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引注炸彈

眾所周知,中文維基百科內容均需列明來源,但過度的引用注釋(以下簡稱「引注」)也有諸多壞處。

  • 格式混亂,觀感不佳:大量的引注列於正文之中,讓讀者感到正文被撕裂一樣。讀者是上帝,請考慮閱讀者的感受。
  • 內容過多,拖慢載入:大量的引注存在於原始碼之中,拖慢解析器渲染不說,還會讓網絡不佳的使用者抓狂。
  • 可能引入低品質來源:大量的引注僅僅指向一個事實,還可能帶來多方來源良莠不齊的問題。有時,引入的來源往往只是其他來源的轉述。
  • 有時引用甚至沒必要:對於一個客觀上存在的事實,如果可以使用常識判斷,則甚至可以無需引用注釋

請歸併相似的來源

 
引注炸彈已裝填,開火!

有時,同一事實常有多個來源以多個角度報道,請儘量歸併相似的來源。此外,如果兩個不同的引注有完全相同的引用來源,請使用<ref name="XXX">合併。如果想要列出同一個來源(例如雜誌、書籍、期刊)中的不同頁碼,可以考慮改用{{sfn}}。

當然,如果引注的目的是為了展示來自不同方面的不同或相似觀點以展示事件的爭議性,則或許不需要歸併,但請儘量將有關注度的觀點有詳有略地寫出,並分別在每個觀點後加入引用注釋。

問題是,我要驗證一個條目描述的對象存在關注度!

有些編者為了防止條目被提報刪除,就在條目內加入大量來源,並將引注堆積在同一句或幾句話後面,以讓其他編者看到——這通常出現在一個描述因特定事件而出名的人或事物條目內。

如果只是因為關注度原因,你應該——

  • 將多餘來源直接放入正文的參考來源、參考書目等章節,甚至可以放入討論頁面中:證明關注度只需舉證來源存在,不需要實際寫入條目中。
  • 注意相關人物和事物是否只有一時關注度:如果大量來源僅集中在同一個事件的報導上,這個人物或事件的關注度是存疑的。

不要一個詞一個註腳,這往往沒有什麼實際用處

如非必要,請不要加入冗餘引用,蓋因其常會混淆文本;實務中,也請儘量減少這種冗餘引用。

大象是一種大型[1]陸地[2]哺乳動物[3]……大象的牙齒[4]與大多數其他哺乳動物的牙齒[4]不同[3],大象會長出乳牙,然後長出恆牙以替代乳牙[4]

1. Expert, Alice. (2010) Size of elephants: large.
2. Smith, Bob. (2009) Land-based animals, Chapter 2: The Elephant.
3. Christenson, Chris. (2010) An exhausting list of mammals
4. Maizy, Daisy. (2009) All about the elephants' teeth, p. 23–29

不要加入不必要的註腳

有時,為了避免行文被括注的注釋打斷,我們需要用到註腳,但請儘量不要用註腳引入原文。一方面,引入過長的原文可能侵犯了原著作者的著作權;一方面,對於古代歷史書籍等內容,引文是必要的,也常常沒有侵權疑慮,但引入內容時也務請簡短,以避免使條目過於累贅。

過度引用的典型條目

標記模板