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經禪要,是佛教禪修文本。漢傳佛教的禪經,主要是基於約公元一至四世紀,說一切有部罽賓等地發展出來的瑜伽修行技巧[1]。這些禪經大多僅有中文譯本流傳下來,構成了漢傳佛教禪修實踐發展的重要部份。

概要

佛教傳說阿難弟子末闡提(Madhyantika)前往罽賓犍陀羅傳教,當地因此成為禪法的修習中心[2][3]。後來,說一切有部譬喻師瑜伽師阿毘達磨師在罽賓形成其禪法體系,以「二甘露門,三度門,五停心」為代表[4][5]

數息和不淨觀,兩者合稱為二甘露門。二甘露門與分別六界的界差別,合稱三度門[6]。三度門再加上慈心、緣起,為五停心[7]。以「勝解作意[8]令所取禪相明了現前,為「念住加行」,不淨觀持息念界分別等皆是。以外所取禪相,置於內身,依自相共相之「真實作意」[8]觀察者,乃名入「根本念住」,即四念住中的「別相念住」和「總相念住」[9][10]

這些禪法體系和《中阿含·念處經》、《中阿含·念身經英语Kāyagatāsati Sutta》、《中阿含·彌醯經》、《增壹阿含·安般品·一經》、《大毘婆沙論》、《瑜伽師地論·聲聞地》等佛典存在聯繫[11]

受大乘法的影響,或是以念佛來代替界差別觀,用來對治貪嗔癡等分及重罪人,例如鳩摩羅什所傳的《坐禪三昧經》以及曇摩蜜多的《五門禪經要用法》[5]。在《思惟略要法》中,又增加了觀十方諸佛、觀無量壽佛、觀諸法實相、觀法華三昧的大乘修行法門。

著作

中國早期禪經的譯出者主要為出身於西域的僧人安世高竺法護[12]。安世高傳出了大小《安般守意經》、大小《十二門經》、《大道地經》,竺法護譯出了《修行道地經》。

安世高之後,禪法和禪經在中國的流傳以鳩摩羅什佛陀跋陀羅為代表,前者於東晉時在關中傳出了《坐禪三昧經》、《禪法要解》,後者在廬山建康傳有《修行方便禪經》、《觀佛三昧經》[12][13]

南北朝時期,罽賓禪師昙摩蜜多。在宋元嘉年間於湖南長沙寺造立「禪閣」。於南京祇洹寺譯出「禪經 」教授「禪道」,譯出《禪秘要法經》[14][13]、《觀虛空藏菩薩經》、《觀普賢行法經》、《五門禪經要用法》,《五門禪經要用法》和流傳過程不明的《思惟略要法》文本有所混雜。此外,還有畺良耶舍禪師譯出《觀無量壽經》、《觀藥王藥上經》,受教於佛大先禪師的沮渠京聲譯出《觀彌勒上生經》、《禪要祕密治病經》[15]

天監十四年(515),扶南僧人僧伽婆羅,譯出赤銅鍱部無畏山寺派的《解脫道論》,此書和南傳上座部要典、譽為修行者百科全書的《清淨道論》在體裁組織上有許多類似之處。又,北魏普泰元年(531),天竺僧人菩提流支,譯出《無量壽經優波提舍》,此論立五念門,為西方淨土法門的修行指引。

在北朝和隋代跋陀禪師弟子僧稠,撰《止觀法》兩卷,代表了印度系統的禪法[16]。富傳奇色彩的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在民間教授禪法,留下《二入四行論》等著作,其禪法代代相傳,四祖道信時傳下《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後代禪師又傳下多種語錄、訣要、公案。另有天台宗止觀禪法,以慧思智顗為代表,其著作有《法華安樂行義》、《諸法無諍三昧法門》、《隨自意三昧》、《法界次第初門》、《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六妙門》、《摩訶止觀》、《法華三昧行法》、《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日语天台小止観》(又名《略明開矇初學坐禪止觀要門》)、《禪門要略》、《禪門口訣》、《禪門章》等等。

成書於隋代左右的《大乘止觀法門》[17],是和《攝大乘論》、《大乘起信論》及其他唯識如來藏系經論關係密切的止觀作品,其論說有調和地論攝論二師爭端的傾向[18]

唐朝,先有玄奘三藏於648年譯出《瑜伽師地論》,其卷二六~三四說明瑜伽行——止觀之修行。後有義淨三藏在703年譯出《六門教授習定論》、711年譯出《止觀門論頌》,皆屬於瑜伽行唯識學派的禪法修行著作。另外,北天竺禪師佛陀波利在唐儀鳳年間來華,於677年為禪林寺沙門明恂解說禪法要義,題為《修禪要訣》。

永嘉玄覺早年學天台止觀,傳說後來參訪南宗慧能,而於某夜開悟得證,著有《永嘉集》,其內容包含慕道、戒驕奢、淨修三業奢摩他頌、毘婆舍那頌、優畢叉(止觀捨)頌、三乘漸次、理事不二等內容。盛傳為其作品的《證道歌英语Song of Enlightenment》,可能非玄覺所作,據推測其真實作者或許是神會[19][20]

華嚴宗於盛唐時立宗,其講述止觀修行的作品,如《華嚴五教止觀》、《華嚴遊心法界記》、《妄境還源觀》、《華嚴經普賢觀行法門》、《華嚴三昧章》、《華嚴玄義章·入道方便門》[21][22]、《華嚴法界玄鏡》、《華嚴心要法門》(又名《五臺山鎮國大師澄觀答皇太子問心要》)等。

至唐中葉,金剛智善無畏等三藏傳密宗禪法,別為流派[23],著有《無畏三藏禪要》等。其弟子不空三藏等,譯出多種密教之修行經論,如《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又名《瑜伽總持教門說菩提心觀行修持義》),立行願、勝義、三摩地三門,敘述菩提心之行相。

圭峰宗密於晚年編有一部關於習禪與禪宗典籍之彙編,全書約一百卷,名為《禪源諸詮集》,收達摩門下以及諸家雜述,包括江西荷澤北秀南詵牛頭石頭保唐宣什僧稠求那天台等各家著作,已逸,僅有序文流傳下來,以「禪教一致」為文章之宗旨 。將禪分為息妄修心宗、泯絕無寄宗、直顯心性宗,與依性說相教、破相顯性教、真心即性教,互相對應。

七、八世紀的印度大乘佛教隨瑜伽行中觀派僧人,師承寂護蓮花戒,著有《修習次第英语Bhāvanākrama》三篇,其止觀修習內容對西藏佛教影響深遠。修次初篇在北宋時,由施護譯出,名為《廣釋菩提心論》。

遼代僧人道㲀在《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和《鏡心錄》中,提出「見性、安心、發行/萬行」的禪宗三門結構[24]。類似著作,有黑水城出土作者不明的《解行照心圖》。

禪經列表

影響

說一切有部罽賓蓬勃發展的禪法風氣可能成為了後來瑜伽行唯識學派的先驅[1]。在《瑜伽師地論》中就保存了說一切有部的五停心禪法體系,稱之為淨行(carita-viśodhana)所緣。

印度佛教坐禪技術傳來中國後,也為天台宗祖師智顗所抉擇吸收、重新鑄造,形成了一套新系統的禪法。《摩訶止觀》二十五方便的許多項目,都能在其他的禪典、論書、佛經中,找到痕跡。例如《禪秘要法經》、《坐禪三昧經》、《禪法要解》、《小道地經》、《遺教經》、《成實論》等等[30]

參考來源

  1. ^ 1.0 1.1 Deleanu, Florin (1992); 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in the Dhyāna Sūtra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ransac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Orientalists in Japan (TICOJ) 37, 42-57.
  2. ^ 印順. 一 略說罽賓區的瑜伽師. [2022-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9). 
  3. ^ 慧遠〈廬山出修行方便禪經統序〉:「如來泥曰未久,阿難傳其共行弟子末田地,末田地傳舍那婆斯。此三應真,咸乘至願,冥契于昔,功在言外,經所不辨,必闇軌元匠,孱焉無差。其後有優波崛,弱而超悟,智終世表,才高應寡,觸理從簡,八萬法藏,所存唯要,五部之分始自於此。」
    《修行方便禪經》:「佛滅度後,尊者大迦葉(Mahākāśyapa)、尊者阿難(Ānanda)、尊者末田地(Madhyantika)、尊者舍那婆斯(Śāṇavāsa)、尊者優波崛英语Upagupta(Upagupta)、尊者婆須蜜英语Vasumitra (Buddhism)(Vasumitra,世友)、尊者僧伽羅叉(Saṃgharakṣa,眾護)、尊者達摩多羅英语Dharmatrāta(Dharmatrāta,法救),乃至尊者不若蜜多羅(Puṇyamitra),諸持法者,以此慧燈,次第傳授,我今如其所聞而說是義。」
  4. ^ 趙文. 漢地五門禪與中亞出土 梵語禪經中的念佛 (PDF). 中華佛學研究. 2017 [2022-02-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8-08). 
  5. ^ 5.0 5.1 印順.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二項 禪經及其內容. [2022-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4). 
  6. ^ 雜阿毘曇心論》:「三度門者,謂不淨觀、安般念、界方便觀。彼貪欲者以不淨觀度,覺觀者以安般念度,見行者以界方便觀度,如師所授隨樂修行。……不淨觀、安般念,契經品廣說。界方便觀今當說。……能於自身界,方便觀此身種種自性、種種業、種種相,謂地等六界。彼地界為水界潤故不相離,水界為地界持故不流散,火界成熟故不淤壞,風界動搖故得增長,空界空故食等入出,識界合故有所造作。又觀此身從足至頂,種種不淨穢惡充滿。觀察此色猶如猛風飄散積沙,於無色法先後相續異分觀察,如是觀者得空解脫門種子;於彼生死厭離不樂,得無願解脫門種子;於生死不樂已正向涅槃,得無相解脫門種子。若於此得不作想覺已,觀一切有為皆悉散壞,是名界方便滿。」
  7. ^ 大乘義章》:「一、不淨觀,二、慈悲觀,三、因緣觀,四、界分別觀,五、安那般那觀,此五經中名五度門,亦曰停心。」
  8. ^ 8.0 8.1 大毗婆沙論》:「應知作意略有三種……自相作意者,如有思惟地為堅相,水為濕相,火為煖相,風為動相,如是一切。共相作意者,如十六聖行相俱生作意等。勝解作意者,如不淨觀持息念解脫勝處遍處等俱生作意。問:此四無量於三種中為與何等作意俱生?答:唯與勝解作意俱生,假想起故。」
    瑜伽師地論》:「勝解作意者,謂修靜慮者,隨其所欲,於諸事相增益作意。真實作意者,謂以自相共相及真如相,如理思惟諸法作意。」
  9. ^ 大毗婆沙論》:「以勝解作意令所取相明了現前,是名念住加行。若時以外所取相置於內身,而觀察者乃名入根本念住……不淨觀、持息念、界作意,是謂念住加行。」
  10. ^ 雜阿毘曇心論》:「彼修行者不淨觀、安般念、界方便觀,一一住已,身、受、心、法各觀真實。真實者,不顛倒。相者二種:謂自相及共相。色相是身自相,四種及所造;隨覺相是受自相;識相是心自相。法念處有種種法,種種各異相,隨知是相,為作是相,如是比。……若慧緣色是身念處,若緣受是受念處,若緣心是心念處,若緣想、行及無為是不壞緣(不雜緣)法念處……修行者入不壞緣(不雜緣)法念處,修一一念處,遍觀一切法自相、共相已,入壞緣(雜緣)法念處。……色受緣念處、色想緣、色行緣、色識緣,如是三四五陰緣。是法念處,成一切身、受、心、法念處……以無常等行總觀一切有漏法,彼念念滅故無常,離常等故空,不自在故無我,實逼迫故苦。 」
    阿毘達磨俱舍論》:「如何修習四念住耶?謂:以自、共相,觀身、受、心、法。身、受、心、法,各別自性,名為自相。一切有為皆非常性,一切有漏皆是苦性,及一切法空、非我性,名為共相。身自性者,大種造色;受、心自性,如自名顯;法自性者,除三餘法。……隨境麁者應先觀故,或諸欲貪於身處轉,故四念住觀身在初。然貪於身由欣樂受,欣樂於受由心不調,心之不調由惑未斷,故觀受等如是次第。……四中三種唯不雜緣,第四所緣通雜不雜。若唯觀法名不雜緣,若於身等二三或四總而觀察名為雜緣。如是熟修雜緣身等法念住已,復何所修?頌曰:彼居法念住,總觀四所緣,修非常及苦,空非我行相。論曰:彼觀行者居緣總雜法念住中,總觀所緣身等四境修四行相,所謂非常、苦、空、非我。」
  11. ^ 阿部貴子. 『声聞地』における慈愍観. [2022-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9). 
  12. ^ 12.0 12.1 冉雲華. 中國早期禪法的流傳和特點 —慧皎、道宣所著「習禪篇」研究. 華崗佛學學報. [2022-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1). 
  13. ^ 13.0 13.1 宣方. 鳩摩羅什所譯禪經考辨. 中國哲學史. 1998 [2022-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2). 
  14. ^ 印順. 華雨集第二冊-第六章 念佛(及菩薩)三昧. [2022-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9). 『禪祕要法經』:內容為:「如來初為迦絺羅難陀說不淨門,為禪難提比丘說數息法,為阿祇達說四大觀」。這還是不淨、數息、界──三度門,但內容繁重(風格與『觀佛三昧海經』相近)。數息觀前有「念佛三昧」,四大觀有點雜亂。所說的數息──「一數二隨,三數四隨」等,與羅什所傳的數息不合:這可能是曇摩蜜多失傳的『禪祕要』。 
  15. ^ 釋道昱. 禪觀法門對南北朝佛教的影響 (PDF). 正觀. [2022-02-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2-04). 
  16. ^ 冉雲華. 敦煌文獻與僧稠的禪法. 華崗佛學學報. [2022-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7). 
  17. ^ 《東域傳燈目錄》:「隋西京禪定寺道場曇遷……又撰大乘止觀一卷。私云或題云南嶽大師撰,而文義全同」
  18. ^ 孫皓佳. 《大乘止觀法門》“一心”思想研究. [2022-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8). 
  19. ^ 陳盛港. 〈永嘉證道歌〉原作者溯源併歌文比較. 中華佛學研究. 2001 [2022-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4). 
  20. ^ 聶清. 《證道歌》作者考. 宗教学研究. 2000, 1 [2022-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3). 
  21. ^ 遠藤孝次郎. 法藏撰華嚴玄義章に就いて. 印度学仏教学研究. 1964, 12 (1) [2024-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5). 
  22. ^ 金天鶴. 華厳十玄義私記所引の三宝章の意義:称名寺所蔵 「十玄章」の発見を契機に (PDF). Journal for Buddhist Studies. 2017, 53: 27–51 [2024-01-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1-15). 
  23. ^ 智暉《修禪要訣序》:「至唐中葉。金智無畏等三藏傳祕密禪。別為流派」。
  24. ^ 劉泳斯. 道㲀《顯密圓通成佛心要》新考 (PDF). 華林國際佛學學刊. 2020 [2022-03-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3-02). 
  25. ^ Yogalehrbuch的名稱是德國整理者所命名,意思是瑜伽教科書
  26. ^ 26.0 26.1 釋果暉. 『佛說大安般守意經』における 「本文」と「註」の解明 (PDF). [2022-02-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1-30). 
  27. ^ 27.0 27.1 左冠明. 三部早期禪定佛教經典的重新發現——新發現金剛寺安世高譯《佛説十二門經》《佛説解十二門經》以及注釋的初步研究. [2022-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7). 
  28. ^ 印順.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二項 禪經及其內容. [2022-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4). 
  29. ^ 開元錄:「十一因緣章經一卷。舊錄云十一因緣經。或云十二。」
  30. ^ 冉雲華. 從智顗的《摩訶止觀》看中華佛教對印度禪學的吸收與改造模式. 中華佛學學報. [2022-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2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