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王府

形制规格

明朝王府明朝親王、郡王理政及居住的府邸。依據《大明會典》,明代王府分為親王府、郡王府兩等。親王府制度擬於宮室,有王城、四門、前三殿、後兩宮、宗廟、山川社稷壇等建築;而郡王府則為四合院式建築。

桂林明靖江王府端禮門

明朝共實封親王六十三位,在陝西山西北平山東河南湖廣江西四川廣東承宣布政使司雲南以及北平陝西行都指揮使司萬全遼東都指揮使司等地建造親王府四十六處,另在廣西有親王府規格的靖江王府一座。

明朝兩京十四布政使司中,福建貴州交趾,以及南京未設王府。浙江雖有親王分封,但並未營建王邸,旋改封別處。北平布政使司後升為京師,燕王府拆除後翻建為今日的故宮

明朝滅亡後,各地明朝所建的親王府、郡王府多被焚毀或拆除。現僅存桂林靖江王府城門、殿陛,大同代王府九龍壁襄陽襄王府綠琉璃影壁鍾祥興王府鳳翔宮,開封周王府龍亭南陽唐王府王府山新鄉潞王府望京樓、安陽趙王府高閣寺、南昌寧王府「屏翰」儀門碑、青州衡王府石坊蘭州肅王府大門遺址、成都蜀王府石柱、西安秦王府城牆等遺蹟。

王府官制

洪武二十八年八月二十七日,更定王府官制,長官司左右長史各一人(正五品)、典簿一人(正九品),審理所審理正一人(正六品)、審理副一人(正七品),典膳所典膳一人(正八品)、典膳副一人(從八品);奉祠所奉祠正一人(正八品)、奉祠副一人(從八品)、典樂一人(正九品),典寶所典寶正一人 (正八品)、典寶副一人(從八品);紀善所紀善二人 (正八品),良醫所良醫正一人(正八品)、良醫副一人 (從八品);典儀所典儀正一人(正九品)、典儀副一人 (從九品),引禮舍人三人(未入流),工正所工正一人(正八品)、工正副一人(從八品);伴讀四人、教授無定員(俱從九品),庫大使、副使各一人(未入流)。其護衛指揮使司官並屬官,隨軍多寡設置,不拘員數,品秩、俸祿並同在京衛分。儀衛司儀衛正(正五品)、儀衛副(從五品)、典仗六人(正六品)。

規制

親王府規制

明朝親王府邸的規格布局與皇宮相似,中心為四面設有城門和城牆的府城,稱為王城。其正門(南門)為端禮門,東門為體仁門,西門為遵義門,北門為廣智門[1]。端禮門內有承運門,承運門內為承運殿圜殿存心殿前三殿。存心殿之後為宮門前寢宮穿堂後寢宮後宮門。出後宮門為王城北門廣智門

除了中路宮殿外,王城內還設有東西三所、世子所、書堂、退殿,以及典膳所、典寶所、承奉司、六局、漿糨房、內使歇房等建築。王城內還設有宗廟、山川壇、社稷壇。王城外通常圍以蕭牆,南向正門稱櫺星門,其他三門名稱與王城城門名稱相同[2]

除了王府外,明初禁止親王在封國所在之地另外興建離宮園林[3]

明朝王府的規格下天子一等,低於南京北京皇宮。按周禮「天子五門、諸侯三門」[4]之制,明朝南北兩京皇宮設大明門承天門端門午門奉天門五門,而王府只設櫺星門、端禮門、承運門三門。明朝皇宮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面闊分別為九間、五間、九間,用黃色琉璃瓦、金龍藻井;而王府承運殿、存心殿各為七間(弘治年間所定規制),青色琉璃瓦、窠拱攢頂藻井,等級低於皇宮。

明朝時期,大明會典規定了親王府邸的規模,王府門、殿及各處建築尺度主要包括以下內容[5]

 
桂林明靖江王府承運殿台基及殿陛
  • 洪武四年定:王城高二丈九尺(9.019米),下闊六丈(18.66米),女牆高五尺五寸(1.71米)。城河寬十五丈(46.65米),深三丈(9.33米)。正門台高四尺九寸五分(1.54米),廊房地高二尺五寸(0.775米)。正殿基高六尺九寸(2.146米),月台高五尺九寸(1.835米)。王宮門高三尺二寸五分(1.01米),後宮地高三尺二寸五分(1.01米)。正門、前後殿、四門、城樓飾以青綠點,廊房飾以青黑,四門、正門以紅漆金塗銅釘。宮殿窠拱攢頂,中畫。飾以金邊畫八吉祥花。前後殿座用紅漆金蟠螭。帳用紅銷金蟠螭。座後壁則畫蟠螭、彩雲(後改為龍)。立社稷、山川壇於王城內之西南,宗廟於王城內之東南[6]
  • 洪武七年定:親王所居,前殿名承運,中曰圜殿,後曰存心。四城門,南曰端禮,北曰廣智,東曰體仁,西曰遵義。王城之外周垣,四門,其南曰櫺星,餘三門同王城門名。
  • 洪武九年定:親王宮殿門廡及城門樓,皆覆以青色琉璃瓦,如東宮之制。王府唯正殿得飾紅、大,余居室止飾[7]。王國宮城外左立宗廟,右立社稷。社稷之西立風雲雷雨山川神壇,壇西立廟。宗廟許立五廟,以始封之王為始祖,靖江王以南昌王為始祖。社稷壇建望殿、拜殿,社主用鍾山之石,親王之國時載以行[8]
  • 洪武十一年定:親王宮城,周圍三里三百九步五寸,東西一百五十丈二寸五分(466.6米),南北一百九十七丈二寸五分(612.75米)。
  • 洪武十二年定燕王府制度:社稷山川二壇在王城南之右。王城四門,東曰體仁,西曰遵義,南曰端禮,北曰廣智。門樓廊廡二百七十二間,中曰承運殿,十一間。後為圓殿,次曰存心殿,各九間。承運殿之兩廡為左右二殿。自存心承運周回兩廡,至承運門,為屋百三十八間。殿之後為前中後三宮,各九間。宮門兩廂等室九十九間。王城之外周垣四門,其南曰靈星,餘三門同王城門名。周垣之內堂庫等室一百三十八間。凡為宮殿室屋八百一十一間[9]
  • 洪武十三年定王國山川社稷壇制度:社稷分壇,相距三丈五尺,各方三丈五尺,高三尺五寸,四出陛,壝牆廣二十丈,置櫺星門四。外垣北門置屋,南面神門,無屋。社主石長三尺五寸,闊一尺五寸。
  • 弘治八年諭:「今次差去湖廣江西山東修蓋王府官,相度各府城池。若是城狹人密,不必拘北方王府周圍丈尺。」[10]定王府規制[11]
    • 前門五間,門房十間,廊房一十八間
    • 端禮門五間,廂房六間,門房六間
    • 承運門五間
    • 前殿七間,穿堂五間,後殿七間,周圍廊房八十二間
    • 家廟一所,正房五間,廂房六間,門三間
    • 書堂一所,正房五間,廂房六間,門三間,左右盝頂房六間
    • 宮門三間,廂房十一間
    • 前寢宮五間,穿堂七間,後寢宮五間,周圍廊房六十間
    • 宮門三間,盝頂房一間
    • 東西各三所:每所正房三間,後房五間,廂房六間;多人房六連,共四十二間
    • 退殿:門三間,正房五間,後房五間,廂房十二間,茶房二間,淨房一間
    • 世子府一所,正房三間,後房五間,廂房十六間
    • 漿糨房六間,淨房六間,庫十間
    • 山川壇一所,正房三間,廂房六間
    • 社稷壇一所,正房三間,廂房六間
    • 宰牲亭一座,宰牲房五間
    • 儀仗庫,正房三間,廂房六間
    • 典膳所,正房五間,穿室二間,後房五間,廂房二十四間。庫房三連一十五間
    • 承奉司,正房三間,廂房六間,承奉歇房二所,每所正房三間,廚房三間,廂房六間
    • 六局,共房一百二間:每局正房三間,後房五間,廂房六間,廚房三間
    • 內使歇房二處,每處正房三間,廚房六間,歇房二十四間
    • 祿米倉三連,共二十九間[12]
    • 收糧廳正房三間,廂房六間
    • 馬房三十二間,盝頂房三間,後房五間,廂房六間,養馬房一十八間
    • 東西北三門,每門三間,門房六間
    • 大小門樓四十六座;牆門七十八處;井一十六口
    • 寢宮等處周圍磚徑牆,通長一千八十九丈
    • 里外蜈蚣木築土牆,共長一千三百一十五丈

由上述規制可見,明朝親王府面積約為20到30萬平方米,內有宮殿屋宇約八百間左右[13]。作為對比,紫禁城面積為72萬平方米,內有宮殿屋宇約八千三百多間[14]

大明會典雖規定了王府制度,但因用地面積等原因可有權變或減殺。比如根據明朝正德《大同府志》附圖,大同代王府有裕門(相當於櫺星門)、端禮門、承運門、承運殿、崇信門、存心殿、長春宮、廣智門;東路依次為廣贍倉、長春(壽)宮、望親樓、清暑殿、宗廟、燕居之殿、後殿;西路為戟門、社稷壇和風雲雷雨山川壇、大成之殿、穿廊、謹德殿、後殿等。代王府平面圖中並無明顯的王城、蕭牆之分,端禮門並非城台殿座式建築,而是宮門式建築,後宮區域也無前寢宮、後寢宮之分,而是只有長春宮(左右另有二宮,或為宮門)。

郡王府規制

天順四年規定郡王府規格為:每位蓋府屋共四十六間。前門樓三間五架。中門樓一間五架。前廳房五間七架,廂房十間五架。後廳房五間七架,廂房十間五架。廚房三間五架,庫房三間五架,米倉三間五架,馬房三間五架[15]靖江王府為特例,王城、承運殿等比照親王府邸規制營建[16]。當年山西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在代州蒲州霍州忻州絳州為代王府各郡王營建王府,工部具府第式樣以進,明英宗定王府基址「地東西二十丈,南北三十丈,俾勿過制」[17]

成化十四年三月,重定郡王府規格,前門、中門各三間五架;前殿、後殿各七間七架;前後東西廂房各五間五架;典膳所、書堂各三間五架[18]

從2011年發掘濟南寧陽、寧海兩郡王府邸遺址的情況來看,寧陽王府占地約1.1萬平方米,有100多間房屋,主院多達五進,東跨院為三進,西跨院為兩進,還有迴廊、廂房等建築,超過了會典規定的規模。[19]2017年開封發現周藩永寧王府遺址,分為中、東、西三路,中路有大門、影壁、儀門、前廳房、後廳房、花園等建築,南北進深122米,東西面闊約42米。[20]

《大明會典》規定,郡王、鎮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奉國中尉郡主鄉君府第,於出府之日奏請勘報,無房屋者由有司給價,自行起蓋。

郡王等府第給價則例[21]

  • 山西:晉、代、瀋府郡王一千兩;鎮國將軍六百兩;輔國將軍、郡主五百兩;奉國將軍、鎮國輔國中尉、縣主、郡君、縣君四百兩;奉國中尉、鄉君三百兩;庶人一百兩。
  • 湖廣:遼、岷、楚、荊、吉、襄府郡王一千兩;鎮國將軍七百兩;輔國將軍六百六十兩;奉國將軍六百二十兩;鎮國、輔國、奉國中尉、郡主五百兩;縣主四百六十兩;郡君四百兩;縣君三百六十兩;鄉君三百四十兩。
  • 陝西:秦、韓、慶、肅府郡王在城一千五百兩,寧夏、平涼九百兩;郡主、五百三十兩;鎮國將軍一百七十五兩;縣主、郡君、縣君、鄉君俱自行起蓋。
  • 河南:唐、鄭、趙、伊、周、徽、崇府郡王官撥地基、料價一千一十兩。
  • 山東:德、魯府郡王一千兩;鎮國將軍六百兩;輔國將軍五百兩;奉國將軍四百五十兩;中尉四百兩;郡主五百兩;縣主三百五十兩;郡君二百五十兩;縣君二百兩;鄉君一百五十兩。
  • 江西:淮、寧府有地基郡王一千二百兩;鎮國將軍六百兩;輔國將軍五百五十兩;奉國將軍四百五十兩;奉國中尉四百兩。
  • 四川:蜀府內江等五府子女,由蜀府出辦工料、摘撥護衛軍成造;蜀府鎮國將軍二百四十兩;輔國將軍二百兩;奉國將軍一百二十兩;鎮國中尉一百兩;輔國中尉八十兩;奉國中尉六十兩;郡主二百兩;縣主二百兩(後議減五十兩);郡君一百六十兩(後議減二十兩);縣君一百二十兩(後議減二十兩);鄉君八十兩(後議減十兩)。
  • 廣西:靖江王府奉國將軍一百六十兩;奉國中尉八十兩;庶人四十兩。

明代各地親王府分布情況

明代親王分封情況詳見明朝藩王列表。各府情況按照封藩先後順序排列。

陝西布政使司

 
西安秦王府端禮門遺存,1907年Édouard Chavannes拍攝
  • 西安府長安縣: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明太祖封秦王朱樉於此[22],命長興侯耿炳文及陝西都指揮使濮英主持營建秦王府。秦王府依元朝陝西行中書省台治,在原宋元時期城牆(韓建新城)外東北處興建秦王府。王府設端禮、體仁、遵義、廣智四門。王城城牆土夯,外包城磚,南北長二百一十丈,東西闊一百二十八丈,高二丈九尺五寸。女牆高五尺五寸。城河闊五丈,深三丈。王城外圍蕭牆周長九里余[23]。隨後耿炳文主持擴建西安府城,將王府包入城中。洪武十一年(1378年)秦王就藩。之後數代秦王對王府多有增建,王府有匾,上書「天下第一藩封」[24]。宣德年間,秦懷王朱志均上奏稱承運殿歲久弊壞,乞留陝西各衛征進官軍五千人修造,從之。整修之後的秦府「宮殿軒敞,川園亭池極一時之麗觀」[25],特別是秦簡王朱誠泳龍首渠通濟渠水入王城護城河,河中種植蓮花,建造亭台閣榭[26]景泰三年(1452年)八月,秦王府失火,九月秦康王朱志𡐤奏稱「本府承運殿及門俱被火災,乞令陝西都布二司修造」,詔曰「軍民差役繁重,貧難缺食,命本府自修之」。嘉靖二年(1523年)九月秦府宮殿失火。崇禎十六年,李自成占西安,秦王朱存極降,秦王府被李自成改為大順王府。清朝順治六年(1649年)拆毀王城內主要殿宇建築,改為滿城八旗校場。雍正元年(1723年)西安都城隍廟失火,川陝總督年羹堯拆除王城內殘存建築,用木料石料修建都城隍廟。至清末初,秦王府王城被訛稱為「皇城」。1927年1月,在于右任建議下,馮玉祥將「皇城」改名為「紅城」,並將陝西省政府從北院門移至此。石敬亭主持陝政時,改名為「新城」,並改四門名稱,西門為「前進門」,東門為「奮鬥門」,南門為「努力門」,北門為「自新門」[27]。陝西省政府和西安綏靖公署先後駐紮於此。新城現為陝西省人民政府駐地,1983年拆毀北門,現存有數段夯土城牆殘跡。
  • 漢中府南鄭縣: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明太祖封漢王朱楧於此[22],以年幼未建王府。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三月改封朱楧為肅王,封國遷至陝西行都指揮使司甘州左衛。天啟七年瑞王朱常浩封於此,建瑞王府。崇禎十六年李自成攻漢中,瑞王逃亡,在重慶被殺。王府廢。現存蓮花池。
  • 平涼府平涼縣: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三月明太祖改封漢王朱楧肅王,封國於甘州左衛,命暫駐平涼。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肅王就藩甘州。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太祖封安王朱楹於此,建安王府[22]。永樂十五年(1417年)安王薨,無子,國除。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改封韓王朱松於此,以故安王府為王府[22]。宣德初年朱松請徙江南,不許。又請挪用護衛屯田地租修繕王府、建邸第,許之。遂由主事毛俊主持翻修擴建韓王宮邸,並營建襄陵王樂平王府,及岷州廣福寺。宮牆周圍五里,高一丈五尺。有櫺星門、端禮門、廣智門、體仁門、承運門、承運殿、存心殿、東府宮、崇文書院、秉忠堂(便堂)、慎德堂(齋堂)、惠迪堂、玉淵堂、賓館堂、琴堂、攬秀樓、看花樓、金香亭、體艮亭、壽柏亭、永春園、聚景園等建築。[28]在府城之北二里還有韓昭王修建的園林「暖泉城」,內有迎賓樓、承暉閣、喜雨閣、觀瀾閣、匯流堂、金魚堂、夏賞亭、柳湖山、水樂亭等建築。[29]正統三年(1438年)十二月韓王府承運殿火災。崇禎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攻陷平涼,韓王朱韶䐾被執,王府廢。
  • 臨洮府蘭縣:建文元年(1399年)肅王朱楧甘州左衛逼近邊塞,乞內附,明惠宗改封肅王至此,建肅王府[22]。王府周垣三百餘丈,牆高二丈余,外垣周長約三里。有櫺星門、儀門、端禮門、東過門、西過門、承運門、承運殿、存心殿、王(寢)宮、東宮、西宮、肅廟(王府宗廟)、書堂等建築。王府東北隅為宮苑「凝熙園」,凝熙園北面為肅王府北牆,原為蘭州舊城北城牆的一段,牆上建有拂雲樓。[30]崇禎十六年李自成攻陷蘭州,肅王朱識鋐及宗人被害。清初改為甘肅巡撫府,乾隆二十九年改為陝甘總督府。民國後為甘肅省都督、將軍、督軍署、甘肅省政府所在地。1950年甘肅省人民政府蘭州市人民政府中共蘭州市委設於此,後陸續拆毀王府城牆、拂雲樓、望河樓等殘存建築。
  • 慶陽府安化縣: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明太祖封慶王朱㮵於此,建慶王府。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九月改封於寧夏衛。
  • 寧夏衛寧夏鎮: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九月明太祖改封慶王朱㮵於此。但因糧餉不足,命令暫駐韋州。洪武三十年(1397年)復在寧夏鎮城南薰門內建慶王府,座落於四鼓樓南,蕭牆高一丈二尺,周圍二里,形狀為正方形,王府之外建有逸樂園、迎賓館等多處園林。此外在寧夏鎮城西部還建有壽陽王鞏昌王弘農王等郡王府邸[31]。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正月慶府失火,焚寢殿及帑藏,六月慶府再度失火。崇禎十六年寧夏陷落,慶王被執,王府被毀。
  • 寧夏衛韋州千戶所: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九月明太祖改封慶王朱㮵於寧夏衛[22],但因寧夏糧餉不足,命令慶王暫駐於韋州就食。永樂年間允許慶王每年春天至韋州避暑,秋季返回寧夏。宣德三年(1428年)慶王奏請以韋州為駐地,不許。但此後歷代慶王仍以韋州為葬地。
  • 岷州衛: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明太祖封岷王朱楩於此,建岷王府[22]。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改封雲南。
  • 鳳翔府鳳翔縣: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明仁宗封鄭王朱瞻埈於此,因嫌「隴人多」,宣德四年(1429年)改封河南懷慶府[32][22]

陝西行都指揮使司

  • 甘州左衛: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三月明太祖改封漢王朱楧為肅王,封國自陝西漢中府遷於此,建肅王府。因甘州地近邊塞,而陝西各衛所兵員未徵集滿員,故命肅王先暫駐於陝西平涼。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肅王就藩。建文元年肅王請求內附,遂改封於蘭州。

山西布政使司

 
大同代王府九龍壁
  • 太原府陽曲縣: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明太祖封晉王朱棡於此,建晉王府[22]。洪武十一年(1378年)就藩。晉王府由永平侯謝成督建,最初選址在太原城南四十里晉祠附近的唐朝太原城故址,但因王府上梁時多次被風吹落,因此最終改在宋代太原城外東側建王府,然後將宋代城牆向外擴展,將王府包於其中。晉王府位於太原鼓樓東北部,府城南北長一百九十七丈二寸五分,東西闊一百五十丈二寸五分,設有端禮(南華門)、體仁(東華門)、遵義(西華門)三座正門,而由於多大風而未建北門。府城外有蕭牆,城內設有長史司、審理所、典膳所、典寶所、奉祠司、紀善所、良醫所、典醫所、工正所、群牧千戶所、儀衛司等機構,王府周圍有慶成王寧化王臨泉王方山王廣昌王寧河王等郡王府[33]。成化十八年(1482年)十二月寧河王府失火,弘治十三年(1500年)十一月寧河王府再度失火。清朝順治三年(1646年)四月十二日,晉王府毀於火。現存東丹墀、西丹墀、東夾巷、西夾巷、天地壇街、皇廟巷(現存皇廟,即明朝晉王宗廟)、典膳所街、南華門街、東華門街、西華門街、東蕭牆、西蕭牆、南蕭牆、北蕭牆等地名。
  • 大同府大同縣: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三月明太祖改封豫王朱桂為代王,自江西南昌改封於此,建代王府[22]。原址為西京國子監。王府位於大同府十字街東北,南北長一百丈,東西闊七十五丈,中軸線從南至北建有裕門、端禮門、承運門、承運殿、崇信門、存心殿、長春宮、廣智門。東軸線從南到北有廣贍倉、長春宮、望親樓、清暑殿、宗廟、燕居之殿、東後殿。西軸線從南到北有戟門、社稷壇、風雲雷雨壇、大成之殿、謹德殿、西後殿等建築[34]。 正統四年(1439年)三月代王府寢殿火災。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大同,執代王朱傳㸄,王府毀於火,僅九龍壁倖存。2011年起,大同市政府開始在原中軸線(九龍壁所在地)偏東處重建代王府。
  • 潞安府長治縣:原為晉藩慶成王府邸。永樂六年(1408年)明太宗遷瀋王朱模於此[22]因年歲乾旱,民力凋敝,而慶成王朱濟炫已遷回太原,故將其府邸改為沈王府[35]崇禎十六年李自成破潞安,瀋王朱迥洪被執,王府廢。
  • 平陽府臨汾縣: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擬封桂王於此,旋改封湖廣衡州府,天啟七年就藩[36]

北平布政使司

  • 北平府宛平縣: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明太祖封燕王朱棣於此,將元朝舊宮改建為燕王府。洪武六年(1373年)令「王府公廳造作可暫停罷」,而燕王府「社稷、山川壇望殿未覆瓦,王城門未甃,恐為風雨所壞」,命工匠完成剩餘工程[37]。洪武十一年(1378年)燕王就藩。洪武十二年(1379年)十一月燕王府工程竣工,主管者華雲龍繪圖進呈明太祖預覽。其制為承運殿十一間,圓殿、存心殿各九間,周圍廊廡一百三十八間。殿之後為前、中、後三宮,各九間,周圍廊廡九十九間。王府四門依制命名,共有宮殿室屋八百一十一間[38]。關於燕王府的具體位置,長期以來一直有兩種說法,其一認為以元朝隆福宮為王府,這種說法始於明清,如嚴嵩鈐山堂集》稱西苑仁壽宮「乃成祖潛邸」;《涌幢小品》「文皇初封於燕,以元故宮為府,即今之西苑也。靖難後,就其地亦建奉天諸殿。十五年改建大內於東,去舊宮一里許」[39];《春明夢余錄》「燕府因元舊宮,即今之西苑」[40];《光緒順天府志》「明成祖初封於燕,其邸即元故宮……太宗登極後,即故宮重建奉天三殿,以備巡幸受朝。永樂十五年始改建皇城於東,去舊宮裡許,悉如金陵之制」[41]。民國及現代多沿用此觀點。另一派說法認為燕王府位於元朝故宮內[42],但多是將「元故宮」理解為元朝大內。因燕王府系元朝舊內,建築多有逾制,故明太祖在洪武十一年十二月特地詔諭「除燕王宮殿為元舊,諸王府營造不得引以為式」。燕王發動靖難戰役,之後登基成為明成祖。從永樂四年(1406年)起,開始營建北京宮城。永樂八年(1410年)明成祖即位後首次巡狩北京,將燕王府改為行在,並予以升格。原燕王府正中為奉天殿(原承運殿),左右二殿,南為奉天門,左右為東西角門;奉天門南為午門(原端禮門),午門之南為承天門(櫺星門),為五間木牌樓建築。奉天殿之北為華蓋殿(原圜殿)、謹身殿(後殿,原存心殿)、涼殿、暖殿、仁壽宮、景福宮、仁和宮、萬春宮、永壽宮、長春宮等,共建屋宇一千六百七十楹[43]。永樂十九年(1421年)北京宮殿營建完畢後,西內改為西宮。嘉靖二十一年改為萬壽宮。明朝末年荒廢,清朝改為民居。
  • 大名府元城縣: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明太祖封衛王朱植於此,因王年幼,未建王府。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三月改封朱植為遼王,封國廣寧衛。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衛河決口,故大名府城淹圮。

北平行都指揮使司

  • 大寧衛: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明太祖封寧王朱權於此,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就藩,建寧王府。大寧衛借用遼中京之東垣、南垣,北面二分之一,西面縮進三分之一。寧王府居於大寧衛城北垣偏西位置,為王城之制,有南、東、西三門,王城北垣與大寧衛北垣共用城牆,不設北門。永樂元年(1403年)寧王改封於江西南昌府,大寧棄守,原寧王府荒廢。

萬全都指揮使司

  • 宣府左衛: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明太祖封谷王朱橞於此,建谷王府,為王城之制。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就藩。永樂元年(1403年)改封谷王於湖廣長沙府。

遼東都指揮使司

  • 廣寧衛: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三月明太祖改封衛王朱植遼王,封於此,二十六年(1393年)就藩。因未建王府,故於大凌河北樹柵為營。明太祖命武定侯郭英修築遼王府,其時因高麗為爭奪鐵嶺衛而屯兵鴨綠江畔,明太祖於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四月命暫罷王府修建工役[44]。至洪武三十年(1397年)方命楊文督繼續營繕,並增高王城雉堞,以嚴防衛[45]。明成祖起兵靖難後,遼王渡海內附,被明惠宗改封於荊州
  • 瀋陽中衛: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明太祖封沈王朱模於此,因王年幼,居於京師,未營建王府。永樂六年(1408年)明成祖改封沈王於山西潞州(嘉靖六年升為潞安府)。弘治十三年(1500年)八月沈王府火。清初王府被廢。
  • 三萬衛: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明太祖封韓王朱松於此,因王年幼,居於京師,未營建王府。永樂五年(1407年)韓憲王朱松在南京去世,葬於南京。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封其子韓恭王於陝西平涼府。

山東布政使司

  • 青州府益都縣: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明太祖封齊王朱榑於此,建齊王府[22],王府南北長二百零七丈,東西闊一百八十二丈,原址為青州益都縣治。洪武十五年(1382年)就藩。永樂四年(1406年)廢齊王,幼子朱賢爀安置廬州(後置於南京)。永樂十三年(1415年)封漢王朱高煦於此,後改封於樂安州。景泰二年(1451年)六月廢齊王府失火,承運殿、存心殿及宮門兩廡被焚毀[46]。景泰五年山東都布按三司會奏:「齊庶人舊府殿宇,或火或朽,弊已甚,徒勞守者,請毀其梁棟以修城樓,售其器物以賑貧民,免其看守軍夫以事田畝」,從之[47]。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封衡王朱祐楎於此,重建衡王府[22]。順治元年(1644年)末代衡王朱由棷降清,順治三年(1646年)與弘光帝潞王、荊王、秦王、晉王等十一王在北京同時遇害,王府抄沒、拆毀,一部分木石被用於修建法慶寺,其餘則運往濟南,修建山東巡撫都察院府署[48]。現存王府石坊。
  • 兗州府滋陽縣: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明太祖封魯王朱檀於此,武定侯郭英主持建造魯王府,洪武十八年(1382年)就藩。魯王為洪武三年首批冊封的十王之一,王府為宮城之制,磚包夯土城牆,四面辟端禮、體仁、廣智、遵義四座城門,中為宮殿。端禮門之外,左為社稷壇,右為風雲、雷雨、山川壇。為容納王府,將兗州城南牆南移二里三十丈,原南護城河「豐兗渠」橫貫城中,河上橫跨石橋三座,成金水河之制。萬曆年間魯王於中橋南端建牌樓一座,雕梁畫棟,鉤金瀝粉,四角飛檐,上書「培英坊」,文化大革命時拆毀。王府門前有御街,從兗州府城南門延薰門經過中橋和培英坊,直達王府蕭牆櫺星門,門前西側為王府長史司等衙門,東側為紀念杜甫的少陵台。御街前,左鼓樓,右鐘樓,亦各有橋。《萬曆兗州府志》記載「王城在府治正中,洪武十八年建,宮闕城垣備極宏敞,垺如禁苑,蓋國初上十王封國」。《聊齋志異》中《鞏仙》故事以兗州魯王府為背景,稱魯府「後苑花木樓台,極人間佳勝」。崇禎十五年(1642年)清兵攻陷兗州,殺魯王朱以派。兗州四座城門中,南門、北門、東門同日被燒毀,城內民房焚毀殆盡,魯王府中積二百餘年的財富被洗劫一空。但魯府建築尚未受太大破壞。清初詩人方文在順治十七年游兗州,其《塗山集·魯游草》中有詩題為《兗州》:「一郡人家兵火殘,魯王宮殿獨平安。遺民莫上城頭望,芳草萋萋不忍看。」至順治、康熙年間,魯王府建築逐漸拆毀殆盡。魯王府殘存夯土城牆遺蹟在20世紀下半葉因城市建設需要而被平毀。
  • 濟南府樂安州:永樂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改封漢王朱高煦於此,建漢王府[22]。改原樂安州治為王府,樂安州衙遷往廢三皇廟辦公。宣德元年(1426年)朱高煦起兵造反失敗,被廢,王府毀棄,重新作為州衙使用。
  • 兗州府沂州:景泰三年(1452年)景泰帝降太子朱見深沂王,出居京師沂王邸,封己子朱見濟為太子。景泰四年朱見濟殤,諸臣請復朱見深為太子。刑部給事中徐正見明代宗於便殿,稱「宜置沂王於所封沂州。出上皇與俱,以絕人望」。景泰帝怒,徐正謫戍鐵嶺衛,朱見深留京未行[49]。弘治四年(1491年)明孝宗封涇王朱祐橓於此,建王府,弘治十五年(1502年)就藩[22]。嘉靖十六年(1537年)去世,無子,國除。
  • 濟南府歷城縣:天順元年(1457年)明英宗改封德王朱見潾於此,建德王府[22]。成化三年(1467年)就藩。王府位於濟南府治西側,面積約占全城三分之一,北鄰大明湖。崇禎十二年(1639年)清兵占領濟南,執德王朱由樞,王府毀於火。清康熙五年(1666年)縮建為山東巡撫都察院府署[48]。現為山東省人大常委會駐地。
  • 濟南府德州:天順元年明英宗初封德王朱見潾於此,未及建造王府即改封濟南。
  • 東昌府: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議封惠王朱常潤於此,旋改封湖廣荊州府,天啟七年(1627年)就藩[36]

浙江布政使司

  • 杭州府錢塘縣: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初七日明太祖封吳王朱橚於此[22]。工部尚書張允請建諸王府,明太祖曰「吳府且勿建」。洪武七年(1374年)置杭護衛。明太祖以浙江財賦地不可封王,罷護衛。洪武十一年(1378年)改封朱橚為周王,封國開封府。建文元年封吳王朱允熥於此,未之國,明成祖即位,降封廣澤王,安置漳州,旋召回京師,廢為庶人。永樂元年(1403年)八月,寧王朱權奏請蘇州、杭州為封國,不許[50]
  • 衢州府西安縣: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明仁宗封越王朱瞻墉於此[22],未就藩,居於北京。正統四年薨,國除。

河南布政使司

  • 開封府祥符縣: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明太祖改封吳王朱橚周王,封國自杭州遷於此,以宋金故宮舊址建周王府[22]。洪武十四年(1381年)就藩。建文元年(1399年)廢,永樂元年(1403年)復藩。上奏稱開封「苦患」,明成祖命令在洛陽為周王營建新宮。將徙封時,周王又奏稱河堤漸固,乞仍修舊宮,以省煩費,明成祖從之。周王府因宋金故宮舊基,南北長二百一十六丈三尺(約690米),東西闊一百七十八丈七尺(約570米),城牆高五丈,上有花垛口。牆外為城壕一道,寬五丈(15.865米),城濠與城牆之間為內使居所[51]。王城南為端禮門,東為體仁門,西為遵義門,北為廣智門。外府城蕭牆高兩丈許,長九里十三步,中為蜈蚣木,外築夯土,牆頂覆瓦以免雨水沖淋,牆基高五尺,上安欄杆,欄杆外街寬五丈,之外方許居民蓋房居住。蕭牆開四門,明末清初俗稱午門、東華門、西華門、後宰門。相傳明初因周王有異謀,遂奪其護衛,並下旨拆王府正殿承運殿、遵義門門樓,禁開東門,並在王城四角釘石,正門前夯築土台,以魘鎮其風水[52]。端禮門城樓內供明太祖畫像及佛道經籍,城門三開,紅堊塗牆,立磚鋪地。門內為東西二掖門,直北有板房四間八所。東西有小月門、小紅門。正殿前門曰承運門,五間三開,台高八尺,周圍設石欄杆,此門為王國官員拜詔之地,兩旁有便門兩座,為官員日常出入。承運門內原有承運殿九間,再後為穿殿五間、存心殿七間。因承運殿被毀,故以存心殿為正殿使用,殿內安寶座,座上兩邊各有長枕一,名「威權」,後有圓繡靠背三,稱「倚勢」[51]。存心殿兩廂配殿各五間,東廂為墨刻作,西廂為印書、裱褙值房,並存放親王儀仗法駕。存心殿左右耳殿各一間,東耳殿為典膳所、典服所,西耳殿為王子王孫讀書之所[51]。存心殿後有麒麟門,通後宮。麒麟門北有大宮門五間三開,金釘朱戶,青石欄杆,台高八尺。宮門內有寢殿七間,月台甬道皆白石欄杆。四周廊廡稱「棋盤宮」,為管事宮女居住之所。寢殿後面為養老宮(後寢),其後殿供神像。再後為白虎殿五間,為親王薨逝停靈之所[51]。寢宮後面有煤山,高五丈,松柏成林,山下有窪池,沿岸為水亭遊樂之所,水窪之東為便殿慶安宮。麒麟門外有東西二街,東街往南稱東夾道,通家廟及典膳所外廚。往東為世子府,世子府之南為春宮(齋戒之所),東為呂公堂,南為七星台,為拜北斗之所。再南有內草場、鹿圈、體仁門,體仁門外為東過門,通東華門。麒麟門外西夾道通西掖門,有世孫府,再西為安樂堂,為老宮人醫病之所,堂西有菜園門,每月二十日放人看望宮內親戚,在此等候。再南為世孫小花園,有池塘花草。花園向西為遵義門,門外為西過門,有路通西華門,路兩旁為龍袍作、冰窖、鹽池、菜園,白衣庵[51]。王城外,體仁門東北為壽春園,又名百花園,為周王朱恭枵在位世子時,利用艮岳遺基所建,園門二重,門內有正殿、兩廂,殿後為大假山,用太湖石、錦川石、灑金石、澄泥磚砌成,內有子母九洞,高三層,一層稱九如洞,二層稱玄囂洞,三層稱凌虛閣。假山之東有水閣、涼亭、蓮池,池內有採蓮龍舟。壽春園內還有龍窩、水簾洞(供觀音菩薩)、紫竹仙境、三清殿、杏花村、黃河九曲、菊花園、曲水流觴等景[51]。此外後宰門內還有土山稱「停輦莊」,為周王及世子觀農習稼之所。王府外城正門俗稱「午門」,五間三開,檐宇斗拱俱用銅絲網罩蓋,稱「豐衣」,下有白石一方,稱「足石」[51]。門外有石牌坊兩座,均書「玉音」二字,一為賜周端王母妃袁氏,稱「節孝兩全」,一賜周端王,稱「忠孝賢明」。坊下有杉木一根,東西橫放,稱「當沖木」。午門內有值房百間,為東西承奉司,舊為北宋及金朝科道衙門。值房左右各有過門,東過門通王國宗廟,再東為王府馬廄。西過門通山川社稷壇,以及東西二庫,為囚禁罪宗之地[51]。正德十一年(1516年/1517年)十二月周王府火災。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伊王朱典楧被廢後亦曾安置於開封。崇禎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圍開封,決河,王府被淹沒於水下,周王朱恭枵遷往彰德安置。清初水退之後,將周王府拆毀,大木樑檁解上,小木料及琉璃磚瓦等入官變賣[51]。至康熙初年,周王府僅存紫禁城(王城)城牆一道,石獅、鐘鼓二閣。後因相傳周王府內埋有大量存銀,開封居民歷年於王府故址取磚、取土、掘寶,逐漸形成潘湖楊湖。現存王府後煤山(龍亭),及周王府門前宋代宮殿石獅(雍正年間北移至龍亭前安放)。1981年對潘湖、楊湖清淤時,曾挖掘出周王府台基、走道、暖火道、水井、花壇、石壁等遺蹟。
  • 南陽府南陽縣: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三月明太祖封唐王朱桱於此[22]。永樂二年(1404年)在通淯街(今和平街)北的原南陽衛府署上按王府規制建唐王府。王府南依南陽府治、縣治,東臨長春街,後不斷向外擴建,幾占南陽府城三分之一。永樂六年(1408年)唐定王就藩。後唐憲王唐莊王唐端王等又在城中修建十六座郡王府,使得南陽城中「邸第相望,將軍、中尉、宗室半居民」[53],南陽市區不得不向城外東關、南關發展。成化二十一年唐王朱芝址奏稱王府中舊無宗廟,欲自建造。命河南三司覆實,從之。正德元年(1506年),唐王朱彌鍗以王府蔬圃建造書院,以教其府中軍校子弟,明武宗賜名養正書院。嘉靖十八年(1539年)唐王朱宇溫構建書堂,嘉靖帝賜名曰居善堂。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三月南陽淨樂宮道士家中起火,延燒三百餘家,唐王宮內延燒房屋二百六十餘間。崇禎十四年(1641年)李自成陷南陽,殺唐王朱聿鏼。現存王府山
  • 河南府洛陽縣: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三月明太祖封伊王於此[22]。永樂元年(1403年)因開封有河患,擬遷周王於此,周王奏曰開封河堤堅固,無需重勞民力。後建伊王府,永樂六年(1408年)伊王就藩。嘉靖年間伊王朱典楧上奏稱「蕭牆敝,請垣」,許之,於是侵占官民房屋街道,又奪郡治及學宮之地,以廣宮所。設門樓三層、新築重城,規制仿宮闕。又修建迎仙台、百花台、四季亭、石庫擁翠坊、玉虬噴雪坊、乘風御氣樓、小團殿、鴛鴦殿、騰光殿、洞天小景、清和宮、懷春宮、頤養宮、世嗣宮等,「崇台連城,擬帝闕」。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伊王因王府逾制及暴虐被廢[54][55][56][57]。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十月明神宗封朱常洵福王,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封福王於洛陽[22],大規模擴建王府,其面積幾占洛陽縣城之半,並將伊府奉祀萬安王朱珂佳遷至永寧縣,萬安王府一併圈入福府[58]。福王府營建費用二十八萬兩,是其他王府工費的兩倍。崇禎十四年(1641年)李自成攻陷洛陽,殺朱常洵,火燒福王宮邸,三日不絕[59]
  • 彰德府安陽縣:永樂二年(1404年)四月明成祖封趙王朱高燧於此[22],將府署改為趙王府。洪熙元年(1425年)就藩。嘉靖五年(1526年)三月趙王府家廟失火。崇禎十五年(1642年)開封黃河決口,崇禎帝命周王朱恭枵寄居彰德。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彰德,執趙王,王府廢。
  • 汝寧府汝陽縣:天順元年(1457年)三月明英宗封秀王朱見澍於此,建秀王府[22]。成化六年(1470年)就藩。王府地狹,左右奏請將左近文廟遷走,擴建王府,朱見澍未准[60]。成化八年(1472年)朱見澍薨,無子,國除。成化十年(1474年)明憲宗封崇王朱見澤於此[22]。崇禎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攻陷汝寧,執崇王朱由樻,封襄陽伯,旋殺之,王府廢。
  • 懷慶府河內縣: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明仁宗封衛王朱瞻埏於此,未就藩[22]。正統三年(1438年)衛王薨,無子,國除。正統八年(1443年)明英宗改封鄭王朱瞻埈於此,建鄭王府[22]。王府廢時不詳。
  • 開封府鈞州陽翟縣:成化二年(1466年)明憲宗封徽王朱見沛於此,建徽王府[22]。成化十七年(1481年)就藩。嘉靖年間徽王朱載埨營建王府後苑,架飛渠數百丈,自北城女牆上通往府中,命伶人用器械激潁河之水入渠,輸入後苑沼池內。其渠柱所植之處,士民第舍均拆屋豎柱,凡拒絕者均強行拆屋,或奪沒其地。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朱載埨被廢為庶人,自盡,國除,王府廢。
  • 衛輝府汲縣:弘治四年(1491年)擬改封興王朱祐杬於此,興王以衛輝逼近黃河,請再改封,遂封於湖廣安陸州[61]。弘治四年八月明孝宗封汝王朱祐梈於此,建汝王府[22]。嘉靖二十年(1541年)薨,無子,國除。萬曆十二年(1584年)五月,明神宗命諸臣議論潞王朱翊鏐封地,大學士申時行推薦湖廣衡州、河南衛輝二地,稱衡州「衡州府地當南嶽,山川凝秀,物產肥饒,民俗淳美」,為最佳選擇;衛輝「地當要衝,民物蕃盛,風俗淳樸,亦宜建府」。明神宗命于衡州建王府,但潞王請求受封於離京師較近的地方[62]。當時除趙王封地彰德府外,次近者即衛輝府,因此封潞王於此[22],大幅擴建原汝王府。南北約二里,東西約一里,有宮殿一百四十餘座。為容納潞王府,又向南擴建衛輝府城。新城長八里七十步,衛輝府城周長由洪武年間的六里一百三十步擴建至十五里三十步,門各二重,有月城、敵台,四周設角樓、警鋪共三十所[63]。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二月潞王府門樓失火。崇禎十七年(1644年)二月,李自成部下劉芳亮率軍進抵懷慶府,潞王朱常淓在總兵卜從善保護下,攜宮眷、寶器渡河而南,先居淮安,後避走杭州。明亡後,潞王府在順治年間逐漸拆毀,主要建築材料運往北京,其他房屋遺產俱照時價予以變賣。潞王府現僅存望京樓

湖廣布政使司

  • 武昌府江夏縣: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明太祖封楚王朱楨於此,建楚王府[22],原址為靈竹寺舊基[64]。洪武十四年(1481年)就藩。楚王府位於武昌蛇山中峰高冠山南麓,「前臨大朝街(今復興路),左為閱馬場,右為長街宮(今解放路),廣二里,袤倍之,瓦石為城」。其制為:王宮(磚城)開端禮、體仁、遵義、廣智四門,端禮門內為承運門,承運門內為承運殿、圜殿、存心殿,存心殿後為寶善堂,寶善堂後為宮門,宮門內為寢宮。此外王宮內還有正心書院、墨香亭等建築,承奉、典寶、典服、典膳等內官值房,又有南畝亭,為楚王觀農之所。磚城外為城池(護城河),再外為蕭牆,蕭牆南門稱彰孝坊[65]。宣德六年(1431年)八月武昌大火,延燒楚王宮,譜系敕符盡焚。天順四年(1460年)楚王府頻發火災,宮殿、宗廟盡毀。天順六年(1462年)六月楚王府火災。成化十八年(1482年)八月楚王府三發火災。弘治十二年(1499年)四月丙午,雷震楚王府承運殿。崇禎十六年(1643年)張獻忠攻陷武昌,將楚王朱華奎及楚宗室沉江,並建大西國,以武昌為「天授府」,以楚王府為王宮。張獻忠退出武昌時,將楚王府縱火燒毀,至清朝同治年間編纂《江夏縣誌》時,只剩正陽門、端禮門、東華門(體仁門)、西華門(遵義門)、後宰門(廣智門),及梳妝檯、金魚池等幾處遺蹟[64]
  • 長沙府長沙縣: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明太祖封潭王朱梓於此,建潭王府[22],原址為玄妙觀舊基。洪武十八年(1385年)就藩。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潭王妃親族捲入胡惟庸案,潭王及王妃自焚死。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三月,湖廣布政使司奏,潭王府宮門棟宇損壞,明太祖命工部遣官閱視,撤之,唯宗廟社稷及齋房有損漏者修葺之[66]。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遷谷王朱橞於此[22],永樂十五年(1417年)廢。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明仁宗封襄王朱瞻墡於此[22],宣德四年(1429年)就藩,後奏言「長沙卑濕」[32],正統元年(1436年)遷至襄陽。天順元年(1457年)明英宗封吉王朱見浚於此,成化十三年(1477年)就藩。弘治十年(1497年)七月雷震吉王府端禮門獸吻。明末張獻忠攻陷長沙,王府毀於火。洪承疇後拆毀王府城牆,用於修復長沙城牆。
  • 荊州府江陵縣: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明太祖封湘王朱柏於此[22],在城西原五代荊南節度使高氏故宮遺址處建湘王府,稱「湘城」[67]。洪武十八年(1385年)就藩。建文元年(1399年)湘王自焚死。建文二年(1400年)改封遼王朱植於此[22]。傳六代,至遼王朱憲㸅,好營宮室,置亭院二十餘區,以美人鐘鼓充之,其名有西樓、西宮、曲密華房、太乙竹宮,有月榭、紅房、花坳、藥圃、雪溪、冰室、鶯塢、虎圈,又有塔橋、龍口、西疇、草湖、珠洞、宮人斜,「諸處綿延包絡,參差蔽虧,琪花瑤樹,異獸文禽,靡不畢致。遼王日與諸名士賦詩觴酒其中」[67]。隆慶二年(1568年)朱憲㸅廢為庶人,國除。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明神宗封皇子朱常潤惠王,泰昌元年(1620年)擬封于于山東東昌府,天啟元年(1621年)改封於此[22],遣營繕郎王惟光督造王府[36],禮部上言稱「惠王分封荊州,乃皇祖成命,依議於見在舊城營建,以免各宗移徙,工費浩煩」,故沿用遼藩廢府。由於福王就藩時明神宗厚加賞賜,宮內歷代積蓄為之一空,故瑞王直至天啟七年(1627年)才就藩。崇禎十五年(1643年)李自成攻荊州,惠王逃往長沙投奔吉王,惠王府遂被李自成軍拆毀。
  • 寶慶府武岡州武岡縣: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明仁宗遷岷王朱楩於此[22],寄居州治,久之始建王府。正德三年(1508年)岷靖王朱彥汰奏「本府狹陋,欲乞雍王所遺空閒府第徙居之」,請求改封於四川保寧府壽王府居住,不許[68]。崇禎十六年(1643年)張獻忠入湖廣,武岡人袁有志率眾起義,殺岷王朱企𨰘。清順治四年(1671年,南明永曆元年)四月,桂王朱由榔遷武岡,以岷王府為行宮,改武岡州為奉天府,八月永曆帝敗走黔滇,王府遂廢。
 
嘉靖二十年《興都志》中的興王府舊布局,及嘉靖擴建之後的新府
  • 安陸直隸州長壽縣承天府鍾祥縣):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太祖封郢王朱棟於此,建郢王府[22]。永樂十二年(1414年)郢王薨,無子,國除。宣德四年(1429年)明宣宗封梁王朱瞻垍於此[22],正統六年(1441年)薨,無子,國除。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明孝宗封興王朱祐杬德安府,弘治四年(1491年)九月命在德安建興王府[69],十月改封安陸[70][61]。興獻王分封之初,以「梁邸居州城之西隅,地形偏下且有通逵沖其前,復請遷於城之正中」,後又「以邸垣廣不如式」,奏請「拓城長一里,垣廣五十丈而改築之」,最後擴建王府紅牆周回五百五十丈二尺(三里二十步)[71]。興王之子後即位為明世宗,升安陸州為興都承天府,附廓縣為鍾祥縣。嘉靖十八年(1539年)對興王府加以改建,將櫺星門改為重明門,端禮門改為麗正門,廣智門改為弘載門,體仁門改為東順門,遵義門改為西順門;承運門、承運殿改為龍飛門、龍飛殿,之後為穿殿,存心殿改為啟運殿。前宮門、前寢宮改為卿雲門、卿雲宮,東為日昇門,西為月恆門,後寢宮改為鳳翔宮,東為關雎門,西為麟趾門。周垣之內有六所,六所之外為連房。書堂改為純一門、純一殿。卿雲門之西,原世子讀書的中正齋仍因舊名。嘉靖十九年補建世子所,前門為泰禋門,前殿為泰禋殿、永配殿,左右為保和門、太和門,後寢為啟祚門、受命御極之殿、春霄殿、福寧門。王府家廟改為隆慶殿(隆慶元年改名慶源殿)、永配殿。世子所向西通隆慶殿之門稱光熙門。此外還有春暉門、秋朗門、廣源殿、玄祐宮門、儲祉門、玄祐門、玄祐寶殿、真宣殿、衍法殿、隆祥殿、三洞閣等建築[72][73]。興王府現存鳳翔宮、三孔石橋、漢白玉雲龍御階、荷花池等建築。
  • 襄陽府襄陽縣:正統元年(1436年)明英宗將襄王朱瞻墡自長沙遷至此,建襄王府[22]。崇禎十四年(1641年)張獻忠攻陷襄陽,殺襄王朱翊銘。崇禎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再占襄陽,改名為「襄京」,在此建立政權。崇禎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離開襄陽時焚毀王府,僅存門前用綠泥礬岩雕刻的雲龍海水綠影壁一道。現復建王府大門、正殿。
  • 德安府安陸縣: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明孝宗封興王朱祐杬於此,建興王府[22][69]。弘治四年(1491年)改封興王於安陸州,弘治八年(1495年)封岐王朱祐棆於此[22]。弘治八年岐王就藩,弘治十四年(1501年)薨,無子,國除。正德元年(1506年)壽王朱祐榰遷於此[22],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薨,無子,國除。嘉靖十八年明世宗封朱載圳景王,壽王薨後,以德安為景王封地,嘉靖四十年(1561年)之國,嘉靖四十四年(1566年)薨,無子,國除。明亡後王府廢。
  • 黃州府蘄州蘄春縣:正統八年(1443年)明英宗改封荊王朱瞻堈於此[22],以蘄州衛為王府。崇禎十六年(1643年)張獻忠陷蘄州,末代荊王朱慈·在此之前一個月薨逝,張獻忠圍王宮,掠財物女樂而去。明亡後王府廢。
  • 衡州府衡陽縣:弘治十二年(1499年)明孝宗改封雍王朱祐枟於此,建雍王府[22]。因氣候潮濕,王宮木材朽敗不可居,乞改封山東東平州。廷臣議改居四川敘州原申王府,因道遠而未成行。正德二年(1507年)地震,王宮坍塌,朱祐枟死。無子,國除。萬曆十二年(1584年)五月,議論潞王朱翊鏐封地時,曾命建王府於此,後改封於離京師較近的河南衛輝府[62]。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十月明神宗封皇子朱常瀛桂王,泰昌元年(1620年)擬封於山西平陽府,天啟元年(1621年)改封於此[22],遣營繕郎吳之甲督造桂王府,天啟七年就藩[36]。惠王、桂王二王並封於湖廣(惠王封地在荊州),工部揣度二王之藩就封必按齒序,於是經費每以荊州惠王府為優先,而衡州桂王府經費多被挪用。天啟七年(1627年)夏天,惠王、桂王一併就封,巡按溫皋謀乞求讓桂王暫緩之國,未獲允。此時改由工部營繕司主事高道素督造正殿以外,內宮監太監黃用督造寢殿以內。兩人潦草塞責,王府地基沒有夯實,牆腳根基淺薄,夯土之內用竹條、松枝與河沙充數,梁柱所用木材竟有低價買來的朽木。桂王府倉促竣工,前後造價五十萬兩[74]。崇禎二年(1629年)三月初三,衡州連雨數日,雷震王宮寢殿,坍塌,壓死宮女六人。以後每遇風雨,桂王即率諸宮眷露立庭中,深恐覆壓之懼。事聞,崇禎帝命司禮監拿問黃用,高道素革職交法司究問。高道素原擬贖徒,御史董羽宸屢次上疏,最終定為死刑。閣臣韓爌為其求情,崇禎說:「朕若出藩邸,這就是榜樣。高道素監造王府,而使數百宮人死於非命,即寸斬之,未足蔽辜,又何請焉?」[75]當年九月,高道素斬於東市[76],並重建桂王府。崇禎十六年(1643年)張獻忠攻衡州,桂王與惠王、吉王逃往永州。張獻忠親自率軍追擊三王,並命拆王府,運木料至長沙營建宮殿,王府遂廢[77]
  • 常德府武陵縣:弘治四年(1491年)八月明孝宗封榮王朱祐樞於此,建榮王府[22]。正德三年(1508年)就藩。嘉靖二年(1523年)五月榮王府失火,焚毀承運門、承運殿、圜殿、存心殿及東西廊房[78]。明末張獻忠入湖廣,榮王朱慈炤奉母妃避走辰州,王府廢。

江西布政使司

  • 南昌府南昌縣:洪武十一年正月明太祖封豫王朱桂於此[22],未建豫王府。洪武二十五年三月改封豫王為代王,封國遷往山西大同。永樂元年明成祖遷寧王朱權至此[22][79],以原江西布政使司為寧王府,沿用原建築,規制無所更改」,殿宇不覆琉璃瓦,亦無彩繪[80]。景泰七年九月寧王府火災,延燒八百餘家。天順二年正月工部奏稱修造寧府宗廟、承運殿及諸屋宇共三百八十四間,明英宗詔曰「江西軍民艱難,有令有司陸贖用工,無促迫害事」[81]。弘治年間,寧王朱宸濠上奏,乞將王府各殿瓦換為琉璃瓦,明孝宗准其於引錢內支銀二萬兩,但都御史林俊巡視南昌,上疏稱寧王府原無琉璃瓦之制,請止之[82]。正德十四年寧王朱宸濠起兵謀反,失敗被擒,王守仁也統兵攻陷南昌,破城後進入寧王府,其府內宦官、宮女大多自焚自縊而死[83][84]。此後寧王被廢,王府也被撤廢。清朝時期原址改為藩司衙門。
  • 建昌府南城縣:永樂元年明成祖降封衡王朱允熞懷恩王,建國於建昌,不久廢之。永樂二十二年七月明仁宗封荊王朱瞻堈於此,建荊王府[22],宣德四年就藩。因建昌「僻處山隅,時有瘴癘」,再加上宮中有巨蛇,蜿蜒於王座之上,因此乞改封。正統八年明英宗改封荊王於撫州,隨後改封長沙,又以長沙卑濕,改命封於蘄州[85]。成化二十三年明憲宗封益王朱祐檳於此[22]。明亡,益王朱由木緬甸,國除,王府廢。
  • 饒州府鄱陽縣:正統元年明英宗改封淮王朱瞻墺於此[22]。明亡後國除,王府廢。

四川布政使司

 
20世紀初的成都皇城貢院,即明代蜀王府舊址
  • 成都府成都縣:洪武十一年正月明太祖封蜀王朱椿於此[22],派景川侯曹震赴成都,將漢、唐、前蜀後蜀留存下來的成都子城改建為蜀王府。洪武二十三年朱椿就藩。王府南北長二百零七丈,東西闊一百六十九丈。城牆包磚,高二丈五尺。王城設端禮等四門,內有承運門、承運殿、圜殿、存心殿、王宮門、寢宮等建築。承運門前有左順門、右順門,門內分別稱東府、西府。東府前為齋寢,西府為世子府,南有涼殿。端禮門前有水,鑿月池,稱金水河,設一橋,橋南有石獅、石表礎各一對。宗廟在端禮門內左,山川社稷壇、旗纛廟在端禮門內右。王城東南隅為駕庫。長史司在府東,承奉司在遵義門內,名曰「忠謹堂」。其餘典寶、典服、典膳各司,典儀、工正、良醫各所,均在蕭牆之內。蜀藩廣備倉在遵義門外,蜀府左護衛在府東南,宗學在成都府治之東[86]。歷代蜀王積蓄甚厚,蜀藩以富著稱[87]蜀惠王《惠園睿制集》提到的蜀王府建築有堂九十四處,房二十九處,精舍九處,庵七處,樓閣十四座,齋四十八處,丹房二處,軒一百四十三座,亭五十二座[88]。王宮之東另建園囿,內有古梨樹數十棵,均二三百年古木,每年三月成都士女遊玩其間[89]。萬曆四十一年五月蜀王府火災,宮門、宮殿盡焚為燼。萬曆四十三年四月蜀王府承運殿殿庭廊廡再度失火。崇禎十七年八月九日,張獻忠攻陷成都,蜀王朱至澍投宮中八角井死。張獻忠遂在十月十六日在蜀王府稱帝,定國號「大西」,年號「大順」,以蜀王府為大西皇帝宮殿,正殿改名承天殿,府門外屋為朝房[90]。清順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明將楊展入川,張獻忠敗於江口,逃回成都,又逃往川北,出逃前下令將蜀王宮殿及成都全城民舍盡數焚毀。蜀王府正殿下有兩根盤龍石柱,號稱「擎天柱」,取紗羅包裹數十層,以油浸之,三日後舉火,石柱焚燒一晝夜而枯折[91]。清初四川人口銳減,赤地千里,至順治十六年,成都蜀王府仍「野獸聚集,二三年捕獲未盡」[92]。康熙四年改蜀王城舊址為成都貢院,設明倫堂、致公堂、號舍、考棚等建築,王城東北角設川寶局,為四川省鑄錢之所。民國時期蜀王府遺址改為政府和學校用地,尚存端禮門、承運門台基、承運殿台基、王城護城河等遺蹟。1951年後逐漸拆毀王城城牆及明遠樓、致公堂等建築,1969年時,為修建「敬祝毛澤東主席萬壽無疆展覽館」,將端禮門炸毀。1995年成都市建築機械化公司施工時,將蜀王府殘存城牆約100米及城門遺蹟剷平,蜀王府遺蹟至此全部被毀。
  • 保寧府閬中縣:成化二十三年明憲宗封雍王朱祐枟於此,建雍王府[22]。弘治十二年改封衡州。弘治四年明孝宗封壽王朱祐榰於此[22],弘治十一年就藩。正德元年因岐王絕封,壽王改移往湖廣德安居住,王府空置。正德三年三月岷王奏「本府狹陋」,請自湖廣武岡州移封於此,不許[68]。王府後圮廢。
  • 敘州府宜賓縣:弘治四年八月明孝宗封申王朱祐楷於此,建申王府[22]。但申王在京師居住,未就藩,弘治十六年薨,無子,國除。後曾議將雍王改封於此,繼而因道遠而未成行,王府遂廢。

雲南布政使司

  • 雲南府昆明縣:洪武二十四年四月明太祖封岷王朱楩於陝西岷州,但未建宮室。洪武二十六年,因雲南新收復,宜以親王鎮撫,遂改封朱楩於雲南府[22],建造宮殿。洪武二十七年十月明太祖命罷岷府宮殿工,命以棕亭暫居[93]。建文元年西平侯沐晟上奏其惡行,岷王被廢為庶人,遷漳州居住。永樂二年明成祖封漢王朱高煦於此,漢王稱「我何罪,斥萬里」,不肯就藩[94]。後明成祖復封岷王於此,建岷王府。因岷王與西平侯沐晟交惡,永樂二十二年明仁宗將岷王遷往湖廣武岡州,封滕王朱瞻塏於此[22],但滕王未之國即薨逝,宣德元年除國。之後雲南未營建親王府第。南明永曆帝入滇後,曾以滇京雲興府五華山上的秦王孫可望府邸為皇宮。

廣西布政使司

 
靖江王府端禮門(北側)
  • 桂林府臨桂縣:洪武三年七月明太祖封靖江王朱守謙於此[22]。洪武二十六年正月,明太祖命修建靖江王府,指揮同知徐溥、工部主事戈祐韓督工,將獨秀峰下的元朝元順帝潛邸報恩寺(大圓寺)擴建為王宮。宮城南北長一百七十二丈三尺(實測549.6米),東西闊一百零三丈二尺(實測329.1米),城牆中為夯土,外包條石及城磚,高一丈四尺(4.44米)。開四門,規制視親王府,但是取消前三殿中的圜殿、存心殿,後三宮中的穿堂(中殿)和後宮,只有一座正殿和一座寢宮[95]。王府寢宮後有獨秀峰、月牙池,為遊玩之所。靖江王朱佐敬在正統三年十二月於承運殿前作鰲山,令軍丁四十餘人作雜劇,盛集軍民入內同觀,而縱妃沈氏於廊下簾內窺視。正統四年二月又於宮門前作鞦韆架,令文武官之妻入內嬉戲。正統五年八月庚寅,明英宗書諭靖江王,切責之[96]。嘉靖年間,靖江王朱邦薴在靖江王府西路興建懋德堂,有崇正門、惠迪門、履正門、通津橋、臨碧軒、漱玉軒、漾雲樓、居敬樓、鍾秀軒、清虛所、玉液門、旋碧亭、醒心亭、靜思室、養浩齋、自如書屋、來風亭、凝翠亭、綠蔭亭等建築[97]。嘉靖、萬曆年間,靖江王朱邦薴、朱任昌朱履燾又在獨秀峰周圍興建寶善堂、尊樂堂、日新堂、擁翠門、平矗門、拱辰門、朝天門、清樾亭、喜陽亭、拱秀亭、望江亭、凌虛台、中和館、延生室、可心軒、修玄所、觀音堂、冰壺井、山月亭、綠竹軒等建築,在獨秀峰之巔建玄武閣,山腰建靈官廟、山神祠。南明隆武元年靖江王朱亨嘉稱監國,被隆武帝攻殺。順治七年,靖江王府改為定南王孔有德王府,後李定國攻桂林,孔有德自焚,王府改為貢院,清末為諮議局。民國時期王城改為都督府,後又成為廣西省參議會,並設有師範學校、模範小學、廣西圖書館、中山公園等文化設施。1947年在承運門、承運殿台基上建廣西省政府門樓、省主席辦公大樓,並建大禮堂和各機關辦公樓。1949年後,廣西省政府由桂林遷往南寧,王城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四步兵學校,1954年廣西師範學院遷入王城。靖江王府現為廣西師範大學王城校區。靖江王府現存王城、端禮等四門、承運門台基、承運殿台基及石陛、獨秀峰石刻等遺蹟。

廣東布政使司

  • 韶州府曲江縣:永樂二十二年明仁宗封淮王朱瞻墺於此[22]。因氣候多瘴癧,正統元年改封於江西饒州。

福建布政使司

  • 漳州府:建文元年明惠宗安置廢岷王朱楩於此。永樂元年明成祖降封吳王朱允熥為廣澤王,封於漳州,未幾廢為庶人,禁錮京師。

京師十王府

明太祖在洪武三年封秦、晉、燕、周、楚、齊、趙、潭、魯、靖江十王,在南京建十王府,十王就封后,十王府供尚未之國、以及來京入朝的親王居住[98]。明成祖營建北京時,仿照南京之制,在皇城東安門外東南修建十王府,為屋八百餘間。十王府範圍大致在今王府井大街以東、帥府園胡同以北、校尉胡同以東、金魚胡同以南一帶[99]。明代皇帝之子未成婚前居住於宮中,成婚後方出宮,住於京師王邸中,等待就藩之國。各王邸的具體位置不詳,有可能利用十王府的空宅[100][101]

其他

  • 鳳陽高牆:《大明會典》規定「凡過犯有重輕。輕者治其黨與。重者本身發高牆、或閒宅。子孫降為庶人、或俱禁住。」鳳陽高牆位於明中都禁垣東側,用于禁錮宗室罪犯。分為東高牆(9宅)、中高牆(13宅)、西高牆(19宅)、四高牆(7宅)、五高牆(10宅)五處。「崇垣深渠,門樓敵台,不減郡縣城郭規制,且在宮闕左掖,五牆不時修葺」[102]。高牆門禁甚嚴,並專設「高牆軍」警衛看管。曾囚禁於鳳陽高牆的親王有建文帝幼子朱文圭(建庶人)、吳王朱允熥(吳庶人)、晉王朱濟熿、遼王朱貴烚、遼王朱憲㸅、鄭王朱厚烷、唐王朱聿鍵等人;郡王亦有靖江王朱守謙、周府平樂王朱安泛、魯府歸善王朱當冱、寧府臨川王朱盤熚、寧府鍾陵王朱覲錐、岷府廣通王朱徽煠、岷府南安王朱彥泥、漢世子朱瞻圻、鄭府盟津王朱見濍、襄府寧鄉王朱祐楒等人。至於因謀反被廢的齊王朱榑(齊庶人)、谷王朱橞(谷庶人)、漢王朱高煦(漢庶人)及其子孫,均囚於京師。齊庶人及谷庶人後裔安置於廬州、南京等地。
  • 各省高牆:從現存史料來看,開封周王府等王府建有高牆,用於囚禁本支罪宗。周藩高牆位於王府西南,山川社稷壇旁,馬廄之西[103]。嘉靖四十三年伊王朱典楧被廢後曾囚於開封高牆。
  • 省城閒宅:自嘉靖年間始設,為軟禁有過宗室之所。嘉靖四十四年規定:「宗室有罪降革,遷發省城內閒宅居住,子孫不得瀆奏倖脫。弘治五年荊王朱見潚被廢為庶人,並其子朱祐柄送武昌。嘉靖三年慶王朱台浤因在安化王朱寘鐇叛亂時曾向其行君臣禮,遂廢為庶人,後因朱台浤與其子朱鼒櫍失和,遷朱台浤至西安安置,交秦王鈐束。嘉靖三十五年徽王朱載埨被廢自殺,其子安陽王朱翊錡、萬善王朱翊鍅、及未封幼子朱翊金朱翊鏼等人尚年幼,均革爵安置開封,交周王鈐束,後放歸禹州。隆慶三年荊王世子朱常泠廢為庶人,安置武昌,交楚王鈐束[104]。大同代王府、平涼韓王府、桂林靖江王府等也有閒宅,囚禁犯有越關上奏、劫掠民財、事親不孝等罪行的有罪宗室[105]

明代郡王府分布

明初郡王也有各自的封地,並在封地營建王府。如永樂十二年明成祖廢晉王朱濟熺,十年後封其子朱美圭為平陽王,在平陽府建王府。英宗即位後封朱美圭為晉王,方遷回太原。又如晉府慶成王朱濟炫,永樂元年遷潞州,永樂十年遷汾州居住[106],以汾州州治為王府,州治則遷往稅課局理事[107]。但這一制度在永樂時期之後逐漸廢棄,此後各府郡王改為依本支親王附城居住。比如太原城內建有慶成、寧化、臨泉、方山、廣昌等郡王府[33]濟南為德王封地,城內建有寧陽、寧海等八座郡王府;南陽為唐王封地,唐憲王、唐莊王在城內建郡王府九座,城中「邸第相望,將軍、中尉、宗室半居民」[108];寧夏鎮城西部建有壽陽王、鞏昌王、弘農王等郡王府邸[109]等等。

明英宗復辟後,郡王依城居住這一規定更為嚴格。但封國於大同的代王因子孫眾多,故仍陸續將分封郡王外遷。從代簡王至代懿王,代府共封二十三位郡王,而外遷者有十位,如山陰王、襄垣王居蒲州,靈丘王居絳州,宣寧王、隰川王居澤州,定安王、博野王居忻州,樂昌王居朔州等。郡王外封,也遵循「諸王就藩後,非請命不得歲時定省」之制度,例如襄垣王朱遜燂分封至蒲州,甚為思念大同,於是做《思親篇》,詞甚悲切[45]。蜀府宗室則多居住於灌縣

王世貞弇山堂別集》統計,截至至隆慶、萬曆時期,各地郡王異封情況如下[110]

明成祖永樂元年降封徐王朱允熙為甌寧王,建甌寧王邸於南京懿文太子陵園旁,永樂四年毀於火。永樂元年四月,命修汝南王府於雲南大理府太和縣[111]南明隆武帝鄭成功延平郡王,在台灣台南建有延平郡王府。

注釋

  1. ^ 在明朝時期,王城所在地的地方府志記載王府各門名稱多依據《大明會典》。入清之後,明代王府廢毀,其名稱也逐漸淆亂。清朝官修地方志記載的前明王府四門名稱,多依民間俗稱,將端禮門稱為「正陽門」、「南華門」或「端履門」,體仁門稱為「東華門」,遵義門稱為「西華門」,廣智門稱為「北華門」或「後宰門」。有些城市如西安成都,還將王城訛稱為皇城
  2.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九十九,天順三年正月辛亥:辛亥晉王鍾鉉奏本府承運殿並兩廓等處房屋歲遠杇敝,及體仁外門火毀未建,乞敕山西有司蓄料督工,俟時修造。事下工部,言本府房屋數多,該用工料以百萬計,即今山西人多艱窘,請移文都布二司,俟年豐民裕之日為王啟建。從之。
  3. ^ 《大明會典》卷一八一·營造一·親王府制:「按祖訓雲、凡諸王宮室、並依已定格式起蓋、不許犯分。凡諸王宮室、並不許有離宮別殿、及臺榭游翫去處」。
  4. ^ 天子五門:皋門、庫門、雉門、應門、路門;諸侯三門:庫門、雉門、路門。
  5. ^ 《大明會典》卷181《營造一·親王府制》。明朝一營造尺等於0.3173米
  6. ^ 《大明會典》卷一八一·營造一·親王府制
  7. ^ 明《太祖高皇帝實錄》:「洪武九年春正月。詔禮部:親王宮殿門廡及城門樓皆覆以青色琉璃瓦,如東宮之制。又命中書省臣,惟親王宮得飾朱紅、大青綠,余居室止飾丹碧。中書省臣言親王居室飾大青綠亦無過度,上曰惟儉養德,惟侈蕩心。諸子方及冠年,去朕左右,豈可使靡麗蕩其心。」
  8. ^ 明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一百三
  9. ^ 《太祖高皇帝實錄》洪武十二年十一月甲寅:燕府營造訖,工繪圖以進。其制,社稷山川二壇在王城南之右。王城四門,東曰體仁,西曰遵義,南曰端禮,北曰廣智。門樓廊廡二百七十二間,中曰承運殿,十一間。後為圓殿,次曰存心殿,各九間。承運殿之兩廡為左右二殿。自存心承運周回兩廡,至承運門,為屋百三十八間。殿之後為前中後三宮,各九間。宮門兩廂等室九十九間。王城之外周垣四門,其南曰靈星,餘三門同王城門名。周垣之內堂庫等室一百三十八間。凡為宮殿室屋八百一十一間。
  10. ^ 《明孝宗實錄》,弘治八年八月丁丑
  11. ^ 此王府門、牆、雜用房屋等規制過於詳盡,應是以弘治八年之前不久所建造的某王府邸數據為準,所定的王府規制。查弘治四年封憲宗第十二子涇王於山東沂州、封憲宗第十一子汝王於河南衛輝府,兩地均屬首封親王,當建王府。此外同一時期冊封的親王還包括弘治四年封憲宗第四子興王於湖廣安陸州(原擬封衛輝府),弘治八年封憲宗第五子岐王於湖廣德安府(成化二十三年曾議封興王於此)。安陸舊有郢王、梁王府邸,但興王分封於此之後,曾因梁王府位於州城西偏,奏請在安陸城中心重建王府並得到批准,因此也有可能是新建的興王府的數據
  12. ^ 王府祿米倉庫各有名目,《大明會典》卷二十二·倉庾二所記王府倉名如下:秦府廣盈倉;晉府廣盈倉;周府廣儲倉;楚府廣阜倉;魯府廣資倉;蜀府廣備倉;代府廣膳倉;肅府廣貯倉;慶府廣濟倉;岷府廣益倉;韓府廣受倉;瀋府廣實倉;唐府廣足倉;靖江王府廣積倉;趙府廣有倉;鄭府廣源倉;襄府廣羨倉;荊府廣容倉;淮府廣通倉;德府廣受倉;崇府豐積倉;吉府廣實倉;益府永盈倉;衡府豐盈倉;榮府廣益倉。另有寧府廣聚倉、遼府廣隆倉、伊府廣盛倉、徽府永贍倉、秀府常積倉、岐府常豐倉、雍府廣積倉、涇府保盈倉、壽府太盈倉、汝府廣有倉、申府永積倉等,均因除國而革廢。
  13. ^ 《明史》卷六十八·輿服制四:「親王府制(洪武)十二年,諸王府告成。其制,中曰承運殿……王城之外,周垣、四門、堂庫等室在其間,凡為宮殿室屋八百間有奇」
  14. ^ 《明史》卷六十八·輿服制四:「(永樂)十八年建北京,凡宮殿、門闕規制悉如南京,壯麗過之。中朝曰奉天殿,通為屋八千三百五十楹」
  15. ^ 《大明會典》卷一百八十一
  16. ^ 明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一百零五:洪武九年八月辛未,靖江王相府奏靖江王府承運六門金釘朱戶之制。命禮部員外郎張籌等考古制以聞。籌等奏:「按《韓詩外傳》『諸侯有德者,錫朱戶而金釘』,無所考。今親王府承運門既用金釘,靖江王府宜降殺,如公主府掩錢之制。」上曰:「諸王之于靖江,雖親疏有等,然亦王府也,宜同親王之制。」
  17. ^ 明實錄《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三百十四:天順四年四月壬戌。先是,上命山西布按二司於代蒲霍忻絳諸州造代府各郡王府第,至是工部具府第式樣以進。上定其基址地東西二十丈,南北三十丈,俾勿過制。
  18. ^ 《明憲宗實錄》卷一百七十六,成化十四年三月己卯:「定陝西四府郡王以下府第工價則例。工部言:陝西鎮守巡撫等官議奏,四府先年皆以有護衛,凡郡王以下出合營造府第,未嘗役軍民。後因支庶日繁,奏請有司營造,遷延勒逼,民甚苦之。今後宜令有司備料價夫匠,與王府自造。凡郡王府第,合造前門中門各三間五架,前殿後殿各七間七架,前後東西廂房各五間五架,典膳所書堂各三間五架。其在陝西以內者,料價銀五百兩,在寧夏平涼蘭縣者,價銀三百五十兩。俱與夫千名匠五十名,限一年有半成之。郡主前門三間五架,前後房各五間七架,左右廂房各三間五架,價銀二百兩,夫三百名,匠三十名,一年成之。今詳各官所議甚當,但夫匠亦宜給與價銀,每夫一名與銀一兩,匠亦如之,庶免勞擾軍民。凡府第既成,必五十年後乃許奏請修理。從之。」
  19. ^ 濟南發掘兩明代郡王府 均屬明朝"幹部超標住房". 中國新聞網. [2011-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5). 
  20. ^ 开封发现明代周藩永宁王府遗址. 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 [2018-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2). 
  21. ^ 《大明會典》卷一百八十一·營造一·內府
  22. ^ 22.00 22.01 22.02 22.03 22.04 22.05 22.06 22.07 22.08 22.09 22.10 22.11 22.12 22.13 22.14 22.15 22.16 22.17 22.18 22.19 22.20 22.21 22.22 22.23 22.24 22.25 22.26 22.27 22.28 22.29 22.30 22.31 22.32 22.33 22.34 22.35 22.36 22.37 22.38 22.39 22.40 22.41 22.42 22.43 22.44 22.45 22.46 22.47 22.48 22.49 22.50 22.51 22.52 22.53 22.54 22.55 22.56 22.57 22.58 22.59 22.60 《明史》地理志
  23. ^ 明嘉靖《陝西通志》。據盧曉明《明秦王府建置考暨現狀調查》記載,王城東、西牆長731米,南、北牆長427米;1983年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北門考古隊《秦王府北門勘查記》記載,王城城牆長671米,寬408米
  24. ^ [明]張瀚《松窗夢語》卷二
  25. ^ 清康熙《咸寧縣志》卷二
  26. ^ [明]張瀚《松窗夢語》卷二:「……之中為陝西會城,即古長安。中有秦府,匾曰「天下第一藩封」。每謁秦王,殿中公宴畢,必私宴於書堂,得縱觀台池魚鳥之盛。書堂後引渠投餌食之,爭食有聲。池後迭土壘石為山,約亭台十餘座。中設幾席,陳圖史及珍奇玩好,爛然奪目。石砌遍插奇花異木。方春,海棠舒紅,花吐白,嫩蕊芳菲,老青翠。最者千條柏一本,千枝團欒叢郁,尤為可愛。後園植牡丹數畝,紅紫粉白,國色相間,天香襲人。中畜孔雀數十,飛走呼鳴其間,投以食,咸自牡丹中飛起競逐,尤為佳麗。」
  27. ^ 《陝西新城記》碑,陝西省政府政治顧問宋伯魯
  28. ^ 《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五百五十五卷:韓廢藩。在定北門之右,本平涼衛。明永樂六年,改建安王府。洪熙元年,改建為韓王府。周圍五里,牆高一丈五尺。門六:曰櫺星門,即蕭牆前門。曰端禮門,即王城前門,左右有角門。曰承運門,殿前門,左右有角門。曰廣智門,王城後門。曰體仁門,在東。曰「過廂門」,即世子宮之大門。宮殿三:曰承運殿,正殿南向,高五丈;曰存信殿,在承運殿後,為寢宮;曰東府宮,即世子宮,在承運殿東南。堂六:曰秉忠堂,燕見便堂,在承運門東;曰慎德堂,燕居齋堂,在承運門西;曰惠迪堂,在宮後;曰玉淵堂,在宮西北金香亭後;曰賓館堂,在櫺星門內,內侍處所,西向。曰琴堂,在過廂門之右,西向。樓二:曰覽秀樓,在宮後三十步。曰看花樓,在宮北五十步。亭三:曰金香亭,在玉淵堂之前;曰體艮亭,在惠迪堂前;曰壽柏亭,在崇文院內。園二:曰永春園,在宮東;曰聚景園,在崇文院內。
  29. ^ 《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五百五十五卷
  30. ^ 《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五百六十八卷:廢肅藩,在州城中正北。明洪武三十二年徙建肅王府於此。城高一丈,周圍三里,曰欞星門,即蕭牆之南門。曰儀門,一在欞星門之前,即府之南門;一在蕭牆外,左即府之東門;一在蕭牆外,右即府之西門。曰端禮門,在欞星門後。上有樓,左右有廊,曰過門。一在端禮門內之東,一在端禮門內之西。曰承運門,在端禮門後;曰承運殿,在承運門後;曰存心殿,在承運殿後;曰王宮,在存心殿後;曰東宮,在過門內東北;曰西宮,在過門內西北;曰肅廟,在承運門右;曰書堂、書亭,俱在承運門東。內有淳化閣帖石刻。
  31. ^ 嘉靖《寧夏新志》卷一
  32. ^ 32.0 32.1 《名山藏》分藩記
  33. ^ 33.0 33.1 明成化《山西通志》卷四·宗藩
  34. ^ 正德《大同府志》附圖
  35. ^ 《太宗文皇帝實錄》卷八十三:山西布政司言:今年春夏少雨,年穀不登,民力凋敝,宜省徭役。慶成王府第在潞州,王已還太原,其宮室封護如故。請改為沈王府,庶免勞民。從之。
  36. ^ 36.0 36.1 36.2 36.3 《明通紀》:「泰昌元年八月,定瑞、惠、桂三王封國,初議漢中、東昌、平陽,已而惠桂二府改荊州、衡州」;「天啟元年正月賜三王府莊田。二月遣營繕郎王惟光、吳之甲督造惠桂二王府」。
  37. ^ 《明太祖實錄》,卷八十
  38. ^ 《明太祖實錄》卷一二七
  39. ^ 《涌幢小品》卷四
  40. ^ 《春明夢余錄》卷六
  41. ^ 《光緒順天府志》卷三·宮禁下
  42. ^ 《中國古代建築史》第四卷,P104
  43. ^ 《明太宗實錄》,卷一八七
  44. ^ 《大政記》:洪武二十八年四月詔停造遼王宮室。敕武定侯郭英:「遼東軍務物情,來者多言其艱苦況。邊境營繕不宜盡力以困之。今役作軍士,皆強悍勇力善戰之人,勞苦過多,心必懷叛,故往往逃伏草野山澤間,乘間劫掠。近者高麗表奏言多不實,朕已命有司究之,聞彼自國中至鴨綠江衝要處所儲軍糧,每驛有一萬、二萬石或七八萬、十數萬石。東寧等國皆使人誘之入境。此其意必有深謀。朕觀高麗自古常與中國爭戰,昔漢唐時遼東地方皆為其所有,直抵永平之境。恃遠不臣,時時弄兵,自古無狀。今遼東乏糧,軍士飢困,倘不即發沙嶺倉廩賑之,必啟高麗招誘逋逃之心,非至計也。使高麗出二十萬人以相警,諸軍何以應之。今營繕造作暫宜停止,且令立營屋以居,十年之後再為之。古人有言,人勞乃易亂之源,深可念也。」
  45. ^ 45.0 45.1 《明史》卷一一七·諸王傳二
  46. ^ 《明實錄》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〇五·廢郕戾王附錄·景泰二年六月
  47. ^ 《明實錄》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〇五·廢郕戾王附錄·景泰五年七月
  48. ^ 48.0 48.1 王士禎池北偶談》卷二十二·故藩址:「濟南德藩故宮,面南山,負百花洲,宮中泉眼以數十計,皆澄泓見底,石子如摴蒱然。青州衡藩故宮,亂後尚存望春樓及流觴曲池,上有偃蓋松,蓋數百年古物。予順治丙申飲於此,甘橘、繡球尚餘數十株。後丙午、丁未間,周中丞有德另建撫署,乃即德藩廢宮故址,移衡藩木石以構之,落成,壯麗甚,衡藩廢宮鞠為茅草矣。」
  49. ^ [明]黃瑜《雙槐歲鈔》卷五。後「上(明英宗)復辟……逮正至,正驚破膽,便溺皆青,遂磔於市」。
  50. ^ 罪惟錄》卷四:「已,改乞內封。最蘇州,即否杭州。上皆不可,與書曰:『蘇圻內地,五弟初封錢塘,皇考以為不可,改開封。建文無道,封其弟允熥為吳王,竟不克享。今建寧荊州重慶東昌皆善地,惟王自擇』」。另,《朱氏八支宗譜》所載《寧獻王事實》:(永樂元年)八月戊午,王遣人奏請封國,欲得蘇、杭,上賜書報曰:「蘇州,昔皇考嘗以封第五子為吳王,後考古制,天子畿內不以封侯,遂改河南。建文不遵祖訓,封其弟允熥為吳王,眾論非之。往昔嘗許弟自擇封國,吾未嘗忘,今博咨於眾,咸謂建寧、荊州、重慶、東昌皆善地,弟可於四郡內擇一郡,遣人報來,庶好經營王府」。
  51. ^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清]常茂徠注《如夢錄》周藩紀第三
  52. ^ [清]常茂徠注《如夢錄》周藩紀第三:「殿曰存信殿。存信殿前舊有銀安殿,因周藩王氣太盛……將銀安殿拆毀,並將唱更樓及遵義門樓拆去。東華門禁不許開,四角石上俱用釘定,並令於門前推土作台。此台乃取鄭州之土,經火煉熟,寸草不生。形家所言,毀銀安殿(承運殿)以去龍心,拆唱更樓所以去龍眼,定四角石以制龍爪,推土作台所以剋水,使龍不能飛騰。東華門不許開,謂之文官閉口;拆遵義門樓,謂之武將去頭。」按周王府承運殿可能毀於正德十一年火災
  53. ^ 光緒《南陽縣誌》卷一·藩王表
  54. ^ 《大明會典》卷一百八十一·營造·親王府制:「嘉靖二十九年、以伊王府多設門樓三層、新築重城、侵占官民房屋街道。奏准勘實、於典制有違、俱行拆毀」
  55. ^ 焦竑《國朝獻征錄》卷二:「伊王……(嘉靖)四十二年有罪廢庶人,送發高牆,削除世封,籍沒財產,國除。先是,以府第卑隘,請移官署以通風水,不允。厥後累辱有司,酷擾百姓,重建府第,增廣牆垣,築有迎仙台、百花台、四季亭、石庫擁翠坊、玉虬噴雪坊、乘風御氣樓、小團殿、鴛鴦殿、騰光殿、洞天小景、清和宮、懷春宮、頤養宮、世嗣宮,峻絕輝煌,侔於帝闕。上令改正,不聽。河南撫按曁科道劾其僭儗恣肆,稔惡怙終,五違祖訓,三抗明旨。世宗下法司勘問明白,遂正厥辠」
  56. ^ 《明實錄》世宗肅皇帝實錄·嘉靖四十年三月癸亥:「刑部左侍郎趙大佑、錦衣衛都指揮僉事萬文明等覆勘伊王典楧不法事,得實還報。言王聽承奉葉全、蔡朝及奸徒吳希周等教誘,以修理府第為名,將方城王府、桐城郡主第宅、洛陽縣獄、儒學、文昌祠及法藏寺佛殿盡行逼奪,仍辟占官街五道,抑買民房百餘家。又遣軍校下洛陽等縣,催徵府第價銀;括洛陽寄居民一千餘人,逼令作工府中;擅立東廠緝事,鉤索小民過失;辟府第為磚城一座、重城一座,各有重門,環城紅鋪十座,自王正宮外建槐椿、清和、鴛鴦、騰光宮殿,百花台、乘風御氣閣,凡十一所,皆上僣不道。又遣內使軍校大索軍民婦女入府,選留不中,令以金贖。系永寧知縣謝魯栲掠,逼跪殿門,傳旨責問,俱有實狀。如撫按官言,第知府張柱、指揮李夢孫等不能委曲善處,以激怒王,致令爭辯不服,亦不能無罪……詔下禮部三法司會議,言伊王奢縱淫虐,大違祖訓,法當重處,請嚴加戒諭,令其速圖自新,將違制門樓重城改正,其逼奪官民第舍俱各退還,添設廠鋪及私建楒槐等宮殿盡行撤毀,強取婦女應給主並給價者俱各查給。仍令長史司將王改過事跡開呈撫按,具奏詔從之。張柱、李夢孫等俱降調,吳希、周蔡朝等各逮治發遣有差。」
  57. ^ [清]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卷·諸姓部:「以四十一年降為伊庶人。庶人愎而狠,多縱府中人,持河南吏短長,吏不如指,則旦夕斥去。即去,大遭其折辱。縉紳大夫過河南,有徑外郊不入朝者,王使迫挽其車,辱以非禮,即入朝者,王必多為難。王蕭牆敝,請垣,許之。則奪郡治及學宮地,以廣宮所。為宮重城層台,仿闕下。王攘人妻女至四百餘口,奪民廬舍至三千餘,誑脅人財至三萬餘金。晝閉河南府城,大選民間女十二歲以上者七百餘,留其姝麗者九十人,不留者令具金贖,厭惡者委投虎圈。事聞,上革王祿三之一,令王壞僭城,歸奪女,出群小人付有司。王自如禮部數牒促之。河南守相持牒入,王曰:『安用牒?是為我障櫺,我猶嫌有畫。』河南守相乃自召卒墮其僭城。墮未半,持挺者數百人出王宮,逐卒。卒或墮壓,多死者。河南人怨王,皆曰伊王反矣。河南僉事林騰蛟具流從都御史堯臣御史鯨以聞,王毒殺之。章下禮部三法司,具言宜如徽王故事,降為庶人,禁錮高牆,削除世封
  58. ^ 《明史》諸王世表三
  59. ^ 《明史》卷一百二十·諸王傳五
  60. ^ 《名山藏》·分藩記:「秀懷王見澍,母高淑妃,英宗居南宮時生。以後元年封,成化中之國汝寧。國隘,宦者請遷先師廟廣之。王曰遷廟廣府,其為避尊乎?使小子之居近學宮,所樂也。」
  61. ^ 61.0 61.1 田藝蘅《留青日札摘抄》:弘治四年十月,興王奏稱:臣聞衛輝府地形瘠窪,遞年黃河溢,乞照崇吉等王,更改所封地方。乞將湖廣安陸州撥賜與臣。況本州舊有梁王等王府基,易改造。孝宗聖旨:安陸州既會議相應地方,准奏遷徙。
  62. ^ 62.0 62.1 《明實錄》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一百四十九,萬曆十二年五月甲申:大學士申時行等言:潞王藩府地方,臣等傳諭禮、工二部尚書陳經邦、楊兆,左都御史趙錦等公同議,擬湖廣衡州府為上,河南衛輝府次之。蓋衡州府地當南嶽,山川凝秀,物產肥饒,民俗淳美,從未曾封建。衛輝府地當要衝,民物蕃盛,風俗淳樸,亦宜建府。計道里則衛輝為近,衡州為遠;以地方相較,則衛輝不及衡州為最善。如必求近地,則惟衛輝為宜。有旨:府第於湖廣衡州府蓋造。已而潞王奏「臣願就近地,庶幾咫尺天顏」,從之
  63. ^ 康熙《汲縣誌》
  64. ^ 64.0 64.1 清同治《江夏縣誌》·疆土、古蹟
  65. ^ 嘉靖《湖廣圖經志書》
  66. ^ 《明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二〇八
  67. ^ 67.0 67.1 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宗藩部,引《遼邸記聞》
  68. ^ 68.0 68.1 《明實錄·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三十六
  69. ^ 69.0 69.1 《明實錄》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五十五,弘治四年九月壬寅:命建興王府於湖廣之德安,汝王府於河南之衛輝,益王府於江西之建昌
  70. ^ 《明實錄》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五十六,弘治四年十月丁未:興王以衛輝瘠窪,河水泛濫,不可立府,請改封於湖廣之安陸州。從之
  71. ^ 嘉靖《興都志·典制一》卷1
  72. ^ 【明】劉若愚《酌中志》卷十七
  73. ^ 嘉靖《承天大志》·宮殿紀·龍潛舊邸:「初,獻皇帝封國,擬居德安,後請改安陸(今鍾祥),弘治四年始建府第,七年獻皇帝之國遂定居焉。今上皇帝入繼大統,命內臣留守。嘉靖十八年,命有司重加修飾,其制俱視帝都宮闕,凡諸名額皆上所親定雲。龍飛殿即舊承運殿,在郡城正中,後為穿殿,又後為啟運殿,殿前為左右廊,又東西各有迴廊,正南門曰龍飛,其外左為東順,右為西順,又南為麗正門,門之外左為鼓樓,右為鐘樓,又南為重明門,是為外朝之制。卿雲宮即舊前寢宮,在啟運殿之北,前為卿雲門,門內東出為日升門,西出為月恆門,後為穿殿。鳳翔宮即舊後宮寢宮,在卿雲宮之北,後為鳳翔門。由鳳翔門而北為弘載門,門內東為關睢門,西為麟趾門。周垣之內為六所,六所之外為連房,為鹽庫等房,是為內宮之制。」
  74. ^ 【明】文秉《烈皇小識》卷二
  75. ^ 【明】文秉《烈皇小識》卷二;【明】李遜之《崇禎朝野紀》
  76. ^ 【清】錢謙益《牧齋有學集》卷三十七,《嘉興高氏家傳》
  77. ^ 《明史》卷三百零九
  78. ^ 《明實錄》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二十七
  79. ^ 查繼佐罪惟錄》卷四:已,改乞內封。最蘇州,即否杭州。上皆不可,與書曰:「蘇圻內地,五弟初封錢塘,皇考以為不可,改開封。建文無道,封其弟允熥為吳王,竟不克享。今建寧、荊州、重慶、東昌皆善地,惟王自擇。」權得書,不能無望。出飛旗,命有司治馳道,欲有所之。上大怒。權不自安,屏從兵,從五、六老中官走南昌。回首曰:「謝四兄,弟往南昌覓許旌陽矣。」至則稱病,臥城樓不起。上不得已,即藩司為府,改封權南昌,減其護衛、祿米、儀仗之半
  80. ^ 焦竑《國朝獻征錄》卷一·宗室:「文皇帝踐祚,不欲壯王在外,永樂元年二月改封王於南昌。王亦深自韜晦,所居宮庭無丹彩之飾,覆殿瓴甋不請琉璃,構精廬一區,蒔花藝竹鼓琴著書其間。「
  81.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八十七
  82. ^ [明]陳洪謨《治世余聞》上集卷三
  83. ^ [明]陳洪謨《繼世紀聞》卷五
  84. ^ 王陽明集》卷十七:牌行江西二司安葬寧府宮眷。照得寧王造反,稱兵向闕,行委偽官萬銳等把守省城,音信不通,本院所行告示,負固不納,以致討賊安民之義,俱未知悉。及至統兵攻城,該府官眷,一聞銃炮震響,閉門縊死,燒焚宮室。雖寧王背逆,罪在不赦,而朝廷賭樂仁,何所不至。本院已同宗支,並原任布、按二司,及吉安等府知府等官伍文定等親赴該府驗看,未焚庫藏,已封號訖;所據各宮眷身屍,相應埋葬。為此合行案仰布、按二司,即便啟知建安王選委各郡王府老成內使火者三四員,會同南昌府二縣官,措置棺木,以禮安葬,毋得違錯,不便。
  85. ^ 《明英宗實錄》卷一百零一,正統八年二月庚戌
  86. ^ 崇禎《四川總志》
  87. ^ [明]張瀚《松窗夢語》:「蜀中會城……城中為蜀王府,其富厚甲於諸王,以一省稅銀皆供蜀府,不輸天儲也。」
  88. ^ 蜀獻王朱椿《獻園睿制集》記載的王府建築有松雲軒、翠筠軒、怡澹軒、雙致堂、寶賢堂等。蜀定王朱友垓《定園睿制集》提到的王府建築有松筠軒、竹軒、存耕軒、聽松軒、水亭、天香樓、平痍堂、仁濟堂、奉歡堂、修史亭、御賜經閣、松溪書舍、竹林書屋等。《惠園睿制集》提到的建築包括:【堂94處】懷忠堂、崇節堂、葵陽堂、草堂、德壽堂、德政堂、醉經堂、草心堂、繡堂、貞烈堂、一心堂、同愛堂、寶貞堂、厚本堂、復初堂、安止堂、葵忠堂、德星堂、孝友堂、悅親堂、友愛堂、中正堂、思親堂、雪堂、勤政堂、忠義堂、永思堂、思慕堂、終慕堂、雙壽堂、思本堂、忠節堂、具慶堂、鏡堂、永思堂、光霽堂、忠孝堂、思親堂、同愛堂、慈親堂、清慶堂、安老堂、壽親堂、樂全堂、椿諼堂、忠本堂、恩養堂、思慕堂、義和堂、慈節堂、瑞竹堂、思善堂、榮養堂、夢萱堂、養志堂、敬友堂、樂慶堂、世勛堂、侍諼堂、奉親堂、奉萱堂、愛日堂、同心堂、月堂、存忠堂、全節堂、春暉堂、一樂堂、慈訓堂、翕和堂、槐忠堂、歸老堂、夢椿堂、世德堂、椿桂堂、為善堂、雪月堂、春融堂、敬愛堂、思孝堂、知止堂、時思堂、世羨堂、留耕堂、薝蔔堂、思政堂、冰玉堂、慶老堂、閱古堂、康壽堂、懷德堂、師古堂、孝友堂、中和堂。【房29處】石山房、石田山房、蘿月山房、雲月山房,松雲書屋、雲林書屋、秋聲書屋、桂林書屋、雲林書屋、鶴林書屋、翠筠書屋、竹屋、桂林書舍、槐陰書舍、榿林書舍、竹溪書舍、溪林書舍、槐陰書舍、湧泉書舍、方塘書舍、竹屋、石屏山房、蘭室、虛白室、斗室、虛室、天香室、水木居、水竹居、白雲寮。【精舍9處】林泉精舍、雲溪精舍、翠屏精舍、水雲精舍、松林精舍、碧雲精舍、鷲峰精舍、菊松精舍、竹茅精舍。【庵7處】默庵、啖蔗庵、竹石庵、拙庵、臥雲庵、芷庵、雲鶴庵。【樓閣14座】御書樓、雲山樓、西雪樓、臥雲樓、環翠樓、水月樓、來青樓、勝景樓、山雨樓、江聲月色樓、西樓、藏書閣、秋聲閣、溪雲閣。【齋48處】靜虛齋、正心齋、直義慕親堂齋、知樂齋、圭齋、思學齋、直齋、思誠齋、靜學齋、率性齋、時習齋、種學齋、直內齋、復齋、經訓齋、自警齋、友古齋、養心齋、養浩齋、正心齋、恆齋、處敬齋、尋樂齋、心樂齋、尚德齋、守一齋、慎德齋、持敬齋、沉潛齋、靜一齋、坦坦齋、淵澄齋、淡泊齋、西齋、默齋、存心齋、養性齋、虛齋、一齋、拙齋、退齋、艮齋、息齋竹、克復齋、敬齋、進德齋、求仁齋、堅白齋、謙牧齋。【丹房2處】菊泉丹房、紫芝丹室。【軒143座】聽琴軒、此君軒、葵藿軒、心遠軒、素位軒、蘭桂軒、琴鶴軒、槐雲軒、竹石軒、松鶴軒、蘭雲軒、野航軒、退軒、宇定軒、枕流軒、聽雨軒、蒲軒、蘭雪軒、臨清軒、問月軒、梧月軒、光霽軒、梧鳳軒、玉和軒、菊軒、活水軒、味經軒、挹清軒、芝軒、東軒、梅雪軒、松雪軒、耕讀軒、鑒清軒、浴沂軒、賓鶴軒、松檜軒、葵陽軒、竹軒、積翠軒、桂軒、雪意軒、得月軒、友梅軒、古梅軒、松筠軒、梧鳳軒、怡雲軒、挹秀軒、海月軒、雙峰軒、琴松軒、葵軒、梧竹軒、芝蘭軒、賓月軒、松月軒、樂壽軒、求益軒、存本軒、覲日軒、橘雪軒、擴趣軒、愛菊軒、菊泉軒、玩易軒、凝清軒、朝陽軒、翠微軒、怡情軒、幽遠軒、臥雪軒、聽松軒、梅月軒、蘆月軒、觀瀾軒、泉橘軒、友竹軒、樂琴軒、秋月軒、翠景軒、存省軒、遠景軒、聽雪軒、借竹軒、堅清軒、素軒、竹松軒、愚軒、耕樂軒、友鶴軒、清白軒、野軒、友菊軒、雙清軒、靜軒、雲寓軒、遯耕軒、雙桂軒、獨松軒、映雪軒、秋素軒、涵清軒、靜樂軒、澹然軒、耕讀軒、散木軒、篷軒、退逸軒、文會軒、琴月軒、友松軒、南軒、蘭菊軒、水壹軒、安靜軒、友琴軒、求仁齋、松清軒、秋容軒、守泉軒、菜軒、竹菊軒、翠竹軒、琴書軒、雲鶴軒、靜寄軒、清軒、東白軒、清趣軒、味菜軒、問奇軒、清碧軒、蒼雪軒、蘆軒、晚翠軒、宜晚軒、白鷗軒、高士軒、葵心軒、桂月軒、松軒、沾水軒、尚節軒。【亭52座】歲寒亭、草亭、雲山亭、松風亭、海亭、漱玉亭、雲石亭、來鶴亭、園亭、萬玉亭、萬松亭、蒲石亭、竹鶴亭、碧波亭、野亭、借鶴亭、冰壺亭、友山亭、宦隱亭、竹鶴亭、雪香亭、太虛亭、心遠亭、琴清亭、香遠亭、月山亭、靜幽亭、山雨亭、秋香亭、晚翠亭、清風亭、桂竹亭、竹蒲亭、晚香亭、水心亭、草玄亭、君子亭、來鷗亭、梅雪亭、春芳亭、悠然亭、春風亭、高逸亭、夢鶴亭、醒心亭、清心亭、詠風亭、來風亭、池草亭、松亭、荷亭、池亭。
  89. ^ 吳偉業《鹿樵紀聞》「獻忠屠蜀」條
  90. ^ 《蜀碧》卷二
  91. ^ 《蜀碧》卷三,《明史》卷三百零九
  92. ^ [清]王培筍《聽雨樓隨筆》
  93. ^ 《大政紀》:洪武二十七年十月己丑,詔停岷王宮殿工。諭工部曰:「邊境土木之工,必度時量力,順民情而後為之。時可為而財力不足,不為也。財有餘而民不欲,不為也。必有其時,有其財,而民樂於趨事,然後為之,則事易舉。今雲南土曠民稀,軍餉轉輸,民力甚勞苦。若復加興造之役,非惟時力未可,於民亦有所不欲。岷府姑為棕以居,俟十五年後民富力紓,作之未晚爾。工部遣人馳驛,往諭雲南守臣,罷其役。」
  94. ^ 《明史》卷一一九·諸王傳四
  95. ^ [明]陳璉《桂林郡志》靖江王府圖
  96.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七十
  97. ^ [明]潘恩《懋德堂記》
  98. ^ 明宣宗時漢王朱高煦謀反,遂廢親王入朝之制。明英宗復辟後曾召叔父襄王朱瞻墡入京優禮慰問,之後明朝諸帝即不再有召親王入朝之例
  99. ^ 侯仁之:《北京歷史地圖集》
  100. ^ 明神宗之子福王朱常洵於萬曆二十九年16歲時封王,萬曆三十一年18歲時成婚,但《寶日堂雜鈔》所附的萬曆三十九年正月膳單記錄「慈慶宮皇太子、福王、儲秀宮瑞王、咸福宮惠王、桂王五處,每處一日蒸點心,三日一進各樣乾果、點心、火熏,六日一進面糖、蜜鮮果等。……每日共銀一兩一錢八分七釐九絲七忽五微,每月共銀三十四兩四錢二分五釐八毫二絲七忽五微。五分共銀一百七十二兩一錢二分九釐一毫三絲七忽五微。」可見此時已經封王成婚的福王仍居於京師,而封王未成婚的瑞王、惠王仍居於宮中。
  101. ^ 《明通紀》:「天啟五年十二月文書房遞出揭帖:奉聖旨。朕弟信王婚禮合用府第,著該衙門上緊修蓋,務要如法堅固,毋得滲漏,虛費工程。該衙門知道」;「天啟七年二月初二日,信王出府成婚,命在京文武百官俱備朝服,初五日赴府行禮」
  102. ^ 《鳳陽新書》載明嘉靖三十六年《尹令再疏》
  103. ^ 《如夢錄》周藩紀:「西過門往西……東有馬廄,直房東西二庫,罪宗所禁之地。」
  104. ^ [明]焦竑《國朝獻征錄》
  105. ^ 《明代宗藩犯罪問題研究》P208、209
  106. ^ 《太宗文皇帝實錄》卷十八,永樂元年三月己亥:賜書諭晉王濟熺曰:前慶成王濟炫來朝,見其長成,未諳政務,欲令潞州權住,講讀詩書,操習弓馬。近得爾奏謂年少不忍遽離,愛弟之篤,朕甚嘉。然慶成王已冠,內有母之訓誨,外有官屬輔導,使之涉歷,寔維其時。今可令都指揮韋善先往潞州修治居室,令慶成王擇日奉母同往。 《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二十,永樂元年五月癸未:賜書慶成王濟炫曰:聞爾已至潞州,可於軍民廨舍內擇其頗高大者居之。如有損壞,略加修葺而已,切不可興造,重勞軍民。復以書諭平高王濟燁、平陽王濟璜曰:前命爾兄弟暫居平陽,其衛府官不體朕恤人之意,拆毀舊廨舍蓋造王府,假此為名以肆朘剝,而民何以堪之。所謂利歸小人,怨萃朝廷。朕方與民休息,下令嚴禁不許妄役一民。今使朕失信於下。已敕衛府罷工。爾兄弟止於軍民公廨暫住,毋別有興作,軍民安然,後朕與爾皆得安也。 《太宗文皇帝實錄》卷四十三,永樂三年六月癸酉:賜晉王濟熺曰:昨令爾弟慶成王濟炫暫居潞州,聞爾不忍其去,甚見同氣之情。然吾以其年逾冠,宜令居外涉歷,庶幾有成。不意濟炫至彼,恣縱非為,狥私滅公,違禮壞法。如護衛軍人盧官士等為強盜,既不以聞,又不罪之。及朝廷遣人捕之,乃造飾偽詞曲掩蔽,豈是臣子之道。今以至親,姑容之,俾改過自新。且令仍回太原。爾愛弟之心素厚,宜朝夕訓戒之,使毋蹈前非,勉於善行,庶幾可保富貴。 《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一百二十八,永樂十年五月辛卯:命慶成王濟炫居蒲州,撥太原右護衛中所官軍隨侍 《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一百三十,永樂十年七月庚子:慶成王濟炫奏蒲州居室弊壞,請居汾州,從之。辛酉:改汾州治為慶成王府。
  107. ^ 《明實錄·英宗實錄》,正統十二年十二月戊辰:山西汾州奏,州治改為慶成王府,暫就稅課局理事。然局房止六間,請遷徙左右居民,展其地為州治。又言歲收糧十餘萬,皆借貯廟宇中,請以儒學射圃傍隙地為倉。俱從之。
  108. ^ 嘉靖《南陽府志》·官署
  109. ^ 明嘉靖《寧夏新志》卷一
  110. ^ 《弇山堂別集》皇明盛事述一
  111. ^ 《明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永樂元年夏四月壬子

參考文獻

  • 大明會典
  • 名山藏》,明何喬遠
  • 明史·諸王傳》,清張廷玉等撰
  • 《明史·地理志》,清張廷玉等撰
  • 《明史·五行志》,清張廷玉等撰
  • 南明史》,錢海岳
  • 《北京歷史地圖集》,侯仁之等著
  • 《桂林靖江王府》,林哲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ISBN 9787563393923
  • 《關於明代西安秦王府城的若干問題》,吳宏岐、黨安榮,《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9(3)
  • 《明代西安城內皇室宗族府宅相關問題研究》,史紅帥、吳宏岐,《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1(1)
  • 《秦王府北門勘察記》,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北門考古隊,《考古與文物》2002(2)
  • 《明秦王府建制考暨現狀調查》,盧曉明、景慧川
  • 《明清時期西安城市地理研究》,史紅帥著,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ISBN 9787500466512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