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條目介紹的是佛教概念中的惡。關於哲學概念中的惡,請見「
惡」。關於名稱相近或相似的用法,請見「
惡 (消歧義)」。
惡(巴利文與梵語:पापक,pāpaka),佛教術語,字面意義為不好的、惡的、無助益的,為善的反義詞,即不善(akusala)。在說一切有部中,將一切事物的性質,分為善、惡與無記三性,大眾部則只立善、惡兩個性質。
字源
在梵文中,惡(pāpaka)是一個形容詞。同義字為不善(akuśala),是善(kuśala)的反義字。
概論
在佛教中,善是指順著正確道理、隨順正法的事物,而惡是指違逆正確道理的[1]。《俱舍論》以能否帶來安穩的業,能否得涅槃,能否停息苦,作為善與不善的區別[2]。《成唯識論》以能否為現世及來世帶來好處,來區分善與不善[3]。
惡的行為或心態,會帶來惡業,導致投生惡趣。佛教主要提出十惡作為戒律。
註釋
- ^ 《大乘義章》卷12:「順理為善,違理為惡。」
- ^ 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5:「如是名為善等業相。謂安隱業,說名為善。能得可愛異熟涅槃,暫永二時濟眾苦故。不安隱業名為不善,由此能招非愛異熟,與前安隱性相違故。非前二業立無記名,不可記為善不善故。」
- ^ 《成唯識論》卷5:「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人天樂果雖於此世能為順益,非於他世,故不名善。能為此世、他世違損,故名不善。惡趣苦果雖於此世能為違損,非於他世,故非不善。於善不善益損義中,不可記別,故名無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