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狹義907年-960年,廣義902年-9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時期,該時期由唐朝滅亡開始,至宋朝統一大部分漢地為止。五代十國實質上是晚唐政治與藩鎮割據的延續。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為國,其中位在華北地區,軍力較強,自命承繼大統的中央政權鼎革五朝,故統稱為「五代」。除了首末兩代後梁、後周由漢人建立以外,中間三代後唐、後晉與後漢則由沙陀所建立。雖然「五代」實力似乎較為強大,但仍無力控制整個漢地;而其他割據一方的藩鎮,或自立為帝、或奉中原王朝為正統,其中十個國祚較長、國力較強的國家被統稱為「十國」。這個時期時常發生地方大員叛變奪位的情況,使得戰火連年不休,統治者多重武抑文。中原的內亂,也帶給契丹國南侵的機會,遼朝得以建立[參1]。此一時期也是唐、宋之間的地緣關係重整時期。
五代十國 | |||||
---|---|---|---|---|---|
時期 | 五代 | ||||
國家 | 後梁 | 後唐 | 後晉 | 後漢 | 後周 |
國君士族 | 朱氏 | 李氏 | 石氏 | 劉氏 | 郭氏 |
首都 | 開封府 | 洛陽 | 開封府 | 開封府 | 開封府 |
君主
|
3帝 朱溫 朱友貞 |
4帝 李存勗 李從珂 |
2帝 石敬瑭 石重貴 |
2帝 劉知遠 劉承祐 |
3帝 郭威 柴宗訓 |
成立 | 907年 | 923年 | 936年 | 947年 | 951年 |
滅亡 | 923年 | 937年 | 947年 | 951年 | 960年 |
開始 | 907年朱溫篡唐朝 | ||||
結束 | 960年趙匡胤篡後周 | ||||
時期 | 十國 | ||||
國家 | 吳 | 南唐 | 吳越 | 閩 | 北漢 |
國君士族 | 楊氏 | 李氏 | 吳越錢氏 | 瑯琊王氏 | 劉氏 |
首都 | 江都府 | 江寧府 | 西府 | 長樂府 建州 |
太原府 |
君主
|
3王 1帝 楊行密 楊溥 |
2帝 1國主 李昪 李煜 |
5王 錢鏐 錢俶 |
2王 4帝 王審知 王延政 |
4帝 劉旻 劉繼元 |
成立 | 902年 | 937年 | 907年 | 909年 | 951年 |
滅亡 | 937年 | 975年 | 978年 | 945年 | 979年 |
國家 | 前蜀 | 後蜀 | 荊南 | 楚 | 南漢 |
國君士族 | 王氏 | 孟氏 | 高氏 | 馬氏 | 彭城劉氏 |
首都 | 成都府 | 成都府 | 江陵府 | 長沙府 | 興王府 |
君主
|
2帝 王建 王衍 |
2帝 孟知祥 孟昶 |
3王 2節度使 高季興 高繼沖 |
4王 1節度使 1留後 馬殷 馬希崇 |
4帝 劉龑 劉鋹 |
成立 | 903年 | 934年 | 924年 | 907年 | 917年 |
滅亡 | 925年 | 965年 | 963年 | 951年 | 971年 |
開始 | 902年楊行密被封為吳王,建都廣陵 | ||||
結束 | 979年宋朝滅北漢 | ||||
五代十國前期形勢圖 | |||||
五代十國後期形勢圖 |
從唐朝滅亡至北宋建立半個多世紀期間,中原地區依次出現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907年梁王朱溫篡唐建立後梁標誌著五代十國的開始。之後,晉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勗滅後梁,建國後唐。後唐之後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孫與其部屬。後唐歷經後唐明宗的擴張與整頓,國力日漸強盛,但因後來發生內亂,被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引契丹軍攻滅,隨後後晉建立。不久,石敬瑭死後,契丹與晉的關係惡化,契丹軍南下滅後晉,建立遼朝。同時後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在太原府稱帝建立後漢,收復中原。之後,後漢樞密使郭威篡後漢建後周並將皇位傳給其養子柴榮,柴榮苦心經營,使得後周日漸擁有有統一中原的能力,但其在北伐燕雲十六州時不幸病亡。後周隨後被殿前都點檢趙匡胤所篡,五代結束。
十國方面,江南以吳國最強,而後被齊王李昪奪位,建國南唐,其次有吳越與閩國等。湖廣則被荊南、楚國與南漢等占據。南唐國力較盛,先後攻滅閩國、楚國,但多次用兵使得國力衰退,曾被後周所敗。蜀地有前蜀、後蜀,國家富強,是僅次於南唐的強國。北漢是唯一在北方的十國,是後漢劉氏後裔所建。趙匡胤建立宋朝(史稱北宋)後,與其弟趙光義相繼掃蕩其他中原諸國及地區,最後於979年統一漢地大部分地區,十國結束[參1]。
五代十國大體上延續唐朝後期的政治體制,但是以「使」名官者很多。其中五代的變化很多,官職廢置不常,主要設有主管行政的三省六部、主管財政的三司與主管軍事的樞密院,這個制度後由宋朝繼承。十國其中一些政權臣服於五代,其政治架構大致上與五代等同[參2]。由於地方節度使不受管制,時常背叛中央,所以朝廷紛紛加強禁軍軍力以壓制地方實力派。為了抵制五代以來的武人干政現象,宋朝採取強幹弱枝和重文抑武的國策[參3]。外交方面,唐朝時胡漢融合,外族陸續入住中國四周。唐朝崩潰進入五代十國後,出現一些外族國家,如漢化的沙陀建立五代後唐、後晉與後漢等。契丹先建立契丹國,南下滅後晉後建立遼朝。還有党項的定難軍,於北宋時建國西夏、西南白族建立的大理國與逐漸脫離中原政權的越南大瞿越。這些都對宋朝的國際局勢造成深遠影響[參4]。
由於北方戰亂、外族入侵與天災不斷,南方十國在人口、經濟、文化與科技方面皆勝於北方五代。這也是華南經濟再度勝過華北的時刻,此後這一局面再也沒有逆轉[參5]。十國為擴展經濟,重視興修水利與經濟作物,發展貿易業、茶葉、紡織,錢塘江海塘也是在這個時期興建。由於關中經濟崩潰,五代大多定都於隋唐大運河的樞紐開封,都城的因素與燕雲十六州被外族統治影響宋朝的軍事與經濟[參5]。
文化方面,五代十國時期乃詞發展的關鍵時期,禪宗也在本時期進入全興期。五代推行雕版印刷《九經》,保存許多儒學經典。繪畫方面,不論南方北方都有獨到之處[參6]。
歷史
藩鎮割據與唐朝滅亡
安史之亂後,唐朝陸續出現許多不受控制的藩鎮[註1]。雖然藩鎮在唐憲宗時期大致臣服,但直到唐朝中後期,唐廷仍然因為宦官專政與牛李黨爭而無法根除藩鎮問題。由於河北被藩鎮控制、中原戰亂不堪,唐廷十分依賴江南的財富。然而江南地區在龐勛之變和黃巢之亂中遭到破壞,嚴重影響朝廷經濟收入,唐朝逐漸走向滅亡。唐朝後期出現三個重要的藩鎮:沙陀人李國昌(原名朱邪赤心)因平亂有功受封河東節度使,治所為太原;原黃巢部將朱全忠(原名朱溫)因平亂有功,受封宣武軍節度使,治汴州(今河南開封);鳳翔節度使李茂貞(後封岐王)、護國軍節度使王重盈與鎮國軍節度使韓建為首的關中藩鎮勢力盛大,時常威脅唐廷。黃巢之亂平定後,黃巢降將秦宗權叛變,率軍在中原地區四處攻掠,一度攻陷東都(今河南洛陽),造成了「極目千里、無復煙火」的局面[參8]。亂事波及兩淮江南地區,當地群雄紛起抗敵,十國中的吳國與楚國得以建立[參1]。秦宗權之亂直到唐昭宗時才在朱全忠的努力下平定[參9]。
梁(朱全忠)、晉(李克用)與岐(李茂貞)這三派藩鎮影響了唐朝後期、五代前期的政治,而李克用的子孫與部屬,更成為五代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的君主。朱全忠與李克用因故不合[註2],雙方上至朝廷,下至藩鎮,都鬥爭不斷。朱全忠利用朝中的勢力打壓李克用,並且趁李克用與李茂貞等人抗衡之際威服河北各藩鎮,併吞護國軍、淄青軍等節度使領地,地盤的擴充使得朱全忠的勢力遠大於李克用[參9]。關中的李茂貞雖然威脅唐廷,但因李克用與朱全忠的干涉而失敗。888年唐昭宗繼位後,宰相崔胤與宦官韓全誨爭權。唐昭宗被韓全誨幽禁,崔胤緊急招喚朱全忠入援,韓全誨強迫唐昭宗投靠李茂貞,朱全忠於是率軍圍困鳳翔。隔年,鳳翔軍糧草耗盡,李茂貞只好殺宦官韓全誨等人,與朱全忠和解。朱全忠趁機掌控朝中大權,派兵控制長安,還屠殺宦官數百人。崔胤後悔不已,有意擺脫朱全忠的威脅,於是暗中召募六軍十二衛,但被朱全忠察覺。904年朱全忠殺崔胤,逼迫唐昭宗遷都洛陽;同年8月弒帝,另立昭宗子李柷為帝,即唐哀帝。朱全忠本想等統一後再奪取帝位,但因征淮南失利,於907年逼迫唐哀帝禪位,建國後梁,都開封(升汴州為開封府)。[參9]
後梁改革與梁晉對峙
五代各朝雖然掌控中原與關中地區,但沒有像唐朝一樣成為藩鎮認可的共主,主要勢力範圍也不出華北地區,只能說是一個藩鎮型的朝廷[參11]。各地藩鎮在唐朝滅亡後,有的奉五代為宗主、有些依舊擁護唐室,其他則是保境固守或稱帝爭天下。不管他們的外交策略是如何,這些藩鎮都已獨立自主,其中十個具代表性(並非同時出現)的國家被史家稱為十國[參12]。中原地區歸附後梁的有義武軍節度使-北平王王處直、成德軍節度使-趙王王鎔等,半獨立的有鳳翔節度使岐王李茂貞、盧龍軍節度使燕王劉守光,獨立的是河東節度使晉王李克用。蜀地方面,蜀王王建建立前蜀;湖廣一帶,占據江陵周圍的荊南節度使高季興在後唐時建荊南,武安軍節度使馬殷建楚國,兩廣(嶺南)清海軍節度使劉隱建南漢;江南地區,占據兩淮吳地的淮南節度使楊行密建吳國,鎮海軍節度使錢鏐建吳越國,威武軍節度使王審知建閩國[參11]。另外,交趾地區,靜海節度使曲承裕自立,在越南歷史稱為曲家,是越南地區脫離中國歷史的開端[參13]。党項族組成的定難軍也在陝北夏州一帶割據自立。位於河西瓜州的歸義軍一度建立西漢金山國。
後梁太祖針對唐朝後期的弊端做出不少偏激改革。他極度厭惡宦官,曾拒絕在南方避難的宦官返回京城[參14];討厭唐廷高級官員,啟用失意士人如李振、敬翔等人,並且聽從李振建議,屠殺宰相裴樞、崔遠等三十名高官,史稱白馬驛之禍[參15]。這些失意士人重現實而輕名義,是五代政治人物的代表[參16]。經濟方面重視農業發展,致力減輕賦稅;對軍隊十分嚴厲,如大將戰死,所部士卒一律斬首,稱「跋隊斬」。然而後梁太祖晚年荒淫無度,甚至不顧倫理,經常召諸子之妻入宮陪侍。外交方面,後梁立國之初,幾乎所有國家與藩鎮都表示臣服,只有晉、岐、前蜀與吳敵視後梁,依舊奉唐室年號。其中晉王李克用更是後梁太祖的死敵,自開國起後梁太祖就北伐晉國,在潞州(今山西長治)與李克用僵持不下,史稱潞州之戰。李克用因憂勞去世後,其子李存勗在李克寧、張承業的輔佐下而獲得勝利。910年後梁太祖懷疑成德軍與晉密結而率軍進伐,迫使成德軍王鎔與義武軍王處直倒向李存勗。李存勗率軍於柏鄉(今河北柏鄉)擊潰後梁軍,成功救援成德軍,而梁軍元氣大傷,史稱柏鄉之戰。北方之雄劉守光為人殘暴,且是晉的強敵。他於909年被後梁封為燕王,三年後稱帝建國燕國。隔年,李存勗派周德威攻打劉守光,後梁太祖親自率軍救援,但被晉軍擊潰。劉守光最後於隔年被李存勗攻滅[參11]。
後梁太祖敗退洛陽後病危,次子朱友珪不滿後梁太祖有意立義子朱友文為太子[參17],趁機刺殺父皇而繼位。然而朱友珪荒淫無度,不得人心,913年其弟朱友貞聯合天雄軍節度使(即魏博軍)楊師厚進伐奪位,史稱後梁末帝。楊師厚去世後,天雄軍等河北諸鎮都陸續歸附晉國,再加上916年魏州之戰中梁軍慘敗於晉軍,後梁北疆只能勉強維持在黃河以南。918年李存勗率軍南征,與梁軍相持於濮州一帶。梁軍慘敗,但晉將盧龍軍節度使周德威戰死,梁晉戰爭沉寂了一段時期。921年張文禮殺成德軍節度使王鎔,控制成德軍,聯合契丹國與後梁,對抗晉國。然而李存勗率軍於鎮州擊潰趙梁聯軍,又奪得河北三鎮後。923年,李存勗在魏州稱帝(即後唐莊宗),以光復唐朝為由建國後唐,不久又二度南征。梁北面招討使王彥章採取牽制鄆州(今河南東平)的方式,成功圍堵唐軍於楊劉(今河南東阿)附近。雙方對峙良久,唐軍軍糧不足,有即將撤退的跡象。然而梁戶部尚書趙巖、張漢傑等人進讒言,使王彥章被撤換,後唐莊宗又率軍經鄆州迂迴攻入空虛無兵的開封府。城破之日,後梁末帝無奈命控鶴軍都指揮使皇甫麟殺死他,後梁亡[參11]。
後唐拓土與內亂
後唐莊宗滅後梁後,定都洛陽。此時河北三鎮已定,後唐國力強盛。岐國李茂貞對後唐稱臣,後唐莊宗封他為秦王。924年李茂貞去世,後唐莊宗的長子李繼岌擔任鳳翔節度使,吞併了岐國。前蜀王建在建國後注重農桑、興修水利,使得前蜀在經濟與軍事都十分強盛。但918年王建去世後,其子王衍奢侈無度,殘暴昏庸。925年後唐莊宗派郭崇韜、李繼岌率軍攻入成都,王衍投降,前蜀滅亡。
後唐對外強盛,但是內憂積重。後唐莊宗定都洛陽後,招回宦官以任樞要之職,任用李襲吉等保守派,一切與唐朝後期政治相同,朝政日益敗壞[參16]。後唐莊宗自認基業已固,不務政事,肆情縱慾,自取藝名「李天下」,寵信伶人敬新磨、伶官景進等人。當時軍隊龐大,國庫吃緊,然而其妻劉皇后干預朝政、貪婪愛財,將稅收一半歸後宮,使得朝廷還要暫扣軍糧以補其他支出,形成極大的隱憂,不久征蜀唐軍即因故兵變[參18]。
郭崇韜雖然完成滅蜀任務,但李繼岌對於不能深入參與軍務而感到不滿。他密報朝廷,意圖陷害郭崇韜。後唐莊宗有意先調查再決定,但劉皇后自行命李繼岌處決之。926年郭崇韜被殺,唐軍軍心渙散,兵變四起。劉皇后又不願將自己的財物用於勞軍,使局面更加惡化[參19]。不久,天雄軍士兵皇甫暉因賭博輸錢而煽動士兵造反,殺主帥楊仁晸,立偏將趙在禮為留後,是為鄴城之變,唐將李紹榮平定失敗,後唐莊宗只好派養兄李嗣源前往平定。李嗣源於魏州受部眾與叛軍擁護,反而率軍南征後唐莊宗。各地唐軍不願為後唐莊宗作戰,汴州被陷,後唐莊宗因洛陽內亂中流箭而死[參20]。李嗣源攻入洛陽後殺盡叛臣而稱帝,即後唐明宗,後唐莊宗的長子李繼岌自殺於長安[參18]。
後唐明宗執政期間革除後唐莊宗時的弊政,朝政逐漸安定。他誅除宦官,任用士人;撤銷不少冗餘機關,建立三司等財政機關;提倡節儉,興修水利,關心百姓疾苦;加強中央軍力,建立侍衛親軍以壓制藩鎮。這是五代少見的穩定時期之一,史家稱後唐明宗是五代時期僅次於後周世宗的明君,他制定的一些制度也被宋朝所繼承[參16]。然而到晚年後唐再度走入內亂。933年後唐明宗重病,其子李從榮奪位被殺,幼子李從厚繼位,即後唐閔帝。此時後唐明宗的兩位大將養子李從珂任鳳翔節度使、女婿石敬瑭任河東節度使,均擁重兵。宰相朱弘昭、馮贇本想以調動節度使的方式來分離軍權,反而激起叛變。934年李從珂以清君側為由攻入洛陽,後唐閔帝在逃往魏州途中被石敬瑭俘虜,最後被李從珂所殺。李從珂稱帝,即後唐末帝[參18]。內亂期間發生後蜀獨立之事。原來在前蜀滅亡後,後唐莊宗以孟知祥為四川節度使。不久後唐明宗叛變奪位,孟知祥練兵意圖獨立。932年孟知祥在併吞東川軍後被後唐明宗封為蜀王,並於後唐末帝發動內亂時稱帝建國後蜀。同年孟知祥去世,其子孟昶繼位。孟昶勵精圖治,擴展疆土,讓後蜀維持了三十年的和平局面[參18]。
後唐末帝與石敬瑭早在後唐明宗時就彼此不合。唐末帝繼位後十分猜忌石敬瑭,而石敬瑭也因畏懼而懷有叛變之心[參21]。936年後唐末帝把石敬瑭調任天平軍,並命張敬達、楊光遠率軍催促。石敬瑭聽從桑維翰與劉知遠的建議向契丹國借兵叛變,並且對遼太宗耶律德光稱兒,事後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註3],每年還要輸帛三十萬匹。張敬達聞知叛變之事後,率軍圍攻太原,石敬瑭堅守不下。當時盧龍軍的趙德鈞和契丹可汗耶律德光有意合作共謀中原,石敬瑭大為驚懼,急令桑維翰見耶律德光。桑維翰跪於契丹帳前,苦苦哀求,才使耶律德光放棄與趙德鈞合作的打算。耶律德光率軍解圍,幫助石敬瑭於太原建國後晉,即後晉高祖。937年晉軍與契丹軍大舉南下,楊光遠、趙德鈞等諸鎮陸續投降。晉軍獨自攻入洛陽,後唐末帝自焚而死,後唐滅亡。後晉高祖定都汴州,依約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國,此後契丹國對五代的影響力達到最大[參18]。
江南的擴張
五代進入後晉時期,國力大不如前,時常被契丹國威脅。江淮地區的吳與後繼的南唐國勢強盛,他們採取聯合北方契丹國制約中原的策略,屢次征討周邊國家壯大勢力,成為中原五代的一大威脅。吳國是淮南節度使楊行密建立的。早在秦宗權之亂時,秦的部屬畢師鐸率軍攻打揚州,楊行密在抗敵過程中發展割據勢力,最後建立吳國[參1]。902年楊行密被唐廷封為吳王,建都廣陵,稱江都府。執政期間鼓勵農桑,穩定經濟,使江淮地區逐漸復甦。對外則擁護唐室,與宣武軍朱全忠(後梁建立者)敵對。905年楊行密去世,其子楊渥繼位。隔年江西鍾傳去世,諸子內亂,楊渥趁機派秦裴攻占江西,統一江淮。然而楊渥喜好玩樂,又猜忌功臣,大臣張顥、徐溫發動兵變,殺死楊渥。908年徐溫擁立楊渥之弟楊隆演為主,除掉想自立的張顥,徹底掌握吳國大權[參22][參23][參24]。
徐溫掌握大權後屢次攻伐吳越國未果,至後梁末期才和談。唐朝滅亡後,吳國不承認後梁宗主地位,仍然沿用唐哀帝年號,直到919年吳國改元,才正式與唐朝切斷關係。對內則逐步翦除楊氏舊將以穩固其勢力,然而專政的長子徐知訓驕橫恣肆,曾因欺負吳王楊隆演而引來兵變,最後被部下朱瑾殺死。徐溫養子徐知誥平定亂事,而徐知誥事徐溫甚孝謹,最後成為徐溫政權的繼承者[參25]。923年,楊隆演鬱鬱而終,其弟楊溥繼位,並於927年稱帝,即吳睿帝。927年徐溫去世,追封齊王,養子徐知誥繼位,成為吳國實際統治者。徐知誥生活儉樸,尊重吳帝和將領而頗得民心[參26]。937年徐知誥奪吳睿帝之位,吳亡,建國齊,都金陵,稱江寧府(今江蘇南京)。同年後唐滅亡,兩年後徐知誥自稱唐室後裔,改姓名李昪,建國南唐,即南唐烈祖[參27]。李昪建國後採取與民休息、與鄰國友好的政策,使國力持續強盛。943年李昪去世後,其子李璟繼位,即南唐元宗。李璟在位初期,南唐國力仍然強盛,對外聯合遼朝壓制後周,對四周國家也採取見機入侵的方式,陸續滅閩國與楚國[參23][參24]。
在南唐東南方有吳越國與閩國。吳越國的建立者為鎮海、鎮東軍節度使錢鏐,都杭州,其疆域約同今浙江省。907年錢鏐被後梁封為吳越王,即吳越太祖。在位期間促進經濟發展,保境安民;對外奉中原五代為宗主國,與吳和南唐為死對頭,這個策略一直維持到亡國為止。另外曾經派使冊封新羅、渤海國等國王,海中諸國皆奉他為君長[參23][參24]。閩國是由福建觀察使王潮所建立,其與其弟王審知控制福州一帶,後為威武軍節度使,其疆域約同今福建省。王審知執政後於909年被後梁封為閩王,即閩太祖。在位期間也是提倡節儉,與民休息,並向中原王朝稱臣,使閩國迅速發展。925年閩太祖去世後,其繼位者與宗室、大臣互相猜忌、鬥爭而使閩國逐漸衰弱[參23][參24]。
閩國的內亂引來南唐與吳越的覬覦。943年閩景宗王延羲之弟王延政於建州(今福建建甌)稱帝,國號殷。隔年閩景宗被大臣所殺,國內大亂。945年王延政改國號為閩。同年南唐元宗趁機伐閩國,攻下建州,閩亡。然而吳越趁機介入,閩將李仁達以福州附吳越,泉州、漳州又為清源軍留從效所據,南唐最後只獲得建州與汀州(今福建西北部)等,與吳越國的關係持續惡化。不久南唐元宗趁楚內亂之際於951年派邊鎬攻滅,但隔年因楚將劉言起兵反抗,使得南唐又失去湖南一地。南唐連年用兵使國力受到很大消耗,所得之地也大半喪失。再加上南唐元宗為人柔和、好諛惡直,以是群小競進,政事日非。後周趁機於957年發兵南征南唐。南唐元宗戰敗,割讓江北十四州給後周,並且去掉自己的帝號,只稱唐國主,南唐元氣大傷。而比較有軍事才能的太子李弘冀,他在毒死意圖奪位的叔父李景遂後也去世。南唐元宗只好改立五子李煜為太子,但是李煜的書生氣質較重。南唐元宗為了避周軍與吳越軍聯合入侵金陵而遷都洪州,即南昌府(今江西南昌)。961年唐元宗去世後,由李煜即位,即南唐後主,還都金陵府。至此南唐無力威脅五代,只能保境安民[參23][參24]。
湖廣的內亂
而湖廣一帶有荊南、楚國、南漢。荊南又稱南平、北楚[註4],其疆域約為今湖北省西部。建立者高季興為後梁太祖的將領,907年被封為荊南節度使,首府為江陵。荊南地小國弱,因而向四周各國稱臣。其國君高季興和高從誨貪圖各國貢品而攔截搶奪,遭各國發兵威脅才願歸還,被稱為「高賴子」。後梁滅亡後,高季興改向後唐稱臣,在924年被後唐唐莊宗封為南平王,即武信王。後唐滅前蜀時,高季興表示願意協助伐蜀,但並未實際行動,而後又向後唐索要前蜀土地。這些使後唐唐明宗大怒而發兵南征,所幸江南雨季使唐軍糧草不濟而退。荊南與後唐的關係直到其子文獻王高從誨繼位後才和好[參23][參24]。
楚國則由武安軍節度使馬殷所建立。秦宗權之亂時,秦的部署孫儒攻打兩淮楊行密,孫儒部將馬殷帶部分人馬經江西至湖南割據[參1]。907年後梁建立後,馬殷向後梁稱臣而被封為楚王,即武穆王。其勢力涵蓋今湖南與廣西省北部,對外臣服五代各朝,對內平定亂軍、強藩,並且採取保境安民的政策,使楚國國勢強盛。927年後唐封馬殷為楚國王,定都潭州,即長沙府。楚文昭王馬希範時期擴地至今廣西省東北部,國勢頗盛。然而馬希範在947年去世後國勢大亂,楚將擁護次子馬希廣繼立,使長子馬希萼不滿而叛變。950年馬希萼成功攻下長沙,即楚恭孝王。然而馬希萼縱酒荒淫,使得楚將王逵、周行逢舉兵叛變楚國。他們擁護馬殷嫡長孫馬光惠為武平節度使,率軍佔據朗州(今湖南常德)。不久徐威也擁護馬希崇為武安軍留後,放逐馬希萼至衡山。而馬希萼則於衡山再度被廖偃、彭師暠擁立為衡山王,楚國分裂成馬光惠、馬希崇與馬希萼三派,史稱眾駒爭槽。最後,馬光惠被王逵以懦弱為由廢除,改立辰州刺史劉言為武平軍留後;再來南唐元宗於951年派邊鎬攻佔長沙,馬希崇與馬希萼先後投降,南唐領有全湖南地區,楚國亡;同時南漢中宗北取桂州(今廣西桂林)一帶,領有全嶺南地區。952年據有朗州的武平軍留後劉言不願降唐,派王逵、周行逢攻下潭州,驅除南唐收復湖南地區,並被後周正式封為武平節度使。而擁立劉言的王逵與他不合,就聯合周行逢廢除並處死劉言。王逵領有湖南後貪得無厭,也被部下潘叔嗣所殺,武平軍之位最後由周行逢繼承。周行逢革除楚國劣政,愛護百姓,提倡廉潔。對將領用法嚴厲,果斷誅殺。湖南地區又恢復平穩,直至962年周行逢去世為止[參23][參24]。
南漢是由清海軍節度使劉隱所建立,907年被後梁封為彭郡王,909年被封為南平王,最後911年為南海王,同年去世。劉隱穩固嶺南後重用當地士人[參28],為日後建國打下基礎。911年劉隱去世後,由其弟劉龑繼位。劉龑在統一嶺南後於917年稱帝,即南漢高祖。國號大越,都番禺,號興王府。隔年改國號為漢,即南漢。南漢高祖與鄰國和好,推廣科舉制度。然而本身殘酷奢侈,每視殺人則喜,寵幸宦官,以至政事不寧。942年南漢高祖去世,其子劉玢繼位,即南漢殤帝。南漢殤帝貪圖享樂,當時有張遇賢叛亂,隔年被其兄劉晟所殺。劉晟自立為帝,即南漢中宗。在位期間,雖然奪取楚國容州(今廣西北流)、邕州(今廣西南寧),但是提倡嚴刑立威,為人殘暴,大肆屠殺皇族和大臣將領,南漢只剩宦官、宮女執政。958年去世後,由其子劉鋹繼位,即南漢後主[參23][參24]。其間越南開始脫離中國統治。
契丹入侵
當十國陸續衰弱或自保時,北方的後晉也因為契丹國的威脅而屢屢不安。當時後晉新立,財政匱乏,契丹貪求無厭,藩鎮多不願服從。為解決財政危機,後晉高祖採納桑維翰的建議,採取安撫藩鎮、恭謹契丹的方式,並且重視農業、商業以提升經濟。雖然契丹國得以安撫,但原燕雲十六州官員如吳巒、郭崇威恥臣於契丹,不願投降。各地藩鎮幾乎不服晉廷,有些甚至有意拉攏契丹國以奪位,此時有賴杜重威、李守貞等人平定。937年天雄軍(即魏博軍)范延光反於魏州,前去平亂的張從賓也向他投降,並且殺後晉高祖之子石重信和石重乂。最後在范張聯軍逼近開封時,有賴侯益與杜重威率軍擊潰而平定。楊光遠自恃重兵而干預朝政,後晉高祖常屈從之,後來勾結契丹國叛變而被李守貞打敗而死。942年成德軍安重榮指斥後晉高祖父事契丹,要求出並討伐契丹國。但實際上卻是暗通契丹,聯手忠義軍安從進叛變,意圖奪位。後晉高祖派杜重威率軍擊斬安重榮,史稱宗城之戰,並將其頭送與契丹國。同年位於代北的吐谷渾部,因為不願意投降契丹國,首領白承福率部投奔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契丹國派使問罪。後晉高祖最後在這些憂憤之中去世,其大臣馮道、景延廣以國家多難,宜立長君,就以侄子石重貴繼位於鄴都(今河北大名),即後晉出帝[參29]。
由於後晉的將領與百姓對屈尊異族而感到強烈不滿,後晉出帝聽從景延廣建議,放棄對契丹國稱臣而改稱孫以洗刷屈辱。景延廣對契丹人的敵意十分強烈,他殺害契丹商人,逮捕契丹使者出氣,屢次對契丹挑釁[參30]。此舉引來契丹可汗耶律德光的憤怒,他於944年率軍南征。當時河北大旱,蝗蟲侵襲,契丹軍攻掠貝州(今河北清河)等地而還。隔年後晉出帝派杜重威率軍北伐,耶律德光聞之率大軍南下,最後杜重威成功的在白溝(河北定興、新城間)擊潰契丹軍。然而,後晉出帝於白溝之戰後日益驕奢,又以馮玉執政,賄絡公行,朝政敗壞。946年後晉出帝再以杜重威率軍北伐,與耶律德光在滹沱河會戰。此時杜重威有意奪位,反而向耶律德光投降。耶律德光趁機率聯軍直逼開封,後晉大將李守貞、張彥澤陸續投降,最後後晉出帝開城投降,後晉亡,史稱遼滅晉之戰。隔年耶律德光將國號改為「大遼」,即遼太宗,正式建立遼朝[參31]。此時尚有晉臣河東軍劉知遠、府州折從阮、雄武軍何重建與涇原軍史匡威拒絕投降遼國。遼太宗本來對經營中國地區很有信心,然而「打草穀」與掠人為奴的掠奪政策使中原百姓群聚反抗。其中河東軍劉知遠聽從張彥威的建議,以中原無主為由於太原稱帝,建國後漢,即後漢高祖。遼太宗壓制不了此局面,以天氣炎熱為由率軍北返[參32]。他命蕭翰留守開封,杜重威留守鄴都。最後於殺胡林(今河北欒城)去世,其兄子耶律兀欲繼位,即遼世宗[參29]。
後漢高祖在遼軍北返後開始收復中原。蕭翰得知消息後,劫持後唐宗室李從益稱帝於開封,而後北返。後漢高祖聞之派使殺李從益以定都開封,並派高行周與慕容彥超在魏州之戰戰役降服杜重威,諸鎮相繼歸附。948年後漢高祖去世,其子劉承祐繼位,是為後漢隱帝,並以楊邠、郭威、史弘肇與王章為輔國大臣。當時永興軍(長安)趙思綰、鳳翔軍王景崇與河中軍李守貞先後發動叛亂,關中危及,有賴郭從義、郭威分別平定永興軍與河中軍。後漢隱帝年長後猜忌輔國大臣,與郭允明協議後於950年以遼軍寇河北為由派郭威鎮守鄴都,隨後大殺楊、史與王等大臣,又殺郭威一家,並召泰寧軍慕容彥超等急速入京。郭威聽從魏仁浦建議起兵南下,並派養子柴榮鎮守鄴都。隔年擊潰慕容彥超,攻入開封,後漢隱帝最後為郭允明等所殺。郭威本有意立劉崇子徐州軍劉贇為帝,先以李太后臨朝。當時恰巧遼軍入侵,郭威出師禦敵,但大軍至澶州(今河南濮陽)時,軍士擁護郭威稱帝,大軍返回開封。951年郭威稱帝,建國後周,即後周太祖,後漢亡[參33]。
後周崛起與北宋統一
後周太祖登基後減除若干苛政,勵行節儉,使南流的人口再度有流回中原的傾向[參34]。然而劉贇被殺,使後漢舊將不服周廷。河東軍劉崇(後漢高祖劉知遠之弟)得知郭威稱帝後,自立為帝,建國北漢。他依遼人為援,自稱侄皇帝,並且伺機伐周。舊漢將徐州鞏廷美與泰寧軍慕容彥超意圖叛變,有賴後周太祖陸續平定[參33]。
954年後周太祖去世,由養子柴榮繼位,即後周世宗。後周世宗是五代十國中的第一明君[參34],於繼位之初遭遇北漢帝劉崇與遼將楊袞聯合南下。當時周廷驚恐,大多主張穩重行事,然而後周世宗親自擊潰漢遼聯軍,並斬臨陣後退的無能將領,史稱高平之戰。此後改革軍事制度,精簡中央禁軍,補充強健之士,形成「殿前諸班」的禁軍。內政方面,他招撫流亡,減少賦稅,穩定國內經濟。整頓吏治,延聘文人,打壓武人政治,使後周政治清明。955年又廢天下佛寺,獲取大量銅器以整頓經濟[參35]。軍事與經濟的提升都為日後基本統一漢地而建立重要的基礎[參33]。
後周世宗在穩定國內後即意圖統一天下,他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為目標。955年率軍擊潰後蜀,占秦州漢中一帶。956年率兵擊潰南唐,獲得江北之地,迫南唐稱臣。959年後周世宗率軍北伐遼朝以收復燕雲十六州,周軍陸續攻陷瀛洲、莫州等地。當他準備收復幽州時,卻突然生病,被迫班師[參1]。不久去世,其幼子柴宗訓即位,即後周恭帝。960年,殿前司都點檢趙匡胤以鎮定二州遭北漢、遼朝入侵為由率軍北禦,而後在開封的陳橋驛發生陳橋兵變,受禁軍擁護為帝。趙匡胤回師開封,廢黜後周恭帝,後周滅亡,五代結束。他建立宋朝,即宋太祖[參36]。
宋太祖繼位之時,十國仍有後蜀、北漢、南唐、吳越、南漢、荊南與湖南武平軍周行逢、閩南清源軍留從效等,除後蜀、北漢、南漢稱帝外,大多奉宋朝為宗主或臣服之。宋太祖面對遼朝的威脅,採趙普「先易後難,先南後北」的策略統一中國地區。962年周行逢、荊南主高保勗去世,兩國新主周保權、高繼沖年幼無能。宋太祖趁機於隔年以平湖南之亂為由派兵南下併湖南,途中假道伐虢,併吞荊南。後蜀後主孟昶聞知荊南與湖南被併吞後,聯合北漢以拒宋師。然而其晚年奢侈逸樂,朝政不修,軍隊皆無戰鬥力。965年宋太祖派王全斌、崔彥進出鳳州(今陝西鳳縣)、劉光義、曹彬出歸州(今湖北秭歸),北東兩路同時入蜀。結果不出六十多日,後蜀帝孟昶投降,後蜀亡。其寵妃花蕊夫人在亡國後寫下:「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南漢後主劉鋹將政事交給宦官龔澄樞及女侍中盧瓊仙等人。由於只信宦官,官員都需閹割才能進用。970年宋廷派潘美伐南漢,由於南漢將領大臣宗室皆死光,只有宦官領軍,隔年南漢帝劉鋹投降,南漢亡[參36]。
南唐後主李煜是詞壇高手,卻終日以外患為憂。當時有賴其弟李從善、大臣潘佑與將領林仁肇等人,尚且與後周得以對峙。宋朝建立後,李煜終日與臣酣宴、愁思悲歌。975年宋太祖以南唐帝李煜稱病不入朝為由,派曹彬南征,並以吳越軍為輔夾攻。最後李煜投降,南唐亡。吳越國方面,雖然忠獻王錢弘佐時趁閩國內亂獲得福州,但是本身課稅繁重,民不堪苦。到忠懿王錢俶時,因為對宋朝十分恭順,宋太祖沒有奪取地。而閩南清源軍留從效割據一方,去世後多人爭位,最後由陳洪進奪得。978年錢俶與陳洪進納土歸順宋朝,吳越國與清源軍(964年改名為平海軍)亡。而十國最後一個國家北漢的末主是英武帝劉繼元。979年北宋宋太宗派潘美圍攻北漢都城太原,擊退遼國援兵,劉繼元投降,北漢滅亡。至此十國時期結束,正式進入宋朝時期。然而,尚有燕雲十六州還未收復。宋太宗滅亡北漢後不久,他不顧大臣反對,於979年從太原北伐遼朝以圖收復燕雲十六州。起初宋軍攻下易州和涿州,但在燕京的高梁河之戰慘敗而退。而定難軍雖於982年李繼捧奉土歸併北宋,但李繼遷持續於陝北發展勢力。至此進入宋朝與遼朝、西夏、金朝、蒙古等諸國對峙的多元民族競爭時代[參36]。
疆域與行政區劃
- 疆域
五代十國的疆域大抵區分成五代與十國。五代諸朝的領土大抵是華北地區與關中地區,一度領有燕雲十六州、河東(今山西省)、蜀地(四川省)與淮北地區。十國與其他藩鎮大多分佈在五代的週圍如華南、湖廣、蜀地、甘肅、河東與河北等地區,其中江南、湖廣地區分裂為六國,這顯示江南地區遠較三國時期更為開化,故已可以用小地域形成自立的地盤。五代十國的各國疆域在宋朝統一後仍然被沿用為路的行政區劃,現在則成為省界。而且,被細分化的疆域仍然不能自給自足,各國只能發展自身產業,並越界進行經濟交流以互通有無,最後促使宋朝商業的發達[參37]。
唐朝後期和五代時,政治核心因為戰亂與經濟因素,由長安、洛陽過渡到開封。當時關中因戰亂而荒廢,較強的藩鎮只有岐國李茂貞與定難軍,而河隴地區也持續衰退,回鶻、吐蕃等外族紛紛割據河西走廊;而華中、華南地區經濟強盛,所以割據藩鎮繁多,是十國勢力範圍[參1]。而開封處於隋唐大運河中樞地位,負責轉運河北、關中、江南與湖廣地區的貨物,是天下糧食、貨物的轉運站。當關中因戰亂而荒廢時,聚集天下財富的開封就成為五代的首選地位,這也促使宋朝之後的中國朝代選擇以大運河城市如北京、開封、南京與杭州等為首都。另外,五代的戰爭大多以開封的宣武節度使與太原的河東節度使對峙為主,例如李克用的晉與後梁、後晉與後唐、後漢與佔據中原的遼朝、北漢與後周等都是如此。
五代十國的範圍與唐朝後期相比,萎縮明顯,比漢地的範圍略小,外族大舉占領漢地的周圍,最後建立遼朝與西夏。河西地區被歸義軍、甘州回鶻與吐蕃諸部所占領。燕雲十六州在938年被後晉高祖石敬瑭割讓給契丹國(後為遼朝),使漢、唐以來北方的國防線全部後退,黃河北岸幾乎沒有屏障。再加上中國政治核心東移,使得五代、宋朝備受遼朝的壓力[參1]。而安南地區被靜海軍的曲家所割據,並在吳權於白藤江之戰擊敗南漢軍後,使越南地區正式脫離中國歷史。而在陝北夏州割據的定難軍,雖於982年李繼捧奉土歸併北宋,但在李繼遷努力下於宋朝時獨立成西夏[參37]。
- 行政區劃
五代十國的行政區劃繼承唐朝後期的形式,即道(節度使)、州(府)、縣三級行政區劃。五代注重對地方官的考課,令其忠於職守,後梁、後唐皇帝都詔諭吏部注意州縣官不得「姑徇私情,靡求才實」[參38]。
節度使成為地方行政區劃是由唐朝中期才開始設置的,又稱藩鎮,主管地方軍事、行政與財政,位高權重。安史之亂期間,唐廷成立許多地方節度使以圍堵叛軍。平亂後,唐廷也冊封大量降將為地方節度使以安撫,造就這些擁兵自重,割據為王的藩鎮,形成唐末藩鎮割據的局面。五代時節度使的授任更爲冗濫,有的節度使以親王遙領,如後唐末帝之子李重美遙領成德軍節度使,後漢高祖之弟劉勳領山南西道節度使;或以宰相遙領,如後唐莊宗時以侍中、監修國史郭崇韜兼領成德軍節度使。掌握兵權的節度使往往專橫至極,爲所欲爲。其中,權重者稱節度使、權輕者稱防禦使(後稱觀察使),安史之亂後的道,即是節度使的轄區。當藩主有異心時,往往趁機舉兵以圖推翻中央,這個現象自唐朝後期開始出現,五代各朝或地方十國的內部也時常發生,這是五代十國動盪不安的起因。此外還在某些地方設「軍」,成爲一級行政機構。如907年後梁在輝州碭山縣置崇德軍,939年後晉改舊威州爲清遠軍,954年後周以萊蕪監爲廣利軍等,其軍使委命本道差補[參39]。到宋朝時,節度使被路行政區取代,並且分割地方的行政、財政與軍事權以防止擁兵自重的局勢出現[參39]。
第二行政區為州,州設刺史,第三行政區縣則設縣令。部分州因首都地位或地勢重要而升級為府、例如五代在汴州設有東京開封府、長安設有西京京兆府、魏州設有大名府,有些重要的府在宋朝形成五京制。而十國與各地藩鎮也在其首都或重要州設府,如吳國的揚州江都府、南唐的昇州金陵府與洪州南昌府、楚國的潭州長沙府、南漢的廣州興王府、北漢的太原府、前蜀與後蜀的成都府與興元府、荊南的江陵府等等。並於軍事要地設大都督府,如後梁在宋州、福州均設大都督府。後唐在全國設十大都督府[參39]。本時期南方的州縣數量,因為政局穩定、經濟發展與人口增加而增加。《太平寰宇記》所載五代十國時期全國新置五十九縣,絕大部分是在南方,如蜀置五縣,吳越設五縣,閩增設十三縣,南唐新置二十六縣[參40]。
政治體制
五代十國的政治制度大體沿用唐朝制度,但是各朝變化很多,官職時常廢置不常,其制度比較混亂。朝廷設有主管行政的三省六部、主管財政的三司與主管軍事的樞密院。由於五代十國戰亂不斷,樞密院的權力往往比三省來得大,所以時常以宰相兼領樞密使。五代十國以「使」名官者很多,據《五代會要》記載有崇政院使、宣徽院使、飛龍使、翰林使、五坊使等等三十種之多。十國諸國中雖然有臣服於五代各朝,在制度上仍然是獨立的國家,政治架構等同五代。由於五代十國大多是從節度使起家,對支持他們的幕僚往往擔任新朝廷的職位,而前朝遺老則給予三師、三公或台省官等虛職。而將士有功時,為了攏絡他們,也以官爵名號爲賞賜。這些狀況成為後來宋朝冗官煩多的源頭[參1][參2]。
- 三省六部
中央行政機構有三省六部。三省為尚書省、門下省與中書省,下設六部尚書,並分司辦事。後梁重新設置唐朝空置的尚書令,並且定爲正一品,改唐朝的尚書左右丞爲左右司侍郎。後唐時恢複唐朝舊制,並多設左右僕射,與尚書左右丞均爲正四品。後梁又設中書門下省,置「中書門下平章事」,改司政殿爲金鑾殿,設大學士一員,以崇政院使敬翔爲金鑾殿大學士。中書省和門下省方面,其官員品級也比唐朝高,其長官侍中在唐代宗以前均爲正三品,後晉時中書令和侍中均爲正二品,左右常侍從三品升爲正三品,門下侍郎從正四品升爲正三品。十國方面,有設有等同宰相的官職,如吳國的大丞相,楚、吳的左右丞相,吳、南漢的參知政事,吳越的參相府事等都等同宰相的職稱[參1][參2]。
- 三司
三司使專管財務,至五代時才確定。早在唐朝時就有戶部、度支、鹽鐵等三司分管租稅、財務收支和鹽鐵專賣、物資轉運事務。唐昭宗以宰相崔胤兼領三司使,至此出現三司使。後唐曾設置租庸使以管轄三司,最後正式設置三司使和副使以管理朝廷財務,地方財政也需聽從三司使的命令。以後歷朝相承不廢,宋朝設置的三司就是緣自五代的[參1][參2]。
- 樞密院
五代十國還設有樞密院以掌管軍事,又大多為武將。樞密使掌握軍事,其實權往往超過宰相,可直接下令任免藩鎮。所以通常由皇帝最親信的臣僚充當,有時又以宰臣兼任樞密使。例如959年後周世宗命司徒平章事范質與禮部尚書平章事王溥參知樞密院事,藉此以加強文人官僚制度[參1]。早在唐代宗時就以宦官掌樞密,所統領的左右神策軍護軍中尉與兩樞密使共稱「四貴」。此後宦官往往侵奪相權,甚至廢立皇帝。唐朝後期,朱溫大殺宦官,至此開始用朝臣充任樞密使。朱晃建立後梁後,改樞密院爲崇政院,改樞密使爲崇政使。923年後唐莊宗又復稱樞密院,並設樞密使與副使。後晉曾以宣徽使代之,但不久又恢複。中書和樞密對掌文武二柄的方式,最後由宋朝所繼承之。而十國等各國或地方藩鎮也大抵置有樞密使或相當於樞密使的官職[參1][參2]。
- 法律
五代十國時的刑法,基本沿用唐朝的律令格式和編敕,但因歷朝又都有新頒的敕條,彙編附益,使得格敕前後重複矛盾。957年後周世宗令大臣們進行整理,唐律條文難解的,加上注釋,格敕繁雜的,加以刪除,彙編為《大周刑統》二十一卷。北宋初年所編的《宋刑統》即就此書略加增刪而成[參1][參2]。
外交
早在唐朝時因為外族紛紛進入中原內附定居,在安史之亂後河北地區、陝北與河西走廊陸續成為外族的勢力範圍,使得中原政局更容易受外族的影響。例如沙陀族、党項族受唐朝冊封為節度使,而沙陀領有的河東軍於五代建立後唐、後晉與後漢。而契丹族的影響最大,多次成為篡立者的外援。建立契丹國後於946年入主中原,建國遼朝。雖然遼朝最後返回燕雲地區,但仍然對中原地區有一定的影響力[參4]。
五代時,北方以契丹最強。契丹族原唐朝受封為松漠都督府。唐朝後期,契丹迭剌部的首領耶律阿保機崛起並征服各部,取代痕德堇可汗後於907年即可汗位。他先後鎮壓了契丹貴族的叛亂,征服漠北地區奚、室韋、黠嘎斯、阻卜、韃靼、克烈等部落,在軍事與經濟方面都十分強盛。915年耶律阿保機出征室韋得勝回國,但被迫交出汗位。不久他在灤河邊建城,於隔年建立契丹國,即遼太祖。契丹國掠奪中原的人口,收留因河北戰爭而逃亡的流民,任用韓延徽、韓知古、康默記與盧文進等漢人為佐命功臣。925年東征渤海國後即有意南下中原。遼太宗繼位後趁後唐發生內亂之際,接受石敬瑭的請求,出兵協助攻滅後唐,扶持兒皇帝建國後晉,並且獲得燕雲十六州。石重貴繼位後不願稱臣,並濫殺契丹商人。遼太宗為此多次出兵南征未果,後來有賴後晉大將杜重威投降,而攻陷汴州,建遼朝。而後因為遼軍打草穀濫殺漢人,使中原人人舉兵抗遼,遼太宗也在北返之際於殺胡林去世,遼朝政局動盪不安。雖然遼廷扶持北漢,但最後於959年被後周世宗奪下瀛洲、莫州等地。宋朝建立並滅北漢基本統一漢地後,於同年北伐遼朝。此時有賴耶律沙、耶律休哥、耶律斜軫等名將與宋軍大戰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門外),成功擊敗宋軍,此時也進入宋遼對峙時期[參4]。
五代時北方與東北還有奚、吐谷渾、室韋、渤海國、女真、黑水靺鞨等國。奚國於唐朝受封為饒樂都督府,於唐朝中後期多次入侵邊疆。遼朝建立後,奚國被契丹征服,契丹還建立遼中京以統治之,並且逐步同化奚族。而唐朝後期的另一強國渤海國,也在926年亡於契丹,並於原地成立東丹國,以契丹太子耶律倍任人皇王。遼太宗繼位後廢除東丹國,建立遼東京以管理之。而吐谷渾部,原本定居青海一帶,被吐蕃攻滅後,東遷到朔方、河東一帶。五代時散處蔚州等地。936年後晉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國,使得部分吐谷渾臣服於契丹,但仍有不少逃回太原,投奔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參4]。
唐朝後期,西方吐蕃最強,但因內部分裂而衰。五代時,河西走廊被回鶻、吐蕃與党項等許多民族所割據,有甘州回鶻、肅州龍家(焉耆人)、涼州嗢末、吐蕃六谷部、黃頭回鶻、位於蘭州一帶的党項族、陝北的定難軍(党項統領)等。此時漢人政權只有沙洲、瓜州的歸義節度使與五代屬地的朔方節度使與河西節度使(管制涼州、蘭州等)。而定難節度使是西夏的前身,本體是陝北夏州的党項族。其領袖拓跋思恭因平亂有功,被唐僖宗所冊封。雖然定難軍獨立自主,對外仍然臣服五代各朝與北漢。五代時,後唐明宗意圖併吞定難軍,將庭州軍安從進與定難軍李彝超對調,最後有賴李彝超成功擊退安重進的唐軍才穩固之。最後在宋朝時吞併靈州、河西等地,建國西夏[參41]。
西域地區則有西州回鶻、高昌回鶻、龜茲回鶻、于闐、仲雲國與喀喇汗國等。其中于闐和喀喇汗國是西域大國,其範圍涵蓋整個西域地區。擁有塔里木南部廣大領土的于闐是盛行佛教的塞種人國度,統治者尉遲家族自漢朝起就掌握該國的政權。唐朝時,于闐屬於毗沙都督府,由當時的國王尉遲伏闍雄兼任都督。五代時的于闐趨於漢化,國王李聖天自稱「唐之宗屬」,國內實行唐朝舊俗,並派人向中原朝廷進貢[參42],後晉封其為大寶于闐國王[參43]。喀喇汗國則為伊斯蘭勢力東進的主要勢力,同于闐多次發生戰爭,但皆以失敗告終。十一世紀初,于闐與歸義軍在喀喇汗國和西夏夾攻中相繼滅亡[參44]。1212年時,喀剌汗國亡於由耶律大石率領的契丹族,後者建國西遼[參4]。
南方有交趾國、大理國、牂柯蠻、彭氏土司與昆明部落。曲承裕擔任靜海節度使後,曲家長期割據交趾,907年去世後由曲顥繼位。930年曲主曲承美被南漢高祖攻滅,不久楊廷藝舉兵並攻下大羅城,靜海軍再度建立。937年矯公羨奪位並向南漢稱臣,隔年楊廷藝的女婿吳權自愛州舉兵,南漢高祖派其子劉弘操率軍入援。吳權在殺死矯公羨後於白藤江之戰擊潰劉弘操率領的漢軍,至此南漢再也沒有南征交趾的意願。939年吳權稱王,建立吳朝,都城古螺,越南地區開始脫離中國歷史,至968年丁部領統一十二使君後建立丁朝,越南正式走上獨立發展道路。大理國源自唐朝時的強國南詔,由於長期與唐朝戰爭,國力日趨衰弱,於南詔末年多次發生權臣篡位事件。902年,世襲清平官的權臣鄭買嗣迫南詔帝蒙舜化貞退位,建國大長和。928年大長和的東川節度使楊干貞和清平官趙善政殺死大長和帝鄭隆亶,趙善政建國大天興。次年,楊干貞廢趙善政自立,建國大義寧,而楊干貞之弟楊詔認為海通節度使段思平有異心,促使楊干貞派兵追殺。段思平即向高方尋求庇護。而後,段思平向東方的黑爨借兵,與其弟段思良和軍師董迦羅舉兵反抗。937年滅大義寧,建立大理國,都城大理[參4]。
軍事制度
五代十國的軍事制度繼承唐朝後期節度使的制度,當時地方藩鎮時常舉兵意圖推翻中央朝廷。為了解決此問題,朝廷逐漸加強中央禁軍以打壓地方,到宋朝更發展成強幹弱枝的政策。而五代十國最高的中央單位是樞密院,大多為武將擔任。由於五代重軍事、輕文人,為了鞏固政權也以宰相兼任樞密使[參1][參3]。
唐朝中期開始,節度使擁有強大兵力,掌握地方軍事、民政、財政。他們位高權重、專橫至極,時常發生舉兵意圖推翻朝廷之事,史稱藩鎮割據。而唐朝最後也被宣武節度使朱溫所篡,五代十國的建國者也大多是唐朝後期的節度使。到五代十國時,舉兵篡位之事更多,在後晉高祖割讓燕雲十六州後更加劇烈。也使得五代君王時常替換,最後形成九姓十五君之多[註5]的亂世。為此君主紛紛採行建立禁軍、調動地方節度使等強幹弱枝的政策,以削弱地方實力派。禁軍負責守衛首都與皇宮,有時會駐防各地以壓制地方藩鎮,例如後梁、後唐就以禁軍壓制、削弱河北三鎮。後來宋朝宋太祖更以禁軍「殿前諸班」統一天下。此外,朝廷還頻繁調動節度使,更換其駐地,以防止他們長期佔據一方,形成割據勢力[參1][參3]。
而五代各朝時常擴充禁軍,軍事官制也繁多易變。後梁太祖最親近的軍隊是「廳子都」,此軍裝備精良,兇悍異常,太原晉軍十分畏懼。立國後擴編宣武軍為禁軍,取禁軍的精銳以成立侍衛親軍。在首都設左右龍虎軍、左右羽林軍、左右神武軍、左右龍驤軍,均以親王爲軍使,後來名稱時有變動。後唐禁軍的前身是河東軍,李克用以眾多養子為骨幹建立「義兒軍」,是其最精銳的軍隊。征戰的主力部隊是915年收編的魏博銀槍效節軍,在滅梁時發揮重大作用。建國後在首都設立嚴衛左右軍、捧聖左右軍等。在後唐明宗時成立侍衛親軍為禁軍,以其鄴都起事的兵士為骨幹,又稱隨駕軍。其中石敬塘還擔任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兼六軍都衛副使。後晉又在首都設護聖左右軍,其本部軍源自石敬塘在河東起事的軍隊,其部屬劉知遠還擔任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後漢軍制沿襲後晉,沒有很大的改變。後周在首都設龍捷左右軍、虎捷左右軍。後周世宗時改革軍事制度,實施練選制度,精簡中央禁軍,補充強健之士,設有殿前都指揮使、水陸都部署、殿前都點檢等高級軍官,形成「殿前諸班」的禁軍。其中殿前都點檢掌握軍事實權,後來擔任此職的趙匡胤在後周世宗去世後發動陳橋兵變,篡位建國宋朝[參2]。其次是嚴明軍紀,命兵部尚書張昭遠制定新的軍法。最後是限制藩鎮權力,例如禁止造軍器、干預民政等等[參3]。
由於戰爭頻繁,兵役負擔沉重。當時為了防止士兵逃亡,特在士兵臉上刺字記其軍號,以便各地關津識認、追捕逃兵。另外,各地都徵派男女從事運輸,無數人畜累斃途中。後梁太祖攻打青州王師範時,甚至把徵發來堆積攻城土山的民丁、牛驢一起掩埋在土山中。劉仁恭在幽燕徵發十五歲以上、七十歲以下的男子自備軍糧從軍,共得二十萬人。北漢規定十七歲以上的男子皆入兵籍為兵。南唐曾強令老弱以外的人全部從軍。吳越錢俶「盡括國中丁民」為兵。湖南馬希萼調發朗州全部丁壯為鄉兵。閩國後期發民為兵,力役無節。除了兵役,還有各種名目的土木修建勞役。後唐莊宗盛暑修建營樓,「日役萬人」。荊南修理江陵外郭,驅兵民萬餘人從役。閩主建築寺觀宮殿,「百役繁興」。賦役嚴重,使戰亂破壞嚴重的北方社會經濟難以復甦,也大大阻礙了南方經濟發展的進程[參2][參5][參3]。
人口
唐朝後期至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地區的經濟因為長期的戰亂、天災而殘破不堪。黃巢之亂後,長達六七十年內,大小戰事不停。華北地區的兵役和各種勞役異常繁重。統治者視人命如草芥,無辜群眾常遭慘殺。戰爭破壞和苛重賦役促使人民數以萬計餓死或流徙他處。例如唐朝後期蔡州秦宗權四處肆虐,一度攻陷東都(今河南洛陽),形成「極目千里,無復煙火」的情況[參45]。朱溫與徐州時溥的戰爭,破壞徐、泗、濠三州的農業。朱溫與河北劉仁恭的戰爭又破壞魏州至滄州之地,於定州之戰更死傷六萬多人。唐朝原本的精華區長安、洛陽一帶也在朱溫東遷唐昭宗期間,被強制遷移人民,並且拆毀房屋,焚燒一切,以至生靈塗炭,在籍民戶不滿百戶。而後梁與晉的戰事,使晉南豫北不少地方「里無麥禾,邑無煙火」。為了抵擋晉軍,後梁數度決開黃河,使得河南、山東一帶洪水氾濫不堪。到後唐、後晉期間,華北地區被受契丹國襲擾,盧龍、燕州之地屢次被契丹騎兵焚掠一空,千里內「民物殆盡」。尤其在契丹軍南下攻陷汴州後,開封至洛陽數百裡間人煙稀少,相州百姓有十餘萬人被殺死。而後河中與鳳翔等鎮在後漢時發動叛亂,戰死餓死的屍體有二十萬具以上。北漢的十二州,盛唐時有二十八萬戶,而在北漢亡國時僅有三萬餘戶,約為盛唐時戶口的八分之一。839年唐文宗時期,戶口有4,990,000戶,到宋朝再度統一時,全國戶口只剩3,790,000戶,在這一百四十年間減少達一百二十萬戶,可以想見唐末五代戰亂的劇烈和民生的痛苦[參46]。
雖然唐朝後期南方也受到龐勛之變與黃巢之亂的影響,但在十國時期,重大戰事較少,政局比較穩定,有利於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參45]。再加上唐朝中衰以後,中原動盪不安,不少人紛紛南下江南、湖廣與巴蜀一帶,最遠達兩廣之地[參47],關內道、河南道、河北道都減少很多。而南方如蘇州、鄂州、洪州、饒州、吉州、襄州、郢州、唐州、衡州、廣州等都大幅提升。據說當時的蘇州戶口中,自北方遷來的占原來人數的三分之一,武昌在兩年內戶口增加了三倍,這都反映了南徙人口的眾多,使得人口分布則以南方地區比較密集[參48]。長期安定的環境有利於發展生產,使得十國府庫逐漸充實。五代十國末期,後周與北漢的戶口不過一百萬戶,南方諸國則多達兩百七十餘萬戶。在這些國家中,以南唐的六十五萬戶最多,其次是吳越的五十五萬戶居次;再次為後蜀的五十三萬餘戶。這三國的人口總合,差不多是當時中國地區總人口的一半[參49]。北宋統一南北時,原後周和北漢所在的華北地區約一百萬戶,而南方九國所在地區已有二百三十萬戶。南方人口超過北方的態勢至此已經定型,北宋年初的南北人口比例大約是6:4[參45]。
年代 | 戶數 | 口數 | 備註 |
---|---|---|---|
唐哀帝天復三年(907年) | 全國估計20,000,000人 | 唐朝滅亡。 | |
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 | 2,309,812戶[參50] | ||
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79年) | 3,790,000戶 | 32,500,000人 | 北宋基本統一漢地。 |
經濟
唐朝後期因為安史之亂、藩鎮割據與黃巢之亂的因素,使得北方戰亂不堪,人口流移南方,田園荒蕪。到五代十國時期,五代時交迭頻繁,北方戰火始終未能平熄,北方經濟比較落後,人口持續大減。直至後周後期才逐漸恢復,但經濟力始終不如南方。而南方則較為安定,持續吸收來自北方的流民,替南方帶來大批的勞動力及先進的耕織技術,加速了南方經濟的發展[參45]。到五代十國期間,由於南方十國國家林立,擺脫北方經濟負擔,而且君王重視生產發展,發展出若干個以大城市為中心的經濟區域。蜀地是農業、工商業發達地區,倉庫飽滿。江南兩淮重農桑、茶葉、水利與商業貿易,其中吳越、閩國與南漢的貿易最為興盛。湖廣要靠賣茶和通商,運茶到黃河一帶,交換衣料和戰馬以獲利。這些區域彼此互通有無,並與華北、外國通商貿易,商業十分興盛。所以,南方至此已完全代替北方成為全中國地區的經濟中心[參5][參45]。
農業
唐朝後期至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地區的經濟因為長期的戰亂、天災而殘破不堪,河北、河南、山東與關中一帶都是戰亂區。例如943年後晉出帝時,春夏裏有早災,秋冬有水災,蝗蟲大起,境內竹木葉都被蝗蟲吃光;再加上軍事上人為的決黃河水,水浸汴、鄂各州,使北方的生産遭到極大破壞。相對的,自漢魏六朝以來,比較平穩的江南、湖廣與巴蜀地區的經濟持續發展而十分興盛,成為中原人民投奔的地方。在加上華南地區被細劃分數國,各國為了提升經濟力莫不細心經營,這使得十國的經濟力遠勝於重武力的五代[參5]。
雖然五代戰亂不堪,但仍有不少君王提振經濟。後梁太祖稱帝後重視農業,他任張全義為河南尹,以恢復河南地區的生產。908年又令諸州滅蝗以利農桑[參1]。後唐明宗執政期間,提倡節儉,興修水利,關心百姓疾苦,使百姓得以喘息。到後周時,後周太祖郭威為了減輕農民壓力,於952年直接將兵屯的營田[註6]賜給佃戶,以提升稅收;並且廢除後梁太祖朱溫實行的「牛租」,使農民免除牛死租存的負擔[參51][參5]。到後周世祖時,建立均田制,按實際占有田畝徵稅。這不同於隋唐前期的舊制,而是同兩稅法之後普遍實行稅產是一致的[參1]。
南方十國提倡經濟發展,並且重視興修水利,防水治害。例如吳越、南唐獎勵農桑;閩及南漢促進海外貿易;前蜀和後蜀亦能發展農耕絲織,此均能令南方的經濟得到發展。巴蜀地區在唐朝就十分富庶,有天府之國之譽稱。經歷戰亂後,在前蜀王建與後蜀孟知祥、孟昶父子的經營下,政治相對穩定。他們又注重興修水利,廣泛耕墾,在褒中一帶還興辦了屯田,使得農業生產比較發達。後蜀時期,「百姓富庶」、「斗米三錢」,米便宜到一斗三文錢。而兩廣地區也讓不少人遷居,五十年來,南嶺以南無事,使得南漢府庫逐漸充實[參5]。
吳與南唐、吳越所在的兩淮、江南與太湖地區在隋唐時期十分繁榮,是唐朝的糧食重鎮[參52]。歷經龐勛之變與黃巢之亂後也逐漸回復,當地朝廷支持大規模開墾荒地,並且修築水道。吳和南唐在丹陽疏浚練湖,在句容疏浚絳岩湖,在楚州築白水塘,在壽州築安豐塘,少者溉田數千頃,多者溉田萬頃以上。吳越王錢鏐在錢塘江修築錢塘江石塘以防海潮侵襲[參53],並且疏浚西湖、太湖和鑒湖等[參54],又募民開墾荒田,免徵田稅,使杭州一帶成為江南富裕之城。而福建地區在唐朝後期經濟力不強,王潮、王審知兄弟領有閩國後,他們勸民農桑,在連江縣車湖周圍築堤,可溉田四萬餘頃。南唐和吳越的農民還修建了一種圩田,即圍田。旱則開閘引水灌田,澇則關閘拒水,把低洼的澇地變成良好的耕田[參5]。而湖廣之地,在東晉南朝以來也十分興盛。馬殷據湖南建國楚國後,不斷提升湘中、湘西的糧食產量。在周行逢據有湖南時,人民「率務稼穡,四五年間,倉廩充實」。這些都使得長江中下游一帶成為「賦出於天下,江南居十九」的餘糧區,到宋朝更有「蘇常(或湖)熟、天下足」的說法[參45]。
南方除了糧食作物興盛之外,茶葉、絲綢與棉花等經濟作物也十分興盛,且進入專業化的地步。當時茶葉除了種於山區之外,也有建立於平地丘陵制之上。根據《四時纂要》記載當時江南茶園十分發達。楚國發展茶葉、植桑養蠶與棉花十分興盛,閩國發展經濟產物茶葉,又獎勵海上貿易,大舉提升當地的經濟[參45]。
手工業
諸國混戰雖然嚴重破壞了社會經濟,但社會生產仍未中斷。即使在華北地區,後梁太祖建國初期和後唐明宗在位時,都曾分別採取某些恢復生產的措施。後周時,手工業如紡織、造紙、製茶、曬煮鹽等生產也有所發展。而南方十國的紡織業更是凌駕在北方之上[參5][參55]。
雕版印刷最初是在民間流行,在五代十國時期尤為突出,其中以江南和巴蜀兩地比較發達,不僅有民間書肆出售的佛經和日用各書,而且士大夫階級所讀的儒家經典也用雕版印刷發行。雕版印刷較發達的前蜀,印刷品主要是占卜書、字書等。到後蜀時專門印製,導致「蜀中文學復盛」。932年後唐宰相馮道提議官方採行雕版印製《詩經》、《書經》、《禮記》等等九經,出現官方大規模印刷。這個計畫由國子監實現,沒有因為戰亂而中止,直到953年後周時期才刻印完畢,共二十二年。從此,刻本「九經」廣為流傳。此後朝廷刊印經書的數量增加,這個任務也交給國子監負責,書版也收藏在國子監內,被稱為「監本」[參55]。
五代亦為陶藝的重要蛻變期,也是由民間走向官方製窯。民窯與官窯分道揚鑣,爭奇鬥艷,成為一色釉瓷器盛行的時期。官方創設官窯,專門供應皇室和官員所用。在北方有後唐、後周的御窯,在南方有吳越國的秘色窯,西南方有前蜀、後蜀的官窯。而民間也保持優良的傳統,例如位於河北的定窯即十分興盛[參56]。而吳越國的越器,其燒製技術優良,十分有名[參55]。五代的陶瓷匠師更是創造出「雨過天青」的傳世之寶,成為中國古代陶瓷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參57]。製窯技術也遠傳國外,918年後梁時期時,高麗便學會中國的造瓷技術,並在康津設立了窯廠,此後又陸續傳到了日本及西方各國[參57]。
澄心堂紙是五代時期的名紙之一。五代南唐後主擅寫詩詞,喜歡收藏書籍和紙張,為此將金陵官府的一幢房子命名為澄心堂,作為作詩藏書之地。南唐後主還特地令四川造紙工匠來到澄心堂,仿照蜀紙製成一種質地優良的新紙,並命名為「澄心堂紙」。因為澄心堂紙的質量非常好,以至一紙值百金,是紙品中的佼佼者。此後宋朝、清朝也都學習南唐的技術,生產並使用了這種紙[參57][參55]。
商業
商業方面,由於北方五代戰亂不斷,農業遭受破壞,連帶商業也難以發展。而華南經濟未遭受很大破壞,南方十國的政局相對於北方也比較穩定,除了盛產糧食之外,部分國家還大量出產茶葉、絲綢與棉花等經濟作物。由於國家林立,長江水運與海上運輸都很便利。各國紛紛互通有無,有的還與外國貿易,使得商業貿易十分發達。華北需要大量的茶葉,而楚國、南唐與閩國等南方茶商也需要運送至河南、河北等地,使得荊南成為茶葉轉運中心,商人販賣茶葉,買回繒纊、戰馬。而江南所需的食鹽一部分也依賴華北供應。北方五代與北漢、燕、岐等勢力從契丹、回鶻、党項買馬,前後蜀向西邊各少數族買馬。南方諸臣服國都以進貢方式和北方進行貿易。南唐、吳越、閩國與北方的貿易主要是通過海路,東自高麗、日本,西至大食,南及占城、三佛齊等都有商業往來。當時有不少貿易大港如揚州、明州、廣州等等,其中杭州、福州與泉州都是這個時期擴建成長。例如吳越錢鏐擴建杭州城、閩國王審知擴建福州城、閩南留從效擴建泉州城等[參45]。吳越、吳國和南唐從海外輸入「猛火油」使用,還從海道再輸往遼朝[參5]。從全國範圍來說,由於政治不統一導致交通阻隔,商業發展受到限制[參5]。如前蜀法令規定:「不許奇貨東出」[參58]。後周規定販運食鹽不得逾越漳河。但是,通商貿易仍然十分興盛[參5]。
然而,也有另一種觀點認為,正是因為處於分裂時代、政治不統一,商貿才能有如此長足的發展。大一統的政權滿足於農業的收益,傾向於重農抑商、將治下民眾束縛於土地上,統治者對政治穩定的考量往往壓倒經濟利益,並忌憚沿海城市發展商業而導致的政治離心力。[參59]分裂時代則不同,擺脫了中央控制的不同的割據政權,在面臨土地有限、難以單獨依靠農業支撐統治時,無不以商賈為重,作為地方政權的財政之源、立國之本;甚至為了能在各國之間的商業競爭中生存,更不得不加大海外貿易的比重。譬如,東南沿海的南漢、吳越、閩國三國都十分注重外貿,各國鼓勵外商進駐的同時也鼓勵本土商人去東洋、南洋發展。[參59]即便是深居內陸的小國荊南,也十分注重和仰仗河運商業,甚至到了以商業利益決定外交政策的程度。[參60]這種政治分裂形成的對商貿、航海的重視,不僅在割據時期支撐著地方政權的生存,更在長遠的時期看來第一次致使了有別於唐及以前點對點式貿易的、遍佈東亞的、完善而龐大的貿易網絡的形成。此外,出海行商而富賈一方的思潮在往後的時代中發揮著長遠的影響,形成了商賈為先的風氣和傳統,並鼓舞著一代代逐利的商人冒險遠航。[參59]所以,五代十國時期也標誌著東南沿海自主發展海外貿易[參61][參62]和中國由「頭枕三河、面向草原」到「頭枕東南、面向海洋」轉變的開始。[參63]
文化
五代於中國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主要表現為印刷事業的發展、火藥在戰場上的出現、詞的興起等幾個方面。由於南方較北方富庶安定,因此,文學、繪畫、金屬工藝、浮雕、紡織、陶藝等均盛行於南方[參6]。
學術思想
五代儒家學說雖然還是國政的基本依據,但是對社會、政治的影響力已經大大降低。因為儒學對於官方及正常秩序的依賴,要比佛、道二家大得多。當五代政權屢變,儒學備遭破壞,其思想影響大大降低。後唐明宗在敕旨中指出了學校多廢、典籍罕傳的狀況。後周世宗時,更做了一些恢復儒學的努力,使儒學的傳統不至於中斷。而民間私人講學的風氣也很盛行,培育了不少的儒學人才,這都成為宋代儒學興發的重要養分[參65]。
由於社會動蕩和時代短促的緣故,時常發生叛變弒君事,而君王大多重武輕文,士人也重實輕虛,使得本時期比較少有傑出的學者和思想家,有名的儒者只有馮道[參65]。馮道為五代政治家,大規模官刻儒學《九經》,侍奉九姓十五君,「累朝不離將相、三公、三師之位」,前後為官四十多年。其行為事君不忠,但是事親濟民、其主政提攜賢良,在五代有著「當世之士無賢愚,皆仰道為元老,而喜為之偁譽」的聲望,晚年著有《長樂老自敘》[參65]。
由於亂世災禍,人們對前途深感無從把握,大多採行消極避世的思想,部分儒者與百姓轉向佛教與道教。有研讀道籍者,也有隱遁山林者,名利之心淡漠,注重個人養生,而有「五季之亂,避世宜多」[參66]。其中道教學者譚峭繼承老子「道」為世界本源的說法。他認為天地間萬物均是由道演化而來,而道的本質則是虛,許多觀點蘊含著人民性、民主性因素。譚峭著有《化書》,其中《道化篇》云:「道之委也,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生而萬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氣,氣化神,神化虛,虛明而萬物所以通也」[參65]。
唐朝後期的皮日休繼承王充以來的「氣」一元論,將氣看作天地萬物的本原。他不認同相命術數等迷信,也不認為有「天」,主張無神論。並且具有民本思想,重視人民生活,批評唐廷政治腐敗無能[參65]。
文學與史學
五代的文人飽經滄桑,詩文也透露著沉痛的氣息。其中以吳越國詩人羅隱的五七言詩比較優秀,著有《羅隱甲乙集》,收其詩作,今已不傳。五代前期時期流亡四方的文人學士頗多,司空圖、韋莊、杜光庭等,都是非常有文學成就的人物[參67]。
然而五代十國的文學是詞的重要發展時期。其詞風的前期繼承晚唐風格,主要描寫皇室貴族的享樂生活。其題材庸俗,境界狹窄,風格柔靡,以花間派的作品為代表。到後期出現清晰深沉的描述,情感生動,使人回味無窮,對宋詞的影響極大。花間派起源於晚唐溫庭筠、晚唐前蜀的韋莊,其中溫庭筠被後人稱為「花間鼻祖」,有名的有〈菩薩蠻〉、〈夢江南〉等,而韋莊有〈女冠子〉、〈菩薩蠻〉等,其風格較為清新。而後繁榮於五代,以蜀地和南唐詞人較多,水平也較高,從而成為兩個中心。蜀地有晚唐前蜀的韋莊與後蜀的歐陽炯等人,他們的作品後來由趙崇祚收入《花間集》。歐陽炯詞作風極委婉之致,有名的有〈南鄉子〉[參67]。
另一個中心的南唐有馮延巳、中主李璟、後主李煜等人。馮延巳的作品有〈採桑子〉、〈謁金門〉等,詞風細膩深沉,影響北宋詞人晏殊、歐陽修等,遺有《陽春集》。李璟的作品以〈攤破浣溪紗〉最具代表,內容深動,沒有艷麗虛浮感,李璟父子的作品被後人集刻為《南唐二主詞》。李煜是五代十國中最重要的詞人。其前期的作品也是如同花間派,以〈玉樓春〉、〈菩薩蠻〉等宮廷艷麗生活為主。但在國亡被俘後所寫的詞,或慨嘆身世,或懷戀往昔,形像鮮明,語言生動,把傷感之情寫得很深摯,以〈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最具代表。突破了晚唐以來專寫風花雪月、男女之情的窠臼。在內容和意境兩方面都有創新,為北宋詞的發展開拓了新的領域[參67]。
史學早在唐朝就十分興盛,到五代十國時仍然盛行,並且重視唐朝史料的部分。其中,以《舊唐書》和《唐會要》最有名,對於記述唐代史事、人物、典制、興亡盛衰等都具有特別重要的價值。《舊唐書》即《唐書》。為了累積豐厚的資料,早在後梁末帝即下詔徵集唐代家傳以及公私章疏,到後唐明宗又設三川搜訪圖籍使到成都一帶搜尋唐實錄,並明令保護碑碣。最後後晉高祖在914年後晉天福六年下令撰寫,到945年開運二年完成。本書先後由張昭遠、賈緯、趙熙等等人撰寫,監修一開始是趙熙,最後是劉昫。《舊唐書》保存豐富的人物、事件等原始史料,例如李密的〈討隋煬帝檄文〉,受到後世史學家的重視。但是成書倉促,對原始材料缺乏加工,唐憲宗以前多照抄國史、實錄,而唐穆宗以後系編纂雜說、傳記,所以到宋朝又出現《新唐書》[參68]。
五代另一個鉅作《唐會要》是由後周的王溥所著,其分門別類的敘述唐代各項典章制度與文物的沿革變遷,再現唐代風貌,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會要》專著[參69]。五代的歷史筆記也十分興盛,主要也是敘述唐代事物。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唐玄宗時的朝野逸事、王定保的《唐摭言》詳述唐代貢舉制度、劉崇遠撰《金華子》記敘唐末朝野故事、孫光憲的《北夢瑣言》記載唐及五代士人逸事等。這些筆記內容真切,在時代特點與社會風貌方面的敘述也比史書多元[參69]。
宗教
唐朝後期、五代時期政局混亂、戰亂不堪,使得儒學衰退、許多士人百姓紛紛尋求宗教上的撫慰。宗教方面依舊延續唐朝中期以來的政策,趨向崇道貶佛,但是佛教在南方逐漸生根發展。五代各朝推行限制賞賜名僧和度僧人數的政策以限制佛教。但是南方十國崇尚佛教,並沒有強制限制,而南方又以中國化的禪宗為主。道教在五代十國時期所受限制較少,許多五代皇帝推崇道教,使得道教比較興盛。然而佛教在民間的影響力仍然勝過道教[參70][參71]。
武宗滅佛後,佛教各宗陸續衰退,只有禪宗南宗逐漸興盛,並且在唐朝後期開始分為五宗。禪宗在南頓北漸後分成神秀的北宗與惠能的南宗。惠能主張頓悟、見性成佛,在南遷嶺南後廣為流傳。其弟子神會北返洛陽,並在明定南北總是非大會上擊敗北宗,使禪宗南宗成為禪宗主流。禪宗南宗而後分成神會的荷澤宗、行思的青原宗與懷讓的南嶽宗。南嶽宗至百丈懷海時,其弟子靈佑、慧濟創建溈仰宗,在五代時期十分興盛,至北宋四代而亡。百丈懷海的弟子希連、義玄創建臨濟宗,到北宋成為禪宗最興盛的派系。文偃創立雲門宗,其思想可概括為三句,即:「函蓋乾坤句,截斷眾流句,隨波逐浪句」。文益開創法眼宗,認為「三界唯心,萬物唯識」,所以主張「不著他求,盡由心造」。青原宗至曹山本寂時創建曹洞宗,在唐末五代時期形成五宗七派,即溈仰宗、臨濟宗、雲門宗、法眼宗、曹洞宗等五宗,再加上臨濟門下分出的黃龍、楊岐兩派等。然而禪宗到後期過度推廣頓悟,反而流於形式與神祕主義,甚至出現「呵佛罵祖」之事。使得佛教走向世俗化、制度解體化[參70][參71]。
佛教其他宗在武宗滅佛後大半衰亡,天台宗、唯識宗的典籍亡失。五代十國時,十國吳國皇帝邀請高麗諦觀應攜天台典籍,諦觀著《四教儀》,使得天台宗因而復興。而淨土宗滲入民間,並且向上流傳至士人,到後期與禪宗融合,一度有「禪淨一致」的思潮。佛教在後周時又發生大規模排佛運動,後周世宗以寺僧浮濫,直接影響國家賦稅、兵役為由整飭寺院,沙汰僧尼,與前次滅佛運動合稱三武一宗。至此中國北方的佛教日益衰落,而南方佛教仍繼續發展[參70][參71]。
唐末五代的道教仍然十分興盛,逐漸以外丹道走向內丹道。五代十國時有不少崇道的君王,例如後周世宗就是抑佛揚道。而道教則在五代多朝皇帝的扶持下,以此較盛行的勢態延續至宋朝,為道教在宋朝的鼎盛奠定基礎。五代有名的道士有杜光庭、譚峭、彭曉、譚紫霞與劉海等。杜光庭主張以道為本,納儒、佛入道,著有《道德真經廣聖義》、《常清靜經住》等等。他主張修道之人都要「因元氣而成」,其方法是「安神去欲、保守三元」。他繼承唐玄宗時道士吳筠的作法,認為三教應該融合無別。他說:「凡學仙之士,若悟真理,則不以西竺東土,為名分別,六合之內,天上地下,道化一也。若悟解之者,亦不以至道為尊,亦不以象教為異,亦不以儒宗為別也。三教聖人,所說各異,其理一也」。杜光庭的清淨之道,可以說是道教融合佛儒的典型代表。此外,他還將茅山宗和天師道兩派的齋醮儀式統一起來,並加以規範與制度化,廣受後世道教所採用[參70][參71]。
譚峭自幼愛好黃老、諸子及列仙傳記,立志修道學仙。擅長辟穀養氣之術,著有《化書》(《譚子化書》),認為萬事萬物皆源於虛,「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後復歸於虛,「其化無窮」。彭曉著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都比較有影響力[參70][參71]。
摩尼教、景教與祅教等宗教也因武宗滅佛而大半衰退,其中摩尼教走入地下化,並在五代復受五代朝廷禮遇。摩尼教化為民間秘密宗教後,成為農民起事的凝聚力量來源。例如920年後梁時期的陳州毋乙、董乙等人就利用摩尼教起事。而伊斯蘭教沒有在武宗滅佛被取締,其主要以僑寓中國沿海的阿拉伯、波斯商人的後裔為主,這些人大都沿習父輩的信仰。在西域一帶的民族也因為伊斯蘭教的東傳而逐漸放棄原本的摩尼教、景教、祅教、薩滿教與佛教,成為新一代的穆斯林[參70][參71]。
藝術
五代十國的繪畫主要繼承唐朝繪畫,並且有所創新。南唐、前蜀後蜀與吳越等國經濟強盛,皇室和士人生活優裕,產生宮廷畫院,使繪畫藝術走向觀賞性、集中性,其中還產生許多以家族為單位的創作群體[參72]。935年後蜀創設翰林圖畫院,這是中國有正式的宮廷畫院之始,而後南唐也設立圖畫院。圖畫院聚集了一批著名畫家,互相討論研究,造就一批頗有成就的畫家。他們在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都有一定的發展,特別山水畫和花鳥畫對宋代的畫風影響很大[參73]。
五代十國時期因為中原戰亂不堪,許多畫家由中原轉向西南和東南,並隱居深山,造成山水畫的迅速發展以及花鳥畫的興起[參72]。水墨山水畫在五代進入成熟階段,畫家體味生活,將所見自然環境的特色,用不同技法加以再現,形成北方荊關與南方董巨兩派。北方山水畫以後梁的荊浩、關仝師徒最有名,荊浩陶情林泉,寄趣丹青,人稱「洪谷子」。他擅長畫崇山峻岭,其所繪的《匡廬圖》有「全景山水」之稱。關仝擅長畫關河之勢,雄渾之中平添北方山水蕭索蒼涼之氣,繪有《關山行旅圖》、《秋山晚翠圖》等[參72]。南方山水畫以南唐的董源、巨然師徒著稱,他們皆擅用水墨描繪江南景色。董源擅長用披麻皴,好以淡墨輕嵐寫出江南平淡天真之趣,以《洞天山堂》、《寒林重汀圖》最有名。巨然直接承襲董源的畫法,更在山頂上常鉤畫一些明淨的卵石,即「礬頭」。以《蕭翼賺蘭亭圖》、《層巖叢樹圖》等著稱[參72]。而花鳥畫以南唐的徐熙與後蜀的黃筌等人最有名。黃筌擅畫宮廷的珍禽異卉,徐熙擅畫江湖上的水鳥汀花,兩人並稱為「黃、徐」,當時有「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的諺語,有名的有《寫生珍禽圖》、《雪竹圖》等[參72]。人物畫皆繼承唐朝周昉和張萱的宮廷人物畫風,有名的有顧閎中、周文矩與石恪。顧閎中所畫《韓熙載夜宴圖》線條細膩,色彩華麗鮮豔,為傳世的藝術珍品。周文矩對人物的刻畫表情生動,對形體與姿勢掌握的深厚功力,繪有《蘇李別意》與《按樂宮女圖》等[參72]。而後蜀石恪擅繪人物鬼神,形象多作丑怪奇詭之狀,繪有《二祖調心圖》。五代時的道士張素卿擅長道畫,「曾於青城山丈人觀,畫五嶽四瀆真形,並十二溪女數壁,筆跡遒健,神彩欲活。見之者心驚神悸,足不能進,實畫之極至者也」[參73]。
五代楊凝式兼具顏柳的專長。上蒴二王,側鋒取態,鋪毫著力,遂於離亂之際獨饒承平之象,也為唐書之回光,以《夏熱帖》、《神仙起居法》、《草堂十志圖跋》傳世。五代之際,狂禪之風大熾,此亦影響到書壇,『狂禪書法』雖未在五代一顯規模,然對宋代書法影響不小[參73]。
科技
由於戰亂與天災,五代十國的科技發展不如唐朝,而南方十國的科技發展較北方五代興盛。然而整體而言,在製瓷雕版、農業水利與火器方面仍有發展的地方[參74][參57]。朝廷的曆書因為藩鎮割據不能遍及全國,人民為了能有曆書使用,紛紛採用民間曆書。其中唐朝曹士所編的《符天曆》流行於唐朝後期、五代與北宋民間,有好幾百年之久。《符天曆》是以顯慶五年為曆元,以雨水為氣首,以一萬為基本天文數據的分母,從而大大減輕了計算工作。由於不是官方頒布的曆書,被貶稱為小曆[參57]。在醫學方面,五代出現了官方醫官,後唐於清泰年間增設翰林醫官之職。北宋後改太醫署為太醫局,並設翰林醫官院。後蜀的韓保升是本草學家,他詳察藥品,深知藥性,施藥輒神效。在後蜀帝孟昶的支持下,他以唐朝《新修本草》為藍本,重新編著成《蜀重廣英公本草》,史稱《蜀本草》,後散失[參74][參57]。
在農業與水利方面,五代也有很高的發展。韓鄂一般被認為是唐末五代人,他參考唐朝以前的農書如《齊民要術》等,撰寫出《四時纂要》,是繼《齊民要術》之後,又一本重要的農書。書中採用了「月令」的形式,按月編排農民每月應作的事宜,其中以農業為主體。此外也記錄許多當代的農業技術,其中還首次記載茶樹、棉花、香菇和薯蕷等作物的栽培技術以及人工養蜂。唐朝的茶葉研究到五代時仍然盛行,其中前蜀毛文錫著有《茶譜》等[參57]。由於五代時期的河患增多,治河規模和次數都較前代為多。再加上南方十國極力發展經濟,一些沿海堤防或河道工程也積極建設。五代時已有遙堤出現。924年後唐時修築酸棗河堤,於隔年由符習成功修復。五代還使用「帚工」來護岸、堵口、護堤的水工建築物。主要是將薪柴、竹木、軟草等夾以土石捆紮成帚捆,然後連接起來,具有很好的抗水衝擊作用。最後在宋朝成熟並被普遍推廣使用。五代時,江南吳國、吳越國與南唐重修江河,引湖水濟運,持續發展唐朝的塘浦圩田系統,並且還修築錢塘江石塘以防海潮侵襲[參74][參57]。
五代的吳國、南唐常將火藥、猛火油等使用在戰爭上。904年楊行密軍圍攻洪州﹙今江西南昌﹚,部將鄭璠命所部「發機飛火,燒龍沙門,率壯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體」[參75]。975年北宋大軍南征南唐,南唐將領朱全贇用猛火油縱火攻宋軍,但最後因為風向改變,火焰反燃己軍而大潰[參76]。
君主年表
五代
廟號 | 諡號 | 稱號 | 姓名 | 統治時間 | 年號 |
---|---|---|---|---|---|
五代907年-960年 | |||||
後梁907年-923年 | |||||
太祖 | 神武元聖孝皇帝 | 宣武使(唐僖宗任命) | 朱溫 又名朱全忠、稱帝後改名朱晃 |
883年—889年 | 使用唐朝年號。 |
東平郡王(唐昭宗冊封) | 889年—901年 | ||||
梁王(唐昭宗冊封) | 889年—901年 | ||||
大梁皇帝 | 907年—912年 | 開平907年—911年 乾化911年—912年 | |||
郢王 | 大梁皇帝 | 朱友珪 | 912年—913年 | 鳳曆913年—913年 | |
末皇帝[參77] | 大梁皇帝 | 朱友貞 又名朱鎤、朱瑱 |
913年—923年 | 乾化913年—915年 貞明915年—921年 龍德921年—923年 | |
後唐923年—937年 (晉907年—923年) | |||||
太祖 (後唐莊宗追尊) |
武皇帝 (後唐莊宗追諡) |
河東使(唐僖宗任命) | 李克用 | 883年—896年 | 使用唐朝年號。 |
晉王(唐昭宗冊封) | 896年—907年 | ||||
莊宗 | 光聖神閔孝皇帝 | 河東使與晉王 | 李存勗 | 907年—923年 | 天祐[註7] 907年—923年 |
大唐皇帝 | 923年—926年 | 同光923年—926年 | |||
明宗 | 聖德和武欽孝皇帝 | 大唐皇帝 | 李嗣源 稱帝後改名李亶 |
926年—933年 | 天成926年—930年 長興930年—933年 |
閔皇帝 | 大唐皇帝 | 李從厚 | 933年—934年 | 應順933年—934年 | |
末皇帝[參77] | 大唐皇帝 | 李從珂 | 934年—937年 | 清泰934年—937年 | |
後晉936年—947年 | |||||
高祖 | 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 | 河東使(流官) | 石敬瑭 | 934年—936年(流官) | 使用五代年號。 |
兒皇帝[註8] 大晉皇帝 (契丹可汗耶律德光冊封) |
936年—942年 | 天福936年—942年 | |||
出皇帝 | 大晉皇帝 | 石重貴 | 942年—947年[註9] | 天福942年—944年 開運944年—947年 | |
後漢947年—951年 | |||||
高祖 | 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 | 河東使(流官) | 劉知遠 | 941年—945年(流官) | 使用五代年號。 |
河東使(流官) 北平王(後晉出帝冊封) |
945年—947年(流官) | ||||
大漢皇帝 | 947年[註9]—948年 | 天福[註10] 947年 乾祐948年 | |||
隱皇帝 | 大漢皇帝 | 劉承祐 | 948年—950年 | 乾祐948年—950年 | |
後周951年—960年 | |||||
太祖 | 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 | 鄴都留守(流官) | 郭威 | 947年—950年(流官) | 使用五代年號。 |
鄴都留守與天雄使(流官) | 950年(流官) | ||||
大周皇帝 | 951年—954年 | 廣順951年—954年 顯德954年 | |||
世宗 | 睿武孝文皇帝 | 大周皇帝 | 柴榮 | 954年—959年 | 顯德954年—959年 |
恭皇帝 | 大周皇帝 | 柴宗訓 | 959年—960年 | 顯德959年—960年 |
十國
現今十國的定義為《新五代史·世家》收錄的十國,該書為歐陽修於1053年成書(宋仁宗皇祐五年)。在此之前,961年(宋太祖建隆二年)成書的《五代會要》(北宋王溥編撰)只收錄中央政府五國為五代,前一年(960年)趙匡胤剛建立北宋。974年(宋太祖開寶六年)成書的《舊五代史》(北宋薛居正監修)開始記載地方割據勢力十六家,收錄於《世襲列傳》和《僭偽列傳》,這一年地方割據勢力尚有南唐、吳越、北漢、閩南清源軍與夏州定難軍。1014年成書的《九國志》(北宋路振書未修成而卒),只記載荊南以外的九國,該年已是澶淵之盟後宋遼南北朝對峙時期。收錄標準可能以稱帝封國王為主[參78],但已稱帝的燕未收錄,可能與根據地是北宋未收復的燕雲十六州有關[參78]。直到1053年歐陽修成書的《新五代史》才把荊南列入成十國,該年已是西夏崛起,宋遼西夏三國對峙時期。收錄荊南可能與此北宋時期南平王(安南國前黎朝)升格安南國王、西平王(西夏)升格為夏國王,最後稱帝建國西夏,使得平王地位上升有關。[參78]
廟號 | 諡號 | 稱號 | 姓名 | 統治時間 | 年號 |
---|---|---|---|---|---|
十國 902年—979年 | |||||
[註11][註12]吳 902年—937年 (902年封吳王[註13]—905年封弘農郡王,私稱吳王[註14]—912年自稱吳王[註15]—927年稱帝) | |||||
太祖(吳睿帝追諡) | 武忠王(唐哀帝諡) 孝武王(楊隆演改尊) 孝武皇帝(吳睿帝追尊) |
淮南使(唐昭宗任命) | 楊行密 | 892年—895年 | 使用唐朝與五代年號。 |
弘農郡王(唐昭宗冊封) | 895年—902年 | ||||
吳王(唐昭宗冊封[註13]) | 902年—905年 | ||||
烈宗(吳睿帝追諡) | 威王(楊隆演尊) 景王(楊隆演改尊) 景皇帝(吳睿帝追尊) |
淮南使與弘農郡王 (唐昭宗代表李儼任命[註14]) 私稱吳王[註14] |
楊渥 | 905年—908年 | 天佑[註16] 905年—908年 |
高祖(吳睿帝追諡) | 宣王 宣皇帝(吳睿帝追尊) |
淮南使與弘農郡王 (唐昭宗代表李儼任命) |
楊隆演 又名楊渭 |
908年—912年 | 天佑[註16] 908年—912年 |
吳王[註15] | 912年—921年 | 天佑[註16] 912年—919年 武義[註17] 919年—921年 | |||
睿皇帝 | 吳王 | 楊溥 | 921年—927年 | 順義 921年—927年 | |
大吳皇帝[註18] | 927年—937年 | 乾貞[註18]927年—929年 大和 929年—935年 天祚 935年—937年 | |||
[註11][註12]南唐 937年—975年 (937年稱帝國號齊[註19]—939年改國號唐[註19]) | |||||
義祖(南唐烈祖追諡) | 忠武王(吳睿帝諡) | 寧國使(楊隆演任命) | 徐溫 | 911年—919年 | 使用吳使用的年號。 |
東海郡王[註17] 齊王(吳睿帝追封) |
919年—927年 | ||||
烈祖 | 光文肅武孝高皇帝 | 寧國使(吳睿帝任命) | 李昪[註19] 又名徐知誥[註19]、徐誥 |
929年—931年 | 使用吳使用的年號。 |
東海郡王(吳睿帝冊封) | 931年—935年 | ||||
齊王(吳睿帝冊封) | 935年—937年 | ||||
大齊皇帝[註19] | 937年[註19]—939年 | 升元 937年—943年 | |||
大唐皇帝[註19] | 939年[註19]—943年 | ||||
元宗 | 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 | 大唐皇帝 | 李璟 | 943年—958年 | 保大 943年—958年 中興 958年 交泰 958年 |
唐國主[註20] | 958年—961年 | 使用五代年號[註20]。 | |||
後主[參77] | 唐國主 | 李煜 | 961年—971年 | 使用五代與北宋年號。 | |
江南國主 | 971年—975年 | ||||
[註11][註12]前蜀 903年—925年 (903年封蜀王—907年稱帝) | |||||
高祖 | 神武聖文孝德明惠皇帝 | 西川使(唐僖宗任命) | 王建 | 891年—903年 | 使用唐朝年號。 |
蜀王(唐昭宗任命) | 903年—907年 | 使用唐朝年號 903年—904年 天復[註21] 904年—907年 | |||
大蜀皇帝 | 907年—918年 | 天復[註21] 907年 武成 908年—910年 永平 911年—915年 通正 916年 天漢 917年 光天 918年 | |||
後主[參77] | 大蜀皇帝 | 王衍 | 918年—925年 | 乾德 918年—925年 咸康 925年 | |
[註11][註12]後蜀 933年—965年 (933年封蜀王—934年稱帝) | |||||
高祖 | 文武聖德英烈明孝皇帝 | 西川使(後唐明宗任命) | 孟知祥 | 925年—930年(流官) | 使用五代年號。 |
西川使 | 930年—933年 | ||||
蜀王(後唐明宗冊封) | 933年—934年 | ||||
大蜀皇帝 | 934年 | 明德 934年 | |||
後主[參77] | 大蜀皇帝 | 孟昶 | 934年—965年 | 明德 934年—938年 廣政 938年—965年 | |
[註11][註12]南漢 917年—971年 (917年稱帝國號大越—918年改國號漢) | |||||
烈宗(南漢劉龑追諡) | 襄王 襄皇帝(南漢劉龑追尊) |
清海使(唐昭宗任命) | 劉隱 | 905年—907年 | 使用唐朝與五代年號。 |
大彭郡王(後梁太祖冊封) | 907年—908年 | ||||
兼靜海使、安南都護 (後梁太祖任命) |
908年—909年 | ||||
南平王(後梁太祖冊封) | 909年—911年 | ||||
南海王(後梁太祖冊封) | 911年 | ||||
高祖 | 天皇大帝 | 清海使與南海王(後梁末帝冊封) | 劉龑 又名劉巖、劉陟 |
911年—917年 | 使用五代年號。 |
大越皇帝 | 917年—918年 | 乾亨 917年—925年 白龍 925年—928年 大有 928年—942年 | |||
大漢皇帝 | 918年—942年 | ||||
殤皇帝 | 大漢皇帝 | 劉玢 | 942年—943年 | 光天 942年—943年 | |
中宗 | 文武光聖明孝皇帝 | 大漢皇帝 | 劉晟 | 943年—958年 | 應乾 943年 乾和 943年—958年 |
後主[參77] | 大漢皇帝 南越王(宋太宗追封) |
劉鋹 | 958年—971年 | 大寶 958年—971年 | |
[註11][註12]北漢 951年—979年 | |||||
世祖 | 神武皇帝(遼景宗諡) | 河東使(後漢高祖任命) | 劉旻 又名劉彥崇、劉崇[註22] |
951年—979年(流官) | 使用五代年號。 |
姪皇帝(遼景宗冊封) 大漢皇帝[註22] |
951年[註22]—954年 | 乾祐[註23]951年—954年 | |||
睿宗 | 孝和皇帝(遼景宗諡) | 兒皇帝(遼景宗冊封) 大漢皇帝 |
劉承鈞 | 954年—968年 | 乾祐 954年—957年 天會 957年—968年 |
少主[參77] | 大漢皇帝 | 劉繼恩 | 968年 | 天會 968年 | |
英武皇帝(遼景宗諡) | 大漢皇帝 | 劉繼元 | 968年—979年 | 天會 968年—974年 廣運 974年—979年 | |
[註11][註12]閩 909年—945年 (909年封閩王—926年自稱閩國王—933年稱帝) (943年分出殷—945年殷復國號閩) | |||||
福建使(唐昭宗任命) 升為威武使(唐昭宗任命) |
王潮 | 893年—898年 | 使用唐朝與五代年號。 | ||
太祖(王延鈞追尊) | 忠懿王(後唐莊宗諡) 昭武王(王延翰追尊) 昭武孝皇帝(王延鈞追尊) |
威武使(唐昭宗任命) | 王審知 | 898年—909年 | 使用唐朝與五代年號。 |
閩王(後梁太祖冊封) | 909年—925年 | ||||
嗣王 | 威武使(後唐莊宗任命) | 王延翰 | 925年—926年 | 使用五代年號。 | |
大閩國王 | 926年 | ||||
惠宗 | 齊肅明孝皇帝 | 威武使與琅琊王 (後唐明宗任命與冊封) |
王延鈞 又稱王鏻 |
926年—928年 | 使用五代年號。 |
閩王(後唐明宗冊封) | 928年—933年 | ||||
大閩皇帝 | 933年—935年 | 龍啟 933年—935年 永和 935年 | |||
康宗 | 聖神英睿文明廣武 應道大弘孝皇帝 |
大閩皇帝 | 王繼鵬 又稱王昶 |
935年—939年 | 通文 936年—939年 |
景宗 | 睿文廣武明聖元德 隆道大孝皇帝 |
威武使與閩國王(後晉高祖冊封) 大閩皇 大閩皇帝 |
王延羲 又稱王曦 |
939年—944年 | 永隆 939年—944年 |
恭懿王(南唐元宗諡) | 富沙王(王延羲冊封) | 王延政 | 941年—943年 | 使用閩使用的年號。 | |
大殷皇帝[註24] | 943年[註24]—945年 | 天德943年—945年 | |||
閩皇帝[註24] 福王(南唐元宗追封) |
945年[註24] | ||||
[註11][註12]吳越 907年—978年 (907年封吳越王—923年封吳越國王) | |||||
太祖 | 武肅王(後唐明宗諡) | 鎮海使兼鎮東使(唐昭宗冊封) | 錢鏐 | 896年—902年 | 使用唐朝與五代年號。 |
越王(唐哀帝冊封) | 902年—904年 | 使用唐朝與五代年號。 | |||
吳王(唐哀帝冊封) | 904年—907年 | 使用唐朝與五代年號。 | |||
吳越王(後梁太祖冊封) | 907年—923年 | 使用五代年號 907年—908年 天寶 908年—913年 使用五代年號 913年—923年 | |||
吳越國王(後梁末帝冊封) | 923年—932年 | 寶大 923年—925年 寶正 925年—931年 使用五代年號 932年 | |||
世宗 | 文穆王(後晉高祖諡) | 鎮海使兼鎮東使 | 錢元瓘 | 932年—933年 | 使用五代年號。 |
吳王(後唐閔帝冊封) | 933年—934年 | ||||
吳越王(後唐末帝冊封) | 934年—937年 | ||||
吳越國王(後晉高祖冊封) | 937年—941年 | ||||
成宗 | 忠獻王(後漢高祖諡) | 吳越國王(後晉高祖冊封) | 錢弘佐 | 941年—947年 | 使用五代年號。 |
忠遜王(宋太祖諡) 讓王(宋太祖諡) |
吳越國王 (遼太宗冊封) (後漢高祖冊封) |
錢弘倧 | 947年 | 使用五代年號。 | |
忠懿王(宋太宗諡) | 吳越王 | 錢弘俶 | 948年—949年 | 使用五代與北宋年號。 | |
吳越國王(後漢高祖冊封) 秦國王(宋太宗追封) |
949年—978年 | ||||
[註11][註12]楚 907年—951年 (907年封楚王—927年封楚國王) | |||||
武穆王(後唐明宗諡) | 武安使(唐昭宗冊封) | 馬殷 | 898年—907年 | 使用唐朝與五代年號。 | |
楚王(後梁太祖冊封) | 907年—927年 | ||||
楚國王(後唐明宗冊封) | 927年—930年 | ||||
武安使兼靜江使(後唐明宗冊封) 衡陽王(後唐明宗追封) |
馬希聲 | 930年—932年 | 使用五代年號。 | ||
文昭王(後漢高祖諡) | 武安使兼武平使(後唐明宗冊封) | 馬希範 | 932年—934年 | 使用五代年號。 | |
楚王(後唐末帝冊封) 尚父(遼太宗冊封) |
934年—947年 | ||||
楚王(後漢高祖冊封) | 馬希廣 | 947年—950年 | 使用五代年號。 | ||
恭孝王(南唐元宗諡) | 楚王 | 馬希萼 | 950年—951年 |
使用南唐年號。 | |
衡山王(被諸將擁護) 楚王 (被滅後南唐元宗冊封,無實權) |
951年 | ||||
武安使(被諸將擁護[註25]) | 馬光惠 | 951年 | 使用五代年號。 | ||
武安使留後 | 馬希崇 | 951年 | 使用南唐年號。 | ||
[註11]荊南/南平 924年—963年 (924年封南平王—929年追封楚王—934年封南平王—954年封南平王) | |||||
武信王(後唐明宗諡) | 荊南使(後梁太祖任命) | 高季興 | 906年—924年 | 使用五代年號。 | |
南平王(後梁太祖冊封) 楚王(後唐明宗追封) |
924年—929年 | ||||
文獻王(後漢隱帝諡) | 荊南使(後唐明宗任命) | 高從誨 | 929年—932年 | 使用五代年號。 | |
渤海郡王(後唐明宗冊封) | 932年—934年 | ||||
南平王(後唐閔帝冊封) | 934年—948年 | ||||
貞懿王(宋太祖諡) | 荊南使(後漢隱帝任命) | 高保融 | 948年—951年 | 使用五代與北宋年號。 | |
渤海郡王(後周太祖冊封) | 951年—954年 | ||||
南平王(後周太祖冊封) | 954年—960年 | ||||
荊南使(宋太祖任命) | 高保勗 | 960年—962年 | 使用北宋年號。 | ||
荊南使(宋太祖任命) | 高繼沖 | 962年—963年 | 使用北宋年號。 |
其他藩鎮勢力
902年-979年唐末五代獨立藩鎮勢力,奉唐朝、五代、十國或北宋為正朔,或稱帝但仍行中國典章制度並認同漢文化者,皆收錄於此。
河北道與河南道 | |||
稱號 | 姓名 | 統治時間 | 年號 |
---|---|---|---|
[註11]盧龍節度使/燕 911年—913年 | |||
盧龍節度使 | 劉仁恭 | 895年—907年 | 使用唐朝與五代年號。 |
盧龍節度使 | 劉守光 | 907年[註26]—909年 | |
燕王(後梁太祖冊封) | 909年—911年 | ||
大燕皇帝 | 911年—913年 | 應天 911年—913年 | |
義昌節度使 | 劉守文 | 898年—907年 (屬其父盧龍軍劉仁恭管轄) |
使用唐朝與五代年號。 |
義昌節度使(滄州) | 907年[註26]—909年 | ||
劉延祚 | 909年 | ||
成德節度使/趙 907年—922年 | |||
成德節度使 | 王鎔 | 883年—907年 | 使用唐朝與五代年號。 |
趙王(後梁太祖冊封) | 907年—921年 | ||
成德節度使留後 | 張文禮 又名王文禮 |
921年 | |
張處瑾 | 921年—922年 | ||
義武軍節度使/易定/北平 909年—929年 | |||
義武軍節度使 | 王處直 | 900年—909年 | 使用唐朝與五代年號。 |
北平王(後梁太祖冊封) | 909年—921年 | ||
義武軍節度使 | 王都 | 921年—929年 | |
魏博節度使/天雄軍節度使/鄴 904年—912年 | |||
魏博節度使 北平王(唐昭宗追封) |
羅弘信 | 888年—898年 | 使用唐朝與五代年號。 |
魏博節度使 | 羅紹威 | 898年—904年 | |
鄴王(唐昭宗冊封) | 904年—910年 | ||
魏博節度使 | 羅周翰 | 910年—912年 | |
淄青節度使/青州 882年—903年 | |||
淄青節度使 | 王敬武 | 882年—889年 | 使用唐朝年號。 |
王師範 | 891年—903年 903年[註27]—905年 | ||
903年[註28]—905年 (唐朝梁王朱溫的流官) | |||
關內道與隴右道 | |||
稱號 | 姓名 | 統治時間 | 年號 |
[註11]鳳翔節度使/岐 901年—924年[註29] | |||
鳳翔節度使 | 李茂貞 | 887年—901年 | 使用唐朝年號 |
岐王(唐昭宗冊封) | 901年—907年 | ||
907年—924年 | 天祐[註30] 907年—924年 | ||
鳳翔節度使 秦王(後唐莊宗冊封) |
924年(後唐流官)[註31] | 使用五代年號 | |
鳳翔節度使 | 李從曮 | 924年—930年(後唐流官) | 使用五代年號 |
鳳翔節度使 秦王(後晉高祖冊封) 岐王(後晉高祖冊封) |
934年—946年(後晉流官) | ||
[註11]定難軍節度使/夏州 881年—982年 | |||
定難軍節度使 | 拓跋思恭 | 881年—895年 | 使用唐朝、五代與北宋年號。 |
拓跋思諫 | 895年—908年 | ||
李彝昌 | 908年—909年 | ||
定難軍節度使 朔方王(後唐莊宗冊封) 虢王(後唐明宗追封) |
李仁福 | 909年—933年 | |
定難軍節度使 | 李彝超 | 933年—935年 | |
定難軍節度使 西平王(後周世宗冊封) 夏王(宋太祖追封) |
李彝殷 又名李彝興 |
935年—967年 | |
定難軍節度使 | 李光叡 又名李克叡 |
967年—978年 | |
李繼筠 | 978年—980年 | ||
李繼捧 | 980年—982年 | ||
[註11]彰武軍節度使兼保大軍節度使/鄜坊/北平/延州 918年-924年[註32] | |||
保大軍節度使 | 高萬金 | 912年—918年 | 使用五代年號 |
彰武軍節度使 | 高萬興 | 910年—918年 | |
保大軍節度使 兼彰武軍節度使 北平王(後梁太祖冊封) |
918年—924年 | ||
保大軍節度使 兼彰武軍節度使 |
924年[註32]—925年(後唐流官) | ||
彰武軍節度使 | 高允韜 | 925年—930年(後唐流官) | |
[註11]朔方節度使兼河西節度使/朔方 899年—929年 | |||
朔方節度使 | 韓遜 | 899年—907年 | 使用唐朝年號 |
朔方節度使 兼河西節度使 |
907年—909年 | 使用五代年號 | |
潁川郡王(後梁太祖冊封) | 909年—914年 | ||
朔方節度使 兼河西節度使留後 |
韓洙 | 914年—924年 | |
朔方節度使 兼河西節度使 |
924年—928年 | ||
朔方節度使 兼河西節度使留後 |
韓璞 | 928年 | |
韓澄 | 929年 | ||
歸義軍節度使/西漢金山國/西漢敦煌國 851年—914年 | |||
歸義軍節度使 | 張議潮 | 851年-867年 | 使用唐朝年號。 |
歸義軍節度使留後 沙州刺史 |
張淮深 | 867年-888年 | |
歸義軍節度使 (沙州節度使) |
888年-890年 | ||
歸義軍節度使留後 沙州刺史 |
張淮鼎 | 890年-892年 | |
歸義軍節度使 | 索勛 | 892年-894年 | |
歸義軍節度使留後 | 張承奉 | 894年-900年 | |
歸義軍節度使 | 900年-907年 | ||
907年-909年 | 天復 [註33] 907年-909年 | ||
西漢白衣天子 西漢金山國聖文神武白帝 西漢金山白衣王 |
909年-911年 | 稱帝後可能用干支紀年,或仍用天復年號。 | |
西漢敦煌國天王 西漢敦煌國聖文神武王 |
911年-914年 | ||
歸義軍節度使/河西/沙州 914年—1035年 | |||
歸義軍節度使 | 曹仁貴 又名曹議金 |
914年-935年 | 914年-924年干支紀年 五代與北宋年號。 |
曹元德 | 935年-939年 | ||
曹元深 | 940年-945年 | ||
曹元忠 | 945年-970年 | ||
西平王(宋太祖冊封) | 970年-974年 | ||
歸義軍節度使 | 曹延恭 | 974年-976年 | |
曹延祿 | 976年-1002年 | ||
曹宗壽 | 1002年-1014年 | ||
歸義軍節度使 敦煌郡王(遼聖宗冊封) |
曹賢順 | 1014年-1036年[註34] | |
山南東道、山南西道與劍南道 | |||
稱號 | 姓名 | 統治時間 | 年號 |
忠義軍節度使/襄州 885年—905年 | |||
忠義軍節度使 淮安郡王(唐昭宗冊封) |
趙德諲 | 885年—892年 | 使用唐朝年號。 |
忠義軍節度使 | 趙匡凝 | 892年—900年 | |
南平王(唐昭宗冊封) | 900年—904年 | ||
楚王(唐昭宗冊封) | 904年—905年 | ||
荊南節度使(江陵) | 趙匡明 | 903年—905年 (與其兄趙匡凝同盟) | |
山南東道諸鎮 | |||
金商節度使(金州) | 馮行襲 | 891年—906年 | 使用唐朝年號。 |
荊南節度使(歸州) (控荊州、澧州等荊南地區, 與夔州、涪州、黔州等巴東地區) 上谷郡王(唐昭宗冊封) |
成汭 又名郭禹 |
888年—903年 | 使用唐朝年號。 |
東川節度使/梓州 930年—932年 | |||
東川節度使 | 董璋 | 925年—930年(後唐流官) 930年—932年 |
使用五代年號。 |
江南西道西部(湖南、鄂東) | |||
稱號 | 姓名 | 統治時間 | 年號 |
[註11]武平軍節度使/湖南 951年—963年 | |||
武平軍節度使 | 劉言 | 951年—953年 | 使用南唐、五代與北宋年號。 |
王逵 又名王進逵 |
953年—956年 | ||
周行逢 | 956年—962年 | ||
周保權 | 962年—963年 | ||
武貞軍節度使/朗州 898年—908年 | |||
武貞軍節度使 | 雷滿 | 898年—901年 | 使用唐朝、五代年號。 |
雷彥威 | 901年—903年 | ||
雷彥恭 | 903年—908年 | ||
湖南與鄂東諸鎮 | |||
武昌軍節度使(鄂州) | 杜洪 | 886年—905年 | 使用唐朝年號。 |
岳州刺史 | 鄧進思 | 886年-902年 | 使用唐朝年號。 |
鄧進忠 | 902年-903年 | ||
江南西道東部(江西) | |||
稱號 | 姓名 | 統治時間 | 年號 |
鎮南軍節度使/江西 882年—906年 | |||
鎮南軍節度使 南平王(唐僖宗冊封) |
鍾傳 | 882年—906年 | 使用唐朝、五代年號。 |
鎮南軍留後 | 鍾匡時 | 906年 | |
百勝軍防禦使 /虔州 885年—918年 | |||
百勝軍防禦使[註35] 虔州刺史[註36] |
盧光稠 (其弟盧光睦據潮州、 其子盧延昌據韶州) |
885年—910年 | 使用唐朝、五代年號。 |
百勝軍防禦使 鎮南軍留後[註37] 虔州刺史 |
910年 | ||
百勝軍防禦使 鎮南軍留後[註38] 虔州刺史[註39] |
盧延昌 | 910年—911年 | |
虔州防禦使[註40] | 黎球 | 911年—912年 | |
虔州防禦使 | 李彥圖 | 912年—913年 | |
百勝軍防禦使[註41] | 譚全播 | 912年—918年 | |
江西諸鎮 | |||
撫州刺史 (控撫州、信州、袁州和吉州) 鎮南節度使 |
危全諷 | 885年—909年 (901年—906年間歸附鍾傳) |
使用唐朝、五代年號。 |
吉州刺史 安定郡王(後唐明宗冊封) |
彭玕 | 光化年間—907年 | 使用唐朝、五代年號。 |
江南東道 | |||
稱號 | 姓名 | 統治時間 | 年號 |
威武軍節度使/閩/閩東/福州 944年—945年、945年—947年 | |||
閩王 威武軍留後、權知閩國事 威武軍節度使、知閩國事 閩國王(後晉出帝冊封) |
朱文進 | 944年—945年 | 使用五代、南唐年號。 |
皇帝[註42] | 卓儼明 | 945年 | |
威武軍留後 威武軍節度使 威武軍留後、權知閩國事 威武軍節度使、知閩國事 |
李仁達 又名李弘義、李弘達、李達、李孺贇 |
945年—947年 | |
清源軍節度使/平海軍節度使/晉江/泉漳/泉南/漳泉/閩南/泉州 947年—978年 | |||
泉州刺史 | 留從效 | 947年—949年 | 使用南唐、五代與北宋年號。 |
清源軍節度使 晉江王(南唐元宗冊封) |
949年—962年 | ||
清源軍留後 | 留紹鎡 | 962年 | |
張漢思 | 962年—963年 | ||
權知泉南等州軍府事 | 陳洪進 | 963年 | |
清源軍節度使 | 963年—964年 | ||
平海軍節度使 | 964年—978年 | ||
浙東諸鎮 | |||
處州刺史(控處州和溫州) | 盧約 | 881年—907年 | 使用唐朝年號。 |
嶺南道 | |||
稱號 | 姓名 | 統治時間 | 年號 |
嶺南諸鎮[註43] | |||
桂管經略使(桂州) | 劉士政 | 895年—900年 | 使用唐朝與五代年號。 |
邕管經略使(邕州) | 葉廣略 | 906年—911年 | 使用唐朝與五代年號。 |
容管經略使(容州) | 龐巨昭 | 905年—910年 | 使用唐朝與五代年號。 |
高州刺史 | 劉昌魯 | 乾符年間—907年 | 使用唐朝與五代年號。 |
新州刺史 | 劉潛 | 唐昭宗期間—907年? | 使用唐朝與五代年號。 |
潮州刺史 | 盧光睦 | 902年—907年 (屬其兄百勝軍盧光稠管轄) |
使用唐朝與五代年號。 |
韶州刺史 | 盧延昌 | 903年—907年 (屬其父百勝軍盧光稠管轄) |
使用唐朝與五代年號。 |
江東七十餘寨 | ? | 唐昭宗期間—907年? | 使用唐朝與五代年號。 |
靜海軍節度使/交趾(曲家) 906年—923年 | |||
靜海軍節度使 | 曲承裕 | 906年—907年 | 使用唐朝與五代年號。 |
靜海軍節度使 兼安南都護 |
曲顥 又名曲承顥 |
907年—917年 | |
靜海軍節度使 兼安南都護 |
曲承美 | 917年—923年 | |
靜海軍節度使/交趾(楊矯二人) 931年—938年 | |||
靜海軍節度使 交州節度使 |
楊廷藝 又名楊延藝 |
931年—938年 | 使用南漢年號。 |
靜海軍留後 | 矯公羨 | 938年 |
註解
- ^ 這個現象是因為唐廷在安史之亂後,為了安撫盤據河北、關東一帶的前安史將領,將他們就地冊封節度使,此即藩鎮。這些藩鎮除了掌握軍權外,還擁有地方的行政權與財政權,並且自行交替繼承人,而唐廷只能事後追認,儼然是地方王國。而河北、山東與淮西等地區有許多外族定居,當地民眾崇尚胡族文化,喜武厭文,奉安祿山、史思明為二聖,幾乎成為異域外國。藩鎮中以河北三鎮最強,有魏博節度使、盧龍節度使與成德節度使,其他強鎮以淄青節度使、淮西節度使最為有名[參7]。
- ^ 黃巢之亂後期,黃巢東征攻打朱全忠的領地陳州(今河南周口),當時有賴李克用率沙陀軍入援破敵。事後朱全忠款待之,但李克用於宴會間對朱全忠不敬,使朱全忠於夜間率軍放火襲擊李克用。李克用逃回河東軍治所晉陽後,雙方至此不合[參10]。
- ^ 燕雲十六州的範圍涵蓋盧龍節度使與雁門關以北等代北之地。其十六州包含:幽州(今北京市)、薊州(今天津薊縣)、瀛州(今河北河間)、莫州(今河北任丘)、涿州(今河北涿縣)、檀州(今北京密雲)、順州(今北京順義)、新州(今河北涿鹿)、媯州(原屬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縣、懷來縣、懷安縣、涿鹿縣及北京市延慶縣,今為官廳水庫庫區)、儒州(今北京延慶)、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縣)、雲州(今山西大同)、應州(今山西應縣)、寰州(今山西朔州東馬邑鎮)、朔州(今山西朔州)[參18]。
- ^ 荊南開國主高季興的官職是荊南節度使,其所建立的政權被稱為荊南。因為高季興被後唐封為南平王,故稱「南平」。高季興死後,被後唐追封為楚王,也被稱「北楚」[參23][參24]。
- ^ 九姓有後梁朱氏、後唐李氏(李克用)、後唐李氏(李嗣源為養子)、後唐李氏(李從珂本性王)、後晉石氏、遼朝耶律氏、後漢劉氏、後周郭氏、後周柴氏(柴榮為養子)等。十五君包含統治中原地區的君王,後梁三位、後唐四位、後晉兩位、遼一位、後漢兩位、後周三位,共十五位[參1]。
- ^ 唐朝稱屯田為營田,營田由士兵耕種,早期部分在邊疆。安史之亂後,由於民戶減少,野多閒田,各地藩鎮強盛,需要軍隊駐守防禦,這使得營田擴展到國內各地。五代期間的營田逐漸私田化,並且強迫農民充當營田戶。這使得國家稅收減少,而營田收入又常被官員侵吞[參5]。
- ^ 唐朝滅亡後,李存勖不承認後梁,沿用唐朝年號[參18]。
- ^ 936年石敬瑭因被李從珂圍攻向契丹求援,國書中稱自己為「兒皇帝」,契丹可汗耶律德光為「父皇帝」。同年耶律德光冊封石敬瑭為大晉皇帝。
- ^ 9.0 9.1 947年後晉亡於契丹,契丹可汗耶律德光入主中原後改國號契丹為遼,即遼太宗,改年號為大同元年。而河東節度使劉知遠於太原稱帝建後漢,即後漢高祖。同年遼太宗難以管理中原為由,率軍北返途中去世,遼國因爭位內亂,後漢高祖趁機入主中原。同年遼將汴梁留守蕭翰得知後漢高祖來犯,脅迫後唐宗室李從益稱帝於汴梁以留守中原(史稱李梁),然後蕭翰也北返遼國。後漢高祖攻下洛陽後,李從益曾意圖派高行周抵抗但未果,最後只好投降。但後漢高祖以此為由派郭從義入汴梁殺李從益,後漢建都汴梁。
- ^ 後晉被契丹滅亡後,劉知遠沿用後晉高祖年號天福,稱天福十二年。
-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11.12 11.13 11.14 11.15 974年成書的《舊五代史》承認的地方割據勢力。
-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014年成書的《九國志》承認的地方割據勢力。
- ^ 13.0 13.1 902年,唐昭宗宣諭使李儼承制授淮南節度使楊行密為吳王。[參79]
- ^ 14.0 14.1 14.2 905年吳王楊行密去世,楊渥嗣位。當時唐朝仍在,諸將拜請唐昭宗宣諭使李儼承制授楊渥為淮南節度使與弘農郡王[參80],楊渥自稱吳王[參81]。
- ^ 15.0 15.1 912年權臣徐溫率眾臣擁楊隆演稱吳王[參83]。
- ^ 16.0 16.1 16.2 唐朝滅亡後,楊渥不承認後梁,也不稱帝建國,沿用唐朝年號[參82]。
- ^ 17.0 17.1 919年權臣徐溫率眾臣擁楊隆演正式稱吳王,自立年號建國,徐溫也被封為大丞相、東海郡王[參84]
- ^ 18.0 18.1 927年權臣徐溫率眾臣擁楊溥稱帝[參85]。
- ^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937年,楊吳權臣徐溫的養子徐知誥篡楊吳稱帝,建國號為齊,939年改國號唐,復姓李,改名為李昪。
- ^ 20.0 20.1 957年李璟被後周擊敗,被迫割讓江北地並向後周稱臣,於958年五月自稱唐國主並使用後周顯德年號紀年[參86]。
- ^ 21.0 21.1 904年梁王朱全忠(即後梁太祖)挾持唐昭宗遷都洛陽並改年號天復為天祐,蜀王王建以與唐廷隔絕未知改元,仍持續使用天復為年號[參87]。907年王建稱帝後於隔年才改元武成[參88]。
- ^ 22.0 22.1 22.2 951年,在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登帝位,延續後漢,改名劉旻
- ^ 後漢滅亡後,劉旻不承認後周,沿用後漢年號。[參89]
- ^ 24.0 24.1 24.2 24.3 943年於建州稱帝,國號為「殷」,945年恢復國號為「閩」
- ^ 951年王逵、周行逢首先佔據朗州,擁護馬殷長子馬希振之子馬光惠當武安軍節度使,數月後馬光惠被廢,送往南唐金陵。
- ^ 26.0 26.1 907年盧龍節度使劉仁恭的次子劉守光在擊退敵軍後,自稱盧龍節度使,並派元行欽幽禁劉仁恭,殺死劉仁恭其他兒子。劉仁恭之長子劉守文為義昌節度使(治滄州),聞父被囚,大哭曰:「哀哀父母,生我辛勞。自古豈有仇父者,我家生此梟獍,我生不如死!」即刻統滄州、德州兩地兵力與劉守光對戰。
- ^ 903年與宣武軍朱全忠宣戰而戰敗投降,為流官性質。
- ^ 903年與宣武軍朱全忠宣戰而戰敗投降,為流官性質。
- ^ 924年歸順後唐,受封秦王,為流官性質。
- ^ 唐朝滅亡後,李茂貞不承認後梁,開岐王府[參90],沿用唐朝年號[參18]。
- ^ 歸順後唐,受封秦王,為流官性質。
- ^ 32.0 32.1 924年後唐滅後梁之後,高萬興、高允韜父子歸順後唐,為流官性質。
- ^ 張承奉認為,天祐年號是梁王朱全忠(即後梁太祖)挾持唐昭宗遷都洛陽後改元的年號,並非正統年號,所以繼續使用天復年號。
- ^ 最晚到1023年,曹賢順尚有對北宋進貢[參91],1036年西夏李元昊奪瓜、沙、肅三州,盡有河西舊地,此時已無沙洲歸義軍[參92]。1030年曹賢順的弟弟曹賢惠自稱瓜州王,而後以千騎歸降西夏[參93]。推論此時沙洲歸義軍已被領有肅州的沙州回鶻占領。直到1036年,西夏攻克肅、瓜與沙州,滅亡沙州回鶻,統一河西走廊。
- ^ 後梁太祖以虔、韶為百勝軍,並任盧光稠為防禦使兼五嶺開通使。《新五代史·卷四十一》:「梁初,江南、嶺表悉為吳與南漢分據,而光稠獨以虔、韶二州請命於京師,願通道路,輸貢賦。太祖為置百勝軍,以光稠為防禦使、兼五嶺開通使,又建鎮南軍,以為留後。」
- ^ 吳王楊隆演封虔州刺史。
- ^ 後梁太祖兼授鎮南軍留後。《新五代史·卷四十一》:「梁初,江南、嶺表悉為吳與南漢分據,而光稠獨以虔、韶二州請命於京師,願通道路,輸貢賦。太祖為置百勝軍,以光稠為防禦使、兼五嶺開通使,又建鎮南軍,以為留後。」
- ^ 後梁太祖兼授鎮南軍留後。《舊五代史·卷六》:「楊渭遣人偽署爵秩,延昌佯受官牒,禮遣其使,因湖南自表其事曰:「郡小寇迫,欲緩其奸謀,且開導貢路,非敢貳也。」以其偽制來自陳,上覽奏曰:「我方有北事,不可不甚加撫恤。」尋兼授鎮南將軍節度使觀察留後,命使慰勞。《九國志》:盧延昌歸命於吳,偽乞命於梁。」
- ^ 吳王楊隆演封虔州刺史。《舊五代史·卷六》:「楊渭遣人偽署爵秩,延昌佯受官牒,禮遣其使」
- ^ 後梁太祖授虔州防禦使
- ^ 後梁末帝授百勝軍防禦使,另兼五嶺虔、韶二州節度開通使(韶州實際上未領有。)
- ^ 被李仁達擁立為帝,同時稱藩於後晉
- ^ 《新五代史·卷六十五·南漢世家第五》:「唐末,南海最後亂,僖宗以後,大臣出鎮者,天下皆亂,無所之,惟除南海而已,自隱始亦自立。是時,交州曲顥、桂州劉士政、邕州葉廣略、容州龐巨昭,分據諸管;盧光稠據虔州以攻嶺上,其弟光睦據潮州,子延昌據韶州;高州刺史劉昌魯、新州刺史劉潛及江東七十餘寨,皆不能制。」
參考文獻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國‧開明開放》〈第七章中晚唐政治與五代十國〉.第219頁-第238頁.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五代十國官制:樞密使掌握實權
- ^ 3.0 3.1 3.2 3.3 3.4 《中國文明史 隋唐五代史》〈第三章 軍事制度的重大變化與戰爭藝術的發展〉. 第183頁-第253頁.
- ^ 4.0 4.1 4.2 4.3 4.4 4.5 《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國‧開明開放》〈第十章 隋唐五代的周邊民族〉. 第315頁-第358頁.
-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中國古代經濟簡史》第五章 〈封建社會唐(後期)宋遼金元的經濟〉. 復旦大學. 1982年: 第119頁-第152頁.
- ^ 6.0 6.1 《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國‧開明開放》〈第九章 隋唐時代的文化成就〉. 第273頁-第310頁.
- ^ 竺沙雅章(1998年):《征服王朝的時代》〈第一章 走向滅亡的唐帝國〉: 第11頁-第13頁.
- ^ 《舊唐書‧卷第兩百‧列傳一百五十‧秦宗權傳》:「賊首(指秦宗權)皆慓銳慘毒,所至屠殘人物,燔燒郡邑。西至關內,東極青、齊,南出江淮,北至衛滑,魚爛鳥散,人煙斷絕,荊榛蔽野。賊既乏食,啖人為儲,軍士四齣,則鹽屍而從。關東郡邑,多被攻陷。」
- ^ 9.0 9.1 9.2 傅樂成(1993年):《中國通史·隋唐五代史》第十三章〈唐帝國的滅亡〉,第111頁-第117頁。
- ^ 《舊五代史·武皇紀上》:「(唐中和四年,884年)是月,班師過汴,汴帥迎勞於封禪寺,請武皇休於府第,乃以從官三百人及監軍使陳景思館於上源驛。是夜,張樂陳宴席,汴帥自佐饗,出珍幣侑勸。武皇酒酣,戲諸侍妓,與汴帥握手,敘破賊事以為樂。汴帥素忌武皇,乃與其將楊彥洪密謀竊發,彥洪於巷陌連車樹柵,以扼奔竄之路。時武皇之從官皆醉,俄而伏兵竄發,來攻傳舍。武皇方大醉,噪聲動地,從官十餘人捍賊。侍人郭景銖滅燭扶武皇,以茵幕裹之,匿於床下,以水灑面,徐曰:「汴帥謀害司空!」武皇方張目而起,引弓抗賊。有頃,煙火四合,復大雨震電,武皇得從者薛鐵山、賀回鶻等數人而去。雨水如澍,不辨人物,隨電光登尉氏門,縋城而出,得還本營。監軍陳景思、大將史敬思並遇害。」
- ^ 11.0 11.1 11.2 11.3 傅樂成(1993年):《中國通史·隋唐五代史》第十四章〈五代與十國(上)〉,第119頁-第122頁。
- ^ 竺沙雅章(1998年):《征服王朝的時代》〈第一章 走向滅亡的唐帝國〉: 第33頁.
- ^ 黎崱《安南志略·五代時僭竊》,279-281頁。
- ^ 《資治通鑑‧後梁紀二》:「吳越王鏐表『宦者周延誥等二十五人,唐末避禍至此,非劉、韓之黨,乞原之。」上曰:「此屬吾知其無罪,但今革弊之初,不欲置之禁掖,可且留於彼,諭以此意。』 」
- ^ 《舊五代史‧卷第十八》:「時振自以鹹通、乾符中嚐應進士舉,累上不第,尤憤憤,乃謂太祖曰:『此輩自謂清流,宜投於黃河,永為濁流。』太祖笑而從之。」
- ^ 16.0 16.1 16.2 竺沙雅章(1998年):《征服王朝的時代》〈第二章 分裂的時代〉: 第39頁-第43頁.
- ^ 《舊五代史‧卷七‧太祖本紀七》:「帝長子郴王友裕早卒。次假子友文,帝特愛之,常留守東都,兼建昌宮使。次郢王友珪,其母亳州營倡也,為左右控鶴都指揮使。次均王友貞,為東都馬步都指揮使。帝雖未以友文為太子,意常屬之。」
- ^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傅樂成(1993年):《中國通史·隋唐五代史》第十四章〈五代與十國(上)〉,第122頁-第124頁。
- ^ 《新五代史·唐家人傳第二》:明年三月,客星犯天庫,有星流於天棓。占星者言:「御前當有急兵,宜散積聚以禳之。」宰相請出庫物以給軍,莊宗許之,後不肯,曰:「吾夫婦得天下,雖因武功,蓋亦有天命。命既在天,人如我何!」宰相論於延英,後於屏間耳屬之,因取妝奩及皇幼子滿喜置帝前曰:「諸侯所貢,給賜已盡,宮中所有惟此耳,請鬻以給軍!」宰相惶恐而退。及趙在禮作亂,出兵討魏,始出物以齎軍,軍士負而詬曰:「吾妻子已飢死,得此何為!」
- ^ 《新五代史·唐家人傳第二》:莊宗東幸汴州,從駕兵二萬五千,及至萬勝,不得進而還,軍士離散,所亡太半。至罌子谷,道路隘狹,莊宗見從官執兵仗者,皆以好言勞之曰:「適報魏王平蜀,得蜀金銀五十萬,當悉給爾等。」對曰:「陛下與之太晚,得者亦不感恩。」莊宗泣下,因顧內庫使張容哥索袍帶以賜之,容哥對曰:「盡矣。」軍士叱容哥曰:「致吾君至此,皆由爾輩!」因抽刀逐之,左右救之而免。容哥曰:「皇后惜物,不以給軍,而歸罪於我。事若不測,吾身萬段矣!」乃投水而死。
- ^ 《舊五代史‧晉書‧高祖本紀一》:「(石敬瑭言)又今年千春節,(石敬瑭妻)公主入覲,當辭時,(後唐末帝)謂公主曰:『爾歸心甚急,欲與石郎反耶?』此疑我之狀固且明矣。今天子用後族,委邪臣,沈湎荒惑,萬機停壅,失刑失賞,不亡何待!吾自應順中少主出奔之日,睹人情大去,不能扶危持顛,憤憤於方寸者三年矣。今我無異誌,朝廷自啟禍機,不可安然死於道路。」
- ^ 《新五代史·吳世家第一》:「初,溫、顥之弒渥也,約分其地以臣於梁,及渥死,顥欲背約自立。溫患之,問其客嚴可求,可求曰:「顥雖剛愎,而暗於成事,此易為也。」......及出教宣之,乃渥母史氏教,言楊氏創業艱難,而嗣王不幸,隆演以次當立,告諸將以無負楊氏而善事之。辭旨激切,聞者感動。顥氣色皆沮,卒無能為,隆演乃得立。......顥由此與溫有隙,諷隆演出溫潤州。......行軍副使李承嗣與張顥善,覺可求有附溫意,諷顥使客夜刺殺之,客刺可求不能中。明日,可求詣溫,謀先殺顥,陰遣鐘章選壯士三十人,就衙堂斬顥,因以弒渥之罪歸之。溫由是專政,隆演備位而已。」
- ^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傅樂成(1993年):《中國通史·隋唐五代史》第十四章〈五代與十國(上)〉,第120頁-第121頁。
- ^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傅樂成(1993年):《中國通史·隋唐五代史》第十五章〈五代與十國(下)〉,第128頁-第131頁。
- ^ 《新五代史·南唐世家第二》:「既而徐知訓為朱瑾所殺,溫居金陵,未及聞。(即徐知誥)居潤州,近廣陵,得先聞,即日以州兵渡江定亂,遂得政。昪(即徐知誥)事徐溫甚孝謹,溫嘗罵其諸子不如昪,諸子頗不能容」
- ^ 《新五代史·南唐世家第二》:「知訓之用事也,嘗淩弱楊氏而驕侮諸將,遂以見殺。及昪(即徐知誥)秉政,欲收人心,乃寬刑法、推恩信,起延賓亭以待四方之士,引宋齊丘、駱知祥、王令謀等為謀客,士有羈旅於吳者,皆齒用之。嘗陰使人察視民間有婚喪匱乏者,往往賙給之。盛暑未嘗張蓋、操扇,左右進蓋,必卻之,曰:『士眾尚多暴露,我何用此?』以故溫雖遙秉大政,而吳人頗已歸。」
- ^ 《資治通鑑》的說法是937年李昪就已經建號為「唐」,但《舊五代史》、《新五代史》等史書都主張徐知誥先建「齊」,後改為「唐」。
- ^ 《新五代史·南漢世家第五》:隱復好賢士。是時,天下已亂,中朝士人以嶺外最遠,可以避地,多游焉。唐世名臣謫死南方者往往有子孫,或當時仕宦遭亂不得還者,皆客嶺表。王定保、倪曙、劉浚、李衡、周杰、楊洞潛、趙光裔之徒,隱皆招禮之。定保容管巡官,曙唐太學博士,浚崇望之子,以避亂往;衡德裕之孫,唐右補闕,以奉使往。皆辟置幕府,待以賓客。
- ^ 29.0 29.1 傅樂成(1993年):《中國通史·隋唐五代史》第十四章〈五代與十國(上)〉,第124頁-第125頁。
- ^ 《舊五代史‧晉書十四‧列傳三‧景延廣》:「朝廷遣使告哀契丹,無表致書,去臣稱孫。契丹怒,遣使來讓,延廣乃奏令契丹回國使喬榮《契丹國志》:先是,河陽牙將喬榮從趙延壽入遼,遼帝以為回國使,置邸大樑。至是,景延廣說帝囚榮於獄,凡遼國販易在晉境者,皆殺之,奪其貨。大臣皆言遼國不可負,乃釋榮,慰賜而遣之。告契丹曰:『先帝則北朝所立,今上則中國自策,為鄰為孫則可,無臣之理。』且言:『晉朝有十萬口橫磨劍,翁若要戰則早來,他日不禁孫子,則取笑天下,當成後悔矣。』由是與契丹立敵,干戈日尋。」
- ^ 《遼史‧卷四‧太宗本紀下》記載:大同元年「二月丁巳朔,建國號大遼,大赦,改元大同。升鎮州為中京。」
- ^ 《遼史·太宗紀下》:「非汴州炎熱,水土難居,止得一年,太平可指掌而致。」
- ^ 33.0 33.1 33.2 傅樂成(1993年):《中國通史·隋唐五代史》第十五章〈五代與十國(下)〉,第127頁-第128頁。
- ^ 34.0 34.1 竺沙雅章(1998年):《征服王朝的時代》〈第二章 分裂的時代〉: 第49頁-第52頁.
- ^ 《資治通鑑·後周世宗顯德二年》:「令兩京及諸州每歲造僧帳,有死亡、歸俗,皆隨時開落。是歲,天下寺院存者二千六百九十四,廢者三萬三百三十六,見僧四萬二千四百四十四,尼一萬八千七百五十六。」
- ^ 36.0 36.1 36.2 傅樂成(1993年):《中國通史·隋唐五代史》第十五章〈五代與十國(下)〉,第128頁-第134頁。
- ^ 37.0 37.1 竺沙雅章(1998年):《征服王朝的時代》〈第一章 走向滅亡的唐帝國〉: 第33頁-第38頁.
- ^ 《五代會要‧刺史》載:後唐同光二年 三月,中書門下奏:「刺史、縣令,有政績優異,爲眾所知;或招複戶口,能增加賦稅者;或辨雪冤獄,能全人命者;或去害物之積弊,立利世之新規,有益時政,爲眾所推者,即仰本處逐條分明聞奏,當議獎擢。或在任貪猥,誅戮生靈,公事不治,爲政怠惰,亦加懲罰。其州縣官任滿三考,即具關申送吏部,格式候敕除銓注,其本道不得差攝官替正授者。」從之。
- ^ 39.0 39.1 39.2 傅樂成(1993年):《中國通史·隋唐五代史》第十六章〈唐代的制度(上)〉,第140頁-第142頁。
- ^ 《中國古代經濟簡史》第五章 〈封建社會唐(後期)宋遼金元的經濟〉. 復旦大學. 1982年: 第119頁-第152頁.
- ^ 《西夏王國與東方金字塔》〈第二章 党項羌歷史的童年〉 第55頁-第79頁.
- ^ 《新五代史·四夷附錄·第三》:「于闐,國地、君世、物俗見於唐。」
- ^ 《新五代史·晉本紀·第八》:「庚子,封李聖天為大寶于闐國王。」
- ^ 心向中原的于闐國王李聖天:西部邊陲的守護者於2012 年2 月7 日查閱
- ^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國‧開明開放》〈第八章 隋唐時代的經濟發展〉. 第239頁-第271頁.
- ^ 《中國古代經濟簡史》第五章 〈封建社會唐(後期)宋遼金元的經濟〉. 復旦大學. 1982年: 第119頁-第152頁.
- ^ 《新五代史·南漢世家第五》:隱復好賢士。是時,天下已亂,中朝士人以嶺外最遠,可以避地,多游焉。唐世名臣謫死南方者往往有子孫,或當時仕宦遭亂不得還者,皆客嶺表。
- ^ 《中國古代經濟簡史》第五章 〈封建社會唐(後期)宋遼金元的經濟〉. 復旦大學. 1982年: 第119頁-第152頁.
- ^ 傅樂成(1993年):《中國通史·隋唐五代史》第十五章〈五代與十國(下)〉,第134頁。
- ^ 《冊府元龜‧卷四百八十六‧邦計部‧戶籍遷徙》:「周世宗顯德五年十月命左散騎常侍艾穎等三十四人使於諸州簡定民租明年春使回總計簡到戶二百三十萬九千八百一十二定墾田一百八萬五千八百三十四頃淮南郡縣不在此數是月。」
- ^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九十一‧後周紀二》:周太祖廣順二年「敕:『悉罷戶部營田務,以其民隸州縣;其田廬、牛、農器,並賜見佃者為永業,悉除租牛課。』是歲,戶部增三萬餘戶。民既得為永業,始敢葺屋植木,獲利數倍。」
- ^ 《新唐書·權德輿傳》:「江淮田一善熟,則旁資數道,故天下大計,仰於東南。」
- ^ 《築塘疏》:「目擊平原沃野,盡成江水汪洋,雖值干戈擾攘之後,即興築塘修堤之舉。」
- ^ 《宋史·河渠志》記載「錢氏有國,始置撩湖兵七千人,專一開浚。」
- ^ 55.0 55.1 55.2 55.3 《中國文明史 隋唐五代》〈第五章 封建社會盛世經濟的繁榮〉: 第373頁.
-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五代 於2011 年4 月1 日查閱
- ^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張奎元. 隋唐五代科技史. 人民出版社. 1994.
- ^ 《舊五代史‧卷三十三‧莊宗紀七》:「初,帝令往市蜀中珍玩,蜀法嚴峻,不許奇貨東出,其許市者謂之「入草物」。嚴不獲珍貨,歸而奏之,帝大怒曰:「物歸中夏者命之曰'入草',王衍寧免為入草之人耶!」」
- ^ 59.0 59.1 59.2 耿, 元驪,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沿海五城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 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
- ^ 高, 鵬成, 浅论五代荆南政权的历史作用, 鄂州大學學報, 2018
- ^ 王, 賡武, China and the Chinese Overseas, Singapore: Times Academic Press, 1991
- ^ 葉, 顯恩, 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 中國社會科學, 1992
- ^ 葛, 金芳, 兩宋社會經濟研究,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10
- ^ 張, 朋川. 《韩熙载夜宴图》图像志考.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4-04-21. ISBN 9787301239841.
- ^ 65.0 65.1 65.2 65.3 65.4 《中國文明史 隋唐五代史》〈第十二章 學術思想的多元與匯合趨勢的出現〉. 第855頁-第914頁.
- ^ 《宋史‧列傳第二百一十六‧隱逸上》:「巢、由雖不見於經,其可誣哉。五季之亂,避世宜多。」
- ^ 67.0 67.1 67.2 《中國文明史 隋唐五代史》〈第十四章 輝煌的詩歌和文體的變革〉. 第1031頁-第1106頁.
- ^ 《新唐書‧附錄:進唐書表》:「而紀次無法,詳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實零落,蓋又百有五十年,然後得以發揮幽沬。」
- ^ 69.0 69.1 《中國文明史 隋唐五代史》〈第十一章 史學發展的新轉折〉. 第795頁-第854頁.
-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中國文明史 隋唐五代史》〈第十三章 發達的多元宗教〉. 第915頁-第130頁.
- ^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中國隋唐五代宗教史》. 梁鴻飛著. 人民出版社.
- ^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隋唐五代藝術於2012 年2 月19日查閱
- ^ 73.0 73.1 73.2 《中國文明史 隋唐五代史》〈第十七章 古代美術的盛世〉. 第134頁-第1456頁.
- ^ 74.0 74.1 74.2 《中國文明史 隋唐五代史》〈第八章 自然科學和醫學的豐碩成果〉. 第555頁-第676頁.
- ^ 路振:《九國志‧ 鄭璠傳》
- ^ 《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八》:「朱全贇自湖口以眾援金陵,號十五萬,縛木為筏,長百餘丈,戰艦大者容千人,將斷採石浮梁,會江水涸,戰艦不能驟進。王明屯獨樹口,遣其子馳騎入奏,帝密遣使令明於洲浦間多立長木若帆檣之狀以疑之。己未,全贇獨乘大航,高十餘重,上建大將旗幡。至皖口,行營步軍都指揮使劉遇揮兵急攻之,全贇以火油縱燒,遇軍不能支。俄而北風,反焰自焚,其眾不戰自潰,全斌惶駭,赴火死。擒其戰棹都虞侯王暉等,獲兵仗數萬。金陵獨恃此援,由是孤城愈危蹙矣。」
- ^ 77.0 77.1 77.2 77.3 77.4 77.5 77.6 史稱末帝、後主、末主與少主等皆是後世史家所稱,非諡號。
- ^ 78.0 78.1 78.2 〈政治選擇與歷史記憶:「十國」形成史考〉,劉喆,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唐史論叢,2019年02期
- ^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唐昭宗在岐,遣江淮宣諭使李儼拜行密東面諸道行營都統、檢校太師、中書令,封吳王。」
- ^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五》:「將佐共請宣諭使李儼承制授楊渥淮南節度使、東南諸道行營都統,兼侍中、弘農郡王。楊行密請李儼承制,見二百六十三卷天復二年。渥字承天,楊行密長子。」
- ^ 《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四·僭偽列傳第一》:「渥,字奉天,行密長子也。行密卒,渥遂襲偽位,自稱吳王,委軍政於大將張顥。」
- ^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詣金陵見溫謀曰:「唐亡於今十二年,而吳猶不敢改天祐,可謂不負唐矣。然吳所以征伐四方,而建基業者,常以興復為辭。今聞河上之戰,梁兵屢絀,若李氏復興,其能屈節乎?宜於此時先建國以自立。」溫深然之,因留可求不遣,方謀迫隆演僭號。」
- ^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九年,溫率將吏進隆演位太師、中書令、吳王。」
- ^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十六年,春二月,溫率將吏請隆演即天子位,不許。夏四月,溫奉玉冊、寶綬尊隆演即吳王位。建宗廟、社稷,設百官如天子之制,改天祐十六年為武義元年,大赦境內,追尊行密孝武王,廟號太祖,渥景王,廟號烈祖。拜溫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封東海郡王。……二年五月,隆演卒。隆演少年嗣位,權在徐氏,及建國稱制,非其意,常怏怏,酣飲,稀復進食,遂至疾卒,年二十四,謚曰宣。」
- ^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七年,大丞相徐溫率吳文、武上表勸溥即皇帝位,溥未許而溫病卒。十一月庚戌,溥御文明殿即皇帝位,改元曰乾貞」
- ^ 傅樂成《隋唐五代史》,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再版。第131頁。
- ^ 《新五代史·卷六十三·前蜀世家》:「四年,唐遷都洛陽,改元天祐,建與唐隔絕而不知,故仍稱天復。」
- ^ 《新五代史·卷六十三·前蜀世家》:「七年,梁滅唐,遣使者諭建,建拒而不納。建因馳檄四方,會兵討梁,四方知其非誠實,皆不應。是歲正月,巨人見青城山。六月,鳳凰見萬歲縣,黃龍見嘉陽江,而諸州皆言甘露、白鹿、白雀、龜、龍之瑞。秋九月己亥,建乃即皇帝位。......武成元年正月,祀天南郊,大赦,改元,以王宗佶為太師。」
- ^ 《新五代史‧東漢世家》:初,旻常謂張元徽等曰:「吾以高祖之業,贇之冤,義不為郭公屈爾,期與公等勉力以復家國之仇。至於稱帝一方,豈獲已也,顧我是何天子,爾亦是何節度使?」故其僭號仍稱乾祐,不改元,不立宗廟,四時之祭,用家人禮。承鈞既立,始赦境內,改乾祐十年曰天會元年,立七廟於顯聖宮。
- ^ 《新五代史‧雜傳第廿八》:梁太祖即位,諸侯之強者皆相次稱帝,獨茂貞不能,但稱岐王,開府置官屬,以妻為皇后,鳴梢羽扇視朝,出入擬天子而已。
- ^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一‧天聖元年》:「歸義節度使曹賢順遣使來貢方物,謝大中祥符七年旌節之賜也。 」
- ^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十九‧私改廣慶三年曰大慶元年》:「趙元昊自製蕃書十二卷,字畫繁□,屈曲類符篆,教國人紀事悉用蕃書。私改廣慶三年曰大慶元年。再舉兵攻回紇,陷瓜、沙、肅三州,盡有河西舊地。」
- ^ 《宋史‧列傳第二百四十四‧外國一》:「天聖 六年,德明遣子元昊攻甘州,拔之。八年,瓜州王以千騎降於夏。」
參考書目
- 《中國通史 隋唐五代史》,傅樂成 著,眾文圖書公司,ISBN 957-532-033-6
- 《征服王朝的時代》,竺沙雅章,稻鄉出版社,ISBN 4-311-30446-3
- 《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國‧開明開放》,王小甫,三民書局,ISBN 978-957-14-4811-4
- 《中國文明史 第五卷 隋唐五代史 上冊、中冊與下冊》,地球社編輯部 著,地球出版社,ISBN 957-9585-84-9
- 《中國古代經濟簡史》,復旦大學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 7-208-00332-7
- 《遼史金史西夏史》,劉鳳翥、李錫厚、白濱,中華書局(香港),ISBN 962-231-934-3
- 《遼金西夏史》,李錫厚、白濱,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 7-208-04392-2
外部連結
- 《舊五代史》全文:(簡體)(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新五代史》全文:(簡體)(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五代十國形勢圖:梁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晉漢[永久失效連結]周
- 【五代十國】五代演義,還原一個有聲有色的五代十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國朝代和政權 |
---|
前朝: 唐 |
五代十國 907年6月-979年6月 五代:梁->唐->晉->漢->周 907年6月1日 - 960年2月3日 十國:吳越、南漢、南平、北漢 楚、大閩、吳-->南唐 前蜀--->後蜀 907年6月 - 979年6月 |
後朝: 大宋 繼承後周,統一南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