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回收

將材料用於新產品以防止浪費潛在有用的材料

資源回收,也稱為再利用循環再造是指收集本來要廢棄的材料,分解再製成新產品,或者是收集用過的產品,清潔、處理之後再出售。相對於「傳統」垃圾遺棄,回收可以節省資源、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如對比塑料生產[1][2])。資源回收能預防浪費有潛在利用價值的資源、削減原料消耗,由此減少:能量消耗、空氣污染(自垃圾焚燒)和水污染(自堆填)。

資源回收再利用國際標誌,有時加注環保3R
一個塑膠、紙、和玻璃回收桶

現代廢物處理中,回收是一關鍵成分,是環保4RReduce, Reuse, Recycle and Replace」中的最後一個。


回收有一些ISO標準,如塑料廢品的ISO 15270:2008、回收作業環境管理控制的ISO 14001:2004等。

可回收材料包括許多玻璃、紙、鋁、柏油、金屬、塑料、輪胎、織物和電子產品。這些材料的來源可以分為事業廢棄物與一般廢棄物。可降解或其它生物降解垃圾廚餘等都可以回收。[2]可回收材料既可以送到回收站,或是放到路邊,然後整理清潔,送入指定地點再加工。

從嚴格意義上講,所回收的材料應該可以供應同樣的材料,如用過的辦公紙張可以做成新的辦公紙張,用過的聚苯乙烯泡沫可以做成新的聚苯乙烯泡沫。然而,這通常費錢費力(相對於從原料或其它材料製作而言)。因此許多「回收」物品或材料會再利用,製作不同的材料(如紙板)。其它回收形式包括根據價值萃取某種材料(如從電池裡取鉛、從印製電路板里取黃金) 或根據危險污染提取某種材料(如從溫度計自動調溫器里取)。


歷史

 
美國二戰時期倡導回收的海報

起源

回收是人類歷史上常見的活動,早在公元前400年就有關於柏拉圖倡導的記錄。考古研究發現古時資源稀缺時,居家垃圾會變少(如灰燼、破損工具和陶器),暗示在新材料不足時更多廢品被回收。[3]

歐洲在工業革命前已經從事廢銅和其它金屬的回收,經過再冶煉後重新使用。[4]有關紙類回收英語Paper recycling的最早記錄出現在1031年,此時日本商店出售再生紙張。[5][6]在不列顛,燃燒木材和煤炭的灰塵由 「垃圾收集員」回收,進行下降性循環再利用,用於制磚底料。這種回收的主要動力是經濟利益(使用回收來的爐料代替新進的原料)以及人口不斷稠密的地區缺乏公共廢品處理所致。[3]1813年,班傑明·勞爾(Benjamin Law)在約克郡巴特利研發了將破布做成再制呢絨過程。該材料結合了回收纖維和新羊毛。西約克郡巴特利和迪斯伯里粗呢工業從十九世紀早期持續到1914年左右。

工業革命刺激人們尋求便宜的材料。除了破布,廢舊金屬也能夠再造,比買新原料便宜。十九世紀,鐵路買賣廢舊金屬,二十世紀早期的鋼鐵和汽車工業也購買廢舊金屬。小攤販收集城市街頭巷尾的廢舊極其、鍋碗瓢盆,從二手貨中收集金屬售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數以千計的小販穿梭在美國城市街頭,利用市場經濟回收產品,進行工業再生產。[7]

1800年左右,不列顛和愛爾蘭的一些飲料廠商對回收來的瓶子給予補償,如怡泉汽水[8]1884年,瑞典官方回收系統對舊玻璃瓶子立法予以補償,鋁製瓶子的補償則於1982年開始。法律要求根據類型不同,飲料瓶子回收率要在84-99%左右,玻璃瓶子平均可以再用20次。

 
二戰不列顛海報

第二次世界大戰

十九世紀末新興的化工業發明了新材料(如1907年人造樹膠),能變廢為寶。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1921年美國的Arhur D. Little出版了《無米難不倒巧婦》,用研究證實「化學普遍應用,進入商業,產生了新價值。達到目標有更新更好的路了。」[9]

在整個二戰期間,回收都十分重要。戰時由於財政緊缺,重要材料不足,各國不得不反覆利用物資,回收材料。[10]由世界大戰和其它巨變導致的資源緊缺極大地刺激了回收事業。[11]戰爭的殘酷捲走了大多數可用資源,民眾所剩無幾。[10]大多數家庭不得不透過回收垃圾尋求物資。回收材料意味著更多補給,以助國家一力。[10]各國政府大規模動員,推出了二戰家庭前線,敦促人民以愛國之名捐獻金屬和衣物。

戰後

由於能耗成本上升,對回收的投資在七十年代大增。[12]廢鋁回收所需能耗只有開採新礦的5%;玻璃、紙張和其它金屬的相對能耗也很低。[13]

雖然電子消費品,如電視在二十年代開始流行,但直到1991年初才聽說有回收這一事。[14]瑞士首次對電子產品進行回收,從最初的舊冰箱到後來的包羅萬象。[15]許多國家沒有能力應對電子廢品的技術或是該電子產品有毒有害。他們隨即將這些問題轉嫁給沒有環境保護法的開發中國家。這樣做是圖便宜,比如在美國回收電腦顯示器的成本比在中國的高10倍。在發現回收電子廢品能提取銅、銀、鐵、矽、鎳、黃金後,亞洲對電子廢品的需求增加了。[16]2000年,電子設備的銷量和廢品量持續增長:2002年,歐盟電子廢品增長最快。[17]這導致現代化自動化設施投資興建以應對多餘設備,在2003年嚴厲法律頒布後尤是。[18][19][20][21]

2014年,歐盟廢品回收工業占據世界的一半,超過60,000家公司和500,000名雇員產生的營業額達240億歐元。[22]一些國家回收率為最低五成,最高為65%左右,2013年歐盟平均為39%。[23]

立法

 
歐洲的回收機,丟入瓶子可以領錢

供給

要使回收事業運轉,就必須供應大量穩定的可回收物品。提供這樣的供給有三種立法可選:強制性回收指令、瓶子法案和禁令。強制性回收法律為城市訂立回收目標,形式通常是定時從城市垃圾中按比率回收某種材料。城市負責完成計劃。[2]

瓶子法案包括收購某種瓶子,常為塑料、玻璃和金屬。當以這類瓶子為容器的產品售出時,會額外收一點押金。如果消費者將瓶子送回制定地點,就能得到返還。這個辦法很成功,能達到八成回收率。[24]雖然效果不錯,將收集成本從地方政府轉嫁到產業和消費者身上在某些地方遇到強烈抵制。[2]另一種辦法是製造方負責回收。在歐盟,WEEE要求消費電子生產方為回收方報銷。[25]

另一種增加回收品供給的辦法是禁止遺棄某些物品,通常由用過的油、舊電池、輪胎等。這種方式的一個目的是禁止某項產品來創造經濟。回收服務必須有足夠配套,否則就是鼓勵非法遺棄。[2]

指令

保持並增進回收材料的需求可以立法輔助。方法有四種:最低回收量、利用率、收購政策和產品標註。[2]

最低回收量和利用率通過強迫生產方在運營時使用回收品來直接刺激需求。成分指令明確要求新產品在一定比例上必須使用回收材料。利用率則更有彈性:廠商允許在運營某一過程中達到回收目標,甚至可以買賣回收品來換取信用額。反對意見認為兩種方式都讓人難以接受、上交報告注水並令行業失去必要的活力。[2][26]

政府使用自己的購買力來增進回收需求,即「收購政策」。這些政策要麼是「儲備」,即將一定的開銷單獨用於回收,或「價格偏好」,即為回收提供政府預算。額外管理可以設立各個具體目標:如在美國,環保局負責收購廢油、紙張、輪胎和建築尾料。[2]

最後的監管刺激辦法是要求環保標註。當標註產品中回收品占比時,消費者就能做出更明智的選擇。有足夠議價能力的消費者能夠選擇更環保的產品,刺激生產者使用回收材料,間接推動環保需求。標準化環保標註若寫明產品是如何回收的,則可對回收品供給產生積極效應。[2]

回收品

 
碾碎某種啤酒瓶後回收的玻璃

回收品是送入廢品回收站或處理廠的原料,並將生產新產品。[27]這些物品用各種方式收集得到,送入廠房進行在加工以便生產新材料或產品。例如,收集來的塑料瓶可以再次使用,做成新的塑料顆粒。[28]

品質

就長遠的綠色經濟和零排放來說,回收品品質是達到這一目標的主要挑戰。大體上來說,回收品品質指的是收集來的原料中目標材料與非目標材料及其它不可回收材料的比率。[29]只有目標材料才可能被回收,大量的非目標材料和不可回收材料會降低回收品品質。[29]高比率的非目標和不可回收材料為「高品質」再生過程增加難度。如果回收品品質不佳,就更可能會降級回收,轉入其它回收渠道,或者乾脆填埋不要。[29]例如,再造透明玻璃產品嚴格禁止有色玻璃進入再熔煉過程。

回收品品質不單有助於提升過程品質,也很有利於環保,減少消耗再利用,不讓產品用過即堆填。[29]高品質回收也有助於經濟增長,從收集來的廢品中再萃取最大價值。[29]高品質回收品銷售增收對地方政府、家庭和企業大大有利。[29]追求回收高品質可以增進消費者和企業對廢品資源管理部分的信心,鼓勵投資。

回收供給鏈上的很多環節能影響回收品材質。[30]首先,廢品製造者會在收集過程加入非目標或不可回收廢品。這會影響回收過程最終品質,需要更多功夫來分類清理。[30]不同的收集系統會導致不同的污染水平。根據材質不同,需要不同的花費來分類,降低最終品質。[30]運輸和壓縮為分類增添難度。雖然技術進步、品質提升,但分類也不是百分百有效,還是會打折扣。[30]戶外材料儲藏可能會變潮,帶來問題。再加工設施或許需要進一步減少非目標和不可回收材料。[30]回收過程中的每一步都會影響品質。

消費廢品回收

收集

就來自公共廢品流的回收品而言,有一系列不同的系統可以用於收集。這些系統處在公共便利相對政府便利與開支的取捨權衡之間。三種主要收集方式有「投放中心」、「收購中心」和「路邊收集」。[2]

路邊

路邊收集囊括了各色系統,主要區別在於回收品在何處分揀清理。主流為混合收集、單流收集和分揀。[2]廢品通常由垃圾車搬運。

 
澳大利亞坎培拉垃圾車收垃圾桶

就混合收集而言,所有的回收品都和廢品混在一起,然後在中心分揀廠分揀清洗。這導致廢品數量龐大,而紙張則因受潮而難以處理。好處是城市不需要分類收集,不需要教育公眾。回收品收集方便,因為中心處理廠會進行分揀。[2]

就單流收集系統而言,所有回收品都混在一起,但與其它廢品隔離。這大幅度降低了隨後的清理,但需要教育公眾哪些物品可以回收。[2][4]

另一極端是分揀回收,每一材料在回收前都被清理分揀。這種方式在隨後的分揀中要求最少,產生的回收品最純,但需要額外的營運成本來分揀材料。同時,配套的公共教育要求很高,以便避免回收品污染混雜。[2]

分類回收是常用的方式,以避免分揀時產生的高額成本。先進的分揀技術能夠降低開支,使得一些地區採取了混合分類收集方式。[4]

收購站

一個英國留學的碩士轉行在成都做廢品回收員,他在2021年2月接受了記者採訪。

收購站的不同之處在於付費收購乾淨的回收品,對供給提供激勵。處理後的材料會被出售。如果效益不錯,就能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如果效益不好,就會增加溫室氣體排放。政府補助很重要。1993年,據美國廢品回收協會調查,處理一噸材料平均成本為50美元,銷售價格僅為30美元。[2]

在美國,混合回收品每噸價格為2011年180美元、2015年80美元、2017年100美元。[31]

投放中心需要丟廢品人將回收品帶到那裡,投放中心可以是固定地點、臨時地點或是處理廠。這是最簡便的收集站,但收集數量不足,欠缺穩定性。

分揀

回收分揀處理廠

當混合回收品收集好,就會送入回收廠,不同的材料必須再被分揀。一系列的過程涵蓋自動處理,比如將整車材料一個小時內分揀完畢。[4]現在,一些廠子可以自動分揀材料,即單流回收。在廠房裡,各種材料,如紙張、各種塑料、金屬、食物殘渣、電池會被分門別類。[32]這些廠子能使附近地區回收率提高三成。[33]

首先,混合回收品會從車上卸載,送入傳送帶。大型瓦通紙塑膠袋會被手動分揀,以防堵塞機器[4]

 
預先分揀的玻璃和塑料瓶,波蘭

隨後,自動機械,如圓盤篩和空氣分級器按重量分揀回收品,將較輕的紙張塑料從較重的玻璃金屬中分揀出來。紙板被分離取出,常見的塑料,如PET(#1)和高密度聚乙烯(#2)被收集。這種分離過程通常是人工操作,但在一些分揀中心改為機器自動化:光譜掃描儀根據吸收波長來區分不同種類的紙張和塑料,並將各個材料送入響應渠道。[4]

高強磁鐵則用來分揀含鐵金屬,如鋼鐵和罐頭等。 有色金屬則由渦電流射出,即旋轉的磁場在鋁罐周圍引導出電流,在罐子裡生成渦電流。這個渦電流被大磁場推射出去,將罐子從回收品里排出來。[4]

最後,玻璃依照顏色分揀:棕色、褐色、綠色或無色。這既可手動人工,[4]或通過自動機器分辨顏色。小於10公釐(0.39英寸)的玻璃碎片不能自動分揀,而是歸為「玻璃精粒」。[34]

食品包裝袋不應含有任何有機物質(若有,應該歸入生物降解垃圾或進行填埋[35])。就其中的殘餘,一些包裝袋需要進行清洗。[36]

可收廢物品類

 
等待處理的橡膠輪胎碎片

雖然許多政府項目專注於家庭廢品回收,但不列顛64%的廢品來自工業。[37]工業上許多回收項目為成本效率回收。無處不在的紙板包裝使得紙板成為常見的回收品,如零售店倉庫及批發店常常會用到包裝箱。其它行業則根據廢品材質應對某一專項回收。

玻璃、木材、木漿和造紙都直接面對回收材料;然而廢舊輪胎也可以由獨立輪胎銷售商收集回收盈利。

金屬回收

金屬回收比率不高。2010年,聯合國環境署國際資源專家委員會出版報告,分析社會金屬庫存[38]及回收率。[38]委員會報告稱在二十和二十一世紀金屬用量增加,導致金屬存量從地下轉為地上社會中的各種用品。例如,美國銅使用量從1932年的每人73千克增至1999年的每人238千克。

報告作者們發現,金屬能夠回收,這樣社會上使用的金屬就可以視為地上礦山("城市採礦"一詞由此而來[39])。然而,他們發現許多金屬回收率很低。報告提醒道許多稀有金屬被用於如手機、混合動力汽車的電池組、燃料電池等,因回收率太低將無法滿足未來技術供給。

軍隊也回收一些金屬。美國海軍艦船廢棄項目會拆船來回收鋼材。艦船也可以沉下去做人工魚礁。鈾是十分緻密的金屬,在軍事和工業上比鉛和鈦都要好。核武器及核反應爐中用過的鈾叫做貧鈾,被美國軍隊各部門使用,加在破甲彈上。

建築廢物回收

建築工業也可以回收混凝土和老舊道路,打碎後銷售廢品盈利,碎石塊能在某些建造項目中用以填充。

中國發展一種變性化合物能大幅回收建築廢垃圾,例如房子拆毀後的廢木板廢石塊甚至農作物採收後的秸稈,這些東西首先依照比例被放入一個模具之中,[40]之後鋪上一些玻璃纖維絲增加韌性,剩餘空間灌入變性化合物液體,凝固後變成一種類水泥板狀物其強度堪比傳統水泥同時防火,能變成一種預製型建材用於樓板和牆壁。

一些新型行業特別是可再生能源在探索用超高溫電漿等方式焚燒一些傳統無法焚燒的垃圾用以發電,同時排放無毒性。太陽能光伏面板的普及,預計會搶在老舊廢板成堆前積極設立回收方案,預期未來需求將會大幅增長。[41]

電子廢品回收

 
回收晶片

電子垃圾問題越來越嚴重,據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數據,全球每年有2000-5000萬噸電子垃圾。電子垃圾也是歐盟增長最快的廢品流。[17]許多回收方並不積極。運貨駁船可汗海號(Khian Sea)曾將1.4萬噸有毒垃圾倒在海地巴塞爾公約隨後禁止向欠已開發國家輸送有毒廢品。他們創立了e-Stewards證書來確保回收方對環境負最高責任,幫助消費者進行識別。這些努力與歐盟的廢電子電機設備指令及美國全美電腦回收法一道阻止有毒化學品進入水域和大氣。

在回收過程中,電視、顯示器、手機和電腦常常進行檢測,以便重複使用或修復。如果不能再用且勞動力足夠便宜,就會拆解有價值零部件。其它零部件則會粉碎到10公分(3.9英寸)左右大小,並人工分揀有毒電池和電容。剩餘部件會進一步粉碎到10公釐(0.39英寸)大小顆粒,在磁場下收取含鐵金屬。渦電流排出有色金屬,由離心機或振盪板按密度分揀。貴金屬可以用酸來分揀,熔煉成錠。其餘的玻璃和塑料碎片按密度分揀再處理。電視機和顯示器必須人工分解,從CRT上去除鉛、從LCD上去除汞。[42][43][44]

塑料回收

塑料回收是將塑料碎片或廢品再生的過程,將其再加工成有用的產品,有時與原先的完全不同。例如,塑料飲料瓶可以熔化做成椅子或桌子等。[45]

一些聚合物可以轉化為單體。例如,PET可以用醇和催化劑處理,生成二烷基酯。對苯二甲酸酯可以和乙二醇生成新的聚酯。

另一種裂解聚方式可以將各種聚合物轉化為石油。這種方式幾乎囊括所有聚合物,包括熱固性聚合物,如硫化橡膠輪胎和羽毛中的生物聚合物及其它農業廢料。類似自然石油,這種化學產物可以用作燃料或爐料。美國密蘇里州加拉太有廠房使用RESEM技術[46],將火雞廢料作為原料。氣化過程也有相似之處,但不會生成聚合物,技術上不算回收。

塑料裂解可以轉化為石油基廢液。如下是適合裂解的塑料原料:

有時塑料可以再熔化成為新的塑料材料。例如,PET水瓶可以轉化為聚酯來做衣服。缺點是聚合物分子重量會變,每次熔化都會使雜質增多。但原則上塑料回收更加困難,塑膠其實有細分多種種類其化學長鍵組成差異巨大,不同種類的塑膠不能一起放入爐中一燒了事,也不能適用同一種溶解液,所以一堆收進的塑膠要用人工分類造成巨大成本使回收業者沒有利潤可能,大多數方案達不到質量要求。回收聚氯乙烯常為下降性循環,即回收材料只能做出相對低等級的產品。但有實驗室研發新的方式能夠維持質量,並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示範使用,只是推廣量產還有困境。[47]

回收編碼

 
產品上的回收編碼

回收編碼系統的開發是為了滿足回收方需求,為廠方提供統一系統。1988年,塑料行業通過其協會開發了塑料回收編碼[48]由於市政回收系統通常回收如瓶子罐子等包裝,塑膠分類標誌在居家常見的瓶子罐子上進行標識。[49]

塑料產品上印有數字1-7來區分種類。第1種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常見於汽水瓶。第2種是高密度聚乙烯,常見於硬塑料,如奶瓶、洗衣液桶和塑料盤子。第3種是聚氯乙烯,包括洗髮水瓶、浴簾、呼啦圈、信用卡、線套、醫療用具、護牆板和管道。第4種是低密度聚乙烯,常見於購物袋、可壓縮瓶子、大手提包、衣物、家具和地毯。第5種是聚丙烯,有糖漿瓶子、吸管、特百惠和一些汽車零件。第6種是聚苯乙烯,有盛肉托盤、雞蛋盒、蛤殼包裝和光碟盒。第7種為其餘類別,包括防彈材料,大桶水瓶和墨鏡。[50]標註回收編碼並不意味著材料可以回收,而是解釋材料是什麼。回收第1、2種塑料最為常見。

經濟影響

就回收的經濟與環境淨收益對比成本上,批評者之間存在爭議,認為回收支持者常因確認偏誤而搞砸事情。具體來說,批評者認為許多成本和能耗花在了收集和運輸上,雖然生產上有所節省,但畢竟打了折扣,甚至入不敷出。同樣,回收工業創造的崗位不如伐木、採礦和其它生產崗位。像紙漿等材料只能回收數次,隨後材料降解,不能再回收利用。[51]

2015年5月,國家廢物回收協會報告稱回收和廢品對俄亥俄州的經濟影響為67億美元,僱傭1.4萬人。[52]

成本效益分析

回收對環保的影響[53]
材料 節省能源 減少空氣污染
95%[2][13] 95%[2][54]
紙板 24%  —
玻璃 5–30% 20%
紙張 40%[13] 73%[55]
塑料 70%[13]  —
鋼鐵 60%[4]  —

就回收的經濟效率而言存有爭議。川普說將1萬噸廢品填埋能創造6份工作,但回收1萬噸廢品會創造36份工作。然而,額外創造出的工作在成本效率上沒有考證。據美國回收經濟信息研究,美國有超過5萬個回收部門,共僱傭了100多萬人。[56]紐約市稱回收項目會「耗盡城市」,但兩年後紐約市領導意識到有效的回收系統能節省2000多萬美元。[57]地方政府常常關注回收項目的財政好處,主要對應的是降低堆填成本。[58]據《經濟學人》稱,丹麥技術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83%的案例中回收是處理家庭垃圾最高效的方式。 [4][13]然而,丹麥環境評估研究院2004年的一份評估卻認為處理飲料容器,甚至是鋁製品的最有效方式是焚燒。[59]

財政效率與經濟效率分開來算。對回收的經濟分析沒有囊括經濟外部性,即個體在交易之外積累的無法估算的成本和效益。例子有降低空氣污染和焚燒時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堆填時滲出的有害廢物、減少能源和資源消耗,從而減少採礦和伐木時對環境的破壞。在已知4,000多種礦藏中,常見的只有幾百種。[60]以目前的消耗速度來看,已知的儲備將在下一百年內耗盡。[61][62]若沒有如稅收或補貼等方式將外部性內化,商業會繼續無視這些社會成本。[來源請求]為了使這些非財政效益納入經濟考慮,有人倡導立法來增加回收材料的需求。[2]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贊成回收,稱回收能夠在2005年時有效降低全美二氧化碳排放淨4900萬噸。[4]在大不列顛,廢品及資源項目稱大不列顛的回收努力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00-1500萬噸。[4]在人口密度高,有規模經濟的地區里,回收更加有效。[2]

回收若要在經濟上可行、環保上有效,就得滿足一些條件。這包括足夠的回收品、從廢品流中搜集回收品的系統、附近能夠進行處理工廠及對再生產品的潛在需求。後兩個條件常常被忽視:沒有工廠和市場,回收不圓滿,充其量不過是「收集」罷了。[2]

自由市場經濟學家朱利安·西門(Julian Simon)稱:「社會有三種辦法組織廢品處理:一、指令;二、稅收和補貼;三、個人與市場」。今天,經濟思想亦是三種辦法的延續。[63]

弗蘭克·阿克曼(Frank Ackerman)贊成政府干預並提供回收服務。他認為回收效益無法由傳統的放任經濟量化。艾倫·赫斯考維茨(Allen Hershkowitz)支持干預,稱公共服務等同於教育和政策。他認為製造方應該在廢物處理上承擔更多責任。[63]

保羅·卡爾克特(Paul Calcott)和瑪格麗特·沃爾斯(Margaret Walls)提倡第二種方式。押金回退和小額補償能夠刺激回收,不至於無節制地傾棄。托馬斯·C·凱納曼(Thomas C. Kinnaman)認為堆填稅能夠刺激消費者、公司或組織更多回收。[63]

大多數自由市場思想家對補貼和干預不屑一顧,認為這不過是浪費資源。特里·安德森(Terry L. Anderson)和唐納德·李爾(Donald Leal)認為所有的回收項目應該交由個體運作,這樣只有當回收剩下的錢超過成本時才值得去做。丹尼爾·班傑明(Daniel K. Benjamin)稱不過是浪費個人資源,降低社會財富。[63]

交易

 
準備再熔煉的破車

一些國家對未經處理的回收品買來買去。有抱怨稱這些賣出去的回收品最終命運不得而知,可能是一埋了事。據報道,美國五之八成電腦本該回收,但其實沒有。[64][65]報道稱廢品被非法賣入中國,拆解回收不過是為了掙錢,完全不顧工人的健康或環境的破壞。雖然中國政府對此禁止,但卻無法根除。[66]2008年,回收廢品價格下跌,在隨後的2009年反彈。紙板在2004–2008年間平均價格為53英鎊/噸,下跌至19英鎊/噸,在2009年5月反彈至59英鎊/噸。PET塑料平均價格為156英鎊/噸,跌至75英鎊/噸,爾後在2009年5月反彈至195英鎊/噸。[67]

有些地區難以利用或出口回收來的材料。這個問題在玻璃上最為普遍:英美兩國進口大量綠色玻璃的酒瓶。雖然大量玻璃被回收,但在美國中西部以外並沒有足夠的紅酒能夠用掉再生材料。剩下的只能降級為建築材料或是送入普通廢料中去。[2][4]

美國西北部也類似,由於當地和臨近亞洲市場上的製漿廠太多,找不到回收報紙的市場。美國其它地方對舊報紙的需求則由波動。[2]

美國一些州的項目叫回收銀行(RecycleBank),付錢讓人回收,並以減少堆填土地為由從當地政府領錢。項目使用單流過程,所有材料自動分揀。[68]

公共參與率

能夠增進回收率的改變包括:

「在1960至2000年間,世界塑料樹脂產量增加了25倍,但回收不足5%。」[69]:131許多研究專注於回收行為和策略以鼓勵社區參與。但有意見稱[70]回收行為並不自然,因為這需要專注,從長計議,而人類更多時候只關心眼前的事。要克服這樣的惰性,最好採用社會壓力來驅使。但最近的研究認為社會壓力難以立足。[71]一個原因是社會壓力對於50-150個體的小範圍人群效果不錯(游牧社會常見),但對如今數以千萬的大社會就不好用了。另一原因是個人回收被公眾淹沒無視了。

社會心理學家肖恩·伯恩的一份研究發現[72]社區內鄰里接觸是增進回收最有效的方式。在研究中,他派了10人勸說鄰里回收,對比組則發傳單。結果有人員接觸組回收率大大提升。肖恩·伯恩據此認為對於小範圍人群來說個人接觸很重要。斯圖爾特·奧斯坎普則研究[73]鄰里朋友之間的影響,發現回收也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現象。

許多學校開展回收教育活動,提升學生相關意識。它們相信這些活動不但會促進學生在校回收,而且在家也能做到。

各地政策概要與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由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於1989年12月26日通過。之後多次修訂,最近一次於2015年生效。[74]

第三十七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組織對生活廢棄物的分類處置、回收利用。

之後各地方政府頒布轄下的資源回收法規,例如東莞公佈的再生資源回收管理法規定,市公安局負責再生資源回收的治安管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的登記管理、市環境保護局負責對再生資源回收過程中環境污染的防治工作監管、市城鄉規劃局負責將再生資源回收網點納入都市計畫。同時街道辦事處、園區管委會分別成立再生資源回收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對促進資源節約和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的科研及工程項目,以優先立項、用地指標、財政扶持等方式給予支持。[75]且每一城市建造集中處理中心,引導市內外用廢企業、產廢企業和的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進入集中處理中心開展購銷活動,推動回收再造品直接交易,減少中間環節。另有四十多條條款詳細規定資源回收細則和觸犯罰則。

大致上各地方政府資源回收法規相類似,有意經營者先到市經信部門辦理備案登記,領取《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備案登記證明》之後前往設立公司的工商登記,由於金屬物品屬於社會公安列管物資,執照取得後15日內要至公安部門備案,領取《廢舊金屬收購業備案書》。開始營業後向所在鎮(街)的再生資源回收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領取「再生資源交易登記表」格式,日常登記紀錄並上交,以供海關、公安、環保、稅務等部門核查。

依據 2017 年1月25日工信部、商務部和科技部等三部委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再生資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預估成長趨勢到2020年

  • 再生資源總回收利用量達到 3.5 億噸,比 2015 年的 2.46 億噸增長 42.28%。
  • 其中廢有色金屬利用規模預計達 1800 萬噸,較2016年增長 92.10%。
  • 其中廢輪胎回收環保達標利用規模達 850 萬噸,增長 68.32%,輪胎翻新率達 8-10%。
  • 其中廢紡織品綜合利用 900 萬噸,增長 233.33%。
  • 其中引導廢鋼鐵加工企業消耗廢鋼 1.5 億噸與2016年約略持平。
  • 其中廢紙回收利用規模預計達 5500 萬噸,回收利用率達到 50%。

  香港特區

環境保護署:1998年,環保署開始在屋苑推廣廢物回收,並在每座大廈外設置三色分類回收桶收集廢鋁罐膠樽。並於2005年1月起在全港推行「家居廢物源頭分類計劃」[76],鼓勵屋苑/住宅樓宇於樓層設置廢物分類設施,及擴大可回收物料的種類,以增加家居廢物回收量及減少所需棄置的廢物。

  澳門特區

澳門特區政府於全澳各街道設置廢紙箱,以收集行人的小型垃圾。同時,還於多個地點設置了資源回收桶,以回收市民、學校、機構及社團的紙張、金屬及塑膠、玻璃瓶等物資。

環境保護局並推出「環保Fun」積分計劃[77],透過民間收集換取代金券形式,鼓勵市民持續實踐各種環保行為,並養成習慣。

民國七十七年(西元1988年)11月11日由總統公布的《廢棄物清理法》,增訂第十條之一及第二十三條之一,皆是規範資源回收的條文。民國七十八年六月訂頒《廢寶特瓶回收清除處理辦法》。環保署為了推動廢棄物回收工作此計畫為「惜福計畫」。八十三年四月訂頒《廢一般容器回收清除處理辦法》,公告回收項目和辦法。成立新的共同組織「一清基金會」推動四合一」資源回收計畫。環保署長宣佈自八十六年元月一日起將實施「四合一」資源回收改革計畫。環保署在八十四年五月十八日,討論通過《廢棄物清理法》修正草案,將全部條文增加至六十五條,不但規範廢棄物的清理,而且規範資源回收。八十四年十月底,環保署完成《資源回收再利用法》草案初稿。2001年,《廢棄物清理法》[78]進行第七次大幅修法,廢棄物由本來的清除、清理開始轉向考慮再生再利用等「資源化管理」,並且增加了中央主管機關的權責。2002年,則公布了《資源回收再利用法》[79],規定中央主管機關為環保署與各級地方政府,以及「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為經濟部,而此二機關要負責制定施行減少廢棄物與促進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法令。

 
台灣的回收標誌

台灣2017年資源回收成果:[80]

  • 截至10月底之垃圾回收率達60.34%。每人每日垃圾清運量,由86年度的1.143公斤,至106年10月已下降為0.359公斤。106年截至10月底垃圾清運量較歷史最高(87年)減少65.24%。
  • 廢電子電器及廢資訊物品回收量約13.7萬公噸,經處理後可產出鐵、鋁、銅、玻璃及塑膠等資源化物質,資源回收再利用比率達83%。
  • 之廢容器回收量達48.8萬公噸,可回收再生料產值達新臺幣33億元。
  • 回收廢汽車約32.2萬輛;廢機車約65.8萬輛;廢車殼粉碎分類處理後之資源再利用率達75%。
  • 廢輪胎回收量達14.3萬公噸,經處理後資源回收再利用比率約99.43%;廢鉛蓄電池回收量達7.4萬公噸,廢鉛蓄電池資源回收再利用比率約83.84%。
  • 回收廢照明光源量超過4,300公噸,回收的廢照明光源經處理後,可產出玻璃、銅、鋁、塑膠、汞及螢光粉等,可作為原料使用。106年1月1日起回收直管型、環管型、緊密型及安定器內藏式型LED照明光源。
  • 廚餘回收作為養豬飼料或堆肥再利用,截至10月底止,廚餘回收量為47萬公噸,平均每日回收量為1,546公噸。
  • 巨大廢棄物清運量,截至10月底止為11.7萬公噸,其中經修繕成為再生家具、腳踏車再使用及破碎成木屑作為鍋爐燃料或堆肥副資材等,合計再利用量為4.5萬公噸。

  德國

德國極度重視資源回收法規,垃圾分類繁瑣程度世界知名,例如玻璃還分顏色回收,但也創造極高環保形象。諸多包裝物和寶特瓶等在消費者購買時都要內含不低的保證金,使用者將其送回收點後才能拿回錢。[81]至2006年底,資源回收業總共雇用了25萬名員工,輸出500億歐元的產值。[82]

同時德國成立了銷售包裝物雙軌制回收系統(DSD)是以行業協會自治成立方式運轉,[83]採用「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觀念實行包裝物回收,並享受政府的免稅政策。

1990年底為了履行政府日益嚴格的包裝法規義務,95家產品生產廠家、包裝物生產廠家、商業企業成立DSD聯盟,目前已有1.6萬個公司加入,占包裝企業的90%。標有綠點的包裝物從DSD成員生產企業流出,經消費者後回收至DSD收集點,再回流到聯盟中的廠商,運作費用來自會員中的商品生產者繳交,所以若包裝物和產品生產商製造越困難回收的包裝品,將導致DSD調高會員費最終害到自己,而不加入的廠商由於未有綠點標誌,在商界和消費者心中將成為不環保企業。

此制度一大優勢是反向驅動了生產者行為,儘量製造容易回收、結構簡單和泛用型包裝物,例如收音機、鍵盤、錄影機等大小相似且防護要求相似的電子產品,包裝物採用幾乎相同可互換的物件,只在外觀上用可撕換貼紙或勾選等方式區別物品不同,更重要是諸多包裝物回流至原廠家後,要是沒受破壞甚至可以直接再用於包裝新產品,完全不需任何回收技術加工。

  法國

法國依照《法國廢棄物及資源回收法》進行回收業,物品生產者、進口者、或出口者需評估其所生產產品中那個階段所產生之廢料或其進口或出口之廢料,需加以清除。這些產品之製造者、進口者或經銷商或製造過程中所加入之各物質成分之製造者、進口者或經銷商必須有能力將所產生之廢料加以清除,或針對廢料清除提供相當的貢獻。[84]

第五章節專定,行政法院之法令可規劃管理某些物質或某些能源形式之使用方式,以利於這些物質、成分等之回收或於製造過程中之回收。政府得訂定回收物質或成分之最低比例。[85]同時其區分回收物質或回收成份異同之條款細則則自動視為不成文法

第五章節第19條規定,當產品不具回收物質或其回收物質成份微薄,不得在廣告中主打環保特性。

第六章針對經營回收業者有諸多規定,例如若廢料儲存設備,獲授權每年可收取20000公噸以上之廢料,則每一季均需提報驗收量,由環境與能源管理局審查,繳交驗收規費每噸40法郎(改歐元後金額變動調整),而從國外進口廢物以彌補回收產能者,這些的噸數規費地方政府可以裁量上漲50%。所得金錢用以成立廢料管理現代化基金,研發促進廢料處理之技術更新之發展。[86]

批評

 
資源回收場

不少問題在於大多數產品在設計之初並沒有考慮到回收。建築師威廉·麥唐納和化學家麥可·布朗嘉特在著作《從搖籃到搖籃:循環經濟設計之探索》給出可持續設計觀,旨在解決這一問題。他們提議所有產品及包裝都應該為各個部件設計完全的"閉合迴路",即每個部件要麼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生物降解或是可以無限回收。[4]

從實踐角度講,完全回收是不可能的。總體來說,替代和回收策略只是在延續不可再生材料儲量,並為實現真正有力的可持續性爭取時間。在基於可再生資源的經濟上,可持續性才是終極保障。[87]:21

——M. H. Huesemann, 2003

雖然回收從堆填物中挽救了不少材料,目前仍有不少散耗部件被漏掉了。完全回收實際上是做不到的,高度分散的廢物大大稀釋,極大地增加回收能耗。「例如,全球無數氯代有機碳氫化合物已經累積在動物和人體內,銅分散在殺菌劑里,鉛被用在塗料里,汽車輪胎中的氧化鋅磨損後隨著橡膠粉飛逝,該如何才能將它們回收呢?」[88]:260

就環境經濟學而言,成本和效益必須統籌兼顧。例如,包裝食品的紙板比大多數塑料更容易回收,但運輸起來更重,更容易糟蹋。[89]

能源與材料流動

 
準備送往熔煉廠的碎鋼粉大包

回收所節省的能量是基於材料和所需能量計算的。節省能源正確評估可以配合生命週期評估使用實際能量值。另外,可用能(exergy)是度量可利用的有用能量。總之,生產每單位質量的回收材料所需能耗相比同樣的原生材料會大大減少。[90][91][92]

一些學者用能值(emergy)分析,如將某物做成或轉變為另一種產品或服務所需能量(有效能)的預算。能值計算不僅是物理結果,還需考慮經濟。用能值生命周期分析,研究員發現需要大量精煉成本的材料,潛在的回收效益最高。而且,材料製作時考慮到回收再造,有相應的再利用系統配套,材料能夠回收生成別的產品,副產品再利用系統能夠使用零部件製造全新的產品;這樣的材料回收系統積累的能值效率最高。[93]

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在其網站上稱「造紙廠用回收紙比新木料節省四成能耗。」[94]一些評論人認為生產回收品比傳統堆填耗能更多,因為路邊收集常常需要垃圾車。但回收支持者指出垃圾車省下了伐木車,所以淨能耗一樣。就能值生命周期分析來看,回收飛灰、鋁、水泥、塑料和鋼鐵效率最高,而回收木材效率最低。因此,回收特質、方式方法及產品種類影響著節能預算。[93]

從廣義生態角度來看,在廢品傾倒處理過程中能量消耗或製造數量難以度量,因果關係彌散在複雜的材料能量流網絡當中。例如:「城市不會遵守所有生態系統發展政策。生物地球化學之路直通野外生態系統,回收不足導致大波垃圾和低下的能源效率總額。相對來說,在野外生態系統,某一物種的廢品是另一物種的資源,使得資源演替高效運轉。然而,即便是現代化城市依然處在演替的初期,可能需要數百年甚至數千年來完全實現。」[95]:720回收所需能源取決於所回收的材料和處理過程。一般來說,回收鋁所需能耗遠低於開採冶煉。美國環保局稱:「例如,回收鋁罐比從原材料鋁土礦提煉節能95%。」[96][97]2009年,超過一半的鋁罐是通過回收生產的。[98]

每年,數以百萬噸的材料從地球表面掠走,加工成為消費品和資本。在幾十年幾百年後,這些材料大多數都「沒了」。除了少許藝術或宗教紀念品外,它們都不再參與消費過程。它們哪裡去了?回收不過是這些材料的中間解,不過是延長它們在人類圈的逗留時間。從熱力學角度來看,回收不能解決它們最終被拋棄的命運。[99]:1

——布魯納(P. H. Brunner)

經濟學家史蒂文·蘭茲伯格認為減少堆填空間唯一的好處被所需能源和回收過程產生的污染誇大。[100]其他人則通過產品生命周期計算,認為相對於伐木、造漿、處理、運輸來說,回收廢紙能夠減少能耗和用水。[101] 如果廢紙回收減少,就需要額外能源來植樹造林、澆水施肥,直到樹木長大成材。

不可再生原料枯竭使得可持續發展難以為繼,其它研究顯示回收本身不足以讓這樣的經濟發展「退耦」。[102]國際運輸或回收材料流動經由「三個國家不同的貿易網絡,導致不同的流動、衰變率、潛在的回收收益。」[103]:1隨著全球自然資源消費不斷增長,枯竭已不可避免。回收最多不過延緩,不可再生材料達到百分百閉合循環是不可能的,少量散入環境的材料能夠對地球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傷害。[104][105][106]從歷史上來看,這好比卡爾·馬克思的新陳代謝裂縫:能源與養分不公平地從農村流入城市,產生垃圾,腐化生態資本,如土壤養分流失。[107][108]能源節約也會導致傑文斯悖論,即改善能耗會降低生產成本,導致消費率反彈,經濟進一步增長。[106][109]

成本

回收實際省下的錢取決於回收項目的效率。地方自給研究所(Institute for Local Self-Reliance)認為回收成本取決於各種因素,如堆填費用、社區廢品回收等。它認為當社區將回收品視為傳統廢物系統的替代品而非附加品時就能省錢,並且要「重新設計收集班表及垃圾車。」[110]

在某些案例中,回收材料成本超過原材料成本。新塑料樹脂成本比回收樹脂的低四成。[111]另外,美國環保局的一份研究追蹤1991年7月15日至8月2日透明玻璃價格,發現每噸平均成本在40至60美元左右,[112]美國地質調查局一份報告顯示1993至1997年間原沙料每噸成本在17.33至18.1美元左右。[113]

在對比回收材料市場成本和新原料成本時,常常忽視的是經濟外部性,即沒有納入市場計算的成本。例如,製作新塑料會造成更多污染,相對於回收類似塑料來說缺乏可持續性,但這些因素沒有納入市場成本計算中。生命週期評估可以用於確定外部性水平,決定回收是否有益。另外,法律途徑(如碳稅)可以用於將外部性納入市場,使得材料市場成本更加切合實際。

工作環境

 
巴西以拾荒為生的人

中國和印度在回收電氣電子設備時造成大量污染。在這些國家裡,非正式回收是個地下經濟,造成環境和健康惡果。高濃度鉛、多溴二苯醚、多氯二苯並二惡英和呋喃以及多溴代二惡英和呋喃混合物瀰漫在空氣中,底灰、灰塵、泥土、污水等堆積在這些回收站左右。[114]

環境影響

《我為什麼不是環境保護主義者》作者是經濟學家史蒂文·蘭茲伯格[115],他稱紙張回收實際上減少了樹木數量。他認為造紙公司希望林木再生,對紙張的大量需求會刺激大規模植樹造林,但減少紙張需求導致植樹造林減少。[116]

當伐木公司砍伐森林時,會在原址植樹造林。大多數紙張產業從紙漿林那裡獲取原料。[117][118][119] 許多環境保護主義者指出,植樹造林比原始森林遜色許多。新樹林不能很好地固定土壤,導致大面積的土壤侵蝕,常常需求大量肥料來維持,在生物多樣性上大大降低。[120]另外,新樹比老樹小得多,增進「植樹造林」的觀點對於護林人來說沒有賣點。

具體來說,熱帶雨林因其異質性很少用於造紙。[121]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長,導致森林砍伐的主要直接原因是自給農業(砍伐48%)和商業農業(砍伐32%),目的是提供食物,而非造紙。[122]

可能的收入損失與社會成本

在一些國家裡,回收是由窮人來做的,如扎布林拾荒者或收破爛的人等。當大型合法回收組織成立並盈利或形成規模經濟時,[123][124]窮人很可能被擠出回收行業或再加工市場。為了補償收入減少,社會可能需要創立額外項目來扶貧濟困。[125]類似破窗效應,如果社會想要人為地在回收上取利,如立法等,對窮人甚至整個社會來說反而會造成淨虧損。不過,在巴西和阿根廷,拾荒者及非正式回收者與當局及團體組織合作,給予非正式回收合法地位,成為有償公共服務。[126]

由於社會補償常常低於窮人在拾荒上的損失,窮人很可能會與大型回收組織產生衝突。[127][128]就某些廢品是否值得回收,這意味著決策人變少了。相對於回收者的貧窮而言,他們的效率其實不低,因為每個人都能做主,盤算什麼才算是「廢品」。[125]

在未能充分利用的廢品中,電子和計算機廢品回收為勞動密集型。由於這種廢品可能還能用,許多低收入者那裡有需求,再次售出比回收效率更高。

一些回收倡導者認為自由放任式的個體回收不能涵蓋所有的社會需求。因此,這並不足以對有組織回收項目進行否定。[125]

資源回收分類

參考文獻

  1. ^ M's advisor hails recycling as climate change action.. Letsrecycle.com. November 8, 2006 [April 15,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11).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The League of Women Voters. The Garbage Primer. New York: Lyons & Burford. 1993: 35–72. ISBN 1-55821-250-7. 
  3. ^ 3.0 3.1 Black Dog Publishing. Recycle : a source book. London, UK: Black Dog Publishing. 2006. ISBN 1-904772-36-6.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The truth about recycling. The Economist. June 7, 2007 [2017-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5). 
  5. ^ Cleveland, Cutler J.; Morris, Christopher G. Handbook of Energy: Chronologies, Top Ten Lists, and Word Clouds. Elsevier. November 15, 2013: 461. ISBN 978-0-12-417019-3. 
  6. ^ Dadd-Redalia, Debra. Sustaining the earth: choosing consumer products that are safe for you, your family, and the earth. New York: Hearst Books. January 1, 1994: 103 [2017-08-24]. ISBN 978-0-688-12335-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3). 
  7. ^ Carl A. Zimring. Cash for Your Trash: Scrap Recycling in America.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0-8135-4694-X. 
  8. ^ sd_shire (PDF). [October 27, 20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10-14). 
  9. ^ Report: "On the Making of Silk Purses from Sows' Ears," 1921: Exhibits: Institute Archives & Special Collections: MIT. mit.edu. [July 7,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3). 
  10. ^ 10.0 10.1 10.2 Public Broadcasting System (2007). The War Episode 2: Rationing and Recycling. [2016-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1). 
  11. ^ Out of the Garbage-Pail into the Fire: fuel bricks now added to the list of things salvaged by science from the nation's waste, Popular Science monthly, February 1919, page 50-51, Scanned by Google Books: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7igDAAAAMBAJ&pg=PA5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2. ^ Recycling through the ages: 1970s. Plastic Expert. Plastic Expert. July 30, 2014 [March 7,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6).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The price of virtue. The Economist. June 7, 2007 [2017-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16). 
  14. ^ CRC History – Computer Recycling Center. www.crc.org. [July 29,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31). 
  15. ^ About us – Swico Recycling. www.swicorecycling.ch. [July 29,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31). 
  16. ^ Where does e-waste end up?. www.greenpeace.org/. Greenpeace. February 24, 2009 [July 29,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2). 
  17. ^ 17.0 17.1 Kinver, Mark. Mechanics of e-waste recycling. BBC. July 3, 2007 [July 29,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03). 
  18. ^ Bulgaria opens largest WEEE recycling factory in Eastern Europe. www.ask-eu.com. WtERT Germany GmbH. July 12, 2010 [July 29,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14). 
  19. ^ EnvironCom opens largest WEEE recycling facility / waste & recycling news. www.greenwisebusiness.co.uk. The Sixty Mile Publishing Company. March 4, 2010 [July 29,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15). 
  20. ^ Goodman, Peter S. Where Gadgets Go To Die: E-Waste Recycler Opens New Plant In Las Vegas. The Huffington Post. January 11, 2012 [July 29,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8). 
  21. ^ Moses, Asher. New plant tackles our electronic leftovers – BizTech – Technology – smh.com.au. www.smh.com.au. November 19, 2008 [July 29,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6). 
  22. ^ European Commission, Recyclin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3. ^ Recycling rates in Europ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
  24. ^ A Beverage Container Deposit Law for Hawaii. www.opala.org. City & County of Honolulu,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Oct 2002 [July 31,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7). 
  25. ^ European Council. The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of the WEEE Directive (PDF). [2016-07-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5). 
  26. ^ Regulatory Policy Center — Property Matters — James V. DeLong. [February 28,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14). 
  27. ^ Web-Dictionary.com (2013). Recyclate. [2017-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28. ^ Freudenrich, C. (2014). How Plastics Work. [2016-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4). 
  29. ^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DEFRA (2013). Quality Action Plan Proposals to Promote High Quality Recycling of Dry Recyclates (PDF). [2017-08-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2-10). 
  30. ^ 30.0 30.1 30.2 30.3 30.4 The Scottish Government (2012). Recylate Quality Action Plan – Consultation Paper. [2017-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2). 
  31. ^ Singer, Paul. Recycling market in a heap of trouble. USA Today (Melbourne, Florida). April 21, 2017: 1B, 2B [April 21,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6). 
  32. ^ None, None. Common Recyclable Materials (PDF).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February 2, 201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9-24). 
  33. ^ ScienceDaily. (2007). Recycling Without Sorting Engineers Create Recycling Plant That Removes The Need To Sor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4. ^ None, None. What Happens to My Recycling?. www.1coast.com.au. [July 21,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1). 
  35. ^ Pleasant, Barbara. Trench Composting Your Kitchen Waste. www.growveg.com. Growing Interactive Ltd. September 26, 2013 [July 31,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31). 
  36. ^ Daisy Simmons. Rinsing food packaging. EcoMyths. [2017-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23). 
  37. ^ UK statistics on waste – 2010 to 2012 (PDF). UK Government. UK Government: 2 and 6. September 25, 2014 [March 7, 2015]. 
  38. ^ 38.0 38.1 Publications – International Resource Panel. unep.org. [July 7,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1). 
  39. ^ How Urban Mining Works. [August 9,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11). 
  40. ^ 央視官方頻道-垃圾變水泥. [2018-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7). 
  41. ^ N.C. McDonald and J. M. Pearce,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and Recycling Solar Photovoltaic Modules", Energy Policy 38, pp. 7041–7047(2010). Open access available
  42. ^ Hogye, Thomas Q. The Anatomy of a Computer Recycling Process (PDF).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Resources Recycling and Recovery. [October 13, 20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9-23). 
  43. ^ Sweeep Kuusakoski – Resources – BBC Documentary. www.sweeepkuusakoski.co.uk. [July 31,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44. ^ Sweeep Kuusakoski – Glass Recycling – BBC filming of CRT furnace. www.sweeepkuusakoski.co.uk. [July 31,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45. ^ Layton, Julia. "Eco"-plastic: recycled plastic. Science.howstuffworks.com. April 22, 2009 [June 9,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7). 
  46. ^ RESEM A Leading Pyrolysis Plant Manufacturer. RESEM Pyrolysis Plant. [August 20,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8). 
  47. ^ London 2012 seeks sustainable solutions for temporary venues. ODA. [August 20,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7). 
  48. ^ Plastic Recycling cod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merican Chemistry
  49. ^ About resin identification cod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merican Chemistry
  50. ^ Recycling Symbols on Plastics – What Do Recycling Codes on Plastics Mean. The Daily Green. [February 29,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4). 
  51. ^ Lynn R. Kahle; Eda Gurel-Atay (編). Communicating Sustainability for the Green Economy. New York: M.E. Sharpe. 2014. ISBN 978-0-7656-3680-5. 
  52. ^ RecyclingToday. Recycling and waste have $6.7 billion economic impact in Ohio. May 14, 2015 [2017-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8). 
  53. ^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this data is taken from The League of Women Voters. The Garbage Primer. New York: Lyons & Burford. 1993: 35–72. ISBN 1-55821-250-7. , which attributes, "Garbage Solutions: A Public Officials Guide to Recycling and Alternative Solid Waste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as cited in Energy Savings from Recycling, January/February 1989; and Worldwatch 76 Mining Urban Wastes: The Potential for Recycling, April 1987."
  54. ^ Recycling metals — aluminium and steel. [November 1,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6). 
  55. ^ UCO: Recycling. [October 22,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2). 
  56. ^ No Author, No Author. Recycling Benefits to the Economy. www.all-recycling-facts.com. [February 1,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57. ^ No Author, No Author. A Recycling Revolution. www.recycling-revolution.com. [February 1,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5). 
  58. ^ Lavee D. (2007). Is Municipal Solid Waste Recycling Economically Efficient?[永久失效連結]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59. ^ Vigso, Dorte. Deposits on single use containers — a social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the Danish deposit system for single use drink containers. Waste Management & Research. 2004, 22 (6): 477–87 [2017-09-04]. PMID 15666450. doi:10.1177/0734242X0404925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31). 
  60. ^ "Minerals and Forensic Scienc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Lowell,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Earth, & Atmospheric Sciences.
  61. ^ "Phosphorus Famine: The Threat to Our Food Suppl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cientific American. June 2009
  62. ^ "Peak Everythin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ason Magazine. April 27, 2010.
  63. ^ 63.0 63.1 63.2 63.3 Gunter, Matthew. Do Economists Reach a Conclusion on Household and Municipal Recycling?. Econ Journal Watch. January 1, 2007, 4 (1): 83–111 [2017-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11). 
  64. ^ Much toxic computer waste lands in Third World. Usatoday.com. February 25, 2002 [November 6,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23). 
  65. ^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damage in China. Web.archive.org. November 9, 2003 [November 6,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3-11-09). 
  66. ^ Illegal dumping and damage to health and environment. [November 6,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9). 
  67. ^ Hogg M. Waste outshines gold as prices surge. Financial Tim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68. ^ Bonnie DeSimone. (2006). Rewarding Recyclers, and Finding Gold in the Garbag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ew York Times.
  69. ^ Moore, C. J. Synthetic polymers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A rapidly increasing, long-term threat.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08, 108 (2): 131–139. PMID 18949831. doi:10.1016/j.envres.2008.07.025. 
  70. ^ [Schackelford, T.K. (2006) "Recycling, evolu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human personalit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1 1551–1556 ]
  71. ^ Pratarelli, M.E. (2010) "Social pressure and recycling: a brief review, commentary and extensions". S.A.P.I.EN.S. 3 (1). Sapiens.revues.org. [November 6,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0). 
  72. ^ Burn, Shawn. "Social Psychology and the Stimulation of Recycling Behaviors: The Block Leader Approach."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1.8 (2006): 611–629.
  73. ^ Oskamp, Stuart.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Behavior and Policy."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1.4 (1995): 157–177. Print.
  74.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 新華書店刊印 2018二刷
  75. ^ 《東莞再生資源回收管理法》
  76. ^ 家居廢物源頭分類計劃. [2010-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4). 
  77. ^ 存档副本. [201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4). 
  78. ^ 廢棄物清理法. [2010-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6). 
  79. ^ 資源回收再利用法. [2010-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1). 
  80. ^ 中華民國國情簡介. [2018-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2) (中文(臺灣)). 
  81. ^ 德國資源回收大學問. [2018-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8). 
  82. ^ 細說德國資源回收. [2018-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4). 
  83. ^ 神奇DSD制度. [2018-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84. ^ 《法国废弃物及资源回收法》 第六條. [2018-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4). 
  85. ^ 《法國廢棄物及資源回收法》 第五章節
  86. ^ 《法國廢棄物及資源回收法》 第六章節
  87. ^ Huesemann, M. H. The limits of technological solution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DF). Clean Techn Environ Policy. 2003, 5: 21–34 [2017-09-16]. doi:10.1007/s10098-002-0173-8 (不活躍 2017-01-2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9-28). 
  88. ^ Huesemann, M. H. Recognizing the limit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DF). Environ. Sci. Technol. 2003, 37 (13): 259–261 [2017-09-18]. Bibcode:2003EnST...37..259H. doi:10.1021/es032493o.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4-16). 
  89. ^ Tierney, John. Recycling Is Garbage. New York: New York Times. June 30, 1996: 3 [February 28,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12月6日). 
  90. ^ Morris, J. (2005). Comparative LCAs for curbside recycling versus either landfilling or incineration with energy recovery (12 pp).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 Cycle Assessment, 10(4), 273-284.
  91. ^ Oskamp, S. (1995).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Behavior and policy.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1(4), 157-177.
  92. ^ Pimenteira, C.A.P., Pereira, A.S.; Oliveira, L.B.; Rosa, L.P.; Reis, M.M.;Henriques, R.M.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CO2 Emission Reductions due to Recycling in Brazil;Waste Manage.2004,24,889-897.[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93. ^ 93.0 93.1 Brown, M. T.; Buranakarn, V. Emergy indices and ratios for sustainable material cycles and recycle options (PDF).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03, 38 (1): 1–22 [2017-09-21]. doi:10.1016/S0921-3449(02)00093-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3-13). 
  94. ^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Recycling Paper & Glas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October 18, 2006.
  95. ^ Decker, Ethan H.; Elliott, Scott; Smith, Felisa A.; Blake, Donald R.; Rowland, F. Sherwood. Energy and Material flow through the urban Ecosystem. Annual Review of Energy and the Environment (Palo Alto, CA, USA: Annual Reviews). November 2000, 25 (1): 685–740 [August 4, 2012]. ISSN 1056-3466. OCLC 42674488. doi:10.1146/annurev.energy.25.1.68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5).    (Archive is  ).
  96.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Recycling and Waste Managemen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October 18, 2006.
  97. ^ ITP Aluminum: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file of the U.S. Aluminum Industry (PDF). [November 6, 20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8-11). 
  98. ^ The Recycling of Aluminum Cans Versus Plastic. [October 21,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10月26日). 
  99. ^ Brunner, P. H. In search of the final sink. Environ. Sci. & Pollut. Res. 1999, 6 (1): 1. doi:10.1007/bf02987111. 
  100. ^ Landsburg, Steven E. The Armchair Economist. p. 86.
  101. ^ Selke 116
  102. ^ Grosse, F. Is recycling 'part of the solution'? The role of recycling in an expanding society and a world of finite resources. S.a.p.i.e.n.s. 2010, 3 (1): 1–17 [2017-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05). 
  103. ^ Sahni, S.; Gutowski, T. G. Your scrap, my scrap! The flow of scrap materials through international trade (PDF).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ustainable Systems and Technology (ISSST). 2011: 1–6 [2017-09-21]. ISBN 978-1-61284-394-0. doi:10.1109/ISSST.2011.593685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2-17). 
  104. ^ Steffen, L. Resource recovery and material flow in the city: Zero waste and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s paradigms in urban development. Sustain. Dev. Law Policy. 2010, XI: 28–38 [2021-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7). 
  105. ^ Zaman, A. U.; Lehmann, 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ransforming a city into a "Zero Waste City". Challenges. 2011, 2 (4): 73–93 [2017-09-21]. doi:10.3390/challe204007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3). 
  106. ^ 106.0 106.1 Huesemann, M.; Huesemann, J. Techno-fix: Why Technology Won't Save Us or the Environment. New Society Publishers. 2011: 464 [2016-07-07]. ISBN 978-0-86571-704-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7). 
  107. ^ Clark, B.; Foster, J. B. Ecological imperialism and the global metabolic rift : Unequal exchange and the guano/nitrates trade (PD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ology. 2009, 50 (3–4): 311–334 [2017-09-21]. doi:10.1177/002071520910514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4-27). 
  108. ^ Foster, J. B.; Clark, B. The Ecological Rift: Capitalisms War on the Earth. Monthly Review Press. 2011: 544. ISBN 1-58367-218-4. 
  109. ^ Alcott, B. Jevons' paradox (PDF).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5, 54: 9– 21 [2017-09-21]. doi:10.1016/j.ecolecon.2005.03.02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6-02). 
  110. ^ Waste to Wealth The Five Most Dangerous Myths About Recyclin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October 18, 2006.
  111.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Conserving Energy – Recycling Plastic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November 10, 2006.
  112.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Markets for Recovered Glas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13. ^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November 10, 2006.
  114. ^ Sepúlveda, A.; Schluep, M.; Renaud, F. G.; Streicher, M.; Kuehr, R.; Hagelüken, C.; et al. A review of the environmental fate and effects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released from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s during recycling: Examples from China and India (PD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2010, 30: 28–41 [2017-09-19]. doi:10.1016/j.eiar.2009.04.00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1-26). 
  115. ^ Steven E. Landsburg. Why I Am Not An Environmentalist: The Science of Economics Versus the Religion of Ecology Excerpt from The Armchair Economist: Economics & Everyday Life (PDF) (PDF). [July 6, 201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3-04). 
  116. ^ Landsburg, Steven A. The Armchair Economist. p. 81.
  117. ^ The Free Market Don't Recycle: Throw It Awa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November 4, 2006.
  118. ^ Regulatory Policy Center WASTING AWAY: Mismanaging Municipal Solid Wast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November 4, 2006.
  119. ^ Jewish World Review The waste of recyclin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November 4, 2006.
  120. ^ Baird, Colin (2004)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3rd ed.) W. H. Freeman ISBN 0-7167-4877-0.
  121. ^ de Jesus, Simeon. How to make paper in the tropics. Unasylva. 1975, 27 (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1). 
  122. ^ UNFCCC.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flows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PDF). unfccc.int. UNFCCC: 81. 2007 [2016-07-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2-12). 
  123. ^ Too Good To Throw Away – Appendix A. NRDC. June 30, 1996 [November 6,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24). 
  124. ^ Mission Police Station (PDF). [2017-09-2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5-13). 
  125. ^ 125.0 125.1 125.2 PBS NewsHour, February 16, 2010. Report on the Zabaleen
  126. ^ Medina, M. Scavenger cooperatives in Asia and Latin America.. Resources. 2000, 31: 51–69. doi:10.1016/s0921-3449(00)00071-9. 
  127. ^ The News-Herald – Scrap metal a steal. Zwire.com. [November 6, 2012]. [永久失效連結]
  128. ^ Raids On Recycling Bins Costly To Bay Area. NPR. July 19, 2008 [November 6,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8). 

更多閱讀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