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頓的約翰
萊頓的約翰(德語:Jan van Leiden;1509年2月2日—1536年1月22日)是荷蘭重浸派領袖,1533年移居德國明斯特采邑主教區的首府明斯特。他聲稱自己為先知彌賽亞,並率領重洗派基督徒攻佔明斯特市,將這座城市依照千禧年主義建立成為一個重洗派的神權政治國家,即明斯特公社,改名為新耶路撒冷。1534年9月宣布自己成為新耶路撒冷的國王。1535年6月,在采邑主教弗朗茨·馮·瓦爾德克圍攻這座城市後,俘虜約翰,將這場造反運動鎮壓下來。1536年1月22日,約翰與伯恩哈德·克尼珀多林和伯恩哈德·克雷希廷在中央市場被極刑處死。
萊頓的約翰 Jan van Leiden | |
---|---|
明斯特重浸派國王 | |
統治 1534年9月8日—1535年6月24日 | |
總理 | 海因里希·克雷希廷 |
軍事大臣 | 伯恩哈德·克雷希廷 |
執政官 | 伯恩哈德·克尼珀多林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Johan Beukelszoon 1509年2月2日 哈布斯堡尼德蘭荷蘭伯國澤芬霍芬 |
逝世 | 1536年1月22日 明斯特采邑主教區明斯特中央市場 | (26歲)
配偶 | |
職業 | 裁縫、商人、客棧老闆 |
知名於 | 領導明斯特叛亂 |
受影響於 | 揚·馬蒂斯 |
生平
約翰是荷蘭市長的私生子,也是裁縫學徒。他出生在今南荷蘭省尼烏科普市的澤芬霍芬村。在貧困的環境中長大,年輕的約翰在群眾中很快成為了一位具有群眾魅力且受尊敬的領袖。約翰最初是秘密的重洗派教徒,但後來他在德國明斯特造反事件後,成為明斯特重洗派的公認先知。根據約翰自己的說詞,因為他受到德國明斯特重洗派教士的啟發,於是他與一位被公認為先知同時也是爲他施洗的揚·馬蒂斯,於1533年一同搬往德國明斯特。在他到達之後,馬蒂斯這位公認的先知成了這座城市的主要領導人。馬蒂斯抵達後將所有天主教徒驅逐出城,餘下的居民分為十二個支派,建立一個基於基督教義的社會結構。他取消金錢貨幣的使用,並禁止擁有私人財產。在1534年復活節星期日,明斯特、奧斯納貝克和明登的采邑主教弗朗茨·馮·瓦爾德克率領一支由天主教支持的軍隊圍攻了重洗派接管的明斯特市。馬蒂斯領導對抗這場圍攻,但很快就陣亡。於是約翰接管,自稱為「新耶路撒冷之王」,直到1535年6月它完全淪陷。
在被采邑主教圍困的期間,約翰領導著明斯特的重洗派信徒。他以先知的身份爲在戰鬥中犧牲的馬蒂斯立名,也為「新耶路撒冷」訂立了的新的典章律例及制度,包含使用明斯特公民財產製作出來的各式皇室服裝。在明斯特被圍困的期間,約翰提出了許多鼓勵英勇和忠誠的獎勵,連同他的個人魅力,使他在被采邑主教擊敗之前,都擁有很高的支持度。他的座右銘是:「Gottes macht is myn cracht」(上帝是我的力量)」。
1535年,采邑主教弗朗茨·馮·瓦爾德克擊敗明斯特軍隊,萊頓的約翰在一間房子的地窖裡被俘。從那裡他被帶到迪爾門的一個地牢收押,然後被帶回明斯特。1536年1月22日,他與伯恩哈德·克雷希廷和伯恩哈德·克尼珀多林一起受到酷刑,最終被處決。他們三人都被一個鐵釘項圈固定在一根桿子上,身體被熾熱的鉗子撕裂一小時才被處死。在他們最後被燃燒的匕首刺穿心臟之前,他們三人的舌頭都是被炙熱的鉗子拉出來的。其中克尼珀多林在看到約翰被折磨的過程後,試圖用項圈窒息自己,但被劊子手識破,將他綁在木樁上,使他無法自殺。行刑後,他們的屍體被放在三個鐵籠子裡,掛在聖蘭伯特教堂的尖頂上,遺體任其腐爛。大約五十年後,骨頭被移除,但鐵籠仍然存在。
史觀
傳統觀點認為,萊頓的約翰在明斯特建立了一夫多妻制的神權政體,最著名的是約翰通過的一項法律,規定任何未婚婦女必須接受向她提出的第一個求婚。此項規定造成男人競相獲得最多的妻子。據說,約翰本人除了他的「王后」迪瓦拉·範·哈勒姆之外,還娶了16個妻子,並且在他的一位妻子伊麗莎白·萬德舍勒反抗他的權威後,公開將她斬首。社會民主主義活動家卡爾·考茨基在他的《宗教改革時期的中歐共產主義》中指出,關於這種對明斯特重洗派的描述,幾乎完全是由重洗派的敵人為剷除異己而編篡的,他們試圖為這場血腥征服的正當性辯護。考茨基對文獻中的理解,強調了重洗派在約翰統治時期,實對社會平等、政治民主和公共生活的高度重視。
相關民間傳說、戲劇和小說
- 約翰的名字在荷蘭語中仍然存在,有句諺語「zich met een Jan(tje) van Leiden van iets afmaken」,意味著「不要在某事上付出太多努力(或任何努力)」。
- 約翰·萊頓在托馬斯·納什的《不幸的旅行者》(1594年)中有提到,其主人公傑克·威爾頓 (Jack Wilton) 諷刺地描述了明斯特圍困和萊頓的死。
- 賈科莫·梅耶貝爾的歌劇《先知》(1849) 以約翰為主角。它涉及佔領明斯特(第三和第四章),約翰在大教堂作為上帝選民的加冕禮(第四章),其結局是在明斯特的約翰宮殿中進行的。
- 約翰在弗里德里希·雷克-馬勒克澤文1937年的反納粹小說《波克爾森:大規模精神錯亂的故事》(Bockelson: Geschichte eines Massenwahns)中作為希特勒的代理人出現。
- 萊頓的約翰出現在1962年彼得·范西塔特的小說中,在美國出版名為《圍攻》,在英國出版名為《上帝之友》。
- 約翰(以Jan Bockelson之名)是1967年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的戲劇《再洗禮派》(Die Wiedertäufer)和 1985 年亞歷山大·歌爾的歌劇《看那太陽》的主角之一。
- 萊頓的約翰出現在瑪格麗特·尤瑟納爾1968年的小說《苦煉》中,其中尤瑟納爾融合了虛構和真實的人物,描述了整個明斯特叛亂及其垮台。這段話只占一小章。
- 1993年德國電視劇《末日之王》描述萊頓,克里斯多福·瓦爾茲飾演揚·貝克爾斯松,馬里奧·阿多夫飾演馮·瓦爾德克主教。
- 約翰也在路德·布利塞特的小說《Q》中出現。
- 萊頓的約翰(簡)是安妮塔·梅森2003 年小說《完美》的主角。
- 約翰是喬納森·藍波(Jonathon Rainbow)2010年小說《請善待她》的主角,[1]那是一部以明斯特叛亂事件為背景的歷史小說。
- 理察·鮑爾斯2014年小說《奧菲歐》的主人公以萊頓的約翰為主角創作了一部歌劇。
參考資料
- ^ Rainbow, Jonathan. Speak to Her Kindly: A Novel of the Anabaptists. February 2003. ISBN 1-57921-5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