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丽影 (2013年游戏)

古墓奇兵(英语:Tomb Raider,中国大陆译作“古墓丽影”,香港译作“盗墓者罗拉”,台湾译作“古墓奇兵”)是一款由晶体动力开发、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发行的动作冒险游戏,为古墓丽影系列的第九部本篇作品。[6][7]本作被视为该系列的一次重启,游戏中特别著墨于影响流行文化甚钜的主角萝拉·卡芙特的个性和自我。[6][7]《古墓丽影》最初于2013年3月5日在PlayStation 3Xbox 360Microsoft Windows等平台上发行,接著于2014年1月23日发行OS X版本,而Linux版本则于2016年4月27日上市。[8][9]

古墓丽影
  • Tomb Raider
《古墓奇兵》游戏封面
官方译名
  • 台湾:古墓奇兵
  • 中国大陆:古墓丽影
  • 香港:盗墓者罗拉
类型动作冒险
平台Microsoft Windows
OS X
Linux
PlayStation 3
PlayStation 4
Xbox 360
Xbox One
Shield TV
Stadia
开发商晶体动力[a]
发行商史克威尔艾尼克斯
总监诺亚·修斯
丹尼尔·查耶尔
丹尼尔·纽伯格
制作人凯尔·派萧
编剧莱恩娜·普莱契英语Rhianna Pratchett[4]
苏珊·奥康纳
程序史考特·克罗兹
美术布莱恩·荷顿
音乐杰森·格雷夫斯英语Jason Graves
系列古墓丽影系列
引擎Horizon[5]
模式单人多人
发行日
2013年3月5日
  • Microsoft WindowsPlayStation 3Xbox 360
    • 全球:2013年3月5日
    OS X
    • 北美:2014年1月23日
    • 欧洲:2014年1月23日
    PlayStation 4Xbox One
    • 北美:2014年1月28日
    • 欧洲:2014年1月31日
    Linux
    • 全球:2016年4月27日

    Shield TV
    • 全球:2017年3月7日

    Stadia
    • 全球:2019年11月19日

2008年,《古墓奇兵:地城夺宝》发行后不久,晶体动力便开始开发系列的下一部作品。但开发团队决定放弃延续原系列的故事,而改为创作全新的剧情架构。这是继《古墓奇兵:不死传奇》之后,第二次从头开始铺陈主角萝拉·卡芙特的背景故事。《古墓奇兵》的故事背景设定在邪马台,还未身经历练的萝拉必须在邪教军事组织的追杀下拯救朋友并逃离小岛。相较于系列中其它较着重于探索的作品,这款游戏更强调生存,不过玩家仍可在岛上各处或非主线的古墓中探索。本作是系列中第一款具有多人游戏模式的作品,同时也是由史克威尔艾尼克斯于2009年并购原发行公司Eidos Interactive后发行的首款主系列作品。卡蜜拉·鲁丁顿英语Camilla Luddington于2010年被选为本作中萝拉·卡芙特的配音,取代了原本的琦莉·霍斯

由于发行日期从原本预计的2012年底延至2013年3月,《古墓奇兵》在这段时间内受到了不少关注和期待。[10]游戏发行之后便广受好评,许多评论认为这部作品在游戏设计、图象表现以及卡蜜拉·鲁丁顿为萝拉·卡芙特的配音等方面非常杰出,而不少游戏评论家也认为它确实是古墓奇兵系列所引颈企盼的一次重生。然而,仍有批评指出其多人模式缺乏特色、以及游戏中角色的行为与旁白的描述脱节。[11][12][13]《古墓奇兵》截至2017年已在全球创造了1100万份的销量[14],保持著全系列作中销售成绩最佳的纪录。本作支援PlayStation 4Xbox One的更新版《古墓奇兵:决定版(英语:Tomb Raider: Definitive Edition于2014年1月28日发行,其中包含所有原版内容以及新增的DLC;其续集《古墓奇兵:崛起》则于2015年11月发行。

游戏设计

 
游戏中主角萝拉在绳索上滑行

《古墓丽影》主要以任务方式游玩,玩家必须达到任务的目标以完成整个主线故事。游戏以动作冒险为主轴,并融合了探险、生存惊悚平台游戏等元素。[15]它使用的是第三人称视角,而玩家必须操纵故事中的主角,萝拉·卡芙特。游戏的主线故事时间长度大约介于12至15小时间[16],而除此之外,玩家也能做各种非主线任务、探索岛屿、再次探访去过的地方,以及搜掠挑战古墓等。在游戏世界中,玩家除了在步道上行走外,亦可透过攀岩、溜索等方式四处移动。许多角色动作皆继承自晶体动力的几部前作,当中有些内容不同,包括新增的隐蔽游戏元素。游戏过程也有大量的快速反应事件,通常在剧情迅速发展或关键时刻出现,例如逃离即将崩塌的洞穴。[17]

游戏的战斗元素有部分源自顽皮狗开发的神秘海域系列;玩家可自由瞄准主角的武器、近距离作战、或用隐蔽策略躲避敌人。[18]随著剧情的发展,可供主角使用的武器包括了散弹枪步枪手枪以及一个攀爬斧(短冰镐)。本作也是萝拉在系列中第一次可以使用弓箭攻击敌人。游戏中几处特殊的存档点称为“基地营”,其中分为日间营地和生还者营地:玩家可在前者升级技能及装备,并可藉后者快速移动至其他生还者营地。[19]游戏中可以收集的物品包括残料、箭矢、子弹、榴弹、文献以及遗物等;除了散布在地图中可直接拾取外,玩家也能藉打猎、搜刮敌人尸体、挑战探索古墓等方式取得。多数文献和遗物则隐藏在不易发现的位置,取得与否并不影响主线故事。玩家可以藉主角的“求生本能”功能侦查附近敌人或可搜集的物品。[20]游戏也融入了角色扮演游戏的元素:无论是收集物品或是猎杀敌人,都可获得经验值;储够经验值就能获得技能点数,可以用于升级技能。残料用于升级武器。[21]

可供挑战的非主线古墓位于部分地图的隐藏区域,它们多半在洞穴或密室中。每座古墓中都有一个宝箱,而玩家必须利用周遭环境的各种机关或资源抵达宝箱的所在位置,打开宝箱以完成搜掠。另外,游戏中也有许多非主线的任务(成就)供玩家挑战,包括破坏水雷、燃烧旗帜以及收集香菇等。[20]

多人模式

除了主线故事的单人游戏外,《古墓丽影》亦提供线上多人模式,玩家可以组队并互相竞赛,而许多单人游戏中的功能和元素也被加入了多人模式中。[22]多人游戏共有“救援”、“团队殊死战”、“呼救”以及“各自为政”四种模式,每场游戏各有两组队伍——生还者以及拾荒者,并有五个地图供玩家选择。[23][24]“团队殊死战”为简单的PvP模式,双方队伍彼此攻防,由三场竞赛中成功歼灭敌方或杀戮得分最高的队伍胜出。“救援”模式中,生还者的目标是将医疗补给品放置于指定地点,而拾荒者则需歼灭生还者以获得分数,并有十分钟的时间限制。[23][25]“呼救”模式中,生还者必须捡拾地图中散布的电池并启动无线电塔、发射求救讯号,而拾荒者则需窃取电池、阻止讯号发出。[20]玩家在多人游戏中还可设计陷阱,或是使用特定地图中提供的特殊功能。[26]

剧情

角色

玩家所操控的是故事中的主角萝拉·卡芙特,刚从考古学系毕业的她是位怀有雄心壮志的年轻少女。她对于消失的邪马台国有所研究,而她的理论说服了邪马台的后代——西村家族(Nishimura family)——出资筹组一个考古探险队前往寻找这座失落的岛屿。这个探险队由著名的考古学家詹姆士·惠特曼博士(Dr. James Whitman)带领,队员有船长康雷德·罗斯(Conrad Roth)、珊曼莎·西村(Samantha Nishimura)、工程技师乔斯林·雷耶斯(Joslyn Reyes)、厨师约拿·马耶瓦(Jonah Maiava)、舵手安格斯·葛林默迪(Angus Grimaldi)以及电子工程师艾力克斯·韦斯(Alex Weiss)。

惠特曼博士虽小有名声,却面临人生低潮,正努力挽救婚姻和破产的危机;罗斯原本在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服役,后来成为一名探险家,他和卡芙特家族有不错的交情,同时也是萝拉的心灵导师;珊曼莎是萝拉最好的朋友,也是探险队中西村家的代表人,负责为这次的探险录影;雷耶斯是位个性倔强又多疑的单身母亲;约拿是个外表看似粗壮、内心却十分温和的渔夫,且相信世界上有灵异的存在;葛林来自苏格兰的格拉斯哥,是条经验老到、见识广阔且豪放不羁的硬汉;艾力克斯则是位戴眼镜的少年,对萝拉有感情的他总是想要在团队中有所成就、引起注意。

背景

游戏的故事发生于日本以东、福尔摩沙龙三角中的一座小岛——邪马台。那座岛屿以及曾经存在于岛上的王国充满著神秘的传说,许多飞机和船只都曾在附近遭遇狂风暴雨而失事,残骸布满著它的海岸,因而闻名。邪马台国曾经由一位名为卑弥呼的女王所统治,传说中她能够以巫术操控天气,法力强大的她因而被冠上了“太阳女王”的尊称。卑弥呼女王死后不久,统治力量为之动摇,国势渐衰,而自后邪马台的历史也就鲜为人知。玩家在岛屿上探索时,能够发现不少文献记载著历史上不同的时代各有葡萄牙商人、美国海军陆战队 、古代中国使节以及一项日本的军事计画等都曾经来到这座岛上。

主角萝拉和她的伙伴们来到岛上时,整座岛屿由一个称为“索拉瑞兄弟会”(Solarii Brotherhood)的邪教暴力组织所独占,成员包括了罪犯、佣兵和来自各地的船难生还者。兄弟会在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社会,有严明的组织和纪律,并崇拜太阳女王卑弥呼。玩家则随著游戏的故事抽丝剥茧,渐渐发现组织背后真正的目的和意图。

故事

本作采用前传方式,回到主角萝拉·卡芙特冒险的原点,也就是她在21岁的第一场冒险。[27][28]在萝拉的推论和建议下,罗斯决定不顾惠特曼博士的反对而将船驶入日本南方的龙三角,寻找邪马台的遗址。故事则始于探险队的船只“坚忍号”(Endurance)在龙三角海域遇上强烈的暴风雨而失事,船身断成两截,而萝拉在船难中与探险队的其他队员失散,飘到了一个未知小岛的沙滩上。

萝拉被海水冲到沙滩上时随后被一个陌生、外表野蛮的男人打昏,遭到捆绑后拖到了一个洞穴中倒吊在一个祭献台上,她成功逃离了洞穴,而绑架她的男人则在崩塌的洞穴中被乱石压死。在萝拉试图和其他队员会合的时候,她不断发现一些足以证明这座岛屿有人居住的怪异雕刻、尸体和动物的献祭仪式。最后,她找到了珊曼莎和一位自称同为船难生还者的男人马蒂亚斯(Mathias)。在珊曼莎告诉马蒂亚斯有关卑弥呼的传说时,萝拉昏睡了过去,而当她醒来的时候,两人都不见了踪影。[注 1]

当萝拉终于和其他队员会合时,她和惠特曼博士两人决定去寻找仍未出现的罗斯,而剩馀的人(雷耶斯、约拿、艾力克斯和葛林)则前往搜索消失的珊曼莎和马蒂亚斯两人。[注 2]萝拉和惠特曼两人在途中发现岛上的居民仍在膜拜太阳女王卑弥呼,进而了解到这座岛屿就是他们所要寻找的邪马台国。[注 3]在找到一座刻有卑弥呼之名的神社之后,他们两人被几个岛民捉住,并连同坚忍号其他的一些生还者被带到了山间的一处营地。有些生还者试图逃脱,绑架者便开始将他们一一捕捉射杀。[注 4]在混乱中,萝拉和惠特曼分散了;之后萝拉试图藏身,却被岛民的其中一位领导者弗拉迪米尔(Vladimir)发现。弗拉迪米尔打算攻击萝拉,但在萝拉的反击下被射杀,她于是成功逃离了营地。最后,萝拉在山中的村落找到了受伤的罗斯,并决定利用罗斯的装备前往山顶的无线电塔试图和外界联络并寻求救援。[注 5]

在发出求救讯号之后,正在寻找坚忍号的救援飞机飞抵岛屿的上空,却在萝拉的目击下被晴朗的天空中突如其来的怪异闪电击中,而失事坠毁。[注 6]闪电出现的时候,萝拉听到了一个神秘的声音,说著“没有人能离开”。[注 7]萝拉因为良心不安而去寻找失事飞机上的两名飞行员,却未能阻止岛民将他们杀害。后来,艾力克斯和雷耶斯通知萝拉,他们发现珊曼莎也被岛民绑架,而这些岛民则是属于一个称为“索拉瑞兄弟会”的邪教组织。[注 8]萝拉那时和珊曼莎的所在位置距离最近,因而试图前往拯救她,却受到了组织领导者马蒂亚斯的阻挠。正当萝拉被马蒂亚斯的手下包围而昏过去时,却因为一群身著日本武士盔甲的怪异生物的突然介入而得救,萝拉醒来后发现已被他们带到山中的一处古寺庙中。那些生物被岛民称为“”(おに),也就是日本神话中一种凶猛的妖怪。[注 9]萝拉又一次脱逃,并在途中的一个仪式密室中发现,太阳女王是透过一种称为“上升”的火祭仪式来选择继承人。[注 10]珊曼莎透过无线电告诉萝拉,索拉瑞的人们打算将她作为火祭仪式的候选人,而若火祭仪式未能通过,珊曼莎将会被活活烧死。[注 11]萝拉在罗斯的帮助下前往珊曼莎被俘的古老日本皇宫,也就是索拉瑞的堡垒。途中萝拉被威胁投降,否则将杀死被捕的葛林默迪;葛林默迪试图靠自己反击,但却未能成功,并坠落高塔而死。[注 12]萝拉最后终于抵达皇宫,看到马蒂亚斯将珊曼莎绑在火祭仪式中,萝拉试图动手阻止,却因马蒂亚斯手下的阻挠而失败。仪式继续,但火被强风吹熄,而珊曼莎安然无恙,这也同时意味著珊曼莎确实是太阳女王选中的继承人。[注 13]

萝拉再一次逃离,并解救了因为试图寻找珊曼莎而被俘的其他队员们。惠特曼博士则因和索拉瑞的人们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协议而能够自由地在他们之中活动[注 14];萝拉在他的帮助下回到了皇宫并尝试拯救珊曼莎,同时罗斯也叫了一台救援直升机且打算从陷入火海的皇宫中将他们接出来。萝拉在目击先前坠毁的救援飞机之后,决定让珊曼莎不搭上直升机而透过陆路逃生,自己则从皇宫的屋顶跳上了罗斯的直升机,并说服飞行员降落。[注 15]不过,暴风又再次出现,使直升机迫降而坠毁。萝拉在坠机后几乎丧命,幸而被罗斯及时救醒,但马蒂亚斯和一些索拉瑞抵达现场,罗斯在混战中为了保护萝拉而被一把斧头击中死去。在为罗斯哀悼的同时,萝拉开始相信这些突如其来的异常天气并不是正常的现象,而是透过和太阳女王有关的某种超自然力量形成的,太阳女王为了阻止任何人离开这座岛屿而控制了这些狂风暴雨。[注 16]萝拉接著和其他队员会合,在从索拉瑞的包围中逃离后,它们在沙滩上找到了一艘还能够用以驶离岛屿的装甲船,但雷耶斯必须先找到维修的工具才能让那艘船发动。惠特曼博士后来找到了他们,自称也逃离了索拉瑞的阵营,但萝拉却开始怀疑惠特曼暗中和邪教徒有合作,而背叛了自己的队员。[注 17]萝拉和艾力克斯两人后来前往坚忍号的残骸寻找雷耶斯修船所需要的工具,却在船上被索拉瑞所困。艾力克斯最后决定牺牲自己,而让萝拉能够安全地带著工具逃走。[注 18]

萝拉从日本过去遗留下来的军事计画得知,日本政府曾打算利用太阳女王控制天气的神秘力量作为战争的武器,于是她决定前往海滩附近的一处古墓搜索。[注 19]萝拉在研究基地深处的古墓中找到了一位高级日本武士的遗骸,而可以看出他最后是以切腹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从武士所留下的讯息中得知,那名武士原本是女王的风暴卫士的首领将军,也就是现在正守护著古老寺院的“鬼”;在当年,女王的继承人并没有继承她的王位,而是选择自杀,导致太阳女王的灵魂被困在死后的躯体内,其愤怒便化为岛上的狂风暴雨、永不得息。[注 20]萝拉于是明白太阳女王的继承并不单纯是王位的继承,而是灵魂上的传承;太阳女王的灵魂将借由继承仪式永远传承下来,而新一任女王宿主的灵魂则将因而被摧毁。卑弥呼女王的灵魂想要逃脱她现在的躯壳,而马蒂亚斯便打算将珊曼莎献给女王作为新的宿主。[注 21]萝拉于是回到海滩边,却发现惠特曼果真背叛了他们,偷偷带著珊曼莎投往马蒂亚斯去了。[注 22]

萝拉、约拿和雷耶斯三人决定将修好的船驶进内陆,前往山中的寺院解救珊曼莎。而当萝拉抵达寺院门口的时候,正好看见惠特曼被几个风暴卫士所杀。她在突破了风暴卫士的防线之后,终于抵达了寺院的顶端,并看到马蒂亚斯正要开始继承的仪式。萝拉又解决了一些索拉瑞和守卫,最后双手拿著手枪将马蒂亚斯射下山崖坠死,并摧毁了卑弥呼的躯体、终止了继承仪式。在成功解救了珊曼莎之后,岛上的风雨也因而止息,萝拉、珊曼莎、雷耶斯和约拿四个人终于驶离了邪马台,并在附近的海域被一艘货船所救。回程的途中,萝拉发现世界上还有许多的谜团值得厘清和探索,于是决定她将不再回家,而是继续她的下一个冒险。[注 23]

开发

在《古墓奇兵:地城夺宝》发行后,晶体动力分成了两组开发团队;其中一组将继续制作古墓奇兵系列的续作,另一组则专注于新开发的《萝拉·卡芙特》衍生作品系列(其第一部作品即2010年的《萝拉与光之守护者》)。[29]开发团队刚对外发布新作品的消息后,媒体即开始大量炒作,但新游戏的名称却始终未流出。直到2010年11月,开发公司Square Enix才首次提出新版《古墓奇兵》商标的申请,也就是其宣传标语“A Survivor is Born”(一位生还者诞生了)。[30]同年12月6日,Square Enix公开表示制作《古墓奇兵》用了近两年,并称“今天,Square Enix很高兴地宣布一款来自红木城晶体动力的新游戏——《古墓奇兵》(TOMB RAIDER)”[31]游戏工作室的领导人达雷尔·加拉格尔(Darrell Gallagher)说道,“将你对《古墓奇兵》旧有的认知都抛诸脑后,这将会是创造萝拉·卡芙特的原始故事。它将透过一场与众不同的旅程,重新塑造她的个性和人格。”[32]电子游戏月刊《Game Informer》在2011年1月的当期杂志及网站独家刊出了《古墓奇兵》的新版封面、以及从2010年12月12日起来自开发团队有关游戏更多细节以及发展的相关报导。[7]另外,《古墓奇兵》是系列中第一款在美国被分为M级(即适合17岁以上玩家)的作品。

2012年1月,当被问及这款游戏是否会发行任天堂Wii U的版本时,晶体动力的全球品牌行销主管卡尔·史都华(Karl Stewart)回应道,目前未有在该平台发布的计画。史都华指出,本作“并不适合”在Wii U上运行,因为开发者最初即是针对特定的平台设计这款游戏,而当时Wii U尚未发布。他并进一步提到,若开发团队开始研发Wii U版本的话,“(他们)必须要做出异于原始版本的巨大更动,同时还得包含一些为新平台而设计的特殊功能”。[33]2012年5月,加拉格尔表示这款游戏的发布日期将会延至2013年的第一季度,并说道:“我们所设计的是一款完全不同于以往古墓奇兵系列的全新游戏,而更多的开发时间能让我们为它做最后的润饰……我相信这是个正确的选择,而我也保证这个等待将是值得的。”[10]此外,游戏的多人模式则由曾闻名于制作《骇客入侵:人类革命》的加拿大游戏工作室Eidos Montreal开发。[23]

本作的更新版《古墓奇兵:决定版》增加了包括OS X等平台的支援;其中PlayStation 4版本中的帧率为浮动的每秒32至60帧之间(平均每秒53.36帧)、Xbox One版本则为固定的每秒30帧(平均每秒29.98帧),而两个版本的解析度皆为1080p。[34][35]2016年3月22日,曾负责开发游戏OS X版本的Feral Interactive公司宣布将发行《古墓奇兵》的Linux版本,并将支援Ubuntu以及SteamOS等作业系统。[36]本作的开发预算将近1亿美元。[37]

电脑模型

 
萝拉·卡芙特在《古墓奇兵》中的角色概念模型。从图中可见,她的配备包括了弓、手枪和短冰镐

和前作《古墓奇兵:地城夺宝》相同,萝拉·卡芙特动画模型的制作也使用了动作捕捉技术[38],而萝拉的脸部所参考的人物则是模特儿梅根·法古尔(Megan Farquhar)。游戏使用的是晶体动力的游戏引擎,称为“Foundation”。[39]2011年6月3日,开发团队于2011年E3游戏展公开展示了由Square Enix附属的CGI工作室“Visual Works”所制作的游戏预告片——“转折点”(Turning Point),并指出游戏将于2012年的第三季度发行。[40][41]

配音

琦莉·霍斯曾是先前《不死传奇》、《重返禁地》、《地城夺宝》以及《萝拉与光之守护者》等作品里主角萝拉·卡芙特的配音员,但并未在新版的《古墓奇兵》中继续担任(不过,霍斯后来曾于2014年回归替《劳拉与奥西里斯神庙》配音)。2010年12月,曾有报导指出晶体动力正为物色新的萝拉角色而征求了许多女配音员。[42]直到2012年6月26日,新版萝拉·卡芙特的配音员才被确认为英国女演员卡蜜拉·鲁丁顿英语Camilla Luddington[43]其他语言版本的配音员包含了阿拉伯语娜婷·恩杰姆阿拉伯语نادين_نجيم[44]德语诺拉·茨切纳德语Nora Tschirner法语艾莉丝·大卫法语Alice David波兰语卡罗莱纳·哥茨卡波兰语Karolina Gorczyca日语甲斐田裕子义大利语贝内黛塔·庞蒂塞利义大利语Benedetta Ponticelli西班牙语的圭欧玛·阿布奎基·杜兰(Guiomar Alburquerque Durán)以及俄语的宝琳娜·薛巴科瓦(Polina Sherbakova)。[45]

展示

2012年5月31日,开发公司透过网络发布了另一部预告片,其中展示这款游戏的玩法将以动作冒险为基础,也透露了不少新故事的剧情元素;预告片展示了游戏中除主角萝拉之外还有其他非玩家角色(NPC),这一点和系列的前几作则有相似之处[46];又在同年6月4日微软的2012年E3游戏展记者会公开了游戏试玩版的画面,展示出游戏的环境、互动和战斗方式:主角的武器包括,并可藉躲藏和潜行以暗杀或完成其它快速反应事件,同时还播出了萝拉搭乘降落伞的片段。[47]9月27日,在伦敦的2012年Eurogamer展览会上进一步展示了萝拉在狩猎、探索岛屿以及第一次杀死敌人的画面。[48]12月8日,在史派克电玩大奖又播映了一段新的预告片,其中一开始的游戏介绍由卡蜜拉·鲁丁顿叙述,而背景音乐则是由杰森·格雷夫斯英语Jason Graves指挥的交响乐团所演出。[49]隔了一周后,IGN开始发行《古墓奇兵周报》(Tomb Raider Week),每周一至周五都会发布一些关于游戏的新功能、预告片或试玩心得,其中也透露出更多游戏系统、生存武器和挑战古墓的细节。[50]《古墓丽影》于2013年2月8日起发放给生产商,并随后于3月5日正式发行。[51]

音乐

古墓奇兵 (原声带)
杰森·格雷夫斯英语Jason Graves原声带
发行日期2013年3月55日 (2013-03-55)
类型游戏音乐
时长114:59
唱片公司Sumthing Else Music Works

《古墓奇兵》的配乐由杰森·格雷夫斯英语Jason Graves负责作曲;他先前的作品包括《绝命异次元》及其续作、《战栗突击3》以及《星际争霸战:遗产》等。本作的原声带和游戏同步于2013年3月5日发行[52],且广受好评;包含富比士及《电影音乐月刊英语Film Score Monthly》在内的许多网站及杂志都曾给予专辑正面的评价。[53][54][55]

Game Informer》于2010年12月21日发布了一首由艾力克斯·迪米特里杰维奇(Alex Dimitrijevic)作曲、“游戏曲目抢先听”的播客[42][56];后来,晶体动力的全球品牌行销主管卡尔·史都华在其推特上澄清了《Game Informer》的报导,指出“预告片中的背景音乐是由艾力克斯·迪米特里杰维奇所作曲,但我们还没有正式宣布游戏的作曲家。”[57]2011年6月8日,在“转折点”预告片发行后,史都华表示该片中的音乐“并非由迪米特里杰维奇谱写”。[58]2011年6月7日,晶体动力的社群行销主管梅根·玛丽(Meagan Marie)在《古墓奇兵》的官方部落格中表示,“我们的目标就是确保能够发行一张游戏原声带。”[59]史都华并补充道,“他是位全新的作曲家,不仅为(预告片的)这段音乐作曲,我们更选他作为整个游戏的作曲家,”且“我们将会在下半年发布有关游戏作曲家的更多消息”。[58]

音效设计师艾利克斯·威莫(Alex Wilmer)在短片《转折点制作幕后》(Making of Turning Point)中说道,那位未公开的作曲家透过远端指挥一位小提琴家,演奏预告片中的音乐片段。[60]2011年10月17日在《古墓奇兵》官方部落格发行的《晶癖》(Crystal Habit)播客第四集中,玛丽曾与威莫及游戏的首席音效设计师杰克·格里洛(Jack Grillo)谈到与该作曲家的合作;格里洛说道:“我们制作了这首序曲……它大致谱出了故事架构的轮廓,让我们的作曲家能以此为基底替游戏创作各种不同主题和质感的配乐。”威莫则强调他的配乐“……感情相当深刻,能够瞬间反映游戏中发生的事件”,并将随游戏进展过程动态地融入。[61]

后来上载于YouTube的制作纪录片《古墓奇兵的幕后时刻》的一集中,杰森·格雷夫斯为本游戏作曲的消息得到公布。[62]格雷夫斯在纪录片中说道,他的音乐风格深受普罗高菲夫柴可夫斯基、以及一位更近代的潘德列茨基等作曲家影响。在这款“重启”的游戏中,主角萝拉在表情的诠释上有相当大的转变,格雷夫斯不仅要以深刻的音乐衬脱出游戏中惊险的动作场景,还得重新塑造直到当时都不曾有过大幅更动的《古墓奇兵》主题音乐。他的作曲在萝拉表情关键的时刻以类似电影配乐的方式呈现,并将管弦乐营造出的“恐怖”音效与主角内心的情感相揉合。开发团队在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罗里的麦康纳工作室(McConnell Studios)合作下设计出一款由玻璃和各种不同金属所制成的乐器,特别用于本作的配乐,尤其是当萝拉在奔跑或逃亡时背景的恐怖音效。虽然游戏的背景位于曾是古老日本王国的邪马台,格雷夫斯却选择不使用日本乐器,而决定以岛上来自全球各地的拾荒者为发想设计游戏的配乐。此外,格雷夫斯在制作主题交响配乐时,曾以过去作品《绝命异次元》为灵感谱写出和游戏中阴森气氛相称的音乐;他希望谱写出一段具有指标性的主题旋律,使玩家能够印象深刻。[63][64]

《古墓奇兵》原声带
曲序曲目时长
1.Adventure Found Me1:02
2.The Scavenger's Den3:47
3.Exploring the Island2:04
4.First Blood4:26
5.Reaching Roth3:17
6.Infiltrating the Bunker2:38
7.A call for Help6:31
8.Entering Himiko's Tomb3:07
9.The Descent4:13
10.The One5:40
11.The Scavenger's Camp2:33
12.Paying Respects4:45
13.One the Beach6:49
14.Secret of the Island2:16
15.The Oni4:32
16.Whitman's Test5:10
17.Scaling the Ziggurat3:50
18.The Ritual4:05
19.A Survivor is Born3:12
20.The Tomb Raider0:52
总时长:75:55

发行

《古墓奇兵》如期于2013年3月5日在PlayStation 3Xbox 360以及Microsoft Windows上发行。不过,澳洲较其它地区提早了四天,于2013年3月1日发行[65][66];而日本的发行日期则是较晚的2013年4月25日。[67]十个月后,Feral Interactive于2014年1月23日发行了游戏的Mac OS X版本。[3]之后,游戏的更新版《古墓奇兵:决定版》(Tomb Raider: Definitive Edition)分别于同年的1月28日及1月31日在北美欧洲地区发行;该版本的图形获得改善,支援的平台为PlayStation 4Xbox One,且包含原版内的所有功能以及后续新增的追加下载内容。本作是古墓奇兵系列中第一款被ESRB分为M级(而不是T级)的作品,因游戏包含了强烈的血腥、暴力和粗口等内容。[68]

预购

随著地区与贩售商的不同,这款游戏的预购包也提供了各种不同的额外内容。在北美地区,GameStop的预购版包含了内建的挑战古墓;百思买的预购则附赠了由编剧莱恩娜·普莱契英语Rhianna Pratchett写作的48页精装图片小说《古墓奇兵:起点》(Tomb Raider: The Beginnings),内容叙述坚忍号船员遭逢厄运前的航行旅程。此外,那些预购包同时都含有萝拉的“飞行员”装束以及多人模式的“贫民窟”地图。[69][70]沃尔玛的预购则包含免费下载版的《萝拉与光之守护者》、“游击战”装束、多人连线的“贫民窟”地图以及一个特殊的“寻宝游戏”。[71]此外,向Microsoft商店预购的玩家则能获得Xbox Live免费的1600点微软积分[72]

Amazon.com的预购则能获得《古墓奇兵》的幕后时刻特别版,其中包含一本32页的游戏画册、萝拉的“猎人”装束以及由杰夫·吉斯利写作的Kindle Fire数位版《古墓奇兵的幕后时刻》(The Final Hours of Tomb Raider)电子书[73],同时也有前述的“贫民窟”地图以及寻宝游戏。[74]来自Steam的预购同样也有免费的《萝拉与光之守护者》以及“贫民窟”地图,和挑战古墓“失落的探险家之墓”[75];该预购包还附赠了三项《绝地要塞2》的独家游戏物品。[76]

英国,ShopTo.net的预购包含有数位版的图片小说《古墓奇兵:起点》[77],而从Amazon.co.uk订购的预购包则有前述的“贫民窟”地图。[78]

零售

这款游戏在欧洲地区发行了独家的“生存版”,其中包含一本迷你的画册、游戏中岛屿的双面地图、原声带CD、一组武器包的序号以及一个实体的携带型小生存包。[79]欧洲的“典藏版”包含“生存版”中的所有内容,以及一个装著8英吋萝拉·卡芙特公仔的铁盒。[80]北美地区的“典藏版”和欧洲版大致相同,但其中不含迷你画册以及小生存包,而是三款含有图样设计的烫胶徽章以及一幅萝拉·卡芙特的版画。[81]

Steam的“生存版”则包含了一本32页的数位化画册、10首可下载的《古墓奇兵》原声带音乐、数位版的双面岛屿地图和漫画、萝拉的“游击战”装束以及适用于游戏《刺客任务:赦免》的三款武器。[75]

在英国,Game英语Game (retailer)发行了独家的“探险家版”,其中包含一座以探险为主题的挑战古墓,以及一项技能的升级。[82]特易购则发行了独家的“战斗攻击包”,内含三款武器的升级和一项技能的升级。[83]

另外,微软也于2013年3月5日为Xbox 360发行了一款《古墓奇兵》限定版的无线游戏摇控器。[84]而Xbox 360版本同时还包含一组多人模式中一位特殊角色的下载序号。[85]

追加下载内容

在2012年E3游戏展微软的记者会中,晶体动力的达雷尔·加拉格尔宣布Xbox 360的玩家将可提早获得追加下载内容(DLC)。[86]接著在2013年3月6日,又宣布Xbox Live的用户将能提前拥有“洞穴与悬崖”地图包,其中包括三款新的多人模式地图:“拾荒者洞穴”、“悬崖贫民窟”以及“焚烧的村落”。[87]2013年4月2日则在Xbox 360、PlayStation 3以及PC等平台上发行了“1939”地图包,其中包含“空战”和“森林草原”两款多人模式地图。[88]2013年4月25日,Square Enix透过Steam发行了一套日文语言包。[89]后来又于同年5月17日在Xbox Live、PlayStation Network和Steam上发行了一款称为“船难”的多人连线游戏DLC封包,其中包括两款新的多人模式地图:“失落的舰队”和“卑弥呼的摇篮”。[90]此外,Xbox Live于2013年5月7日又发行了三款单人游戏模式中的装束。[91]

评价

评价
汇总得分
汇总媒体得分
GameRankingsX360:86.80%[92]
PS3:86.71%[93]
PC:86.69%[94]
PS4:85.76%[95]
XONE:86.62%[96]
MetacriticPS3:87/100[97]
X360:86/100[98]
PC:86/100[99]
PS4:85/100[100]
XONE:86/100[101]
评论得分
媒体得分
Eurogamer8/10[105]
Game Informer9.25/10[13]
GamesRadar+     [104]
GameSpot8.5/10[103]
GameTrailers8.5/10[12]
GameZone9/10[107]
IGN9.1/10[11]
Joystiq     [108]
英国PlayStation官方杂志8/10[109]
Fami通38/40[106]
卫报     [110]
Digital Spy     [111]

《古墓奇兵》获得了非常高的评价。许多评论认为,本作是古墓奇兵系列所企盼已久且十分彻底、稳固的一次重生。《GamesMaster英语GamesMaster (magazine)》杂志在一篇“全球独家”的评论中给予它90%的分数以及“GamesMaster黄金奖”(颁发对象为获得90%以上分数的游戏);其编辑对本作的视觉效果、故事的长度和游戏的深度赞赏有加,特别是游戏最后三分之一处的高潮非常“出色”。该评论的摘要写道:“(游戏结束后)我们筋疲力竭地坐著,惊艳得目瞪口呆,但只有一个问题。他们究竟该如何开发超越本作的续作?因为有件事绝对是毫无疑问的——萝拉回来了。”[112]IGN的凯扎·麦当劳(Keza MacDonald)也给它极为正面的评价,他们认为这款游戏非常“刺激”且“呈现得很美丽”、具有“精彩的故事叙述”和“比你所期望还要更多的深度”。他们给予本作9.1/10的分数,是系列自1996年首作《古墓奇兵》发行以来所获的最高分数;评论形容这部作品非常“惊人”,并认为它为整个系列和主角萝拉“主持了一场公道”。[11]GamesRadar的瑞安·塔尔约尼克(Ryan Taljonick)称赞游戏中地图的环境和布景设计,并说道“没有任何一个区域使人感觉像是从另一处场景复制过来的”;塔尔约尼克也认为游戏步调完美,且“在同类型的作品中是无与伦比的,胜过所有其它的游戏”。此外,他认为萝拉这个角色的设计以及诠释是整个游戏体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结论道《古墓奇兵》“是部极佳的作品,它完美地铺陈出游戏史上第一位寻宝猎人——萝拉——的背景故事。”[104]澳洲电视节目“Good Game英语Good Game (TV program)”的两位主持人都给予游戏10/10的满分,使它成为该节目开播七年以来第八部获此殊荣的作品。[113]由评论家杰夫·格斯特曼(Jeff Gerstman)所建立的游戏网站Giant Bomb给予游戏5颗星中的4颗,并说道:“《古墓奇兵》中主角的语气和她的动作略不相合,但重生后的萝拉·卡芙特似乎已准备好展开成功的新冒险生涯。”[114]

对游戏最大的批评之一在于故事中主角情感的强调和游戏里玩家动作间差异甚钜。GameTrailers的贾斯汀·史皮尔(Justin Speer)指出,故事不断试著将萝拉·卡芙特描写为脆弱、易受伤害且对杀人感到不适,同时玩家却必须以极具攻击性的动作和敌人交战,甚至以残忍的杀害手法获取更多经验值。史皮尔认为这个矛盾最终拖累了游戏的品质,因为它暗中破坏主角个性的结构,使他到后来完全无法为萝拉找到合适的角色定位。[12]IGN的凯扎·麦当劳也提出了这项问题,但未如史皮尔强烈批评;她认为萝拉和玩家两者都要在很短时间内适应——必须杀人才得以生存。[11]不过,《Game Informer》的马特·米勒(Matt Miller)写道,游戏在多数战斗场合中都有许多方式选择,玩家也能够决定完全不与敌人爆发冲突。[13]此外,他赞赏游戏中敌人的设计,其表现和行为模式都使人感觉他们在岛上确实有任务在身,而不单单只是用来被玩家杀死以完成游戏进度的跑龙套角色。当提及角色设计时,塔尔约尼克则认为相对于萝拉·卡芙特,游戏中其他配角的个性便显得不够完整,并指出他们“很普通,虽然不怎么烦人,但就是不足以让人留下深刻印象”。[104]

在许多评论对其单人模式都有所赞誉的同时,它的多人连线模式却受到不少批评。前述的评论家麦当劳、史皮尔和米勒都认为它没有特色且不甚理想,并指出开发者对多人模式的期望与最终的产品大相迳庭,使它难以让人喜爱[11][12][13]

《古墓奇兵:决定版》同样获得了正面评价。《Game Informer》的麦特·赫尔格森(Matt Helgeson)认为图形升级后的原生1080p解析度对《古墓奇兵》的核心游戏品质有所提升;他针对两不同平台的版本提出一些几可忽略的差异,但特别指出PS4版本的帧率较为平顺。[115]游戏网站The Escapist吉姆·斯特林英语Jim Sterling则较不看好《决定版》;他称赞游戏视觉效果的提升,但认为此外的整体游戏体验和原版几乎无异,且仍旧高昂的价格也使他难以向已玩过原作的玩家推荐。[116]GameZone的麦特·利布尔(Matt Liebl)给予《决定版》9/10的分数,并说道:“《古墓奇兵:决定版》是我初次体验这款晶体动力的重生之作,所以我绝对可以向新玩家推荐这部游戏。至于是否值得花这笔钱买下只是升级了视觉效果的同一款游戏,那就得交由你决定了。”[117]

本作发行前,曾于网路公开的一部游戏影片中含有“反派角色试图强奸主角”的片段;此项剧情元素引发了争议与愤怒,并有多篇社论对页版对此发表评论。[118]Kotaku的一次访谈中,游戏的执行制作人荣恩·罗森伯格(Ron Rosenberg)说道,故事里萝拉·卡芙特在杀死反派角色弗拉迪米尔前“被岛上的索拉瑞捉为囚犯。他们试图强奸她,而……她就如同一只被逼到墙角的动物。那使得萝拉的角色发展前进了一大步:她被迫选择反击,不然就是死亡。而那就是我们现在要呈现给玩家看的。”[119]然而数天后,游戏的开发者指出性侵犯并非故事的主题之一,且先前“试图强奸”的说法为执行制作人的失言。[118]此前,女性及性侵犯等话题在电子游戏新闻界中即容易引发争议。[120]后来,《古墓奇兵》故事的首席作家指出,相关争议乃是资讯的错误解读所致。[121]

销售

本作在发行后的48小时内便售出了100万份。[122]英国,《古墓奇兵》成功登上排行榜榜首,超越《异形:殖民战队》成为2013年销售量最佳的首发游戏。《古墓奇兵》创下了系列的新纪录,其销售量超越《古墓奇兵:不死传奇》首次发行时的两倍。此外,它的Xbox 360和PlayStation 3版本也创下了新的首周销量纪录,超越了原本的《盗墓者:黑暗天使》而成为古墓奇兵系列中独立产品销售速度最快的作品。[123]《古墓奇兵》同时也登上了法国爱尔兰义大利荷兰挪威以及美国等地区排行榜的第一名。[124][125][126][127][128]在美国,《古墓奇兵》成为2013年3月销售量第二名的游戏(包括数位下载版),仅次于《生化奇兵 无限》。[129]在日本,它的首周销售量名列第四,共发售35250份。[130]2013年3月26日,Square Enix宣布游戏的零售版在全球已获得340万份的销售量,但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131]不过,3月29日,晶体动力发声为《古墓奇兵》的销售量辩护,称这款重生之作不仅为系列创下前所未有的最佳销售纪录,同时也是今年以来“最成功的发行”。[132]2013年8月22日,晶体动力的达雷尔·加拉格尔于Gamasutra宣布本作的全球销售量已超过400万份。[133]《古墓奇兵》在英国则成为2013年销售量第六高的盒装版游戏。[134]2014年1月17日,游戏的执行制作人史考特·艾默斯(Scot Amos)宣布截至2013年底,《古墓奇兵》的销售已达到预期的收益。[37]

2014年2月3日,适用于PlayStation 4Xbox One的《古墓奇兵:决定版》再次登上英国销售榜首。[135]3月6日,加拉格尔预估游戏的销售量将在月底超越600万份。[136]直到2015年4月,加拉格尔宣布游戏的总销售成绩已达850万份,使它成为古墓奇兵系列至今销售量最高的一款作品。[137]于2017年,全球销量达到1100万份[14]

所获奖项

奖项 荣誉 结果
2011 Digital Trends英语Digital TrendsE3精选 最佳动作游戏 获奖 [138]
GamesRadar之E3精选 最酷的角色重塑 获奖 [139]
最有价值游戏奖 获奖 [140]
GameSpot之E3精选 最佳舞台展示 提名 [141]
最佳舞台展示(读者票选) 获奖
GameSpy之E3精选 最佳预告片 获奖 [142]
IGN之E3精选 最佳动作游戏 获奖 [143]
最佳预告片 获奖
PlayStation官方杂志》之E3精选 最有价值游戏奖 获奖 [140]
ShortList英语ShortList》之E3精选 最佳动作游戏 提名 [144]
2012 GamesRadar之E3精选 最有价值游戏奖 获奖 [145]
IGN之E3精选 最佳整体游戏 获奖 [146]
最佳预告片 获奖
人民票选奖 获奖 [147]
《PlayStation官方杂志》之E3精选 最有价值游戏奖 获奖 [145]
Xbox官方杂志》之E3精选 获奖
2013 数码间谍 2013年度最受期待游戏(读者票选) 获奖 [148]
VGX 2013 年度最佳游戏 提名 [149]
最佳动作冒险游戏 提名
最佳Xbox游戏 提名
最佳PlayStation游戏 提名
最佳女配音员(卡蜜拉·鲁丁顿英语Camilla Luddington 提名
GameSpot之2013年度最佳游戏奖项 PS3年度最佳游戏 提名 [150]
Xbox 360年度最佳游戏 提名 [151]
PC年度最佳游戏 提名 [152]
2014 第14届年度游戏开发者选择奖 年度最佳游戏 提名 [153]
最佳设计 提名
最佳旁白 提名
IGN之2013年度精选 PS3年度最佳游戏 提名 [154]
Xbox 360年度最佳游戏 提名
第10届英语10th British Academy Video Games Awards英国影艺学院电子游戏奖 最佳动作与冒险游戏 提名 [155]
音效成就奖 提名
最佳游戏设计 提名

续集

2013年圣地牙哥国际漫画展间,消息指出漫画作家盖尔·西蒙尼英语Gail Simone将透过一系列漫画延续《古墓奇兵》重启后的故事;该系列将由黑马漫画发行,并直接成为游戏续集的故事内容。[156]2013年8月初,Square Enix的西方执行长菲尔·罗杰斯(Phil Rogers)证实公司正在开发《古墓奇兵》的续集,其目标平台则是当时尚未确认的次世代游戏主机。[157]后来,晶体动力的艺术指导布莱恩·霍顿(Brian Horton)于同年11月的一次访谈中提到,游戏的续集将描述“萝拉发展的下一章节……她的人生正在改变。她已然无法返回原先的自己。”[158]

2014年微软E3游戏展间,游戏续集的官方名称《古墓奇兵:崛起》得到公布。[159]同年Gamescom中,微软在记者会上表示《古墓奇兵:崛起》将于2015年底面世,首发时将独家支援Xbox主机[160];不过,游戏的开发商Square Enix将在后续发行其它平台的版本,其上市时间则未定。[161]2014年12月,微软宣布他们将成为续集Xbox版本的发行商[162]最后,《古墓奇兵:崛起》的Xbox OneXbox 360版本于2015年11月10日发行、Microsoft Windows版本于2016年1月28日发行、PlayStation 4版本则于2016年10月11日发行。[163][164]

电影

2015年11月,《好莱坞报导》的一篇文章指出,挪威籍导演罗阿尔·乌索格将负责执导基于这部游戏的重生版《古墓奇兵》电影。[165]2016年4月29日,艾莉西亚·薇坎德饰演萝拉·卡芙特一角的消息得到公布。[166]同年7月7日,发行商华纳兄弟米高梅宣布电影将于2018年3月16日上映。[167]

备注

  1. ^ PC、PS3及PS4的版本由Nixxes Software荷兰语Nixxes Software开发[1][2],Xbox One版本由United Front Games开发[1],OS X和Linux版本则由Feral Interactive开发[3]

参考资料

游戏台词

Crystal Dynamics. Tomb Raider. (Square Enix). PC. (2013-03-05)

  1. ^ 萝拉:“她刚刚是在这里…还有一个男的,叫马蒂亚斯。但我昏倒了,等我醒来,他们两个就都不见了。”
  2. ^ 雷耶斯:“那我们分头行动,我们其中一个人跟萝拉一组,去找罗斯会合,其他人就散开去找珊曼莎。”
  3. ^ 惠特曼:“大门上的女性图像,从符号的年代来判断,有可能是太阳女王…卑弥呼。”
  4. ^ 弗拉迪米尔:“把他们捉回来,全部捉回来!把他们全给杀了!”
  5. ^ 罗斯:“这样应该能向四面八方发出最强的无线电讯号。”
  6. ^ 萝拉:“前一秒都还很正常…但下一秒…暴风雨就来了。就这样凭空出现…”
  7. ^ 未知的声音:“(日语)谁也别想逃!”
  8. ^ 艾力克斯:“我们发现她被带到某座古日本皇宫了。”
  9. ^ 索拉瑞们:“是鬼,他们在这里!守护者就在这里!…需要支援!”
  10. ^ 萝拉:“这看起来像是某种火祭仪式…活体献祭…好可怕。但为什么要这样烧这些女人?等等,那不是倒水,是在传承力量,这是登基仪式!这就是你们挑选继位者的方式!”
  11. ^ 珊曼莎:“他们到底要把我怎么样,萝拉?火葬仪式?这太吓人了!”
  12. ^ 一个索拉瑞:“把武器放下!不然我们就杀了你朋友。”
  13. ^ 马蒂亚斯:“她…就是我们要找的目标。我们的弟兄马上就可以…获得重生!把她带去加冕室。”
  14. ^ 惠特曼:“他们不再觉得我是个威胁之后,就放心地让我自由走动!”
  15. ^ 萝拉:“罗斯,我们得降落才行。我们一定要快点降落,不然暴风雨会把我们吞噬的!”
  16. ^ 萝拉:“谁也别想逃。暴风雨…和太阳女王的力量有关系,是她的力量阻止我们离开这座岛。”
  17. ^ 萝拉:“你可能是把他们引过来抓我们…就像你在皇宫做的一样。”
  18. ^ 艾力克斯:“我是逃不出去了,萝拉,把工具拿著。…其他人都指望著我们,快走啊!立刻就走!”
  19. ^ 萝拉:“峭壁那边的旧基地下方有废墟。里面有某种东西让他们相信可以控制暴风雨。我一定要查出他们发现的秘密。”
  20. ^ 风暴卫士的遗言:“我让女王失望了。仪式已经沦于不洁,女祭司知道唯有一死才能得到救赎,于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昔在、今在、永在的女王,如今落得半生不死的境地,灵魂被困在腐败的身体之中。她的愤怒化成暴风雨,只要灵魂尚未从这土地得到释放,暴风雨就不可能停息。”
  21. ^ 萝拉:“器皿…这不是要传输力量,这是要传承…灵魂。全部的女王,她们全都是…你,卑弥呼,首先也是末后的。喔天啊,现在你选中了珊曼莎。不行,你不能伤害她。”
  22. ^ 约拿:“没有他们的踪影…双方交火的时候,惠特曼把珊曼莎带走然后就消失了。”
  23. ^ 船员:“总之,我们马上就会到家了。”萝拉:“我不回家了。”

参考文献

  1. ^ 1.0 1.1 (英文)Tomb Raider Definitive Edition Announced. Nixxes Software BV. 2013-12-09 [2013-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1). 
  2. ^ (英文)Tomb Raider PC & PS3 Conversion. Nixxes Software BV. 2013-05-03 [2016-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7). 
  3. ^ 3.0 3.1 (英文)Kubba, Sinan. Tomb Raider arrows onto Mac, out now. Joystiq. 2014-01-23 [2014-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6). 
  4. ^ (英文)Yin, Wesley. Mirror's Edge writer Rhianna Pratchett announced as Tomb Raider lead writer. Eurogamer. [2012-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5). 
  5. ^ (英文)Horizon and Beyond: A Look into Tomb Raider's Tools. Tomb Raider YouTube Channel. [2013-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1). 
  6. ^ 6.0 6.1 (英文)Cullen, Johnny. Square announces Tomb Raider. VG247. Videogaming 247. 2010-12-06 [2010-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10). 
  7. ^ 7.0 7.1 7.2 (英文)Makuch, Eddie. Next Tomb Raider to be origin story. GameSpot (CBS Interactive). 2010-12-06 [2010-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2). 
  8. ^ (英文)Yin-Poole, Wesley. Tomb Raider release date announced. Eurogamer. 2012-05-13 [2012-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3). 
  9. ^ (英文)Tomb Raider out now on Linux. Gamasutra. [2016-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30). 
  10. ^ 10.0 10.1 (英文)Marie, Meagan. Tomb Raider release date shifts to 2013. Eidos. 2012-05-14 [2013-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8).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英文)MacDonald, Keza. Tomb Raider Review. IGN. 2013-02-25 [2013-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3). 
  12. ^ 12.0 12.1 12.2 12.3 (英文)Speer, Justin. Tomb Raider - Review. GameTrailers. 2013-02-25 [2013-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8). 
  13. ^ 13.0 13.1 13.2 13.3 (英文)Miller, Matt. Old Name, Remarkable New Series. Game Informer. [2013-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8). 
  14. ^ 14.0 14.1 Batchelor, James. East meets West: Yosuke Matsuda on growing Square Enix's global empire. GamesIndustry.biz. 2017-11-27 [2018-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1). 
  15. ^ (英文)Tomb Raider: Large Hubs Allow Non-Linear Exploration, But 'Not Open-World'. NowGamer. [2013-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4). 
  16. ^ (英文)Phillips, Tom. Tomb Raider story will last you 12-15 hours, dev says. Eurogamer.net. 2012-11-26 [2012-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2). 
  17. ^ (英文)Wilson, Iain. Tomb Raider guide: 10 essential tips for becoming a survivor. Computer and Video Games. 2013-03-04 [2013-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7). 
  18. ^ (英文)Cullen, Johnny. On Tomb Raider and appealing to the Uncharted crowd. VG247. 2013-02-26 [2013-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9). 
  19. ^ Wilson, Iain. Tomb Raider guide: 10 essential tips for becoming a survivor. Computer and Video Games. 2013-03-04 [2013-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7). 
  20. ^ 20.0 20.1 20.2 (英文)Narcisse, Evan. Tomb Raider: The Kotaku Review. Kotaku. 2013-02-25 [2013-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07). 
  21. ^ (英文)Petit, Carolyn. Will Tomb Raider Venture Off the Beaten Path?. GameSpot. 2012-06-05 [2013-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1). 
  22. ^ (英文)Martin, Liam. 'Tomb Raider' multiplayer preview development diary released - watch. Digital Spy. 2013-01-08 [2013-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0). 
  23. ^ 23.0 23.1 23.2 (英文)Shipwrecked: Hands-On with Tomb Raider Multiplayer. IGN. 2013-01-09 [2013-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8). 
  24. ^ (英文)Daniel Krupa. Tomb Raider Multiplayer Details. IGN. 2013-01-03 [2013-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5). 
  25. ^ (英文)Harman, Stace. Tomb Raider multiplayer: is Lara better-off alone?. VG247. 2013-02-08 [2013-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5). 
  26. ^ (英文)Final Hours of Tomb Raider #4: Surviving Together. YouTube. 2013-01-08 [2013-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4). 
  27. ^ (英文)30 Days Before Tomb Raider. IGN. 2013-02-05 [2013-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3). Alone, cold, hungry, and racked with fear, Lara Croft faces a difficult origin story. 
  28. ^ (英文)A NEW DAWN FOR LARA.. IGN. 2013-02-25 [2013-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3). 
  29. ^ (英文)Walton, Mark. Tomb Raider sales fall short, Eidos shares plummet. GameSpot (CBS Interactive). 2009-01-09 [2010-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16). 
  30. ^ (英文)McElroy, Griffin. Square Enix files trademark for 'A Survivor is Born'. Joystiq. 2010-11-27 [2010-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4). 
  31. ^ (英文)Baker, Elyas Gorogo. The Return of Tomb Raider. World Gaming Network. 2010-12-06 [2010-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6). 
  32. ^ (英文)Robinson, Martin. New Tomb Raider Unveiled. IGN (News Corporation). 2010-12-06 [2010-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5). 
  33. ^ (英文)Sinclair, Brendan. Tomb Raider skipping Wii U. GameSpot. 2012-01-26 [2012-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1). 
  34. ^ (英文)Scammell, David. Tomb Raider: Definitive Edition runs at 60FPS on PS4, Crystal confirms. VideoGamer.com. 2014-01-23 [2014-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5). 
  35. ^ (英文)Leadbetter, Richard. Performance analysis: Tomb Raider Definitive Edition. Eurogamer. 2014-01-27 [2014-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30). 
  36. ^ (英文)Parrish, Kevin. Tomb Raider's Critically Loved Reboot Will Hit Linux and Steam OS This Spring. Digital Trends. 2016-03-23 [2016-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2). 
  37. ^ 37.0 37.1 (英文)Phillips, Tom. Tomb Raider finally achieved profitability "by the end of last year". Eurogamer. Gamer Network. 2014-01-17 [2014-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9). 
  38. ^ (英文)Marie, Meagan. Tomb Raider Lara Croft Reborn. Game Informer (GameStop): 42. 
  39. ^ (英文)Nath, Debabrata. Survival instinct: Mass of new Tomb Raider details revealed. VG247. 2011-04-30 [2011-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01). 
  40. ^ (英文)Mike Sharkey. The Making of the Tomb Raider E3 Trailer. GameSpy. 2011-07-14 [2012-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15). 
  41. ^ (英文)Eckstein, Eric. Official Tomb Raider Trailer E3 2011 -- Game Release Set For Fall 2012. G4.com. 2011-06-02 [2011-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3). 
  42. ^ 42.0 42.1 (英文)Matt Helgeson, Karl Stewart and Tim Longo. Special Edition Podcast: Tomb Raider (播客). Game Informer. 2010-12-21 [2011-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9). 
  43. ^ (英文)The New Voice of Lara Croft. Square Enix. 2012-06-26 [2012-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0). 
  44. ^ (英文)Tomb Raider is first Square-Enix title to be localised in Arabic, Lara actor revealed. VG247. [2013-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4). 
  45. ^ (英文)Lara Around The World. [2013-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4). 
  46. ^ (英文)Incoming: Brand New Tomb Raider Trailer. IGN. [2012-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4). 
  47. ^ (英文)E3 2012: Tomb Raider Demo Shown. IGN. 2012-06-04 [2012-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7). 
  48. ^ (英文)Eurogamer Expo 2012: Tomb Raider. YouTube. 2012-09-30 [2012-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29). 
  49. ^ (英文)Video Game Awards 2012 - Part 7:Tomb Raider. GameTrailers.com. [2012-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1). 
  50. ^ (英文)Hatfield, Daemon. IGN Presents: Tomb Raider Week. IGN. [2012-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5). 
  51. ^ (英文)Hussain, Tamoor. Tomb Raider goes gold, Crystal Dynamics thanks fans for support. Computer and Video Games. 2013-02-08 [2013-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5). 
  52. ^ (英文)David Rodriguez. Tomb Raider’s Official Soundtrack to be Released March 5th. DualShockers. 2013-02-26 [2013-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2). 
  53. ^ (英文)Reuben Cornell. Tomb Raider ***** [VIDEO GAME] (PDF). Film Score Monthly. 2013-03-18 [2013-09-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2-02). 
  54. ^ (英文)Christian Loescher. Tomb Raider by Jason Graves (Review). Film Music Media. 2013-04-07 [2013-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55. ^ (英文)Jen Bosier. Finding Adventure: Tomb Raider Original Soundtrack Review. Forbes. 2013-07-03 [2013-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8). 
  56. ^ (英文)Aleksandar Dimitrijevic on Facebook. 2010-12-26 [2010-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2). 
  57. ^ (英文)Stewart, Karl. Twitter / CrystalDKarl: Before we get ahead of ourselves .... [2010-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8). 
  58. ^ 58.0 58.1 (英文)Crystal Habit Podcast 2. Official Tomb Raider Blog (via Tumblr). 2011-06-08 [2013-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2). 
  59. ^ (英文)Marie, Meagan. Soundtrack. Tomb Raider Official Blog (on Tumblr). 2011-06-07 [2011-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5). 
  60. ^ (英文)Brenna Hillier. Tomb Raider Turning Point trailer dissected in making-of video. VG247, via YouTube. 2011-07-15 [2012-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1). 
  61. ^ (英文)Podcast: Episode 4. Official Tomb Raider Blog (via Tumblr). 2011-10-17 [2012-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31). 
  62. ^ (英文)Sal Romano. Tomb Raider Final Hours Episode 3: The Sound of Survival. Gematsu, via YouTube. 2012-11-30 [2012-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5). 
  63. ^ (英文)Bosier, Jen. From 'Dead Space 3' to 'Tomb Raider:' An Interview with Jason Graves. Forbes. 2013-02-04 [2015-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9). 
  64. ^ (英文)Workman, Robert. Interview: Talking Tomb Raider's Soundtrack With Jason Graves. GameZone. 2013-03-09 [2015-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1). 
  65. ^ (英文)Twitter / EBGamesAus. Twitter. [2013-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7). 
  66. ^ (英文)Serrels, Mark. Tomb Raider Has Broken Street Date. Kotaku Australia. [2013-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3). 
  67. ^ (英文)Something About Japan: Tomb Raider and Bioshock Infinite head east. Edge. [201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30). 
  68. ^ (英文)Goldfarb, Andrew. Tomb Raider: Definitive Edition Coming to Xbox One, PlayStation 4. IGN. 2013-12-07 [2013-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8). 
  69. ^ (英文)Tomb Raider Pre-Order Bonuses Revealed. IGN. 2012-10-09 [2012-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30). 
  70. ^ (英文)Tomb Raider - PlayStation 3. Best Buy. [2013-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9). 
  71. ^ (英文)Tomb Raider (Xbox 360) w/ Preorder Bonus. Walmart. [2013-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0). 
  72. ^ (英文)Buy Tomb Raider for Xbox 360 - Microsoft Store Online. Microsoft Store. 2013-01-07 [2013-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3). 
  73. ^ (英文)Jackson, Mike. News: Tomb Raider: The Final Hours Edition is Amazon US pre-order exclusive. Computer and Video Games. 2012-10-02 [2012-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5). 
  74. ^ (英文)Tomb Raider: The Final Hours Edition. Amazon.com. [2013-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3). 
  75. ^ 75.0 75.1 (英文)Tomb Raider on Steam. Steam. [2013-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4). 
  76. ^ (英文)Tomb Raider on Steam. Steam. [2013-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8). 
  77. ^ (英文)Tomb Raider (Inc Exclusive digital comic). ShopTo.Net. [2013-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0). 
  78. ^ (英文)PC & Video Games: Tomb Raider Pre-order Bonus. Amazon.co.uk. [2013-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4). 
  79. ^ (英文)Buy Tomb Raider Survival Edition on PlayStation 3. GAME. [201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4). 
  80. ^ (英文)Buy Tomb Raider Deluxe Collector's Edition on PlayStation 3. GAME. [2012-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24). 
  81. ^ (英文)Tomb Raider Collector's Edition for PlayStation 3. GameStop. [201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2). 
  82. ^ (英文)Buy Tomb Raider GAME Exclusive Explorer Edition on Xbox 360. GAME. [2013-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2). 
  83. ^ (英文)Tomb Raider with Tesco Exclusive Combat Strike Pack. Tesco. [2013-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0). 
  84. ^ (英文)Xbox 360 Tomb Raider Limited Edition Wireless Controller. Amazon.com. [2013-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1). 
  85. ^ (英文)Xbox 360 Tomb Raider™ Limited Edition Wireless Controller. Xbox.com. [2013-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4). 
  86. ^ (英文)Ivan, Tom. Xbox News: Xbox 360 secures timed exclusive Tomb Raider DLC. Computer and Video Games. 2012-06-04 [2012-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1). 
  87. ^ (英文)Phillips, Tom. Tomb Raider Caves & Cliffs DLC coming first to Xbox 360. Eurogamer. [2013-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9). 
  88. ^ (英文)Ivan, Tom. News: Tomb Raider DLC: new map pack released, others dated. Computer and Video Games. [2013-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7). 
  89. ^ (英文)Ashcraft, Brian. On Steam, Square Enix Wants 30 Bucks To Put Tomb Raider into Japanese. Kotaku. 2013-04-12 [201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1). 
  90. ^ (英文)Tomb Raider Multiplayer DLC Now Available. IGN. 2013-05-07 [2013-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6). 
  91. ^ (英文)Tomb Raider Outfit Pack 2. Xbox Live Marketplace. [2013-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3). 
  92. ^ (英文)Tomb Raider (X360). GameRankings.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5). 
  93. ^ (英文)Tomb Raider (PS3). GameRankings.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5). 
  94. ^ (英文)Tomb Raider (PC). GameRankings.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5). 
  95. ^ (英文)Tomb Raider: Definitive Edition(PS4). GameRankings. [2015-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1). 
  96. ^ (英文)Tomb Raider: Definitive Edition(XOne). GameRankings. [2015-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8). 
  97. ^ (英文)Tomb Raider for PlayStation 3 Reviews, Ratings, Credits, and More. Metacritic.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5). 
  98. ^ (英文)Tomb Raider for Xbox 360 Reviews, Ratings, Credits, and More. Metacritic.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5). 
  99. ^ (英文)Tomb Raider for PC Reviews, Ratings, Credits, and More. Metacritic.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5). 
  100. ^ (英文)Tomb Raider: Definitive Edition PlayStation 4 Reviews, Ratings, Credits, and More. Metacritic. [2015-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9). 
  101. ^ (英文)Tomb Raider: Definitive Edition Xbox One Reviews, Ratings, Credits, and More. Metacritic. [2015-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2). 
  102. ^ (英文)Woods, Eric. Tomb Raider Review. GameShampoo. 2013-03-05 [201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7). 
  103. ^ (英文)Petit, Carolyn. Tomb Raider Review. GameSpot. 2013-02-25 [2013-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7). 
  104. ^ 104.0 104.1 104.2 (英文)Taljonick, Ryan. Tomb Raider Review. GamesRadar. 2013-02-25 [2013-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3). 
  105. ^ (英文)Gibson, Ellie. Tomb Raider review. Eurogamer. 2013-02-24 [2013-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8). 
  106. ^ (英文)Romano, Sal. Famitsu Review Scores: Issue 1269. Gematsu. 2013-04-16 [2013-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9). 
  107. ^ (英文)Splechta, Mike. Review: Tomb Raider is a fantastic start to a bold, new direction for the franchise. GameZone. [2014-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1). 
  108. ^ (英文)Tomb Raider review: A believer is born. AOL. 2013-03-04 [2013-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8). 
  109. ^ (英文)Gregory, Joel. Tomb Raider PS3 review. PlayStation Official Magazine. 2013-02-25 [2013-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8). 
  110. ^ (英文)Simon, Parkin. Tomb Raider – review. Guardian.co.uk. The Guardian. 2013-03-01 [2013-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8). 
  111. ^ (英文)Liam, Martin. 'Tomb Raider' review (Xbox 360): Lara's latest is a real treasure. Digitalspy.co.uk. Digital Spy. 2013-02-15 [2013-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4). 
  112. ^ (英文)Playstation Universe. PSU.com. [2013-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6). 
  113. ^ (英文)Good Game Stories - Tomb Raider. ABC. [2013-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8). 
  114. ^ (英文)Tomb Raider Review. Giant Bomb. 2013-02-28 [201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0). 
  115. ^ (英文)Helgeson, Matt. Tomb Raider review: Lara's never looked better. Game Informer. 2014-01-24 [2014-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30). 
  116. ^ (英文)Sterling, Jim. Tomb Raider: Definitive Edition Review - Tressed Up. The Escapist. 2014-01-25 [2014-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7). 
  117. ^ (英文)Liebl, Matt. Tomb Raider: Definitive Edition Review: Dat hair. GZ. 2014-02-02 [2014-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0). 
  118. ^ 118.0 118.1 (英文)We've played the controversial Tomb Raider scene, here's what's really happening. PC Gamer. [2016-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2). 
  119. ^ (英文)Schreier, Jason. Tomb Raider Creators Are No Longer Referring to Game's Attempted 'Rape' Scene As an Attempted Rape Scene. Kotaku. 2012-06-13 [2012-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3). 
  120. ^ (英文)Tomb Raider 'rape' controversy continues to dog Crystal Dynamics. MCV. [2016-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22). 
  121. ^ (英文)Farokhmanesh, Megan. Tomb Raider controversy was the result of 'limited information,' says lead writer. Polygon. Vox Media. 2013-01-05 [2015-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2). 
  122. ^ (英文)Wadsworth, Kyle. One Million Playing Tomb Raider Two Days After Launch. Game Informer. [2013-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5). 
  123. ^ (英文)Yin, Wesley. UK chart: Tomb Raider biggest launch of the year so far. Eurogamer. [2013-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4). 
  124. ^ (法文)France: Video Game Charts. SELL. [2013-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8). 
  125. ^ (英文)Irish Archives Software Charts. Chart-Track. [2013-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7). 
  126. ^ (意大利文)Pugliese, Tommaso. Tomb Raider è primo anche nelle classifiche it. Multiplayer.it. 2013-03-14 [2013-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1). 
  127. ^ (荷兰文)Hung, Steffen. Dutch Charts. NVPI. [2013-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7). 
  128. ^ (英文)GfK Games Chart (Week 10 - Norway). GfK. [2013-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2). 
  129. ^ (英文)BioShock Infinite Leads US Sales for March. IGN. 2013-04-18 [2013-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30). 
  130. ^ (英文)Ivan, Tom. Japanese chart: Tomb Raider and BioShock Infinite debut. Computer and Video Games. 2013-05-01 [201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6). 
  131. ^ (英文)Phillips, Tom. Tomb Raider has sold 3.4 million copies, failed to hit expectations. Eurogamer. [2013-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5). 
  132. ^ (英文)Mitchell, Richard. Crystal Dynamics: Tomb Raider had best week one sales in franchise history. Joystiq. [2013-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8). 
  133. ^ (英文)Tomb Raider Sales Top 4 Million. IGN. 2013-08-23 [2013-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7). 
  134. ^ (英文)The 100 best-selling boxed games of 2013. MCV. [2016-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5). 
  135. ^ (英文)Phillips, Tom. UK chart: Tomb Raider Definitive Edition top. Eurogamer. [2014-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1). 
  136. ^ (英文)Gallagher, Darrell. Tomb Raider's reboot "exceeded profit expectations" after all. Tomb Raider Blog. Tumblr. 2014-03-06 [2014-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6). 
  137. ^ (英文)Matulef, Jeffrey. Tomb Raider reboot has sold 8.5m copies. Eurogamer. 2015-04-06 [2015-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7). 
  138. ^ (英文)Best of E3 2011. Digital Trends英语Digital Trends. 2011-06-17 [2012-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30). 
  139. ^ (英文)E3 2011 Awards: Coolest Character .... GamesRadar. 2011-06-21 [2012-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3). 
  140. ^ 140.0 140.1 (英文)The Most Valuable Game Awards: Future Winners Announced at E3 2011. Marketwired英语Marketwired. 2011-06-08 [2016-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0). 
  141. ^ (英文)Best Stage Demo of E3 2011 on GameSpot. GameSpot. [2012-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8). 
  142. ^ (英文)GameSpy's Best of E3 2011 Awards - Page 6. GameSpy. [2012-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3). 
  143. ^ (英文)E3 2011: Best of E3 Awards. IGN. [2012-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7). 
  144. ^ (英文)The ShortList Best Of E3 awards - Gaming - ShortList Magazine. ShortList英语ShortList. [2012-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5). 
  145. ^ 145.0 145.1 (英文)E3 Most Valuable Game Awards. Digital Future. [2012-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7). 
  146. ^ (英文)IGN's Best of E3 2012 Awards. IGN. 2012-06-05 [2012-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5). 
  147. ^ (英文)Tomb Raider IGN's Game of Show at E3 2012. IGN. [2012-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1). 
  148. ^ (英文)Reynolds, Matthew. 'Tomb Raider' is Digital Spy readers' most anticipated game of 2013. Digital Spy. 2013-01-16 [2013-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7). 
  149. ^ (英文)Dane, Patrick. 'Grand Theft Auto V' Tops Spike VGX 2013 Award Winners List. Gamerant. 2013-12-07 [2013-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8). 
  150. ^ (英文)PS3 Game of the Year 2013 Winner. GameSpot. 2013-12-13 [2013-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1). 
  151. ^ (英文)Xbox 360 Game of the Year 2013 Winner. GameSpot. 2013-12-15 [2013-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8). 
  152. ^ (英文)PC Nominations - Game of the Year 2013. GameSpot. 2013-12-09 [2013-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4). 
  153. ^ (英文)Game Developers Choice Awards. Game Developers Choice Awards. 2014-01-09 [2016-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4). 
  154. ^ (英文)IGN's Best of 2013. IGN. [2016-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6). 
  155. ^ (英文)Cork, Jeff. Last Of Us, Tearaway, Grand Theft Auto V Win Big At The BAFTA Awards. Game Informer. 2014-03-13 [2016-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8). 
  156. ^ (英文)Evan Narcisse. A New Tomb Raider Comic Shows What's Next for Lara Croft After Hit Game. Kotaku. 2013-07-19 [2013-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6). 
  157. ^ (英文)Tom Phillips. Square Enix confirms next-gen Tomb Raider sequel. Eurogamer. 2013-08-01 [2013-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9). 
  158. ^ (英文)Tom Ivan. Tomb Raider sequel charts 'the next chapter of Lara's development'. Computer and Video Games. 2013-11-21 [2013-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6). 
  159. ^ (英文)E3 2014: Rise of the Tomb Raider Revealed. IGN. 2014-06-09 [2014-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12). 
  160. ^ (英文)Rise Of The Tomb Raider, coming Holiday 2015, exclusively on Xbox: Rise of the Tomb Raider Revealed. Crystal Dynamics. 2014-08-12 [2014-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2). 
  161. ^ (英文)Wesley Yin-Poole. Microsoft confirms Rise of the Tomb Raider Xbox exclusivity deal "has a duration". eurogamer.net. Gamer Network. 2014-08-13 [2014-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4). 
  162. ^ (英文)Rob Crossley. Rise of the Tomb Raider Will be Published by Microsoft. gamespot.com. CBS Interactive, Inc. 2014-12-09 [2014-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6). 
  163. ^ (英文)Karmali, Luke. Rise of the Tomb Raider Gets PS4 and PC Release Dates. IGN. 2015-07-23 [2016-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7). 
  164. ^ (英文)Makuch, Eddie. Rise of the Tomb Raider PC Release Date and Minimum Specs Announced, 4K Support Confirmed. GameSpot. 2016-01-05 [2016-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3). 
  165. ^ (英文)Nicholson, Max. Tomb Raider Movie Inspired by New Games, Says Director. IGN. 2016-03-04 [2016-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166. ^ (英文)Kit, Borys. Alicia Vikander to star as Lara Croft in 'Tomb Raider'.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6-04-28 [2016-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8). 
  167. ^ (英文)McNary, Dave. Alicia Vikander's 'Tomb Raider' Gets 2018 Release Date. Variety. 2016-07-07 [2016-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9).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