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行政区划
秦朝自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灭齐,建立秦王朝以后,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取消分封制,废除诸侯;行政区域管理上推行单一郡县制,立郡县,分天下为36郡;其后南并五岭以南之南越地,北取阴山以南地。疆域西自陇蜀,东至辽东,北起大漠,南抵南海。
行政机构
秦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实行郡、县二级的地方行政制度。
秦朝的首都咸阳及其附近关中平原为一特殊区域,由内史直接管理,其区域相当于一郡。
各郡设置郡守(掌管民政)、郡尉(掌管军事)、郡监(掌管监察),郡守下设郡丞,作为郡守的副职。少数郡份如闽中郡由君长管理。
郡下普遍设置“县”,由县令(长)等管理。县分大小,大县设县令,小县设县长。之下有县丞、县尉。县令、县长、县丞掌管行政,县尉掌管军事;少数民族地区设“道”。
地方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命,随时可以调换,一切军政经济之权都直接统一于中央。郡县两级的地方行政制度,在原则上,一直为后代所秉承。
秦代郡县两级官制和乡间组织表 | |||||
---|---|---|---|---|---|
郡级官员 | 县级官员 | 乡间组织 | |||
京畿 | 郡 | 乡 | 亭 | 里 | |
内史 | 郡守 | 县令 | 三老 | 亭长 | 里魁 |
主爵都尉 | 郡丞 | 县长 | 有佚 | ||
郡尉 | 县丞 | 啬夫 | |||
监御史 | 县尉 | 游徼 |
行政区划
郡级行政区
有关记载秦朝的正史《史记》没有地理志,仅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中提及立“三十六郡”,成为后世郡县政区沿革起始的基点。因此引起古今许多学者的关注及研究的课题。三十六郡的名称,始见于刘宋裴骃的《史记集解》:“三十六郡者,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颍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邪、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巨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凡三十五,与内史为三十六郡。”[参 1]此后,唐朝官修的《晋书·地理志》[参 2]、宋代欧阳忞的《舆地广记》[参 3]、王应麟的《通鉴地理通释》[参 4]、元代方回续撰《古今考》[参 5],以及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参 6],直至明末清初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参 7]等重要著述,均沿用此说。
清代开始,有学者如陈芳绩、全祖望等,舍弃裴骃旧说,重新考据三十六郡,其基本方法,依据《史记》、《汉书》、《后汉书》以及《水经注》诸书中的史料一一考证。民国以后,王国维、谭其骧等,依据清代诸家考订的结论整理定论。大多数人基本确定33郡,其馀3郡诸家看法差别很大,详见下表:
秦三十六郡 | |||||||
---|---|---|---|---|---|---|---|
人名 | 诸家所证33郡 | 其馀3郡 | |||||
陈芳绩 | 三川、河东、陇西、北地、上郡、汉中、巴郡、蜀郡、云中、雁门、 代郡、太原、上党、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邯郸、钜鹿、 东郡、齐郡、琅邪、南阳、颍川、砀郡、泗水、薛郡、南郡、九江、 会稽、黔中、长沙 |
鄣郡、郯郡、九原[参 8] | |||||
全祖望 | 楚郡、广阳、东海[参 9] | ||||||
金榜 | 鄣郡、郯郡、九原[参 10] | ||||||
梁玉绳 | 内史、广阳、九原[参 11] | ||||||
洪亮吉 | 鄣郡、郯郡、九原[参 12] | ||||||
赵绍祖 | 鄣郡、郯郡、九原[参 13] | ||||||
刘师培 | 鄣郡、郯郡、九原[参 14] | ||||||
王国维 | 陶郡、河间、闽中[参 15] | ||||||
钱穆 | 楚郡、广阳、闽中[参 16] | ||||||
谭其骧 | 陈郡、广阳、闽中[参 17] |
其后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南并五岭以南之南越地,置桂林、南海、象郡;[参 18]北取阴山以南地置新秦中,内地陆续析置东海、常山、济北、河内和衡山等郡。
秦末的郡数,杜佑在《通典》首度提出四十郡说[参 19];近人谭其骧依据考证结果初次提出四十六郡说,后来改为四十八郡说[参 20]。然而在2002年里耶古城考古出土的竹简中,发现了洞庭郡和苍梧郡二郡记载。2008年岳麓书院根据自海外抢救回来的2098枚珍贵秦汉竹简中,发现了州陵郡、清河郡等几个新郡的记载[注 1][参 21]。秦代封泥“巫黔囗邸”、“巫黔右工”的出土,使得黔中郡的郡名成了争议问题。近人后晓荣依据史料及最新考古资料,提出五十四郡说,成为目前较新的说法。
秦朝郡级行政区 | |||||||
---|---|---|---|---|---|---|---|
说明:此表大致从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五十四郡说,其他郡名列入“待考”项内。 | |||||||
地理区域 | 顺序 | 郡名 | 治所(今地位置) | 辖县数 | 可考县数 | 郡名所见文献 | 备注 |
关中地区 | 内史直管 | 咸阳县(今陕西省咸阳市东) | 41 | 41 | 《史记·秦本纪》 《岳麓书院秦简》[参 22] |
||
80馀[注 2] | |||||||
1 | 陇西郡 | 狄道县(今甘肃省临洮县南) | 21 | 《史记·秦本纪》 《汉书·地理志》 《后汉书·西羌传》 《水经·河水注》 |
原为义渠国之地,秦昭王二十八年(前279年)以前秦攻义渠后置郡。[参 23][参 24][参 25][参 26] | ||
2 | 上郡 | 肤施县(今陕西省靖边县西北) | 21 | 《史记·秦本纪》 《史记·魏世家》 《史记·匈奴传》 《汉书·地理志》 《后汉书·西羌传》 秦郡封泥“上郡太守”、“上郡候丞” |
原属魏国之郡,秦惠王十年(前328年)魏国献出上郡十五县后置郡。[参 27][参 28][参 26] | ||
3 | 北地郡 | 义渠县(今甘肃省宁县西北) | 15 | 《史记·匈奴传》 《汉书·地理志》 《后汉书·西羌传》 |
原为义渠国之地,秦昭王时期征服义渠后置郡。[参 29][参 30][参 26] | ||
4 | 云中郡 | 云中县(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东北) | 12[参 31] | 12 | 《史记·匈奴传》 《汉书·地理志》 《水经·河水注》 |
原为赵国之郡,秦始皇十三年(前234年)秦攻赵取其地后置郡。[参 32][参 33][参 34] | |
5 | 九原郡 | 九原县(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南) | 8 | 《史记·赵世家》 《汉书·地理志》 |
原为赵国之郡,秦灭赵后以其地设郡。[注 3] | ||
6 | 新秦中[注 4] | 34[参 35] | 6 | 原为匈奴河南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将蒙恬破匈奴取其地后设郡,郡名不详。因河南地富庶可与关中相媲美,故号“新秦中”。秦末汉初时,匈奴夺回此地。[注 5] | |||
河南地区 | 7 | 三川郡[注 6] | 雒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 荥阳县(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 |
22 | 《史记·秦本纪》 《汉书·地理志》 《水经·阴沟水注》 秦郡封泥“叁川尉印” 《岳麓书院秦简》[参 22] |
原为韩国之地,秦庄王元年(前249年)秦攻韩,韩献成暨、巩等地后合并置郡。因河、雒、伊三川汇集之处得名。[参 36][参 37][参 38] | |
8 | 颍川郡 | 阳翟县(今河南省禹州市) | 23 |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书·地理志》 《水经·颍水注》 《岳麓书院秦简》[参 22] |
原为韩国之地,秦始皇十七年(前230年)秦灭韩后置郡。因颍水之名得名。[参 39][参 40][参 41] | ||
9 | 砀郡 | 砀县(今安徽省砀山县南) | 22 | 《汉书·地理志》 《水经·睢水注》 秦封泥“砀丞之印” |
原为魏国之地,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灭魏后置郡。[参 42][参 43][参 44] | ||
10 | 东郡 | 濮阳县(今河南省濮阳市西南) | 26 |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书·地理志》 《水经·河水注》 岳麓书院秦简 |
原为魏国之地,秦始皇五年(前242年)秦取魏国二十城地后置郡。因在魏都大梁之东得名。[参 45][参 46][参 47] | ||
11 | 薛郡 | 鲁县(今山东省曲阜市) | 22 | 《汉书·地理志》 《水经·济水注》、《泗水注》 秦封泥“薛丞之印” |
原为齐国之地,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年),秦攻齐取其地后设郡。[参 48][参 49] | ||
12 | 东海郡[注 7] | 郯县(今山东省郯城县西南) | 18 | 《史记·陈涉世家》 《史记·绛侯世家》 《水经·沂水注》 秦封泥“东晦司马”、“东晦都水” |
原属薛郡郡域。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以后,分割薛郡设郡。[参 50][参 51][参 52] | ||
13 | 四川郡[注 8] | 相县(今安徽省宿县西北) | 25 | 《汉书·地理志》 《水经·睢水注》 秦封泥“四川太守” 《岳麓书院秦简》[参 22] |
原为楚国之地,秦灭楚后,于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年)设郡。因郡域有淮、沂、濉、泗4条河水而得名。[参 53][参 54][参 55] | ||
14 | 淮阳郡 | 陈县(今河南省淮阳县) | 27 | 《史记·楚世家》、《白起王翦列传》 秦封泥“淮阳发弩” |
原为楚国之地,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年)秦灭楚后设郡。初名陈郡,后来改称淮阳郡。[参 56][参 57] | ||
15 | 南阳郡 | 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 27 | 《史记·秦本纪》 《汉书·地理志》 秦封泥“南阳邸丞”、“南阳司马” 《岳麓书院秦简》[参 22] |
原为韩、楚、魏三国交界地,秦取三国地后,于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置郡。[参 58][参 59] | ||
16 | 临淄郡[注 9] | 临淄县(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北) | 73[参 60] | 10 | 《史记·田世家》 《汉书·地理志》 《水经·淄水注》 秦封泥“临菑司马”、“齐囗尉印” |
原为齐国之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灭齐后设郡。初名齐郡,后来齐郡分割为数郡,改称为临淄郡。[参 61][参 62][参 63] | |
17 | 济北郡 | 庐县(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西南) | 9 | 秦封泥“济北太守” | 原属齐郡郡域。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以后,分割齐郡西部设郡。 | ||
18 | 泰山郡[注 10] | 博阳县(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 | 9 | 《岳麓书院秦简》[参 22] | 王国维《秦郡考》考证认为是秦统一后,分齐郡、琅邪郡而设的郡。 | ||
19 | 琅邪郡 | 东武县(今山东省诸城市) | 6 | 《汉书·地理志》 《水经·潍水注》 秦封泥“琅邪司马”等 《岳麓书院秦简》[参 22] |
原为齐国之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灭齐后设郡。[参 64][参 65] | ||
20 | 胶东郡[注 11] | 即墨县(今山东省平度市东南) | 8 | 秦封泥“即墨太守” | 原属琅邪郡域。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以后,分割琅邪郡北部设郡。疑初名即墨郡,后来分割西部设胶西郡后,改称胶东郡。 | ||
21 | 胶西郡[注 12] | 8 | 王国维《秦郡考》考证认为是秦统一后,分齐郡、琅邪郡而设的郡。 | ||||
22 | 城阳郡[注 13] | 莒县(今山东省莒县) | 5 | 秦郡封泥“城阳侯印” | 王国维《秦郡考》考证认为是秦统一后,分齐郡、琅邪郡而设的郡。 | ||
河北地区 | 23 | 河东郡 | 安邑县(今山西省夏县北) | 52[注 14] | 19 | 《史记·秦本纪》 《汉书·地理志》 《水经·涑水注》 |
原为魏地,秦昭王二十一年(前290年)魏国献出河东地四百里给秦后置郡。[参 66][参 67][参 68] |
24 | 河内郡 | 怀县(今河南省武陟县西) | 19 | 秦封泥“河内邸丞”、“河内左工” 《岳麓书院秦简》[参 22] |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以后,分割河东郡设郡。 | ||
25 | 上党郡 | 长子县(今山西省长子县西) | 13 |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记·秦本纪》 《汉书·地理志》 秦郡封泥“上党府丞” 《岳麓书院秦简》[参 22] |
原为韩国之郡,秦昭王四十五年(前262年)韩国割让此郡给秦,上党郡守率众投赵。秦国至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年)才尽定其郡。[参 69][参 70] | ||
26 | 太原郡[注 15] | 晋阳县(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 | 21 | 《史记·秦本纪》 《汉书·地理志》 秦郡封泥“太原守印”、“太原大府” 《岳麓书院秦简》[参 22] |
原为赵国之地,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年)尽定太原之地,于庄王三年(前247年)置郡。[参 71][参 72] | ||
27 | 代郡 | 代县(今河北省蔚县西北) | 9[参 73] | 11 | 《史记·匈奴列传》 《汉书·地理志》 《水经·纝水注》 |
原为赵国之郡,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年),秦破赵都邯郸,赵公子嘉出奔至代,自立为代王。二十五年(前222年)秦灭代后设郡。[参 74][参 32][参 75][参 76] | |
28 | 雁门郡 | 善无县(今山西省右玉县南) | 17[参 77] | 10 | 《史记·匈奴列传》 《汉书·地理志》 |
原为赵国之郡,秦始皇十三年(前234年)左右,秦攻赵,取其地置郡。[参 32][参 78] | |
29 | 邯郸郡 | 邯郸县(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南) | 11 | 《史记·秦始皇本纪》、《白起王翦列传》 《汉书·地理志》 秦封泥“邯郸造工”、“赵郡左田” |
原为赵国之地,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年)秦攻陷赵都邯郸后置郡。[参 79][参 80]初名赵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赵郡一分为二,改称邯郸郡。[参 81][参 82][注 16] | ||
30 | 钜鹿郡 | 钜鹿县(今河北省平乡县) | 10 | 《汉书·地理志》 《水经·浊漳水注》 秦封泥“钜鹿之丞” |
原为赵国之地,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年)秦灭赵后置赵郡,二十五年(前222年)分郡置钜鹿郡。[参 83][参 84] | ||
31 | 恒山郡 | 东垣县(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 | 27[参 85] | 22 | 秦封泥“恒山侯丞”等 《岳麓书院秦简》[参 22] |
原属邯郸郡域,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以后,分割邯郸郡设郡。 | |
32 | 清河郡[注 17] | 疑汉治清阳县(今山东省临清市北) | 4 | 秦封泥“清河太守” 《岳麓书院秦简》[参 22] |
原属钜鹿郡域。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以后,分割钜鹿郡设郡。 | ||
33 | 河间郡[注 18] | 10 | 秦封泥“河间尉印”等 《岳麓书院秦简》[参 22] |
原属钜鹿郡域。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以后,因钜鹿郡域较大而分割设郡。因在黄河和漳水之间而得名。 | |||
34 | 广阳郡 | 蓟县(今北京市主城区西南) | 9 | 《水经·漯水注》 | 原为燕国之地,秦破燕都蓟后,于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年)置郡。[参 86] | ||
35 | 右北平郡 | 无终县(今天津市蓟州区) | 16[参 87] | 9 | 《史记·匈奴列传》 《汉书·地理志》 《水经·鲍丘水注》 |
原为燕国五郡,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秦攻燕,取其地置郡。[参 88][参 89][参 90] | |
36 | 上谷郡 | 沮阳县(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 | 12[参 91] | 10 | 《史记·匈奴列传》 《汉书·地理志》 《水经·圣水注》 秦封泥“上谷府丞” |
原为燕国五郡,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秦攻燕,取其地,二十三年(前224年)置郡。因郡在谷之头而得名。[参 88][参 92][参 93] | |
37 | 渔阳郡 | 渔阳县(今北京市密云区西南) | 12[参 94] | 3 | 《史记·匈奴列传》 《汉书·地理志》 《水经·鲍丘水注》 |
原为燕国五郡,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秦攻燕,取其地置郡。[参 88][参 95][参 96] | |
38 | 辽西郡 | 阳乐县(今辽宁省锦州市西) | 29[参 97] | 7 | 《史记·匈奴列传》 《汉书·地理志》 《水经·濡水注》 |
原为燕国五郡,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秦攻燕,取其地置郡。[参 88][参 98][参 99] | |
39 | 辽东郡[注 19] | 襄平县(今辽宁省辽阳市) | 3 | 《史记·匈奴列传》 《汉书·地理志》 《水经·大辽水注》 秦封泥“潦东守印” |
原为燕国五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秦攻辽东,灭燕后置郡。[参 74][参 88][参 100][参 101] | ||
淮汉以南 | 40 | 汉中郡 | 南郑县(今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东) | 初31,后41[参 102][参 103] | 12 | 《史记·秦本纪》 《汉书·地理志》 《水经·沔水注》 秦郡封泥“汉中底印” |
原为巴蜀之地,秦灭巴蜀后,于惠文王十三年(前312年)攻取楚国汉中郡后合并置郡。因位于汉水之中而得名。[参 104][参 105][参 106] |
41 | 蜀郡 | 成都县(今四川省成都市) | 18 | 《汉书·地理志》 《华阳国志·巴志》 秦郡封泥“蜀左织官”、玺泥“蜀邸仓印” |
为古蜀国之地,秦惠王后九年(前316年)秦灭蜀国后,于武王元年(前314年)设置封国。昭王二十二年(前285年)秦废封国改置郡。[参 107][参 108] | ||
42 | 巴郡 | 江县(今重庆市北) | 11 | 《汉书·地理志》 《华阳国志·巴志》 《水经·江水注》 秦郡封泥“巴左工印” |
为古巴国之地,秦惠王后九年(前316年)秦灭巴国后,于武王元年(前314年)置郡。[参 102][参 109][参 110] | ||
43 | 南郡 | 江陵县(今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 | 18 | 《史记·秦本纪》 《汉书·地理志》 《水经·江水注》 《岳麓书院秦简》[参 22] |
原为楚地,秦昭王二十九年(前278年)秦攻取楚都郢后置郡。[参 111][参 112][参 113] | ||
44 | 九江郡 | 寿春县(今安徽省寿县) | 13 | 《汉书·地理志》 《水经·淮水注》 秦郡封泥“九江守印” 《岳麓书院秦简》[参 22] |
原为楚国之地,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后设郡。因有九条江水汇流,东合为大江而得名。[参 114][参 115] | ||
45 | 庐江郡[注 20] | 番阳县(今江西省鄱阳县东北) | 5 | 《水经·赣水注》 《岳麓书院秦简》[参 22] |
原为楚地,秦灭楚后,析九江郡南部置郡。[参 116][参 117] | ||
46 | 衡山郡 | 邾县(今湖北省黄冈市) | 5 | 秦封泥“衡山发弩” 《岳麓书院秦简》[参 22] |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以前设郡,因九江郡域过于辽远而分割设郡。[参 118] | ||
47 | 会稽郡 | 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 | 26 |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书·地理志》 |
原为楚国江南之地,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秦灭楚取江南地后设郡。[参 119][参 120] | ||
48 | 长沙郡 | 临湘县(今湖南省长沙市) | 6 | 《汉书·地理志》 《水经·湘水注》 |
原为楚国之地,秦灭楚平江南地后,于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设郡。[参 121][参 122][参 123]一说秦统一后,并入秦苍梧郡。[参 124] | ||
49 | 洞庭郡[注 21] | 疑黔中郡治临沅县(今湖南省常德市) | 10 | 里耶秦简 《岳麓书院秦简》[参 22] |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以后,所设的新郡。一说秦统一后,改黔中郡为洞庭郡。 | ||
50 | 苍梧郡[注 22] | 13 | 秦官印“苍梧侯丞” 里耶秦简 《岳麓书院秦简》[参 22] |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以后,所设的新郡。 | |||
51 | 象郡 | 临尘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境内) | 2 |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书·地理志》 《水经·温水注》 |
原为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取岭南地后设郡。[参 125][参 126][参 127] | ||
52 | 南海郡 | 番禺县(今广东省广州市) | 5 |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书·地理志》 秦郡玺印“南海司空” |
原为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取岭南地后设郡。[参 125][参 128] | ||
53 | 桂林郡 | 桂林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境内) | 5 |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书·地理志》 |
原为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取岭南地后设郡。因江源多桂,不生杂木而得名。[参 125][参 129][参 130] | ||
54 | 闽中郡 | 闽中县(今福建省福州市) | 1 | 《史记·东越列传》 | 原为越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以后,派遣尉屠雎五路大军其中一路东向[来源请求],攻取东瓯和闽越后设郡。[参 131] | ||
待考 | 鄣郡 | 今江苏、安徽、浙江3省境内 | 《续汉志·郡国四》 《晋书·地理志》 |
钱大昕认为楚汉之际分会稽郡西部置郡;洪亮吉和刘师培主张为秦三十六郡之一;谭其骧、周振鹤以为秦统一后增设的新郡。 | |||
州陵郡 | 今湖北省境内 | 《岳麓书院秦简》[参 22] | 陈松长谓是当时秦国在征服楚地过程中,临时设置的郡,待战事结束,降格为南郡所属的县。 | ||||
江湖郡 | 疑今安徽、江西2省境内 | 《岳麓书院秦简》[参 22] | 陈松长谓是秦朝为了加强吴楚地区江河湖泊之地的统治而特设的郡,随著后来郡置的分割和细化而消失。 | ||||
巫黔郡[注 23][注 24] | 《史记·秦本纪》 《续汉书·郡国志》 《水经·沅水注》 秦郡封泥“巫黔囗邸”、“巫黔右工” |
原为楚国之地,秦昭王三十年(前277年)秦取楚国巫、黔中二郡及江南地后合并置郡。[参 132][参 133][参 134]可能随著后来郡置的分割和细化而消失。 |
县级行政区
秦朝县的数目,清末学者杨守敬提出概数当在“八九百”;近代台湾学者严耕望推测约1000县左右。[参 135]后晓荣依据文献、考古资料及前代学者的考证,可确定为秦县的有756县。
此表列出近人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所考证的秦代县份,下加“ ”者为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时期》中有标示的秦代县份。
注释
- ^ 有一枚秦简刻有“丙辰朔己卯南郡假守贾报州陵郡”而“州陵守”、“州陵叚守”则至少出现过3次。岳麓书院副院长陈松长还介绍另外一枚秦简,清晰地篆写有“清河叚守”,依此可推测“清河也是郡名。”
- ^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二年,雍地定八十馀县”,周振鹤指秦末章邯雍国地,“相当秦之陇西、北地两郡和内史西部,或汉初之陇西、北地与中地郡。”(《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35页);后晓荣认为是指内史和陇西、北地二郡,“又秦内史置41县,陇西郡可证21县,北地郡可考15县,三者总数77县,与‘雍地定八十馀县’基本相合。”(《秦代政区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452页)
- ^ 详见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引辛德勇《阴山高阙与阳山高阙辨析》,刘师培《秦四十郡考》,史念海《论秦九原郡始置年代》,陈仓《战国赵九原郡补说》的论证。
- ^ 郡名不详。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代》中无此郡,列属九原郡辖境。
- ^ 详见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考证,第91至97页。
- ^ 秦封泥、岳麓书院秦简皆作“叁川郡”。
- ^ 秦封泥作“东晦郡”。
- ^ 《史记》及《续汉志》作“泗川郡”;《汉书》、《水经注》及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代》误作“泗水郡”。
- ^ 秦封泥作“临菑郡”,《汉书》作“齐郡”。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作“博阳郡”;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代》中无此郡,列属济北郡辖境。
- ^ 此从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代》;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作“即墨郡”。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代》中无此郡,列属胶东郡辖境。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代》中无此郡,列属琅邪郡辖境。
- ^ 《汉书·萧何曹参传》记载“月馀,魏王豹反……生获魏王豹……尽定魏地,凡五十二县。”,周振鹤认为《曹参传》所云魏地五十二县,乃上党、河东、河内三郡计。(《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36页)
- ^ 岳麓书院秦简作“泰原郡”。
- ^ 赵郡改名邯郸郡年代,详见钜鹿郡备注。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代》中无此郡,列属钜鹿郡辖境。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代》中无此郡,列属钜鹿郡辖境。
- ^ 传世秦封泥作“潦东郡”。
- ^ 此从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代》;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郡,列属九江郡。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代》中无此郡,列属黔中郡辖境。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代》中无此郡,列属长沙郡辖境。
- ^ 旧作“黔中郡”,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列属秦五十四郡之一。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代》中无此郡,列属南郡、黔中郡辖境。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误作“合阳”。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代》列为汉中郡属县。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汉书·高后纪》。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
- ^ 《二年律令‧秩律》作“武都”。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古封泥集成》11363。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二年律令·秩律》。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史记·秦本纪》。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代》列为北地郡属县。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代》作“开封”。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代》作“菑县”。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史记·项羽本纪》。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代》作“城阳”。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误作“平邱”。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二年律令·秩律》。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代》作“方与”。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狮子山西汉楚王墓《上邳丞印》。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狮子山西汉楚王墓《武原之印》。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史记·魏豹彭越列传》。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作“湖阳”。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代》作“阳城”。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代》作“狄县”。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里耶秦简》8-666、8-2066。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代》作“博阳”。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里耶秦简》8-657背。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里耶秦简》8-2098、8-2133。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代》作“河雍”。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里耶秦简》及《四十八年上郡假守鼌戈》。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古封泥集成》10929。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史记·樊哙列传》。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史记·周勃世家》。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代》作“曲阳”。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史记·外戚世家》。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史记·赵世家》。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史记·赵世家》。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廷陵丞印》。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里耶秦简》8-2014。
-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代》作“江州”。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作“宕渠县”,见《里耶秦简》8-657。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里耶秦简》8-60、8-656。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奏谳书》简74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淮南子·人间训》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淮南子·人间训》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淮南子·人间训》
- ^ 疑即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代》的“鄣县”,为会稽郡属县。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列为待考县份。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里耶秦简》5-22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里耶秦简》8-373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里耶秦简》8-159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里耶秦简》8-159背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里耶秦简》8-649背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见《里耶秦简》8-759。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代》列为秦内史属县。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代》列为薛郡属县。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代》列为东郡属县。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代》列为蜀郡属县。
-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无此县,王伟《秦玺‧印封泥职官地理研穿》以此道为汉中郡属县。
参考文献
- ^ 《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卷六《秦始皇本纪》,页235~239。
- ^ 《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卷一四《地理志》上,页406。
- ^ 欧阳忞《舆地广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国学基本丛书》本)卷一“秦四十郡”条,页10~16。
- ^ 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明末汲古阁刻《津逮秘书》本)卷一“秦四十郡”条,页25b~26a。
- ^ 方回《古今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据《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影印《四库笔记小说丛书》本)卷四“泗川监平、泗川守壮”条,页164~166。
- ^ 《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卷七秦始皇帝二十六年胡三省注,页236。
- ^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清末民国初年间石印本)卷一《州域形势》一,页14b~16a。
- ^ 陈芳绩《历代地理沿革表》(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4,《丛书集成新编》本,第91册)卷首目录,页300~301;卷四,页334。
- ^ 全祖望《汉书地理志稽疑》卷一,页1249~1252。
- ^ 金榜《礼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续修四库全书》第109册影印清乾隆游文斋刻本)卷一《地理志分置郡国考》,页23~24。
- ^ 梁玉绳《史记志疑》(北京,中华书局,1981)卷四,页163~164。
- ^ 洪亮吉《卷施阁文甲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排印《国学基本丛书》之《洪北江诗文集》本)卷一○《与钱少詹论地理书一》,页251~252。
- ^ 赵绍祖《读书偶记》(北京,中华书局,1997)卷八“秦郡”条,页107~108。
- ^ 师培《左盦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刘师培全集》第三册影印宁武南氏校印本)卷五《秦四十郡考》,页59~60。
- ^ 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卷一二《秦郡考》,页534~542。
- ^ 钱穆《古史地理论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秦三十六郡考》页205~217;《秦三十六郡考补》,页218~222。
- ^ 谭其骧《长水集续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页64~68。
- ^ 蔡万进:〈秦“所取荆新地”与苍梧郡设置〉,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引自彭浩《谈(奏谳书)中秦代和东周时期的案例》
- ^ 杜佑,《通典·州郡一》
- ^ 见《长水集续编》及《中国历史地图集·秦朝时期》
- ^ 《岳麓书院抢救秦简有新发现,秦朝不只48郡》 http://culture.gxnews.com.cn/staticpages/20080422/newgx480defae-1458490.shtml
- ^ 22.00 22.01 22.02 22.03 22.04 22.05 22.06 22.07 22.08 22.09 22.10 22.11 22.12 22.13 22.14 22.15 22.16 22.17 22.18 22.19 22.20 陈松长,《岳麓书院藏秦简中的郡名考略》,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 ^ 《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二十七年,使司马错发陇西。”
- ^ 《汉书·地理志》:“陇西郡,秦置。”
- ^ 《水经·河水注》:“狄道故城……汉陇西郡治,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置。”
- ^ 26.0 26.1 26.2 《后汉书·西羌传》:“至赧王四十三年,宣太后夸杀义渠王于甘泉宫,因起兵灭之,始置陇西、北地、上郡焉。”
- ^ 《史记·秦本纪》:“惠文王十,张仪相秦,魏纳上郡十五县。”;《魏世家》:“〔襄王〕七年,魏尽入上郡于秦。”;《匈奴列传》:“魏有河西、上郡,以与戎界边……惠王击魏,魏尽入西河及上郡于秦。”
- ^ 《汉书·地理志下》、《后汉书·郡国志五》:“上郡,秦置。”
- ^ 《史记·匈奴列传》:“秦昭王时……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 ^ 《汉书·地理志》:“北地郡,秦置。”
- ^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曰:“云中郡十二县。”
- ^ 32.0 32.1 32.2 《史记·匈奴列传》:“(赵武灵王)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
- ^ 《汉书·地理志》:“云中郡,秦置。”
- ^ 《水经·河水注》:“云中,秦始皇十三年立云中郡。”
- ^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三十三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四县。”;《匈奴列传》:“后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
- ^ 《史记·秦本纪》:“庄襄王元年,初置三川郡。”
- ^ 《汉书·地理志》:“河南郡,故秦三川郡。”
- ^ 《水经·阴沟水注》:“《史记》庄襄王元年,蒙骜击取成暨、荥阳,初置三川郡。韦昭曰:有河、洛、伊,故曰三川。”
- ^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
- ^ 《汉书·地理志》:“颍川郡,秦置。”
- ^ 《水经·颍水注》:“始皇十七年,灭韩,以其地为颍川郡,盖因水以著称者也。”
- ^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
- ^ 《汉书·地理志》:“梁国,故秦砀郡。”
- ^ 《水经·睢水注》:“睢水又东迳睢阳县故城南。……始皇二十二年,以为砀郡。”
- ^ 《史记·秦始皇本纪》:“五年,将军骜攻魏,取二十城。初置东郡。”;《史记索隐·卫康叔世家》:“魏都大梁,濮阳、黎阳并在魏之东地,故立郡名为东郡。”
- ^ 《汉书·地理志》:“东郡,秦置。”
- ^ 《水经·河水注》:“秦始皇徙卫君角于野王,置东郡。”
- ^ 《汉书·地理志》:“鲁国,故秦薛郡。”
- ^ 《水经·泗水注》:“鲁县……始皇二十三年以为薛郡。”
- ^ 《元和郡县图志》卷11〈河南道七·海州〉:“秦置三十六郡,以鲁为薛郡,后分薛郡为郯郡。汉改郯郡为东海郡。”
- ^ 《史记·陈涉世家》:“陈王初立时,陵人秦嘉、铚人董緤、符离人朱鸡石、取虑人郑布、徐人丁疾等皆特起,将兵围东海守庆于郯。”;《绛侯世家》:“籍已死,因东定楚地泗川、东海郡,凡得二十二县”
- ^ 《水经·沂水注》:“郯故国也,少昊之后……县故旧鲁也,东海郡治,秦始皇以为郯郡。”
- ^ 《汉书·地理志》:“沛郡,故秦泗水郡。”
- ^ 《续汉志·郡国二》:“沛国,秦泗川郡。”
- ^ 《水经·睢水注》:“(睢水)又东过相县南……相县故宋地也。秦始皇二十三年以为泗水郡。”
- ^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强起之,使将击荆,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楚世家》:“五年,秦将王翦、蒙武遂破楚国,虏楚王负刍,灭楚名为郡云郡;《白起王翦列传》:“岁馀,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
- ^ 谭其骧《秦郡新考》:“按《始皇本纪》,二十三年,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陈郡当置于是年。秦于六国故都多置郡,且自陈以至平舆,实得《汉志》淮阳、汝南二郡之地,果优足以置一大郡。”
- ^ 《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三十四年,秦与魏、韩上庸地为一郡,南阳免臣迁居之。三十五年,佐韩、魏、楚伐燕。初置南阳郡。。”
- ^ 《汉书·地理志》:“南阳郡,秦置。”
- ^ 《汉书·高祖纪》:“(高祖六年),以胶东、胶西、临淄、济北、城阳郡七十三县立子肥为齐王。”
- ^ 《史记·田世家》:“四十四年,秦兵击齐,齐王听相后胜计,不战,以兵降秦。秦虏王建,迁之共。遂灭齐为郡。”
- ^ 《汉书·地理志》:“齐郡,秦置。”
- ^ 《水经·淄水注》:“淄水自山东北流迳牛山西,又东迳临淄县故城南……始皇二十六年(原作“二十四年”)灭齐为郡。”
- ^ 《汉书·地理志》:“琅邪郡,秦置。”
- ^ 《水经·潍水注》:“琅邪,山名也……秦始皇二十六年,灭齐以为郡。”
- ^ 《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二十一年,错攻魏河内,魏献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东赐爵,赦罪人迁之。”;《魏世家》:“〔昭王〕六年,予秦河东地方四百里。”
- ^ 《汉书·地理志》:“河东郡,秦置。”
- ^ 《水经·涑水注》:“安邑,禹都也。……秦使左更白起取安邑,置河东郡。”
- ^ 《史记·秦本纪》:“(昭襄王)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四十八年,司马梗北定太原,尽有韩上党。”
- ^ 《汉书·地理志》:“上党郡,秦置。”
- ^ 《史记·秦本纪》:“昭襄王四十八年,司马梗北定太原……〔庄襄王〕二年,使蒙骜攻赵,定太原。三年,初置太原郡。”
- ^ 《汉书·地理志》:“太原郡,秦置。”
- ^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曰:“代郡九县。”
- ^ 74.0 74.1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五年,大兴兵,使王贲将,攻燕辽东,得燕王喜。还攻代,虏代王嘉。”
- ^ 《汉书·地理志》:“代郡,秦置。”
- ^ 《水经·纝水注》:“纝水……在高柳北……其水东南流,迳高柳县故城北,旧代郡治,始皇二十五年(原作“二十三年”),虏代王嘉,以国为郡。”
- ^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曰:“雁门郡十七县。”
- ^ 《汉书·地理志》:“雁门郡,秦置。”
- ^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始皇〕十八年,翦将攻赵,岁馀,遂拔赵,赵王降,尽定赵地为郡。”
- ^ 《元和郡县图志》卷15〈河东道四·洛州〉:“本卫地也,后属晋,七国时为赵都。赵敬侯自立晋阳,始都邯郸。至幽王迁降,秦遂灭赵为邯郸郡。”
- ^ 《汉书·地理志》:“赵国,故秦邯郸郡。”
- ^ 周晓陆、路东之《秦封泥集》第255页:“秦统一后,又分赵地为邯郸郡、钜鹿等郡,因此,赵郡约为政十八年晋廿六年之间置。”
- ^ 《汉书·地理志》:“钜鹿郡,秦置。”
- ^ 《水经·浊漳水注》:“秦始皇二十五年,灭赵以为钜鹿郡。”;杨守敬曰:“《始皇本纪》,十九年,王翦等尽定取赵地东阳,得赵王。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二十五年,王贲虏代王。钜鹿郡正赵东阳之地,好似不得至二十五年灭代始置郡,郦氏盖合灭代之年为说耳。”
- ^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樊哙)因击陈豨与曼丘臣军,战襄国,破柏人,先登,降定清河、常山凡二十七县。”
- ^ 《水经·漯水注》:“漯水又东北,迳蓟县故城南……秦始皇二十三年灭燕,以为广阳郡。”
- ^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曰:“右北平十六县。”
- ^ 88.0 88.1 88.2 88.3 88.4 《史记·匈奴列传》:“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 ^ 《汉书·地理志》:“右北平郡,秦置。”
- ^ 《水经·鲍丘水注》:“(无终)故城,无终子国也。……故燕地矣。秦始皇二十二年,灭燕,置右北平郡。”
- ^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曰:“上谷十二县。”
- ^ 《汉书·地理志》:“上谷郡,秦置。”
- ^ 《水经·圣水注》:“胡燕地,秦始皇二十三年置上谷郡。王隐《晋书·地理志》曰:郡在谷之头,胡因以上谷名焉。”
- ^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曰:“渔阳二十二县”;当作“渔阳十二县”。
- ^ 《汉书·地理志》:“渔阳郡,秦置。”
- ^ 《水经·鲍丘水注》:“鲍丘水又东南,迳渔阳县故城东,渔阳郡治也。秦始皇二十二年置。”
- ^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曰:“辽西、辽东二十九县。”
- ^ 《汉书·地理志》:“辽西郡,秦置。”
- ^ 《水经·濡水注》:“又南,左合阳乐水,水出东北阳乐县溪。《地理风俗志》曰:阳乐,故燕地,辽西郡治,秦始皇二十二年置。”
- ^ 《汉书·地理志》:“辽东郡,秦置。”
- ^ 《水经·大辽水注》:“辽水亦言出砥石山,自塞外东流,直辽东之望平县西,王莽之长说也。屈而西南流,迳襄平县故城西。秦始皇二十五年(原作“二十二年”)灭燕,置辽东郡,治此。”
- ^ 102.0 102.1 《华阳国志·巴志》:“周慎王五年,仪贪巴、苴之富,因取巴,执王以归,置巴、蜀及汉中郡,分其地为三十一县……赧王元年,置巴郡。”
- ^ 《汉书·高帝纪》曰:“〔项羽〕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四十一县,都南郑。”
- ^ 《史记·秦本纪》:“〔惠文王后十三年〕又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楚世家》:“〔怀王〕十七年春,与秦战丹阳,秦大败我军……遂取汉中之郡。”
- ^ 《汉书·地理志》:“汉中郡,秦置。”
- ^ 《水经·沔水注》:“周赧王二年,秦惠王置汉中郡,因水名也。”
- ^ 《华阳国志·蜀志》:“周慎王五年……蜀平……周赧王元年,秦惠王封子通国为蜀侯,以陈壮为相。置巴、蜀郡……三十年,疑蜀侯绾反,王复诛之。但置蜀守。”
- ^ 《汉书·地理志》:“蜀郡,秦置。”
- ^ 《水经·江水注》:“秦惠王遣张仪等救苴侯于巴,仪贪巴、苴之富,因执其王以归,而置巴郡焉。”
- ^ 《汉书·地理志》:“巴郡,秦置。”
- ^ 《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二十九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为南郡。”
- ^ 《汉书·地理志》:“南郡,秦置。”
- ^ 《水经·江水注》:“秦兼天下,立置南郡。”
- ^ 《汉书·地理志》:“九江郡,秦置。”
- ^ 《水经·淮水注》:“(淮水)又东北流迳寿春故城西,县即楚考烈王自陈徙此,秦始皇立九江郡,治此,兼得庐江、豫章之地,故以九江名郡。”
- ^ 谭其骧《秦郡新考》:“又《黥布传》,项籍死,天下定,布遂剖符为淮南王,九江、庐江、衡山、豫章郡皆属布;四郡除九江外前人亦目为非秦郡。今按郦道元《赣水注》,南昌,秦以为庐江南部(即庐江郡之南部都尉);是豫章果后置,庐江亦未必非秦旧也。”(谭其骧《长水粹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 ^ 辛德勇:“今案庐江郡虽见诸记载偏晚,但是,《水经注》的记载,往往有可靠的地方资料作依据,其可信性并不一定会比《史记》等书更低,应当予以充分重视。”(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文史》2006年第1、2期)
- ^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
- ^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五年),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
- ^ 《汉书·地理志》:“会稽郡,秦置。”
- ^ 《汉书·地理志》:“长沙国,秦郡。”
- ^ 《水经·湘水注》:“临湘县……秦灭楚立长沙郡。”
- ^ 。”《元和郡县图志》卷29《江南道·潭州》:“春秋为黔中地,楚之南境。秦并天下,分黔中以南之〔长〕沙乡为长沙郡,以统湘川。”
- ^ 锺炜《秦洞庭、苍梧两郡源流及地望新探》
- ^ 125.0 125.1 125.2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三年,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
- ^ 《汉书·地理志》:“日南郡,故秦象郡。”
- ^ 《水经·温水注》:“应劭《地理风俗志》曰:日南故秦象郡。”
- ^ 《汉书·地理志》:“南海郡,秦置。”
- ^ 《汉书·地理志》:“郁林郡,故秦桂林郡。”
- ^ 《旧唐书·地理志》:“江源多桂,不生杂木,故秦以为名。”
- ^ 《史记·东越列传》:“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句践之后也,姓驺氏。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
- ^ 《史记·秦本纪》:“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
- ^ 《续汉书·郡国志》:“武陵郡,秦昭王置,名黔中郡。”
- ^ 《水经·沅水注》:“秦昭襄王二十七年,使司马错以陇、蜀军攻楚,楚割汉北与秦,至三十年,秦又取巫黔及江南地以为黔中郡。”
- ^ 严耕望:《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6年。
书籍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2009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ISBN:9787509705704
- 陈松长,《岳麓书院藏秦简中的郡名考略》,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 周振鹤,《汉书地理志汇释》,2006年,安徽教育出版社。ISBN:7533647572
- 王焕林,《里耶秦简校诂》,2007年,中国文联出版社。ISBN:9787505956414
- 司马迁,《史记》,维基文库
- 班固,《汉书》,维基文库
- 司马彪,《续汉志》,维基文库
-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维基文库
地图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正体字版),台北:晓园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