留言) 2010年6月3日 (四) 10:37 (UTC)
不过就算是搜索香港的天秀路也有17,800个结果。--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6月3日 (四) 10:38 (UTC)
Google查询结果并不能精准反映关注度,请看一下那17,800笔里面,有多少是关注度要求的“研究”或“报导”呢?我看到有一些是商店的门牌地址(有时同一个店家地址还会在不同的资讯网站重复出现,在Google被算做好几笔),也有些网页只是资讯性、数据性的堆积。因此Google不是一个理想的判断标准(也不合WP:可供查证方针的规定)。
大连 友好街”还会出现“从友好街到亿达广场(大连)怎么走?坐什么车?”还能扯上沈阳同名街道。插一句,这个结果可是4,280,000条哦。不要再拿搜索结果数量说事了好吗?好的!外语学院—23—理工东门 DD6121HS5☎ 投诉热线9686002010年6月10日 (四) 21:07 (UTC)
我再度强调关注度与“可靠来源”密不可分,只要一条道路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必然会有足够的相关报导与研究可作为可靠来源。—人不狂吃枉少年 (Kleistan)撂狠话 2010年6月3日 (四) 15:14 (UTC)
我有这么一个担心,道路都会发生交通事故,而相关新闻绝对会提到这条道路,按报道来作为标准的话会有麻烦。 —NewSpeaks友爱部真理部 2010年6月4日 (五) 03:36 (UTC)
关注度指引里应该有提到关注度不是临时性的,必须有长期的关注和报道才行,否则用每天的报纸都可以写出十几个条目了。—Snorri (留言) 2010年6月10日 (四) 21:15 (UTC)
Google的结果当然不能作准,容我举一个例子:烂鬼楼巷,这条巷有着深远的历史,亦有多项深入研究的参考来源,但Google:"烂鬼楼巷"却只得83项结果,莫非也要看成关注度不足?显然不合情理。用居住人口来判断关注度也不合适,如果那条街周边的房子都没人居住,岂不是永远不符合关注度?用回烂鬼楼巷此例,这条巷有很多旧房子被空置,住在那里的人恐怕只有千余人。—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10年6月3日 (四) 18:30 (UTC)
在下赞成人不狂吃枉少年兄的看法。─Josephjong 无言律师~~ I ♥ Wikipedia (圆桌会&U18协会&第八次动员令) 2010年6月4日 (五) 14:29 (UTC)
万万不可限制居住人数。若是一个商业区内的道路(举例:王府井大街南京路 (上海)),恐怕都没有人住在那里。--达师147228 2010年6月6日 (日) 04:30 (UTC)

关注度目前被滥用

现在只要在自己看到不高兴的条目上 挂上关注度 30天后那条目就准备消失了

很多艺人的资料 就这样不见了 大家辛苦编辑的资料就化为乌有

有些可能是之前很活跃的艺人 但现已淡出 所以可能目前不太会有人编辑 但是历年演出资料丰富

但是如果有人偷偷加上关注度 呵呵 那条目......关注度目前已被滥用

如果是刚建好的条目 都没写啥资料 你加上关注度还有话说

都持续编目好几年 却突然因为被偷偷加上关注度而删除 真是太过分了 Haudai (留言) 2010年12月15日 (三) 06:23 (UTC)

返回到项目页面“关注度/存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