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吉尊降白阿旺洛桑益喜丹增嘉措师松旺觉聪巴密白德贝桑布(藏语:རྗེ་བཙུན་འཇམ་དཔལ་ངག་དབང་བློ་བཟང་ཡེ་ཤེས་བསྟན་འཛིན་རྒྱ་མཚོ་སྲིད་གསུམ་དབང་བསྒྱུར་མཚུངས་པ་མེད་པའི་སྡེ་དཔལ་བཟང་པོ་,1935年7月6日—),简称丹增嘉措(བསྟན་འཛིན་རྒྱ་མཚོ),男,藏族,青海西宁人,第十四世达赖喇嘛,西藏政治和宗教的象征人物。在西藏文化中,为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最高领袖,为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和藏人行政中央最高领导人。
丹增嘉措 | |||||||||||
---|---|---|---|---|---|---|---|---|---|---|---|
藏人行政中央最高领导人 | |||||||||||
现任 | |||||||||||
就任日期 1959年4月29日(65年239天) | |||||||||||
议长 | Pema Jungney(自2018年12月) | ||||||||||
历任司政 | 列表
| ||||||||||
历任噶伦赤巴 | 列表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 |||||||||||
任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
任期 1954年9月27日—1965年1月3日 | |||||||||||
委员长 | 刘少奇 → 朱德 | ||||||||||
第一副委员长 | 宋庆龄 → 林伯渠 | ||||||||||
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 | |||||||||||
任期 1956年4月22日—1964年12月17日 | |||||||||||
总理 | 周恩来 | ||||||||||
代理 |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1959年3月28日-1964年12月17日) | ||||||||||
继任 | 阿沛·阿旺晋美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 |||||||||||
任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 | |||||||||||
任期 1954年12月25日—1959年4月17日 | |||||||||||
主席 | 周恩来 | ||||||||||
名誉主席 | 毛泽东 | ||||||||||
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排名第一) | |||||||||||
任期 第一届中国佛教协会 第二届中国佛教协会 | |||||||||||
任期 1957年3月31日—1962年2月27日 | |||||||||||
总理 | 周恩来 | ||||||||||
会长 | 圆瑛 → 喜饶嘉措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 | |||||||||||
任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 | |||||||||||
任期 1951年10月28日—1959年4月17日 | |||||||||||
主席 | 毛泽东 → 周恩来 | ||||||||||
达赖喇嘛 | |||||||||||
| |||||||||||
出生 | 藏历第十六绕迥木猪年5月5日 中国青海省西宁县唐隆台乡塔泽村(藏区安多地区) | 1935年7月6日 ||||||||||
认定 | 1937年 藏历第十六绕迥火牛年 | ||||||||||
坐床 | 1940年2月22日 藏历第十六绕迥铁龙年1月14日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 ||||||||||
国籍 |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 1] | ||||||||||
寺院 | 印度达兰萨拉大乘法苑 | ||||||||||
法名 | 吉尊降白阿旺洛桑 益喜丹增嘉措 师松旺觉聪巴密白德贝桑布 | ||||||||||
含义 | 文殊尊者语自在睿智良慧持法海 总摄三界无敌军具足吉祥贤德尊 | ||||||||||
藏文 | རྗེ་བཙུན་འཇམ་དཔལ་ངག་དབང་བློ་བཟང་ ཡེ་ཤེས་བསྟན་འཛིན་རྒྱ་མཚོ་ སྲིད་གསུམ་དབང་བསྒྱུར་མཚུངས་པ་མེད་པའི་སྡེ་དཔལ་བཟང་པོ་ | ||||||||||
| |||||||||||
俗名 | 拉莫顿珠 | ||||||||||
藏文 | ལྷ་མོ་དོན་འགྲུབ་ | ||||||||||
| |||||||||||
父亲 | 祁却才仁 | ||||||||||
母亲 | 德吉才仁 | ||||||||||
签名 | |||||||||||
丹增嘉措生于藏区安多西宁县祁家川(今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红崖村)的农民家庭,乳名拉木登珠。1937年,经过寻访团遴选后,他被认定是第十三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隔年,西藏噶厦政府正式公开承认其为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同意免于“金瓶掣签”。1940年2月22日,其举行坐床典礼,继位成为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并由热振·图旦绛白益西丹巴坚赞、达扎·阿旺松绕图多旦巴杰增先后出任西藏摄政。
1950年11月17日,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昌都战役中击败藏军,丹增嘉措提前亲政,执掌西藏的政教大权,并派代表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又称“十七条协议”)。他接触马克思主义,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担任职务改革西藏制度。在1954年至1959年间,他担任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也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一届委员、第二届常务委员,以及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1956年11月下旬,十四世达赖喇嘛应邀赴印度参加释迦牟尼涅槃2500周年纪念法会,于印度停留三个月。与周恩来会谈后,于1957年4月1日返回拉萨继续施政。1957年以后,主张反对“十七条协议”。1959年3月17日,流亡印度。随后丹增嘉措在印度达兰萨拉建立藏人行政中央政府,部分藏人追随他而流亡海外,不过后来他到印度后,政治理念又逐渐变化,开始转向推动西藏自治,但后来与中方多次谈判均未果。
宗教上他对藏传佛教的观点看法,经印度佛教的影响后,在西方获得相当的敬重,除了新思维外,他长期在各地演讲有关于西藏的政治,就西藏地位问题提出“五点和平计划”。由于主张以非暴力方式磋商,他在198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2011年,他宣布完全退休,自己将卸下所有职务与权力,移交给民主选举产生的司政负责领导,结束了达赖喇嘛长期的政教合一传统。尔后他很少碰触西藏管理议题,淡出政治。
达赖喇嘛
作为第十四世达赖喇嘛[3],丹增嘉措(བསྟན་འཛིན་རྒྱ་མཚོ)的法名全称为“吉尊降白阿旺洛桑益喜丹增嘉措师松旺觉聪巴密白德贝桑布”(རྗེ་བཙུན་འཇམ་དཔལ་ངག་དབང་བློ་བཟང་ཡེ་ཤེས་བསྟན་འཛིན་རྒྱ་མཚོ་སྲིད་གསུམ་དབང་བསྒྱུར་མཚུངས་པ་མེད་པའི་སྡེ་དཔལ་བཟང་པོ་),意译是“文殊尊者语自在睿智良慧持法海总摄三界无敌军具足吉祥贤德尊”[4][5]。在过去,达赖喇嘛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重要僧侣,也是该派的实质领袖[6]。达赖喇嘛被视为是圣观音的化身[7]。而在当前,除了作为格鲁派的最高指导者外,对于其他藏传佛教教派来说,达赖喇嘛也是藏传佛教最高领导者,甚至被称作藏传佛教的“法王”[8]。例如宁玛派的流亡藏人索甲仁波切,便认为丹增嘉措是当前藏传佛教的最高领袖[9]。
在历史上,过去除了格鲁派外,其他藏传佛教的教派并没有统一的组织架构[10]。而即便是在格鲁派内部,达赖喇嘛和寺院之间的权力关系,也随着时间变化有所不同,并不完全是由达赖喇嘛所组织领导的[10]。最初几世的达赖喇嘛并非格鲁派的正式领袖,不过随着格鲁派的发展、以及与其他教派发生摩擦后,第二世达赖喇嘛首先成为教派的领袖,后来的第三世达赖喇嘛更追认转世系谱,确立格鲁派的团结象征[11]。而从1642年(第五世达赖喇嘛)到1959年期间,达赖喇嘛的传统世俗职责还包括在甘丹颇章主持西藏政府[12][13]。
因此,在西藏高原、蒙古高原在内的藏传佛教地区,达赖喇嘛同时是具有影响力的宗教权威,以及统治西藏的政治领导人[14][15]。虽然过去达赖喇嘛的统治,经常受到蒙古帝国(1240年至1370年)和大清帝国(1720年至1912年)的统治影响。不过1912年第一次驱汉事件中,西藏将清朝官兵驱逐出藏,并获得事实上的独立[16],第十三世达赖喇嘛便宣布与中国过去为“檀越关系”[17]。1933年,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后,西藏政府派出寻访团寻找其转世[18]。
生平
早年生活
家庭背景
1935年7月6日,丹增嘉措在青海省(安多地区)塔泽村的一个农民和马贩家庭出生[注 2][22][23][24]。这个安多地区小村庄位于传统藏区边境[25][26],约有20个农民家庭定居[23]。丹增嘉措的家族出身土族[27],双亲并非贵族阶级、而是与地主并无联系的小农,并住在典型的藏族住屋里[28]。他们拥有小块的土地,自力耕种青稞、荞麦和马铃薯[23],并混养数头犏牛、约80头绵羊和山羊、几匹马与一对牦牛[28]。丹增嘉措是16个孩子中的第九个孩子,最大的孩子是姐姐达拉·次仁卓玛,比他年长18岁[29]。其大哥土登晋美诺布很早就被认定是高级喇嘛当彩活佛,被迎请到著名的塔尔寺[28]。后来拉莫顿珠被限制在塔尔寺时,其两个兄弟因为是“承愿转世者”,已经在那里学习成为喇嘛[30]。
丹增嘉措原名为“拉莫顿珠”(ལྷ་མོ་དོན་འགྲུབ།)[22][23],意思是“期盼充满神性”[31]。其母亲后来告诉他,他从小时候就未曾显现出怯生的样子[28]。在拉莫顿珠2岁多时,西藏噶厦政府根据事前预兆,派出3个寻访小组前往东北方、东方和东南方,寻访第十三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22][32][33][34]。其中一个预兆是,在第十三世达赖喇嘛逝世后,遗体头部原先朝向南方,后来却转往东北方,被视为是暗示转世灵童的出生方向[23][35]。后来高级喇嘛、西藏摄政热振·图旦绛白益西丹巴坚赞至圣湖拉姆拉错观湖,清晰“看见”水里浮现“Ah”(ཨཿ)、“Ka”(ཀ)和“Ma”(མ)三个藏文字母,并出现一座有着绿蓝色屋瓦与金色屋顶的三层楼寺院,再经过一条曲折小径通到东面山丘,对面有一栋怪异造型“导水槽”、绿松石色屋檐的小屋[22][36]。
热振和大多数人确信“Ah”暗示著寻访地点位在安多地区,因而派遣寻访团至东北方[注 3][38]。1937年,寻访团抵达结古,与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会面[39]。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提出3名候选男孩的姓名,但有两位后来被排除[注 4][39]。在拜访第三位人选时,寻访团开始觉得“Ka”指的是三层楼高、绿蓝色屋顶的塔尔寺;在寻访附近村落时,亦发现与观湖结果相符合、屋顶上有结瘤杜松木干的房子[22][33][41]。寻访团领袖结昌仁波切先是扮作仆人,却被拉莫顿珠称呼为“色拉喇嘛”[42]。而在携带一些相似物件拜访时,拉莫顿珠于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无误地认出第十三世达赖喇嘛的个人用品,并拒绝选择其他物品[22][23][43]。
前往拉萨
从1936年起,马步芳代理青海省政府主席,实际统治著青海省,而“马家军”亦获得国民政府的支持[注 5][45]。在前往塔泽村前,结昌仁波切曾先向马步芳致意[46]。但这让马步芳知道寻访的事情,并把拉莫顿珠及其家人带到他处[47]。马步芳和塔尔寺要求先认定拉莫顿珠为达赖喇嘛,否则拒绝让拉莫顿珠离开[48]。虽然结昌仁波切已经确定人选,西藏政府指示要把拉莫顿珠带回拉萨做进一步的测试;西藏政府认为如果先行宣布拉莫顿珠为达赖喇嘛,国民政府将会坚持派遣大批军队护送,并留在拉萨拒绝撤出[49]。
马步芳后来收回要求,同意在交付法币10万元后,就允许寻访团前往拉萨[50]。结昌仁波切设法满足赎金要求,但当他们抵达塔尔寺时,马步芳再次要求另外缴出33万美元的赎金,包括:政府官员、军事部属和塔尔寺各10万美元,护送费2万美元,马步芳本人则收1万美元[51]。由于已经历经2年的外交争执,为了避免大批护送军队跟着进驻拉萨,西藏政府还是接受赎金的要求[52]。最后位在拉萨的西藏政府经由穆斯林商人代表,向马步芳支付赎金款项,西藏政府则事后连同利息偿还[53]。同时,印度政府则给予西藏进口特许权,帮助他们筹集赎金[54]。
1938年12月,国民政府下令:“特派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吴忠信会同热振呼图克图主持第十四辈达赖喇嘛转世事宜。”[55][56]到了1939年夏天,在交付给马步芳大笔护送费后,西藏政府的寻访团带着拉莫顿珠、其双亲和三哥达拉·洛桑三旦,动身前往西藏拉萨[32],并获得师长马元海护送[33][57]。在前往拉萨的路上,西藏摄政和民众大会则完成转世灵童的确认[58][59]。当寻访团离开马步芳统治的地区,西藏政府便宣布拉莫顿珠为第十四世达赖喇嘛,正式公开承认此事[60][61]。经过10个星期的旅途,拉莫顿珠在10月8日抵达拉萨,送往达赖喇嘛的夏宫罗布林卡(意即“珠宝邸园”)[62]。
接受教育
1940年2月22日,拉莫顿珠被送到西藏布达拉宫,举行坐床仪式[32][61],正式升座成为达赖喇嘛,中国、尼泊尔、不丹、英属印度、锡金等国则派代表参与[63][64]。而在吴忠信建议下,国民政府同意其免于“金瓶掣签”[65]。西藏习俗中并无“主持人”一说,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张是由吴忠信主持达赖喇嘛转世[58],理由包括中文电报中多次使用“主持”二字,亦明显花费许多心力主持活动[66]。这个说法遭到批评,达赖喇嘛否认吴忠信主持了转世或坐床[67],茨仁夏加认为并没有证据指出是由其主持[68],梅尔文·戈尔茨坦亦表示该说法不可信[69]。后来丹增嘉措在拉萨大昭寺举行剃发仪式,剃度成为沙弥,开始达赖喇嘛的见习修行[32][70]。
最初他与洛桑三旦一起接受阅读、书法、背诵佛经等基本教育[28]。大约在8岁时,洛桑三旦被送到私立学校,丹增嘉措只能趁着探访与母亲、姐姐和哥哥会面[28]。这时他开始接受僧伽的教育课程,包括大五明及小五明[22][71]。大五明是梵语、哲学、工艺、藏医学及佛学,佛学包括般若、中观、俱舍、律仪学、释量论[22];小五明是诗学、戏剧学、占星学、词藻学、声律学[22]。除了接受成为藏族精神领袖的教育外,他还被培植成为世俗领袖,但仍保有许多游戏时间[72]。其每年早春搬到罗布林卡,而在6个月后的冬天开始前,搬回布达拉宫,直到20岁出头才开始永久住在罗布林卡[28]。
在西藏拉萨时期,他还培养对于科学技术的长期兴趣[73],着迷于钟表、望远镜、电影放映机、发条士兵、汽车等机械物品[74],并会拆卸修理[75][76]。他曾用望远镜观察月球,意识到月球只是有坑洞的岩石,而非亲教师所说的会发出光芒的天体[75]。1941年,达扎·阿旺松绕图多旦巴杰增成为西藏摄政[32][77],但这时马步芳的部队经常攻击拉卜楞寺[78]。1942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命令马步芳召集穆斯林士兵,准备进军西藏[79];后者遵从,调动几千人部队进入西藏边境[80]。1947年,热振·图旦绛白益西丹巴坚赞发动武装政变失败,在狱中逝世[32][81],当时丹增嘉措正由两位称厦训练辩论[32]。
统治西藏
解放军进藏
1950年夏天,西藏在藏剧节前夕发生大地震[32]。昌都总管拉鲁·次旺多吉三年任满,8月底由阿沛·阿旺晋美接任,阿旺晋美认为无法抵抗解放军,不再备战。[82][83]10月7日,已经建国1周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广播中宣称将“和平解放西藏”[32][84]。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昌都战役,越过金沙江、持续向昌都进军[32][85],阿沛·阿旺晋美及其手下士兵退路被包抄,最终投降[86]。11月7日,噶厦向联合国求援,要求出面“调停”[32][87]。随着解放军进军西藏,西藏内部和战意见不一,摄政达扎和噶厦请示噶东、乃琼神谕后,经西藏民众大会同意,请丹增嘉措于11月17日提前亲政[注 6][89][61][90],正式执掌西藏的政教大权[91]。随后他暂居西藏南方的亚东[32][92][93]。
1951年4月,西藏噶厦派出5人代表团,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前往北京市和谈[85][92][94]。西藏政府代表团虽然没有得到丹增嘉措的授权,5月23日仍和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共有17条协议[92][95][96]。该协议中明确规定中央人民政府统一处理西藏的涉外事宜,且不会强迫推动各项改革事宜,而由西藏地方政府自行处理改革事项[85][92][97]。而在与张经武会面后,丹增嘉措则在同年8月返回拉萨[98]。
10月24日,丹增嘉措致电给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毛泽东,表示西藏政府与藏族僧俗人民一致拥护,并且在毛泽东与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会积极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巩固国防,从而将帝国主义势力驱离西藏、保护领土主权的统一[92][99]。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和班禅堪布会议厅亦发表声明[85]。10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85],深入江孜、日喀则等地[92][100]。10月28日,丹增嘉措成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01]。而随着西藏政府与中国政府共同合作,后者开始处理西藏外交局、及在印度设置领事馆等问题[102][103]。1953年,丹增嘉措当选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92]。
尝试合作
1954年9月,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和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共同前往北京市,两人先与毛泽东会面;随后以西藏代表身份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他出席第一次会议讨论宪法草案,期间并发言[104]。大会主要讨论、通过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92][103][105][106]。9月27日,丹增嘉措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85][107][108],并持续任职至1964年[109][110]。12月25日,他还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11]。1955年2月9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七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决定》,决定由丹增嘉措担任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112]。
不过中国政府也在康区与安多引进土地改革,由此展开的阶级斗争造成严重影响[113]。1955年5月,趁着丹增嘉措从北京市返回西藏之际,阿乐群则等人分三批到康定、昌都和太昭递交请愿书,要求丹增嘉措领导西藏独立运动[105]。同时,丹增嘉措的经师洛桑益西·丹增嘉措、索康·旺钦格勒还以举行佛事活动为名,分别在里塘、甘孜等地召集当地土司头人和上层僧人,反对“民主改革”与中国共产党,甚至发动武装行动[105]。6月29日,丹增嘉措回到拉萨后,阿乐群则等人则呈送汇报请愿书,要求恢复“人民会议”地位[105]。
对于阿乐群则等人的意见书,中国共产党西藏工作委员会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的指示,要求丹增嘉措和噶厦采取制止行动,认为这已经是反对达赖喇嘛和西藏地方政府的领导及国务院的决定[105]。1956年4月22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在拉萨正式成立[90][114],中央人民政府派遣以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为团长的代表团,专程前往拉萨,向西藏各个民族的民众表示祝贺,并代表国务院把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大印授予丹增嘉措[105][115]。
到了11月,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应印度政府的访问邀请[116],参加释迦牟尼涅槃2,500年纪念活动[105][117]。丹增嘉措从日喀则出发,先前往锡金王国甘托克,随后搭乘飞机至印度新德里[105][118]。随后,丹增嘉措曾向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寻求可能的政治庇护[注 7][120]。与此同时,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也前往德里,在1个月内与丹增嘉措数次会谈[注 8][105][121][122]。最后经过周恩来的说服和尼赫鲁的保证后,丹增嘉措及主要随行的官员先前往卡林邦,隔年2月15日返回西藏亚东,在4月1日回到拉萨[105][123]。
流亡印度
到了1957年,西藏地区的骚乱局势已经无法控制[124]。同年7月,在500名甘肃、西藏、四川、云南等地成员集结下,反抗组织“四水六岗”曾向丹增嘉措献上“金宝座”,后者则为代表们挂上哈达[105]。1958年11月2日,为了因应中央人民政府的要求,丹增嘉措召集噶厦全体噶伦、三大寺堪布、藏军司令、侍从堪布等人开会,要求全体西藏政府官员采积极态度来处理[105][125]。而在11月5日的噶厦全体官员会议上,噶厦官员们除了讨论如何平息混乱,也认定丹增嘉措不宜到北京市参加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05][126]。
1959年,在默朗木祈愿大法会期间,丹增嘉措在大昭寺进行年度的考试[127][128]。最后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试,获颁最高级别的格西拉让巴头衔──相当于佛教哲学的博士学位[22][129][130]。3月10日,由于中国方面邀请丹增嘉措看戏,藏族民众包围夏宫罗布林卡[131],恳求他拒绝这次邀请[132][133]。西藏群众随后在拉萨等地展开反对中国的示威[132][134],双方最终爆发武装冲突[注 9][105][131][135]。在西藏骚乱爆发之初,由于担心生命安全,丹增嘉措和随从们在四水六岗护送下,在3月17日离开西藏拉萨,流亡印度[136][137]。
同年3月30日,丹增嘉措越境进入印度北部[7],并在4月18日抵达阿萨姆邦泰兹普尔[138]。在他与噶厦成员抵达印度后,藏人行政中央在喜玛拉雅山脉山腰的达兰萨拉运作[7][132][139][140]。由于其庞大的影响力,往后约有100,000多名藏族追随流亡海外[7],并定居在此[129][141]。在1960年代,中央情报局还秘密计划长期支持西藏独立运动,以削弱苏联和中国等共产党政府[142]。西藏项目的年度资金预算超过170万美元,主要提拨给藏人行政中央、训练志愿者及支付对抗中国的游击队队员[143][144];相对地,西藏自治区政府在1952年的总收入仅有人民币1,300万元[注 10][148]。
流亡政府
建立基础
1962年,流亡中的丹增嘉措宣布西藏民主宪法《流亡藏人宪章》,将藏人行政中央转为代表全体西藏人民的民主政府[132][149][150]。由于丹增嘉措和美国向联合国提出介入西藏问题的呼吁,联合国大会在1959年、1961年和1965年通过决议,呼吁尊重西藏人民[注 11][129][152][153]。他还创立藏族教育系统,教授藏族语言、历史、宗教和文化[129][154][155]。1970年,他在达兰萨拉建立西藏档案文献图书馆,馆内收藏80,000多份重要手稿与资料,涉及西藏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被视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藏学机构之一[154]。
相对地,在1959年4月至1965年1月,他仍担任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56],班禅额尔德尼则成为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代理主任委员[157]。1964年12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51次会议通过《关于撤销达赖职务的决定》[92][158][159]。尔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邓小平曾表示其可以返回中国,但“要作为中国公民。我们的要求就一个──爱国”[160][161]。1987年9月21日,他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向美国国会人权小组发表演讲,就未来西藏地位问题提出“五点和平计划”[162][163][164]。1988年6月15日,他在法国斯特拉斯堡的欧洲议会发表演说,也提出类似的建议[165][166][167][168]。
根据《北京周报》对其出生地红崖村的采访报导,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在1989年1月20日圆寂后,中国佛教协会曾要求其参加追悼会,但遭拒绝[169]。随后他认定更登确吉尼玛为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中国政府却另外确认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为转世灵童[170]。1996年,根据一家监督组织和西藏报纸报导,西藏政府开始禁止寺院和公共场所摆放任何流亡中的丹增嘉措“照片”[171]。4月22日和4月23日,便衣警察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的酒店和餐馆,要求藏族移除相关照片[171]。2000年,他协助噶举派的第十七世噶玛巴·伍金赤列多吉从西藏自治区逃往印度[172]。
爆发骚乱
从2002年9月以来,其派遣的特使与中国政府就西藏问题进行多次会谈[173][174],美国政府则表示欢迎双方的会谈[175][176]。但在2004年10月,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曾于会谈中指出,不允许丹增嘉措在印度进行政治活动[177]。2007年接受采访时,他表示将从藏人行政中央的政治领导人退休,政治决策转交给噶伦赤巴洛桑丹增[170]。2008年,中国政府指责他试图破坏该年在北京市举办的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78],包括流亡藏族在印度发动为期6个月的抗议活动[179],及支持自由西藏学生运动的英国威尔士亲王查尔斯计划缺席开幕式等[180][181]。
3月16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发生藏族袭击汉族、掠夺商店等暴动[182][181]。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谴责骚乱“是丹增嘉措的组织煽动的”[183],重申其在“放弃西藏独立、及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领土”的情况下,国务院愿意开启对话[184]。而对于中国政府指责煽动骚乱,他否认曾经策动此事[185],并表示如果无法控制骚乱,将会完全从藏人行政中央的最高领导人引退[186]。
相对地,他最初仍有意恢复与中国政府间的和平对话[187]。但后来在日本回应说,已经对和中国政府的谈判“失去信心”,并召集西藏流亡组织思考策略[188]。他也推动与汉族民众的交流[189],并表示希望能够经常进行[190]。2010年5月21日在纽约访问期间,他便应中国作家王力雄的邀请,透过Twitter平台回答9个问题──这些问题是中国网友在Google汇问提出,经投票支持选出[190][191][192]。2011年3月10日,他则呼吁境内外的藏族与汉族民众友好相处[149]。
退出政务
2011年3月14日,为了推行民主制度,丹增嘉措致函给第14届西藏流亡议会全体议员,宣布决定转移职务权力,不再担任藏人行政中央的“领导人职责”,并交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的藏人行政中央领导人来承担所有政治权责[7][193],完全从流亡政府中退休[194]。随后的西藏《流亡藏人宪章》修正案中,将达赖喇嘛改为“西藏人民的守护者和保护者,象征西藏人的身份和团结”[195],结束长期的政教领袖传统[14]。2012年1月7日,《印度时报》表示孟买西部警方得到消息,有6名中国间谍从西藏自治区进入印度,计划暗杀流亡印度的丹增嘉措,警方为此加强安全保护[196]。而在这之后,丹增嘉措则减少碰触包括西藏前途、海外藏族未来、藏族行政中心运作等政治议题[7]。
对于当时频繁发生的藏区自焚事件,最初丹增嘉措并不表示反对,也曾带头举行“特殊法会”绝食1日、以示声援[197][198]。但在3月10日,在接受来自美国的4家汉语网络媒体采访时,他表示自己仍然十分困惑,因为不知道怎样界定错误,而无法回应正确与否[注 12][197]。同年,由于12月10日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纪念日,国际社会密集规划一系列声援西藏独立运动的活动[199];同时还把2013年列为“西藏独立国际年”,试图让西藏议题成为国际论坛上最重要的话题之一[199]。而随着习近平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藏人行政中央曾期待与中国改善关系[200],但后来他认为习近平遭遇党内强硬派阻碍[201]。
2017年7月14日,由于中国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在监禁期间逝世,他发表相关的声明[202]。2018年2月,德国汽车公司戴姆勒的梅赛德斯-奔驰在Instagram官方账号的汽车广告标语,因引用其英语名言“从不同角度审视境遇,你的视野会更广阔”,结果被中国互联网用户批评,最终被迫道歉[203][204]。4月,他表示根据“可靠来源”,其承认的更登确吉尼玛仍然活着,并接受正常教育[205]。同时还补充说,在藏传佛教传统,亦可以有转世灵童超过一人的例子[206],希望另一位班禅额尔德尼能在好的教师底下学习[205]。
对外互动
国际交流
1988年,丹增嘉措在英国伦敦发表“藏传佛教路径调查”讲座[207]。1993年,他在联合国世界人权大会发表题为“人权与普遍责任”的讲话[208][209]。1996年,应英国佛教组织邀请,他再次访问伦敦教导四谛[210]。1999年,虽然遭到中国的批评,他仍访问以色列[211]。2000年,却因受到中国影响,韩国政府拒绝其访问[212]。而在8月23日至8月30日,联合国邀请1,000多名世界宗教领袖举行“世界和平高峰会”,但是他并未被邀请[213]。2001年,他访问台湾台北市,与中华民国总统陈水扁会面[214]。2005年,俄罗斯政府则撤销其卡尔梅克共和国的访问邀请[215]。2006年5月30日,他参加在欧洲联盟布鲁塞尔总部举行的宗教领袖会议,主旨为基本权利和相互尊重[216]。
2008年3月21日,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与9位议员访问达兰萨拉,与他举行会谈[217]。对于同年发生的骚乱,佩洛西等人表示支持其提出的建立国际调查小组,及与中国恢复直接对话[217]。4月,他在美国华盛顿州华盛顿大学、密歇根州密歇根大学、纽约州柯盖德大学发表演讲[218]。4月21日,他与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宝拉·多布里安斯基会面,公开表示自己“需要美国的帮助”,美国则回应正关切西藏问题,且再次表示希望双方对话的立场[219]。7月,他在宾夕法尼亚州理海大学进行一系列公开教学讲座[220]。
2009年,他在中度台风莫拉克袭击后访问台湾,但被30位台湾原住民族抗议者谴责出于政治目的[221][222][223][224]。2012年2月18日,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与其举行会议,隔日收到过去遗失多年的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信件[225]。2012年起,他与缅甸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昂山素季两次会面,敦促后者解决罗兴亚穆斯林困境,但遭拒绝[226]。2013年4月和5月,丹增嘉措公开谴责缅甸佛教僧侣对穆斯林的攻击[227][228]。2015年,奥巴马在全国祈祷早餐会上发表欢迎丹增嘉措的演讲,但同时激怒中国和印度[注 13][229]。5月,他再次公开呼吁昂山素季采取行动帮助罗兴亚人[226]。
宗教互动
1990年,丹增嘉措在达兰萨拉会见犹太教教师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广泛的跨信仰对话[230]。2005年7月6日,莫斯科及全俄罗斯牧首阿列克谢二世庆祝其70岁生日,表示“高度珍视”俄罗斯正教会和藏传佛教及信徒们良好的关系,祝愿藏传佛教在未来取得进一步发展[231]。2007年11月26日,他参加在印度阿姆利则举行的世界宗教领袖会议第三次会议,讨论主题为爱与宽恕[232]。但在12月,罗马教廷取消与教宗本笃十六世的会晤[233]。2008年11月,他与东京都善光寺寺务总长若麻绩信昭会面,后者曾以关心西藏问题为由,“拒绝”作为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炬接力的起点[注 14][234][235]。
2009年1月26日,在莫雷里·巴普主持下,他参与在古吉拉特邦马胡瓦举行的宗教对话“世界宗教:对话与交响乐”[236][237]。2010年5月2日,在与约旦王子贾济·本·穆罕默德经过几年的计划讨论,他和一群菁英学者共同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布卢明顿正式启动共同基础计划,以《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共同点》为基础[238][239][240]。2011年4月29日,为了悼念东日本大震灾,他在东京都文京区护国寺举行特别追悼会[注 15][244][245]。2014年4月8日,他参加宫城县仙台市宫城县民会馆的“东日本大震灾及核电厂事故受灾者”的神道复兴祈愿慰灵会,为已故者祈愿[246]。12月12日,他提出会见教宗方济各的要求,但遭到拒绝[247]。
另外在1996年5月,为了形成更具“包容性”的教义,他接续第十三世达赖喇嘛政策,公开宣布禁止格鲁派崇拜争议的“多杰雄登”,认为该做法造成许多负面影响[248][249][250]。多杰雄登信徒在2008年和2014年举行示威活动,使宗教派别的争议引发西方国家注意[注 16][249][250]。日本新兴宗教奥姆真理教也曾以布施名义,捐赠1亿日圆给他[251]。1989年,当奥姆真理教向东京都取得宗教法人资格时,他曾向东京都提交支持奥姆真理教的推荐信[注 17][251]。《周刊朝日》的报导也指出,念佛宗三宝山无量寿寺曾向其布施捐赠2亿日圆[253]。
科学讨论
1973年,丹增嘉措第一次访问西方,参观剑桥大学的天文观测台[76]。由于希望展开佛教和科学间的对话,他接受许多科学会议的参与邀请[76]。1983年,他与神经科学家弗朗西斯科·瓦雷拉在阿尔卑巴赫国际会议见面[254],两人讨论意识研究[76],就“科学和宗教的对话”有共同关心的基础[255]。同年,美国公益创业家R·亚当·英格得知其对科学相当有兴趣,开始希望投入部分精力组织[256][257]。1984年,英格向丹增曲杰提出意见,表示只要其愿意全面参与,就愿意为他组织对话活动[258]。
过了两天,丹增曲杰回复英格说,丹增嘉措是对参与“实质性科学活动”有兴趣,后者着手进行计划[258]。瓦雷拉得知英格计划后,也以电话联系,告诉对方先前曾与丹增嘉措的会面、并为计划提供意见,最后有5位科学家和1位哲学家参与[258]。1987年,丹增嘉措、英格和瓦雷拉共同在达兰萨拉举行首次认知科学的“心灵与生命”对话[76][254],为期7天[259]。这次活动的成功让丹增嘉措告诉英格要继续举办,开始安排第二次与加利福尼亚州神经科学家进行对话[256][260]。
而第一次对话讨论也经编辑出版,成为“心灵与生命”首本著作《揭开心智的奥秘》[260]。1990年,因应对话会谈持续举办,英格在美国成立非营利组织“心灵与生命研究所”[254],主要工作为研究神经科学[256]、及出版与科学家的对话[261],合作或赞助者有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乔治敦大学医学中心等[262]。直到2017年,丹增嘉措与2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共举行31次对话,主题有意识性质、生命科学、宇宙学、天体物理学、量子力学、认知神经科学、大脑神经可塑性等[263][264]。
思想主张
藏传佛教
根据丹增嘉措的说法,丹增嘉措在西藏有多位高级与初级亲教师,包括热振活佛、塔汤仁波切、林仁波切、赤绛仁波切等[28]。除了遵从格鲁派教义,他还遵循宗萨钦哲确吉罗卓在20世纪上半叶宣扬的超宗派的利美运动的精神,从其直门弟子继承宁玛派和噶举派教诲[9]。由于从事许多跨越宗派的活动,他成为不同宗派的流亡藏族的连结,基于政治观点承认其地位、并团结在底下[265]。也因此,其在流亡后获得全体藏族尊崇的政治、宗教领袖地位,意涵与先前的达赖喇嘛有所不同[10]。
他经常以经典的佛教文本传授教义和评论,并声称自己是那烂陀寺传统17位大师的追随者[266],包括龙树[267][268]、莲花戒[269][270]、寂天[271]、阿底峡[272]、圣天等人[273]。基于许多印度重要学者曾前往西藏传授佛教、且藏传佛教仰赖17位那烂陀寺大师的经文,他认为“藏传佛教”的宗教基础,能追溯到那烂陀寺的佛教传统上──“印度是上师,西藏是其弟子”[274][275][276][277][278]。他还曾为此创作祈祷诗[279][280]。
他积极向全世界传播印度非暴力和宗教和谐的观点,称呼自己是“印度古老思想的使者”[275][276],并强调慈悲、包容等世俗伦理的重要性[7]。他认为释迦牟尼总是教导有关宽恕、宽容和慈悲,呼吁释迦牟尼佛的追随者在心灵出现“攻击、杀害”等情感时,要记住佛教的信仰[227]。其也会对特定主题发表意见,例如他曾在《大圆满》提到宁玛派的实践[281]。2013年4月,他在北爱尔兰德里的“慈悲文化”活动上,则强调心灵健康的重要性[282]。
另一方面,他曾说自己如果不是僧人,可能会成为工程师[283]。透过心灵与生命研究所举办的对话,他长期研究佛教和科学间的关系[74],并指出佛教和科学的重要共同点,是将观察和分析经验作为证明基础,以该方法挑战教义[284]。他持有现代科学优于宗教的观点[285],认为佛教徒需要认真对待科学,更改错误的佛教思想[74][75][286]。相对地,他认为,对于格鲁派护法神多杰雄天的信仰,是不正确的,并且会损害师徒关系[287],甚至导致上师的寿命缩短[248]。不过其反对多杰雄天信仰等的立场争议,也引起一部分格鲁派人士反对,导致该派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287]。
马克思主义
丹增嘉措称呼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或“半个马克思主义者”[289][290][291],并表达对资本主义的批评[292][293][294]。最早在小时候,他曾因蒙古人民共和国摧毁宗教信仰,而第一次听到“共产主义”[295]。在访问北京市时,他从翻译平措汪杰那里学到马克思主义理论[296]。随后就被共产主义吸引,其非常赞成自给自足和财富平等分配的概念,甚至曾表态希望“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295][297][298]。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平等分配”具有“道德伦理”[297],而资本主义只关心“如何赚钱”[299]。
也因此,他宣称自己是“半个马克思信徒,半个佛教徒”,支持卡尔·马克思反对剥削、关心贫穷的无产阶级的理念[288][300]。他认为苏联、中国和越南等共产主义国家并未“真正实行”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政策[295],且“更关心”自己狭隘的国家利益,而不是国际工人的利益[288]。他还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权”的缺陷是过于强调摧毁统治阶级,忽视同情心[288];苏联的失败并非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而是集权主义的失败[288]。相对地,他确信有可能把佛法和纯粹的马克思主义综合,并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施政方式[28]。
而针对个别人物的评论,他把毛泽东视为“革命的伟大指导者”,从后者身上学习到许多东西[301][302]。后来在日本进行演讲时,曾表示毛泽东有向其提过:西藏的雪山狮子旗应被保护,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一起飘扬”[303][304]。他还与后来的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有着亲密的友谊,曾赠送习仲勋一块手表[305]。但相对地,他对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第一印象是“大骗子”[301],认为他充满了魅力、笑容和欺骗[306]。他还认为习仲勋之子习近平,后来的中共总书记,认真想解决腐败和贫困差距等问题[297]。
藏区自治
对于西藏前途问题,丹增嘉措明确表示不寻求西藏独立[7],而是主张西藏应在中国范围内,实现“大西藏地区高度自治”[167][307][308];他认为把西藏留在中国境内,有利于自己的经济发展[309][310]。其主张整个受西藏文化影响的地区,应转化为“阿喜姆沙”[注 18],这涵盖东部的康区和安多地区[162][163][165][166][311]。该范围包括现在的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地区,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部分地区,面积达24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307][312]。
他认为西藏与中国应保持“联盟关系”[165][166][313]。中国的中央政府负责西藏的外交和国防政策[309],而内政、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由藏族人民自行决定处理[165][166][309][310],西藏政府亦能在非政治领域设立外交办事处自治[165][166][314]。其主张西藏要成为民主的自治政体,西藏政府的行政首长由全民普选产生[167],政府所在地则设在拉萨[165][166]。他还认为可以先让中国在西藏保留少数防卫性军事设施,经区域性和平会议来确定西藏成为非军事区[162][163][165][166][167][315]。
同时还要求尊重西藏人民的“基本人权、民主和自由”[162][163],而西藏政府要加入《世界人权宣言》[165][166]。他指控中国政府在西藏展开“文化灭绝”[316],并批评青藏铁路是第二次入侵[317]。他呼吁中国政府必须停止严重威胁藏族生存的移民政策,中国内地移民应回归内地[162][163][167][318]。但虽然不同意定居的汉族成为当地绝大多数,他否认有迁徙汉族的计划[309]。他还认为中国应恢复、保护西藏自然环境[162][163][165][166],尽管中国政府亦限制滥伐西藏森林,但他表示贪污可能造成法律遭忽视[319]。他还主张不应利用西藏制造核武器和储存放射性废料[162][163],西藏政府也应禁止核武器的制造、试验和储存[165][166]。
同时他敦促中国政府和西藏就未来地位方案、及人民关系等问题,进行“真正的谈判和磋商”[162][163][167][320]。对于中国政府拒绝其入境[321],其除了多次强调没有要把西藏从中国分离出来的观点外[322],他表示在中国政府同意没有先决条件下,希望自己能返回西藏[308]。2010年9月20日,他表示有信心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重返西藏[322]。
政治议题
丹增嘉措反对所有的战争,认为这是过时的办法[323]。他表示由于20世纪的冲突,数百万人在暴力中丧生、许多国家的经济也遭破坏,他希望“21世纪成为宽容和对话的世纪”[275][276]。他反对使用和贮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1998年还支持中国的禁止任何核武器的呼吁[324]。不过在2001年,他回答一位学校女学生提出的正当防卫问题,表示用枪射击“试图杀死自己”的人是合理的,但强调不应造成致命伤[325]。他还坚持民主制度[7],并认为民主在印度根植[275][276],并支持建立联合国议会大会运动[326]。
2008年6月4日,他首次依西藏和英国代表在1914年签订的《西姆拉条约》,承认麦克马洪线的有效性,表示认为中国宣称拥有主权的藏南达旺地区是印度的部分领土[327]。曾有媒体质疑其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称做“尖阁诸岛”[328],但美联社重新听取记者会录音后,表示仅用“那些岛屿”指中国与日本两国具争议的岛屿,而未使用“尖阁诸岛”称谓[329]。2016年,他向德国记者表示“太多”难民到欧洲寻求庇护,但“欧洲(例如德国)不能成为阿拉伯国家”,且因人数过多导致“实践”出现困难[330][331]。2018年,他在瑞典第三大城市马尔默的会议上发表讲话,认为“欧洲属于欧洲人”,且应向难民表明“他们最终应回去发展自己的国家”[332]。
他还关注环境问题[333][334],并发表相关的演讲[335]。他认为“生态应该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336],也指出亚洲许多河流源于西藏,而喜马拉雅山脉冰河融化会影响这些河流流经的国家[335]。2005年起,他参与国际野生动物保护运动,包括呼吁拒绝穿着虎皮、豹皮衣服[333][334];但基于非暴力原则,也曾批评鲸鱼保护组织海洋守护者协会的活动[337]。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举行前夕,他敦促各国政府搁置国内压力,采取集体行动应对气候变迁[338]。
社会议题
丹增嘉措曾表示性爱带来短暂的满足,但随后将造成麻烦,而贞洁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更多独立自由”[339][340]。他警告,通奸对夫妻生活中会出现问题,甚至导致自杀或谋杀[339][340],亦表示所有宗教对通奸都有相同看法[341]。在1996年出版的《超越教条》一书中,则描述传统佛教对合适性行为的定义[342]。当讨论传统佛教有关性行为的观点时,他认为在佛教教义中,口交、手交、肛交(异性恋和同性恋)对佛教徒来说都不能接受[343]。在接受加拿大广播公司采访时,也曾回应佛教中的同性恋是“不端性行为”(sexual misconduct)[344]。
但他仍关注有关“对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暴力与歧视”的报导,并敦促“尊重、宽容和充分承认”所有人的人权[345]。在1994年接受《Out》采访时,他表示从社会的角度,双方自愿同意、不会伤害他人的性行为,在伦理上都可以接受,且社会应对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等,持有接受、宽容和尊重的态度[343]。1997年,他坦承不知道过往教义的基础,愿意考虑某些教义可能是具体针对“特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可能性[346]。
2009年,他在曼非斯国家民权博物馆表示,基于女性的“生理特征和生育抚养孩子的能力”,女性本质上更富同情心[347];并引用护士与母亲的工作,呼吁女性领导和创造“更富有同情心的世界”[347]。2014年,在参加孟买塔塔社会科学研究大学高等教育世俗伦理课程典礼时,则表示女性对他人的痛苦更敏感,其领导可能更有效,因此“男性应该要退后、女性要向前迈进”[348]。在堕胎问题的立场上,他曾向《纽约时报》解释,从佛教徒的戒律观点来看,堕胎是谋杀行为[349];但也澄清要根据具体状况决定,认为在“未出生的孩子发展迟缓,或者分娩会给父母造成严重问题”等某些情况下,堕胎可以被道德接受[350]。
人物生活
个人生活
丹增嘉措常表示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比丘”[351]。他会使用各种冥想技巧,包括分析冥想等[352];其曾说过,冥想的目的在于“保持非常充分的警觉和正念状态,然后试图看到自身意识的自然状态”[353]。他提倡人们改变对动物的看法,鼓励所有人采纳素食主义[354],引起公众注意[355]。不过他表示自己是“藏族僧侣”,并非“素食主义者”[注 19][355]。而为了环境保护,他习惯沐浴而不泡澡,及离开房间时关灯[335]。对于自己健康状况,他还会慢跑、并以九节佛风呼吸大法养身,还曾预言自己的生命会活到113岁[7]。
他曾经说过,其母语是“一点点的汉语方言──西宁话”,而家族不会讲安多语[25][357]。另外他还会讲英语[358][359]。实际上在童年时代,大约有十名欧洲人住在拉萨,洛桑三旦曾引荐奥地利登山家海因里希·哈勒与他会面[28]。两人成为长期的朋友,直到哈勒在2006年逝世[360]。而除了与威尔士亲王查尔斯有长年交流[361],他还与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有长期的友谊,包括卡尔·波普尔、戴维·玻姆、卡尔·冯·魏茨泽克等[76]。
在印度达兰萨拉[272]、藏族定居点寺庙等地方,他会举行许多教学、讲座等公众活动[362][363];为了向公众传授佛教,每年也会应邀到世界各地举办公开讲座[271][363][364]。其最著名的教学为时轮金刚灌顶法会,主要教授困难的佛教教义,通常有数千名听众参与[365][366]。直至2017年为止,他总共举办时轮金刚灌顶法会共34次,除了在印度举行外,也曾在纽约、洛杉矶、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巴塞罗那、格拉茨、悉尼、多伦多等地传授[365]。
其中在印度,这类教学绝大部分是免费参与[363]。不过海外的讲座通常要以门票支付相关费用[363],多余的收入则根据判断分配[367]。另外从1950年代晚期到1974年,丹增嘉措每年获得美国中央情报局的18万美元资助[注 20][368]。尽管这些补贴资金是支付给其个人,不过他将多数用于资助藏人行政中央的活动,包括在日内瓦和纽约设置办事处、及国际游说等[142][368]。
转世规划
达赖喇嘛转世传承的世系最早源于15世纪,在藏传佛教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当历任每位达赖喇嘛圆寂后,西藏高僧们都会寻访转世灵童,并举行坐床等系列仪式[369]。但经历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争议后,丹增嘉措逝世后的后继者问题受到关注[170]。而早在2007年,他便表示如果女性更有表现机会的话,并不排除下一世达赖喇嘛可能以“女性身份”转世[7][370]。而在9月1日,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提出的《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施行,规范活佛转世必须经过政府的许可[371]。对此,他曾表示担心中国政府采操纵所有转世灵童的做法,来选择符合政治目的的继任者[372]。
2011年9月24日,其就转世问题发表声明,表示在到了第一世达赖喇嘛年龄时,将咨询各宗派的大喇嘛、藏族民众和相关信众,检讨并决定是否延续达赖喇嘛的转世传承[58][373][374]。同时,他要求坚决不承认由任何政治权威选出的达赖喇嘛转世灵童[58]。他认为转世及认证是转世者自己的因缘,非经他人强制或压迫的情况下产生[58];而政治领导以权力干涉转世认证“极为不妥”,尤其是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转世[58]。2011年10月3日,在接受加拿大电视公司新闻网采访时,他表示尽管中国法律禁止转世,但自己的转世完全取决于自己、而非他人,因此会选择转世、或是成为最后的达赖喇嘛,这也不是“政治问题”[375]。
在2014年9月接受德国媒体《周日世界报》采访,他则表示近5个世纪的达赖喇嘛制度“已达到目的”,随着当前第十四世达赖喇嘛非常受到欢迎,他希望能由受欢迎的达赖喇嘛结束转世[373][376]。但对于其多次提出“转世制度终结”的说法,中国政府表示以个人言论否定达赖喇嘛世系传承,是对藏传佛教和达赖喇嘛世系的背叛[369][377]。2015年,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他再度表示可能是由女性转世,并表示“该名女性必须具有吸引力”[378]。2017年,对于中国“强硬派”宣称要自行决定达赖喇嘛,他认为该想法是很大的伤害,并且是愚蠢的行为[379]。
争议与丑闻
性别歧视
2010年当记者询问丹增加措是否会出现女性达赖喇嘛时,丹增加措回应道“如果她是个丑陋的女性,那么她将不会很有吸引力,不是吗?”[380]
2019年,再次谈到女性达赖喇嘛的话题,丹增加措称女性达赖喇嘛应当“好看”、“有吸引力”。[381]
他的这番言论被指性别歧视、物化女性,并引起广泛批评。2019年,达赖办公室发表致歉声明表示这些言论只是“开玩笑”,并声称:“达赖喇嘛毕生都反对物化女性、支持性别平等”。[382][383]
性骚扰男童争议
2023年2月丹增嘉措出席印度北部公共活动时,被拍摄到询问一名印度男童“是否可以吸他的舌头”,并向男童吐舌头。[384]
事发后,印度儿童权利组织以及众多社会活动家公开谴责丹增加措侵犯儿童权利的行为,此行为亦在国际互联网上招来强烈谴责,被批评“不正当”、“恶心”、“令人作呕”。[385][386]
2023年4月10日,达赖办公室发致歉声明称:对事件表示遗憾,并且向男童和家人以及全球范围内因此事受伤的人致歉。[387] 流亡政府的高层官员边巴次仁表示,这次事件中男童及其家人并未受到伤害,事件升级是由亲中势力作为幕后推手,以达到败坏丹增加措形象的目的。边巴次仁称丹增加措才是真正“无辜的祖父般的受害者”。[388]有西藏人指外间的批评实为源自于误解及无视西藏传统文化[389];在西藏传统文化中,伸舌头是代表尊重、互相问候的意思,仪式可追溯至9世纪的吐蕃帝国[390]。各地流亡藏人举行游行,抗议西方媒体及中共媒体的曲解。不过胡锡进称藏族根本没有吸舌习俗,吸舌争议与吐舌习俗两者风马牛不相及[391]。HAQ儿童权利组织表示影片中达赖喇嘛举动跟任何文化表现无关,即使有关也不被人接受[392]。
此事件进一步导致国际舆论对流亡政府活动人士的信仰和习俗的讨论,加州大学的学者则表示藏族文化中并不包括“吸吮舌头”这种礼节。[393] 而藏学家罗伯特·瑟曼则称此行为无性含义,却被媒体以自己的文化视角解读,系出自“radical innocence”。[394]英国每日邮报有评论认为,如果相关行为发生在教宗身上,教宗会马上离职,对达赖喇嘛的行为沉默是可耻的。[395]今日印度有评论指有权势的男人对儿童作出侵犯行为是没有任何借口的,达赖喇嘛的相关行为令人困扰。[396]有南非政党呼吁印度政府以性侵儿童罪名逮捕达赖喇嘛。[397]
性骚扰女星争议
2016年丹增嘉措与美国著名歌星Lady Gaga参加活动,影片中丹增嘉措曾盯着她的牛仔裤破洞看,并伸手反复摸她的腿,直至Lady Gaga伸手阻止才停止。有些舆论指责丹增嘉措行为不当,并认为他在性骚扰方面“不是初犯”;有些则认为他只是在开玩笑。丹增嘉措方面未进行任何回应。[398][399][400]
影响
公众形象
丹增嘉措大多以宗教家的角度,透过藏传佛教学理来解释各种议题[7]。而除了有大量著作外[401],他在Twitter[注 21][404]、Facebook[405]、Instagram[406]、Google+上都有自己的页面[407],其教学、面谈、对话、小组讨论会、公开讲座等影片亦会透过网站的网络广播[408][409]。他支持成立达赖喇嘛的相关基金会,强化全世界的道德与和平力量[410]。在其主导下,西藏藏传佛教寺院和学术机构也展开科学教育运动[76],而达赖喇嘛信托基金会亦提供数百万美元资助大学相关计划[411]。他还以普世主义的价值观闻名[412],是以利亚宗教交流协会世界宗教领袖会议的成员[413]。
而除了中国以外,他被世界各国视为西藏政治和宗教的象征人物[414]。虽然藏人行政中央并没有任何领土或国家承认,流亡中的丹增嘉措被视为组织领导人,对全世界藏族有精神和政治领袖地位的影响力[415][416]。他试图动员国际社会支持西藏活动[417],结合国际上对藏族的同情、及西方反华态度,让西藏问题具有国际知名度[412]。除了成功赢得许多政府领导人同情西藏问题[418],也获得西方许多关心藏传佛教的著名人士支持,甚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414]。《时代杂志》将其列为“甘地的孩子”,是非暴力精神的继承人[注 22][421]。
早在1991年,他便曾出现在电视剧《红矮星号》影集《熔毁》中[422],彼得·耶罗还曾为其给受虐儿童的箴言“永不放弃”(Never Give Up)创作歌曲[423]。这位宣誓不使用暴力的达赖喇嘛,许多电影也描绘“1950年代以前的西藏田园生活,并由一位面带微笑、话语温柔的达赖喇嘛执掌”,最著名的电影有1997年上映的《达赖的一生》和《火线大逃亡》[424]。2015年,日本推出讲述其真实面貌、藏传佛教和西藏问题的纪录片《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由光石富士朗担任导演、柄本佑担任旁白[425]。2017年3月5日,他在HBO晚间娱乐节目《上周今夜秀》接受节目主持人约翰·奥利佛采访,主题为西藏主权、自焚以及转世计划[426]。
不过丹增嘉措也收到批评性的评价,《世界报》曾发表宗教研究学者维克多·特里蒙蒂的文章,认为藏传佛教本身并不温和,而有许多暴力的例子[427][428][429]。徐明旭等华人学者也曾批评他在1990年向西方媒体的宣传,使用中国共产党让“藏族走向灭绝”、及种族屠杀等用词,实际上是“夸大”指责和说谎,而有750万名汉人移民西藏的说法也被质疑[430][431]。此外,美国藏学家谭·戈伦夫表示:“达赖喇嘛一直谴责中共在学校里面用汉语上课,但是这话让人听起来感到虚伪,因为达赖喇嘛在他自己的印度流亡藏人学校里用的是英语。[432]”
中国反应
中国对于达赖的指责,主要是针对政治方面,并集中在西藏政治与有关过去封建的旧宗教制度,因为藏传佛教的宗教与政治领袖流亡,中国政府认定丹增嘉措鼓吹、从事让西藏从中国独立的运动,破坏藏传佛教内部的团结和戒律[90];而他在1959年发动叛国的反革命武装叛乱,在逃亡海外后,组织非法流亡政府、公布伪宪法、及支持印度反动派侵略,背离中国和西藏人民[90][92][158][433]。同时中国指责他背弃前几世达赖喇嘛的爱国传统、践踏宗教教义,依靠西方反华势力成为帝国主义和外国反动派的工具[92];同时针对旧西藏当时的迷信宗教案件进行批判,另外,指责他四处利用“宗教领袖”称号奔走游说,散布各种谎言欺骗国际舆论、甚至愚弄信徒的宗教感情[90][434][433]。当前的中国政府和官方媒体,都把其提出的“大西藏地区高度自治”主张,认定为实质上把“西藏独立运动”由“一步到位”变成“分两步走”,依然是从中国独立的分裂意图[435][436][437]。中国媒体《人民日报》等还曾谴责他与印度关系亲密[274],指出其在2009年称呼自己为“印度之子”,及在2010年于古吉拉特邦举行的国际佛教会议提到“外型上是一名藏人,而从精神上是一名印度人”,批评他自认是印度人、而非中国人,没有资格“代表所有的藏人说话”[438]。《人民日报》还强调汉传佛教对藏传佛教的作用,及指责他“出卖藏南地区”[274][438]。
同时中国政府认为部分西方人士基于需要,才把他奉为神明,并赋予“和平使者”、“人权卫士”称号[90][433]。中国政府也反对其他国家的政治人物与丹增嘉措会晤[439],有时还会针对相关国家采取报复行动[440]。根据一项针对他和领导人会晤的国家进行的研究,指出该国家平均2年内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会下降8.1%,而有“达赖喇嘛效应”这词汇[440]。关于描绘其故事的电影,中国政府也谴责内容违背历史[424]。在中国国内的社交媒体讨论相关话题时,会受到限制和控制[441][442]。
奖项荣誉
丹增嘉措曾获得许多奖项[443]。早在1959年,他获得拉蒙·麦格塞塞奖社区领袖奖[444][445]。1989年,在天安门广场发生六四事件后,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授予诺贝尔和平奖[445][446][447],表彰其解放西藏的斗争和争取和平解决的努力[448][449],另一部分则是为了纪念圣雄甘地[450][416]。也因为他被中国共产党视为“分裂主义者”,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希望透过颁奖对中共施加压力[451],后者则认为是对国内事务的严重干预[447][452]。在获奖演说中,他感谢为世界和平行动的人,批评中共对西藏文明的摧毁、及对民主运动的武力镇压,并希望继续使用非暴力手段及与中国对话[446][453][454]。
1994年,他获得罗斯福研究所的自由勋章[455]。2006年9月6日,加拿大国会授予加拿大荣誉公民[456][457],先前被授予者有南非总统纳尔逊·曼德拉[458]。同年,他获得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荣誉博士学位[459]。2007年,他成为埃默里大学总统荣誉教授[456],是其首次接受大学任命[460]。10月17日,在佩洛西发挥重要影响力下[217],获得美国国会众议院颁发国会金质奖章[456][461],这是美国国会授予的最高平民荣誉,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亦出席颁奖仪式[462]。在颁奖典礼的演讲中,他表示西藏将在中国寻求“高度自治”,而非寻求独立[463]。中国对此则提出强烈反对,批评会对中美关系有重大影响[464]。
2008年4月21日,巴黎市长贝特朗·德拉诺埃决定授予丹增嘉措“荣誉市民”称号[465][466][467]。5月30日,在巴黎市政府明确表态要接待其来访,多个法国华人团体感到愤怒,联合致信给德拉诺埃反对[468][469]。2009年2月,他成为罗马和威尼斯的荣誉市民[456][470],波兰华沙市议会也在5月28日授予华沙荣誉市民[471]。10月6日,佩洛西颁发兰托斯人权奖[456][472]。2012年,他获得邓普顿奖[456][473],后来把大部分奖金捐给印度慈善机构救助儿童会[474]。2014年3月,他获得玛卡莱斯特学院颁发荣誉人文学博士学位[475]。2018年,他获得丽泽大学荣誉博士学位[476]。
命名事物
2021年6月2日,布达佩斯市长卡拉松尼·盖尔盖伊宣布,为抗议中国复旦大学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设立分校,决定将校区附近其中一条街道改以“达赖喇嘛道”(Dalai Láma út),其余三条为“光复香港道”(Szabad Hongkong út)、“谢仕光主教道”(Hszie Si-kuang püspök út)、和“维吾尔烈士径”(Ujgur Mártírok útja)。[477]
主要著作
注释
- ^ 达赖喇嘛流亡印度后自称“无国籍”,是个“难民”。但未有消息显示他的国籍有所改变[1][2]。
- ^ 在丹增嘉措出生的时候,当时塔泽村的区划为中华民国青海省湟中县祁家川,现为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石灰窑回族乡红崖村[19][20]。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与亲近的穆斯林回族军阀马麟结盟,由后者控制着青海省,同时经国民政府委任为青海省政府主席[21]。
- ^ 对此,英国驻锡金政务官巴兹尔·古德曾向藏学家查尔斯·阿尔弗雷德·贝尔讲述关于东北方寻访小组的经历[37]。
- ^ 自从第十三世达赖喇嘛逝世后,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就一直调查该地区儿童的出生预兆[40]。
- ^ 丹增嘉措在采访中说,当时的塔泽村正好位于安多地区和中国之间的“真正边界”上,马步芳便以蒋中正政府的名义占领安多地区东北角,并将其并入中国的青海省[44]。
- ^ 自从第七世达赖喇嘛以后,历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在未满18岁亲政以前,都是由西藏摄政代理掌握政教大权[88]。
- ^ 当丹增嘉措一到新德里就被嘉乐顿珠、夏格巴·旺秋德丹等人包围,其大哥土登晋美诺布也从美国赶来劝说,他们要求丹增嘉措留在印度领导西藏独立运动,或者是从印度前往美国[105][118]。受到他们的意见影响,丹增嘉措对参加纪念活动后是否返回西藏犹豫不决,提出要经过卡林邦、亚东返回拉萨市[105]。而由于印度在1954年与中国签订条约,尼赫鲁基于不干预主义并不赞成此事,认为是对和平的挑衅[119]。
- ^ 在周恩来对丹增嘉措的劝说中,重申中央政府做出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内不在西藏推动改革的决定,也就是6年内并不会实行改革,之后仍然由丹增嘉措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决定[105][118]。他还宴请丹增嘉措的亲属,当面批评丹增嘉措的两个哥哥从事西藏独立运动的错误,并向他们说明利害关系[105]。
- ^ 在1959年藏区骚乱爆发以后,流亡藏族便将3月10日视为起义反抗中国的“西藏人民起义日”[131]。
- ^ 不过在1995年,丹增嘉措对中央情报局官员表示,尽管这有助于对抗中国者的士气,但也“失去数千人生命”[145]。在自传《流亡中的自在》中,同样批评中央情报局支持西藏独立运动,认为美国政府介入中国事务,并非关心或帮助西藏独立,而是挑战中国的“冷战策略”[145],是颠覆所有共产主义政府的“全球行动”[146]。1999年,他再次表示中央情报局的行动对西藏有害,因为主要是服务“美国利益”[147];而当美国对华政策发生变化时,便停止过去的协助[147]。
- ^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透过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取代中华民国获得联合国的中国代表权[151]。
- ^ 丹增嘉措认为表态可能会对自焚者、自焚者的家人还有留下来的人“造成很大的创伤”[197]。而虽然这些自焚喇嘛的民族勇气十分了不起,但是以政府的反应来看,这类行为的效果是值得怀疑的、且与付出的代价并不对等的,因此他表示绝对不鼓励喇嘛采用自焚的抗争举动来表达诉求,而是要运用勇气与智慧[197]。
- ^ 其中虽然印度支持丹增嘉措,但抗议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针对印度国内宗教的评论[229]。
- ^ 除了代表西藏感谢外,丹增嘉措还向善光寺捐赠高约21公分的金铜“释迦如来坐像”以示感谢,并在隔年3月7日向公众开放[234][235]。
- ^ 而在同年,他还在高野山大学(10月31日至11月3日)、宫城县仙台市孝胜寺、宫城县石卷市西光寺(11月5日)、宫城县仙台市圣和学园高等学校、福岛县郡山市日本大学工学部体育馆(11月6日)举行演讲[241],并在西光寺悼慰灵魂[242][243]。
- ^ 2015年,路透社的一项调查确定多杰雄登抗议活动背后长期得到中国共产党的“支持”,该组织已成为中国政府破坏丹增嘉措支持行动的“一项工具”[249][250]。在路透社调查指出其获得中国支持后,多杰雄登教派便宣告解散[250]。
- ^ 1999年,佩玛·杰布·甲日在大阪国际宗教同志会总会纪念演讲提到上,尽管自己是最初介绍麻原彰晃给印度的人,但在几个月后发现许多问题,便建议丹增嘉措不要与其有关连,这导致他被愤怒的麻原彰晃及其杂志批评,后来麻原彰晃则引发奥姆真理教事件[252]。
- ^ 在印地语中,“阿喜姆沙”(Ahimsa)这个名词代表和平而不使用暴力的状态[162][163]。
- ^ 有时候,丹增嘉措会与非素食主义者共同进餐,曾在一次访问白宫时,婉拒所收到的素食主义菜单[355]。而在自己的厨房内,他采取完全的素食主义[356]。
- ^ 1998年10月22日,丹增嘉措领导的藏人行政中央承认曾在1960年代,每年获得中央情报局资助170万美元,但否认丹增嘉措每年收到18万美元[142]。
- ^ 最早Twitter是出现假冒的达赖喇嘛办公室账号,并吸引20,000名粉丝,随后则因违反使用条款而被封禁[402]。2010年2月,丹增嘉措开设官方的Twitter账号[403]。
- ^ 2007年10月,他在国际顾问公司Creators Synectics的“在世天才百强榜”,排名第26位[419]。2013年5月,哈里斯民意调查调查7,245名来自欧洲五个最大国家和美国的成年人,他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并列人气最高的世界领导人(支持率达78%),教宗方济各是唯一接近两人的领导人[420]。
参考资料
- ^ 达赖喇嘛于时代杂志刊登文章:现在世界是我的家. 西藏之声. 2023年3月1日 [2023年9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5月12日).
- ^ 印度大亨背后使劲 拉拢达赖改国籍(图). 中新网. [2023-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1).
- ^ R. N. Rahul Sheel. The Institution of the Dalai Lama. The Tibet Journal. 1989年, 第14卷 (第3期): 第19–32页 [202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3) (英语).
- ^ 周伟洲. 十四世达赖喇嘛坐床典礼(三). 西藏文化网. 2011年10月3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简体中文).
- ^ 王贵 & 1991年,第30页.
- ^ 田中公明 & 2000年,第68页; 山姆·范·沙克 & 2011年,第129页.
-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民视新闻台. 【台灣演義】專訪西藏精神領袖 達賴喇嘛 2019.02.17. YouTube. 2019年2月17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0月18日) (英语).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1990年; 佩玛·杰布·甲日 & 1998年,第87页; 田中公明 & 2000年,第68页;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3页.
- ^ 9.0 9.1 9.2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2008年.
- ^ 10.0 10.1 10.2 IN THE HIGH COURT OF NEW ZEALAND AUCKLAND REGISTRY (PDF). Portal Buddyjski CyberSangha. 2004年11月1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年1月3日) (英语).
- ^ 洛朗·德赛 & 2005年,第135页; 田中公明 & 2000年,第97页至第100页; 田中公明 & 2012年,第55页至第57页.
- ^ Dalai Lama. 《牛津英语词典》.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9日) (英语).
- ^ 河口慧海 & 1978年; 青木文教 & 1990年,第284页; 田中公明 & 2000年,第113页至第114页; 多田等观 & 2008年,第9页、第13页至第16页、第41页至第45页.
- ^ 14.0 14.1 Brief Biography. 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16日) (英语).
- ^ 河口慧海 & 1978年; 青木文教 & 1990年,第284页; 田中公明 & 2000年,第113页至第114页; 多田等观 & 2008年,第9页、第13页至第16页、第41页至第45页; 山姆·范·沙克 & 2011年; 小罗伯特·布斯威尔等 & 2013年.
- ^ 林孝庭 & 2018年,第26页.
- ^ 沃伦·W·史密斯 & 1997年,第107页至第149页;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3页至第23页; 林孝庭 & 2018年,第2页至第8页; 张博树 & 2014年; 杨海英 & 2017年,第211页; 朱丽双 & 2016年,第1页至第9页、第20页至第21页、第57页至第61页.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1990年;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3页、第243页至第251页; 林孝庭 & 2018年,第143页; 张博树 & 2014年.
- ^ 程刚. 记者探访达赖喇嘛出生地青海红崖村. 新浪. 2009年3月9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简体中文).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1990年; 李铁铮 & 1956年,第179页; 查尔斯·阿尔弗雷德·贝尔 & 1987年,第399页;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247页至第249页; 托马斯·莱尔德 & 2007年.
- ^ 李铁铮 & 1956年,第179页; 查尔斯·阿尔弗雷德·贝尔 & 1987年,第399页;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247页至第249页; Piper Gaubatz & 1996年,第36页; 托马斯·莱尔德 & 2007年,第243页至第244页; 朱丽双 & 2016年.
- ^ 22.00 22.01 22.02 22.03 22.04 22.05 22.06 22.07 22.08 22.09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官方国际华文网站.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繁体中文).
- ^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Dalai Lama - Speech to the U.N and Images of Tibet. Cosmic Harmony.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6月20日) (英语).
- ^ 托马斯·莱尔德 & 2007年; 藏人行政中央 & 2008年,第114页至第115页; 朱丽双 & 2016年,第239页.
- ^ 25.0 25.1 Politically incorrect tourism. 《经济学人》. 2009年2月26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7月14日) (英语).
- ^ 托马斯·莱尔德 & 2007年.
- ^ 内森·W·希尔. Review of Sam van Schaik. Tibet: A History. London and New York: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1..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2012年2月, 第75卷 (第1期): 第190页至第192页. doi:10.1017/S0041977X11001108 (英语).
- ^ 28.00 28.01 28.02 28.03 28.04 28.05 28.06 28.07 28.08 28.09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1990年.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1990年; 李铁铮 & 1956年,第179页; 查尔斯·阿尔弗雷德·贝尔 & 1987年,第399页.
- ^ 托马斯·莱尔德 & 2007年,第267页.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1990年; 嘉乐顿珠和石文安 & 2015年,第20页.
- ^ 32.00 32.01 32.02 32.03 32.04 32.05 32.06 32.07 32.08 32.09 32.10 32.11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大事紀錄年表.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官方国际华文网站.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5月22日) (繁体中文).
- ^ 33.0 33.1 33.2 任善炯. 达赖抵台,马英九最应该对达赖说的一句话.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2009年9月14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简体中文).
- ^ 查尔斯·阿尔弗雷德·贝尔 & 1987年,第451页; 朱丽双 & 2016年,第238页至第239页.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1990年; 查尔斯·阿尔弗雷德·贝尔 & 1987年,第451页;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247页至第248页.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1990年; 查尔斯·阿尔弗雷德·贝尔 & 1987年,第450页至第451页;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243页至第247页; 朱丽双 & 2016年,第239页.
- ^ 查尔斯·阿尔弗雷德·贝尔 & 1987年,第451页.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1990年; 查尔斯·阿尔弗雷德·贝尔 & 1987年,第450页至第451页;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247页至第248页.
- ^ 39.0 39.1 查尔斯·阿尔弗雷德·贝尔 & 1987年,第451页;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248页至第249页.
- ^ 托马斯·莱尔德 & 2007年,第265页;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248页至第249页.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1990年; 查尔斯·阿尔弗雷德·贝尔 & 1987年,第451页至第452页; 托马斯·莱尔德 & 2007年,第265页;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248页至第249页.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1990年;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249页.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1990年; 托马斯·莱尔德 & 2007年,第265页至第266页;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249页至第251页; 朱丽双 & 2016年,第239页.
- ^ 托马斯·莱尔德 & 2007年,第262页至第263页.
- ^ Piper Gaubatz & 1996年,第36页;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249页; 林孝庭 & 2018年,第141页至第143页.
- ^ 托马斯·莱尔德 & 2007年,第265页;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249页.
- ^ 格伦·H·马林 & 2001年,第459页; 朱丽双 & 2016年,第239页.
- ^ 黎吉生 & 1986年,第452页; 查尔斯·阿尔弗雷德·贝尔 & 1987年,第452页; 林孝庭 & 2018年,第143页.
- ^ 查尔斯·阿尔弗雷德·贝尔 & 1987年,第452页;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251页至第253页; 林孝庭 & 2018年,第143页至第144页; 朱丽双 & 2016年,第239页.
- ^ 黎吉生 & 1986年,第452页; 查尔斯·阿尔弗雷德·贝尔 & 1987年,第452页;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252页至第253页; 林孝庭 & 2018年,第143页; 朱丽双 & 2016年,第239页.
- ^ 查尔斯·阿尔弗雷德·贝尔 & 1987年,第452页至第453页;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253页至第254页; 林孝庭 & 2018年,第143页; 朱丽双 & 2016年,第245页至第246页.
- ^ 黎吉生 & 1986年,第152页至第153页;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254页至第255页.
- ^ 黎吉生 & 1986年,第153页; 托马斯·莱尔德 & 2007年,第267页;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254页至第255页; 朱丽双 & 2016年,第248页至第250页.
- ^ 黎吉生 & 1986年,第153页.
- ^ 李祯. 档案证明历世达赖喇嘛都经中央政府认定、册封. 新华网. 2008年4月26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2月23日 (简体中文).
- ^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254页至第255页; 朱丽双 & 2016年,第239页至第243页.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1990年;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255页至第256页; 林孝庭 & 2018年,第144页至第145页; 朱丽双 & 2016年,第249页至第250页.
- ^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尊者關於轉世的公開聲明 2011/09/24.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官方国际华文网站. 2011年9月24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2月8日) (繁体中文).
- ^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255页至第261页; 朱丽双 & 2016年,第250页至第251页.
- ^ 托马斯·莱尔德 & 2007年,第268页至第269页;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255页至第256页; 朱丽双 & 2016年,第252页至第253页.
- ^ 61.0 61.1 61.2 Chronology of Events. 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5月1日) (英语).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1990年; 托马斯·莱尔德 & 2007年,第268页至第269页;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255页至第256页.
- ^ The golden urn. 《经济学人》. 2015年3月19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7日) (英语).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1990年;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256页至第261页; 林孝庭 & 2018年,第145页至第146页; 朱丽双 & 2016年,第253页、第260页至第261页、第265页至第269页.
- ^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256页至第261页; 朱丽双 & 2016年,第259页至第260页.
- ^ 查尔斯·阿尔弗雷德·贝尔 & 1987年,第451页; 王家伟和尼玛坚赞 & 1997年,第133页至第144页; 林孝庭 & 2018年,第146页至第147页.
- ^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尊者關於轉世的公開聲明.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官方国际华文网站. 2011-09-24 [2011-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8).
- ^ 茨仁夏加. The Dragon in the Land of Snows. 《纽约时报》. 1999年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6月24日) (英语).
- ^ 查尔斯·阿尔弗雷德·贝尔 & 1987年,第451页;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256页至第261页; 约翰·包沃斯 & 2016年; 林孝庭 & 2018年,第146页至第147页.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1990年; 朱丽双 & 2016年,第253页.
- ^ 李江琳 & 2010年,第76页.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1990年; 李江琳 & 2010年,第76页.
- ^ Melissa Rice. Carl Sagan and the Dalai Lama found deep connections in 1991-92 meetings, says Sagan's widow. 康乃尔大学. 2007年10月3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13日) (英语).
- ^ 74.0 74.1 74.2 James Kingsland. Dalai Lama enlightens and enraptures contemplative scientists in Boston. 《卫报》. 2014年11月3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英语).
- ^ 75.0 75.1 75.2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Our Faith in Science. 《纽约时报》. 2005年11月12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13日) (英语).
- ^ 76.0 76.1 76.2 76.3 76.4 76.5 76.6 The Dalai Lama and Western Science. 心灵与生命研究所.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月15日 (英语).
- ^ 张子新和喜饶尼玛. 略论达扎摄政时期西藏的局势.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7月, 第32卷 (第3期): 第16页至第19页. ISSN 1000-5447 (简体中文).
- ^ Paul Kocot Nietupski & 1999年,第33页.
- ^ Hsiao-ting Lin. War or Stratagem? Reassessing China's Military Advance towards Tibet, 1942–1943. 《中国季刊》. 2006年7月5日, 第186卷: 第446页至第462页. doi:10.1017/S0305741006000233 (英语).
- ^ David P. Barrett和Larry N. Shyu & 2000年,第240页;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314页至第317页; 朱丽双 & 2016年,第313页至第314页.
- ^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255页至第256页; 林孝庭 & 2018年,第254页至第261页; 朱丽双 & 2016年,第357页至第378页.
- ^ Mikel Dunham. Buddha's Warriors: The Story of the CIA-backed Tibetan Freedom Fighters, the Chinese Invasion, and the Ultimate Fall of Tibet. Penguin Books India. 2005: 66–67 [2023-04-14]. ISBN 978-0-14-400104-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8).
- ^ 茨仁夏加(1999年),第14-15页
- ^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547页.
- ^ 85.0 85.1 85.2 85.3 85.4 85.5 张爱敬. 新中国成立后的西藏. 人民网. 2003年12月3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4月22日) (简体中文).
- ^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587页至第604页; 张博树 & 2014年; 杨海英 & 2017年,第206页至第207页.
- ^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615页至第642页.
- ^ 曾国庆. 历代达赖喇嘛亲政知多少?. 中国西藏网. 2018年2月2日 [2019年2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3日) (简体中文).
- ^ 茨仁夏加(2009年),第48-49页
- ^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十四世达赖喇嘛. 中国网.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0月12日) (简体中文).
- ^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612页至第615页.
- ^ 92.00 92.01 92.02 92.03 92.04 92.05 92.06 92.07 92.08 92.09 92.1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西藏和平解放6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11年7月1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3日) (简体中文).
- ^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643页至第645页; 李江琳 & 2010年,第84页.
- ^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663页至第665页.
- ^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665页至第674页; Patricia Cronin Marcello & 2003年; 张博树 & 2014年; 杨海英 & 2017年,第206页至第207页.
- ^ 《和平解放西藏》.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周恩来与西藏. 1951年5月23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4月6日 (简体中文).
- ^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667页至第674页.
- ^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701页至第712页.
- ^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5年,第711页至第712页; 张博树 & 2014年.
- ^ 杨海英 & 2017年,第206页至第207页.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办公厅.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08年5月9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3日) (简体中文).
- ^ 周恩来. 周恩来关于西藏外事机构及印度设领问题致张经武电. 周恩来与西藏. 1952年6月8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4月6日 (简体中文).
- ^ 103.0 103.1 阿沛·阿旺晋美. Ngapoi recalls the founding of the TAR. 《中国日报》. 2005年8月22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英语).
- ^ 张希坡著.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史.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9-08: 657. ISBN 978-7-5098-0341-7.
- ^ 105.00 105.01 105.02 105.03 105.04 105.05 105.06 105.07 105.08 105.09 105.10 105.11 105.12 105.13 105.14 105.15 105.16 105.17 《西藏历史》. 西藏自治区的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05年3月24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3日) (简体中文).
- ^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9年,第491页至第496页; 张博树 & 2014年,第71页至第74页; 杨海英 & 2017年,第207页至第208页.
- ^ 历任全国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人名单. 人民网.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4月28日) (简体中文).
- ^ Chairman Mao: Long Live Dalai Lama!. Voyage.typepad.com. 2007年1月2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7月22日 (英语).
- ^ 新华社. Official: Dalai Lama's U.S. award not to affect Tibet's stability. 人民网. 2007年10月16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22日) (英语).
- ^ 梅尔文·戈尔茨坦 & 2009年,第496页; 张博树 & 2014年; 杨海英 & 2017年,第207页至第208页.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办公厅.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08年5月9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3日) (简体中文).
- ^ 穆峰. 国务院关于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决定. 中国网. 2012年9月7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简体中文).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1990年; 李江琳 & 2010年,第8页至第22页; 张博树 & 2014年; 杨海英 & 2017年,第207页、第214页至第225页、第243页至第257页.
- ^ 周恩来. 周恩来复达赖信. 周恩来与西藏. 1956年7月12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4月6日 (简体中文).
- ^ 张博树 & 2014年,第113页.
- ^ Visit to India - 1956 to 1957. 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英语).
- ^ 杨海英 & 2017年,第208页; 李江琳 & 2010年,第31页至第32页.
- ^ 118.0 118.1 118.2 李江琳 & 2010年.
- ^ Patricia Cronin Marcello & 2003年,第133页至第134页; 张博树 & 2014年.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1990年; 李江琳 & 2010年,第40页至第48页; 张博树 & 2014年,第133页至第134页.
- ^ 周恩来. 周恩来致达赖电. 周恩来与西藏. 1957年4月2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4月6日 (简体中文).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1990年; 李江琳 & 2010年,第39页至第49页; 杨海英 & 2017年,第208页.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1990年; 李江琳 & 2010年,第53页至第55页; 马扬克·卡亚 & 2012年,第100页; 杨海英 & 2017年,第208页至第209页.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1990年; 李江琳 & 2010年,第53页至第76页、第78页至第81页; 马扬克·卡亚 & 2012年,第100页; 张博树 & 2014年,第134页至第135页; 杨海英 & 2017年,第208页至第209页.
- ^ 李江琳 & 2010年,第81页至第82页.
- ^ 李江琳 & 2010年,第81页至第82页、第86页.
- ^ 却殿仁波切. Debating with the dalai lama. Kurukulla Center for Tibetan Buddhist Studies. 2000年7月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0月12日) (英语).
- ^ 李江琳 & 2010年,第75页至第76页、第109页.
- ^ 129.0 129.1 129.2 129.3 Profile: The Dalai Lama. 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网. 2011年3月10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31日) (英语).
- ^ Patricia Cronin Marcello & 2003年; 李江琳 & 2010年,第109页至第110页.
- ^ 131.0 131.1 131.2 MARCH 10: TIBETAN UPRISING DAY. 自由西藏学生运动.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4月17日 (繁体中文).
- ^ 132.0 132.1 132.2 132.3 流亡政府概況. 达赖喇嘛西藏宗教基金会.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月18日) (繁体中文).
- ^ 李江琳 & 2010年,第96页至第103页、第112页至第146页.
- ^ 《人民日报》.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布告》. 周恩来与西藏. 1959年3月20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4月6日 (简体中文).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1990年; 杨海英 & 2017年,第212页至第213页; 李江琳 & 2010年,第159页至第183页、第241页至第273页.
- ^ 李江琳 & 2010年,第200页至第240页.
- ^ Knaus 2012,第123页.
- ^ 黎吉生 & 1986年,第153页; 李江琳 & 2010年,第324页至第334页.
- ^ 《多维月刊》:达赖喇嘛退休?不会有那一天——专访西藏流亡政府首席部长桑东仁波切(2). 多维新闻. 2008年8月3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1月22日 (简体中文).
- ^ Peter Jackson. Witness: Reporting on the Dalai Lama's escape to India. 路透社. 2009年2月28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7月20日) (英语).
- ^ 张博树 & 2014年,第136页至第137页; 李江琳 & 2010年,第337页至第338页.
- ^ 142.0 142.1 142.2 美联社. World News Briefs; Dalai Lama Group Says It Got Money From C.I.A.. 《纽约时报》. 1998年10月2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0月14日) (英语).
- ^ Status Report on Tibetan Operations. Office of the Historian. January 26, 1968 [2016-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2).
- ^ Status Report on Tibetan Operations. Office of the Historian. January 9, 1968 [2016-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2).
- ^ 145.0 145.1 William Blum. Rogue State: A Guide to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美国线上.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7月7日 (英语).
- ^ Jim Mann. CIA Gave Aid to Tibetan Exiles in '60s, Files Show. 《洛杉矶时报》. 1998年9月15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8月16日) (英语).
- ^ 147.0 147.1 Jonathan Mirsky. Tibet: The CIA’s Cancelled War. 《纽约书评》. 2013年4月9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6日) (英语).
- ^ 马戎 & 2011年.
- ^ 149.0 149.1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達賴喇嘛尊者在3 • 10西藏和平抗暴五十二周年紀念集會上的講話.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官方国际华文网站. 2011年3月10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0月2日) (繁体中文).
- ^ 张博树 & 2014年,第137页至第139页.
- ^ Red China Admitted to UN. 合众国际社. 1971年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5月1日) (英语).
- ^ 郭永虎.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西藏问题”的无效外交尝试——美国操纵联合国干涉西藏探析. 《西藏研究》. 2002年, (第4期) [2022-09-22]. ISSN 1000-0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7) (简体中文).
- ^ 张博树 & 2014年,第136页至第137页.
- ^ 154.0 154.1 The Library of Tibetan Works and Archives. 藏人行政中央.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0月1日 (英语).
- ^ 李江琳 & 2010年,第338页.
- ^ 历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06年2月4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0月12日) (简体中文).
- ^ 周恩来. 周恩来关于将班禅电发表的建议. 周恩来与西藏. 1959年3月30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7月27日 (简体中文).
- ^ 158.0 158.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國新辦舉行統戰部長接見達賴私人代表情況發布會 文字實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10年2月3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简体中文).
- ^ 张博树 & 2014年,第136页.
- ^ Jiang Yuxia. Origin of the title of "Dalai Lama" and its related backgrounder. 新华网. 2009年3月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月28日 (英语).
- ^ 张博树 & 2014年,第140页至第143页.
- ^ 162.00 162.01 162.02 162.03 162.04 162.05 162.06 162.07 162.08 162.09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達賴喇嘛的五點和平計劃. 达赖喇嘛西藏宗教基金会. 1987年9月2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8月11日) (繁体中文).
- ^ 163.00 163.01 163.02 163.03 163.04 163.05 163.06 163.07 163.08 163.09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Five Point Peace Plan. 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1987年9月2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17日) (英语).
- ^ 张博树 & 2014年,第121页至第122页、第143页至第144页.
- ^ 165.00 165.01 165.02 165.03 165.04 165.05 165.06 165.07 165.08 165.09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達賴喇嘛在歐洲議會的演說. 达赖喇嘛西藏宗教基金会. 1988年6月15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2月18日) (繁体中文).
- ^ 166.00 166.01 166.02 166.03 166.04 166.05 166.06 166.07 166.08 166.09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Strasbourg Proposal 1988. 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1988年6月15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16日) (英语).
- ^ 167.0 167.1 167.2 167.3 167.4 167.5 His Holiness's Middle Way Approach For Resolving the Issue of Tibet. 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16日) (英语).
- ^ 张博树 & 2014年,第146页.
- ^ 李栄霞. ダライ・ラマ14世の古里を訪ねる―――辺境の小さな山村でも、時代が前進する鼓動が…. 《北京周报》. 2002年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7月26日) (日语).
- ^ 170.0 170.1 170.2 茅泽勤. 【グローバルインタビュー】ダライ・ラマ「チベット情勢、最も緊迫」. MSN. 2007年11月25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3月12日) (日语).
- ^ 171.0 171.1 Gary Borg. PHOTOS OF DALAI LAMA BANNED IN MONASTERIES ACROSS TIBET. 《芝加哥论坛报》. 1996年5月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2月3日) (英语).
- ^ カルマパ17世 チベットから逃走 - チベット人の忠誠心分断への中国の試みは精神的指導者の逃亡で挫かれる -. ダライ・ラマ法王日本代表部事務所. 2000年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8日) (日语).
- ^ 《南洋商报》. 形势比人强斯人独憔悴 达赖向现实低头. 本地佛教新闻. 2003年8月6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7月28日 (简体中文).
- ^ 中央与达赖代表前六次会谈. 《文汇报》. 2008年5月5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4月2日 (简体中文).
- ^ 合众国际社. U.S. welcomes China-Dalai Lama envoy talks. World Peace Herald. 2005年7月1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年11月20日 (英语).
- ^ 张博树 & 2014年,第153页至第169页.
- ^ インド 国内でのダライ・ラマの政治活動を認めず. 人民网. 2004年10月21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日语).
- ^ 美联社. Dalai Lama wants to sabotage Beijing Olympics, Chinese officials say. 《国际纽约时报》. 2008年3月7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5月1日 (英语).
- ^ 美联社. India stops Tibetan exiles marching to protest Beijing Olympics. 《国际纽约时报》. 2008年3月10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0月10日 (英语).
- ^ チャールズ皇太子は北京五輪の開幕式欠席の意向. 法新社. 2008年1月28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7月19日 (日语).
- ^ 181.0 181.1 张博树 & 2014年,第154页至第155页.
- ^ 「目撃」邦人学生、生々しく語るチベット暴動. 《读卖新闻》. 2008年3月17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3月19日 (日语).
- ^ 野口东秀. 「五輪破壊狙った」 チベット騒乱で温家宝首相. MSN. 2018年3月18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4月26日) (日语).
- ^ 温総理:ダライとの対話の条件はチベット独立の放棄. 人民网. 2008年3月18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6月23日 (日语).
- ^ 永田和男. ダライ・ラマ14世、ラサ暴動関与を強く否定. 《读卖新闻》. 2008年3月18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3月20日 (日语).
- ^ 美联社. 「制御無理なら引退」 ダライ・ラマ、自制促す. 《朝日新闻》. 2008年3月18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3月22日 (日语).
- ^ 永田和男. ダライ・ラマ14世、中国政府に直接対話再開求める意向. 《读卖新闻》. 2008年3月19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3月24日 (日语).
- ^ Dalai Lama admits Tibet failure. 半岛电视台. 2008年11月3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5月29日) (英语).
- ^ 189.0 189.1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達賴喇嘛與中國國內人士視頻會面問答全文 2011/01/18.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官方国际华文网站. 2011年1月18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6日) (繁体中文).
- ^ 190.0 190.1 丁小. 达赖喇嘛推特对话中文网友 (图). 自由亚洲电台. 2010年5月2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简体中文).
- ^ 达赖喇嘛上推特与中国网友对话. 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网. 2010年5月2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5月29日) (繁体中文).
- ^ Cara Anna. Dalai Lama tweets to Chinese citizens about Tibet. 《环球邮报》. 2010年5月2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3日) (英语).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達賴喇嘛尊者致函第十四屆西藏人民議會決定完全退出政壇 2011/03/14.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官方国际华文网站. 2011年3月14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2月9日) (繁体中文).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s Remarks on Retirement - March 19th, 2011. 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2001年3月19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16日) (英语).
- ^ YC. Dhardhowa. Tibetan Charter Drafting Committee Issues Draft Preamble. 《国际西藏邮报》. 2011年4月21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19日) (英语).
- ^ ダライ・ラマ暗殺狙う 中国スパイ侵入とインド紙. 47NEWS. 2012年1月7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9月10日 (日语).
- ^ 197.0 197.1 197.2 197.3 甄宏伟. 达赖喇嘛受访仍拒指责自焚. 多维新闻. 2012年3月22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3月9日 (简体中文).
- ^ 张博树 & 2014年,第1页至第2页.
- ^ 199.0 199.1 杨子岩. “2013-西藏独立年”纯属达赖臆想. 人民网. 2012年12月10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2月15日) (简体中文).
- ^ 習近平氏 チベット亡命政府に高官を派遣し関係改善を打診か. News PostSeven. 2012年12月22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5月29日) (日语).
- ^ 桜井信一. ダライ・ラマ14世「大転換期を迎えている中国、帰れるなら…」. 《大纪元时报》. 2016年6月15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日语).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Deeply Saddened by Liu Xiaobo's Passing Away. 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2017年7月14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0月26日) (英语).
- ^ 独メルセデス・ベンツ、ダライ・ラマ引用したインスタ画像で中国に謝罪. 法新社. 2018年2月7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8日) (日语).
- ^ 冨名腰隆. ベンツ広告にダライ・ラマの言葉 中国で批判、謝罪. 《朝日新闻》. 2018年2月8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2月12日) (日语).
- ^ 205.0 205.1 11th Panchen Lama alive, receiving education: Dalai Lama. 《政治家》. 2018年4月25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13日) (英语).
- ^ Andrea Galli. Dalai Lama and the Panchen Lama quarrel: The way for rapprochement with China. Modern Diplomacy. 2018年5月29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8日) (英语).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A Survey of the Paths of Tibetan Buddhism. Lama Yeshe Wisdom Archive. 1988年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1日) (英语).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Address by His Holiness The XIV Dalai Lama Of Tibet To the United Nations World Conference On Human Rights June 15, 1993 (Vienna, Austria). subliminal.org. 1993年6月15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4月3日) (英语).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Dalai Lama statements - UN. 自由西藏运动. 1993年6月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5月5日) (英语).
- ^ Kesang Y Takla. 2.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will visit the UK from July 15-22 1996. 世界西藏新闻. 1996年7月7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2月1日 (英语).
- ^ 法新社. 2. Dalai Lama arrives in Israel despite Chinese criticism (AFP). 世界西藏新闻. 1999年11月20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8月29日 (英语).
- ^ 1. South Korea Government Faces Criticism After Refusal to Allow Dalai Lama's Visit. 世界西藏新闻. 2000年9月22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5月10日 (英语).
- ^ ダライ・ラマ国連の「2000年世界平和サミット」に招待されず. ダライ・ラマ法王日本代表部事務所. 2000年7月29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8日) (日语).
- ^ China keeps up heat on Dalai Lama. 有线电视新闻网. 2001年4月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9月12日) (英语).
- ^ Geraldine Fagan. RUSSIA: How many missionaries now denied visas? (PDF). 论坛18. 2005年9月7日, 第7卷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年1月3日) (英语).
- ^ 宗教指導者の会議開催、ダライ・ラマも出席 - ベルギー. 法新社. 2006年5月30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9日) (日语).
- ^ 217.0 217.1 217.2 永田和男. ペロシ米下院議長がダライ・ラマ14世と会談、支持を表明. 《读卖新闻》. 2008年3月21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2月7日 (日语).
- ^ 美联社. Dalai Lama Begins US Visit in Seattle. 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2008年4月1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17日) (英语).
- ^ 《环球时报》. 达赖求助美国干涉西藏问题. 新浪网. 2008年4月23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6日) (简体中文).
- ^ Lehigh University: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理海大学. 2008年7月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2月22日) (英语).
- ^ 法新社. Protesters accuse Dalai Lama of staging 'political show' in Taiwan. AsiaOne. 2009年8月3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英语).
- ^ Amber Wang. Dalai Lama visits Taiwan typhoon victims. 《悉尼晨锋报》. 2009年8月3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25日) (英语).
- ^ Dalai Lama visits Taiwan typhoon victims amid Chinese anger. Terra Daily. 2009年8月3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1日) (英语).
- ^ Dalai Lama Visits Taiwan. 《华尔街日报》. 2009年9月2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8日) (英语).
- ^ 黒瀬悦成. ダライ・ラマにルーズベルト書簡の複製贈る. 《读卖新闻》. 2010年2月20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2月23日 (日语).
- ^ 226.0 226.1 Dalai Lama presses Aung San Suu Kyi over Rohingya migrants. 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网. 2015年5月28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0月26日) (英语).
- ^ 227.0 227.1 Muhammad Lila. Dalai Lama Pleads for Myanmar Monks to End Violence Amid Damning Rights Report. ABC新闻. 2013年4月22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8日) (英语).
- ^ Ian Simpson. Dalai Lama decries Buddhist attacks on Muslims in Myanmar. 路透社. 2013年5月8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英语).
- ^ 229.0 229.1 杰安迪. 奧巴馬會見達賴喇嘛,言論激怒中國印度. 《纽约时报》. 2015年2月8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繁体中文).
- ^ 罗德格·卡曼涅茨 & 1995年.
- ^ Patriarch congratulates Dalai Lama on 70th birthday. 国际文传电讯社. 2005年7月6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年11月24日 (英语).
- ^ Third Meeting of the Board of World Religious Leaders. 以利亚宗教交流协会.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2月27日 (英语).
- ^ Lisa Jucca. Dalai Lama says sorry he can't meet Pope. 路透社. 2007年12月7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英语).
- ^ 234.0 234.1 产业经济新闻社. ダライ・ラマ寄贈の仏像、善光寺で公開 聖火リレー辞退のお礼. MSN. 2009年3月6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3月10日) (日语).
- ^ 235.0 235.1 お礼の仏像を公開、善光寺 ダライ・ラマから贈呈. 47NEWS. 2009年3月6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11日 (日语).
- ^ Dalai Lama inaugurates 6-day world religions meet at Mahua. 《印度快报》. 2009年1月7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28日) (英语).
- ^ Dalai Lama to inaugurate inter-faith conference. 世界西藏新闻. 2009年12月3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6日) (英语).
- ^ Islam and Buddhism. Islam and Buddhism.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22日) (英语).
- ^ Donovan Reynolds. Dalai Lama, Muslim Leaders Seek Peace in Bloomington. Islam and Buddhism. 2010年5月3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2月12日 (英语).
- ^ 利萨·沙亚-卡齐米等 & 2010年.
- ^ ダライ・ラマ法王2010年11月 来日情報. ダライ・ラマ法王日本代表部事務所. 2011年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2日 (日语).
- ^ ダライ・ラマが石巻で法要「悲しみ乗り越えて」. 日视NEWS24. 2011年11月5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11月9日 (日语).
- ^ ダライ・ラマ14世、震災の被災地で法要. SANSPO.COM. 2011年11月5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9日) (日语).
- ^ ダライ・ラマ法王による東日本大震災犠牲者四十九日(七七日忌)特別慰霊法要. ダライ・ラマ法王日本代表部事務所. 2011年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7月8日 (日语).
- ^ 小山谦太郎. ダライ・ラマ、都内で震災法要「深い悲しみわいた」. 《朝日新闻》. 2011年4月29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6日) (日语).
- ^ 震災復興願い祈り ダライ・ラマ14世が仙台で慰霊の会. 《河北新报》. 2014年4月6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2日 (日语).
- ^ 罗马教皇方济各拒见达赖喇嘛 被指希望同中国修好. 观察者网. 2014年12月13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简体中文).
- ^ 248.0 248.1 Points of the Kashag's Statement Concerning Dolgyal. 藏人行政中央. 1996年5月3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8月29日) (英语).
- ^ 249.0 249.1 249.2 David Lague、Paul Mooney和Benjamin Kang Lim. China co-opts a Buddhist sect in global effort to smear Dalai Lama. 路透社. 2015年12月2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7月4日) (英语).
- ^ 250.0 250.1 250.2 250.3 David Lague和Stephanie Nebehay. Group that hounded Dalai Lama disbands after Reuters exposes Chinese backing. 路透社. 2016年3月12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6日) (英语).
- ^ 251.0 251.1 高山文彦 & 2006年.
- ^ 佩玛·杰布·甲日. 大阪国際宗教同志会 平成11年度総会 記念講演 「チベット仏教とは何か」. レルネット. 1999年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3日) (日语).
- ^ 産廃疑惑/ダライ・ラマを招待した謎の新興宗教の「評判」. 《周刊朝日》. 1998年4月17日 (日语).
- ^ 254.0 254.1 254.2 Mission. 心灵与生命研究所.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21日) (英语).
- ^ 永泽哲 & 2011年,第71页.
- ^ 256.0 256.1 256.2 R·亚当·英格. BG 122: The Evolution of the Mind and Life Dialogues. Buddhist Geeks. 2009年5月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4日 (英语).
- ^ 莎朗·贝格利 & 2007年,第19页.
- ^ 258.0 258.1 258.2 莎朗·贝格利 & 2007年,第20页至第22页.
- ^ 莎朗·贝格利 & 2007年,第20页至第22页; 永泽哲 & 2011年,第71页.
- ^ 260.0 260.1 弗朗西斯科·瓦雷拉等 & 2001年.
- ^ Books. 心灵与生命研究所.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26日) (英语).
- ^ About the Meeting Sponsors. 心灵与生命研究所.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9月26日 (英语).
- ^ Dialogues with the Dalai Lama. 心灵与生命研究所.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7月1日) (英语).
- ^ 永泽哲 & 2011年,第72页.
- ^ 弗朗西斯·波玛瑞 & 2012年,第157页.
- ^ Nalanda Masters. The Seventeen Pandits of Nalanda Monastery. 护持大乘法脉联合会. 2012年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1月20日) (英语).
- ^ 2015 Visit. Dalai Lama in Australia. 2015年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8月12日 (英语).
- ^ 唐纳德·洛佩兹. Nagarjuna. 《大英百科全书》. 2017年8月23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18日) (英语).
- ^ JUNE 11TH TO 15TH 2008 - SYDNEY, NSW, AUSTRALIA THE DOME, SYDNEY SHOWGROUND, SYDNEY OLYMPIC PARK. Dalai Lama in Australia. 2008年6月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6日) (英语).
- ^ 降央·多杰. When Indian Pandit Kamalashila defeated China’s Hashang in Tibet. Sherpaworld.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7日 (英语).
- ^ 271.0 271.1 Compassion in Emptiness. Oscilloscope. 2010年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26日) (英语).
- ^ 272.0 272.1 Phuntsok Yangchen. Disciples from over 60 countries attend the Dalai Lama’s teachings in Dharamshala. Phayul.com. 2012年10月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20日) (英语).
- ^ The Dalai Lama's Teaching on Stages of Meditation. 雪狮出版社. 2012年10月17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21日 (英语).
- ^ 274.0 274.1 274.2 Dhundup Gyalpo. Why is the Dalai Lama "son of India"?. 《西藏太阳报》. 2010年2月9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7月17日) (英语).
- ^ 275.0 275.1 275.2 275.3 I'm messenger of India's ancient thoughts: Dalai Lama. 《印度快报》. 2009年11月14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3日) (英语).
- ^ 276.0 276.1 276.2 276.3 I'm messenger of India's ancient thoughts: Dalai Lama. 世界西藏新闻. 2009年11月15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英语).
- ^ Tibetan language must to keep Nalanda tradition alive: Dalai Lama. 《印度斯坦时报》. 2015年3月7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英语).
- ^ Shoumojit Banerjee. Signs of change emanating within China: Dalai Lama. 《印度报》. 2003年5月28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3月18日) (英语).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Illuminating the Threefold Faith. Thubten Chodron. 2001年12月5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8日) (英语).
- ^ The Nalanda Tradition. Bodhimarga.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4月24日) (英语).
- ^ Dzogchen: The Heart Essence of the Great Perfection. 雪狮出版社.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8日) (英语).
- ^ Carolyn Gregoire. Dalai Lama 'Culture Of Compassion' Talk: Key To Good Health Is 'Peace Of Mind' (VIDEO). 《哈芬登邮报》. 2013年4月18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26日) (英语).
- ^ Bobbie L. Kyle. 10 Things You Didn't Know About the Dalai Lama.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 2008年3月28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6日) (英语).
- ^ Curt Newton. Meditation and the Brain.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2004年2月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0月26日) (英语).
- ^ Jeffery Paine. The Buddha of suburbia. Boston.com. 2003年9月14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25日) (英语).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2005年,第2页至第4页.
- ^ 287.0 287.1 乔治·屈里弗斯. The Shugden Affair: Origins of a Controversy (Part 1). 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16日) (英语).
- ^ 288.0 288.1 288.2 288.3 288.4 Tibet and China, Marxism, Nonviolence. Dharmakara.net.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1月20日) (英语).
- ^ 如月隼人. ダライ・ラマ「私はマルクス主義者だ」…米ニューヨークで発言. searchina.net. 2010年5月21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20日 (日语).
- ^ ダライ・ラマ「私は今もマルクス主義者」. 卫星通讯社. 2015年8月16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日语).
- ^ 《印度时报》. 私の後継者は誰か?それはチベット人が決めるべき、とダライ・ラマ法王. ダライ・ラマ法王日本代表部事務所. 2006年8月15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10日) (日语).
- ^ 上田纪行. The (Justifiably) Angry Marxist. 《三轮车:佛教评论》. 2015年1月15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25日) (英语).
- ^ Catherine Phillips. ‘I AM MARXIST’ SAYS DALAI LAMA. 《新闻周刊》. 2015年1月15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26日) (英语).
- ^ Ed Halliwell. Of course the Dalai Lama's a Marxist. 《卫报》. 2011年6月20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19日) (英语).
- ^ 295.0 295.1 295.2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Long Trek to Exile For Tibet's Apostle. 《时代杂志》. 1999年9月27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28日) (英语).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Condolence Message from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at the Passing Away of Baba Phuntsog Wangyal. 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2014年4月30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17日) (英语).
- ^ 297.0 297.1 297.2 茅泽勤. ダライ・ラマ14世が語る現代中国「習近平は勇気がある」―ジャーナリスト相馬勝が単独インタビュー. Record China. 2014年2月12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7月14日 (日语).
- ^ 张博树 & 2014年,第73页.
- ^ 'Marxist' Dalai Lama criticises capitalism. 《每日电讯报》. 2010年5月20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27日) (英语).
- ^ 纪硕鸣. 亞洲週刊:達賴喇嘛往何處去﹖. 达赖喇嘛西藏宗教基金会. 2006年6月2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2月18日) (繁体中文).
- ^ 301.0 301.1 大岛信三. ダライ・ラマ14世会見記(大島 信三)2010年6月. 日本记者俱乐部. 2010年6月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日语).
- ^ 张博树 & 2014年,第71页至第73页.
- ^ 毛沢東は私に「赤い旗の隣に国旗を維持せよ」と言った. 《产经新闻》. 2016年11月16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6日) (日语).
- ^ 张博树 & 2014年,第72页.
- ^ オバマ大統領がこのタイミングでダライ・ラマ14世と会談した理由. ニュースの教科書. 2014年2月24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21日) (日语).
- ^ 评论 | 唯色:一些老照片,关于尊者达赖喇嘛与尼赫鲁总理第一次见面在北京. Radio Free Asia.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4) (中文(简体)).
- ^ 307.0 307.1 刘笑冬. 藏学专家深入批驳达赖集团分裂言行. 新华网. 2008年3月30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2月16日 (简体中文).
- ^ 308.0 308.1 卢克·哈定. 'I'm very, very optimistic'. 《卫报》. 2003年9月5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1日) (英语).
- ^ 309.0 309.1 309.2 309.3 李鱼. 达赖喇嘛:“这要取决于我的头儿 – 中国政府”. 德国之声. 2008年9月5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23日) (简体中文).
- ^ 310.0 310.1 张博树 & 2014年,第156页至第159页.
- ^ 张博树 & 2014年,第144页、第160页至第162页、第215页至第216页.
- ^ 张博树 & 2014年,第160页至第161页、第215页至第216页.
- ^ 张博树 & 2014年,第146页至第147页、第162页.
- ^ 张博树 & 2014年,第146页至第147页、第162页至第163页.
- ^ 张博树 & 2014年,第144页、第160页至第163页.
- ^ 美联社. Dalai Lama: China causing 'cultural genocide'. 有线电视新闻网. 2008年3月17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1月12日 (英语).
- ^ 达赖喇嘛称青藏铁路为第二次入侵. 美国之音. 2007年2月2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简体中文).
- ^ 张博树 & 2014年,第144页、第163页.
- ^ 法新社. Dalai Lama bemoans deforestation of Tibet. Terra Daily. 2007年11月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8日) (英语).
- ^ 张博树 & 2014年,第144页至第145页.
- ^ 卢克·哈定. Dalai Lama eyes end to 45-year exile. 《卫报》. 2003年9月5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1日) (英语).
- ^ 322.0 322.1 达赖喇嘛:有信心持中国护照重返西藏.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10年9月20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7日) (简体中文).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s views on war and Iraq conflict. 藏人行政中央. 2003年3月1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0月5日 (英语).
- ^ 1.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s view on India's Nuclear Tests. 世界西藏新闻. 1998年5月20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8月14日 (英语).
- ^ Hal Bernton. Dalai Lama urges students to shape world. 《西雅图时报》. 2001年5月15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9月30日) (英语).
- ^ Nobel and Right Livelihood laureates. 建立联合国议会大会运动.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3日) (英语).
- ^ Tawang is part of India: Dalai Lama. 《印度时报》. 2008年6月4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22日) (英语).
- ^ 段欣毅和仝宗莉. 外交部回應達賴尖閣列島言論:為中國人民所不齒. 人民网. 2012年11月13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繁体中文).
- ^ 陆莲. 達賴在日本國會批評西藏地方官員. 多维新闻. 2012年11月13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0月15日 (繁体中文).
- ^ Max Bearak. The Dalai Lama says ‘too many’ refugees are going to Germany. 《华盛顿邮报》. 2016年5月3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4日) (英语).
- ^ Max Bearak. Migrant crisis: Dalai Lama says Germany 'cannot become an Arab country'. 《悉尼晨锋报》. 2016年6月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6日) (英语).
- ^ 法新社. Dalai Lama says 'Europe belongs to Europeans'. 法兰西24. 2018年9月12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14日) (英语).
- ^ 333.0 333.1 Dalai Lama Campaigns to End Wildlife Trade. 环境新闻服务. 2005年4月8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0月12日) (英语).
- ^ 334.0 334.1 Justin Huggler. Fur Flies Over Tiger Plight. Tibet Environment Watch. 2006年2月18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0月13日) (英语).
- ^ 335.0 335.1 335.2 Joyce Morgan. Think global before local: Dalai Lama. 《悉尼晨锋报》. 2009年12月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英语).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s Address to the University at Buffalo. 互联网档案馆. 2006年9月16日 [2019年1月17日] (英语).
- ^ Dalai Lama Reminds Anti-Whaling Activists to Be Non-Violent. 环境新闻服务. 2010年6月23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0月12日) (英语).
- ^ Dalai Lama says climate change needs global action. 路透社. 2009年11月30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26日) (英语).
- ^ 339.0 339.1 Dalai Lama: Sex spells trouble. News24. 2008年11月28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5月29日) (英语).
- ^ 340.0 340.1 Sexual intercourse spells trouble, says Dalai Lama. 《每日电讯报》. 2008年11月29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英语).
- ^ Dalai Lama weighs in on Tiger. FOX体育台. 2010年2月20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8月11日 (英语).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1996年.
- ^ 343.0 343.1 B.A. Robinson. Buddhism and homosexuality. 安大略宗教容忍资询. 2010年7月5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17日) (英语).
- ^ James Shaheen. Gay Marriage: What Would Buddha Do?. 《赫芬顿邮报》. 2009年8月13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2月2日) (英语).
- ^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ISSUES STATEMENT IN SUPPORT OF HUMAN RIGHTS OF 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PEOPLE. 国际LGBTI联合会. 2006年4月3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2月3日 (英语).
- ^ Dennis Conkin. Gay Marriage: What Would Buddha Do?. Quiet Mountain. 1997年6月19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年4月23日) (英语).
- ^ 347.0 347.1 Tamara Conniff. The Dalai Lama Proclaims Himself a Feminist: Day Two of Peace and Music in Memphis. 《赫芬顿邮报》. 2009年11月23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1月15日) (英语).
- ^ Launch of Tata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s’ Course in Secular Ethics for Higher Education. 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2017年8月14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英语).
- ^ Gary Stivers. Dalai Lama meets Idaho’s religious leaders. SunValleyOnline.com. 2005年9月15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0月25日 (英语).
- ^ 克劳蒂亚·德雷福斯. The Dalai Lama. 《纽约时报》. 1993年11月28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英语).
- ^ 田中公明 & 2000年,第150页.
- ^ Dalai Lama on Analytic Meditation And How It Helps Cultivate Positivity. 藏人行政中央. 2017年1月30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2月17日) (英语).
- ^ Lachlan Brown. The Dalai Lama explains how to practice meditation properly. Hack Spirit. 2017年5月3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15日) (英语).
- ^ Universal Compassion Foundation. Universal Compassion Foundation.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22日) (英语).
- ^ 355.0 355.1 355.2 皮柯·耶尔 & 2009年,第203页; [[#CITEREF|]] .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FOOTNOTE皮柯·耶尔2009年第203页”的
<ref>
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 ^ Tenzin Gyatso Dalai Lama XIV (1935 - ). Shabkar.Org.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英语).
- ^ 托马斯·莱尔德 & 2007年,第262页.
- ^ 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 DEMOCRACY AND HOPE: DALAI LAMA TO SPEAK WITH FOUR DYNAMIC YOUNG ACTIVISTS. YouTube. 2016年6月15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17日) (英语).
- ^ 欧洲理事会. Dalai Lama at the Council of Europe - Full Conference Press. YouTube. 2016年9月16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3月18日) (英语).
- ^ 彼得·格雷夫斯. Dalai Lama: Soul of Tibet. 美国: A+E电视网. 2005年4月26日 (英语).
- ^ ダライ・ラマ法王66歳のお誕生日、セント・ジェイムズ宮殿で祝われる. ダライ・ラマ法王日本代表部事務所. 2001年6月26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8日) (日语).
- ^ Schedule. 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16日) (英语).
- ^ 363.0 363.1 363.2 363.3 Teachings. 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16日) (英语).
- ^ Michael Caddell. 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to give public talk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普林斯顿大学. 2014年9月9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3日) (英语).
- ^ 365.0 365.1 Introduction to the Kalachakra. 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14日) (英语).
- ^ Antonia Blumberg. Dalai Lama Delivers Kalachakra Buddhist Teaching To Thousands Of Devotees (PHOTOS). 《赫芬顿邮报》. 2012年7月7日 [2019年1月17日] (英语).
- ^ Disclaimer. Dalai Lama in Australia.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9日 (英语).
- ^ 368.0 368.1 迈克尔·巴克曼. Behind Dalai Lama's holy cloak. 《世纪报》. 2007年5月23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19日) (英语).
- ^ 369.0 369.1 孙微和王渠. 达赖狂言将终结转世制度 中方:达赖说了不算. 《环球时报》. 2014年12月19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8月25日) (简体中文).
- ^ 理查德·斯宾塞. Dalai Lama says successor could be a woman. 《每日电讯报》. 2007年12月7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6日) (英语).
- ^ チベットの活仏、転生者決定に必要な3原則. 人民网. 2008年3月8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6月23日 (日语).
- ^ 琳达·伍德海德等 & 2016年.
- ^ 373.0 373.1 為排除政治干擾 達賴喇嘛擬結束轉世. 《自由时报》. 2014年9月9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15日) (繁体中文).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Statement of His Holiness the Fourteenth Dalai Lama, Tenzin Gyatso, on the Issue of His Reincarnation. 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2001年3月19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17日) (英语).
- ^ CTV Exclusive: Dalai Lama will choose successor. 加拿大电视公司新闻网. 2012年6月7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英语).
- ^ 法新社. Dalai Lama says successor not required. 半岛电视台. 2014年9月8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31日) (英语).
- ^ Jake Swearingen. China Will Make the Dalai Lama Reincarnate Whether He Likes It or Not. 《大西洋》. 2014年9月10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英语).
- ^ Alex Caring-Lobel. Female, She Must Be Very Attractive. 《三轮车:佛教评论》. 2015年9月22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英语).
- ^ 康世人. 中方決定轉世傳承 達賴喇嘛批沒用大腦. 中央通讯社. 2017年3月6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6日) (繁体中文).
- ^ When meditation turns toxic: the woman exposing spiritual sexism. The Guardian. 2021-12-08 [2023-04-17]. ISSN 0261-30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8) (英国英语).
- ^ 达赖为女性转世继承人须“有吸引力”言论道歉. www.abc.net.au. 2019-07-03 [2023-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7) (澳大利亚英语).
- ^ 达赖喇嘛向女性道歉 BBC专访问答涉嫌“政治不正确”. BBC News 中文. 2019-07-03 [2023-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2) (中文(简体)).
- ^ 达赖喇嘛为“女继任者须有吸引力”言论道歉. SBS Language. [2023-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0) (中文(简体)).
- ^ Ellis-Petersen, Hannah. Dalai Lama apologises after kissing boy and asking him to ‘suck my tongue’. The Guardian. 2023-04-10 [2023-04-17]. ISSN 0261-30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0) (英国英语).
- ^ Alund, Natalie Neysa. 'Suck my tongue': Dalai Lama lambasted after video shows him kiss young boy on lips. USA TODAY. [2023-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6) (美国英语).
- ^ Alund, Natalie Neysa. 'Suck my tongue': Dalai Lama lambasted after video shows him kiss young boy on lips. USA TODAY. [2023-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6) (美国英语).
- ^ Mogul, Manveena Suri,Rhea. Dalai Lama apologizes after video asking child to 'suck' his tongue sparks outcry. CNN. 2023-04-10 [2023-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9) (英语).
- ^ ‘Innocent grandfatherly prank’: Tibetan president in exile on Dalai Lama video. Hindustan Times. 2023-04-14 [2023-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6) (英语).
- ^ Tibetans Say the Dalai Lama’s ‘Suck My Tongue’ Viral Video Is Being Misinterpreted. www.vice.com. [2023-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5) (英语).
- ^ 達賴喇嘛「伸舌頭」爭議疑中共操弄? 他揭是藏人「最良善問候」. Yahoo News. [2023-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7) (中文(台湾)).
- ^ 達賴喇嘛吸舌頭爭議 胡錫進:與藏族吐舌習俗截然不同. 联合报.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6) (中文(台湾)).
- ^ 達賴喇嘛親吻男童,還說「吸我的舌頭」!影片瘋傳遭撻伐,官方道歉了. 风传媒. [2023-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8) (中文(台湾)).
- ^ Dalai Lama: The significance of ‘tongue greetings’ in Tibetan culture. The Independent. 2023-04-14 [2023-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30) (英语).
- ^ YouTube上的H.H. Dalai Lama: Archetype of Radical Innocence - Ep. 325
- ^ DAVID MARCUS: If the Pope asked a child to 'suck' his tongue, he wouldn't be the Pope anymore. The Dalai Lama does it and there's almost universal silence. It looks like child abuse - and the inaction is shameful. Mail Online. 2023-04-11 [202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4) (英语).
- ^ No excuse for child abuse. India Today. 2023-04-14 [202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30) (英语).
- ^ S/African party calls for arrest of Dalai Lama over child abuse saga. APA news. 2023-04-11 [202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30) (英语).
- ^ Dalai Lama sparks another controversy with Lady Gaga: Another video appears in which he touches the singer's leg. MARCA. 2023-04-15 [2023-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8) (英语).
- ^ Azizan, Azri. Old Video of Dalai Lama "Tickling" Lady Gaga's Knees Goes Viral After "Suck My Tongue" Hoo-ha - WORLD OF BUZZ. worldofbuzz.com. 2023-04-14 [2023-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1) (美国英语).
- ^ 達賴「吸舌頭」爭議未息 又被爆曾摸Lady Gaga腿 流亡政府稱「親中勢力操弄」. 星岛头条. 2023-04-14 [2023-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9) (中文(香港)).
- ^ Books. 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16日) (英语).
- ^ 法新社. Twitter suspends fake Dalai Lama account. 特别广播服务公司. 2003年8月23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6日) (英语).
- ^ ダライ・ラマがTwitterに登場 今度は本物. ITmedia. 2010年2月23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日语).
- ^ Dalai Lama. Twitter.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27日) (英语).
- ^ Dalai Lama. Facebook.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26日) (英语).
- ^ dalailama. Instagram.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25日) (英语).
- ^ Dalai Lama. Google+.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0月19日) (英语).
- ^ Teachings. 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2月11日 (英语).
- ^ Public Talks. 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2月26日 (英语).
- ^ MISSION. The Dalai Lama Foundation.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9月16日) (英语).
- ^ EMORY-TIBET SCIENCE INITIATIVE RECEIVES $1 MILLION GRANT FROM DALAI LAMA TRUST. 埃默里大学. 2014年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4月14日 (英语).
- ^ 412.0 412.1 Dibyesh Anand. The Next Dalai Lama: China has a choice. 《卫报》. 2010年12月15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6日) (英语).
- ^ Patriarch congratulates Dalai Lama on 70th birthday. 以利亚宗教交流协会.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年11月24日 (英语).
- ^ 414.0 414.1 弗朗西斯·波玛瑞 & 2012年,第123页.
- ^ Mark Sappenfield和Peter Ford. Dalai Lama must balance politics, spiritual role. 《基督科学箴言报》. 2008年3月24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4日) (英语).
- ^ 416.0 416.1 李江琳 & 2010年,第339页.
- ^ D. Fisher、E. Shahghasemi和D. R. Heisey. A Comparative Rhetorical Analysis of the 1 4th Dalai Lama, Tenzin Gyatso. Midwest CIES 2009 Conference. 2009年 (英语).
- ^ 哈娜·加特纳. INDEPTH: THE DALAI LAMA. 加拿大广播公司. 2004年4月16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7月19日 (英语).
- ^ 李洪志、達賴入選“在世天才百強”. 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网. 2007年10月30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繁体中文).
- ^ Regina A. Corso. The Dalai Lama, President Obama and Pope Francis at Highest Levels of Popularity in U.S. and Five Largest European Countries. 哈里斯民意调查. 2013年5月29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9月24日) (英语).
- ^ The Children Of Gandhi. 《时代杂志》. 1999年12月3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0月5日) (英语).
- ^ Red Dwarf (TV Series) Meltdown (1991). 网络电影数据库.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3日) (英语).
- ^ 日本华纳音乐. Peter Yarrow /ピーター・ヤーロウ - Never Give Up /ネヴァー・ギヴ・アップ(日本語ヴァージョン). YouTube. 2013年10月1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0月18日) (日语).
- ^ 424.0 424.1 Michael Buckley & 2006年,第35页.
- ^ ダライ・ラマ14世に6年間にわたって密着、人生と素顔を紐解くドキュメンタリー. CINRA.NET. 2015年3月25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6日) (日语).
- ^ 《上周今夜秀》. Dalai Lama: Last Week Tonight with John Oliver (HBO). YouTube. 2017年3月5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12日) (英语).
- ^ 對達賴喇嘛的批評性評價. 德国之声. 2007年8月3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3月19日) (简体中文).
- ^ 维克多·特里蒙蒂. Keine Religion des Friedens. 《世界报》. 2007年7月3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24日) (德语).
- ^ 维克多·特里蒙蒂. 2. 9. THE WAR GODS BEHIND THE MASK OF PEACE. Trimondi Online Magazin.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1日) (英语).
- ^ 谢剑. 近五十年來藏族人口的發展及其意義 (1950-2000) (PDF). 蒙藏委员会.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7月4日 (繁体中文).
- ^ 王力雄 & 1998年,第306页; 张博树 & 2014年,第145页至第146页.
- ^ 王力雄 & 1998年,第301页至第306页.
- ^ 433.0 433.1 433.2 张博树 & 2014年,第161页.
- ^ 黄锐和王镭. 所谓“西藏问题”的由来及实质. 新华网. 2008年12月17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2月26日 (简体中文).
- ^ 官方媒体罕见长文斥达赖以自治之名行分裂之实. 凤凰卫视. 2007年4月23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简体中文).
- ^ 廉湘民. 廉湘民:十四世达赖的时代过去了. 《环球时报》. 2016年1月20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7日) (简体中文).
- ^ 张博树 & 2014年,第160页至第161页.
- ^ 438.0 438.1 《人民日报》. A look at the Dalai Lama's ridiculous Indian heart. 人民网. 2010年1月22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10月9日) (英语).
- ^ 「すべての政府関係者とダライ・ラマとの会見に反対」中国が発言. 《人民日报》. 2000年4月28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4月13日 (日语).
- ^ 440.0 440.1 高口康太. ダライ・ラマ効果を払拭した英中「黄金」の朝貢外交. 《新闻周刊》. 2015年10月22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19日) (日语).
- ^ China uses ever more effective Net filters. 《国际纽约时报》. 2005年4月15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5月1日 (英语).
- ^ 张博树 & 2014年,第12页至第13页.
- ^ Major Awards conferred on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藏人行政中央.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5月15日) (英语).
- ^ The 1959 Ramon Magsaysay Award for Community Leadership. The Ramon Magsaysay Award Foundation.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19日) (英语).
- ^ 445.0 445.1 Award & Honors 1957 - 1999. 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27日) (英语).
- ^ 446.0 446.1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s Nobel Prize acceptance speech. 藏人行政中央. 1989年12月10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5月4日 (英语).
- ^ 447.0 447.1 John Cherian. Not so noble. 《最前线》. 2010年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9月10日 (英语).
- ^ 伊葛·雅维克. Award ceremony speech. NobelPrize.org. 1989年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月27日) (英语).
- ^ The 14th Dalai Lama Facts. NobelPrize.org.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14日) (英语).
- ^ Mahatma Gandhi, the missing laureate. NobelPrize.org. 1989年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8日) (英语).
- ^ Chen Xia和Lin Liyao. The Nobel Peace Prize goes astray. 中国网. 2010年10月19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3日) (英语).
- ^ 1989年10月7日 我国政府抗议将诺贝尔和平奖授予达赖. 人民网.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4月22日) (简体中文).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s Nobel Prize acceptance speech University Aula, Oslo, 10 December 1989. 藏人行政中央. 1989年12月10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5月4日 (英语).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ダライ・ラマ 法王によるノーベル平和賞受賞スピーチ. ダライ・ラマ法王日本代表部事務所. 1989年12月10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9日) (日语).
- ^ FOUR FREEDOMS AWARDS. 罗斯福研究所.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3月25日) (英语).
- ^ 456.0 456.1 456.2 456.3 456.4 456.5 Awards & Honors 2000 - Present. 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16日) (英语).
- ^ 达赖喇嘛被授予加拿大荣誉公民. 美国之音. 2006年9月10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简体中文).
- ^ カナダ政府、スー・チーさんに名誉市民の称号授与. 路透社. 2007年10月18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2月26日 (日语).
- ^ Dalai Lama to be honored at UB.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 2006年3月30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英语).
- ^ Nancy Seideman. Dalai Lama named Emory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埃默里大学. 2007年2月25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0月12日) (英语).
- ^ 美國會向達賴喇嘛頒發金質勛章. 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网. 2006年9月14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繁体中文).
- ^ Brian Knowlton. Bush and Congress Honor Dalai Lama. 《纽约时报》. 2007年10月18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23日) (英语).
-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米議会黄金勲章授賞式におけるダライ・ラマ法王のスピーチ(英語). ダライ・ラマ法王日本代表部事務所. 2007年10月17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8日) (日语).
- ^ 产业经济新闻社. 中国、米大統領を強く批判 ダライ・ラマで関係悪化も. MSN. 2007年10月16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3月12日) (日语).
- ^ 巴黎市政府授予達賴榮譽市民稱號. 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网. 2008年4月22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6日) (繁体中文).
- ^ 产业经济新闻社. ダライ・ラマ、パリの名誉市民に 中仏関係は再び悪化へ. MSN. 2009年6月8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6月11日) (日语).
- ^ ダライラマ14世を名誉市民に. 《朝日新闻》. 2008年4月22日: 第2页 (日语).
- ^ 新华网. 法国华人抗议巴黎市政府授予达赖“荣誉市民”称号. 中国中央电视台. 2009年6月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简体中文).
- ^ 《环球时报》. 法国华人抗议巴黎市政府授予达赖“荣誉市民”.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2009年6月1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6日) (简体中文).
- ^ 燕青. 达赖喇嘛接受威尼斯荣誉市民称号. 美国之音. 2009年2月10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简体中文).
- ^ 达赖喇嘛今日访欧 华沙市授其荣誉市民称号.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09年5月28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6日) (简体中文).
- ^ Pelosi gives Dalai Lama human rights award. 有线电视新闻网. 2009年10月6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0月9日) (英语).
- ^ The Dalai Lama Wins 2012 Templeton Prize. 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2012年3月29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17日) (英语).
- ^ Dalai Lama gives Templeton Prize money to Indian charity. 《印度快报》. 2012年5月12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3月18日) (英语).
- ^ 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Visits Macalester, Speaks To Over 3,500. The Mac Weekly. 2014年3月7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7月14日) (英语).
- ^ 【イベント開催報告】ダライ・ラマ法王14世 麗澤大学にて名誉博士号授与、記念講演会を実施. 丽泽大学. 2018年11月19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7月13日) (日语).
- ^ Szabad Hongkong út, Dalai Láma út – átnevezik a Fudan Egyetem Budapestre tervezett kampuszát övező utakat. telex. 2021年6月1日 [2023年3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3月31日).
参考文献
- (繁体中文)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達賴喇嘛自傳:流亡中的自在》. 台湾新北: 联经出版. 1990年12月15日. ISBN 978-9570805215.
- (繁体中文) 王力雄. 《天葬:西藏的命運》. 香港: 明镜新闻出版集团. 1998年. ISBN 978-1896745541.
- (繁体中文) 托马斯·莱尔德. 《西藏的故事:與達賴喇嘛談西藏歷史》. 台湾新北: 联经出版. 2008年7月10日. ISBN 978-9570832877.
- (繁体中文) 长田幸康. 《從零開始認識達賴喇嘛:不必懂佛法.不用管政治,第一本全面認識達賴喇嘛的入門書》. 台湾台北: 漫游者文化. 2010年6月14日. ISBN 978-9866272141.
- (繁体中文) 李江琳. 《1959:拉薩!──達賴喇嘛如何出走》. 台湾新北: 联经出版. 2010年7月1日. ISBN 978-957083638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 (繁体中文) 茨仁夏加. 《龍在雪域:一九四七年後的西藏》. 台湾: 左岸文化. 2011年3月10日. ISBN 978-9866723490.
- (繁体中文) Alexander Norman. 《達賴喇嘛:手持白蓮者》. 台湾: 博雅书屋. 2013年5月25日. ISBN 978-9571170992.
- (繁体中文) 张博树. 《中國民主轉型中的西藏問題》. 溯源书社. 2014年2月28日. ISBN 978-9881644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 (繁体中文) 朱丽双. 《民國政府的西藏專使(1912-1949)》. 香港沙田: 中文大学出版社. 2016年8月5日. ISBN 978-9629967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 (繁体中文) 杨海英. 《蒙古騎兵在西藏揮舞日本刀:蒙藏民族的時代悲劇》. 台湾台北: 大块文化. 2018年2月16日. ISBN 978-986213786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 (繁体中文) 林孝庭. 《西藏問題:民國政府的邊疆與民族政治(1928-1949)》. 由朱丽双翻译. 香港沙田: 中文大学出版社. 2018年2月16日. ISBN 978-9629968212.
- (简体中文) 王贵. 《藏族人名研究》. 中国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91年11月. ISBN 978-7105013630.
- (简体中文) 王家伟和尼玛坚赞. 《中国西藏的历史地位》. 中国北京: 五洲传播中心. 1997年9月. ISBN 978-780113303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5).
- (简体中文) 唐家卫. 《事实与真相: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其人其事》. 中国北京: 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3年4月. ISBN 978-7800576126.
- (简体中文) 陈庆英. 《達賴喇嘛轉世》. 中国北京: 五洲传播中心. 2004年1月1日. ISBN 978-7508503967.
- (简体中文) 梅尔文·戈尔茨坦. 《喇嘛王國的覆滅(1913-1951)》. 中国北京: 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5年1月. ISBN 978-7800577253.
- (英文)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Beyond Dogma: Dialogues and Discourses. 美国伯克利: 北大西洋图书. 1996年6月25日. ISBN 978-1556432187.
- (英文)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The Universe in a Single Atom: The Convergence of Science and Spirituality. 美国纽约: 兰登书屋. 2005年9月20日. ISBN 978-037572845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 (英文)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Jeremy W. Hayward; Francisco J. Varela , 编. Gentle Bridges: Conversations with the Dalai Lama on the Sciences of Mind. Shambhala Publications. 2001年10月16日. ISBN 978-15706289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6日).
- (英文) Reza Shah-Kazemi; Hamza Yusuf. Common Ground Between Islam and Buddhism: Spiritual and Ethical Affinities. 美国路易维尔: Fons Vitae. 2010年5月1日. ISBN 978-1891785627.
- (英文) Li Tieh-Tseng. The historical status of Tibet. 美国纽约: King's Crown Press. 1956年.
- (英文) Hugh Richardson. Tibet & Its History. 美国波士顿: Shambhala Publications. 1986年8月12日. ISBN 978-0877733768.
- (英文) Charles Alfred Bell. Portrait of a Dalai Lama: The Life and Times of the Great Thirteenth. Wisdom Publications. 1987年1月15日. ISBN 978-0861710553.
- Tsering W. Shakya. The Dragon in the Land of Snows: A History of Modern Tibet Since 1947 [《龙在雪域:一九四七年后的西藏》]. London: Pimlico. 1999年. ISBN 9780712665339.
- (英文) Rodger Kamenetz. The Jew in the Lotus: A Poet's Re-Discovery of Jewish Identity in Buddhist India. 美国旧金山: HarperOne. 1995年4月8日. ISBN 978-006064574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 (英文) Piper Gaubatz. Beyond the Great Wall: Urban Form and Transformation on the Chinese Frontier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年3月1日. ISBN 978-0804723992.
- (英文) Warren W. Smith. Tibetan Nation: A History Of Tibetan Nationalism And Sino-tibetan Relations. Dew Delhi: 哈泼柯林斯. 1997年10月24日. ISBN 978-0813331553.
- (英文) Paul Kocot Nietupski. Labrang: A Tibetan Monastery at the Crossroads of Four Civilizations. Snow Lion Publications. 1999年1月1日. ISBN 978-155939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 (英文) David P. Barrett; Larry N. Shyu. China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1937-1945: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ety. 瑞士伯恩: Peter Lang. 2000年11月1日. ISBN 978-0820445564.
- (英文) Glenn H. Mullin. The Fourteen Dalai Lamas: A Sacred Legacy of Reincarnation. Santa Fe, NM: Clear Light Publishers. 2001年2月1日. ISBN 978-1574160390.
- (英文) Kenneth Conboy; James Morrison. The CIA's Secret War in Tibet. Lawrence, KY: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2002年4月4日. ISBN 978-0700617883.
- (英文) Patricia Cronin Marcello. The Dalai Lama: A Biography. Santa Barbara: 格林伍德出版集团. 2003年2月28日. ISBN 978-031336174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 (英文) Michael Buckley. Tibet. 英国查尔方特圣彼得: Bradt Travel Guides. 2006年11月1日. ISBN 978-184162164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18日).
- (英文) Thomas Laird. The Story of Tibet: Conversations with the Dalai Lama. New York: Grove Press. 2007年10月10日. ISBN 978-8186627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18日).
- (英文) Sharon Begley. Train Your Mind, Change Your Brain: How a New Science Reveals Our Extraordinary Potential to Transform Ourselves.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2007年11月10日. ISBN 978-034547989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18日).
- (英文) A 60-point Commentary o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Publication: A Collection of Historical Archives of Tibet (PDF). 印度达兰萨拉: 藏人行政中央. 2008年. ISBN 978-81866278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3-16).
- (英文) Pico Iyer. The Open Road: The Global Journey of the Fourteenth Dalai Lama. Vintage. 2009年3月10日. ISBN 978-03073875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5日).
- (英文) Melvyn Goldstein. A History of Modern Tibet, volume 2. Berkeley: 加州大学出版社. 2009年4月13日. ISBN 978-0520259959.
- (英文) Rong Ma(马戎). Population and Society in Contemporary Tibet. 中国香港: 香港大学出版社. 2011年1月1日. ISBN 978-962209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4月19日).
- (英文) Sam van Schaik. Tibet: A History. New Haven: 耶鲁大学出版社. 2011年6月28日. ISBN 978-0300154047.
- (英文) Mayank Chhaya. Dalai Lama: Man, Monk, Mystic. 澳大利亚: Bolinda Publishing. 2012年6月11日. ISBN 978-1743115183.
- (英文) John Kenneth Knaus, Beyond Shangri-La: America and Tibet's Move In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2年11月19日
- (英文) Robert Buswell Jr.; Donald S. Lopez Jr. The Princeton Dictionary of Buddhism (PDF). Princeton: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2013年11月24日. ISBN 978-140084805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年6月12日).
- (英文) Gyalo Thondup; Anne F Thurston. The Noodle Maker of Kalimpong: The Untold Story of My Struggle for Tibet. New York: PublicAffairs. 2015年4月14日. ISBN 978-161039289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4月18日).
- (英文) Linda Woodhead; Christopher Partridge (编). Religions in the Modern World: Tradi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 英国伦敦: Routledge. 2016年1月27日. ISBN 978-0415858809.
- (英文) John Powers. The Buddha Party: How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orks to Define and Control Tibetan Buddhism. Oxford: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16年10月3日. ISBN 978-0199358151.
- (日语)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ダライ・ラマ ゾクチェン入門. 日本千代田: 春秋社. 2008年8月1日. ISBN 978-4393133767.
- (日语) 河口慧海. チベット旅行記(3). 日本文京: 讲谈社. 1978年8月10日. ISBN 978-4061582651.
- (日语) 青木文教. 秘密の国 西蔵遊記. 日本: 中央公论新社. 1990年2月. ISBN 978-4122016835.
- (日语) 佩玛·杰布·甲日. チベット入門. 日本千代田: 日中出版. 1998年4月1日. ISBN 978-4817512345.
- (日语) 田中公明. 活仏たちのチベット―ダライ・ラマとカルマパ. 日本千代田: 春秋社. 2000年4月. ISBN 978-4393132784.
- (日语) 洛朗·德赛. チベット史. 日本千代田: 春秋社. 2005年10月. ISBN 978-4393118030.
- (日语) 弗朗西斯·波玛瑞. チベット. 日本大阪: 创元社. 2003年12月1日. ISBN 978-4422211725.
- (日语) 高山文彦. 麻原彰晃の誕生. 日本千代田: 文艺春秋. 2006年2月20日. ISBN 978-4166604920.
- (日语) 多田等观. チベット. 日本千代田: 岩波书店. 2008年7月1日. ISBN 978-4004000280.
- (日语) 永泽哲. 瞑想する脳科学. 日本文京: 讲谈社. 2011年5月12日. ISBN 978-4062584999.
- (日语) 田中公明. 図説 チベット密教. 日本千代田: 春秋社. 2012年5月1日. ISBN 978-4393112564.
外部链接
- 官方网站(中文)
- 官方网站(英文)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的X(前Twitter)账号(英文)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的Facebook专页(繁体中文)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的Facebook专页(英文)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的Instagram账户 (英文)
- YouTube上的第十四世达赖喇嘛频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 藏人行政中央官方中文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简体中文)
- 西藏流亡政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 心智与生命研究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 藏传佛教网络广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 西藏人权与民主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出生于:1935年7月6日
| ||
---|---|---|
佛教头衔 | ||
前任: 图登嘉措 |
达赖喇嘛 1935年至今 1937年认定·1940年坐床 |
现任 |
官衔 | ||
前任: 达扎·阿旺松绕图多旦巴杰增 (摄政) |
西藏君主 1950年-1959年 1951年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 |
遭到撤销 |
新头衔 | 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 1956年-1964年 1959年-1964年由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代理 |
继任: 阿沛·阿旺晋美 (代理) |
新头衔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1954年-1959年 |
继任: 阿沛·阿旺晋美 |
新头衔 | 藏人行政中央元首 1959年-2012年 |
继任: 洛桑森格 西藏司政 |
奖项与成就 | ||
前任: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1989年 |
继任: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