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经禅要,是佛教禅修文本。汉传佛教的禅经,主要是基于约公元一至四世纪,说一切有部罽宾等地发展出来的瑜伽修行技巧[1]。这些禅经大多仅有中文译本流传下来,构成了汉传佛教禅修实践发展的重要部份。

概要

佛教传说阿难弟子末阐提(Madhyantika)前往罽宾犍陀罗传教,当地因此成为禅法的修习中心[2][3]。后来,说一切有部譬喻师瑜伽师阿毘达磨师在罽宾形成其禅法体系,以“二甘露门,三度门,五停心”为代表[4][5]

数息和不净观,两者合称为二甘露门。二甘露门与分别六界的界差别,合称三度门[6]。三度门再加上慈心、缘起,为五停心[7]。以“胜解作意[8]令所取禅相明了现前,为“念住加行”,不净观持息念界分别等皆是。以外所取禅相,置于内身,依自相共相之“真实作意”[8]观察者,乃名入“根本念住”,即四念住中的“别相念住”和“总相念住”[9][10]

这些禅法体系和《中阿含·念处经》、《中阿含·念身经英语Kāyagatāsati Sutta》、《中阿含·弥酰经》、《增壹阿含·安般品·一经》、《大毘婆沙论》、《瑜伽师地论·声闻地》等佛典存在联系[11]

受大乘法的影响,或是以念佛来代替界差别观,用来对治贪嗔痴等分及重罪人,例如鸠摩罗什所传的《坐禅三昧经》以及昙摩蜜多的《五门禅经要用法》[5]。在《思惟略要法》中,又增加了观十方诸佛、观无量寿佛、观诸法实相、观法华三昧的大乘修行法门。

著作

中国早期禅经的译出者主要为出身于西域的僧人安世高竺法护[12]。安世高传出了大小《安般守意经》、大小《十二门经》、《大道地经》,竺法护译出了《修行道地经》。

安世高之后,禅法和禅经在中国的流传以鸠摩罗什佛陀跋陀罗为代表,前者于东晋时在关中传出了《坐禅三昧经》、《禅法要解》,后者在庐山建康传有《修行方便禅经》、《观佛三昧经》[12][13]

南北朝时期,罽宾禅师昙摩蜜多。在宋元嘉年间于湖南长沙寺造立“禅阁”。于南京祇洹寺译出“禅经 ”教授“禅道”,译出《禅秘要法经》[14][13]、《观虚空藏菩萨经》、《观普贤行法经》、《五门禅经要用法》,《五门禅经要用法》和流传过程不明的《思惟略要法》文本有所混杂。此外,还有畺良耶舍禅师译出《观无量寿经》、《观药王药上经》,受教于佛大先禅师的沮渠京声译出《观弥勒上生经》、《禅要秘密治病经》[15]

天监十四年(515),扶南僧人僧伽婆罗,译出赤铜鍱部无畏山寺派的《解脱道论》,此书和南传上座部要典、誉为修行者百科全书的《清净道论》在体裁组织上有许多类似之处。又,北魏普泰元年(531),天竺僧人菩提流支,译出《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此论立五念门,为西方净土法门的修行指引。

在北朝和隋代跋陀禅师弟子僧稠,撰《止观法》两卷,代表了印度系统的禅法[16]。富传奇色彩的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民间教授禅法,留下《二入四行论》等著作,其禅法代代相传,四祖道信时传下《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后代禅师又传下多种语录、诀要、公案。另有天台宗止观禅法,以慧思智𫖮为代表,其著作有《法华安乐行义》、《诸法无诤三昧法门》、《随自意三昧》、《法界次第初门》、《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六妙门》、《摩诃止观》、《法华三昧行法》、《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日语天台小止観》(又名《略明开蒙初学坐禅止观要门》)、《禅门要略》、《禅门口诀》、《禅门章》等等。

成书于隋代左右的《大乘止观法门》[17],是和《摄大乘论》、《大乘起信论》及其他唯识如来藏系经论关系密切的止观作品,其论说有调和地论摄论二师争端的倾向[18]

唐朝,先有玄奘三藏于648年译出《瑜伽师地论》,其卷二六~三四说明瑜伽行——止观之修行。后有义净三藏在703年译出《六门教授习定论》、711年译出《止观门论颂》,皆属于瑜伽行唯识学派的禅法修行著作。另外,北天竺禅师佛陀波利在唐仪凤年间来华,于677年为禅林寺沙门明恂解说禅法要义,题为《修禅要诀》。

永嘉玄觉早年学天台止观,传说后来参访南宗慧能,而于某夜开悟得证,著有《永嘉集》,其内容包含慕道、戒骄奢、净修三业奢摩他颂、毘婆舍那颂、优毕叉(止观舍)颂、三乘渐次、理事不二等内容。盛传为其作品的《证道歌英语Song of Enlightenment》,可能非玄觉所作,据推测其真实作者或许是神会[19][20]

华严宗于盛唐时立宗,其讲述止观修行的作品,如《华严五教止观》、《华严游心法界记》、《妄境还源观》、《华严经普贤观行法门》、《华严三昧章》、《华严玄义章·入道方便门》[21][22]、《华严法界玄镜》、《华严心要法门》(又名《五台山镇国大师澄观答皇太子问心要》)等。

至唐中叶,金刚智善无畏等三藏传密宗禅法,别为流派[23],著有《无畏三藏禅要》等。其弟子不空三藏等,译出多种密教之修行经论,如《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又名《瑜伽总持教门说菩提心观行修持义》),立行愿、胜义、三摩地三门,叙述菩提心之行相。

圭峰宗密于晚年编有一部关于习禅与禅宗典籍之汇编,全书约一百卷,名为《禅源诸诠集》,收达摩门下以及诸家杂述,包括江西荷泽北秀南诜牛头石头保唐宣什僧稠求那天台等各家著作,已逸,仅有序文流传下来,以“禅教一致”为文章之宗旨 。将禅分为息妄修心宗、泯绝无寄宗、直显心性宗,与依性说相教、破相显性教、真心即性教,互相对应。

七、八世纪的印度大乘佛教随瑜伽行中观派僧人,师承寂护莲花戒,著有《修习次第英语Bhāvanākrama》三篇,其止观修习内容对西藏佛教影响深远。修次初篇在北宋时,由施护译出,名为《广释菩提心论》。

辽代僧人道㲀在《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和《镜心录》中,提出“见性、安心、发行/万行”的禅宗三门结构[24]。类似著作,有黑水城出土作者不明的《解行照心图》。

禅经列表

影响

说一切有部罽宾蓬勃发展的禅法风气可能成为了后来瑜伽行唯识学派的先驱[1]。在《瑜伽师地论》中就保存了说一切有部的五停心禅法体系,称之为净行(carita-viśodhana)所缘。

印度佛教坐禅技术传来中国后,也为天台宗祖师智𫖮所抉择吸收、重新铸造,形成了一套新系统的禅法。《摩诃止观》二十五方便的许多项目,都能在其他的禅典、论书、佛经中,找到痕迹。例如《禅秘要法经》、《坐禅三昧经》、《禅法要解》、《小道地经》、《遗教经》、《成实论》等等[30]

参考来源

  1. ^ 1.0 1.1 Deleanu, Florin (1992); 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in the Dhyāna Sūtra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ransac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Orientalists in Japan (TICOJ) 37, 42-57.
  2. ^ 印顺. 一 略說罽賓區的瑜伽師. [2022-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9). 
  3. ^ 慧远〈庐山出修行方便禅经统序〉:“如来泥曰未久,阿难传其共行弟子末田地,末田地传舍那婆斯。此三应真,咸乘至愿,冥契于昔,功在言外,经所不辨,必暗轨元匠,孱焉无差。其后有优波崛,弱而超悟,智终世表,才高应寡,触理从简,八万法藏,所存唯要,五部之分始自于此。”
    《修行方便禅经》:“佛灭度后,尊者大迦叶(Mahākāśyapa)、尊者阿难(Ānanda)、尊者末田地(Madhyantika)、尊者舍那婆斯(Śāṇavāsa)、尊者优波崛英语Upagupta(Upagupta)、尊者婆须蜜英语Vasumitra (Buddhism)(Vasumitra,世友)、尊者僧伽罗叉(Saṃgharakṣa,众护)、尊者达摩多罗英语Dharmatrāta(Dharmatrāta,法救),乃至尊者不若蜜多罗(Puṇyamitra),诸持法者,以此慧灯,次第传授,我今如其所闻而说是义。”
  4. ^ 赵文. 漢地五門禪與中亞出土 梵語禪經中的念佛 (PDF). 中华佛学研究. 2017 [2022-02-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8-08). 
  5. ^ 5.0 5.1 印顺.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二項 禪經及其內容. [2022-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4). 
  6. ^ 杂阿毘昙心论》:“三度门者,谓不净观、安般念、界方便观。彼贪欲者以不净观度,觉观者以安般念度,见行者以界方便观度,如师所授随乐修行。……不净观、安般念,契经品广说。界方便观今当说。……能于自身界,方便观此身种种自性、种种业、种种相,谓地等六界。彼地界为水界润故不相离,水界为地界持故不流散,火界成熟故不淤坏,风界动摇故得增长,空界空故食等入出,识界合故有所造作。又观此身从足至顶,种种不净秽恶充满。观察此色犹如猛风飘散积沙,于无色法先后相续异分观察,如是观者得空解脱门种子;于彼生死厌离不乐,得无愿解脱门种子;于生死不乐已正向涅槃,得无相解脱门种子。若于此得不作想觉已,观一切有为皆悉散坏,是名界方便满。”
  7. ^ 大乘义章》:“一、不净观,二、慈悲观,三、因缘观,四、界分别观,五、安那般那观,此五经中名五度门,亦曰停心。”
  8. ^ 8.0 8.1 大毗婆沙论》:“应知作意略有三种……自相作意者,如有思惟地为坚相,水为湿相,火为煖相,风为动相,如是一切。共相作意者,如十六圣行相俱生作意等。胜解作意者,如不净观持息念解脱胜处遍处等俱生作意。问:此四无量于三种中为与何等作意俱生?答:唯与胜解作意俱生,假想起故。”
    瑜伽师地论》:“胜解作意者,谓修静虑者,随其所欲,于诸事相增益作意。真实作意者,谓以自相共相及真如相,如理思惟诸法作意。”
  9. ^ 大毗婆沙论》:“以胜解作意令所取相明了现前,是名念住加行。若时以外所取相置于内身,而观察者乃名入根本念住……不净观、持息念、界作意,是谓念住加行。”
  10. ^ 杂阿毘昙心论》:“彼修行者不净观、安般念、界方便观,一一住已,身、受、心、法各观真实。真实者,不颠倒。相者二种:谓自相及共相。色相是身自相,四种及所造;随觉相是受自相;识相是心自相。法念处有种种法,种种各异相,随知是相,为作是相,如是比。……若慧缘色是身念处,若缘受是受念处,若缘心是心念处,若缘想、行及无为是不坏缘(不杂缘)法念处……修行者入不坏缘(不杂缘)法念处,修一一念处,遍观一切法自相、共相已,入坏缘(杂缘)法念处。……色受缘念处、色想缘、色行缘、色识缘,如是三四五阴缘。是法念处,成一切身、受、心、法念处……以无常等行总观一切有漏法,彼念念灭故无常,离常等故空,不自在故无我,实逼迫故苦。 ”
    阿毘达磨俱舍论》:“如何修习四念住耶?谓:以自、共相,观身、受、心、法。身、受、心、法,各别自性,名为自相。一切有为皆非常性,一切有漏皆是苦性,及一切法空、非我性,名为共相。身自性者,大种造色;受、心自性,如自名显;法自性者,除三馀法。……随境麁者应先观故,或诸欲贪于身处转,故四念住观身在初。然贪于身由欣乐受,欣乐于受由心不调,心之不调由惑未断,故观受等如是次第。……四中三种唯不杂缘,第四所缘通杂不杂。若唯观法名不杂缘,若于身等二三或四总而观察名为杂缘。如是熟修杂缘身等法念住已,复何所修?颂曰:彼居法念住,总观四所缘,修非常及苦,空非我行相。论曰:彼观行者居缘总杂法念住中,总观所缘身等四境修四行相,所谓非常、苦、空、非我。”
  11. ^ 阿部贵子. 『声聞地』における慈愍観. [2022-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9). 
  12. ^ 12.0 12.1 冉云华. 中國早期禪法的流傳和特點 —慧皎、道宣所著「習禪篇」研究. 华岗佛学学报. [2022-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1). 
  13. ^ 13.0 13.1 宣方. 鳩摩羅什所譯禪經考辨. 中国哲学史. 1998 [2022-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2). 
  14. ^ 印顺. 華雨集第二冊-第六章 念佛(及菩薩)三昧. [2022-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9). ‘禅秘要法经’:内容为:“如来初为迦𫄨罗难陀说不净门,为禅难提比丘说数息法,为阿祇达说四大观”。这还是不净、数息、界──三度门,但内容繁重(风格与‘观佛三昧海经’相近)。数息观前有“念佛三昧”,四大观有点杂乱。所说的数息──“一数二随,三数四随”等,与罗什所传的数息不合:这可能是昙摩蜜多失传的‘禅秘要’。 
  15. ^ 释道昱. 禪觀法門對南北朝佛教的影響 (PDF). 正观. [2022-02-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2-04). 
  16. ^ 冉云华. 敦煌文獻與僧稠的禪法. 华岗佛学学报. [2022-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7). 
  17. ^ 《东域传灯目录》:“隋西京禅定寺道场昙迁……又撰大乘止观一卷。私云或题云南岳大师撰,而文义全同”
  18. ^ 孙皓佳. 《大乘止觀法門》“一心”思想研究. [2022-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8). 
  19. ^ 陈盛港. 〈永嘉證道歌〉原作者溯源併歌文比較. 中华佛学研究. 2001 [2022-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4). 
  20. ^ 聂清. 《證道歌》作者考. 宗教学研究. 2000, 1 [2022-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3). 
  21. ^ 远藤孝次郎. 法藏撰華嚴玄義章に就いて. 印度学仏教学研究. 1964, 12 (1) [2024-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5). 
  22. ^ 金天鹤. 華厳十玄義私記所引の三宝章の意義:称名寺所蔵 「十玄章」の発見を契機に (PDF). Journal for Buddhist Studies. 2017, 53: 27–51 [2024-01-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1-15). 
  23. ^ 智晖《修禅要诀序》:“至唐中叶。金智无畏等三藏传秘密禅。别为流派”。
  24. ^ 刘泳斯. 道㲀《顯密圓通成佛心要》新考 (PDF). 华林国际佛学学刊. 2020 [2022-03-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3-02). 
  25. ^ Yogalehrbuch的名称是德国整理者所命名,意思是瑜伽教科书
  26. ^ 26.0 26.1 释果晖. 『佛說大安般守意經』における 「本文」と「註」の解明 (PDF). [2022-02-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1-30). 
  27. ^ 27.0 27.1 左冠明. 三部早期禪定佛教經典的重新發現——新發現金剛寺安世高譯《佛説十二門經》《佛説解十二門經》以及注釋的初步研究. [2022-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7). 
  28. ^ 印顺.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二項 禪經及其內容. [2022-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4). 
  29. ^ 开元录:“十一因缘章经一卷。旧录云十一因缘经。或云十二。”
  30. ^ 冉云华. 從智顗的《摩訶止觀》看中華佛教對印度禪學的吸收與改造模式. 中华佛学学报. [2022-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27).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