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利西亞

地理區域

西利西亞拉丁語Silesia波蘭語Śląsk;德語:Schlesien捷克語Slezsko西利西亞語ŚlonskŚlónsk),又依波蘭語譯作希隆斯克,是中歐的一個歷史地域名稱,目前該地域的絕大部分地區都屬於波蘭,佔據了波蘭的整個西南部,小部份領土分別屬於捷克德國,歷史上的西利西亞還屬於過波西米亞王國奧地利帝國

西利西亞
{{{official_name}}}旗幟
旗幟

徽章
  水藍色為奧地利統治時期的西利西亞   紅框內為普魯士統治時期的西利西亞   正藍色為奧得河 白底為現代波蘭的疆界,灰底為其它國家的疆界
  水藍色為奧地利統治時期的西利西亞
  紅框內為普魯士統治時期的西利西亞
  正藍色為奧得河
白底為現代波蘭的疆界,灰底為其它國家的疆界
西利西亞和現代波蘭國家的範圍對比
西利西亞和現代波蘭國家的範圍對比
座標:51°36′N 17°12′E / 51.6°N 17.2°E / 51.6; 17.2
現今所屬的國家
最大城市弗次瓦夫
前政府所在地弗次瓦夫 (下西利西亞)
奧波列 (上西利西亞)
面積
 • 總計40,000 平方公里(20,000 平方英里)
人口
 • 總計8,000,000人
 • 密度200人/平方公里(518人/平方英里)
居民稱謂西利西亞人
時區CETUTC+1
 • 夏時制CESTUTC+2

該地的工業、煤礦、鐵礦產業都非常發達,在地理位置上沿著蘇台德山脈,其南部與波希米亞摩拉維亞接壤;在河流上奧得河及其支流幾乎流經整片地區,讓其擁有較好的水力資源,河流的兩岸也有許多重要城市,包括人口最多的歷史名城弗次瓦夫

定義

現在,西利西亞大部分地區位於波蘭共和國,但波蘭政府並沒有明確的把西利西亞定義為某個省份,而是拆分為數個互不相干的(Voivodeship):

其中奧波列省西利西亞省又稱為上西利西亞。捷克境內的小部分西利西亞部分稱為「捷克西利西亞」,現在主要是摩拉維亞-西利西亞省的一部分,剩餘部分位於奧洛穆茨省

西利西亞在歷史上還屬於過捷克、德國和奧地利,但目前只有捷克還保留這對西利西亞的歷史稱謂;德國的版圖中雖然還有西利西亞地區的殘餘,但是已經對西利西亞取消了行政區劃的功能,合併入其它省份之中;奧地利則因為國家的本體和西利西亞距離較遠,以至於現在和西利西亞毫無關係。

名稱

有人認為「西利西亞」(Silesia)來自斯林加俄人(Silingi;拉丁語:Silingae),是一個汪達爾人族群,可能在2世紀於波羅的海南岸的易北河奧得河維斯瓦河聚居。歐洲移民時期,他們離開家園,留下他們社會的遺蹟。

傳統上,西利西亞位於Kwisa河與Bobr河之間,而前者西方稱為上盧薩蒂亞(Lusatia;曾稱為Milsko)。由於普魯士曾擁有下西利西亞,今德國的下西利西亞上盧薩蒂亞(Niederschlesischer Oberlausitzkreis)和霍耶斯韋達也被認為屬於西利西亞。該兩區和下西利西亞省稱為下西利西亞

最明顯的遺產是地名——都是斯拉夫裔新居民採用的斯拉夫式名字(波蘭語:Śląsk、古波蘭語:Śląžsk [-o],而古斯拉夫語:Sьlьąžьskъ [<*sǐlęgǐskǔ] 則來自古汪達爾語:Siling-isk [land])。這些居民於是被稱為西利西亞人(波蘭語:Ślężanie),雖然與最初的居民沒有共同之處。7世紀至8世紀的遺蹟,顯示一些曾經有大量人口的地區,從西到南更有密集的堡壘。北與東方沒有此類堡壘,這證明從5世紀到13世紀,斯拉夫人在西利西亞聚居。不過由於日耳曼民族的哥德人在東方,而斯拉夫的文德人(Wend)則在西方,故此堡壘不支持任何民族主義理論。

歷史

 
黃線之內是1871年屬於普魯士的西利西亞;青線之內是1763年七年戰爭前屬於奧地利的西利西亞。

在9~10世紀的中世紀晚期,西利西亞最先屬於波蘭的皮亞斯特王朝,屬於西斯拉夫人部落的一個支脈。

13世紀開始,捷克的波希米亞王國從波蘭人手裡奪得西利西亞,並把西利西亞列為其固有領土(波希米亞王冠領地)之一,但因為波西米亞本身也從屬於德意志人的神聖羅馬帝國,所以西利西亞在接受波西米亞的統治後是被德意志化而非被捷克化,其語言、建築和文化開始脫離波蘭的風格,在日後的幾百年中與德國的風格逐步接近。

1526年,因為奧地利的統治者一直兼任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隨著波希米亞王國被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統治,西利西亞也順勢成為奧地利的領土。

1742年,普魯士腓特烈大帝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取勝,從奧地利奪得西利西亞的絕大部份,隨後就在它的版圖上進行微調,成為了普魯士的西利西亞省

19世紀,隨著普魯士成功統一德國,西利西亞成為了德意志帝國的一部份,這些地區被德國重點建設,成為了世界頂級的工業中心之一;而奧匈帝國統治下西利西亞雖不如德國的發達,但也取得了在工業上的進步。

20世紀初,奧匈帝國和德意志帝國滅亡,奧地利從此不再和此地區有聯繫。西利西亞被新生的捷克斯洛伐克威瑪共和國波蘭第二共和國瓜分,雖然它大部分區域還是在德國,但因為歷史上曾經屬於過波蘭,導致這一地區成為德意志民族和波蘭民族的爭奪地。

1945年,即二戰結束之後,西利西亞的絕大部份從德國脫離,重新回歸到波蘭母國的懷抱,只有一小部份還位於現在捷克的東北角和德國的薩克森自由州

早期居民

早在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已經有人類在該地居住。

首批描述西利西亞的文獻,出自埃及人托勒密和羅馬人塔西佗。塔西佗指出,1世紀時西利西亞居民分為多個種族,以魯基人(Lugii)為首。斯林加俄人也屬於這團體。其他東日耳曼族群也在該人口稀少的地區聚居。

中世紀

西元500年後,歐洲移民時期開始,大部分東日耳曼族群離開西利西亞,遷移到南歐。來自東方的斯拉夫族群成為新居民。

早期文獻指出,當時的居民可能大多是斯拉夫族群。大約在845年推出的巴伐利亞地理學家(Bayerischer Geograph)指出,這些族群包括Slenzanie、Dzhadoshanie、Opolanie、Lupiglaa和Golenshitse。1086年,一位布拉格主教指出還有Zlasane、Trebovyane、波拉比安人和Dedositze。

9至10世紀,今捷克境內的大摩拉維亞摩拉維亞波希米亞先後統治西利西亞。約990年,皮亞斯特王朝梅什科一世將西利西亞併入波蘭。不過,一些歷史學家認為,應該是他的兒子波列斯瓦夫一世在999年兼併該地。波蘭分裂期間(1138-1320年),該王朝不同的支系將該地分為公國統治。

1146年,波蘭的瓦迪斯瓦夫二世大公向神聖羅馬帝國稱臣,但是被親弟驅逐。1163年,他的兩名兒子得到波列斯瓦夫四世批准,分治上和下西利西亞。於是,他們成為皮亞斯特王朝的兩大支系,亦即弗次瓦夫奧波列-拉齊布日。這兩支系繼續細分,直到1390年代共有16個公國。

隨著城鎮發展,外籍移民被吸引前來定居,其中德意志人帶來了條頓法——這套法律在1211年率先於西利西亞的城鎮開始實施,隨後以修改後的馬德堡法名義推廣到波蘭其他地區[1]:18

1241年,蒙古帝國襲擊小波蘭,然後入侵西利西亞,引起居民恐慌和逃亡潮。蒙古帝國在該地大部分地區搶掠,但可能因為被Blessed Cheslav的「神奇火球」擊退,故此放棄攻打弗次瓦夫的堡壘。然後,他們在列格尼卡戰役消滅波蘭與德意志聯軍。窩闊台死後,蒙古人決定不繼續進攻歐洲,改為返回東方選出新可汗

西利西亞的統治者決定重建城市,採用新的行政區劃。他們建立和重建160個城市和1500個市鎮,並採用德意志城邦法令馬德堡法令和Środa Śląska法令),取代了故舊、按慣例的斯拉夫式和波蘭式法令。而且,從13世紀末到14世紀初,他們也鼓勵新居民遷到該地,大多是從神聖羅馬帝國而來的德國人荷蘭人。從13世紀末到14世紀初,西利西亞的公爵吸引很多德國人到該地定居。德國人、猶太人捷克人多數都在城市定局。在郊區,尤其是上西利西亞,波蘭裔居民仍占大多數。邀請德國人開拓和灌溉貧瘠土地;統治階層與德國和斯拉夫居民同化——這成為後來19世紀與20世紀初,波蘭和德國民族主義者意識形態的紛爭。

13世紀後期,紅星騎士團英語Knights of the Red Star醫院騎士團條頓騎士團先後在西利西亞定居。

很多皮亞斯特公爵嘗試將西利西亞併入波蘭,甚至統一波蘭本身。西利西亞公爵亨里克四世率先作此嘗試,但在1290年去世,未能完成目標。然後,大波蘭公爵普熱梅斯瓦夫二世統一了西利西亞兩個省,在1295加冕為王,卻在翌年被謀殺。根據他的遺願,格沃古夫公爵亨利克·格沃格夫斯基將會繼承大波蘭治權。格沃格夫斯基也想統一波蘭,甚至向問鼎波蘭公爵之位。不過,大波蘭大多數貴族支持庫亞維(Kujawy;Kuyavia)支系的皮亞斯特公爵瓦迪斯瓦夫一世。瓦迪斯瓦夫有較多貴族支持,故此成功。這個時候,波希米亞瓦茨拉夫二世決定擴張版圖,在1302年自封波蘭國王。往後的半世紀,瓦迪斯瓦夫一世和他的兒子卡齊米日三世與波希米亞、布蘭登堡條頓騎士團參與戰爭,各方都希望瓜分波蘭。很多西利西亞公爵統治小型公國,雖然與波蘭有聯繫,但未能與她聯合,反而受到波希米亞的支配或統治。

1335年,弗洛茨瓦夫公爵亨利六世和上西利西亞公爵向波希米亞盧森堡的約翰稱臣。1348年,卡西米爾三世被迫接受波希米亞支配西利西亞。1368年,該地獨立的皮亞斯特公國全數滅亡。不過,西利西亞支系的皮亞斯特王朝在14至16世紀漸漸衰落,到1675年才絕嗣:


切申公國最後男性成員弗魯德魯克·威廉英語Fryderyk Wilhelm在1625年已去世,但其姊妹伊必耶塔·路克蕾加英語Elżbieta Lukrecja繼續統治公國,直到她在1653年去世。

西利西亞也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土,不過波希米亞則屬於帝國的自治省。西利西亞屬於波希米亞,直到1740年後,則由捷克、波蘭和普魯士統治。在卡雷爾一世統治期間,西利西亞和弗次瓦夫地位提高,當地增建了很多宏偉建築物和哥德式教堂。當地與居民,以至其語言和文化,則受德國移民影響。

1420至1434年,波希米亞發生胡斯戰爭,該地受到破壞。胡斯派針對德裔人口。尤其是上西利西亞的一些地區中,斯拉夫人口再度占一席位。戰爭結束後,多數西利西亞人口仍然信奉天主教。不過在切申西利西亞,愈來愈多人信奉信義宗

宗教改革

西利西亞繼續與鄰近地區保持緊密經濟關係,例如波蘭。尤其在文藝復興及以後,西利西亞城市的猶太裔商人增加經濟活動。

16世紀,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運動率先在西利西亞開始,大部分的居民都隨之皈依了新教。很多新教牧師促進當地斯拉夫文化和語言發展。

1526年,奧地利皇帝斐迪南一世將原本以選舉產生王位的波希米亞王國,改為由哈布斯堡王朝繼承。1537年,皮亞斯特家族的布熱格公爵(或稱西利西亞公爵,領地佔全西利西亞的六分之一)腓特烈二世布蘭登堡選帝侯約阿希姆二世達成協定,規定如若皮亞斯特家族絕嗣,布蘭登堡的霍亨索倫家族成員可以繼承公國,但是斐迪南一世拒絕承認此協定,後代皇帝就在1675年併吞絕嗣的布熱格公國。

17世紀初開始,基督教改革派和反改革派展開宗教衝突和戰爭,迫使很多捷克(包括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和西利西亞新教徒逃到當時宗教政策較寬容的波蘭-立陶宛聯邦。許多新教徒在大波蘭省定居,並得到新教權貴的保護,例如拉法瓦·勒施欽斯基(Rafał Leszczyński;1579-1636年)。勢力壯大的捷克新教徒(Union of the Brethren)遷到了萊什諾,例如夸美紐斯。為了規避宗教限制法規,西利西亞的新教徒常常把他們的教堂建在與波蘭接壤的邊界上。

三十年戰爭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二世企圖復興天主教,鎮壓新教。結果在1618年,布拉格拋窗事件發生,間接釀成三十年戰爭

捷克新教徒得到德國教友和匈牙利貴族的支持。特蘭西瓦尼亞王子、匈牙利貴族拜特倫·加波爾(Bethlen Gabor)率軍圍攻維也納,嘗試擴展特蘭西瓦尼亞以至鄂圖曼帝國的版圖,兼併波希米亞和西利西亞。波蘭貴族至少口頭上支持捷克人。他們認為捷克和匈牙利貴族是支持自由的人,抵抗專制君主,正好響應波蘭施拉赫塔(中世紀後期波蘭貴族階層)黃金自由的理想。這些貴族不支持攻打新教徒,而波蘭眾議院甚至不准國王齊格蒙特三世幫助其天主教盟友哈布斯堡王朝。國王希望幫助奧地利,但因為簽署了防衛條約,他只能拒絕馬提亞斯皇帝聘用波蘭-立陶宛的軍隊。這是因為波蘭-立陶宛曾分別與瑞典莫斯科公國交戰而軍力疲乏,更因貴族戰爭在摩達維亞而與鄂圖曼帝國關係變差。

最後在1619年末,西格蒙德三世決定幫助奧地利,但只是派出私人僱傭兵Lisowczycy。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這些士兵在對莫斯科戰爭後失業,轉而到立陶宛大肆搶掠;而且,他也認為可以從奧地利得到部分西利西亞作為報酬。雖然Lisowczycy在白山之役奠定了奧地利的勝利,但波蘭瓦薩王朝並沒有實際得益。奧地利只是含糊其辭,給他們一些承諾,並讓幾位公主與波蘭皇室聯婚,保持兩國聯盟。

1619年中,波蘭國王在前往西利西亞途中,與長子瓦迪斯瓦夫王子(亦即後來的波蘭國王瓦迪斯瓦夫四世;Władysław IV Waza)商議,最後決定由波蘭軍隊暫時占領西利西亞部分地區,希望能將它們與波蘭合併。戰爭期間,神聖羅馬帝國飽受嚴重破壞,一些西利西亞公爵——尤其屬於皮亞斯特王朝的——和弗次瓦夫主教奧地利的查理,都希望得到波蘭-立陶宛聯邦的保護,避免被戰爭波及。奧地利的查理向上級波蘭格涅茲諾教區求助,希望它與西格蒙德三世商議保護主教。1619年5月,瓦迪斯瓦夫王子應叔父查理的邀請,離開華沙,前往西利西亞。

7月,捷克新教徒起義對抗斐迪南二世,並請求選帝侯腓特烈五世擔任波希米亞國王。9月27日,瓦迪斯瓦夫王子和其叔父可能得知消息,馬上離開西利西亞,在10月7返回華沙。12月,查理選擇王子年幼弟弟卡洛爾·斐迪南·瓦薩(奧波列公爵)作為弗次瓦夫代理主教,並獲得波蘭主教團接受。1620年,原先獨立的弗次瓦夫教區重歸格涅茲諾教區管理。不過,直到1632年前,前者實際上由西格蒙德三世控制,而非大主教或主教。1625年,卡洛爾·斐迪南·瓦薩成為弗次瓦夫的主教。

但是,隨著奧地利的形勢轉好,斐迪南二世拒絕割讓西利西亞,也不再參與對鄂圖曼帝國的戰爭。這是因為波蘭支持奧地利,而其實奧斯曼的哈布斯堡特務也支持他的決定。

斐迪南二世提議瓦迪斯瓦夫四世迎娶他的幼女塞西莉亞·雷納塔公主 (Cecilia Renata;後來斐迪南三世的妹妹),消息於1636年春傳到波蘭政府。1636年10月26日,派遣親信嘉布遣兄弟會(Capuchin religious order)瓦勒里安(Walerian)神父到雷根斯堡與帝國談判。公主的嫁妝定為十萬茲羅提(波蘭貨幣)。斐迪南二世也承諾為前波蘭國王西格蒙德三世的兩位妻子付出嫁妝,亦即安娜(Anna of Habsburg)和康斯坦澤(Constance of Habsburg)。而且,瓦迪斯瓦夫四世如若與公主結婚,他們將來的兒子會獲得位於西利西亞的奧波列-拉齊布日公國(Księstwo Opolsko-Raciborskie)。但在成事之前,斐迪南二世在1637年2月去世。繼任的斐迪南三世拒絕讓瓦迪斯瓦夫四世兒子取得該公國,改為以波希米亞封地特熱邦為嫁妝。二人在9月結婚。

1638年,瓦迪斯瓦夫四世宣布,父親兩位妻子那仍未償還的嫁妝由一個西利西亞公國保管,而且他偏好奧波列-拉齊布日公國。1642年,他提議把瑞典王位轉送給哈布斯堡王朝,希望得到西利西亞。1644年夏,波蘭派遣Ludovico Fantoni到奧地利,建議以特熱邦封地所得收入換取奧波列-拉齊布日公國和泰申公國

1645年初,瓦迪斯瓦夫四世不想維也納政府繼續拖延,於是向神聖羅馬帝國駐華沙使者馬克西米利安·迪特里希斯泰因(Maximilian Dietrichstein)表示,波蘭會與瑞典合作。這暗示波蘭會與瑞典聯手奪取西利西亞,故此威脅奧地利。1645年3月6日,瑞典陸軍元帥連納爾特·托爾斯滕松(Lennart Torstensson)在揚科夫戰役(Battle of Jankov)擊敗神聖羅馬帝國的巴伐利亞與薩克森聯軍,並進軍維也納。斐迪南三世於是願意談判,並在4月派遣約翰內斯·普茲·馮·阿德勒爾圖姆(Johannes Putz von Adlertum)到華沙,給瓦迪斯瓦夫四世一些特權,把奧波列-拉齊布日公國權益賦予其子西格蒙德·卡茲米耶日(Zygmunt Kazimierz),作為世襲采邑

最後,哈布斯堡在談判取勝。該公國並不作為世襲采邑,只是外借五十年,而且其主人要向波希米亞國王稱臣,故此波蘭國王不能接受采邑。但是,瓦迪斯瓦夫四世在兒子成人前仍會統治該公國。另外,他也答應借錢給斐迪南三世,數額為一百萬茲沃塔,減去上述仍未付還的三項嫁妝。

1648年,三十年戰爭結束,哈布斯堡王朝大力提倡天主教,並令西利西亞六成人口改信天主教。1675年,皮亞斯特王朝的西利西亞支系滅亡,皇帝斐迪南二世 不顧布蘭登堡選帝侯腓特烈·威廉(大選侯)的抗議,自行併吞了絕嗣的布熱格公國(或稱西利西亞公國)。

普魯士王國

1740年,腓特烈大帝奪得西利西亞,受到當地居民的歡迎——不單是新教人口和德裔人口。根據布熱格條約(見宗教改革),他以布熱格主權為藉口發動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戰爭在1748年結束。普魯士奪得西利西亞絕大部分地區,除了其東南方的泰申公國奧帕瓦公國仍然屬於奧地利。七年戰爭中,普魯士再度擊敗奧地利,鞏固對西利西亞的統治。西利西亞此後成為對普魯士最忠誠的省份之一。1815年,原本屬於薩克森哥利茲附近的地區在拿破崙戰爭後併入西利西亞。這時,德語已經成為下西利西亞最主要語言;郊區的絕大多數居民,則常用受德語影響的波蘭語捷克語。在多數西利西亞的城市,德語是最常用的語言。

德奧統治

 
1905年德屬西利西亞

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德國統一。普魯士擁有的西利西亞成為德國的省份。上西利西亞經歷大規模工業化,吸引不少居民到當地居住。下西利西亞的人口大多數是德國人和信義宗教徒,也包括弗次瓦夫——那個自中世紀後期稱為布雷斯勞的城市。不過,在一些地區,例如奧波列行政區(Landkreis;後來是奧波倫政府區Regierungsbezirk Oppeln)和上西利西亞的郊區,很多居民甚至大多數人口都是斯拉夫裔和天主教徒。整體而言,西利西亞人口有三成是波蘭人,而且他們多數居住在卡托維策附近,亦即上西利西亞東南部。德國總理奧托·馮·俾斯麥發動文化鬥爭,壓制天主教在德國的發展,同時又引起波蘭人的反抗。1884年,錫安之愛在卡托維策召開首輪會議,開啟錫安主義的先聲。

這時,奧地利西利西亞的奧斯特拉瓦卡爾維納都開始發展工業。這些地區的波蘭人卻大多是信義宗教徒,相對於擁有大多數德裔、信奉天主教人口的奧匈帝國

德國與奧匈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根據凡爾賽條約上西利西亞舉行公投,決定該地的未來,但不包括333平方公里的赫魯欽地區(Hlučín;Hultschiner Ländchen)——它直接由捷克斯洛伐克接管,儘管當地人口多數是德國人。國際聯盟最終在1921年舉行公投。

在切申西利西亞,Rada Narodowa Księstwa CieszyńskiegoNárodním Výborem pro Slezsko計劃將泰申公國按照種族劃分界線,不過被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否定。1919年1月23日,捷克斯洛伐克攻擊切申西利西亞,不過在1月30日於斯科茨佐夫(Skoczów)附近的維斯瓦河撤軍。國際聯盟原本計劃為切申西利西亞舉行公投,但沒有實行。1920年7月28日,凡爾賽條約公使議會決定把它分割。該分界組成了今天波蘭捷克共和國部分邊界。

兩次大戰之間

公投後,波蘭民族主義者發動了三次西利西亞起義

  • 第一次:1919年8月16日-8月26日
  • 第二次:1920年8月19日-8月25日
  • 第三次:1921年5月2日-7月5日

結果,國際聯盟決定再細分西利西亞。在上西利西亞的最東部,當地大多數居民投票支持德國統治,但仍然成為波蘭西利西亞省的自治區(Wojewodztwo Śląskie)。沃伊切赫·科爾凡蒂(Wojciech Korfanty)是其中一位導致這些影響的政治人物。

仍屬於德國的西利西亞,重新劃分為上西利西亞省下西利西亞省。在1938年的水晶之夜,布雷斯勞和其他西利西亞城市的猶太會堂遭到破壞。10月,波蘭按慕尼黑協定占領捷克斯洛伐克的泰申西利西亞,亦即奧爾謝河西部受爭議的地區,稱為扎奧爾齊耶。該地面積為906平方公里,有258,000名居民。

二次大戰

1939年9月,納粹德國發動波蘭戰役,占領上述的西利西亞地區,並引起了二次大戰。當地居民歡迎德國防衛軍。1940年,德國在上西利西亞建造了著名的奧斯維辛集中營,是實行屠殺猶太人的主要場地;同年,在下西利西亞建造了格羅斯-羅森集中營(Gross-Rosen concentration camp),後來更在附近城市建造集中營分部。

二戰後的西利西亞

1945年,蘇聯紅軍占領西利西亞全境。很多德國居民都逃離西利西亞,希望能逃避蘇軍的攻擊。德國投降後,很多居民都返回家園。然而,根據1944年雅爾達會議和1945年的波茲坦協定奧得河尼斯河以東的德屬西利西亞都歸於波蘭(詳見奧得河-尼斯河線)。戰前,西利西亞的德裔居民有四百萬人;戰後,絕大部分仍留在當地的都被蘇軍驅逐

戰後,西利西亞的工業重建,很多波蘭人遷居於此,當中很多人來自被蘇聯占領的波蘭領土。今天,波蘭近兩成人口居住在西利西亞,但很多家庭都不是原居民。但西利西亞地區仍深受長久的德國文化影響,從語言服飾、歷史建物、基礎建設到教育體制,都有很深的德國文化刻鑿。

少數說德語的德裔居民仍居住在奧波列附近。在上西利西亞,也有一些說斯拉夫語言或雙語皆懂的居民。

自然資源

西利西亞是一個資源豐富、人口眾多的地區。它盛產資源,製造業發達。在共產黨統治期間,很多老舊的工業設施導致了環境污染。當地農業正進步中,主要的農產品有:穀物土豆甜菜

人口

現代西利西亞居民多數是波蘭人西利西亞人日耳曼捷克摩拉維亞則是少數民族。根據2002年波蘭全國最新人口普查:斯拉夫西利西亞人是波蘭第一大少數民族,德國人居第二位——他們多數都在西利西亞聚居。捷克西利西亞的主要居民為捷克人、摩拉維亞人和波蘭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西利西亞的主要居民是德國人,波蘭人和捷克人。1905年人口普查顯示,約百分之七十五的居民是德國人,百分之二十五是波蘭人。二次大戰結束後,大部分德裔居民逃離故土,或被蘇聯紅軍驅逐,或是移民外國。大部分西利西亞人今天居住在德國;很多人在魯爾區做礦工,正是祖先在西利西亞的舊業。1945年後,西德政府為了令他們更快融入當地社會,成立並資助一些組織,例如西利西亞領土協會(Landsmannschaft Schlesien)。該協會一位著名但又常引發爭議的發言人,就是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成員赫爾伯特·胡普卡(Herbert Hupka)。主流德國民意認為,這些組織會與波蘭西利西亞人建立和諧關係,這正在逐步實現。

主要城市

 
弗次瓦夫
 
奧斯特拉瓦
 
卡托維策
 
奧波列
 
哥利茲

以下城市分別在波蘭德國捷克

參看

歷史

行政區

德意志帝國及普魯士

納粹德國

波蘭

地區

相關

參考

  1. ^ (英)亞當·扎莫伊斯基, (Adam Zamoyski). 波兰史.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2019. ISBN 9787505747401. 
  • Documents on British Foreign Policy 1919-1939, 1st Series, volume XI, Upper Silesia, Poland, and the Baltic States, January 1920-March 1921, edited by Rohan Butler, MA, J.P.T.Bury, MA, & M.E.Lambert, MA, Her Majesty's Stationary Office (HMSO), London, 1961 (amended edition 1974), ISBN 0-11-591511-7*
  • Documents on British Foreign Policy 1919-1939, 1st Series, volume XVI, Upper Silesia, March 1921 - November 1922, edited by W.N.Medlicott, MA, D.Lit., Douglas Dakin, MA, PhD, & M.E.Lambert, MA, HMSO, London, 196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