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士官學校 (日本)

陸軍士官學校,簡稱陸士士官學校,為養成大日本帝國陸軍現役兵科將校(日本的士官指軍官,即將校)的教育機關。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907年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陸軍士官学校
假名りくぐんしかんがっこう
平文式羅馬字rikugun-shikan-gakkou
日語舊字體陸軍士官學校

該校於日本明治維新期間開辦,前身是1868年8月開辦的「京都軍校」,於1874年正式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陸軍士官學校直接廢止,原址作為美軍座間基地。該校原大講堂成為二戰後審判戰犯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也是基地內至今唯一仍保存的日本士官學校建物。該校東京校地在今名剎淺草寺附近,但校在1945年戰敗後,被盟軍名將麥克阿瑟視為日軍二戰軍事設施已予拆除。

該校為著名的學校,其畢業生均是日本近代軍隊的骨幹,陸軍所有將校幾乎都曾在該校接受培育。當時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員畢業後在皇軍部隊見習半年後,即可成為天皇任命大權委任之高等官:少尉六等奏任官[1]。在尚武的日本社會有極高的聲望和影響力,也有許多皇族華族人士選擇進入該校就讀,其影響力甚至超過當時的東京帝國大學

學制

先讀兩年陸軍士官學校預科。然後分兵科,以少尉候補生身份(佩戴上等兵軍階)進入部隊實習5個月(戰時縮短為3個月)。部隊實習結束晉升為軍曹軍階,進入陸軍士官學校本科或者陸軍航空士官學校學習1年10個月(戰時縮短為1年半)。本科畢業後,以見習士官身份(佩戴曹長軍階)回原部隊實習數個月,實習結束後獲得現役少尉的任命書。因此中學畢業生從入校到獲得少尉軍階至少需要5年。

中國留學生在陸軍士官學校就讀留學生班,學制一年,單獨開班授課。畢業後不能獲得日軍軍籍軍階。中國留學生士官學校第10期畢業時間是1915年夏。日本學生的陸軍士官學校第10期是1898年11月畢業。

軍官生徒制度(法式教育)

陸軍士官學校起源於1868年(明治元年)8月,在京都設立的軍校,同年9月即遷至大阪,成為大阪軍事學校。3年後,1871年(明治4年),大阪軍校分為陸軍學校和海軍學校,陸軍學校於12月7日遷至東京和田倉門外。1872年12月28日(明治5年),陸軍學校設立了「士官學校」、「幼年學校」及「教導團」三個區塊。

根據1874年11月2日(明治7年)大日本陸軍學院條例[2],12月在東京市谷台開設日本陸軍學院,1875年2月(明治8年)第一期學生入學,即所謂的陸軍士官學校。早期的教育體制是採取法式的軍官生徒制度,邀請法國陸軍的教官前來指導。

學習時間因軍事部門而異,步兵和騎兵最初是2年制,之後改為3年制。砲兵和工兵最初是3年,之後分別延長為4年和5年。砲兵和工兵在校學習時間很長,因此在校即可任命為少尉,又稱為生徒少尉。但法式教育制度在第11期之後,即停止不再繼續[3]

在校生學習內容,一年級為幾何、代數、力學、科學、化學、地球科學。二年級學習軍事政治、軍事藝術、城堡建設、鐵路通信等。該教育體系特點是對於砲兵和工兵的長期教育,有利培養專業兵種,但不同於後來的學員制(德國陸軍的學員制)。法式教育目標是直接培養軍中的精英,受教者無需具備士兵或士官的經驗,這對當時亟需現代化軍官的日本而言,是有效的軍事教育制度。

不過,成立之初的學生都是粗暴之人,遠談不上精英訓練,在校的打架衝突不斷,步兵部門許多學員的品行甚至為零分。尤其是2期與3期學員間的大規模衝突不斷,甚至有學員在軍法會中被開除學籍。

而且在菁英制度的訓練下,學員缺乏行伍經驗,畢業後即使成為軍官,往往不能擔任軍中的領導工作,不少人在中途即選擇退伍。特別是1886年第15號敕令《初中條例》頒布之前,日本普遍還沒有成立新制中學,許多學員教育程度是連中學生的水準都沒有。一直到《帝國大學令》和《初中條例》頒布之後,在1890年第25號敕令中,正式頒布採行德式的軍事教育體制。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學員不僅來自幼年學校的畢業生,還有經歷過戊辰戰爭(王政復古過程中的皇軍與幕府戰爭)的下士官,也進入學校受教。學校最大的特點,就是要接納具有行伍經驗的下士官,培養為軍官幹部。由於持續的幹部培養,在皇軍中,逐漸以陸軍將校團為主軸,取代過去以長州蕃和薩摩蕃為中心的勢力。

軍校學員制度(德式教育)

1887年(明治20年),陸軍士官學校成為德式教育風格的學員制度。 1889 年(明治 22 年),新制第1期學生入學,學員來自陸軍幼校或中學畢業生,在指定的部隊中擔任下士官,經過軍事勤務適當的歷練之後,方進入陸軍士官學校。

中學畢業生於每年12月以一等兵入伍,次年6月晉升為上等兵。從陸軍幼年學校畢業者,在中學畢業生成為上等兵的同時,也會同時晉升成為上等兵,之後在 8月成為下士,在12月成為中士。接著,在晉升為上士的同時,學員正式進入日本帝國陸軍士官學校就讀。從軍校畢業後,畢業生將被提升為上士,並以見習軍官的身份回到原部隊。大約半年之後,在原部隊將校團的推薦下,正式任命為少尉軍官。

1896年5月(明治29年),日本制定陸軍中央幼年學校條例和陸軍地方幼年學校條例,在東京設立陸軍中央幼年學校1所,另在東京、仙台名古屋大阪廣島熊本設立陸軍地方幼年學校各1所。幼年學校畢業者會在當地的幼年學校學習3年,再進入中央幼年學校學習2年,有強烈的同窗情誼,因此陸軍幼年學校的畢業生與一般高中畢業生逐漸出現強烈的差別意識。在新的學員體制下,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15期以後的學員大多來自中央幼年學校的畢業生。

課程體系常規化

1920年(大正9年),常規陸軍中央幼年學校主課成為陸軍士官學校預備課程,常規陸軍士官學校成為陸軍士官學校主修課程。

陸軍士官學校預備課程的入學時間是每年的4月1日,兩年後的3月畢業。就讀預備學校時不授予軍階,但在畢業時授予軍階(上等兵)、兵科和指定部隊。 4月開始在部隊工作半年(晉升為下士),並於10月進入陸軍士官學校本科,授予中士軍銜,學習時間1年10個月,次年7月畢業,成為見習軍官(軍階為上士)。 適用預備/主修課程體系之新系統,首屆畢業生為37期的學員。

1937年,日本陸軍學校本科更名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日本陸軍預科學校更名為日本陸軍預科士官學校。同年8月,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遷往神奈川座間,昭和天皇出席畢業典禮,賜名學校為相武台。同年10月1日,日本帝國陸軍士官學校成立分校,以培養航空軍官;次年(1938年) 12月,分校獨立為日本陸軍航空士官學校,1941年天皇賜名為修武台。一般情況下,飛行學員提前進入學校接受專業教育,入學前不需要參與一般部隊的勤務歷練。 1941年,陸軍預科學校遷往埼玉縣朝霞,天皇授命為振武台

廢校過程

二戰期間,1938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學習期限縮短為1年8個月,1941年又再縮短為1年。1945年6月(昭和20年),第58屆畢業生畢業,被任命為少尉,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最後一屆授予少尉。日本在二戰戰敗後,陸軍士官學校關閉,當時仍在校內的59期學員獲得特別提早畢業資格。

1945年8月28日,日本內閣決定第60代成員無需筆試可轉移到文部省所轄的學校,但當時的第一高等學校未接受指示,仍然進行學員的轉移考試。[4]二戰結束時,第61期學員是陸軍預備士官學校的最後一期。

校舍遺跡

陸軍士官學校在1937年搬遷往座間之前,東京市谷區營區成為陸軍士官學校本部,之後學校搬遷往座間後,原地成為陸軍預備士官學校本部。在1941年預備士官學校搬遷往埼玉縣朝霞之後,該地曾做為日本陸軍大臣辦公室。目前日本防衛省成立有市谷紀念館,向公眾開放 [5]

神奈川座間營區,為駐日美軍所使用,仍保留著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大禮堂。1978年,地面自衛隊將座間陸軍士官學校(相武台)的皇族房舍遷移,搬移至前預備士官學校(振武台)所在朝霞營區。[6]

埼玉縣入間空軍基地,日本陸軍航空士官學校(修武台)本部做為修武台紀念館;由於房舍老化,紀念館於2005年關閉並拆除。但在2012年,重新修建陸軍航空士官學校本部時代面貌的修武台紀念館(包含修武台教育講堂・航空歴史資料館修武台紀念館),並對公眾開放。該紀念館以過往陸軍航空隊的史料為中心,成為今日日本航空自衛隊教育設施的一部分。[7]

歷代校長

  1. 曽我祐準明治7年10月22日
  2. 大山巖明治11年12月14日
  3. 谷干城明治13年4月29日
  4. 小澤武雄明治14年10月27日
  5. 三浦梧樓明治15年2月6日
  6. 小澤武雄:明治18年5月21日
  7. 曽我祐準:明治18年7月26日
  8. 滋野清彥:明治19年9月30日
  9. 寺內正毅:明治20年6月6日(代理。以中佐軍階任官)
  10. 寺內正毅:明治20年11月16日(同日以大佐進級)
  11. 大久保春野:明治24年6月15日
  12. 波多野毅:明治25年11月24日
  13. 安東貞美:明治29年9月28日
  14. 中村雄次郎:明治30年9月28日
  15. 寺內正毅:明治31年2月18日(公務經辦)
  16. 高木作藏:明治31年12月23日
  17. 南部辰丙:明治38年6月7日
  18. 野口坤之:明治44年9月6日
  19. 橋本勝太郎大正元年11月27日
  20. 與倉喜平:大正4年2月15日
  21. 白川義則:大正8年1月15日
  22. 鈴木孝雄:大正10年3月11日
  23. 津野一輔:大正10年8月15日
  24. 南次郎:大正12年10月10日
  25. 宮地久壽馬:大正13年8月20日
  26. 真崎甚三郎:大正15年3月2日
  27. 林仙之昭和2年8月26日
  28. 坂本政右衛門:昭和4年8月1日
  29. 瀬川章友:昭和6年8月1日
  30. 稻垣孝照:昭和7年5月23日
  31. 末松茂治:昭和9年3月5日
  32. 山田乙三:昭和10年12月1日
  33. 篠塚義男:昭和12年3月1日
  34. 山室宗武:昭和13年6月18日
  35. 土肥原賢二:昭和15年10月28日(軍事參議官兼任)
  36. 篠塚義男:昭和16年6月20日(軍事參議官兼任)
  37. 牛島滿:昭和17年4月1日
  38. 山室宗武:昭和19年8月8日
  39. 北野憲造:昭和20年3月19日

出身者等

名單

陸軍兵學寮

  • 明治3年12月入學、明治5年6月畢業、明治6年年5月任少尉
  • 明治6年12月入學、明治7年10月少尉試補、明治8年1月任少尉
  • 明治7年2月入學、明治7年10月少尉試補、明治8年1月任少尉
  • 明治7年3月入學、明治9年少尉試補、明治8年3月任工兵少尉
  • 明治7年10月入學、明治9年3月少尉試補、明治10年5月任少尉

士官學生

※士官學生任官一律以少尉任官,畢業的每個兵科有所差別。

士官候補生以降

陸軍士官學校本科以降

以降陸軍航空士官學校含

中國籍留學生

晚清中國軍事的積弱造成中國很多有識之士向國外學習先進的軍事理念和技術。其中向日本派駐的留學生最多,對中國近代史影響也最大。一般學生先進入東京振武學校,其後再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其中曾經於日本士官學校留學的中國人有[8]

第一期

第一期40人,1898年冬和1899年春到達日本,進入振武學校補習文化課和日語。1900年7月45名中國留學生從成城學校畢業,根據所選之科目分別進入日本近衛步兵第四聯隊、日本近衛野戰炮兵聯隊、日本近衛騎兵聯隊、日本近衛工兵聯隊經歷半年的入伍期實習。1900年12月40人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十三期學習,1人在學習期間病逝外,其餘39人1901年11月畢業。

第二期

第二期25人:1901年12月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十四期學習,1902年11月畢業。

  • 步兵科16人:哈漢章 舒清阿(駐防荊州旗人,漢軍正白旗 清督練公所總參議、北洋公府顧問)、良弼馮耿光 應龍翔(湖北漢陽 北洋陸軍第二預備學校校長) 蕭先勝(湖北德安寶瑛(荊州旗人 清湖北陸軍小學總辦) 吳佑貞(湖北德安 南京臨時政府陸軍部高等顧問官) 敖正邦(湖北恩施 清第九鎮十八協協統、民初湖北陸軍小學校長) 蔣政源(湖北武昌) 餘明銓(湖北武昌) 楊正坤(湖北漢陽) 華承德(江蘇常州)張長勝(湖北武昌)張哲培(福建福州 清廣州新軍混成協協統) 段金龍(湖北漢陽)
  • 騎兵科2人:蔣肇鑒(湖北漢陽) 蕭開桂(湖北武昌)
  • 炮兵科4人:王遇甲 沈尚濂(湖北恩施 江陰要塞炮台司令)、許崇儀(廣東廣州) 龔光明(湖北武昌 南京臨時政府二等顧問官、北洋陸海軍辦事處行走) 王麒(福建福州 清第十鎮十九協協統、北洋二十七混成旅旅長)
  • 工兵科3人:藍天蔚易乃謙 陳宦 張學濟(湖南芷江 北洋辰沅道尹、湘西護法軍總司令)

第三期

第三期95人,1903年12月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十六期學習,1904年11月畢業。

第四期

第四期83人。從此開始單獨編為中國留學生隊。1906年12月-1908年5月在校學習。

  • 步科:張承禮(浙江杭州 保定軍校教育長)周承炎(浙江杭州 辛亥浙江光復總司令)蔣作賓 傅一銳(浙江杭州 二次革命時任浙軍副旅長) 錢家沅(浙江杭州) 石星川 魏蘭 李宣倜 吳祉貞(湖北德安 南京臨時政府陸軍部高等顧問官) 劉一清(湖北武昌 清二十鎮正參謀官、護國蜀都督府高等顧問)程守箴(湖北新洲 清廣西幹部學堂總辦、辛亥北伐第一軍參謀長)覃師範(湖北蒲圻 北洋統帥辦事處參事、汪精衛政權陸軍參謀部次長)杜錫鈞 金永炎 徐卓(浙江杭州 辛亥南京政府陸軍第二師參謀長)吳經明(湖北恩施 北洋陸軍部軍學司長、國民政府中將,吳國禎之父)吳鍾熔(浙江溫州 清四川陸軍速成學堂總辦、四川陸軍講武堂總辦) 竇洪勝(湖北武昌)裕寬(湖北荊州旗人) 祺昌(湖北荊州旗人)沈尚朴(湖北施南 清四川陸軍小學堂總辦)吳傑(浙江杭州 安國軍二方面軍三軍四十六師長、國民革命軍第四十二軍軍長)張學齡(山西太原)高佐國(湖北宜昌 辛亥南京政府陸軍第一師師長)張斯鹿(江蘇鎮江 南京臨時政府三師六旅長)王家駒(湖北棗陽 清四川督練公所提調、辛亥山西民軍參謀,陣亡於蒙亂)何澄 趙康時(湖北鄖縣 清雲南陸軍講武堂乙班主任) 饒景華(廣東興寧 虎門要塞司令) 何佩瑢 余欽翼(湖南常德 清湖南第五十標統帶、北洋政府中將參軍) 田應詔(湖南鳳凰 湘西鎮守使、滇黔靖國聯軍第一軍總)張明遠(湖北荊州旗人) 李雲龍(湖南長沙) 陶德瑤(湖北襄陽 南京臨時政府第八師十六旅三十一團團長)劉立鰲(湖南長沙) 壽昌田(浙江紹興 福建銀行總經理)
  • 騎科:沈綱(福建福州)王琪(直隸北京 北洋陸軍第十三混成旅旅長)劉毅(湖南長沙 南京臨時政府第五師師長)慶芳(湖北荊州旗人) 汪瑩(安徽徽州) 唐克明 蔣隆芬(湖南長沙 清四川第十七鎮馬標統帶、四川陸軍第1鎮騎兵標標統、湘軍第6混成旅第19團團長、廣東陸海軍大元帥府高級參謀) 蕭思鶴(廣東廣州) 盧牟榮(廣東廣州) 王煦(浙江杭州) 山有升(湖北漢陽) 汪樹壁(安徽徽州) 方聲濤 劉嗣榮
  • 炮科 李祖植(江蘇常州) 翁之轂(江蘇蘇州)莊翼(江蘇常州)周斌(湖北襄陽 北洋陸軍大學教育長、黃埔軍校中將教官)朱兆熊(湖北孝感 鄂軍第一師一旅旅長、北洋將軍府平威將軍)噶勒炳阿(湖北荊州旗人)姜明經(湖北黃岡 國民政府湖北水利廳長)向瑞琮(湖南寧鄉 辛亥湖南都督府軍務部長、北洋總統府軍事參議)史久光(江蘇鎮江 清第九鎮正參謀官、北洋參謀本部第五局局長)沈鬱文(湖北漢陽 北洋陸軍部軍務司司長)熊祥生(湖北安陸 北洋十五師十九旅旅長、湖北菸酒公賣局局長)劉維燾(廣東潮州 同盟會會計科長未到職)曾繼梧(湖南新化 湖南陸軍第三師長、湖南護國一軍總司令兼二師師長)劉燮元(湖北荊州旗人)邵保(湖北武昌)馬袒全(湖北武昌)梁訓勤(福建福州,1946年國大代表)童序鵬(湖北漢陽) 李造(浙江海寧)陳璩章(湖南永州 兩廣護國都司令部上校參謀)
  • 工兵科 翁之麟(江蘇蘇州 辛亥江浙聯軍副參謀長、北洋陸軍部軍械司司長)王永泉(天津 北洋福建省長、將軍府溥威將軍)李祖宏(江蘇常州)張策平(山西太原)陳從義(安徽廬州)劉繩武(湖北漢川 陸軍第四中學校長、北洋總統府少將武官)雙祥(湖北荊州旗人)那瑪善(湖北荊州旗人)王若儼(浙江杭州)
  • 輜重科 王占海(河南汝寧)蕭鴻升(湖北京山 北洋中將,黎元洪總統府待衛武官)汪標(浙江杭州)

第五期

58人。1907年7月至1908年11月

  • 步科:王孝縝(福建福州 二次革命討袁軍第八師十五旅旅長)沈同午(江蘇常熟 清第九鎮十七協協統、汪偽江蘇清鄉督辦)王風清(湖北漢陽 國民政府軍政部代理常務次長、湖北陸地測量局局長)黃愷元(湖北宜昌 二次革命江蘇討袁軍參謀長,後為僧)石鐸(浙江溫州 北洋浙軍第一師一旅旅長、國民革命軍十九軍代軍長)李書城 何成浚 胡百鍊(湖北鄖陽 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參議)黃本璞(湖南黔陽)陳乾 李致梁(湖南常德)林肇民(福建福州 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參議)李浚(湖北襄陽 辛亥南京政府第八師十五旅二十九團團長)鐘體乾 夏占奎(湖北黃州 武昌首義後任民軍第二協協統,國民政府少將)雷壽榮 蔣國徑(湖南常德 辛亥湖南陸軍第四師師長)陳之驥(直隸遵化 二次革命討袁軍第八師師長,馮國璋之婿)謝武煒(湖北黃州)舒和鈞 蔡紹忠(湖北襄陽 武昌首義後任軍政府軍務部副部長)劉保原(江蘇常州)王文卿(湖北襄陽 民初南洋宣慰使、北洋浙軍副司令)
  • 騎科:袁華選(湖南寶慶 二次革命討袁軍第八師參謀長)伍毓瑞(江西南昌 建國桂軍第二軍軍長)汪鎬基(浙江嘉興 北洋浙軍第四旅旅長、國民政府訓練總監部炮兵監)范熙績(湖北漢陽 國民革命軍37軍副軍長、湖北省保安處長)鄔致權(四川成都 保定軍校騎兵科教育長、平漢鐵路局北平管理處長)錫琨(滿洲鑲黃旗)張翼鵬(湖南長沙 國民政府湖南省代主席、桂系第四集團軍參謀長)劉櫟茂(湖南常德)吳元鈞
  • 炮科:譚學夔 簡業敬(湖北漢陽)陳儀 楊齊鳳(湖北宜昌)金在茲(湖北宜昌)塗永(四川成都 四川陸軍講武堂監督、四川陸軍測繪局長)石陶鈞(湖南寶慶 中央軍校長沙分校校長)葉秉甲(湖北隨州 保定軍校炮兵科長)李實茂(湖北漢陽 國民政府訓練總監部參軍)春群(湖北荊州旗人)沈汪度(湖南長沙 滇軍第二師師長)何海清 楊揆一
  • 工兵科:王凱成(浙江杭州 清四川陸軍講武堂堂長)吳和宣(安徽安慶 雲南講武堂教育長、雲南都督府參謀廳第一部部長)殷承獻(雲南曲靖 辛亥雲南軍政府參謀部總長、川邊鎮守使姜登選 張炳標(湖北漢陽)楊源睿(湖南新化 湖南陸軍第十九師師長)丁衡(浙江紹興)莊光宗(浙江常州)易迺謙(湖北漢陽 清陸軍部軍務司司長、北洋政府陸軍部常務次長)
  • 輜重科及科別不詳者:朱先志(江蘇常州)董紹祺(曾任清末廣西陸軍小學堂監督)危道豐(湖南黔陽 辛亥革湖南都督府參謀部長、北洋政府上海縣縣長)李任 袁宗瀚(民初曾任湘軍第三師第六旅旅長)齊琳 陳其善 高兆奎 徐定清(民初曾任江西陸軍第二師參謀長)陳毅(曾任北洋西北籌邊使)
  • 憲兵專科第二期:殷學璜(湖北漢陽 北洋北京憲兵學校校長、中將)

第六期

143人。1907年12月入學,1908年11月畢業。

第七期

55人。1908年11月至1910年5月

  • 步科:王深(福建福州)周應時(江蘇常州 護法軍政府(廣州)代理參軍長、軍務司長)唐義彬(湖南寶慶 湘軍總部參謀長)吳思豫 孫象震(安徽潁州 國民政府安徽省保安處參謀長)隆壽(北京旗人)周焱儒(貴州貴陽)陳經(四川新津 護國時任川軍第三師第六旅旅長)孫葆容(福建福州 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軍法處長)壽明(京旗正黃旗)包述先(甘肅鞏昌 北洋綏遠都統署參謀長)關松秀(綏遠歸綏)勤倫(北京旗人)張鼎勛(安徽廬州 北洋西北邊防軍第四混成旅旅長)陸光熙(浙江紹興 清山西巡撫陸鍾琦次子,辛亥太原起義時被義軍擊斃)姚受唐(曾任皖系邊防軍第四混成旅旅長)何浩然(浙江溫州)巨純如(北京)鴻賓(直隸天津旗人)徐樹錚 吳觀樂(直隸正定 五省聯軍第六混成旅旅長、偽河北省長)張壽熙(安徽合肥)唐之道(直隸大名 北洋第二十師參謀長、國民一軍第九師師長)陸紹武(安徽潁州) 培模(陝西西安旗人)春榮(江蘇京口旗人)徐濤(江蘇南通)朱熙
  • 騎科:曾鴻圖(四川雷波 四川軍官學校校長)陳復初(湖南辰州 湖南陸軍第二師師長)李長潤(山東濟南)金壽良(京旗鑲黃旗 山東軍務督辦公署參謀長、江蘇省蘇常鎮守使)楊藎誠 張文林(直隸正定)尹同愈(江蘇淮安 北洋陸軍部參事)余范傳(湖南長沙 北洋湖北督軍署高參)宋邦翰(安徽廬州 西北邊防軍(北洋皖系)第一混成旅旅長)楊翼(湖南寶慶)
  • 炮科:方日中(河南光州 北洋湖北督軍公署參謀長)鄧翔華(四川重慶 安國軍大元帥府軍政署陸軍軍務司長)張文通(直隸河間)張益謙(陝西同州 辛亥陝西民軍)鵬興(江蘇南京)顏景宗(直隸河間 五省聯軍第六方面軍總司令)余維謙(陝西同州 兩廣護國都司令部第四師參謀長)張漢堂(直隸河間)程晉煌(江蘇江寧 鞏縣兵工廠廠長)宋子揚(江蘇徐州 西北邊防軍(北洋皖系)第三混成旅旅長)吳景震(福建福州)彭廷衡(湖南永順 湖南講武堂總辦)鄧翊華(曾任北洋安國軍政府軍政署陸軍軍備司司長)
  • 工兵科:張宣(湖南長沙)文祺(四川成都 四川陸軍軍官學堂特別官佐)江煌(安徽寧國 安徽陸軍測量局局長)接宗(湖北荊州旗人)程恆式(江蘇江寧 北洋陸軍第二十四混成旅參謀長)

第八期

54人。1909年12月至1911年5月

  • 步科 戢翼翹 姜梅齡(雲南彌勒 滇軍總司令顧品仙參謀長)張輝瓚 張煥相 於珍 謝剛德(四川成都 北洋政府參謀本部第七局局長)孫學淵(四川遂川)路孝忱(陝西西安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13師師長)王之藩(奉天新民)李盛唐 張子貞 張鑒衡(奉天開原)應振復(奉天遼陽 奉系第二十七師師長、偽滿憲兵司令部司令)於國翰(奉天鐵嶺 安國軍總部軍事部參謀處長、鴨綠江采木公司理事長)王琦昌(四川資川 四川陸軍測繪局長)王興文(奉天遼陽 哈滿護路軍參謀長,第二次直奉戰爭中陣亡)彭士彬(奉天鐵嶺 韓復榘在山東任山東省主席時曾在山東任職)丁澄復(奉天昌圖) 王靜修(熱河承德 1879~ 東北邊防軍駐黑副司令、偽滿第五軍管區司令官)澤溥(奉天正紅旗) 陳嘉佑 德山(北京旗人)施承凱(奉天遼陽) 鄭遐濟(安徽六安 偽天津警察局局長)孔繁蔚 李剛培(湖南長沙)金鼎彝(安徽安慶 辛亥安徽軍政府軍械科科長)延年(奉天鑲黃旗)丁超
  • 騎科 劉德權(奉天正白旗 黑龍江全省警務處長兼省會警察廳長,後投日)孫德馨(天津)潘守蒸(山東濟寧 湖北陸軍第一混成旅旅長)雷崇修(陝西西安)熙洽 邢士廉 田宗滇(湖南永順)劉睿橋(奉天興仁 北洋河南陸軍第一師參謀長)賡都(奉天鑲黃旗)何廷榆(直隸永平)張修敬(江蘇江寧 黃埔軍校副教育長、國民政府訓練總監部炮兵監)方鼎英
  • 炮科 景雲(奉天正藍旗)周炯伯(四川資興 辛亥四川軍政府參謀次長)王風鳴(熱河承德)張厚琬 楊宇霆 宋式孱(湖南長沙 辛亥岳陽鎮守司令部參謀長)吉興 尹鳳鳴(河南開封 北洋政府陸軍部參事)陳荊玉(熱河承德 民初廣東省長公署軍事參議)王坦
  • 工兵科及科別不詳者 鄒序彬(湖南寶慶 護法湘軍第二師第四旅旅長)王靜壽(奉天復州 北洋第二十八師參謀長,少將)夏尊武(江蘇大倉)趙鍾奇 金麟(京旗鑲紅旗)吳元敏(湖北荊州 國民政府吉林警備司令部參謀長、偽滿第八軍官區司令官)張恕(奉天 吉林督軍署參謀長(奉系)、偽滿北滿鐵路監事長)馬錫麟(直隸 偽滿吉林省軍政廳副廳長)王滋棟(奉天北鎮 東三省陸軍整理處總務處長(奉系)、偽滿錦州省省長)

第九期

37人。1910年12月入學,1911年11月因辛亥革命而退學

  • 步科:楊裕三(江西吉安 民初熱河混成旅第二團團長)長升(湖北荊州旗人)吳安伯(江西南昌 桂軍軍官學校劉震寰部監督、黃埔軍校高級班副主任)宋鶴庚 增榮(北京旗人)楊曲欽(直隸保定)戴作楫(江西吉安)李源昆(北京 北洋第九師第三十三團三營營長)劉召棠(北京 國民政府第十九軍軍長)維新(北京旗人)張惟聖(江西南昌 兩廣護國都司令部第三師參謀長)潘祖培(河南開封 曾任北洋邊防軍團副)張莊(湖南長沙)彭壽恆(湖南長沙)呂烈培(河南開封)於鏡澈(四川成都)增福(北京旗人)張子固(河南開封)張宗福(陝西西安)郭慶藩(湖南長沙)會超(四川成都)田壁成(河南開封 ~1917 因從事革命活動被北洋軍閥捕殺於上海西炮台)田執中(直隸保定)王廷藻(江西撫州 1912年在江西任團長)蔭奎(北京旗人)段志超(安徽安慶)文巨(北京旗人)劉恩波(北京)
  • 騎科 英啟(北京旗人)燕書春(直隸正定)王金鈺 臧式毅 劉文明(安徽合肥 北洋長江上游司令部第二旅旅長、兵工專門學校總辦)奎山(北京旗人)夏述唐(湖南邵陽 駐粵滇軍方聲濤第六軍第九旅旅長)
  • 炮科 齊寶賢(山東臨清)
  • 工兵科 白寶瑛(北京)
  • 科別不詳 林修梅

第十期

34人,1914年2月至1915年5月

  • 步科 關穎凱(北京旗人,1948年國大代表)黃秉衡 馬登瀛(山東高密 國民政府第十軍副軍長)馬曉軍 楊允華(江蘇徐州 國民政府江陰要塞司令)杜炳章(四川邛州 國民政府四川省政府委員)傅振義(福建漳州 西康屯墾使陸軍軍官講習所教員)李應生(安徽合肥)劉克復(陝西漢中)鍾義(貴州貴陽)宣傳謨(安徽廬州)李培堯(河南開封)梁志修(廣東惠州)
  • 騎科 燕驥(熱河鑲白旗)武銘(直隸大名 五省聯軍衛隊旅旅長,1929年任第四十七師副師長)韓樹勛(黑龍江呼蘭)石傑(北京 1927年在任中央陸軍學校技教室總教官)林振雄(廣東嘉應 黃埔軍校管理部主任、中央軍校教育長)楊文田(直隸廣平)陳韜(江西廣信 國民政府軍政部軍械司司長)許雷(江西九江)關克勛(吉林市)夏紹虞(河南光州)王烈(浙江杭州 陝西靖國軍左翼總司令部參謀長)趙以寬(天津 國民政府兵工研究委員會專任委員)王柏齡 張羣 黃宮石(廣東惠州)張為珊(四川西昌 國民政府參軍處典禮局局長、傷兵委員會委員長)戴師韓(江蘇南京)唐祺瑞(廣東廣州)
  • 工兵科 徐鄂(湖北荊州)唐芬若(湖南寶慶)周元哲(陝西西安 國民政府陸軍工兵學校研究委員,少將)

第十一期

19人,1914年12月至1916年5月

第十二期

20人 1917年12月至1919年5月

第十三期

18人,1920年10月至1922年7月

第十四期

19人 1921年10月至1923年7月

第十五期

22人 1922年11月至1923年7月

第十六期

2人,1923年10月至1925年7月

第十七期

4人,1924年10月至1926年7月

第十八期

24人,1925年10月至1926年7月

第十九期

79人 1926年10月至1928年7月

第二十期

152人 1927年10月至1929年7月

第二十一期

94人 1928年10月至1930年7月

第二十二期

118人 1929年10月至1931年7月

關連項目

註釋

  1. ^ 第三版,日本大百科全書(ニッポニカ),世界大百科事典內言及, デジタル大辭泉,大辭林. 奏任官(ソウニンカン)とは - コトバンク. コトバンク. [2018-08-02] (日語).
  2. ^ 法令全書、明治7年。
  3. ^ 『日本陸海軍総合事典』p736 編者秦郁彥 東京大學出版會 1991年初版 1994年第3刷。同第二版では増ページとなっている。
  4. ^ 「學歴・階級・軍隊-高學歴兵士たちの憂鬱な日常」、高田理恵子、中公新書、2008年、p.98
  5. ^ 市ヶ谷記念館
  6. ^ 振武臺記念館
  7. ^ 修武台記念館
  8. ^ 根據雷博寧的《中國留學日本士官學校名單及學生簡歷》,雷博寧《中國留學日本士官學校名單及學生簡歷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一文整理。

參考文獻

  • 秦郁彥編『日本陸海軍総合事典』第2版、東京大學出版會、2005年。
  • 外山操・森松俊夫編著『帝國陸軍編制総覧』芙蓉書房出版、1987年。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